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沿河经典散文

时间:2023-03-14 08:14: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柳沿河经典散文(共10篇)由网友“菜里没有ED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柳沿河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沿河经典散文

篇1:柳沿河经典散文

柳沿河经典散文

当我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面目前非了。

记得上一回初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被这里的景致给迷住了,原先此地到处开满了鲜花,处处是绿油油的草,绿油油的麦子,绿油油的菜籽。整个儿都绿得让人心中有种莫名的惬意,充满对生活的憧憬。

黄黄的菜籽花盛开的那么的鲜艳,在满是绿色的稻田里显得那么幽雅宁静,如画一般,怕是齐先生也不能画出这般神境的景致吧。除了花以外,满地都是绿的。一阵风儿吹来,它们便迎着风姑娘的曲子翩翩起舞。又像是赶着趟儿似的一浪又一浪翻滚着如孩子般闹着。看了真是留恋忘返。田园的风光真是不错的,古往今来,有多少风骚文人为此而着迷,并写下了千古名篇。

花柳沿溪金阳照,绿树成荫银辉高。

细语关逢林中笑,相伴执酒把客邀。

这首诗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有感而发,由此而写,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笨拙不堪,但此,也着实是当时的心灵感慨。若是有言君在那儿,恐怕也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吧,只是言君忙着做生意去了,没多少时间陪我。

本来以为这里的花开得更艳丽更加辽阔了;本来以为可以让那些“现代骚客”们看看这里的田园风光,秀色美景;本来以为带上的酒能在柳树下和着这美妙的风景与友谈笑欢饮。但是现在那些原本的本来也随着如今的变化所流失在了空气中。

现在,倘若言君有空想让我带他来这里,我只怕要他失望了。

曾经的那能见得着底儿的溪水,偶尔还能瞅见一两条鱼,有时候能瞧到它们欢呼雀跃并摆着尾的跳出水面,然后像害羞的女子般又回到水中去了。如今却是再也找不到了。

曾经的那绿油油的麦地、草丛、树林,就像行走在一个时空隧道上似的,眨眼的工夫就不知道穿越到哪个地方了。或许它们都夭折在时空中,或许它们已经去了一个没有花草,满地都是荒废的沙漠里了,又或许。这些花草树木是需要这条河水的滋润的,现在是不可能看得到的,河水已经浑浊不堪。

曾经的那花下饮酒,树下乘凉的老者青年,早已经走进了茶馆,观赏着屋内的用金钱购买来的“名贵花树”,似乎忘记了曾经的日子了。

我看到这繁荣但又有些萧瑟的景象,忍不住的叹息着,可是一阵叹息之后我又能怎样呢?似乎我什么都做不到,就凭一张嘴是挽救不回昔日一切了。现在唯一能有所感觉的便是有着一道臭味从河沟里传来,河道也不再清澈了。

昔日的清色,如今像是画家的调色板,黄的,绿的,灰的,白的,黑的,蓝的以及棕色的,好象都有了,一个劲儿的颜色像聚会般往河里蹦,丝毫不询问河的感受。

往日宁静的适合情人们谈论未来的.地方,如今成了夜市了。就在柳树旁,溪水的边上,高楼林立,叫卖的摊主都聚到了这里,喧闹极了。我是不怎么喜欢这样的热闹的,不知道河水心里此刻有什么想法。

打一眼望过去,地摊的营帐连接到很远的地方,似乎看不到尽头。这街沿边上什么都有卖的,想买什么就有什么,凡是人们日常所需要的,都能在这里找得到。但我终究是不喜欢这里的,我喜欢过去的这里,至少可以感受一片静谧舒适。

柳沿河的边上,很热闹。我却一点也不喜欢,似乎有些厌倦。我知道他们也都是为了生活,不然怎么会那么晚才慢慢的回家呢?我不厌倦人们在这里设摊叫卖,我只是想念当年的田园丽景。

我想,无论如何,若要我谈起柳沿河来,我还是会谈上三天三夜吧。柳沿河虽然比起以前变了不少,可是它的美还在那儿,还在我的心里。

我想,不管怎么变,柳沿河的名字不会变吧,柳沿河如今能剩下的也就是河沿边上的那一排如士兵般的柳树和柳沿合的名字了。

我想,也许柳沿河希望有一天能有人为它除去身上的污浊,让鱼儿重新回到它温暖的怀抱中,能听见鱼儿的笑声,看到那些情侣们在它旁边谈情说笑。这样,它也就不会再寂寞了吧。

恰巧有幸,在我刚要临走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可人的消息:这里不久就要重新整顿了,要清除河道中的垃圾,让河道重新变得清澈起来。

听到这里,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似乎又看见了往日的光辉盛景。不知道这小溪闻听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和我一样的高兴?我想:它一定很高兴的吧!

