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共16篇)由网友“招财小甜饼@HOT”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
摘要:广西是我国林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之一,成功探索出了几种不同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省份的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了能够让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广西各地政府以及有关领导人都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新型发展对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从发展模式与对策两方面对广西林下经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林地环境;林地资源
林下经济依托的是林地资源与环境,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很多优势,比如林地分布面积广、门槛低,只要当地具备充分的林地资源都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容易操作,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所以即便是普通的民众也可以加入其中;潜力大,这是林下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林下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若采取因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有上述优势,最关键的是还能优化我国林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建设环境,所以林下经济发展才备受重视。
1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1.1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是最具典型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其种类比较多,具体来讲可分为六种:第一,林药模式。此种模式需要在没有郁闭的林间或成林的林下进行种植,所种植的草药还要满足耐阴的特点。林药种植一直以来都是广西当地比较看重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因为林下种植中草药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周期比较短,而且与西药开发相比,难度也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现代人都比较崇尚“回归自然”,所以近几年广西市场上的林下种植的中草药销量一直都比较好,需求量每年都在增加。有很多企业林下种植中草药基地达10余个,其中广泛种植的中草药有铁皮石斛、金线莲、何首乌、山豆根、沙姜、瓜蒌等。第二,林下藤芒模式。广西多地种植藤芒,现已经成为优势产业之一。用藤芒编织的花篮、礼品盒,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十分受欢迎,这是林下种植藤芒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广西的藤芒资源十分丰富,以浦北县为例,藤芒编织企业多达20多家,加工的产品甚至远销国外,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三,林花模式。广西对于种植花卉有着天然的优势,名贵花卉非常多,如金花茶、兰花等。广西各地龙头企业都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林下花卉种植产业,效果十分突出。如在珍贵树下种植金花菜,此种种植模式带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又如在八角林下种植山茶花,大大提升了八角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升了山茶花的价值。第四,林草模式。林下种植牧草现如今已经十分常见,但是广西与其他各地相比,这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潜力。初步计算广西一个林场的林下种植牧草面积至少超过了1000hm2,有些林产已经超过2万hm2,不仅有利地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第五,林菌模式。菌类适宜生活在湿度比较大、光照比较低、昼夜温差比较小的地方,已经郁闭的林下完全符合条件。目前广西种植比较多的林菌有平菇、香菇等。由于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天然食品,如野生木耳、灵芝等,使得这些食品越来越少,而林菌种植模式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现如今,广西的林菌种植产业发展得十分红火,其积极意义在于农民守着山林就能够发家致富,而不再依靠砍树,真正做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得。第六,林桑模式。广西自治区有很多岩溶石地区,经济水平比较低,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为了改变这一些现状,广西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林桑模式最为合适,既能够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也能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以凤山县为例,该县有800hm2的核桃林实施了林桑种植,这使得核桃园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初步计算经济产值超过了500万,由此可见,林桑种植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益处。
1.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同样分为几种,比较常见的有林下养鸡、养蜂以及养猪等,但是在广西地区比较常见的是林下养鸡,现已经形成了多家特色品牌,如“百泉香”土鸡、“三黄鸡”等。因为林下养鸡基本上不会对水土与植被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所以广西各地方政府都非常支持。现阶段,广西林下养鸡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企业化模式,即企业在基地上建立专门的鸡舍,平时散养鸡;第二种是农民合作社形式,即几家或者几十家农户合作共同养殖;第三种是私人养殖,即农户自身在林下养殖,不与其他人家合作。目前在广西规模比较大的林下养鸡企业是巨东种养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比较有竞争力,所产的鸡在国外非常畅销。广西林下养猪的'发展前景良好,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推动国有林场多种林下养殖业的发展,大力推广林下养猪业,培养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
1.3林下旅游
广西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所以风景独特,有很多自然保护区。广西各地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发展了林下旅游产业。现阶段广西已经开发了比较多的林下旅游资源,比如南宁的大明山、贺州的姑婆山等。林下旅游既利于改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又利于当地民众增收,值得进一步发展。
2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因地制宜
虽然广西有很多地区都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但是各个地区的情况并不相同,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各地各级政府就需要依照当地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应该科学编制规划,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确定具体的发展规模与方向,与此同时还要兼顾扶贫开发的任务。总之,各方面都要兼顾到,不能任意为之,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林下经济科学有序地发展起来。
2.2制定优惠政策
林下经济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单靠企业或者是农民自身发展难度很大,必须要政府参与其中,当然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者。政府可以为那些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或者是农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比如贷款贴息、技术咨询等,以便能够鼓舞更多的企业与个人加入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中来。政府需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采用集中投入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很好地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大事。
2.3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相比较其他小型企业来说,各方面都具有优势,所以当地政府可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将其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关键点,遵循“扶优扶强”的原则,政府可以优先扶持一批或者是从其他地区引进一些龙头企业,使其形成种植、养殖、生产与销售一体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政府还可以引导企业扩展企业发展链条,深度加工林下产品,以此增加附加值。
2.4打造优势品牌
品牌战略是广西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策略,因为优势品牌可以在无形中增加消费者数量,能够提高产品信誉度,这要比单纯的产品营销强很多。基于此,政府应该支持与鼓励当地的林下经济发展企业,积极打造优势品牌,重点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林下产品,为企业展销会提供场地等。而企业则应该借助大众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展开大量的宣传,打开知名度,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熟悉产品,购买产品,进而认可产品。笔者认为林下经济产品可以打造绿色品牌,相信会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2.5注重服务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多方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群众解决资金、临时用地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问题。政府部门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等相关部门技术力量,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广西各地林下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林下产品营销与信息服务。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规避市场风险,保证林下经济产品卖得出,效益高。对林农开发项目进行适当引导,要防止不问市场地盲目发展,防止因为农民出现“一窝蜂”现象,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下降,从而影响农民积极性现象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广西发展林下经济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在资源方面,还是在地理方面,但是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各级政府、企业与个人做出相应地努力。虽然林下经济发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从位置、具体发展模式到整体的运营,都需要细致入微,不能出现误差。现如今,广西自治区林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成功,其他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也可以参照该模式,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相信同样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范新奎.新形势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中国农业信息,,(13).
[2]李林生.黄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19).
[3]钱红.秀山县乌杨街道发展林下经济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6,(25).
[4]廖娟,王钢,陈广平.沐川县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6,(19)
[5]赵文东,张泽尧.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6,(19).
[6]陶来玉,李和平.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8).
[7]赵萍.固原市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J].现代农业科技,,(19).
