《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3-02-17 08:07: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共9篇)由网友“我只想睡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篇1:《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编号     主备人梁飞龙

课   题: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2. 学会辨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

1. 体会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

2. 体会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的浅显易懂的方法。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 走进作者及其作品

郑文光,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翔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等。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节选自《飞出地球去》,写于1957年,这一节介绍了一些关于恒星大小、质量、密度和距离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描述了一个辽阔无边的、运动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宇宙。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广漠(  )   茫无涯际(  )  稀薄(  )灼热(  )

尘埃(  )

3.解释下列词语。

(1)茫无涯际

(2)广漠

(3)灼热

(4)纺锤

(5)微不足道

【合作探究】--升华能力   透析重难点

1. 科普说明文往往采用直观形象的说明方法,使深奥的内容易于理解、接受,这就需要用到说明方法。找一找,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要找出例句,并说一说说明方法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备课组长:李绒利                                           教导主任:王宁

2.宇宙有什么特征?

3.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备课组长:李绒利                                           教导主任:王宁

【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1. 郑文光,_______家。_______人,生于越南海防。

2. 解释下列词语

茫无涯际

广漠

灼热

纺锤

微不足道

3.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他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有人认为,“看上去”“好像”“实际上”三个词语重复累赘,可以删去一个或两个。你认为是否要删除?如果要删除,应该怎样删除?

备课组长:李绒利                                           教导主任:王宁

梁飞龙

篇2: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   )               灼热(   )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1)宇宙到底有些什么呢?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    分析课文

1、提问:宇宙里有些什么?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8、第7段至第11段介绍的是行星和星云的情况,你能给星云下个定义吗?给星云分个类别?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布置作业

七、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二、    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三、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2、生动性:

四、    布置作业:

1、完成《资源与学案》的习题。

谭义专

[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3:《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 (七年级)

主备人 : 陈伟

时间 -11-29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召集人 张素玲

课题 宇宙里有些什么 课时 一课时 科任教师

标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点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一、定向目标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二、自学指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   )               灼热(   )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3、回答以下问题。

(1)宇宙到底有些什么呢?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二、自学督查

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上述问题

四、导学质疑

1、提问:宇宙里有些什么?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8、第7段至第11段介绍的是行星和星云的情况,你能给星云下个定义吗?给星云分个类别?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合作探究

1、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2、宇宙的特征,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3、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2)、生动性:

六、自主测评

见基础训练

篇4:《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学设计 (七年级)

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别 举例子 下定义

说明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说明语言 : 1、准确性:

2、生动性:

陈伟

篇5:《散步》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散步》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莫怀戚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3、学习本文 “以小见大”的写法,把握作者的情感。

4、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 “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

一、预习任务

1、查资料,识记作者及文学常识,识记生字词(音、形、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注音、停顿、语速、语调及感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一家人浓浓的深情。

二、预习内容

(一)认知前提

1、积累两句你小学阶段知道的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2、给同学或同桌讲讲在这方面你是怎么做的?

(二)新知认知

一、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分歧(   )   一shà(     )间    chāi(     )散      水波lín lín(     ) (    )

二、熟读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散步的时间

散步的'地点

散步的人物

散步的原因

散步的经过

散步的结果

三、这篇散文通过写一家人“散步”,表现了怎样的道德情感?

【预习检测】

1、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霎时:

②水波粼粼:

③各得其所:

3、“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1)《散步》中这一段对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请你写出一两句你所熟悉的描写初春景象的古诗句。

【预习质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品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

一.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解决办法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二.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一家四口人表现各不一样,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人物的?文章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三、写作手法探究--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

【限时作业】(10分)

1、.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嫩芽(nèn)调皮(tiào)  B.霎时(sà)依偎(wèi)

C.蹲下(dūn)背起(bèi)   D.粼粼(lín lín)拆散(chāi)

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另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B.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C.风,总想掀开斗笠,看下面遮着什么。 D.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桂林山水甲天下”,游人置身其中,顿有栩栩如生之感。

B.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世界体育运动、国际奥委会、北京,真可谓各得其所。

C.我们要变本加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取得优良的成绩。

D.进入初中后,我无时不处在兴奋之中,同学们热情友好,老师的关怀更是无所不至

【反思平台】

李家臣

篇6:《论语》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朱龙江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4、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学习重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学习难点】

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记住知识要点。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注音

说             愠              省              逾            罔           殆

2)解释重点词语。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逾:

