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家访随笔

时间:2023-03-28 07:28: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精选13篇)由网友“银色魔法船”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关于中学家访随笔,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

篇1:“家访”随笔

“家访”随笔

文|付道峰 微山赵庙一中教师

“我的作文写得不好,可我毕竟学会了正确的生活,当时我也喜欢您的课┄┄是的,比任何课都喜欢。这些课会一辈子留在我心中”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

寒假伊始,下村家访,一边感叹着去年寒假家访,在瑟瑟寒风中微信运动走了2万四千余步;一边感叹着今年冬天也不像冬天,竟然有了春天般的阳光;更是纠结于如何面对被“筛剩”的的孩子们的爹娘。走到村口的一处水泥加工点,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蓦然想起一段往事。

那是,四六改制最后一届学生升初中,他们是特殊的一级学生,因为在改制的时候,没有一所小学是按年龄分的班,而是按成绩,也就是说我接的学生是两年的“筐底”。

第一堂课,有个孩子很快吸引了我的视线。个子高高大大,眼睛咕咕噜噜乱转,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两分钟,鼻涕从鼻孔垂下,窥伺着班级,身上透漏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顽皮,不对,应该是顽劣。他自我介绍时,挤眉弄眼,活脱脱一校园版的孙大圣,结果自然是哄堂大笑,拿起教鞭照屁股抡了两下,笃笃作响,原来屁股口袋里装满了石子。

后来,断断续续从别的同学嘴里了解他的一些情况,他是领养的一个孩子,家庭情况并不是太好,家里没办法也没时间管教他 ,被连拖带拉的升级进了初中。倏忽之间 ,他成了办公室里常客,每个教师课下必叫之人,众人戏称他为办公室常驻“大使”。再后来,逃课,打架,上网,无所不能。叫家长,教育,无用,用家长的一句话,能活着初中毕业就管!

大家都对他绝望了,有的老师上课时,只要他不捣乱,班里能上下课去,就万事大吉了,至于他干什么,只要不捣乱课堂,就听之任之了。说句心理话,他并不是无恶不赦的孩子,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现在想想,这孩子就是缺爱,所以各种捣乱,获取别人关注就完了。

他似乎也不太讨厌我,我也很少呵斥他,不过有时调侃他两句,比如抄袭作业但是上交,表扬;穿件新衣服,调侃称赞一两句。在学《论语》“吾日三省吾身”时就拿他做例子,要他学会三省自身,课上的他有时走了神,我就停下课专门提醒他,慢慢的,他刷到了存在感。

一次自习,他的“黄河”又决堤了,哼哼唧唧的,看了非常不舒服。拍怕肩膀,喊他出教室,拿一包纸,递给他。他不接,接着脸红了,犹豫还是着不接,在我的坚持下,终于接了过来。从他的脸上我看出些不自然,略有些羞涩,这在原来从未有过。我扭身进了教室,再一会他也进了教室。几乎没有人注意这件事,以为是老师在例行公事训斥,只不过这次大伙没有听到声音罢了。他挨批评,大家伙都习惯了!

又过了好几个星期,很少见到他的“黄河”决堤,有一次在操场上玩的时候,他扭扭捏捏向我解释说他有鼻炎,我笑笑,没说什么。以后再见到我的'时候他总是很大声招呼我,每次都行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我认为那不是尊重而是恶作剧。课堂上还是调皮淘气,我静而观之,多看他两眼,再看他两眼,然后他表示不好意思,头垂下,不一阵,呼呼哈哈就睡着了。就这样,他过的很愉快,我的课也能顺利进行。

很遗憾,没多久,他辍学了,个子大,有力气,升学无望,自然就得干活,在当时是很自然的事。以后在学校里陆陆续续听到他的消息,总之,他很能干,挣钱不少,说上媳妇了。

一年冬天,走在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喊老师,抬头看时,一个头戴着大棉帽的师傅开着农用三轮车,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的敬礼,是他,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我愣了,多大的孩子了还敬礼!此时,我才明白,是尊重而非恶作剧。我并不赞成他的中途辍学,但他的结局在农村也是比较好的了,有活干,有钱挣,只是不敢猜想他以后会怎样。他从我身上找到了认可,找到了信任,从我身上找到了他应该具有孩子身份,这点就足够了。

借用《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话,他没有学会了作文,但学会了正确的面对生活,在现在。不敢奢望他能记住我们的课,我们的脸庞,当他在回忆时少年时能有一段美好的往事,这就足够了!