篇2:柳信经典散文

柳信经典散文

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曾在中学作文里写过这样几句:

嫩绿的春天又来了

看那陌头的杨柳色

世界上的生命都聚集在那儿了

不是么?

那年轻的眼睛般的鲜亮呵——

老师在这最后一句旁边打了密密的圈。我便想,应该圈点的,不是这段文字,而是那碧玉妆成绿丝绦般的杨柳。

于是许多年来,便想写一篇《杨柳辩》,因为历来并不认为杨柳是该圈点的,总是以松柏喻坚贞,以蒲柳比轻贱。现在呢,“辩”的锐气已消,尚幸并未全然麻木,还能感觉到那柳枝透露的春消息。

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空袭,我们住在郊外一个庙里。这庙坐落在村庄附近的小山顶上,山上蓊蓊郁郁,长满了各样的树木。一条歪斜的、可容下一辆马车的石板路从山脚蜿蜒而上。路边满是木香花,春来结成两道霜雪覆盖的花墙。花墙上飘着垂柳,绿白相映,绿的格外鲜嫩,白的格外皎洁,柳丝拂动,花儿也随着有节奏地摇头。

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草很深,杂生着野花,最多的是野杜鹃,在绿色的底子上形成红白的花纹。坡下有一条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是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一年有大半年绿阴阴的,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不用树和灌木,只是草,已足够把我们藏起来了。

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昆明的猫很娇贵,养大是不容易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

“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冷风在树木间吹动,我们那时都穿得十分单薄,不足以御寒的。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好像再也提不起玩的兴致了。

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那充满乡土风味的话音呢!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母亲在病榻上用力抓住我的手时说过,她放心,因为她的儿女是好的。

我是尽量想做到让母亲放心的.。我忙着料理许多事,甚至没有好好哭一场。

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狮子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

这是母亲喜欢的猫,是一只雪白的狮子猫,眼睛是蓝的,在灯下闪着红光。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深秋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冬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门外,据说是可以辟邪,又选了两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柳枝在绿着,衬托着万紫千红。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篇3:柳忆散文

柳忆散文

久未写字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友说我的文字总是在回忆过去,事实也确如友之所语:每每写点什么我总是从回忆开始。人总是徜徉在回忆中是有诸多的不好的,至少老了自己此刻的心态,也淡了自己对未来的渴望。我知道不好,然而这世上的好多事是不由自主的。此时的我,便是这样的状态去忆柳。

说忆柳,那便是说于每日的匆匆里难见柳色了,间或有柳色进入视野,也因着过去的熟视而有些无睹了。

最初的柳应该是在儿时的岁月里。

那会儿的柳大多不是如今所见的那种:半粗不细的腰身似减肥不是很成功的女人,看似显出些婀娜的不是很多的枝条,却似那刚刚长成的女孩模仿着成年女性中搔首弄姿的那种。那会儿的柳树,大多也不似现在柳树,生长在费了很多钱的穿越或依偎着城市的'河堤的旁边,生长在公园里面。她们一般生长在乡间略宽的路旁沟边,护着路,也护着沟,此刻能清晰忆起的是那田边路旁的柳,大多有着极粗的腰杆,说极粗,是相对于儿时的我的手臂而言的。可能因为生长过程中的某些个原因,比方说风雨雷电,有的干成一种扭曲状向上生长,显示出一种求生的欲望,让人心有不忍。干上那树皮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如农人粗糙的手,亦似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那纵横的皱纹。我不忍触摸她,她总是让我把她和我的祖母联系起来。及至春回,这粗干上便生出蓬勃的枝条来,而后叶子仿佛一下子便缀了上去,枝丰叶茂的柳便出现在你的眼前。每每给田里劳作的母亲和祖母送些早饭或安茶(音近,下午近晚那会儿,劳作的人有些饿时吃的一顿饭,多是家里中午时剩下的饭菜)歇在这柳下,便是最惬意的事情了。现如今因老家离县城很近,城市的扩张使农田已不多,更别说记忆中的这些柳树了。

让我生出些柳忆来的起因,是居住着的县城的繁华处,也在路边,也在水旁,有一棵看似如记忆里的柳树在。只是路是平整宽阔的街道,水却因着其上游的菜场污水日渐混浊起来。城里人总是聪明的,将路加宽,把水覆盖。然后于加宽的是路又是桥的应是栏杆的所在,弄些不高不矮的植物挡着,于是行在路上的人们便见不着污浊的水了。于是便可以生出些愉快的心情去路边的店里去购物。即便如此,日日于乡间上班回来,由柳下过,能觉着些亲切在。及至某一年的冬天来临,我突然注意到她依旧春意盎然,这才恍然,这根本不是我记忆中的柳!当其时,我心中冒出一句话来:这是个不晓得春夏秋冬的东西!

