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共5篇)由网友“不纠结小朋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欢迎大家分享。
篇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本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对策以及积极探索森林防火新机制的建议,对于搞好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
作 者:仝英杰 作者单位:山西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刊 名:山西林业 英文刊名:FORESTRY OF SHANXI 年,卷(期): “”(3) 分类号:S762.1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 森林防火 对策篇2: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方案
根据市森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求,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森林工程建设的意见》和%26lt;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以及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促使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宣传时间
将宣传工作贯穿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过程,其中,9—11月及以后每年的2—3月、9—11月为集中宣传期,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强大声势。
二、宣传重点
1.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目标任务、规划设计和美好蓝图,增强广大市民对森林工程建设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建设森林城市的信心、决心。
2.全区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的会议精神、重要决策部署、激励扶持政策和措施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参与建设森林工程的积极性。
3.市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查找我区存在突出问题和差距,增强加快建设“森林之城,宜居之都”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
4.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5.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和事,树立榜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6.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举全民之力、聚全民之智推进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三、宣传形式
(一)社会宣传
1.给农民朋友发一封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公开信,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相关政策和内容,增强透明度和公开性。
2.组织一辆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宣传车,广泛开展流动宣传,扩大宣传面。
3.全区各级各部门分层次举办一堂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讲座。使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工作的内容家喻户晓。
4.印发一本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工作手册,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便于开展工作。
5.办好一个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革专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
6.举行一场演讲比赛,动员和号召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工作。
7.开展一次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征文活动,通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将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工作引向深入。
(二)新闻宣传
1.《------报》开设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栏,每周不少于一条新闻稿件进行宣传报道。
2.今年10月、2月中旬、8月中旬,分别在《----报》策划连续一月半个版面的篇幅,对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情况进行深度报道。
3.----电视台开设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新闻报道,集中宣传时段,在“渝北新闻”栏目中播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新闻。
5.----电视台在“渝北新闻”栏目后,每天播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标语口号,并通过游动字幕定时播出宣传标语口号。
6.----电视台制作播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宣传节目10期以上,其中9-10月3期,2-3月5期,8-9月2期。
7.加大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的投稿用稿力度,力争区外主流媒体刊播稿件每年20篇以上。
(三)广告宣传
1.在过区高速公路--路、---路制作森林工程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公益广告两幅以上。
2.各镇街、园区(风景区)制作不得少于两幅以上的永久性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牌。
3.在城区部分线路公交车和出租车车身喷贴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标语,在各公交车站台制作公益宣传广告牌。
(四)信息及简报报送
1、区森工办和林改办及时收集各镇街、区级相关部门、重点建设单位相关信息,每周编印《----森林工程简报》和《---林改》2期,全面反映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工作推进情况。《---森林工程简报》和《---林改》送全体区级领导和市林业局,并印发各镇街及相关部门。
2、各牵头部门及实施单位每月定期向区森工办和林改办报告本单位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情况。
3.各牵头部门和实施单位有关动态要形成一周一报于每周四的下午5时以前报送电子文本,国有林场、园区(风景区)、联系镇街的区级部门要形成一个月一专报于月底前报送电子文本,各种信息可附照片,同时,要报送反映造林前现状和造林后效果照片。
4.牵头部门和实施单位在工作中有好的经验和成功作法随时向区森工办报告相关情况。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搞好宣传动员、营造强大声势,是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为切实加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组长,区林业局副局长---、---报社副总编--、区广电台副台长---为副组长;区委宣传部、区林业局、区委外宣办、区文广新局、区广电台、全区森林工程建设其他各牵头部门为成员单位,分别落实专人抓好宣传工作。各镇街和区级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森林工程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关宣传工作,落实工作职责任务。特别是各新闻单位要精心策划,制定详细的宣传方案,积极组织实施,抽调骨干记者组成专门的'采访小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高质量的宣传报道。
2.把握政策,正确导向。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严守宣传纪律,坚决杜绝有违政策的宣传,发挥好党委、政府“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要针对森林城市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切实加强正面引导,特别是要向老百姓通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对比算账”等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组织动员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把----打造成为“森林之城、宜居之都”。
3.拓展形式,注重实效。开展森林城市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活动,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效果要实在,操作要便捷。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宣传工作,切忌走过场,搞形式。坚持“三贴近”原则,注重宣传的针对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群众关注的事入手,多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多反映基层一线工作动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全面准确的进行宣传报道。