疏忽之间,自己已从教将近二十年,农村中学的硬件越来越好,然教学生态每况日下,更可怕的是,课堂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取笑《背影》中年老臃肿的父亲,可以对杨绛《老王》中呈现出的同情表示不屑,甚至困惑于老师课堂上的激动讲述。他们在嘲笑中显示自己长大和不屑,并用这种不屑代替本应有的感动。细细思索,在教育不均衡的洪水猛兽之下,在学生如悬崖坍塌般流失之下,自己迫切想证明写什么,极度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遥想当年,可以在晨读课上,全班诵诗,待到兴致之处,以手击桌,以助铿锵,书声如令,其情慷慨;操场上,绿草如茵,和孩子们默然静坐,静待日暮,“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此时,方悟柳河东之孤寂,人在宇宙间如沧海一粟。

而现在,如果没有喋喋不休的讲解,如果没有雪花飘飘般的试卷,如果没有声嘶力竭的压迫,他们就不能迈进更高一层的学府,也就如同他们父母般被禁锢在小小的院墙之中,也就坠入“放羊,卖钱,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轮回,这更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给教师的建议》93节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尊敬的教育者,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以此为结。

笔  述

微山一中高一4班  崔向远

我被锁在精致的原木橱窗里,我是一支毛笔。大号的狼毫笔肚丰满柔顺,檀木烫金纹的笔杆端庄大气。

作为一支毛笔,我熟知书法与其历史,也渴望着能被一人执于手中,书写婉约的心事或恢宏的豪迈。可惜的是,同伴们的遭遇皆让人叹惋,它们要么在人们的三分钟热度后被遗弃在案几一角蒙灰暗淡,要么被不知珍重的顽童莽汉悍妇折磨得遍体鳞伤。

而我呢,我被一个女孩和她知书达理的母亲买回了家。从此女孩小小的手便开始吃力地握住我,在略显粗糙的宣纸上无比认真地写下一撇一捺。起初,她的字无比稚嫩,我总觉得过于整齐划一了,总在她用笔不当时于内心叫嚣:“这里要少用点力!”“捺要再长点儿!”“折要拐得再利落一点儿!”……

时光荏苒,笔锋流转间,女孩的书法愈发成熟,提笔落笔也已胸有成竹了。笔锋起落纵横间,便是一页浓淡相宜、金钩银划的墨迹。在她手中,我挥洒自如,宛若在古宣的舞台上舞动的精灵,她的书法有行云流水般韵致,清新秀逸又不失那内蕴其间的劲道与柔韧。她拿了不少奖,而我早已熟悉了她手指间茧子的厚度。

她考上了大学,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在书法社中颇受青睐,我亦因她而骄傲。可是谁能说得清命运的走向呢?一个人的转变总是在瞬息之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我被她冷落在了案头,笔杆已渐渐蒙尘,干枯的笔锋开始怀念那墨汁的香浓。

我总见她在一块与电脑连着的板子上写字,也偶尔见她用精致的美工笔在厚厚的卡纸上描画,抑或用细细的小号毛笔在卷轴上抄诗或是别的什么。她竟已把我完全忘记了。透窗的暖阳照在我身上,我懒懒地窝在笔筒里打着盹。

突然,电话响了,我听到她母亲的声音响起:“你好久都没有正经练书法了。”这声音让我竟有了恍若隔世的错觉。

“正经练书法?”她蹙了蹙眉,“我每天都有练板写啊,也经常练美工笔,偶尔还写个一笔笺或者卷轴。妈,您不能太保守了,书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啊。新式书法让我开阔了眼界,我好像找到了更大的天地,我也仿佛看到了书法美好的明天。”

“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可不能丢啊,更不能随意糟蹋,你对得起你从小用到大的毛笔吗?你可以偶尔瞎写写,但不坚持练毛笔字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的。”