篇2:衡东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衡东县林下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衡东县林业局产业管理所
20xx年x月x日
发展林下经济,是为进一步探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这一现实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决策。多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群众通过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尝试探索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今年,根据省市安排县林业局组织人员,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快衡东县林下经济发展,深入到林业种植大乡和林下养殖、种植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衡东县的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湘南中东部,湘江中下游,东邻攸县,南连安仁、衡南县,历以湘江为界,全县总面积288万亩,下辖24个乡镇,人口77万,全县林业产值达8.3个亿,林业用地16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4%,用材林78万亩,经济林75万亩,楠竹10万亩,地貌以丘陵为主。境内交通便利,一条铁路三条省道三条高速连接,内引外连,水、湘江四季通航,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衡东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主要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旅游等立体复核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县林下经济的发展以有十年历史,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农民自发形成的初步形成了林药、林茶、林禽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情况如下:
一是林药模式:以衡东县中药饮片厂为实施主体,在林下种植金银花,全县面积共有300余亩,主要分布在衡东县草市镇,杨林镇,年产值达到100万元。
二是林茶模式:以湖南省京湘藤茶有限公式以实施为主体。主要在林下种植藤茶,现有面积1000亩,主要分布在石滩乡、石湾镇、南湾乡,产值初算200万元,带动农户100余户。
三是林禽模式:由农民自发养殖鸡、鸭、鹅等禽类,24个乡镇不同程度都有存在。四是林牧模式:在山区地带一些农民养殖羊、牛,也是农民自发形成,主要在蓬源镇,南湾乡、荣桓镇等山区的林农进行养殖。
以上四种模式是衡东的主要林下模式,但是还有的在林下种植大豆,花生,有少量的存在。
三、衡东县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规模小。林下养殖缺少饲养大户,一方面致使存栏量不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难以形成产业龙头,无法形成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能坐等外地经销者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较好保障。三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四是资金制约因素大。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五是基础条件差。有的地方普遍存在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致使一些先进的种养方式无法推广,从而制约着林下经济规模发展、集约化经营。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我县林下经济将很难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大的发展。
四、衡东县对林下经济的几点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倾注人力、物力、财力,逐步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一是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计算收入对比、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科普宣传、参观考察的方式,炒热思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二是政府牵头,部门配合。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任务目标。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群众意愿,围绕林下养殖和林间种植做文章,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不能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我县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推广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饲养鸡、鸭、鹅等禽类,尤其是养鸡、养鸭深加工链条长,市场前景广阔;二是林下旅游模式,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大力发展四方山森林公园、水的旅游业,现已经初步签订了协议,投资6个亿。主要在山上建立大型宾馆、建珍贵树木园、建人工湖,宗教文化的恢复。三是林茶林药种植,计划在三年内种植藤茶5000亩,药材3000亩。
三是培育龙头,示范带动。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科技、农业、
畜牧、扶贫等部门要各自选择2-3个种养户作为自己的基地或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合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各行各业,覆盖千家万户,需要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搞好技术服务。由县科技部门牵头,成立专业县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搞好资金服务。县、乡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列支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上级扶持资金整合力度,在不违反项目使用范围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与林下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和捆绑投入,共同促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部门要将林下经济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信贷支持。三是搞好市场服务。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五是加强管理,强化责任。把发展林下经济列为乡(镇)年度重点工作,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推进,年终严格奖惩,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衡东县林业经济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增长点。
篇3: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我市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农资环工委在苏一中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外出考察学习、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林下经济发展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市林业局和八都镇、查田镇、上垟镇、竹垟乡、兰巨乡、西街街道等乡镇街道10余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村干部、乡镇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并外出到金华市磐安县、福建宁德市的柘荣县和福安市等地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林下种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依托充足的林地资源和气候优势以及林下经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林油、林药、林菌、林粮和林茶五种经济模式。截止到目前,全市建成油茶基地6.2万多亩(含投产林3.2万亩)、香榧基地1万多亩(新造)和林下茶叶基地1万亩以及其他林下(林药、林粮、林菌)基地700多亩,亩均产值在1500元-4000元之间,提高了林农经济收入和造林积极性。兰巨乡梅地村的准野生灵芝种植享誉中外。
(二)林下养殖成效初显。我市林下养殖模式有林禽、林蛙、林蜂、林畜四种模式。,我市获得中国棘胸蛙(石蛙)之乡,是全国第一个两栖动物之乡。
(三)林下产品加工稳步发展。目前,全市采集加工产品种类主要有笋、竹、蕨菜、野生菌、松花粉、木本油料等。从加工规模上看,全市以竹产品初加工和竹笋采集加工的范围最广,20全市竹产业总产值15.32亿元,其中竹加工产值达到9.88亿元,竹笋产值达到4.48亿元。
(四)森林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森林旅游资源主要有龙泉山、披云山、昴山等自然森林资源以及近年来新建的农(林)家乐、森林人家、森林村庄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载体。年全市接待森林旅游人数107.9万人次,年收入达到3.9亿元。
二、存在问题
我市虽有林业用地398.5万亩,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较大的矛盾,林下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比较,有明显的差距。通过调研,我市林下经济发展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是认识理解有偏差。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新兴产业。目前,我市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林农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的知晓度不够,缺乏参与热情;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同时,由于发展林下经济周期长、收益慢,部分乡镇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缺乏工作推进积极性。
二是总量规模偏小,品种较为单一。由于缺乏产业带动和龙头牵引,我市林下经济发展依然是小而散,产业集聚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目前发展的模式主要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规模小,产品品种比较单一,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不大。
三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由于对产品的市场预期缺乏明确认识,市场信息滞后、营销渠道狭隘,市场情况不清,没有形成市场联盟或成立统一收购销售机构,大都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缺少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流通环节的大块蛋糕由外地客商切走。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我市林地面积尽管总量较大,但林地综合利用率不高。多数林区林地水、电、路相关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落后,且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导致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热情不高。同时,发展林下经济部门整合资金难度大,财政对林下经济投入不高,信贷支持和资金补贴力度不够,加上受配套技术、疾病防控、保险、销售等诸多因素制约,没有具体扶持意见等作为政策支撑,部分农户虽然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但仍处于观望状态。
三、意见建议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林下经济是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是农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它贯穿于一、二、三产业。
一、进一步理清思路谋好规划。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点,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之一,也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42号),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广阔。我市有近400万亩林地面积,根据二类资源调查资料显示,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约占45%。因此,我们务必要提高对发展林下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把它摆上议事日程。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编制具有较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全市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当务之急是制定出台林下经济发展工作指导意见。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把林下经济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依照挖掘潜力、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注重特色的思路,充分发动群众,在全市形成“林下抓种植、林中抓养殖、林间搞旅游、林上搞采集”的立体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林下种植上规模。积极改良林下种植模式,进一步拓宽林下种植品种,在抓好现有林下种植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发适宜我市生长的新的特色林下种植项目。林中养殖求突破。重点发展林下养禽、养猪、养羊、养蜂等,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林下人工养殖,生产更多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的生态养殖产品。食(药)用菌抓精品。积极开发林下野生菌类,培植地方乡土珍稀菌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生态旅游提质量。根据全域旅游的思路,快速推进景区景点和综合配套能力建设,规范开发、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旅游吸引力。林下采集重特色。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对我市林下各类非木质资源进行科学采集、规范培植、持续利用,开发系列林下特色产品和旅游商品。
二、用心培育骨干企业、龙头企业。
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种养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的方法,积极培育市内龙头企业。一方面继续把现有的小微企业和林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种植户、养殖户和各类社会主体新办领办林下产品收储、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化招商引资,吸引外地客商到我市兴办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实现林下经济产品与市场对接。集中人、才、物,重点抓好林下经济园区、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大户建设。
三、完善扶持政策。
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权抵押落实力度。要切实加强林地管理,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名义乱占林地破坏林地。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完善林下经济产业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项目支持力度,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和民宿经济、“六边三化三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最大程度的发挥有限资金的效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纳入建设规划,重点加强林区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强化科技综合服务。通过与省级乃至国家级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应用推广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鼓励在我市建立研发基地,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培育乡土特色品种。认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系统整合农林水部门人才技术资源,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培育农民技术骨干。
四、扎实推进品牌战略。