4.责任分工。①新闻媒体宣传,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广新局、区电视台、今日---等单位承办;②户外广告宣传,区市政委牵头,区林业局承办;③演讲赛,团区委牵头承办,区林业局协办;④征文赛,区教委牵头承办,区林业局协办;⑤宣传培训会,各工程牵头部门牵头,建设单位协办;⑥宣传标语由建设单位在辖区内承办。
5.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积极行动,切实承担相关宣传工作任务。同时,要加强团结协作,及时沟通交流,简化办事程序,相互理解支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坚决杜绝推诿塞责、吃拿卡要等行为。各镇街、区级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向区森工办、区林改办报送森林工程建设和林改情况,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宣传报道准确及时。各镇街及相关部门信息上报情况纳入森林工程建设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考核内容。
篇3:本溪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摘 要: 本文探讨本溪市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的机遇,改革创新中遇到的矛盾,以及如何让这两项工作配套进行的途径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 病虫害; 防治
篇4:本溪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病虫害防治论文
1.1改革将激发林农护林防灾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做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责权利相统一。为确保山林资源的经济产出、确保劳动成果不因森林病虫害危害而付诸东流,农民更加关心森林病虫害灾害问题,更加自发、自觉、自愿、积极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奠定了更加广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
1.2改革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责任更加明确
集体林地承包后,农户成为承包林地的责任主体,在依法拥有森林经营权的同时,也依法承担着做好经营范围内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义务。“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每个承包山林农户的责任,“谁经营,谁防治”的防治责任有了明确、具体的主体。
1.3改革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提供了契机
集体林承包经营后,集体林经营“单位”剧增,“单位”经营面积锐减,农民护林防灾热情与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成本过高的矛盾日益显现。
1.4改革拓宽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投融资渠道
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经费将纳入财政预算,防治执法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对病虫害防治给予补贴,为包括林业生物灾害在内的森林自然灾害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
2 林权制度改革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一项重大改革在破解主要矛盾的同时,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化解不同层面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好,会降低改革成本,加速主体目标的实现;反之,就会影响改革整体进程,甚至功亏一篑。
2.1必须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改革,以破解集体林分户经营后抗灾能力减弱的新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森林病虫8 000余种,能造成严重危害的'292种(类),年均发生面积1. 6亿亩,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880亿元。全国现有集体林地25亿亩,占全国林业总面积的57. 55%,是森林病虫害危害的重灾区。
2.2必须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服务水平,以破解国家要生态与农户要实惠的新矛盾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更重要的是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必须加速森林病虫害防治市场化进程,以破解防治社会化服务低水平与林农对专业化服务高要求的新矛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推进防治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
3加快森林病虫害防治配套改革的步伐
3.1深化森防改革,加强机构建设
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健全各级森防机构,稳定防治队伍,加强与广大林农的沟通,建立包括病虫情报告制、限期防治通知书制、防治委托制、“三防”协会联系人制、技术培训咨询制等多种形式的联络机制,充分调动林农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积极性,履行好防治直接责任人的义务。
3.2加快建立防治合作组织,健全联防机制
建立以防火、防虫、防盗为主要目的的林农自律互助合作“三防”组织,有利于发挥森林资源保护规模效益,降低林农育林护林风险和成本,维护林农根本利益。对于组建防治联合体的,应在必要的工作设备、防治物资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为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森林病虫害“小灾不出村,大灾不出县”,达到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防治效益”的目标。
3.3加快防治机制创新,加速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培植社会化防治服务力量,推进防治服务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也是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的重要配套措施。
3.4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防治投入政策
各级政府应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多途径森林病虫害防治融资和筹资机制,拓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融资渠道。发展现代林业,森林保险是基础和保障。
篇5:德宏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及规范问题研究
德宏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及规范问题研究
德宏州集体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无序流转,低价转让,缺乏流转中介组织,流转不公开,林农林权意识不强,倒卖、炒卖,缺乏适用的林权流转规范性法律和管理办法等问题.为此,必须培育和完善林权流转要素市场;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加大林权流转的'宣传力度;建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推进林权流转制度的相关配套改革;加快林权流转制度建设,才能规范流转行为、形成有序流转.
作 者:廖元昌 作者单位:中共德宏州委党校,组教科,云南,潞西,678400 刊 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PC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年,卷(期):2009 10(5) 分类号:F326.22 关键词:德宏州 林权流转 规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共5篇)】相关文章:
高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分析研究2022-05-07
国土资源法制建设状况调研报告2022-12-12
林业重点工作计划2023-11-14
如何促进黄土高原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协调发展论文2023-08-0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2-09-30
工作重点 范文2023-05-25
乡镇工会的调研报告2023-10-17
宁陕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2023-11-29
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优秀2023-09-19
速递物流公司开展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