其实我也感觉到,她比以前开朗了很多,开心的笑容如冬日的暖阳。“快乐就好,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我在心里这样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旧交替本就是自然规律啊。”

她挂上了电话,“噼里啪啦”地在社交网络上敲着什么――“笔有自己的渴望,谁愿意让自己永远停滞不前呢?固守千年不变的古老,期待的明天又到哪里去寻找?谁敢说我成天抱着的那块板子――数位板不是书法可能的未来呢?无论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一旦被请上神坛,奉为神明,也就走进了固步自封自恋自盲的死循环,离末日也就不远了。”

她好似意犹未尽,继续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敲下去:“余秋雨老师说的是有道理的,‘古代书法以广阔社会必需性为背景,现代书法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诚恳。’但我认为,书法并不会因为传统书法的渐衰而消失,而会契合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演化并生成新的样式。譬如板写,也是要有书法功底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压感技术相得益彰。”

她托着腮,翻看着自己的板写作品,不同的笔刷各展其长,与精心挑选的背景无间融合。

“是的,美不应该只有一种样式一种模样。”作为一支笔,我罕见地沉思起来。

老师点评:中国书法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坚守。或许,与时俱进的创新才是能让传统发扬光大的必由之路。文章的思想性极强,对书法传承这一问题的思考极为深入。文中“我”和“她”的形象也很突出。

篇2:中学家访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校于四月五日-五月五日开展了“家访活动月”活动。本次活动全校共有139位教师参加,共走访了716户学生家庭,占学生数的27.9%,通过家访学校的学习风气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达到预期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这次“家访活动月”是继“课堂教学质量月”之后,又一次比较大的活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由政教处拿出方案,通过校行政会讨论,廖校长为“方案”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家访活动月”方案更加完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案出台后,学校又召开了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方案”,廖校长进一步强调了家访的目的、要求和家访纪律,使老师们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这次家访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二、层层落实,真抓实干

1、各年级组长分别召开了本年级任课教师会,进一步落实家访任务。如初一年级把本年级任课教师分成5个家访小组,由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下去家访。

2、各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高三年级确定家访对象时,不但有文化尖子生,又有中等生,还有体育生、艺术生、家访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我校20xx年高考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班主任都按规定,填好了家访学生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在校表现等情况,绝大多数班主任都写得非常认真,尤其是初二(2)班班主任何小阳老师,对该班学生李琪是这样写的“该生前两天因小事与母亲口角,至今不理母亲,家访目的,调解母女关系”。如对刘杨写道:近段时间该生学习上有所分心,比较注意穿着打扮,在穿着方面,有求异心理,家访目的,了解其在家情况,是否与外面人有来往……“。对王亚萍写道:”该生组织纪律散漫,对老师不礼貌,甚至出言不逊、厌学,作业时常拖欠,家访目的,消除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对学习的热情。“学生情况写得仔细,老师家访谈话就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

3、家访月全校共有139位教师参加,共走访了716户,家访人次1753次,各年级走访情况如下表所示:

年级人数家访户数占年级学生数家访人次

初一3146621%185

初二3826015.7%151

初三26910338.3%246

高一42314434%341

高二76425032.7%576

高三4179322.3%254

4、许多老师都在克服困难,牺牲休息时间,利用晚上或双休日,”五一“假期去家访。高三年级家访人次最多的是袁慧玲老师21次,其次是文丽珠、李香花、邓柳萍、廖树文、李秀珍、贺启发、邓国荣、罗建华、王思爱、柳定纯、王明德等老师。初三家访人次最多的是许蓉花31次,其次是谢华、谭珍香、寻娇、韩萍、杨宗昭、阳军生、谭丽丽、昌汉萍、黄玲、饶小玲、刘琴等老师,初一家访人次最多的是崔梅芳21人次,其次是林桂清、彭正玉、彭梅珍、宋淑芬、乐连美,初二家访人次最多的是何晓阳16人次,其次是赖江萍、杨升启、刘全香、黄南萍、张开文、邓雪琼、边娜。高一家访人次最多的是梁小萍24次,其次是欧阳青22次,贺江、宋恒华20次,再其次是潘志建、邓美连、甘秋萍、彭辉兰、刘欢、何艳兰、胡捷、江国英、王正乾、李嫩、陈文秀、谢剑虹、贺先锋等老师,高二家访人次最多的是何水根35次,其次是邢江海、刘亦萍、刘秋云27次,再是肖利文、何冬梅、彭建萍、吴启林、胡年萍、糜顺全、李晚安、殷萍、谢志坚、陈君、王家清、施向方、邓绍秋、李群娓、李林、胡萍康、彭小敏、甘建舒、邬小红、巫建国、刘浩等人。