林下经济产品最显著特色就是“绿色有机无公害”,这是其区别传统种养业的最大优势。加快制定发布我市食用菌、中药材、林下种植养殖等地方标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产品标准、包装、注册、营销、宣传,通过各业主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认真负责,切实做好 “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原产地商标的申报注册工作,积极争创林下经济知名品牌,努力提高我市林下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篇4: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市国土总面积188.2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8.9%,森林覆盖率64.5%。近年来,我市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全市11个县(区)已有5个县实行了全封山。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提高林农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林业现状,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据统计,**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18万亩,从事林下经济农业人口51万人,实现产值37.1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业产值12.6亿元,林下养殖业产值14.4亿,森林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产值10.1亿元,参与发展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50元,其中来自林下经济收入302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9%,广大林农真正尝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甜头。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我市在木竹消耗量逐年降低的情况下,林业总产值却得到大幅增长。**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6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48%;与此同时,**年我市林木采伐量只有30.5万立方米,比“十一五”期间年均采伐量下降了41.2%;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期末的61.1%上升到64.5%,增长了3.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从“十五”期末的4253万立方米增加到4973万立方米,增长了17%。,林下经济的发展既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突出林下经济特色
我市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利条件,结合农民经营习惯和当地优势产业,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崇仁麻鸡养殖加工,金溪芳樟种植加工,临川黄栀子和森林药材种植加工,资溪森林旅游和竹林鸡养殖,黎川香榧种植,南丰桔海农家乐,东乡花卉苗木,乐安竹笋和松脂加工,**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下经济主导产业。
崇仁县是中国麻鸡之乡。近年来,该县利用松树林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养殖习惯,把林下麻鸡养殖作为主攻方向来抓。**年全县林下养殖麻鸡达5000万羽,麻鸡饲养专业户1600余户,麻鸡加工企业20多家,实现年产值9亿元。全县从事麻鸡养殖、加工的近3万人,农民来自麻鸡的人均年收入达500元以上。临川区依托**天顺公司、荣裕药业、苍源药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下药材种植和加工。全区共种植黄栀子12万余亩、金银花2万余亩,杜仲、大枣、黄柏、吴茱萸等木本药材林1万余亩,在林下套种元胡、白芷、青蒿等草本中药材5000余亩。**年该区实现林下药材种植加工产值2.7亿元,解决了6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业农民人均年增收近5000元。金溪县大力发展芳樟产业。**年全县芳樟种植基地达6万余亩。目前香料企业已发展到32家,100多个产品,达到年产10万吨生产规模,其中:天然芳樟醇、天然樟脑粉等4个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在中国香化协会天然香料排名中,金溪县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香料基地。今年10月在金溪县召开了**省林产香精香料协会首届年会。
二、创立品牌,提升林下经济产业化水平
依靠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强大拉动作用,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篇5: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论文
财务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企业集团的实际,围绕企业战略,确立一种适合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度的制定、工作组织的规划、程序的编排以及恰当的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可靠,保证国家财经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最终目标。具体讲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包括以下三种:“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和“集分结合型”财务控制模式。
一、“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特征及其优缺点
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将子公司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所有战略的决策与经营控制权都集中在母公司,这种模式下的母公司拥有子公司的全部财务决策权,对子公司进行高度集权下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各级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只是负责具体实施母公司所计划的具体内容。其特点是:集团内部的各项决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部署,集团内部可充分展现其规模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成本,风险损失,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资源,达到机构健全、内部目标控制制度完善,使决策统一化,制度化。
实施“集权型”财务控制的优点主要有:管理效率高,能全方位控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能实现集团一致性战略的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协调能力较强。把重大投资决策权集中在集团总部,母公司可以集中各成员企业的资金,调剂余缺,优化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集团总体目标的实现;有效的融资决策,集团可以凭借其资产和信誉优势,采取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或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等,广泛筹集资金;统一纳税有利于企业集团的税务筹划,能最大限度降低税负。
实施“集权型”财务控制的缺点主要有:决策信息掌握不完整,可能造成决策低效率甚至失误;管理主体与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无法将所有权与经营权从真正意义上分开,财权与行政权混淆,导致无法按经济规则有效地进行管理,权利的过于集中易挫伤成员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制约了成员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成员企业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变能力差,由于决策集中、效率降低,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
二、“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分权型”财务控制模式是指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母公司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子公司相对独立,母公司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分权型的特征是: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性,在财权设置、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等方而均有充分的决策权;母公司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
实施“分权型”财务控制的'优点主要有:有利于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决策周期短,决策针对性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决策失误的风险性降低;分散了母公司融资风险。各子公司自行筹措资金、自行承担融资成本,降低了母公司财务风险;有利于培养子公司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意识,使之更加谨慎地分配和使用资金。
实施“分权型”财务控制的缺点主要有:企业集团内部财务目标的不协调。在分权情况下,各成员企业在具体行为过程中,很可能追求各自的财务目标,成员企业财务目标的不一致,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统筹使用企业集团资源受到一定限制。过度分权,增加了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性,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导致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造成企业集团整体实力及市场竟争力的下降;不利于集团的纳税筹划,不能利用各种手段合理避税。
三、“集分结合型”财务控制模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集分结合型”财务控制旨在以集团营运目的为核心,将集团内重大决策权集中在母公司,而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和其他决策权,对某些子公司实行集权,对某些子公司实行分权。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有:在企业集团内部,同时实行集权与分权制度,不再是单一、纯粹的集权或分权;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具有效率;在制度上,集团内制订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办法,由各子公司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补充;在管理上,由母公司对部分权限实行集中管理;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施“集分结合型”财务控制的优点主要有: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管理以降低行政代理成本;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调控功能,促成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母公司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企业集团整体风险;有利于统一调剂集团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有利于在发挥母公司统一协调的总体功能的基础上,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实施“集分结合型”财务控制的不足,主要是不好把握集权与分权的“尺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实质上还是集权式财务控制,不利于发挥子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名义上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控制,本质上是彻底的分权, 造成企业集团没有形成“ 合力”。
篇6: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论文
一、我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重大挑战,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从中央到地方,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直接将经济发展放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这里的条件允许范围包含着各项规章制度的允许,也包含着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社会公众的心理状况、技术利用等的允许,是一个保证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凡超出此框架的行为虽能引起经济的临时性发展,但必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经济发展后遗症。在我国,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环境的治理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现象,这已经是近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党和国家一直注重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但是在实际的社会运作中,存在地方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占上风的事实―――宁愿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也要保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手中有钱、人人幸福指数持续下降的局面。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依然存在互制性,但由于政策得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均在可控范围内。我国虽然也强调环境保护,但彻底实施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是从近几年治理雾霾开始,加上许多诸如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大大刺激了我国的经济转型。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可是,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等的差距随着整体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差距不仅开始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依然尖锐。几十年前,经济落后、技术落后……许许多多的落后,为了某些需求,导致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急剧恶化的社会发展局面的出现。现如今,经济总量已经是过去的许多倍,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处于高水平。环保技术、治污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矛盾依然尖锐,这就值得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思考、研究、引导。
3.城乡差距加大,城市化进程依然高速前进。城市是经济的发展核心,农村是经济的基石,二者相互促进,是社会发展的伙伴。但是,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参与者,他们进入城市有着形形色色的原因,但可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城市经济好,工资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二是城市的生活环境好,交通、银行、超市、学校等等均超过了农村;三是农村就业困难重重,甚至除了务农,无所事事,而城市有许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有的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诸多因素,造就了我国持久的城市化进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的消亡。据有关机构统计,近,我国每年约有600个村庄消失,已经超出了社会发展的正常合理区间。究其原因,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许多多多的不良社会发展现象。虽然,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仍需在政策机制上进行约束与引导,以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下大力气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长期坚持的全部区域发展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基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伟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
1.利用政府公共投资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公共投资一般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有政府不能在微观层次上直接介入企业活动领域的特定认识,这些政府投资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因此这些资本被称为公共投资,也被称为政府投资。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政府公共投资可以在局部范围内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政府公共投资,可以给区域经济发展搭建快速发展平台,不仅使投资本身刺激消费需求,活跃经济增长,还能大大降低民间投资的风险,使其他的民间资本进入区域经济发展框架,多维度地促进经济腾飞。
