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儿麦散文

时间:2022-05-06 10:54: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燕儿麦散文((共12篇))由网友“一棵大白杨”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燕儿麦散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燕儿麦散文

篇1: 燕儿麦散文

燕儿麦散文

“燕儿麦”是乡人对野麦子的称呼,因为故乡话语多含儿话音,于是这“野”字便被读成了“燕儿”,那野麦也在乡人口中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燕儿麦。

燕儿麦通常会伴生在麦田里,在冬季及初春时节,因为麦苗尚浅且矮,对于一个并未认真接触过麦田劳作的人来说,要想将燕儿麦从麦田里找出来那倒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倘若到了麦子抽穗时节,你再到麦田里看的话,便会很容易地找到它。此时它的植株要明显地高过麦子一大截儿,通常会四五条细长的茎杆儿顶着稀疏可数的十来粒种子站在麦浪上面随风摇晃,种子外面披着稍泛青白的麦壳,宽宽松松地护着里面的种子,感觉倒象是连环画上所描画的古代美人所穿的披风一样在风中飘动。此时它完并未完全成熟,是农人们将它从麦田中剔除的最佳时机,因为它过于兀立,目标极为清楚,只需要人过去将它连根拨出扔到田边让太最暴晒就行了。倘若此时不除,那就会在收割麦子时一并混在麦子中间被收回,它们便有机会成为潜伏在麦粒中的“特务”,虽然它的种子模样并不同于麦粒,如果种前能仔细挑捡它也是断无逃脱的可能的。然因麦子是播种量比较大的作物,且又种粒较小,人们选种时不可能一粒一粒细选,便会有少数脱逃的燕儿麦种子成功混入播种机并被深植于土里,并且生根发芽,成为日后麦田里的.“第五纵队”。

当然能够脱逃的燕儿麦只有极少数,毕竟麦子收获进农家后绝大部分是要被磨成面粉并制作成食物来让人食用的,所以在磨粉之前人们还会对麦粒进行过筛挑捡等工序,那燕儿麦不是被筛出来混在麦壳等杂物里被粉碎成饲料,就是被捡出来扔掉。儿时我常常会和母亲一起捡麦,捡燕儿麦也是捡麦其中的一项任务。因为小孩子眼睛相对好使,我便坐在小凳子上相拥在母亲跟前和她一起挑捡她膝上簸箕里的麦子。我常常会因为在母亲所挑捡过的麦粒堆里为找到一颗小石子而兴奋不已。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个简单而微小的东西都会让那时的我玩上好半天。捡麦时间稍长了那感觉也是极枯燥无味的,倘若此时又恰好挑到一个野儿麦,这个不起眼儿的小东西便成了我难得的玩物,可以带给我片刻的欢娱。那燕儿麦其实是种皮包着种子一体存在的,象一粒被拉长了两三倍的麦子,颜色黑褐,中间有一条稍泛白凹下去的纵线,头顶上还拖着一根黑而细长的麦芒且韧性极好,不同的是那麦芒并不象小麦的麦芒那样直立,而是折弯成约六七十度角的模样,极为特别。于是我常会拿了那燕儿麦细细地看它,想弄明白它如何会长成这般模样,自然那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玩的兴趣,我会将那燕儿麦用一只手捏着固定住,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搓着转上劲儿,然后再松开捏燕儿麦的手指,让那转上劲儿的麦芒再自然慢慢松劲儿旋转回来。于是在劲儿都慢慢松完,燕儿麦将要停止的那一刻,我便希望它能够完美地停住并指向正北的方向,但它常常是不能如我所愿的。毕竟它不是指北针,怎么可能依了我的希望便停留在某一方向。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放弃这样一份希望,每当它将要停止而尚未停稳之时,我都会屏住呼吸,盯着它的每一丝动作,心中暗暗为它使劲儿加油。只是,常常它会最终停留在它自己想要停住的位置上,不会照顾到我内心哪怕是一丝丝的情绪。虽然常常事与愿违,我仍对这样玩燕儿麦乐此不彼,总希望有一次它可以让我如愿。而当某一次它恰好停在北方的位置上时,我都会快乐不已,兴奋地拿着它叫母亲快看,告诉她我有了自己的指北针。而这时母亲并不会责怪我的贪玩以及没有好好帮她捡麦子。她只轻轻抬一抬头,慈爱地露出一丝笑意,继续低头细细地挑捡她膝上簸箕里那些麦子。

对燕儿麦玩得无味时,我便会用小手艰难地撕剥开它那灰褐色的种皮外衣,最后得到一个狭长披着细细茸毛的燕儿麦种籽。那小东西剥脱出来后放在我小而肉厚的掌心里,细看之下倒象是刚出生的婴孩儿,身上披着一层细细茸茸的小白毛,给人感觉怪怪的,仿佛它不是燕儿麦的种子,感觉倒更象是条细小的毛虫。怪异归怪异,却挡不住我的好奇,我想知道这野麦子到底和真正的麦子味道有什么区别。虽然它长相怪异,但最终它还是被我咬在了嘴里,我开始用牙慢慢的磨,用舌细细的品,能感觉它的茸毛轻剌在舌头上,那燕儿麦嚼成的粉没什么粘性,也无多少谷物的味道,一切淡淡的。那种味道让感觉我并不喜欢,便被我急忙吐出来,我不想让那种无味过多地停留在自己的味蕾之上,我倒更愿意从那一簸箕的麦子里面挑选出几粒并未完全成熟尚透着青意便被收割、晒干成形的青麦粒,放在嘴里细嚼,让那微甜的味道充满我的口腔。

离开田地久了,这些些琐碎的关于燕儿麦的记忆在不经意间被唤醒而涌上心头,让人生出淡淡的怀念,我知道我怀念的不仅仅是燕儿麦,更多的则是对童年生活以及对生养我的那片土地的眷恋。于是,在这样的夜里,我静静地坐着,时面凝思,时而冥想,让翻动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几行文字。未几,自己仿佛幻化成了一粒燕儿麦,混迹在这城市大片大片的麦粒里,很多时候他们看不到我,也不会在意到我的存在,但我自己明白,我永远都是一粒燕儿麦,你如果给我机会和合适的土壤,我便会生根开花,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篇2:燕儿飞散文

清晨,燕儿轻轻地飞落在窗台前,叫醒沉睡中的我,那清脆的叫声,载歌载舞地向我施展它独特的才华。燕儿,黑黑的外套下衬托着纯白色的裙衫,那么黑白分明,你很懂得搭配哦,这也是我以往的风格。瞬间,爱上了你,爱上了唱着甜美歌曲的你。

窗台上的栏杆还在滴答着昨夜的雨水,那么柔美,被阳光照射得晶莹剔透,那么不想散去。燕儿啄起窗台上的落叶,继续漫无顾忌地唱着歌儿。

山和水

我站在阳台上,被温和的日光洗礼着,远处的那条河流家在何方?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所以不管现在的生活怎样,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个呼唤真诚的时代,这是一个寻找幸福答案的时代,寻找人类心灵密码的时代,看着窗外蓝蓝的天,远处的小树林,听着清脆的各种鸟儿的叫声,人类与自然密切不可分,与你共存。自然是母亲,我张开双臂拥抱她,闭上眼儿,感受你的存在,感受她的心跳,我想大声呼唤,想哭!一草一木皆生灵,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类才能与你继续共生存!反省下自己,是不是要的太多,浪费的太多了,那些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轻与重

美丽的大自然,那些千古情,感叹科技的力量让历史替换,而现实的情与义已经被扭曲得不堪入目,民族的精神、对感情的定义,对信念的忠贞,在现今社会已慢慢变成了远古回忆。其实每个人内心是多么渴望、呼唤着曾经的美好!多少人打着善良、真心、诚信的旗号,是多么可怕呢?

我们不是伟人,领袖必须有愈合伤口的能力,才有机会接受更大的挑战变得更加卓越,成长不仅是财富的积累和结果,更是内心历练自我成长成熟的过程,生活不论你是谁,不论你有多少成功和失败,都是暂时的,在这个偌大的红尘中,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成长和成功,来自你不断的经历和视野的拓展,不追求得失就没有所谓的失败,任何结果都有最好的安排。

生活不是看起来离目标遥远,就会很慢,只要选择对的,一切为时未晚!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可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个体的影响力,无论多疲惫,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挑战,只要一出现在众人面前,立即激情四射,光芒万丈,呈现一种沸点的状态,无形中就是影响他人。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何不从我们自身做起,虽然是轻轻的,虽然是弱弱的,虽然是蜻蜓点水,可当你和我、还有他们,一起付出自己的那份热情和环保意识,当那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我们身边的这个偌大的城市,岂不是到处都是大自然的美好么?当我们每个人加上每个人的总和,这份大大的、重重的能量,是无法用语言来衡量,无法用字迹来描述的!