5、行政干部家访人次最多是周积纯25次,其他干部均超额完成任务,这里特别指出是赖校长、易主任、袁主任出差开会学习十多天,回校后他们抓紧时间走访学生家庭。硬是超额完成了家访任务。

三、家访活动初见成效

1、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月,大大地促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绝大多数班级比原来更稳定了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2、通过这次家访,使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更加了解家庭,家长对学生的影响,解决了部分学生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加安心学习了,正如:高三年级在家访小结中所说:通过次家访,使得有些学生如虎添翼,更增加了学习的信心,更明确地认识自己,对时间的把握更到位了。

3、通过家访活动月,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正如初三年级所说:教师在家访过程中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敬、信任、期盼,了解到某些家庭教育的缺憾更加意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增添了教师的使命感。

4、这次家访活动是一次展现萍乡二中的机会,在这短时间内二中家访活动,深入到城市,乡村、深入到大街小巷,在家长中,在社会上都起到了很好的反响,为今年我校的招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这次家访活动月,全体家访人员都能认真遵守家访纪律,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任何不良反映。

四、存在不足

1、因老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这次家访学生的面不足很广,有些班级没有完成家访任务,我们”家访"方案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班主任最少家访8位学生,(课任教师家访6位),二是每班要家访20-25户学生家庭。主要是第二个指标未达到。第二个指标达到的班级只有14个,它们是:初一(1)(2)班,初三(2)(3)(5)班,高一(5)(7)班,高二(2)(3)(5)(6)(7)(11)(13)班。

2、有个别班级,班主任工作不够扎实,《家访记录表》中学生表现一栏为空白。

家访活动月活动己结束了,但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仍在不断延续,我们要更加关注被家访学生的后期表现,要预防他们可能出现的反复。我们还要看到,还有许多要走访而来不及走访的学生,我们要不拘形式,不赶任务,扎扎实实的家访下去,永远架起这座联系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篇3:中学家访工作总结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我校于本学期初开展了新学期的家访活动。全体教师通过电话,上门等形式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学校的学风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达到了预期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家访前的认识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家访后的收获

1、通过本次家访,我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中的问题

1、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2、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3、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四、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

篇4:中学家访记录

蓦然回首,我已担任了多年班主任工作。多年来,一批一批学生成为合格人才,进入高校,走向社会,令我激动,让我欣慰。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有人认为家访不应该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这一点我很赞同,因为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可我又有一点想法,那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要存心的去告状,而是想通过孩子在校情况的真正反映,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而已,所以我说,我们对家长说真话不能说是“告状”。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一“棍”之仇,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舍得给学生机会。

我家访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学困生。对于他们是“雪中送炭”给以“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有一个学生是从外地转来的,学习很差,可是性格却较粗野,不服老师,愿意和学生动拳头。我多次和家长反映这一情况,但“棍棒教育”不但无效,还产生了抗拒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双差生”的闪光点。他喜欢打球,在场上组织能力很强,队员也佩服他。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进行了家访。刚跨进他家门,他父亲预料孩子又出事了,脸阴沉沉的,让孩子出来。我赶忙解释:“请不要误会,我路过顺便看看。”气氛缓和了。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家长很吃惊,他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学生也非常感激,脸上有了笑容。时机成熟,和家长一起谈了督促孩子复习功课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认真迎接近期期末考试。十一年来,我接触的“双差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我通过一次次家访,反复抓,抓反复。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家访手记:学生:张迪

1、学生信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家访时间:20xx年10月15日下午 6:00--6:30