2.实施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的全民发展方式。经济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内存在和发展的,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出台鼓励性的投资经营政策是各个国家经常采用的手段。在我国,有关促进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文件较多,但多是宏观指导性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漏洞。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可以参照我国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制度进行,享受优惠条件的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企业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是否呈现高态趋势等。在优惠政策上可以有地方政府的现金奖励,也可以有所得税常年减免;可以有增值税部分比例返还,也可以申请无偿研发经费补贴;可以在贷款或利息给予优惠,可以在购买土地价格方面给予优惠等。
3.优先发展循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一个行政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福利,是人本主义必然的逻辑,但是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不同,为了短期的利益污染环境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加,可以把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但两者存在正比例相关关系,这就导致了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有的地方空气污染、水土污染很严重,几乎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优先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经济实体,让他们承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健康的唯一出路。
四小结
我国经济的发展是由各区域经济构成的,总体上的高速发展固然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篇7: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选择论文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选择论文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商场为导向,优化装备资本,具有地域特征和功能齐备的区域经济。当时县域经济已变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支持。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脚步,关于悉数建造小康社会、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加速城乡一体化建造具有十分首要的含义。而探究县域经济发展形式关于进步县域经济发展才干,拓展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又具有首要的现实含义。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形式
中国幅员辽阔,县情各异,不一样县域在区位、资本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无穷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本身发展条件和特征的基础上,充沛表现优势,发明特征工业,走出适合本身的发展之路。据统计,目前中国最兴旺的100个县(市)的总人口仅占悉数县(市)的6.8%,而国内出产总值占到悉数县(市)的21.75%,本地财政收入占到悉数县(市)的25.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悉数县(市)的23%。最兴旺的100个县的经济总量在中国县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探究兴旺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形式,对欠兴旺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将起到必定的学习效果。依据兴旺县(市)经济发展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形式大致分为三类:
1.资本主导型发展形式
这种形式是经过充沛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本和人文资本,推进和股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详细有:
一是农业资本发展形式,即依托本地特有的农业资本,发展农副商品加工业,也被称为农业工业化形式。这些县多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单薄,在发展中走农业工业化路途,把农业当工业来抓,活跃施行农业工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改变,以此股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历年“百强县”名单中,农业大县并不占有优势,跻身“百强”的农业大县共有17个,其间仅山东省就有11个。如山东省寿光市,依托其共同的地质条件和适合的气候,建成了全国“菜园子”,并依托蔬菜工业一向跻身于全国百强县榜单,变成老牌“农字号”百强县。
二是矿产资本发展形式,即首要依托丰厚自然资本的开发利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式。较为典型的是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即是对本地丰厚的煤炭及石油资本进行开发,以资本型经济股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变成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步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在经济欠兴旺的淮海经济区内的河南永城、江苏的沛县,近几年挤入“全国百强”队伍,也是依托本地丰厚的煤炭资本,以资本型经济股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文明旅行资本股动型。这些县域一、二工业相对单薄,但拥有丰厚的自然风光、前史奇迹、民俗文明等旅行资本,据此大力发展旅行业,经过旅行业股动别的工业如交通餐饮、宾馆效劳、旅行商品出产等部分的发展。如广东省恩平市、江西婺源县和浙江淳安等便是很好的例子。
2.大城市股动型发展形式
“百强县”空间散布的一个特征是坐落大城市周围,呈现显着的向大都市“扎堆”趋向,即有较多的“百强县”围绕在大都市周围,呈“卫星状”散布。例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会集了全国近一半的百强县。中西部区域的如安徽的肥西、湖南的长沙县、四川的双流县等,这些县经过活跃表现毗邻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完成了与大都市经济的“捆绑式”发展。
3.公司集聚型发展形式
该形式是指县域会集发展某一工业,经过其横向、纵向的拉动效果来股动全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经过特征工业和工业集聚,发展中小公司(民营公司)集群,股动县域经济发展。历年“百强县”名单,浙江占有了20多个席位,县域经济首要即是发展中小公司集群。二是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型公司,进而股动全部县域经济发展。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公司在商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其运营产量通常占全部县域GDP的适当比重,变成县域经济的支柱工业。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曾连续四次连任全国“百强县”状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规划化制作和品牌效益,培养了科龙、美的、容声、万家乐、格兰仕闻名的大公司集团。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挑选
“郡县治,全国安”。 县域经济,是全部国民经济的首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情请求咱们有必要走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1.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解放思想、脚踏实地
解放思想是永久的主题。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上,一些本地存在发展形式照抄照搬,发展方针吹毛求疵,发展理念传统保守,成果致使在拟定区县跨过式发展战略时,对怎么表现好县域经济“后发优势”研讨不行,构成定位禁绝、思路不清。对本身工业优势、下风剖析对比不行,拟定发展方针吹毛求疵,工作部署均衡用力,构成县域工业构造相同、发展路子彼此照搬、城市建造彼此攀比等构成了县域经济特征缺乏,彼此竞争,内部出现混乱,致使发展受阻。
反观经济兴旺县市,经济发展各具特征,详细的发展形式也各有不一样。因而发展县域经济,挑选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形式,有必要充沛解放思想,有必要充沛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不断立异,必然会不断有新的发展形式出现出来。实际上,任何一个县市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单纯选择某一种发展形式,而通常是多种形式的并存,只不过不一样形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巨细不一样。
2.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量体裁衣、扶植特征
县域经济即是特征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表现对比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本,参加商场交换和商场竞争,构成具有特征的工业和商品系统。要破除“大而全”、照搬仿照、盲目跟风、粗豪加工的观念误区,建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不求其全、但求其精”的特征经济新理念,进步特征经济的竞争力,使特征经济工业化、规划化、品牌化,然后股动全体县域经济完成大发展。
3.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加速乡镇化建造脚步
县域经济实际上是乡镇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小乡镇建造当作乡村乡镇化、农业工业化和农人增收致富的龙头,当作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渠道,然后大力发展乡镇经济。特别是要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本特征优势和规划优势的要点基地镇,增强小乡镇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推进乡村人口、出产要素向强镇集聚,进步乡村乡镇化水平,不断消除城乡距离。
4.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壮大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应当变成县域经济的主导,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底子未来。民营经济因产权明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敏,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招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而,要想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就有必要走出一条发掘民智、招引民资、依托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对于当时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安排引导,推进民营经济的全体进步和集体拓展,进步商场竞争才干。
5.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有必要优化发展环境。
环境是软实力,环境是竞争力。当时,县域经济怎么在竞争中掌握机会,经过本身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变成关键因素。只要依照商场经济的请求,立异效劳思路,拓展效劳范畴,发明宽松的微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系环境、加速发展的方针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效劳环境,才干构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完成经济跨过式发展。一方面要施行大投入,发明发展硬环境。工业园区要立异融资方法,抓住土地收储和路途等基础设备建造,摆开园区发展骨架,优化园区规划。城市建造要加速新区路途等配套设备建造,高标准完善绿化、人文景观等配套设备建造。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软环境建造。优化环境要经过活跃创立“效劳型”政府,实在从“办理公司、办理大众”向“效劳公司、效劳民众”改变,最大极限地完成行政提速、审批疏通和办事高效的政务环境,用强有力的手段,推进发展大跨过。
篇8: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及对策论文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总体状态不佳,资源紧缺、生产方式落后,再加上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
1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应该更加先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较迟缓,农业产业经济基础薄弱,还要从外部获得支持与保护,以弥补农业自身的脆弱性,提高农业收入的稳定性。我国农业支持和保护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生产领域,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加强,但农业自然风险因素依然较大;农业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大量的经济效益仍然依靠加工、流通部门辗转来折射。由于农业投资回报低,企业不愿意涉足,使农业经济很难得到发展;农业产品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初级产品,市场容量有限且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我国农业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普遍家庭式经营方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无法发挥规模效益。科技兴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而这一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9: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及对策论文
2.1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大障碍”
2.1.1工业化障碍近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发展。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对农业经济的反哺和保护就弱。事实证明如此,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反哺和保护的'力度十分大,农业经济相对于非沿海地区要好很多。
2.1.2体制障碍现行土地产权制度是土地使用权归农户所有且相当长时间不变。它的局限性较强:无法将土地化零为整,发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集体土地无法作为生产要素计入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2.1.3生态环境障碍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而环境持续恶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农民、农业和农村。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经济要实现与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还亟待解决生态环境资产负债,即“生态赤字”问题。
2.2农业基础建设滞后
一是政府投入难以落实。在农业投入上工业化的回馈较少,主要投入还是由政府担当。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且很难到位,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农业科技及相关体系发展速度较慢,对自然灾害的抗拒能力较弱;二是农产品的利润不高。农村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农民种地得来的微薄收入,主要用于购置新房、婚嫁费用等,一般不会大量投入到农业改造建设中,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发展态势;三是农村投资融资渠道单一。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
2.3农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低
千家万户搞农业生产,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同时又胡乱使用农药和化肥,加之生活垃圾、污水的乱排乱放,对农产品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农产品种子、种苗等管理不完善,农民随意挑选种子、种苗,增加了优良品种的更新难度。“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然而国际上对农产品的无害化和安全要求十分严格,与国际接轨遇到了重重阻力,即所谓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原材料,如依靠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低,农产品附加值少。
3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建议
3.1加强农业保护的政策思路
3.1.1增加农民收入
现阶段粮食补贴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是一项积极的惠民政策,同时也有很大的不足,就是不利于产业化与规模化经营。一要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要加大农业投入,尤其是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要一直紧抓不放。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生产力。
3.1.2实施多功能农业工程
注重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拓展农业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3.2推广粮食增产技术