后来,自我释然了:大可不必如此忿然。人家所处的地方不同,自然有着不同的姿态。以上权作柳忆吧。

篇4:水和柳经典散文

水和柳经典散文

一棵柳,伫立岸边,不知已站了多少年。与岸下的流水相看久了,自然而然地因彼此欣赏而产生了真切的爱恋。

柳太渴念水,便频频伸出柔柔的纤细手腕,去抚摸水的脸。

水总是努着湿漉漉的唇,去亲吻柳的手指尖儿。缠缠绵绵的情形,让风儿云儿的,都忍不住艳羡。

可令人叹惋的是,柳不是荷花儿,所以,水永远也不能将真实的柳,拥进怀抱。水没有脚,无法走上有柳的岸,哪怕柳的脚也很长很长,终不能插足到水中。水和柳还是无法真的企及。

而自然流露的爱,从来都没有理由,也不受什么逻辑的限制。

有路不见的有爱,有爱就有通途。

不能抵达的水和柳,找到用心灵彼此爱的途径。

柳影总是搭乘太阳月亮,去投入到水的怀抱。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一成不变。

夜,放出来黑暗,企图彻底淹没水里的柳,可等

太阳出来、月亮升起、灯光照射过来时,水,依然拥紧着柳影儿,柳影也照旧依偎在水的胸前。

风,曾无数次地伸手撕碎水上的柳,还将水划出一片又一片的伤痕。可当风累得停下手,水又拥抱着柳的'影儿,淡定恬然。

雨,也不时哗哗地下来敲打轻盈的柳影和平静的水面。怨怼,自己能让水丰满,却走不进水的心田。

寒冷,为了破坏柳和水的情,索性将水狠狠冻成了冰。柳,心疼得掉下满头叶子,可水那洁白的冰脸上,始终烙印着光秃的柳影儿。

柳和水正是在虔诚等待化冻发芽的春天的到来。他们从不改这样浪漫地在一起的信念。

在新春到来的时候,我们便又欣赏到了水和柳浪漫依然的故事。

篇5:插柳散文

插柳散文

古语云: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气渐渐温暖起来,几个钓友约到一起到一朋友家的鱼塘钓鱼,好几年没见,朋友家的鱼塘变化很大,他们家的塘边长满柳树,已经成荫,春风吹拂下,嫩绿的枝条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在池边的空地里,朋友老李的孙子拿着一枝柳条,学着爷爷插柳,并且唱着儿歌:柳树爷剪枝丫,阳光雨露脯育它,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这个情景不由得我浮想联翩,我很有创作一幅水墨画的冲动,连题目已经想好,叫《插柳图》,忽然想到白石老先生的一幅名画《鳞桥烟柳图》,自己没有了下笔的勇气。

《鳞桥烟柳图》是三段一体的山水构图,淡墨渲染出烟气的飘渺,过去的山水里用空白来表示云气是屡见不鲜,用淡墨写意的手法我则见得不多,虽然是远景的山峰,可白石先生却浓笔润墨地丰富着,倒是近景简明扼要且横抹缕缕烟气,把柳树的主要部分都虚掉啦,这样的懒招是一种绘画的智慧,如果不想画出啰嗦的局部就需要合理地去遮盖它,遮盖就具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感。

既然,没有画画的勇气,那么就写写插柳的事情吧!

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了,老李在养鱼之前,是一个靠贩买竹木发财的小商人,也就在前五年,老李决定:自己要用十年的时间弥补自己过去二十年对本地环境造成的损害。二十年前,由于老李他们的疯狂的收购,本地的许多自然林几乎没有逃过浩劫,一个木地板工厂,破坏了一个县的生态。

老李把老家的秃山,荒掉的`田地全部租过来,挖成鱼池,种上了树。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就:到了老李家,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白石先生的画《鳞桥烟柳图》里,如果说白石先生用水墨完成了一幅伟大的作品,他足够伟大。同样,老李,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栽下的二百多亩林地,他应该也是伟大的,异曲同工,画家表现的是自然的生态之美,老李营造的是自然的生态之美。

插柳,是营造生态之美的一个剪影。这个也是我想要完成的一幅画,没有创作的勇气也罢,但是我决定拿出相机,拍了一组相片,发到文学群里,顺便写了这些文字,作为说明!