感悟人这一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现在的社会,彼此的陌生、怀疑、猜忌、敌对、自私、还周遭被污染的环境……真诚好可贵,真心更难得,新鲜的空气贵如珍宝。也许真的是我们所说的,种下什么因,今天就收货什么果。

远处的山,远处的水,那里的人儿,那里的风情,那些想象的美好,让我置身仙境一般,感觉远离繁华城市,远离了车水马龙,远离喧闹的街道。那种美好深深的、重重地印在了脑海,刻在了骨髓里。轻轻地付出、重重地回报、美美的周遭、新新的世界,这一些这么美好!

篇3: 燕儿妈妈散文

燕儿妈妈散文

一天早上,天空灰蒙蒙的有些阴暗,预示着今日要有雨水降下。

起床叠完了被子之后,我静静地坐在窗前看书。就在我聚神于书中,惬意品读的时候,忽然间窗外飞来了几只燕子,让我暂时断了自己的阅读。

我抬头所见到的是5只燕子,有4只燕子一字排开地停落在我房屋窗户防护栏的顶端,另外那一只燕子扇动着翅膀悬飞在空中,看到4只燕子停落稳当了,它一转身就飞走了。

4只燕子站在窗罩上左顾右盼,发出细微的“啾啾”叫声,这时我才注意到这4只燕儿的尾巴很短,全身羽毛稀稀落落的尚未丰满,嘴巴上浅黄色的胎毛也没有褪尽,一看便知这是一窝没有长大成熟的小燕儿。不一会儿,飞走了的那只燕子回来了,嘴里还叼着一条小虫,它把小虫喂到一只小燕儿的口中,就又离开了这里。

啊,我知道了,原来这是燕儿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啊!

我猜想,一定是这4只小燕儿刚刚开始练习飞行,由妈妈带领着它们出来放风儿透气,而小燕儿飞着飞着肚子就饿了,可它们还没学会自己觅食,于是燕儿妈妈就把它们安置在了我家窗子的防护栏上,告诉它们说:“孩儿们,你们在这里老实地等着,妈妈去给你们找食物吃。”

四只小燕儿确实无比听话,老老实实地落在窗子护罩的铁棍上,等待妈妈给它们带回食物。

燕儿妈妈每隔一会儿就飞回来,把衔在嘴里小虫喂到其中一只小燕儿的`口中,随后再一转身飞走继续去给它的孩子们找食。每当燕儿妈妈飞回,这四只小燕儿就全都撒着欢儿地扑棱着翅膀,啾啾地叫唤着,将嘴巴张得好大,都渴望妈妈能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但是燕儿妈妈每次只能叼一条小虫儿回来,喂给一只小燕儿吃。燕儿妈妈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趟,挨着个地喂它这四个孩子。小燕儿们特别乖,规规矩矩地停在这儿不动,盼望着妈妈的每一次回归,期待下一次妈妈再带回的虫子能够成为自己的口中之餐。

听说燕儿妈妈的记性很好,它们给孩子喂食一般都是按照依次分列来进行的,不会连续只喂同一只小燕。可也许是这只燕儿妈妈不经意间出现了忙中出错的状况,竟然给靠最右边的一只小燕接连喂了三次食物。这下和这只小燕儿紧挨着的一个同胞可不干了,它好像是心生了嫉妒之情,使劲地挪动着身子去挤那只连续吃了三条虫儿的小燕儿。一点点地把那只小燕儿都挤到了铁棍的最边上,眼看着就要掉落下去了。这时在附近觅食的燕儿妈妈看见了此情此景,它马上就飞回来用嘴轻轻地啄了两下这只产生嫉妒心理的小燕,受到妈妈责备的小燕马上就知道自己错了,它在妈妈的监视下赶紧不停地往后挪了几下身子,给快要被挤掉的燕子让出了地方,使其重新回到了安全地带。

有趣的是,也许是为了表扬这个知错能改的孩子,燕儿妈妈下两次觅回的食物竟然都喂给了它吃,似乎是在以这种方式对其给予奖励。啊,原来动物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奖罚分明!

我安静地坐在窗前不敢动,不敢出一点点声音,生怕惊吓着这四只可爱的小燕儿,会让它们一下子就飞离了这里,这样难得的情景实在太吸引我了,我好想多看一会儿!好在燕儿妈妈好像还很喜欢这儿,因为它让自己的四个小孩在我家的窗罩铁护栏杆上足足停留了长达20分钟之久。

后来,从远处传来了一阵似隐似现的雷声,天也更阴沉了,预示着雨水即将降下。这时传来燕儿妈妈的一声鸣叫,唤得这四只小燕一齐展翅起飞,离开了这里。

我知道,燕儿妈妈是在亲切地呼唤道:“孩子们,快要下雨了,我们该回家了!”

没一会儿功夫,雨水就真的哗哗地落了下来,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亲爱的小燕儿们,你们是否还会再来这里?”

但,自那日之后,这些燕儿们就再也没有来过我的窗前。我想,现在那4只小燕一定早已经退尽了胎毛,长出了美丽丰满的羽毛,眼下的它们不仅可以自由徜徉于蓝天,势必也已学会了自己觅食的本领,不用燕儿妈妈再为它们操心了吧?

篇4:春天我想燕儿归散文

春天我想燕儿归散文

昨夜我梦回故乡,梦见了故乡淡淡的远山,弯弯的河水,梦见了祖屋屋脊上春天归来的两只燕子在呢喃细语。梦遇燕子归巢时,飞落的姿势是那般轻巧俊逸。梦境中撩动着我儿时珍藏不忘的记忆,夜梦醒来悠长的思绪是那么真真切切,有种梦想归真的久久回味,难以平静的内心又一次把我带回燕儿绕脊的祖屋。

春天到了,温柔的季节,风是温和的,雨是柔情的,孕育着生机,草儿在微风吹拂下渐渐萌动苏醒,刚刚把头探出地面的小草显得有些羞羞答答,但却有着一种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柳枝急不可耐的倾吐着它嫩嫩的枝芽,随着风儿它也扭动着纤细的腰姿翩翩起舞。

不知何时起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我靠坐在祖屋的窗台上,两眼静静的凝望着窗外,滴滴雨丝在发出唰唰的声响中打湿了整个院落,整个院落被雨滴滋润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芳香,小院变的洁净而安祥。偶尔听见几声鸟叫,我抬头四处张望,想寻到这声音从哪有远而近的传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祖屋屋脊上,从南方飞回来的两只燕子,在雨中不断穿梭着,翱翔中张开它那灵巧的小嘴,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它们仿拂向人们依稀诉说着归来时一路风雨兼程,越过高山,跨过江河湖泊,征途上不离不弃的艰难跋涉,穿越无数个黎明和无数个黑夜的辛路历程。不绝于耳的燕叫声,打破了雨中的那份宁静。

春天燕子来到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就告诉自家孩子,出去玩时不许打燕子,掏燕子窝,燕子是益鸟,它们从南方千辛万苦的飞回来,是来吃害虫的,保护我们的庄稼,免受虫害,打燕子瞎眼睛。叮咛中老人又说:燕子不落愁宅。意思是说燕子在哪家安家坐窝,哪家就吉祥安康,是件很幸福的事,每每道来自家有燕儿坐窝都非常高兴。

燕子还有预测天气的本领。记得民间有段俗语是这样说的: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燕子低飞要下雨。有一次我看到集群的燕子在塘边紧贴着水面,在祖屋的房前院中超低空环绕飞翔,不时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像是有意提示人们雨真的要来了。每到这时就看到村里家家户户的人们,开始急急忙忙的往家抱柴禾。不一会儿功夫,天气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瞬间狂风大作,突起的狂风把街院中的柴草叶等杂物卷入空中,在对流风的劲吹中四处飘落。几声雷响,天空闪着白光,紧接着天空中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扑面而来。打那以后身边的小伙伴们,信服了老人的话,没人打燕子,祖屋春天燕子来到后,都留有一扇窗让燕子进出,直到秋天燕迁南飞,保护燕子成了人们自觉的行为,把春天到来的燕子视为最要好的朋友。

在老家时我记得非常清晰,每年的春天两只燕子都是相差不了几天,从遥远的南方飞回祖屋,先是在祖屋的房前屋后飞翔,识别旧巢,燕子不愧为人类的朋友,它们也很通人性,有着超强的记忆力,特别记家识旧主,区别其它鸟类,无论迁飞多远,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平时看它们好像喜欢在空中俯视飞翔,心有灵犀的在空中观察交流着,唧唧喳喳的讨论着。猜想是如何建新家,决定尽快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安顿好后的两只燕子每天早早飞出祖屋,先垒窝,燕子非常勤劳,每天频繁外出,夫唱妇随,情意绵绵,形影不离。