要加大科研投入,尽快培养出提高粮食单产、改善粮食品质的新品种。建立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良种选育和推广示范,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科技种植的推广,让农民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
3.3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目前,农业推广应以政府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建立起多个农业单位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3.4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社会资本为支撑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以农业高等院校和重点院所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园建成农业技术成果孵化和转化体系。增加农民购机补贴,鼓励发展农机化企业和经营实体。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数据库开发,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农业服务信息网,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4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保障,只有搞好农业,才能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我们要大力加快农业改革的步伐,加大农业投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
篇10: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总体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严重,农业资金的投入较为短缺。我国农业投入具有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等特点,然而,我国农业投资在全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却很小,且资金投入的利用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会导致农业对多变气候对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第二,我国的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规模较小。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农业技术人才对于支援农村建设的贡献远远不够,是造成先进技术储备与高技术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剩余劳动力转移苦难。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现状不平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现象,且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多数强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弱化,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第四,农情信息网络制度不够完善,农产品销路窄。我国农村信息工程建设的脚步十分缓慢,因而造成农村市场信息一直处于严重的闭塞状态,导致农民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化的趋势,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这些都对农产品销路的拓展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
2.加速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2.1合理依靠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人均耕地面积小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作用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的整体效益。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传统农业进行相应的改造,通过不断的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方法提高农业中的科技含量,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潮知识型的方向逐步发展。
2.2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在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落后,仍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面对这一状况,相关政府部门首先要设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努力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农业生产设备,帮助其减轻农业劳动的强度,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生产。其次,要重视对农民机械操作的教育培训,加强其机械化操作的熟练程度,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目的。
2.3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不断提高对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明确绿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科学严谨地制定绿色农业的发展规划,并把发展绿色农业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盲目种植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体现在农民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导向而合理选择种植方式,缺乏对气候及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充分考虑,违背了农业种植前瞻性和预见性的原则。其次,种植布局缺乏合理性,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先进的'栽培模式不能达到高产的效果。最后,政府职能部门的观念还有待改善。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仍需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引导。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却依然存在沿袭计划经济的做法,甚至为了实现产业调整的目标,强制推行一些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威胁,进而阻碍农村产业结构的顺利优化与调整。
4.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措施
4.1建设有特色的地方经济
农村产业的优化调整首先应该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例如,在适宜种植大豆和水稻的地区的地区就可以发展绿色大豆,绿色水稻,高油大豆或者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芽豆等。此外,要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步开拓地方市场,形成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基地与企业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良好格局。
4.2转变政府职能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政府应该转变其自身职能,积极推动和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在产前,政府应该为农民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优质的服务,详细的技术指导等,在产后,政府还应该努力帮助农民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大政策推行扶持的力度,真正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4.4以市场为导向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首先,要充分掌握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并加大对高效,高质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的力度;其次,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此外,要加强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这不仅是发挥市场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与带动作用的基础,也是避免农业种植盲目性的重要手段。最后,还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的预警系统。
5.结语
加快农业经济水平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在科学认识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农业发展的进程,并不断改进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健康,稳定,持续和快速的发展。
篇11:农业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关乎着国家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基于此,保障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疑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着促进作用。本文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着手,进行如下分析与阐述,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经济今后发展的势趋,为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与城乡差别,就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柱,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内容,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逐渐缩小工农、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及城乡一体化。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当下,我国科技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基础设施仍相对比较落后,农产品的生产率也较低,科技含量不高。我国的农业技术人才不足等,无法适应与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无疑对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产生较大影响与制约,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农业劳动力过剩且素质较低。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但当下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严峻。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以及劳动素质的提升问题,都会对城乡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产生较大影响。
1.3结构调整规模不大,产业机构调整缓慢尽管农业结构已逐步优化,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偏小,加之受传统农业影响,农民思想观念仍然较落后,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更缺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有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以及市场经济意识。除了少量的农场外,大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这种情况的存在,无法带动我国农业的规模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
1.4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缺少资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缺少经费搞示范、做推广;缺少经费对病虫害进行防控,以及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等方面,也是由于经费的不足,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
1.5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机械化水平也不高,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也远不及发达国家。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更加面临国际规模农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加之我国农业发展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使大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恶化,大大降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篇12: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
农村经济发展与对策论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从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在农业生产中普及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改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经济 市场体制 工业化 农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然而,我国农村发展中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农业发展的矛盾,比如我国农业生产力普遍偏低、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民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开放、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等。可见,在改革开放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大背景下,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多机遇,但却面临着更大挑战。这就需要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对农业发展的研究中,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相对贫乏。
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普遍偏低,其中手工劳动占了很大比重,而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并且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产品的长效增长机制难以形成的局面。我国资源的特点是,资源种类繁多、总量庞大,但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资源贫乏以及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资源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乡发展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善城乡关系、巩固农村基础地位的工作上做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未从本质上得以改变。两者之间的区别具体体现在,城市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主,通信、道路、教育及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先进,城市人均消费水平高;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落后,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低。
这种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3、农村市场体制不健全,农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处于基础薄弱、交易不够规范、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市场制度建设速度缓慢的境地。农村市场体制混乱主要体现在: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销售及服务网络建设还很贫乏,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农村市场盛行的小农业生产经济模式,无法满足农村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更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及产品的社会化流通;农村市场分布分散等特点,导致对其管理难度很大,监督工作难以到位,常有一些违法欺诈的经营活动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利于农业发展。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需求朝着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面临着很大挑战。很多农民由于技术、经验及资金的匮乏,无法形成适应现今市场供求关系的规模生产效应。加之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科技普及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效农业产业化步伐维艰。