家访情况:经过傍晚的家访,我了解到,张迪家中主要由他妈妈负责他的学习生活。但据了解,张迪在小学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动的学生,经 常受到 老师的批评,成绩不稳定,有偏科现象。但他天资比较聪明,只要用功成绩就可以进步,所以,在小学时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进入中学,在众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他也想积极要求进步,但在经过前几次的失败以后,他信心有些不足,再加上自制力差,上课不专心,又屡犯自习课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绩总不见起色。

张迪在家经常和妈妈交流,他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考试也经常会犯,为此,他很苦恼,不知如何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因此想请求老师的帮助。

张迪在 老师和家长面前表态,以后做到:遵守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自习课提高效率,不讲话。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时前进5个名次。结果:学生学习认真了,基本做到自己的保证内容,现在学习颇见起色。

家访手记:学生许毅

1、学生信息:沉默寡语,有时还忘掉当天的作业。

数学成绩较好,对英语一点兴趣也没有。

2、家访目的:了解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初三学习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的成绩。

家访时间:20xx年11月10日

家访情况:这个学生,家访之前我已经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三年级刚开学时,因为孩子上课总坐不住,也坐不正。我每次上课几乎都要提醒好几次,而且每次都是慢慢走到他身边,或敲一敲他的背,或敲一敲他的桌子。这样做效果还不错,可是没过几天,这着居然不顶用了。我知道如果孩子不意识到坐不住的危害的话,光有老师的督促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找到他,与他谈了关于坐姿的问题以及他需要改正的一些缺点,谈话时间不长,但他当时的态度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认真听了我的谈话后,他说老师我会改的,请您相信我。说完将头深深的埋下了,当时的我几乎是呆住了。几秒钟后,我说:我相信你,我一直都相信你。我们的谈话在一分钟的沉默后结束了。他回了教室。

之后的几天里,我上课几乎再没有提醒过他,我就在心里琢磨了,这孩子难道真的改过了?能不能就着这个机会鼓励鼓励他,调动一下他的学习积极性呢?带着期待我走进了他的家门。那天是周日,我去的有些早,他妈妈正在做早饭。一听说我的来意,立刻将我拉进屋,让我坐下,然后有连忙叫起还在睡觉的孩子。孩子见了我,又是惊喜又是紧张。我一见这情形,我说:“许毅,你放心,老师不是来告状的。”这时的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妈妈听我这么一说,她倒有些急了说:“老师,这么早不知您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没有?该不是他犯错了吧?”我让他们都坐下。我说:“孩子这段时间进步可大了。”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将孩子在校的好表现说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妈妈心里一定美滋滋,因为整个谈话过程她就给我斟了五杯茶。

谈话终于告一段落,问了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说,这段时间他挺高兴的,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进步的滋味。

看着孩子快乐的笑容,妈妈说:“老师,今天孩子能说出这番话,还真要感谢您了。”我说:“怎么就感谢我了。”他妈妈说:“不知您还记不记得开学那会在班上说的那番话。”我想了想没有做声。他妈妈接着说:“这孩子,开学第一个星期回来就有变化,我没敢问,可是到了晚上,他倒耐不住了,主动找我说,妈妈,我们这个班主任可好了:她不像 从前的 老师那样,一进班就给我们定规则,提要求,讲道理,而是给我们讲了很多生动的故事,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传说,有的是她的亲身经历,那节课虽然讲的都是故事,可是我们却比平常的收获都要大,因为每一个故事我们都听的特别认真。特别是讲到您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时候居然一下子瘦了十几斤,还说您相信您的学生都是听话懂事的,不管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会心疼自己的老师,这让那些平常不太尊敬老师的学生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明白了,做学生就是应该尊敬老师,尊敬父母。她常常还会不动声色地提醒我,让我坐端正了听课。”……

之后的谈话,大都是对我的感激了。其实我这次去家访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汇报孩子近期的进步来激励他一下,就在妈妈高兴的时候,我想开口给孩子提提要求,可还没有等我开口,孩子倒先说了,他说:“老师,我知道您今天来了目的,您是想让我加强英语科的学习,争取让成绩有较大进步。”我一听,就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呀?”他说:“在班上您不常常鼓励我们要有信心将薄弱科目赶上来吗?”听孩子这么一说,我还说什么呢,什么也不必说了。只有不住的点头了……