燕子着手为建新家辛勤忙碌,只见两只燕子往返于河塘沟壑边,用嘴巴一点一点地衔回泥巴,每次只有黄豆般大小。不一会儿功夫燕子嘴里叼着泥巴,飞回祖屋外屋的房梁上选定垒窝位置,乐此不疲地建着自己的窝。我想:燕子这么小,每回只叼这么一点泥巴,什么时候才能垒成一个像样的窝呢?只见燕子站在刚刚圈垒打好窝底的房梁上,用它灵动的身姿,小心翼翼地把嘴叼的泥巴放在垒过的缺口上,再混上自己的唾液,一层一层加固筑牢泥巴窝。然后喃喃地叫了几声又飞走了,一只飞了出去,另一只还在全神贯注飞起落下,用泥巴固定粘固着窝,不一会儿那一只又衔着泥飞回来,这一只又出去衔泥,它们就这样循环往来衔泥筑窝,就这样两只燕子不停歇地一会儿飞来,一会飞去,形影匆匆,渴了就飞到塘边喝水,饿了它们就到空中追飞蛾捉毛虫,毫无倦意。大约九、十天的功夫,一个崭新的碗口大小的燕子窝便垒砌成功,窝的外表呈鱼鳞状重重叠叠,赫然出现在房梁上。

燕窝筑好后,燕子妈妈不时趴进窝里,用腹部将燕窝的内壁磨光滑。最后它再叼来些干草羽毛等柔软的东西,垫铺在窝内,燕子窝就会很舒适,暖和。看着眼前的燕子窝,我惊诧的发现,燕子可真是一个能工巧匠,独具匠心的设计结构,真的让人叹为观止。我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燕子窝的堆砌可谓高技能高智商,能在短时间内一天一天,一点一点口啄嘴叼垒成这么美而坚固的窝。真是不可思议,燕子虽小却有着同类所不具备的超凡精神动力。

燕子嘴里啄叼的泥巴,点点滴滴筑不成高楼大厦,但它却能用辛勤的劳动垒砌一个温暖的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蚂蚁上树分毫上,滴水穿石天日长。”积少成多,历经风雨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演绎着燕子家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当许多鸟儿都安于被驯养的生活,唯有燕子仍靠自己的辛劳,在大自然里坚强而充满自信地生存着,这样的鸟儿不足以令那些青睐寄生生活的人汗颜吗。

我觉得燕子是朴素,美丽,善良,忠贞,负责的鸟中精灵。它们满足于布衣平凡,安逸,平静,平和而美丽的生活,永远为自己巢中家眷勤奋地奔飞着,没有奢望,没有浮躁的空想,无怨无悔。

夏天到了,嫩蓝的天空格外晴朗,早上起来我隐隐约约听见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在叫,好奇的我悄悄地走到外屋屋梁下翘脚一看,原来是燕子窝里的燕子妈妈生了四只小燕子。只见露着黑嘴巴头,黄嘴丫的小燕子正在吱吱呀呀的.学语,等燕子爸爸和妈妈出去寻找食物的时候,我偷偷搬来板凳子,攀登上鸟窝,轻手轻脚小心地把一只小燕子抱了下来,捧在手里仔细打量着它,它们双眼紧闭吱吱叫着,像是在呼唤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身上绒绒的羽毛像刚刚洗过澡一样湿漉漉的真好玩,不一会儿小燕子的爸爸妈妈飞回来了,我立即手忙脚乱地登上凳子把小燕子放回窝里,飞回来的燕子爸爸妈妈在屋梁周围,屋里屋外进进出出,盘旋飞翔,唧唧喳喳的迟迟不肯落下,像是发现有人动过了窝里的燕子宝宝。

感觉那叫声是在数落着我不该动它心爱的燕宝宝,小燕子们听到燕子妈妈回来后,张着小黄嘴丫吱吱的叫着,好像又饿又委屈,这时燕子妈妈把捉来的小虫子一点一点地放进小燕子们的嘴里,小燕子们一口一口地咀嚼着燕子妈妈喂进嘴里的食物,就这样小燕子们在妈妈喂养下一天一天长大了。

羽翼逐渐丰满后,它们慢慢地尝试着围绕在窝前梁下能够落脚的地方练习飞翔,打那以后我每次去窝里看燕子宝宝,燕子爸爸妈妈都不离燕窝左右,它们盘旋急促的飞翔,有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像是在驱赶我尽快离开,我隐约读懂了眼前的这一幕,小燕子爸爸妈妈呵护小燕子的情景,让我感动就悄然离开,再也不去惊扰它们。

小时候就因为和它们像是朝夕相处的邻居,每天进出都能看到它们,我发现了它们的秘密,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也像我们爸妈一样,为了生存养活它们的一方儿女,每天不管刮风下雨,炎炎烈日,都要不辞劳苦地到遥远地方去给燕子觅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不耐其烦地喂着它们的燕子宝宝。我看燕子宝宝们一天比一天健壮,而燕子爸爸和妈妈一天比一天消瘦,一种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学会飞翔后的小燕子们,羽毛慢慢变硬变长,开始初步起落飞行了,再也不是幼小时的小燕子了,它们出落的精灵剔透,它们原地扇动着翅膀,有着跃跃欲试翱翔蓝天的梦想,终于有一天它们能够翱翔蓝天了。

每天傍晚六只燕子,齐刷刷列队徐徐飞回祖屋,它们的窝已经住不下啦。天刚刚黑下来它们就早早睡觉了,小燕子住在窝里,燕子爸爸和妈妈蜷缩在离小燕子不远的房梁上,静静地守候着不懂事的燕宝宝免受侵扰,我经常抬头看看它们,好像它们是我的家庭成员一样,很是温馨。我也特别喜欢它们,我每天听着燕叫声声进入梦乡,晨曦中在燕叫声中醒来,那种感觉真好。

秋天到了,天高云淡,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燕子妈妈在河塘边那片田野带着两双儿女,尽情飞翔欣赏着秋日的丰硕。这些燕子身上的羽毛乌黑光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在湛蓝的天空中伸展,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让人感觉燕子是那么可爱机灵。有时橫掠过塘面,尖尾巴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闪动的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它们眷恋着春的羞涩,夏的多情与妩媚,熟悉着滋养它们的土地和繁衍的昔日,飞累了它们就并排落在祖屋前的电线上休息。

燕子一家其乐融融,在燕子妈妈唧唧喳喳的叫声中,像是在告诉它们身边儿女秋天来了我们要回家了,回到那远离千山万水遥远的南方,灵气十足的四只小燕子好像是领会了燕妈妈的叫意,歪动着脑袋瓜儿不停地点着头。浅秋的阵阵凉意像是有意催促着燕儿一家南飞日程的到来,它们在尽显翱翔中的那份快乐,期盼着、等待着。

终于在秋日夜深人静,明月当空的夜晚,燕子一家携妻带女,会集群燕,悄无声息的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带着对祖屋的依依不舍,带着对春的那份渴望,向高远的夜空飞去,飞到它们渴望温暖的遥远南方。

我瞬间看见它们的小黑影一闪一闪钻进天空,时而发出几声鸣叫,感觉像是和主人依依惜别。我仰望着高远宁静的夜空,看着它们全家六口一个跟着一个,高高地飞离远去。点点远去的黑影在眼中逐渐变得模糊,直到消失在夜空里,月亮像一盏吊在空中的灯,照亮着燕儿南飞的路,星星像有意眨着眼睛目送着燕儿。

燕子一家飞走后,再看祖屋房梁上燕去巢空,年幼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与感慨,我想也许这时燕子一家背井离乡,是自然规律中的生活所迫吧,或许这就是它们燕子家族一代代,有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征服顺应融合着大自然,秋去春来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

我喜欢燕子就像燕子喜欢春天一样,喜欢它们在祖屋的房前屋后飞起飞落,在田野河塘边和我捉迷藏似的在我面前飞过,唧唧地叫着,转头又折返飞回我身旁,亲近地像是再对我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那叫声真动听,那叫声真难忘,那是一段成长中真实的过往,又像一个铭心悠远的童谣故事。