4、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很多乡镇和村办企业都停产或是倒闭了,加上许多村组织缺乏战略眼光,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上,思维贫乏、魄力不足,导致农村集体经济进入无项目的窘境,严重制约了乡镇及村组织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5、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村镇干部的管理素质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农村干部素质不高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村镇日常工作繁琐,事无巨细,很多村镇干部整日忙于对日常事务的应付,难有闲暇考虑经济建设,再加上薪酬、养老保险等问题解决困难,严重挫伤了村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村镇干部工作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有些村镇干部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深刻理解党在现今阶段对农村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的精要,其工作方法简单、工作能力不够,时常引起干群矛盾,制约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
6、农民观念陈旧落伍。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由于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导致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又反过来制约农民的收入水平,导致长期以来农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局面。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不够,只懂得盲目跟从和投资,看不到一些当地资源的经济前景,与很多优质项目失之交臂。
三、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大力推进农业的工业化进程。
对我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是推动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因素。加快对传统农业改造的基本思路是推进农业的工业化进程,以工业生产的方式来改造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引入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并通过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方式来加速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首先,应在农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制度,明确农业的地位,提高农民的待遇,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促进农业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其次,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建立清晰完整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引入激励机制以调动农民创业积极性,最后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2、推进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应大力推动针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使我国农业走上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应大力支持对包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及生产率、有效节约水资源和建立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在内的农业科学的研究;其次,提高包括农业科研、推广及农民在内的农业技术系统的效率;最后,还应加强现代化管理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
3、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是我国农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合理构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在确保国民经济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畜牧业和渔业;其次,结合市场供需关系,合理安排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再次,推进农产品改良及结构升级的研究工作;最后,合理调整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战略。
4、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应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发展集体经济,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为民服务。
在新形势下,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就要在其职能上进行改革,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兼顾服务农村经济的方向转变,由原来的下达行政命令向兼顾政策引导的方向转变。首先,政府应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促进农业增收和帮助农民致富;其次,各级领导干部应转变以往不良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以为人民服务为管理工作的宗旨,切实做好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服务工作;最后,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农民提供培训的机会。
6、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
由于历史及社会遗留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设备不足、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首先,应对农民进行权利及义务的教育,提高农民的集体意识,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从而更好地参加农业活动;其次,应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方面的教育,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后,还应向农民普及法律教育,作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有力工具。
篇13:农业经济发展对策分析论文
2.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含量
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政府给予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扶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及资金投入,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特别是倾斜与带动落后地区的技术进步。从最基本的生产工具,再到水利灌溉及信息化宣传一整套流程等,均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同时,还要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需要,着眼于对农作物品种的培育,以及低碳农业的发展与防污治污技术的研发,以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水平。加大与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尽可能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以科学技术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并扩大农作物经营规模,切实增加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市场竞争力。
2.2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现代化的种植主体和创造主体是广大农民,那么农民首先就得现代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农业工业化提供稳定的人才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应用,调整与推动农业结构,提高农业后续经济效益,努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3强化农民素质建设,激发与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民是农业经济主体,尽管我国总体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农民自身素质改变并不大,与其生活条件、教育水平落后有直接关系。那么培育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增加对农民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另外,相关政府要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热情。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地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3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以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一项长期重要任务来对待,并解决好存在的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俏.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30).
篇14:对林下养殖对林业经济发展作用探索论文
对林下养殖对林业经济发展作用探索论文
1林下养殖的发展原则
发展林下养殖,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根据林木各个生长期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林下养殖模式,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要坚持因地制宜,依据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确定林下养殖的开发,确保林下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还有就是要坚持寻求科技的支撑,积极研究和运用林下养殖的各项技术,不断完善养殖技术体系。
2发展林下养殖可资推广的模式
林下养殖模式是指林下养殖经营中按不同经济条件采取的林下养殖产业管理方式的总和。如前所述,发展林下养殖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林下养殖可资推广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2.1林禽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禽类动物,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林下养殖模式,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这种模式能够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蛋鸡、肉鸡、鸭类,肉鸡、肉鸭每年出栏4茬;另一种是鹅类、斗鸡、柴鸡,实行放养和舍饲相结合,每年能出栏2茬。
2.2林羊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绵羊或山羊,适宜在10m×3m×3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2.3林兔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种兔或野兔,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2.4林猪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猪,适宜在8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每年可出栏3茬。
2.5林牛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肉牛或奶牛,适宜在大小行间隔10m×3m×3m株行间距林地推广,林下可间作牧草。肉牛育肥,每年出栏2茬。
2.6特种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梅花鹿、貂、狐狸、蓝孔雀、鸵鸟、蛇类、鹰嘴龟等特种动物,适宜在7m×4m株行间距的林地推广。
3加快林下养殖发展的措施
3.1切实加强组织与协调配合
加快发展林下养殖业,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尽快出台适应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同时还要加强监督检查、监测统计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形成共同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合力。
3.2科学规划林下养殖规模
发展林下养殖,要因地制宜,科学地进行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合理布局林下养殖的模式,切忌不能够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制订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养殖与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并根据当地农民的养殖习惯,突出当地特色,合理确定林下养殖发展方向和模式。
3.3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要推进林下养殖的发展,应该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产业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林下养殖的快速发展。为此,有关部门可选择几个优秀的林下养殖户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通过典型示范,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身于林下养殖的发展。
3.4强化科技支撑,搞好技术服务
林下养殖的推进与发展,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它涉及多个行业,覆盖万户千家,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悉心支持与精心服务,这其中重要的是要搞好技术服务,要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大力引进应用林下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应该积极加强对林下养殖户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养殖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每个林下养殖区至少推广应用一项新技术,培育发展一个科技强户。另外,还要搞好资金支持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使林下养殖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5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
发展林下养殖,必须加强以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为内容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林下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竭尽全力实施养殖业品牌战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林下养殖发展条件和特色产品与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养殖产品的质量,以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市场,这样才能很好地保障广大林下养殖户的利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西梁村,已建成围网养殖专业区40个,规模养殖美国七彩山鸡、珍珠鸡、贵妃鸡、柴鸡、鹅、牛、羊、猪等多种林禽、林畜,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最成功的林下经济发展区。该村林下养殖面积超过了6.67hm2,养殖规模达到5.5万只,其中鹅6000只,肉鸡1.1万只,蛋鸡3.8万只,形成了孵化、育雏、检疫、配方、加工、销售一体化规模,打造了“洪历山”牌柴鸡蛋品牌,年收益达30多万元。
4结束语
林下养殖是以确保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是协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模式。林下养殖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林下养殖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只要选定适宜的林下养殖推广模式,积极采取相应的推进措施,不断加强管理与服务,促进林下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就能够为实现绿色增长,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篇15: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本文欲对其作一番比较。一、 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特点的比较