3、知识链接: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古时有“六经”之说: 诗、书、礼、易、乐、春秋,但是“乐”已失传。

②孔门弟子简介

(1)冉求简介:冉求(前522~?),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冉子、有子。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29岁。出身微贱,与仲弓、冉伯牛同宗。青年时作过鲁季氏家臣,后拜师孔子,并辞官随孔子周游列国。鲁哀公五年(前490)秋,经公之鲁推荐,回鲁当上季氏家族的总管。期间曾率鲁军击退齐军的侵犯,立下赫赫战功。

(2)颜回简介:颜回(前521~前481),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姓颜,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前521),卒亍鲁哀公十四年,比孔子小30岁。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对于“仰之弥高”的孔门哲理,他坚守先生“不耻下问”的教会,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欲罢不能”,深得孔子的赞赏。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3)子路简介: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末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生于鲁襄公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五年,小孔子9岁,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出身寒微,其性耿直好勇,为人爽直、粗莽。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4)子游简介: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小孔子45岁。和子真、子张、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子游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较晚,但能学而又称。孔门有四科,“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在文学一科中他占第一位。

【自主学习】

读注释翻译全文,分组提出疑难语句,供师生当堂解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先生,指孔子。            而:表顺承,“然后”之意。        时:按一定时间。副词。  习:反复练习。               之:代词,它,指学习的内容。      亦:助词,也。

说:“悦”的古字,愉快。     乎:表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作“吗”  乐:快乐。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自:介词,从。                    人:别人。

知:了解,知道。             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越来越多),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学习再学习,学习之乐;与朋友切磋,   人生之乐;要自求长进,   提高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不是确数。              谋:商量事情。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 就                          学:做学问               立:独立做事

不惑:通达事理                  知:懂得                 天命:自然的.规律和命运

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规范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

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孔子自述学习和修养过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复习。             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新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           知:领悟。

可:可以。                   以:介词,凭。后省略“之”,代“温故”句。

为:动词,做。当。           矣:语气助词,不译。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温故”“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则:副词,就、便。                               而:连词,表转折。

罔:同“惘”,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才能有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贤:高尚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陋巷:简陋的住所                                 堪:忍受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练习反馈】

填空

《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二、判断题。

(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

(4)《论语》的“论”读“lùn”。 (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1)注音

箪           堪             肱                笃               论

2)重点词语

川: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焉:                      斯:

笃: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2、“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3、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三课时

【练习反馈】

一、填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     篇。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2 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一句话是

3.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1写出五个在论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二、根据“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并列的有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表修饰的有

三、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四、古今异义字

古义                                    古义

君子                                 可以

今义                                    今义

古义                                    古义

匹夫                                  罔

今义                                    今义

古义                                    古义

水                                    朋

今义                                    今义

古义

儿女

今义

五、一词多义

可以为师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

为                      而   温故而知新                 知

为人谋                  博学而笃志                     温故而知新

【课后反思】

李家臣

篇7:《理想》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理想》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    时 二课时 主    备 谭将来 学 习 笔 记

助学教师 七年级教师 使用学生 七年级学生

第一步:问题引领--教师“备助”设疑,激情引入

助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重点与难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蜕变(      )    倔强(         )     洗濯(       )

玷污(       )   扒窃(         )     诅咒(       )

寂寥(      )    脊梁(        )      贪婪(       )

怨恨(      )    鬓发(        )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 倔强:刚强不屈,固执。

(2) 玷污:弄脏,污损。多用作比喻。

(3) 诅咒:原指迷信的人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现指咒骂。

(4) 寂寥:寂静而空阔。

(5)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第二步:互动探究--“自助、求助、互助”,整合资源,探索技能。

二、整体感知,感悟诗理

1.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2.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3.吟读,品诗味: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三步:反馈拓展--教师“补助”点评总结,提升知识与情感。学生“再助”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①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②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陈毅

③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谭素敏

篇8:《生命生命》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生命生命》 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或关键词,细致地研究课文。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简介作者及作品:

杏林子,本名刘侠,台湾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至今全身关节均告损坏;但写作不辍,先后出版多部文集,让灰心的人鼓足勇气,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道路上。她在1980年,当选台湾十大杰出青年;1983年获国家文艺基金会散文奖;1990年获吴三连社会服务奖。于1982年创办了伊甸园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把自己的爱心实践出来。

主要作品《另一种爱情》、《生命之歌》等。《生命  生命》一文,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