篇5:麦香散文

麦香散文

曾经你说你嗅到梦想的味道

攀爬是睡在麦田里远望未来的晨星

你说你的世界像芒种

远远地望去片片金黄好似金色宫殿

富丽堂皇建筑更芬芳的麦香

慢慢的游走你又是否还依旧记得

麦香田里的蛙声的咕咕对吟歌唱

欢唱麦香芳香与快乐

现在你说对世界你又太多的怨恨

失败让你无力前进

你说你的未来失去了麦香

再也找不到童年奔跑在金黄麦田的欢笑

你说你想逃

像泥鳅躲进淤泥,像青蛙寒冬里选择休眠

再没有麦香,没有憧憬

可还记得新麦的芬芳,童谣的理想

再次回到最初的梦想,你会嗅到麦香的清馨

记得麦香是你的`依靠,家就在梦的初想时刻

要记得麦田里你远望的每一颗晨星都是你的启明星

照亮铺向你走去城堡的每一条道路

珍惜一切,就算你还没有拥有

但你却已经拥有了麦香的清馨

不要失落,想你说的你找到了梦的味道

像你手里的折叠的每一支梦船

它会载着麦香带你回到最初的梦想

篇6:麦天散文

麦天散文

当麦芒变得有些扎手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男人就开始磨刀片了,在精细的磨石上搭着水,压紧刀片,一遍一遍地打磨。而女人则磨了新面粉,割了几斤肉,在厨房里忙活着。老人们背着手在麦田里,嘴里叼着烟锅,烟袋挂在烟杆上晃晃悠悠。

“二哥,这麦子就再差一场风了。”一个老人摩挲着麦穗说道。

“是啊,今年这天雨水足,气候也好,没招来多少虫害,麦穗白净多了,麦颗比去年肯定饱实的多。”

这些老人就像庄稼行道里的将军,啥时候搭镰动麦,具体该怎么来都是他们说了算。

男人们终于从磨石上直起了腰,拔一根头发放在刀片的白刃上,吹一口气,手中的头发就短了一截,然后就拿在手里高兴的打量着那泛着白                光的刀片,那样子倒像是一个将要上战场的武士擦拭自己的宝刀一样。男人们有时候兴致上来了还要唱几句:

一进庙门雾沉沉,满所黄香炉里粉。你老空中守香灯,保佑弟子住平稳。

左青天,右青天,山神土地在两边,虎狼扎在深山里,只须耳听不要眼见。

南天升起一朵云,龙王老爷在空中,你老空观保弟子,一年四季五谷丰。

……

老人们抬头望着天,嘴里喃喃自念着:早看东南,晚望西北。趴在地上溜面面土的小孙子就摇着爷爷的腿问:“那中午看哪里?”老人愣了一下,随即在小孙子的屁股上轻轻一踢,骂道:“去你爷的腿。”然后就大声说道:“看这天是要连着几个顺天的,下午要是再有一场热硬风,明早就可以开始搭镰了。”搭镰就意味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劳动要开始了,庄稼汉大半年的收入和全家人一年的粮食收获就从这个搭镰开始。

那天晚上,女人就忙了,一边在厨房擀着精溜溜的面条,一边照看着锅里喷着香气的猪肉臊子,还要抽着空子翻箱倒柜的给全家人找衣服。在麦天,哪怕是有一点棉性的衣服都不能穿,不然麦芒会钻进衣服的各个角落里,扎的人全身不安宁。男人则赤着上身倚在炕头的被子上,望着天花板,一口接一口的抽着指头缝里夹着的烟棒。那样子就像是在酝酿一场决斗,心里一步一步的盘算着该怎样进行。也像是在坚定自己的决心,麦天是个很受苦累的季候,再加上红炎炎的太阳狠狠的晒着,几天就得退下一层皮来。男人们是麦田里的战士,他们与天上的云比赛,要赶在下雨之前把那已经成熟的麦粒从田地里抢回来。当然,谁也没有说过抢,大家这个时候见面常说的就是“忙开了么?”,那急切的声音不由得人感到了紧张,就连再不务正业的懒汉,也会被这种气氛惹得在家里坐不住。

第二天老人们会起个大早,用笤帚将院子里里外外扫一遍,接下来的几天,是没有功夫去扫院子的。吃罢早饭,等太阳完完全全的升了起来,才在木镰上夹着刀刃,带着一大罐子的凉开水,拉着架子车晃晃悠悠的从家里往田地里走去。割麦子是要用木镰的,处于秦川道的乡下,镰刀分为木镰和铁镰,刀刃和刀把是垂直着的。平时的粗活重活都是用铁镰,木镰是非常娇贵的,一年四季除了麦季会拿出来用,平时都是清洗干净挂起来的。麦季用木镰,是因为它的刀刃可以卸下来随时打磨,而且很薄,用起来轻巧,还有重要的原因是它的镰把是弯曲而且比较长的,这样使用起来,腰不用弯下去太低,能够减缓劳动时腰间的酸痛,还能割出整齐低矮的麦茬。木镰看起来就像一件艺术品,优美的弧线,修长的卡槽,扁平的虎牙卡着刀刃,拿在粗大的庄稼汉手中,倒显出了几分娇美。

来到麦地,前几天还一片绿莹莹,随风起伏,掀起一层层波浪的麦田,现在看起来,已经找不见绿色了,只有拨开扎实的麦秆,才能看到几绺瘦弱的绿色,它们仿佛还在回味着分蘖时的茂密。放眼望去,满到处都是耀眼的黄,沉甸甸的麦穗和已经被踩的发光的黄土路,都放着让人兴奋的金黄。

右手执镰,左手臂拨倒一小丛麦子,将刀刃搭在麦苗的底部,然后平平的往后拉一下,就露出一排整齐的麦茬,偶尔冒出一点晶莹的水珠,瞬间便会被炙热的太阳吸收。将这一丛麦秆拿在手中,分成左右手两小撮,然后交叉,双手巧妙灵活的转一下,便就打成了一个腰子。打腰子也是初割麦子的人必须学会的项目,然后将腰子横着放在地上,再将割下的麦子竖着放到腰子上,割满一捆,就用腰子将零散的麦秆捆在一起。

麦季是燥热的,太阳火辣辣的晒着,在潮湿的地里,会感觉到湿气从裤腿里往上钻,一直冲到满是汗水的脑门,一天下来,就会被这湿气蒸的头晕脑胀。当然麦季最难熬的不是这湿气,而是腰部的酸痛,每天晚上睡觉前,男人趴在炕上,怎么揉也不解劲,就让小儿子脱了鞋站在自己的腰上来回踩踏走动,嘴里发着疼痛的呻吟。庄稼汉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是不穿袜子的,但是在麦天割麦的时候,却大都穿着袜子,如果不穿,那密密麻麻的麦茬会扎的脚腕上一层血痂,就像被猫抓过一样。特别是小孩稚嫩的皮肤,不但脚腕上常常被戳的淌着血,连胳膊上也会被麦芒扎的一片一片的红色,渗出的汗水浸进去,一阵阵蛰痛。

割麦的时候,一般是一个人负责着一垄,庄稼大的人家,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都是女人和孩子们回家把饭做好用饭盆提到田地里,男人们就擦一下手,也顾不得脸上往下滴的汗水,接过饭就往嘴里送。女人的中午饭是费尽了心思的,割麦天费力气,饭里的菜做的多吃下去耐不住时间,只有一老碗面片才能顶住下午漫长的体力劳动。但这一样的面片吃的次数多了,男人们也就有点腻了。所以女人们就要变花样,同样是一碗面,但做法不同,早上出发前,就揉好一团面,扣在盆子下,中午回去发的刚好,然后在案板上撒上面粉,用擀杖一遍一遍慢慢的擀开,俗话说“添人不添面,擀杖转一转”,这不仅是说擀出来的面耐实,更说明了擀出来的面更筋道可口,是庄稼汉用来招待客人的最佳饭食。女人们擀面的时候,嘴里还哼唱着,就像在享受在展现她独有的技术:

左书房,右书房,书房里有一些影壁墙,影壁墙上落凤凰,把那五呀咱二人配成个双呀么配成个双。

过了一道河,又一道河,上河里漂下来一对对鹅,公鹅是展翅了飞过河,撂下一只母鹅还叫哥哥也么叫哥哥。

走了一道庄,又一道庄,个个庄上狗咬人,不咬前面的梁山伯,单咬呢后面的祝英台也么祝英台。

过了一道台,又一道台,个个台上种的韭菜,青菜白菜水萝卜菜,这么好的人才谁不爱也么谁不爱。

……

擀过几遍后,一团面就变成一张圆形的大饼,村里评价谁家的媳妇能巧,就看谁能把面擀的又圆又薄。面擀好后,用菜刀将圆饼切成一条一条的。这时候负责在灶火圪崂拉风箱的孩子也将一锅水烧的翻滚,女人就揭开锅盖,将面条“下”到开水里,用筷子搅拌着,嘴里还要念叨着:“转莲花,转出一锅油花花。”煎过(水沸腾后再添冷水,如扬汤止沸)两水后,面条就煮熟了,女人将面条捞到饭盆里,放上调料,然后揭开芹菜姜水罐子,用勺子舀几勺姜水浇在面条上,再端出猪肉臊子,捡着大块的放进饭盆里,最后再在上面淋一层油汪汪的红辣椒,就做成了一顿馋的人要咬舌头的午饭。男人们狼吞虎咽的吃完一老碗,但就是不落一滴汗,身上的燥热全部降了下去,这就是芹菜姜水在这个季节贵重的原因。男人们吃的心满意足之后,抹一下油光的嘴,打着饱嗝点燃一根烟,深深的吸一口,悠长的吐出来,犹如武侠中的侠士练习呼吸吐纳一般,然后拿起镰刀,又向那黄灿灿的麦田走去。