篇6:一颗柳散文

一颗柳散文

这是怎样的一棵柳呢?一根巨大的树干,斜伸出去,分出数根枝叉,垂挂无数细细长长的柳条儿,半面儿江面就被它罩住。柳条儿春夏这样垂着,秋冬这样垂着,如一缕一缕漂亮女人的秀发,蓬松一碧江面。柳条儿似要舔到了江面的水,可那水近在半步之遥,泛一弯清波,就是不让柳低垂触摸;柳也并非一定要吻了那水面,只是仍一头翠绿铺盖水面,似及非及,似离不离,两眼相望,两者相安,又含情默默,老死不能往来。于是水和柳就成了城市的一道风景。

有风拂来,缕缕柳条儿临挂水面,轻轻摇动,如数位苗条婀娜的女子,清新谈雅,裙袂飘飘,舞弄身姿,吸引多少游人的欣赏。老人喜欢在这里群聚,这有碧绿的垂柳,宽阔的湖面;年轻人喜欢在这里独站,因为柳的轻柔和水的宁静;小孩儿喜欢在这里玩耍,柳在堤岸暴出了无数的根,根部有很多孔洞,泥沙松软覆盖其间,小孩是好玩那泥沙和好奇那孔洞的;连某个时尚女子手里所牵的一条狗,也一定要挣拉着过来,在树根的部将脚翘起,挤出几滴尿水,将短暂的骚臭留给柳。柳被人所赏,被狗所兴,受尽追捧和欣赏,就更加将美展现给人们:春天第一个发芽,夏天第一个蓬勃,青枝绿蔓,婀娜翩翩,大半年的碧翠半个湖面。

树下也是有无数石头的,石头个个干净如果新,光滑无比,那是人们久坐和小孩爬玩的结果;江堤的石栏杆下也有深深浅浅光滑的脚窝,那是人们来来往往,长时间的在那里久站和徘徊的结果;石栏杆也是洁净无比,上面有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划痕,那是小孩扶栏而玩,袖在上面抹、石在上面划的结果……这一切皆证明人们对柳的钟情和喜爱。

我是太喜欢在那柳树下站立或久坐的,我坐着了,站立了,烦恼就会从我的身边一丝丝抽走,悲伤就会远去,决定要做事的信念也会坚定,人变得更为勇敢、坚强,有了生活的信心和实现梦想的希望。

我累了,她让我依着;我烦了,她陪我说话;我伤心了,她柳条儿晃动,又给予我无尽安慰;我无助了、绝望了,她又摇动身姿鼓励我,赐予我坚强……她从不厌烦,从不嫌弃,不管我说与不说,说什么,她的脾气都一如既往的好,从不与我争辩,从不打断我的话语,只默默地低头听着,不时摇动一头秀发,悦目我的眼神。末了,还让清风抚我,为我拭干脸上不争气流下的泪水……柳枝中又传出几声清脆鸟叫,那是你收养的鸟儿吗?又是你让鸟儿专为我喝歌吗?我常常在这时,不知身在何处。

我是感谢这棵巨大的柳的,别人在这儿玩就玩了,坐就坐了,全当柳是一处遮荫、避雨、散心、好玩的地方或工具,而我却是把柳当成朋友的,与她有了深深的感情。我路过了,要停下来看柳;上班了,出差了,要深深思念我的柳;晚上酣然入睡,我也丢不下柳,让柳一次次地闯进我的梦乡……我们曾经在春风中对话,在酷暑下对话,在落叶纷飞的秋天对话,在飞雪花飞舞的冬天对话;在黄昏对话,在午夜对话……有风我们依着风对话,有雨我们迎着雨对话,无风无雨,天空有一轮皎月,我们又在皎洁我月光中对话……柳成了我的知己,成了朝思暮想时时刻刻想约见的“情人”:她什么时候发第一颗芽,什么时候掉第一片叶子,什么时候有一枝虫蛀了的枝条要断……我都知道,并为她惊、为她喜,为她哀、为她憾……

我是遗憾我们家门前没有这样一棵柳的,让我的童年好生泛味,春不能柳絮飘飞,夏不能柳下乘凉,秋不能柳中聚鸟,冬不能盼柳发芽……如果门前有这么一棵聊,我是要万般的依恋那家,也许我不会离开家乡,四处飘荡;也许我飘荡着,飘荡着,又会因柳而顾念家乡,全然没有这般死心踏地的离开。我在外面漂泊着,忍受了多大的寂寞,承受了怎样的孤独,吃尽了多少苦头,感情失败,婚姻破灭,爱情终结,无所依托,无处诉说……这当然直接是与柳无关的。可柳哪里知道,这偏偏是与柳有所联系的:在感情的归属上,我是渴望一位如柳一样的`女子,有柳的身姿,柳的气韵,柳的雅致,柳的闲情……可我哪里去遇这样一位女子呢?我从小苦命,艳福极浅,命不带桃花,纵然感情专一,家庭为重,幽默风趣,仪表堂堂,可谁又知晓我内心的真诚与脆弱呢?