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五种模式,即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在发展过程中,这五种模式呈现出不同的形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模式形成的时间的不同
从五种模式的形成时间看,苏南模式的形成时间最早,苏南模式的雏形产生在计划经济时代,从1953年-1978年,苏南农村工业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到80年代中期就确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温州模式是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改革开放后,温州农民在缺乏国家投资、没有城市辐射、集体经济薄弱的条件下,以农村家庭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一举打破了“政府本位”的经济格局,率先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推进了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了以个私经济为基础的“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珠江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国家的开放政策,8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以东莞、宝安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了香港加工业的外迁地,“三来一补”成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凭借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及国家优惠政策倾斜的优势,很快就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模式”(简称为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则是在80年代中期以电子一条街出现为特征的,1980年,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组成一个“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就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科技企业最早的雏形。随着四通公司、联想公司等公司的相继成立,中关村已经形成了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群体。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以中关村模式”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这五种模式中,三城模式的形成可谓最晚,三城模式是山东的诸城模式、辽宁的海城模式和兴城模式的总称,是我国90年代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改制的典型模式,三城模式中最早出现的以股份合作制改造为特征的诸城模式也是在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到来的1992年至1994年中形成的,而以私营独资企业为主要改制方向的海城模式和以私营合伙企业为主要改制方向的兴城模式则相继形成于1993-间和-间。
2、民营经济形成基础的不同
乡镇企业能首先在苏南地区异军突起,从而形成“苏南模式”,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历史传统。苏南农村紧靠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接受经济、技术辐射能力较强。同时,因为距市场中心较近,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和产品选择范围较大。这为苏南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而温州的区位条件是远逊于苏南地区。位于浙江东南山区的温州地区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中心,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人多地少,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温州农村的社队工业也有所发展,但它最终不能走上苏南那样以发展农村集体工业为主的道路。但温州有从事家庭手工业历史传统,温州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生活的压力而形成了走南闯北寻找生机的习俗,使得温州农民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走上了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的道路。由于外部环境的限制,温州乡镇企业在发展非农产业中,选择了较早放开并实行市场调节的日用小商品为主导产业,小商品的产值大约占了乡镇企业产值的七成左右,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珠江模式”的形成,其社会条件与苏南和温州又不同。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境内铁路、公路、水路交通非常方便。全区有华侨250多万人,港澳同胞278万人,这些独特的优势,为吸收外来信息、技术、资金、设备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乡镇企业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企业来看,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在引进外资构成中,港澳资本占绝大部分,小部分是华侨和国际资本。珠江三角洲了解国外信息,引进各种技术设备等也主要通过港澳地区。通过大量的经济往来,联办企业等为三角洲地区的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引进新技术设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南、温州和珠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都是脱胎于农村乡镇企业,走的是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它们的差异在于工业化的方式不同。而中关村模式则是依靠中国科研的最高殿堂――中科院及著名高等学府的雄厚的研究力量,以中关村的核心――电子一条街为例,全长不过几公里的一条街,沿途却聚集着30多所大学、80多所研究院所,荟萃着4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其智力密集度之高可想而知。80年代初,中关村的一批科技人员通过“下海”创办科技企业的方式,以经营贸易和计算机应用开发与集成服务起步,带动研究与开发,实现了技术、管理和市场三大要素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到1987年,中关村具有法人资格的民营科技企业148家,其中从业人员3800多名,工业产值2.2亿元,营业额超过9亿元。
作为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民营化改制的三城模式,产生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90年代正是中国深化改革时期,一方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在所必然,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对其改制改革,不仅仅是国有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而且为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进行试验、创造条件。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抓大放小”战略,使得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的阶段。根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指示,各地对国有小企业的改革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20几种形式,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三城模式。
3、企业制度特征的不同
苏南模式是典型的乡镇集体企业发展模式,苏南的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创业资本源自农村社区范围内的集体投入,其所有制的基础属性便是以农村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当时的中小企业相当部分是村办企业,因此,与城镇集体企业不同的是,苏南很多镇村两级党政组织及其代理人,既是乡镇企业的行政领导,又是集体资产的代表,其结果往往导致出现产权不明、政企不分、“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而温州的民营企业是从个私经济发展起来的,私人独资企业是主要的制度形式,不仅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是独资企业,很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实质上也是私人或家庭独资的,另外一部分企业则为私人共同出资的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因此,温州的民营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是通过对外开放而获得迅速发展的,因此,“珠三角”的乡镇企业的外向度很高,从最初的“三来一补”企业到大规
模利用港澳资本建立“三资”企业,使得乡镇企业在引进外部资本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因此,80年代的“珠三角”乡镇企业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要比苏南乡镇企业和温州个私企业规范得多。到了80年代中后期,“珠三角”的许多乡镇企业已通过内外开放,大量吸收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以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走规模经济的道路。而温州民营企业大规模的集团化直到90年代中期才掀起高潮。
中关村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挂靠在某些政府机构的名下(俗称“红帽子”),或以官办的面孔出现,但无论是靠商业贷款,还是由上级单位提供创办启动资金,经营若干年后,企业的产权已面目全非,无法搞清资产的归属,企业发展越快,产权问题越突出,产权问题最终成了制约高新技术企业“难长大”的根本性原因。另一方面,由于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智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几个人在一起就能举办一个公司,往往凭一时之激情办的公司,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的制约,企业创业时尚能志同道合,但稍有起色便分家,甚至于公堂相见。
三城模式是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的典型模式,因而所形成的民营企业具有鲜明的改制企业的特征,即企业制度仍然带有原有的企业制度的`烙印,换句话说,三城模式的民营企业的民营化是不彻底的。虽然表面上看,企业的产权已经清晰到了个人(如诸城大部分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制为全员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形式,海城则出售给了个人,兴城出售给少数几个人),但是企业制度并不完善。
4、政府作用的不同
从这五种模式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都与地方政府有着一定的关系。从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密切程度来看,温州模式是最弱的,这是因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温州的民营企业都是由个私经济发展起来的,从属于私有制范畴。温州模式不但不能得到首肯,政府开始基本以“无为”管理的方式对待这一经济形态,政府早期的“无为”管理主要是既缺乏扶植能力、又无市场经济经验导致,而后来的“无为”则是温州市政府自觉形成的无为状态,尽量少干预经济。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为“温州模式”的产生和形成发展,进而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先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降低了民营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风险。
苏南模式发展初期的大部分乡镇企业是由乡镇政府,或者利用原有的集体积累,或者利用政府的动员力量,或者由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兴办的。因此,经济学家把苏南模式看成是“政府推动”的模式。虽然政府的干预使得苏南乡镇企业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同时产生低激励和负激励效应。但改革初期大量经济空隙的存在为包括苏南地区在内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提供了历史机遇,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南地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政府干预的结果,使乡镇企业承担了大量社会政策职能和“公共企业家”职能。尽管这种结果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积极的,但政企不分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的隐患最终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买方市场的出现)变化而使得苏南经济滑坡,人们对苏南模式开始提出了疑问。
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从一开始也是由乡镇政府参与或支持创办的,但也苏南的乡镇企业不同的是,珠三角的乡镇政府在乡镇企业起步后,就开始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利润承包责任制”等,尽量弱化对乡镇企业的直接干预,而将主要的财力用于发展交通、能源、通讯、教育等基础产业上,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因此,从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和作用来看,苏南模式是“强政府”,而温州模式是“弱政府”,珠江模式则介于两者之间。
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虽然大部分都存在着产权不清的问题,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科技园区中均设有管委会,且管委会中行政部门林立,使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趋向于准行政区域式的管理。但中关村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基本上是自发的,在经营机制上仍然是比较灵活的,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很大的干预。
三城模式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从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到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个人业主制的民营企业制度形式的转变,时间之短(每个城市都只有2-3年时间)、改制面之广(几乎90%以上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及部分乡镇集体企业),没有政府的强制型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在企业改制以后,原来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产生干预和影响。从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最强的是三城模式,苏南模式次之,其余依次是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最弱的则是温州模式。
二、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特点的比较
1、自我终结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作为有中国特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道路,在改革开放初期所产生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但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苏南模式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集体经济的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不明、政企不分、收入分配不合理等。随着社会大背景的改变,苏南模式的内在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实践证明,苏南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到90年代中后期,苏南地区已“痛失全国领先地位”。从19开始,苏南各地相继二次进行了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的改革工作,改制的核心是产权的集中化,将所有制权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或少数经营层,最终彻底地明晰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把乡镇政府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样就从而意味着苏南模式自然而然走到了“终结”。