到了晚上,小孩们就早早的回家休息,而大人们还要熬夜将割倒的麦子转到麦场去,麦场是一大片用青石做的碌碡碾压的瓷光的场地,往往一直要到深夜才可以将白天割好的麦捆转移到麦场去。麦季时候庄稼汉的晚饭也是在深夜的,劳累的女人也没有心思和力气去做饭菜,往往是些馒头、咸菜、白开水,胡乱的吃完后就带着满身的酸痛,也顾不得去清洗落在身上的,那种只有麦地里独有污垢,带着一股汗水和麦子混合的味道,躺在炕上用睡眠驱赶浑身上下的疼痛和一天的劳累。

这样的生活重复几天之后,地里的麦子差不多已经收割完毕,全部转到麦场堆积了起来,田地里一片空旷,在毒辣的太阳下,湿气上升时的急湍像火焰一样燎着大地,麦地里就很少有人去了,只剩下一行行整齐的麦茬,在太阳下依然闪着光芒。到这个时候,麦天的劳作就完成了一半,人们的劳作重点就转向了堆满麦捆的麦场,麦场的活就是将麦子脱粒出来,并晾晒干燥。

脱粒就要摊场,将麦捆全部解开,摊成薄薄的一层,然后用碌碡在上面碾压。早在使用牲灵耕作的时候,碾压的任务是牲灵一年中比较重的一项活计,在毒辣的太阳下,一头强壮口青的秦川牛或者驴子,套上一个大碌碡,在庄稼汉的促使下,慢腾腾的在麦场上来回的走着。一般是老人来执着缰绳,其他人这个时候都坐在阴凉处喝着水,闲谈着,等待着。小孩子们手里拿着一个小木桶和大勺子,只要牲灵的尾巴向上稍微一翘,就赶紧跑过去,把木桶支在牲灵的屁股后,等牲灵屙完了长长的一泡尿后,赶紧换上大勺子,等待着牲灵一坨接一坨的屙粪。这就是麦场上孩子们的专职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不然他们就得趴在地上,将混在麦场里的粪土分拣出来。等牲灵满身湿透,开始喘气的时候,麦子的秸秆也就被压的扁平,随着碌碡的转动而上下翻滚着,老人们就把牲灵赶到阴凉处,卸了碌碡。牲灵低着头贪婪的吸咂着一桶撒了盐巴的水,老人就眯着眼睛看别人在麦场将秸秆小心的`抱起,抖落已经碾压出来的麦粒,然后又重新摊开放好,等完全翻过了一遍后,老人就又催着歇息的差不多的牲灵套上碌碡,去碾压这翻过一遍的麦场。这样要碾压三到四遍之后,麦穗里包裹的麦粒,才能完全的被挤压出来。完成了碾压的工作之后,就要起场了,起场就是将秸秆从麦场中清理出去。在麦场上所有的一切工具都是木制的,木锨、木杈、木耙子,这是怕铁制太过锋利而将麦场里的土混进了麦粒里,用木杈轻轻的将麦秆挑起来,并不停的抖动着,将夹杂在中间的麦粒抖落下来,然后移出麦场里。清理出去的麦秆就不再叫麦秆,而是叫麦草,麦草很多,就要摞成麦草垛子,垛子有很多形状,随着庄稼汉的想象力而随意发挥,但最重要的是打底,底要大,要平,要结实,才可以累出经得起风雨的高而大的麦草垛子。清理完麦草后,麦场上剩下的就是混杂在一起的麦粒和麦壳了。将铺成一层的麦粒与麦壳堆积起来,借着风势,将麦壳吹走,吹不走的就是沉甸甸的麦粒。然后将麦粒装袋放进仓库,等着全部的麦子都摊场收完后,再在好天气里拉出来晾晒。在这样的麦天,所有的一切都是紧张的,每位庄稼人仿佛一下子都变成了掏煤的工人,脸是黑的,撸出的鼻涕是黑的,唾出的痰是黑的,所有的一切他们都不在乎,只为能把辛苦了半年的麦子抢收回来。等到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躺在满满的一盆热水里,水也会被染成黑色。

但是摊场时所有的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天气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刚刚要起场的时候,天就变了脸色,不知道藏在哪里的乌云突然翻滚着向下压了过来,瞬间就是一场雷雨。庄稼人在这样突如其来的雷雨前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躲在屋檐下盼着这场雨尽快结束。往往在雷雨结束之后,辛苦收割回来,并碾压出来的麦粒已经被雨水浸透,庄稼汉把这种不幸叫做塌场,还好每次摊场的时候只是摊开所有麦子中的一小部分,不至于一场雨就使全家人没有了一年的口粮。庄稼人是俭朴的,即使被雨水浸泡过的麦粒,他们也不会糟蹋了,而是用来饲喂牲畜。但被雨水浸泡过的麦粒可以做一种独特的食品,那就是麦芽甜馍,已经成熟的麦粒被水浸泡过后就会发芽,而发芽就会产生麦芽糖,勤劳智慧的庄稼人会用这些已经发芽的麦粒来烙饼。饼要趁热吃,往往是刚出锅就拿在手上,两个手不停的倒换,嘴里不停的吹嘘着,仿佛手里捧的是一只烤的焦黄的红薯一样。麦芽甜馍第一口咬下去很甜很黏,但往往是第一口下去之后就不再想吃第二口了,因为香甜过后就是难以忍受的苦涩,小孩子们由于新奇,贪心的拿着一大块,但经常嘴里噙着一口麦芽甜馍,就将手里剩下的硬往祖父的手里塞。老人们吃起麦芽甜馍是双手捧着,边吃嘴里还要吸溜着,不让掉下去一个馍渣,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这样的食品,在老人们将近一辈子的生活里,是美味的。

庄稼人也一直奇怪,总是将所有的麦子摊场碾压,装袋入仓之后,天才开始下起连绵几天的雨。或许是在劝阻闲不下来的庄稼人在这个雨天能好好的歇息,将整个麦季的疲乏全部赶尽,好迎接下来的农活。人们也是这么做的,劳累了十几天的男人,在炕上展开结实的身体,听着屋外翻滚的雷声,忽近忽远,听着听着就拉起了响亮的鼾声,仿佛所有的乏困酸痛都含在这鼾声中排出了体外。女人们则还是闲不下来,坐在炕的另一头,纳着鞋底,她要赶在下个繁忙的季节之前,给家里的每个人做好要穿的衣鞋。

等到天晴的时候,雨水已经将太阳炙烤的干燥的黄土浸润透,攒足了劲的庄稼汉又抡起锄头,将那和麦子一样金黄的玉米植入大地中。当玉米发芽长了出来,麦茬就没了以前的光亮,而渐渐的腐蠹了。这个时候,庄稼汉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即将迎来一个酷暑的季节,一个农闲的季节。这个时候的庄稼汉又可以有时间有闲情有力气扯着嗓子唱着那陕北庄稼汉的歌:

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个天。

吼一嗓信天游,唱唱咱庄稼汉。

水圪灵灵的女子呦虎圪生生的汉,

人尖尖就出在这九曲黄河边。

山沟沟里那个熬日月,磨道道里那个转。

苦水水里那个煮人人,泪蛋蛋漂起个船。

山丹丹那个可沟沟里,兰花花开满山。

庄稼汉的那信天游,唱也是唱不完……

篇7:秋麦散文

秋麦散文

蒲公英随风而行。

有的人选择了北上,去寻找更好的土地。譬如说,我随着向北的季风来于此,带来的,不只是一颗对美好明天的炽热的心,还有一颗对家人无比思念的心。

无依无靠,但还是将稚嫩的根深入了泥土,他感觉到寒冷,并慢慢的将泥土温暖。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虽然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却都保持着风度:谦卑,宽容,平和……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升华。

可还是思念家,思念不曾寒冷的土壤,思念母亲的怀抱。我们还都太小,未经历风和雨,不能远离目前的.怀抱。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所有人的外壳被刺破,坚强的外表破碎。我想你,可是不能拥抱你。

他的根触碰到一块很大的石头,想要退缩,却没有,用尽全身的力气冲破了它,然后土壤变得温暖,他的根也伸展的更加远。我和一个人打了架,是他先动的手,我想我为什么要道歉。

“对不起!”我说。非常夸张的鞠了一躬。“没关系。”他这样道。

根扎深了,他开始向上,是阳光,给予他更加的温暖。我知道老师也在我的身旁,痛苦,烦恼,不安时,有人可以倾诉,可以问候,我不再是孤单一人。他们属于我,我也同样属于他们。

那上面有蓝天与白云,可他与她隔着小丘,现在也只能看见少许的她,可他却一下子喜欢上了她。我承让那是我年少无知,真的对不起你啊,希望这并没有给你留下阴影,可能是我多想了,可能就是我的错。

他长得更高了,小丘再也挡不住他,他发现,她并不属于他,也并不适合她,没有说,但他知道什么是真爱了。我像一块石头,不与女生玩耍,倒像是个过客,现在居然开始害怕女生了。哈!