(二)整体感悟:

1. 作品《生命 生命》讲述了哪三个事例?引发了怎样的思考?请从文中指出相应的主题词。

[参考]三个事例 A、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 B、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一截小瓜苗。 C、“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

主题词分别是A、生之欲望。 B、生命力。 C、生命。      三点思考的主题词分别是A、意义。 B、价值。 C、奋斗。

2.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两个例子举的又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

作者举的动植物的例子都是不起眼的小生命,为什么不举狮子,大象等庞然大物、只说小飞蛾?不举参天大树,只说一棵小瓜苗,这样排序说明了什么?说明世界上任何卑微的生命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何况人了。

3. 三个事例、三点思考的侧重点有什么区别?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

三个事例分别侧重于生命自我珍视,生命的诞生和生命活动。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对生命的三点思考:A、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B、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C、珍惜生命、时间,不懈努力。

注意:举例要切合课文内容,例如雷锋的例子切合第二点思考;张海迪,桑兰等又较切合第一点思考;而作者杏林子,张海迪又较切合第三点思考。

(三)深入剖析:

1. 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什么目的?

作者开头写小飞蛾的例子,强调其“小”,意在说明:任何再小的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2. 如何理解“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短暂的,人们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量多做有于益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事,使生命更有价值。

3.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这表现了作者有怎样的精神?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这表现了作者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比较阅读:

阅读课后同题文章《生命 生命》(美国 克伦沃森),思考问题:两篇《生命 生命》,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1. 沃森的文章与课文所举的第一例,主旨完全相同,课文从三个事例引发三点思考,沃森的文章则是细致地描写受伤的蜜蜂怎样极力挣扎。

2. 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注重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沃森的文章文学色彩比较强。

朱英

篇9:《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

《宇宙里有些什么》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

教学目标:1、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2、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1、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导语:欢迎乘坐“神州x号”宇宙飞船,来到广阔神秘的宇宙,今天,我们将一齐漫游这神奇的宇宙,认识一下各种星体,看一看宇宙星到底有些什么?(板书课题)

(2) 课前提问: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   说明文            回顾学过的说明文单元:

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回顾以前的课文,各举一例。)

二、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我是“神州x号”宇宙飞船的导游,我将带领你们参观宇宙,现在,首先来了解一下宇宙(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下你所听到的认为重要的内容,要求同学们听完后谈谈你对宇宙的整体印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并作记录。

2、听完后学生谈听到了什么?对宇宙的整体印象,教师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恒星 中

行星

星云

银河系 河外星系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⑴教师:在你所听记录的内容中,你最想了解什么星体?请打开书本,找出有关段落,仔细阅读。

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是怎样说明的?

(学生读课文有关段落,作批注,小组间交流,小组成员轮流向小组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⑵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据此重点讲解各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a. 打比方:用比喻说明更生动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征。

b. 列数字:用数字说明事物某种特征,给你留下具体的印象。

c. 作比较:用比较法进行说明,更加突出某种特征。

d. 分类别:使读者更全面了解事物。

⑶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a.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b.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叫它银河系。

⑷通过学生分析,老师的重点讲解,要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据此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

2、再读课文,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概括出宇宙的特征。

(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四、探究训练,发展思维

1、在你平时的积累,你了解到宇宙的哪些知识?请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你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不惜花费巨资,发射飞船,探索火星等星球,有哪些意义?怎样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星球--地球。

五、拓展阅读,形成能力

你想了解我们星球所处的银河系吗?请你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186页,阅读《走马观花看银河》,并做成读书卡片。

(此教学环节也可放在课后进行)

六、总结全文,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今天,我们一齐游览了宇宙,了解到了各种星体,初步认识了宇宙,但我们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宇宙的许多奥秘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附板书:

恒星 中 列数字近已知

宇宙里有 小 作比较

些什么 行星 分类别

星云 亮 打比方 远 未知

银河系 河外星系

特征: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

郝炎

现代诗歌两首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跟陌生人说话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

《山米与白鹤》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新教材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蜡烛》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1生活中的数2比较单元备课 学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教师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学期教学计划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案设计(七年级上册)(共9篇)】相关文章: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参考2024-02-06

教学进度表怎么写2024-03-18

高一a班地理教学计划2022-12-02

高一地理的教学工作计划2022-11-19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2022-11-03

地理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2024-02-29

地理教师学期教学计划2022-08-17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教学反思2022-11-16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3-05-2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