柳是粗大的,高拔的,年长的。我设想一定是先有了柳,才有了江,最后才有了城。一定是这样:一棵柳先立在那里,不远处就是一段江河,但江水常常洪水肆虐,摧毁了江的堤岸和庄稼,不断改道,向柳这边偏移。待冲到柳树这里时,江水就突然失去了斗志,江堤被柳树粗壮发达的根系所护,江水再无能奈何,但肆虐的江水冲斜了柳树,柳树就一直斜长。于是人们看到河堤稳定,就开始依柳修筑河堤,围圆河坝,就又在岸边修房造屋,开始定居。先是一家,后是两家……两岸的房舍越来越多,一年年,一载载……村庄变成了街道,街道再漫延开去,就有了集市,开始繁华和热闹……再紧接着发展,城市又建了工厂,工厂招来更多的人,又增了高楼和高楼的高度,于是人们又返过来保护江堤,美化着江岸,最终有了现在的柳和城市。我愿柳和城市是我想象的这个样子,也一定是我想象的这个样子。因为我称这棵柳为柳王,它就是城市的先导。城市因她而存在,少它而顿失颜色。

在一个月夜,我又来到柳树下站立,这时两岸的江堤早已银光闪烁着一片霓虹灯。柳静垂在水面,似无风,又似有风,只忽觉江水在动,柳影在水中跳跃,却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柳影,哪些是霓虹灯反射而来光。柳在这一刻全染了城市的色彩和繁华,越发迷人醉眼,犹若情人沐浴,等你入室消魂。天上有了月光,并越来分明,江岸上的人渐渐散去,最终只剩下我一个人与柳相依相伴。柳与我又完全溶入了这月光。这才看清那影一直是月亮儿照下来的,先是淡淡的浅,又受着霓虹灯的干扰,柳影就有了分不清的模糊。我站在那里,抬头去看月亮,月是圆月,如一块明镜高挂天空。突然,月亮中出现了几片绿叶,绿叶尖头细长,完全就是一棵柳树。嫦娥也喜欢柳吗?柳枝就开始动起来,先是在月亮里晃动,晃着晃着,就晃出了月亮,挡在了月亮的前面。难道我的知己也跑到月亮上去了吗?定眼去细看,才发现是月亮已经移上柳枝,我误将江堤的柳看到了月亮上。再低头去看江面,无风江水又开始晃动,且越涌波涛越大,最后干脆从水里划出一条鱼来,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船,极快的冲刺到岸边。正疑惑这是怎么回事,鱼怎么就突然划出水面自己飞了过来,鱼已经被一只手抓握在手中,这才发现,柳树下的江岸边一直蹲着一个老人在垂钓。

“今夜是第一尾鱼吗?”我上前交谈。

“不是,好几尾了,鱼儿也喜欢这柳的。”我一下惊愕。鱼也喜欢这柳?我是一直站在这没动的,怎么就没有发现岸堤下还有老人垂钓呢?

老人家动作极为熟练,眼望前面的江水,抑或对面的哪道风景,边和我小声说话,一手支着鱼杆,一手则握了鱼迅速地将鱼解了钩,又顺手一抛,将鱼抛了出去。鱼在平静的江面上溅起一朵小的水花,随即激凌了一下,很快钻入水下消失了。

“年轻人,有心事吧?”老人又迅速的穿饵、抛杆、压线、放杆、坐定,再次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暗淡在水中的浮子,然后说出一句。动作一气合成,熟练老成,俨然是一个老钓者。

“哦,有……又没有……”我一时也道明我的心境,不知道说什么。吱唔中,又听见老人说:“我是过来人,了解。”声音极低,语速极快,像是对我说,又像是对他自己说。说完,老人再无后话,将全部注意力又放回半浮半沉的浮子上。江堤长时间的安静。

但我最后还是和老人聊了起来。在交谈中,我得知老人已经七十岁高龄,退休前是副局级,退休后很失落了一阵子,后来就天天来这里守夜鱼,风雨无阻。我又惊愕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夜夜来这里站立和长时间久坐,竟没有发现老人家的存在,才知道自己只顾心灵的悲伤,竟忽略了身边好些东西。

“为什么好不容易钓一条鱼上来,又把它放了呢,嫌小吗?”我这才好奇地去问一开始就一直想问的问题。

“不是,它够大了。”

“那怎么又把它放了呢?”

“钓鱼不在于获鱼,在于守钓的过程。”

“不在于获,而在于守,那守不就变得太单调和没有意义了吗?”