呆在静寂处的花向远方望着,蒲公英开始准备远离。她就要走了,他还是舍不得,他有那么好么?他真心的祝福着她。

“呦呵,这里下雨了。”

有的人选择了南下。是温暖吸引了他们所有人。在这种温暖下,人与人之间消除了隔膜,都是那么的热情,脸上洋溢着笑,人们互相帮助。

但是这里土壤贫瘠,坚硬,要想在这里扎根,不容易。可是谁也没有屈服,在鼓励着他人的同时,也在鼓励着自己。他们是创世者,建起了如今的帝国大厦。

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漂泊,可能为己,可能为家。但是每个人遇到每个人的时候,都是笑脸相迎,热情相待。家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那里,你就当这里是中转站吧。

因为爱,因为谁都有共同的牵念,社会才会有众多志同道合的人,社会才不会那么冷酷,他会像巧克力一样,慢慢的融化在你我的嘴里,你我的心里。你有我,还有他们。

蒲公英会再次随风而行。

篇8:麦客散文

麦客散文

一进入五月的门槛,太阳的光亮,就开始火辣辣的。野草愈发蓬勃,在阳光爆炸开一样的金黄和酷热中,庄稼更加卖力的生长,大地仿佛被厚实的植物包裹上了一层毛茸茸的外衣。这时候,父亲早早就用蛇皮袋子装了镰刀,装了衣物干粮,要出远门。

陕西的麦黄的早,父亲要到外地去赶场,当麦客。

父亲说,他会从华亭的安口出发,先到陇县,千阳,再到宝鸡,然后依次经过兴平、咸阳、乾县、永寿、长武,最后坐车回到我们平凉的白水镇。父亲一路走,一路割麦。一圈割下来后,等回到家,我们塬上的麦子就黄了。父亲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急急忙忙割完我家的麦子后,还谋划着到村子里那些劳力少、麦割不退的人家出力挣钱。

那时候,父亲外出赶场,我从来没有像母亲一样,把他送上过塬头的公路。

父亲临走时,给缸里担满了水,劈了一大堆干柴,整整齐齐的码摞在台阶上。他摸了一下我的头,叮嘱我要听母亲的话,要好好写字,他回来会检查的。在走出家门时,用镰刀把,把蛇皮袋子挑在肩头的父亲,又摸了摸我的头,于是,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他那双大手的粗糙和温热。

小时候,其实我是不喜欢父亲。他总是呵斥我。还经常一手把我抓起来,另一只巴掌在我屁股上势如破竹的扇打。对于父亲长时间的外出不在家,其实我还是有些欣喜。在父亲外出赶场的日子里,我是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

但慢慢几天后,院子里窑里,不见父亲高大的身影,我却心里空落落的,有一种难言的惆怅和无助。我开始想念在遥远的他乡当麦客的父亲了。我甚至担心,父亲此一去回不来,我怕年幼的我,就此失去父亲的庇护。母亲说,好几个晚上,我在梦里说胡话,糊里糊涂的喊叫着父亲,还有一次,竟然清晰的叫着说,大,你给我削一个比二歪的木牛还大的木牛,全世界最大的木牛……

十几天了,父亲该回来了。每天傍晚,我牵着一头黄牛在塬顶的路上放青。我看着黄牛舌头一伸一卷,不紧不慢吃着青草,发出仿佛给人剃头一样的嗤嗤声,一边在心里想着父亲。夕阳西下,小路前面的最深最远处,淡紫和嫣红的云彩,相互渲染出一片宁静与神秘。路旁的麦子,严严实实,密集坦荡,让人想起铜墙铁壁这个词语。晚风吹拂下,所有麦子,都脚跟坚定,麦穗横斜,像整齐的波浪在缓缓起伏。我踮起脚尖,盼望着父亲高大的身影,能从目之所及的远处,慢慢走进我的视线;盼望着父亲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晃晃荡荡的离我越来越近。

这样的等待与期盼,持续了好多天以后,父亲终于回来了。蛇皮袋子里,装着我日日盼望的大红杏。陕西的杏子,比我们村里的大好多。父亲说,他在凤翔买杏子的时候,杏子还绿的像青皮核桃。一路走,一路割麦,直到回到家时,家里的麦子黄了,绿杏子也就变红了。

父亲还给我带回来一本《白话聊斋》,里面有素描插图,画着各类神奇的人、古怪的物,书页散发着油墨香。父亲让我好好念书,他年年外出当麦客,出力流汗时的念想,就是希望我长大后,不要再像他一样外出给人揽活,别再走他的老路。

归来的父亲,头皮精赤,戴着一顶发黑发黄的烂边草帽。他身上的衣服,被陕西的太阳,漂晒得发灰发白,破破烂烂的,到处是一圈圈汗碱的痕迹。父亲脸色黧黑,仿佛瘦了,嘴边腮旁,胡子长长短短,像秋天干枯凌乱的茅草。父亲从蛇皮袋子的被褥夹层中,翻出一叠钞票交给母亲,钞票用红皮筋捆扎着,母亲小心翼翼的接过来,放在箱底的一只花布包袱里。父亲当年拿回来的钞票,其实是干燥整齐的,但我现在回想起来,却总觉得那叠钞票,仿佛带着一股湿湿的汗腥味,和一种白花花的太阳下、麦芒灼人眼目的锋利光泽。

那一年,父亲赶场回来后,我家的麦子还没黄整齐,父亲母亲就去给村里的老干部高文举割麦,竟在地边的蒿草灌木从中,捉住了一只毛色雪白、眼睛赤红的小兔子。这只小兔子,让我和妹妹爱不释手。找了一个纸箱,里面铺了破布,把它装在其中。可是,喂它红萝卜和白菜叶,它连嗅都不嗅。我们无计可施,父亲说,野生的东西,家里养不成,还是放了吧,等到明年他去赶场时,给我们买一只家兔让我们喂养。于是,我把小兔子放到了门前菜地的野草中,并急切的盼望着在来年,父亲赶场时,能给我们不仅带来陕西的大红杏,更要带回来一只温顺可爱的小兔子。

也许是父亲忘了自己说的话,后来,他年年外出当麦客,却从来没有提过买兔子的话。

倒是我家的菜园,在第二个年头,常常被野物糟蹋。母亲说,肯定是去年我们放生的那只小兔子,长大后一只在祸害我家的蔬菜。我也觉得可能是。但我接连几天,爬在菜园边的一棵弯榆树上守望,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一只长大了的白兔,来我家菜园偷吃菜果,但最终,一直没看到。

收麦时节,下雨了,就等于给农民暂时放假了。下雨天,田野雾蒙蒙的,空气中散发着干麦草被水浸泡后的淡淡霉味。雨水顺房檐落下,滴滴答答的在响,窗外一片晦暗,父亲仰躺在炕上,悠悠的抽着旱烟,给我们兄妹讲他在陕西当麦客的见闻和经历。

父亲说,陕西的麦子厚的很,简直连镰刀都插不进去。最好的麦客,一天,只能割二亩,他有一天却割了二亩半。只是割完以后,浑身就像散架了。再加上,陕西那地界,大多都是水浇地,割完麦子后,鼻孔里全是黑灰,唾口唾沫,简直像墨汁。

父亲说,陕西的麦子不打捆,直接用木叉挑到牛车上或拖拉机里,地上能撒一层麦粒。而且麦茬割得老高,就像猪拱了,更像贼偷了一样,让人看着心疼……但是陕西人不在乎,因为人家生意门路多,不想我们这里把麦子当个命,囤里没有麦子就活不成……