2、改变发展路径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以及港澳的回归,珠江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一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外资比重偏高,在出口结构上,一般贸易出口额比重偏低,而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偏高,出口贸易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原材料,为外方加工成产品,再出口到海外,而广东的民营中小企业从中赚取较少的加工费。虽然加工贸易对于珠江三角洲经济贡献突出,但从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企业资本多元化的今天,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正是通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的品牌,而实实在在地扩大了出口额,与珠三角民营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二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外向程度很高,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比较大。如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事件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影响不能低估。三是大量的在加工制造末端的民营企业拥挤在一个狭小的行业中,在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进入了恶性的循环之中。
3、寻求变革的中关村模式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典型发展模式,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问题,其中,产权问题被认为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对中关村所在的海淀高新技术试验区做过调研,调研显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占主体,这和美国硅谷、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类似。但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存活率一般仅为5%-10%,而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稳定性较高,除
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3年两年外,企业“死亡率”和“出生率”都维持较低水平。换言之,中关村大多数企业处于既“长”不大也“死”不了的维持状态。1994年我国《公司法》颁布时,中关村已有4229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发展越快,产权问题越突出,产权问题最终成了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难长大”的根本性原因。
4、困惑中探索的三城模式
“三城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改制后的企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时间吸引了全国众多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学习推广。但不久,由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诸城模式――企业资产以基本均等的方式卖给企业的所有职工,但导致了“小锅饭”,在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以后,职工失去了企业改制初期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开始出现;海城模式――企业资产整个卖给个别经营者,企业制度改变了,但职工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时,经营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的财富骤然膨胀,导致的收入和财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使企业职工大为不满,原来作为国有集体职工的那种优越感使得他们对企业经营者产生了抵触情绪,劳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兴城模式――企业资产卖给了少数几个经营者实行合伙经营,但由于合伙企业的局限性,企业规模往往难以做大。为了解决改革前未曾料到的矛盾,三城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模式,向其他模式转变:诸城向海城转轨,想把分散在职工手中的资本集中给个别经营者,以期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成长壮大;海城向兴城转轨,为了克服单个资本的种种弊端,在职工还没有购股热情的情况下,把“兴城模式”作为过渡选择;兴城向诸城转轨,因为职工意识到造成自己与经营者财富悬殊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没有股权,要求拥有股份的愿望强烈。这就是被理论界称为“三城模式转磨之迷”。
5、走出温州的温州模式
温州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八十年代初中期的农村家庭工业,到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股份合作制经济,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困扰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姓资姓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温州的民营企业得到了正名,民营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产权制度上,单元化的资本结构开始走向多元化;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开始大量向股份制企业转变,并形成了上百个以专业化分工为主线的民营企业集团;在企业的经营模式上,逐渐摆脱传统的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小商品发展模式,走上了品牌化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综合发展道路;以农村经济能人为主体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通提高了素质,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这些新特征,被理论界称之为“新温州模式”。事实上,“新温州模式”的提出,并不是对温州模式的否定,而是对温州模式的发展趋势的展望。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在民营经济的各种发展模式相继陷入困境或出现裂变的同时,温州经济强大的活力依旧,温州模式已再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无论是温州模式,还是“新温州模式”,都表明了在这个远离大都市的沿海中等城市,确确实实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发展民营经济的道路。不仅如此,温州模式还出于不断的扩展之中。温州模式已出于一种发射的状态,从温州向浙南地区,向浙江全省以及全国扩散。“温台模式”、“浙江模式”都是从温州模式中演绎出来的。
三、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变化的启示
1、产权制度创新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模式来看,凡是产权明晰的,如温州模式,发展就充满活力;而产权结构存在着不清晰或不完全清晰的,如苏南模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困惑而停滞不前,甚至于出现衰落,最终到了“终结”的地步;同样,中关村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长不大,也是产权制度的制约所致。因此,发展民营经济,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民营经济,这个问题模糊有的话,就容易搞出些似是而非的类型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已逐渐受到动摇,这使得很多人感到了疑惑,说发展民营经济有问题,但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确实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凡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国民经济就发展得好,老百姓生活就富裕,国有集体企业下岗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当前,理论界对“民营经济”一种比较普遍的理解,认为“民营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按照这个理解,民营经济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公有制企业在内,这样,似乎提“发展民营经济”就不会与传统的所有制观念相抵触了。可惜的是,从各地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凡是产权不清晰的所谓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最终都陷入了困境,无论是乡镇集体企业、城乡股份合作制企业,还是承包、租赁等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以及以人力资本为主的民营科技企业,虽然在创立或改制后一段时间内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其产权不清,归属不明,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因此,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发展民营经济,必须首先要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对于改制的民营企业,其产权必须明晰到个人,以充分发挥个人对其财产看护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国家或集体可以在发展潜力良好的民营企业中适当参股(但不控股),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大力培植民间经济的基础是实施民营化的根本保证
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民营化已经成了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全国各地,国有集体中小企业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了民营化的试点和推广,但从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改革的难点和盲点。事实上,在“三城镇式转磨之迷”现象的背后,是因为这三个城市的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都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民本的基础。任何改制改革都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参与,发展市场经济,更是不能单靠少数几个人,“海城模式”和“兴城模式”的矛盾说明了只有全社会民众都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民营经济才会蓬勃发展起来。现在,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民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民本经济。高尚全认为,民本经济指的是以民为本,民有、民营、民享(人民共享)的经济,我们过去搞的计划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官本经济,通过长官的意志和行动方式来配置资源。而民本经济则强调,人民是创业的主体、经济的主体、产权的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温州的成功就是一个明证,温州模式的崛起和不断的推进,正是千千万万温州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温州人人人都要当老板的强调愿望造就了无数的民营企业和无数的企业经营者,这正是温州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基础。而这更需要全社会民众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否则,形式上看上去变了,但实质上,原有的制度弊端给人们留下了种种惰性在适当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对新的制度产生障碍。诸城的困惑就是如此,虽然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一日之间换了身份都成了民营企业的股东,但他们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资产的经营者,他们对资本的疑惑就成了“诸城模式”的困惑。温州模式的形成
和发展,不仅使温州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使得温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得以顺利进行,近几年,温州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制相当顺利,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当前,民营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投向就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出资进行兼并、收购,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民营化的进程。
3、民营企业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的短缺经济已经过去,遍地是机会、到处是商机,依靠胆子大就能获取暴利的民营企业最好的资本积累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竞争开始加剧,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微利时期。在这个阶段,民营企业不再是简单地有了资金和设备,有了场地和人员,就能在市场上取得立足之地,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还将面临着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的国际化竞争。从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即大量的企业拥挤在一个狭小的行业中,在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就进入了恶性的循环之中。珠江模式面临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摆脱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局限性,及时从传统的产业领域转移出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继续留在传统领域的企业,也必须改变原来的以加工为主的经营模式,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低层次的竞争格局。这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
从温州的民营企业发展来看,同样存在着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知识化和全球化的程度看,温州远不如珠江三角洲的民营企业,温州的优势在于体制创新。但由于温州的民营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技术化程度的要求要低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在这些行业中,温州产品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温州模式”也进入制度、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全面创新阶段,民营企业开始向规模化、公司制和品牌经营迈进,逐渐使企业摆脱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的低、小、散状态,“新温州模式”的提出,正是这种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描绘,它是温州民营企业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一个过程。从温州模式到“新温州模式”,表明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除了要做好制度的文章外,还要重视企业内在的素质,也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企业的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的要求。
作者:谢健 温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篇16:河源市经济发展对策
河源市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处理好河源市保护生态环境与开发利用资源的关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走出一务适合山区特点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河源市人民长期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作 者:肖建成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期 刊:商场现代化 PKU Journal: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10, “”(29) 分类号: 关键词:河源市 经济发展 对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共16篇)】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学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2022-04-30
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得调研报告2022-04-30
煤矿安全系统工程与煤矿经营发展2022-08-05
林下经济宣传口号2022-11-26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论文2022-04-30
畜牧养殖对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论文2022-05-04
生态动画片的剧作创作分析论文2023-09-20
林区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情况报告2023-02-17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2023-09-21
鼎城区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思考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