“哈哈,你是想说,没有结果,就没有坚守的动力了吧?”老人笑了。

我点头。

“越是寂寞,越是困难,越需要坚守;越想获得,越要学会放弃。”老人说完,脸上不知怎么就严肃了,末了就又目不转睛盯着江面,再无多话。

我知道,老人的话是需要我悟的。我转身告别了老人,不知道我最终能不能悟懂他的话。

“越是寂寞,越是困难,越需要坚守”。这话我是懂的,就正如我一个农家孩子,先是当兵,再是上大学,后来好不容易才以一个劳务工的身份进入了一家国企,付出了多少努力,流去了多少汗水,受尽了多少委曲,曲曲折折调变了多少家单位,变换了多少岗位,求尽了我少领导,还转制为一名正式工,谋得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却日夜加班,天天奔忙,先后经历了婚姻的失败,人生的数次挫折,几尽拼搏,年过而立,才独自一个人稳定地在异乡城市艰难地抚养着我三岁半的儿子。其间的凄徨、孤独和无助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不够坚强,不够独立,不能坚守,我可能早已倒在奔忙的路上,早被生活的重压压得无法起身,可我坚持了下来,也正坚守着。

但我又无法一时理解“越想获得,越要学会放弃”是什么意思?放弃了就是不坚持,不坚持就等于无法坚守,无法坚守还能获得什么呢?我似懂非懂地思考着老人的话,想着他无论坚守到夜多深,时多长,无论暑夏与秋冬,还是再有一个十年的轮回,他钩上的鱼无数,篓里的鱼却全无。因为他钓鱼不在于获,而在于享了钓的过程,他是决不会装一条鱼进鱼篓里的。

“放鱼的舍,就是为获得钓过程的乐吗?”我自问着向家的方向走去。柳成了我的寂寞,我成了柳的陪伴。今晚月明星稀,我能进入睡梦乡吗?我踏着月光下我的身影儿,一步步回到了家,安然躺下。

篇7:柳笛散文

柳笛散文

清晨,在鸟儿清脆的叫声中醒来。窗外,已是阳光明媚,远处的柳树在阳光下泛着新绿。兴奋地唤起儿子,一起欢快地奔向田野。

空气中处处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杏粉桃红,油菜飘香,麦苗翠绿,流水潺潺。儿子一路吹着七彩的泡泡,美丽的泡泡在太阳下发出绚烂的光彩,随微风飘向远方。

我们采花、捉小虫子……玩得不亦乐乎。累了,背靠一棵大树坐下来休息。微风吹来,柳丝柔柔地在眼前拂过。脸上痒痒的,很是惬意。我一阵激动,冲儿子兴奋地大喊:“儿子,妈妈给你变个小魔术!”

在儿子狐疑的.目光下,我熟练地折下枝柳枝,用手一拧,柳条与柳皮脱开,再抽出白白的柳条,把柳皮前端刮去最外层,露出里面的翠绿里层。于是,一支柳笛就做好了。

放在嘴里用力一吹,柳笛发出清脆的哨音。正吵闹的儿子立马静下来,用很崇拜的眼神看着我。我得意地冲儿子笑:“宝贝,妈妈的柳笛好玩吗?纯天然,绿色环保,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儿子拍手蹦蹦跳:“妈妈,你真棒!我爱死你了!”

接着,又给儿子做了好几支柳笛。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细而短的声音清脆悦耳,粗的声音浑厚有力。儿子欢快地吹起来,望着儿子的笑脸,我也由衷地笑了。

我是个出生在农村的丫头,从小与田野、树木为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做柳笛的。那时的我们,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放学后就挎着篮子到田里挖野菜。累了我们就编花环、草环,捉蝴蝶……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吹柳笛。几个胆大的小伙伴们站在钻天的大树下,紧紧裤腰带,蹭蹭地就爬了上去,折下许多柳条抛下来。我们就一起尖叫着围上去抢啊,那真叫一个热闹!

柳笛做好了,我们就鼓着腮帮子使着劲地吹,比比谁的哨子声音好听。往往谁的哨子响,大家说他像知了叫,谁的哨子声音沉闷像老牛……

当夕阳西下,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时,我们就带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吹着柳笛,一路高歌地往家赶……晚饭后,我们一群小伙伴会聚到街里玩捉迷藏。负责捉的人要被蒙上眼睛,其他的小伙伴会故意在他耳边猛然吹一声柳笛,在他没反应过来时,又快速地跑开,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月亮西沉,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街里没有路灯,我们就吹着柳笛给自己壮胆,一路小跑跑回家。躺到被窝里,还会紧紧抓着一把青青的柳笛……

难忘童真童趣,难忘青青柳笛,难忘柳笛声声……

篇8:柳笛声散文

柳笛声散文

日历翻到四月。清明将近,万物返青,百虫从冬眠中苏醒。回归的大雁,吟唱着不舍情歌,翻越秦岭飞向南方。暖阳下,无垠的麦苗起身,头顶着晶莹的露珠呈现出泼泼生机。清水河两岸的稻田里,春耕翻起的一领领泥条,在灌满初春第一次透水的田地里,象一群列队齐正的野鸭。阳光下,片片水面闪烁着生动的银色。小蝌蚪就象从泥条下冒出似的,围着泥团黑幽幽,一团一团的簇拥、喜戏。它在予示着万千只蛙的未来。筑巢的燕子,象一个个黑色的精灵,鸣叫着掠过水面,衔一枝泥草,把娇健的靓影映在镜子般的水塘里。不远处,有几只捕鱼的河鸥,正单腿翘首、虎视眈眈。返绿的'河滩上,羊群,正埋头啃食着嫩绿的野草,以满足一个冬天的困惑。几只野狗和小羊羔在玩对阵的把戏。牧羊的顽童在满河滩撒欢,眼尖手快的,在草丛里、石缝间捡拾着大小不一的野鸟蛋。不时的惊飞正在孕育的雀鸟、俊鹂、、、