父亲还说,人都说出大气力,就会吃得多。其实这话不对,割了一天麦子的人都知道,太阳像火盆一样烤着,身上的汗像自来水一样淌着,等到天黑,主家端来了饭食,馍馍嚼到嘴里,像嚼着泥巴,只是一个劲的渴,简直能像夸父神爷爷似的,一气喝干一条河里的.水……

父亲还说,出门在外当麦客的人,咱出去就要靠流黑汗出瓜力挣人家的钱么。可是像你庆来哥哥那样耍奸溜滑的人,割麦时一直把镰刀压低在土里掏,一有机会,就溜到到地头树下磨镰刀,一天连半亩麦子都割不了……出一趟门,挣的钱,刚够回来的路费……终于受不了苦,想早早回来,慌里慌张坐车时,本来要倒三次车的——坐咱平凉白水的车,却瓜不兮兮的坐上了人家渭南白水县的车,结果呢,越走越远,一路要饭才回来……

通过父亲的诉说,我知道了麦客的许多不易和辛苦。那些年,出去当麦客的、我的父辈我的堂兄们,他们坐不起汽车,冒险扒拉货的火车,有不少人,跌落在铁轨边受伤不轻;晚上,他们睡在主人家的房檐阶上、场院里,如果有个铺着麦草的土炕休息,就等于是享受到了高级宾馆的待遇;有时候,到了一个地方,如果那里麦薄欠收、无人雇佣时,割一天麦子能换一顿饱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一年,我在某本杂志上,看到一张照片,是一对母子麦客,无人雇佣流落街头时,儿子的癫痫突然发作,躺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面对围观的人群,那母亲无助凄楚的眼神,至今就像一道暗夜闪电,让我一想起,就头皮发紧,心内莫名的痛楚颤栗。

很多年,我们一年的化肥种子、收麦碾场、油盐酱醋吃穿用度,乃至我上学读书的费用,都靠父亲年年出去当麦客来赚取。

十八岁那年,父亲大病一场,差点死了。在恢复的差不多第二个年头,父亲不顾我们的劝阻,兴冲冲的收拾包裹行李,准备和村里人一起,再次开始他的麦客营生。可是,村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带着他、都不乐意和他一块搭伴外出揽工。我的邻居,一个和我家一直不和的壮汉,曾经当着父亲的面、当着村里很多人的面奚落父亲说,狗蛋他大,病成了一个痨鬼模样,还妄想着出去赶场割麦呢,……小心一出去,把骨殖丢到陕西地界,到了,进不了家门,落个孤魂野鬼……

面对他的讥讽和其他人的耻笑,父亲没有跟他们理论。

父亲一言不发的回到家里,脚步趔趄,脸色苍白,一进家门就抱住我放声大哭了起来。

他涕泪交流的说,娃呀,大不行了,大不能出去赶场了,大挣不来钱了,咱们家的日月过活,可咋办价,咋办价……

从那年起,父亲的麦客生涯就结束了。

可是我们的日子,并没由于父亲当不成麦客而日渐衰败下去。

一年一年过去,村子里外出到陕西赶场当麦客的、我的那些父老乡亲,人数一年少似一年。直到现在,提起麦客这个词汇,在很多人的眼中心中,仿佛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仿佛就像一个被重重岁月烟尘浸染得发黄、而不辨形迹的旧梦。

当村里的麦子越种越少,当收麦时完全不出力也不流汗,看着新型的麦客——大型收割机,轰轰隆隆的,在麦田来回驰骋时,我那拄着拐杖,站在旁边观看机器收割的、当了半辈子麦客的老父亲,他在想些什么呢?是在感慨时代的飞速进步?是在惊诧于世事的神奇难测?还是回想起了自己壮年当麦客时的点点滴滴……

时光在流逝,很多旧事,很多名词,都已成为历史,只隐藏在发黄的故纸堆里,呈现在白胡子老者前言不搭后语的娓娓陈述中。我想,该遗弃或者该忘记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吧;而该铭记和传承的一些往事和旧话,应该值得我们时时静心回想,并且当故事讲给后辈们去听……

篇9:麦饼散文

麦饼散文

中秋佳节,家家吃月饼。但上点年纪的老无锡爱怀旧,总是念念不忘昔日的麦饼,八月十五吃麦饼的风俗习惯在江南一带曾广泛流传。

俗话说:八月半,糖馅麦饼锅里烙。说的是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麦饼。麦饼是用面粉做的,里面包上各种馅心,常用的馅心有:芝麻馅,将芝麻炒熟春碎,拌上熟油和糖即成。糖馅,白糖、红糖均可,糖中加入熟油再加少许炒熟的面粉拌匀,加面粉的作用是防止烙麦饼时糖溶化后往外流糖水。猪油馅,将生的板猪油洗净剁碎,提前两天用糖或盐拌一下,用糖拌的叫糖猪油馅,用盐拌的叫咸猪油馅。

做麦饼的工序是:和面,揉面,擀皮,包馅,推麦饼,烙麦饼。所谓推麦饼,就是将包好馅的面团,用擀面棍推成饼。麦饼的另一种做法就是对合,饼皮擀好,铺上馅心,再将另一张饼皮合上去,根据所做麦饼的大小用大小适当的碗,将碗使劲往下一扣,碗有多大,饼也就多大,这种对合麦饼最受人欢迎,因为馅多,比包的麦饼好吃。但生活拮据的`人家舍不得这么做,为了省馅还是只吃包麦饼。

每年中秋节早晨,家家吃过糖芋头,上午准备麦饼馅,午饭后开始做麦饼,家庭主妇当一把手,另有几个配角。做麦饼开始,揉面的,擀皮的,包馅的,推麦饼的,全家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孩子们早已翘首以待馋涎欲滴,围着大人团团转。生麦饼摊在笾里,孩子们摸摸这个动动那个,恨不得连生麦饼也要吞进肚里。下午3点钟以后,要烙麦饼了,城里、乡下处处麦饼飘香,将中秋节的气氛推向高潮。晚上,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大团圆,月光下边吃麦饼边赏月,平常人家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时,家家都做了不少的麦饼,用麦饼当早饭,喝稀饭吃麦饼,用麦饼当点心,不用碗筷边走边吃,非常省事。孩子们上学时,书包里也要揣几个麦饼,肚子饿了充充饥。人们出门上路也都要带上麦饼,坐在车船上开水加麦饼就能当饭。记得1966年9月底正是中秋时节,我作为无锡县中赴京参加国庆典礼的代表之一,带了一书包麦饼上火车,和我一起进京的学生代表们也都带了不少麦饼。我们一路上麦饼当干粮吃得又甜又香。从无锡到北京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我们将剩下的麦饼都带到了北京。我们当时住在某所大学,带队的大学生代表争相品尝南方的麦饼,连称好吃,还纷纷向我们讨教做麦饼的经验呢。

如今,八月十五吃麦饼的习俗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现在的小孩有几人见过传统的麦饼呢?但这种朴实无华的食物,给我们几代人留下的美好印象,是任何月饼都无法比拟的。

篇10:燕儿窝风景区

燕儿窝风景区

燕儿窝风景区国家2A级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距离市区约10公里,市内有多路公交车可直达景区,是乌鲁木齐市区唯一的一片天然风景林。

燕儿窝风景区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公里,占地面积约350公顷。主要以古榆为主,杨树、白蜡、柳树、野蔷薇等乔灌木为辅的西域独特的榆林景观。整个林区约有天然树木及人工种植树木6―7万余株,其中百年古树4384株。

经园林专家勘测,景区内的古树树龄大多都在150年―2之间,堪称为西北古树园林的`世界。其中在古树的基部还自然生长着诸如野薄荷、车前草等中草药植被及黑果蔷薇等灌木,每逢春天来临,林中翠枝嫩叶、花香四溢。阵阵花香吸引了鸟群驻足,蜂蝶留,让原本深邃园林不仅成为首府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成为西部边疆独特的旅游品牌。苍绿的树林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和浪漫的情趣。

近年来睿智的燕儿窝人充分利用园林资源大做旅游文章,将原先单一的林木植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大力挖掘林木文化艺术,打造林木旅游品牌。、先后投资1100万元进行资源抢救和环境改造,全面恢复了林区的生态地貌环境,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死亡的古树和植被,并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建设了5个主题鲜明的旅游观光游览区和一个游客中心,为乌鲁木齐市民的假日旅游开辟出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的理想去处。其中的古树遨游、历史文化回顾、生态体验、园艺展示、特色餐饮等游赏项目更成为为景区旅游的特色活动项目。目前风景区还在不断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完成后的景区将以古树为特色,花、草、树点缀,配以人工景观和娱乐设施,以期达到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古树园林旅游休闲的空间。

篇11:五月麦香散文

五月,麦子一片金黄,整个华北平原成熟成金色的海洋,起起伏伏的波浪里颠簸着农人的希望。浓得化不开的黄,化作缕缕乡愁,扯着南漂北漂人的心。放飞思念,终于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回家看看鬓发斑白的爹娘,收麦——虽然那一亩地的麦子不及回家的路费和几天的工钱,但时间和金钱被浪费得心安理得。

布谷鸟的叫声高亢明亮。麦子的幸或不幸,快乐或者幽怨被叫得通透明亮。叫醒沉睡骨子里永久的记忆,从人类儿时刀耕火种到农业科技现代化机器轰鸣,瞬间被滚滚的麦香唤醒。

儿时,每逢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含着旱烟袋悠悠说:“打场垛垛来了”,在我的家乡,布谷鸟的乳名被喊作喊“打场垛垛”。“打场垛垛(布谷,布谷)”“打场垛垛(布谷,布谷)”从南方一路划过来,满载丰收的喜悦,撩得人心慌慌。人们开始准备麦季子用的东西:镰刀磨得锃亮,拇指肚一刮,锋利无比;簸箕抖落积压满身的灰尘;耙子也要把缺的牙齿补上;再添置几把新镰刀,一把新木锨……等了一年的石磙和磱磰望着去年的那片麦场。

造玚,等布谷鸟一连串亲切婉转的呼喊,家家户户不约而同瞄准去年那片场地,麦穗青呼呼的也要拔去“造玚”。有规划的人家去年种了大麦,长长的麦芒龇牙咧嘴,恰好熟得通透。拔去几十米的空间,黄牛套上石磙,吱吱扭扭就奏响村庄的丰收的梦曲,把松软的土壤压得蛋壳一样油光发亮,麦子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等着石磙、磱磰的碾压。

在我们村,最好的“造玚”场所是学校的操场,拔去上面零星的小草,扫一扫,不用压就是现成的打麦场,地儿可供五、六家用。在这里,家家麦子扯着麦子,麦垛望着麦垛,打场人站在各家的麦场中间,顶着日头唠嗑,黄牛拉着石磙扯着磱磰一圈一圈也不觉着累。

累,是当然的。天还未亮,人们就三三两两来到地里,顶着一头露水割麦子。大人一丈多宽,小孩也帮着割两三垄,镰刀“哧哧啦啦”越割越快,一直到太阳当头,身后留下一堆堆堆放整齐的麦棵。那时,我们姐弟三,我老大,割三垄,妹妹两垄,弟弟最小割一垄,成反比例分配。爸妈一人一丈多款,两亩的地块,一过就是一半,再回来就割完了。但是太阳毒辣辣地射下来,晒得头皮发烫,那个时间真是漫长,不时前后望望,看看身后的成绩,望望前面的征程。再看看星星样散布在地里的人们,他们正抓紧和镰刀狂舞,天越热,人们越干得热火朝天。“去,回家提壶水”,我们姐弟几个巴不得听到这样的命令,一溜烟跑回家,在阴凉处小憩一会。这活通常是我弟弟的,他最小。我们以这样的速度,一上午就能割完一大块。

割完的地块,拉麦子。架子车,双辕把。木制单人床大小的车身,两只轮子载着小山包似的麦垛。装车,是需要技术的。晒了一上午的麦子,狡猾油亮,人上去踩实了,一不小心走到半路也会翻车。就是踩车,也要小心,有一年麦收,我妹妹到车子上踩麦子,一不小心,从车子上栽下来,把我妈妈吓坏了,搂在怀里左右查看,幸好没事。但装麦子再不敢让她踩车子,从此这担子就落在我自己肩上。装好麦子,小心地拉到场里,就不怕它倒。解开绳子,双手驾辕往后一怂,成堆的麦子就滑坐在地上,把它摊匀实,黄牛套上石磙、磱磰,吱吱扭扭,不慌不忙奏响时光的乐曲。

打场,要两遍。人和石磙悠悠地转到正午,黄牛和麦子都疲惫地趴在地上。黄牛被拴在村口阴凉处,用尾巴悠闲地甩着蝇子小憩。人们则又热烈地和太阳一起狂舞,用杈把压扁实的麦草挑起来翻个身,使它蓬松易晒。晒过了午饭,草帽底下的赶场人,以自己为圆心,以牛绳半径,牵着黄牛拉着石磙磱磰一圈圈画圆,也在静静地画着自己的一生。

麦场更是孩子们的天堂,等到太阳躲了,黄牛下场,该我们这些土里长的孩子疯狂,一跃而上厚厚香香的`麦草上,翻筋斗,打车轱辘,折腰,前折后折,摔咕噜……栽下去也摔不疼,美过现在的蹦蹦床。最美的还是蹲在转着圈的磱磰上,爷爷一根绳拉着黄牛转,黄牛拉着石磙磱磰转,我美滋滋地蹲在磱磰上,那个美啊没法言喻!不过这样的游戏也就一会,大人要起场。孩子也要帮忙,男女老少齐上阵,麦场里热闹了,呼儿唤母来来回回,人们忙着起场。我家人更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还有姑姑一场人,起麦草,挑麦草,堆麦草,清麦草。我们姐弟几个也跟在屁股后面,帮着用木锨堆麦子。

麦草堆在一角或指定的地方,成小山样。用耙子轻轻清麦草,把麦粒聚成堆,乒乒乓乓、呼呼啦啦,忙得不亦乐乎。希望在心里,笑容在脸上,又是一个丰收年!

扬场,是一项技术活。风小了扬不出,风大了糠里裹麦粒。爷爷是扬场高手,一扬木锨麦粒成一条直线,麦子雨点样从容落下,麦糠都飞到了一边,粒是粒,糠是糠,干净利落。爷爷的笑容也如麦子般饱满,被一同收进仓里。

黄牛、石磙、磱磰、爷爷、蓝天、村民还有翻飞的布谷鸟,那是一副古朴的画啊,永远画在我的心里,常常触景生情地翻出来看看,有温度有色调的亲情,酸酸楚楚地常常惹得眼泪在眶里打转转。“举头望明月”,那一轮明月常常成了我的寄托。月色澄黄如麦,赶着千年的脚步和梦,一步步蹒跚起步,矫健行走。如今,一切都是机械化,可我仍旧怀念镰割车拉的时代,那里,留着我最美好的童年。

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瞧,人们仍旧爱拿着磨得光光的镰刀,在地头站一站,即使一棵麦子不割,那也是一种享受。太阳一定要在这几天营造气氛,要么热辣辣地爱死人,要么阴郁郁地吓唬人,加快收割的步伐。越热越干汗流浃背,手一刮,汗珠四处飞溅。

小时候特别盼望那一片云,或者呼啦来场雨,也好歇歇几垄麦前磨出水泡的小手,隐去晒得头发滚烫的太阳。那时当然体会不到爹娘想要颗粒归仓焦急的心。现在体会了,爹娘却不让干:“去去,你不行,别晒黑了。”我当然愿意晒黑,恢复我祖辈人种田的本色,更愿意再回到麦田里重温儿时劳累的快乐,但镰刀下岗,架子车淘汰,那已成为一种奢侈。我不得不感叹科技前进的步伐! ?

站在地头,我想多温习一下这美感,但只一闪,麦子就收完了,只剩下满原野齐刷刷的麦茬,等着黄豆、玉米又一世轮回。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作诗一首种在田地里,等着它一世又一世的轮回:

篇12:五月麦香散文

麦子一望无际,金黄

高空里,布谷鸟叫声浑厚绵长

屋后,爸妈小试镰刀

弯腰

一镰割出我的童年

一镰割出祖辈的故事

一镰割出村庄的希望。

机器轰鸣

抱起麦子,装车

这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用脸亲近麦芒

粘一身的麦芒、麦叶

我从土里长出来了

地道的麦香从身体里流向远方

镰刀又挂在了天上。

哦,五月麦香,永远流淌在我的躯体里。

迎春晚会闭幕词

春天我想燕儿归散文

恭祝小燕子芳辰快乐的散文

燕子垒窝优美散文

燕子优美散文

春分的诗句 古诗

幸福初中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十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吵吵闹闹的幸福散文

幸福是什么 散文

燕儿麦散文
《燕儿麦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燕儿麦散文(共12篇)】相关文章:

幸福魔方散文2023-05-19

幸福是什么优秀散文2022-07-31

梦的幸福的散文2022-12-28

雪忆优美散文2023-01-23

等爸归来作文2022-05-07

春分早读散文2024-02-09

春分节气问候关心短信2024-03-05

婚姻不需要感情散文随笔2023-04-23

二十四节气春分祝福语2024-03-08

春分祝福语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