河道两岸,一色的钻天杨,刹那间换上了嫩黄色的新装,稻田畔、渠棱边柳枝儿垂入水面,稀疏的嫩芽,骄阳里透着柔媚,婀娜惹眼。一群打猪草的少男、村姑甩掉篓笼,胆大的山猴似的,窜上树丫,捡阴面还未发芽的枝条,折几枝扔到地面,手巧的姑娘编柳条帽和花环,男孩子用粗细不一的柳条拧柳笛。随着枝芯的转动,一支支长短不等的柳笛,从滑润的柳枝上褪下。剜猪草的刀铲,成了做柳笛的工具,一会功夫,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柳笛儿制做停当。此刻,一群少年亲手编织的春萌之梦,在各自的心里荡漾。姑娘手中的柳条帽,羞答答的扣在各自心仪的男孩头上,慷慨的男孩子,把所有的柳笛摊在手上,任女孩挑选。

田野里,动时响起了柳笛的声响,虽不悦耳,但很悠扬、、、

经年虽己去远,那羊哞、狗吠、鸡啼,那雁吟,雀燥,柳笛声,仍萦绕耳畔,从未失色、、、

篇9: 柳依依散文

柳依依散文

那天,你说,故乡花已开,垂柳正依依。那个时候,南国正是雨纷纷。

柳依依,古人把柳作留意,而我们却终究都留不住。一次又一次的离开,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看到了我待了三年的地方春色满园,花开遍地。不经意间,一次次的怀疑,我走后,那里发生了什么。我从来不记得,教学楼前有那样的花。

可能在的时候有眼无心,而此刻,有心却无法去用眼睛看到。借着照片,隔着屏幕,一次次的感叹,好漂亮。

已是人间四月天,笑闻君处柳依依。

而这个四月,我也过得很好。

海口的春天已经被夏天吃掉。狂魔般的夏开始肆虐。烈日或者暴雨,任性到从来都不讲道理。

天空很蓝。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那种蓝,就像是安妮说的,像是得了伤寒病人的脸。情绪在一次次的起承转合中,也和这天空一样安静下来。不悲不喜,如此甚好。

开始练瑜伽。身体从疼痛到舒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一点点的去控制自己的身体,也去控制自己的心。《皮囊》中,阿太说,身体是用来用的,不是侍奉的。我喜欢听这样的话,似乎可以想象得到的这样的一个阿太。经历世事沧桑,经历悲欢离合,最后剩下的都是朴实却又质地的话语。老师说,瑜伽让人学会控制。控制食欲,性欲。没有想太多。只是当初自己静不下来便去了。甚至没有把它和减肥塑身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也是比较邋遢的姑娘。只是单纯的喜欢。疲惫或者疼痛。我都喜欢。我喜欢听老师轻轻的说,每一次呼气的时候都尽量向下一点点,做到自己的极限。“所以,每一次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向前一点点。永远没有极端,这个世界的外延一直很大。

瑜伽课上有一位姑娘,长得很像我的.旧友。每次我都会盯着她看好久,然后出神。那天忍不住和旧友说起来,她告诉我说,分别后,我见过很多和你像的人,却都不是你。对,有时候行走在这个城市,总会觉得那么一两个面孔格外的熟悉,只是走近了,却始终不是你们。我喜新,但更恋旧。

我在看安妮宝贝的书。从老师列的书单忙里偷闲的拔出来在看安妮。一部一部。是一个很贪得无厌的孩子。有种一发不可收的感觉。突然觉得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疯女人。安妮只是把你内心压抑下去的东西写出来了。由于挑逗起了内心深处的感觉,所以觉得心里痒痒的不舒服。我喜欢她笔下的那些女孩子,孤傲,倔强,勇敢,真诚,如烈火,又如冰山那些别人眼里的异类。因为真实,而被认为是异类的姑娘。放纵着自己看,我已经很久没有在文字中找到切合的感觉了。看名著总是没有感觉,会很理性的想为什么这样,有怎样的原因,或许找它的共性和特性,但是唯独不会想情节,没有看下去的冲动。。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还是渴望最原始的感觉,我会想知道,这个人后来怎么了,我会给他一个我渴望的结局,因为爱憎。而不是因为所谓的文化根源。

或许天生就是小女人。也或许是隔着空间和时间,是难以找到共鸣的。所以我一直觉得阅读和读作品是不一样的,就像写字和写文章不一样。前者更加的具有私人化。

偶尔也会听听电台。听纯白,听片刻。希望有一颗清俊的心。

书和电台都很好,我推荐给你。

我很好,就是有时候被雷声惊醒的时候,会想要个拥抱,不知道这算不算皮肤饥渴。

白陶罐盛上清水,插上初绽的桃花枝。笑闻君处柳依依。只愿无事常相见。

篇10:柳之恋散文

柳之恋散文

初春,杨树柳树还满枝黑丫的时候,柳枝早已感知了春的气息,就像刚刚坠地的婴儿,从每一缕轻拂着它的和风里,从每一束温暖着它的春阳里,尽享着春天对它的轻抚细摩柳枝被抚得柔顺了;又像敏感多情的少女,从每一滴滋润过它的细雨里,从每一声低唤过它的燕喃里,聆听着春天对它的绵绵私语柳芽被唤醒了。

点点柳芽吐着微黄的新绿,对称有地排列在柳枝上,就像一串串鞭炮,在风中燃放着生命的活力,摇摆着青春的希冀。遥遥望去,大片黑压压的树丛里,隐隐藏着几抹新绿,透露着春的消息。

每到柳絮漫天飞舞的时节,总被牵扯起哀伤凄美的思绪,撩拨起多愁善感的情怀。那一团团逐队成逑的柳絮,一大团一大团地被风追赶着,时而扬起,时而落下,时而堆积在墙角、旮旯,就觉得那是黛玉飘零无依的灵魂,在无人处低啜着自己孤苦伶仃的命运,叹息着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凄凉。

飞絮萦回,似花还似非花,没有多少时日,就再也难觅柳絮洁白如雪的身影了,随风而来,随风而散,又恰似黛玉的芳华早逝、青春易殒。唯愿在天的尽头,有一处香丘,几抔净土,掩埋柳絮极清极洁的一段心事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让我们展开无边的想象,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一座雕梁画栋的庭院,沐浴在如水的月光里,月光映着诗人晏殊难展的愁颜。

一阵微风吹过,撩起诗人的衣襟,池塘边的柳絮因风而起,飘起了诗人无尽的相思,多少时日以来,借酒浇愁,无从托寄。远方的的伊人,昔日的.缠绵,让诗人情思幽幽,欲写书信寻觅失去的爱情,然而人事阻隔,山长水远,书信一去不回。寄予飘飞的柳絮吧,柳絮飘落之处,即是爱情的种子发芽之地,在水一方的伊人,闻柳识人

盛夏,无风处,柳树娴静若水;风起时,柳树轻摆腰肢,曼舒绿袖,一袭碧裳,在河边、在村旁、在郊野,舞出一段段婉约、一款款温情,迈着清扬的舞步,欲向你姗姗而来。那摇曳生姿的身段,让你幻出几多美妙的遐思;那婀娜纤巧的体态,让你升起无限温柔的怜惜。

今人真当感谢贺知章对柳的喜爱,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清丽雅致,万条垂下绿丝绦的飘逸灵秀,在贺知章的笔下清新而出,我们得以欣赏如此秀雅的咏柳之句。

若诗人没有对春天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眷恋,何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绮丽想象?也许,二月的春风偏爱柳叶儿吧,把它剪出那样柔和的线条,梳成那样苗条的模样儿,多么俏丽!柳眉便是对柳叶最形象贴切的赞美,还有哪一种树的叶子有资格比喻轻灵女子的眉毛?眉峰流转,眉尖若蹙,定是一位轻灵可人的女子!柳眉愁黛为谁开?似向东君、喜见故人来!那紧锁的柳眉,原来是为意中人绽开,那眉下又是怎样的一对明眸?与这样一位多情的女子对视,不由你不心澈如水!

柳,载着一身如画的诗意,叩开诗人的心扉,袭着一身温婉的情怀,走进美丽的诗句,在千古咏叹的篇章里,永恒着自己的灵逸!

行走的家的散文

又是一年三月三优秀散文

游秦淮作文

闲游同里古镇随笔散文

家乡的小河的经典散文

情满运河唐人街散文

依依夕阳红散文

如意河畔春来早散文

春之恋小学生作文

悠悠小河作文

柳沿河经典散文
《柳沿河经典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柳沿河经典散文(共10篇)】相关文章:

仪川河畔学太极的经典散文2023-07-12

烟雨江南名家散文2022-12-21

苏州印象散文2022-05-02

烂漫书怀心情散文2023-03-25

柔软的虚伪情感散文2023-01-13

秋溯散文2024-04-09

小城风唯美散文2024-01-31

家乡有块有名的碑散文2023-07-25

冬日杂言散文2024-04-16

水墨春天-散文阅读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