当天,他和家长硬是留我吃饭,不过我没有,登上自行车回了学校。

孩子后来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更可贵的是他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自信。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们知道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都是有期望的,都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努力,去发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十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让更多的孩子在我给的机会的天空下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篇5:关于中学家访日记

韩翠荣,名不见经传,一位富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又是一位教学有方的优秀家长。在教学里三十年如一日,坚持在教育第一线上工作,生前获得有市、县各种奖励无数,证件放满一箱,作为家长,她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就像一个“教学实验班”,她有句令我颇为感动的名言:“父母总是按自我的模式来塑造孩子,要是天下子女都如父母一样,社会怎样进步?”正是居于这种理念,使得她的子女都能青出于蓝,同样身为教师,身为父母,我很想探究一下韩老师平时是如何教育学生和子女的。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一位小学教师的家访手记》一书,从中学到不少知识,也深为韩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育人理念所折服――

一、“家访日记”体现了韩老师重视理论学习,不仅仅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研读有知识教育的书刊文章,有时还和家长探讨因材施教的良方,日积月累,她把点点滴滴教育实践的火花集中起来,点燃了一代又一代教师及家长的“心灵之火”。一个有心人的事业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开始了。这是开始者异常坚实的脚步!这么多厚厚的日记本凝聚多少心血!它意味着多少个夜晚,在灯下与家长们慢言细语,娓娓诉说着探讨孩子成长的话,意味着多少次风雨交加的路上,赶走十几里崎岖的山路,去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状况,还意味着深夜归来,是不可名状,但务必把交谈与思考的结论赶快整理成文字……

二、在韩老师的日记中提到了“田昌林现像”。田昌林的妈妈是宾馆客房部主任,在韩老师家访中,田妈妈认为“学生,主要的任务是能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干,”而韩老师对田妈妈的看法当场予于否定,韩老师对田妈妈讲了热爱劳动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好处和从小培养勤劳习惯的重要性。目前,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后的家长们都一个心思让自我的子女受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忽视了对孩子劳动品质的培养,为此,我是很赞同韩老师的观点的。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至真于完善的源泉。那里且不说其中较深的理论,仅以“勤劳”是做人的一大美德而论,也可知劳动对人的健康成才的重要好处,古语说“业精于勤”就是指勤劳。自动养成勤劳的习惯,才能为将来成才打下基础。就目前而言,我想,学校把劳动列为重要的课程,家长把孩子劳动列入培养教育子女的资料是事关重要的。

三、循循善诱的批评是孩子上进的良方。韩老师在家访中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四年级学生谢正杰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工人。工人常常会受到更有各个层次领导、各个方面的批评。而工人对待这些批评,是反对或是理解,就因人而异,对那些能同工人平等相处,乐意理解工人意见的领导的批评,就愿意理解,并能用心改正,对那些摆官架子,处处以领导自居,动不动就训人的领导的批评,常常是不管正确与否,一听就反感,哪里谈得上理解改正?由些想到,孩子对家长的批评何尝不是这样,谢正杰认为父母在教育他时过于权威,让他无法理解。韩老师了解状况后,指出谢正杰父母教子方法的失当,并劝喻他俩要勇于理解受孩子的批评。的确是这样,当今社会相当一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认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拥有无尚的威信,孩子必须要听从父母的教导,不论父母的言行是否正确,都一律要服从。他们认为家长批评孩子,是天经地义,而孩子批评家长就视为“顶嘴”大逆不道。不问孩子批评对否,就火冒三丈,剥夺孩子的发言权,由此,我想,作为家长,我们要反对“家长式”的想法,首先,要摆正家长同孩子的正确位置,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样也有发言权,能够持不一样意见,也能够向父母提出批评。其次,对

孩子的批评和意见。正确理解,用心支持,不要认为孩子小,不懂事,或因批评的意见不正确,就轻视孩子的意见,甚至拒绝批评。再次,以平等态度回孩子展开争论,沟通思想,孩子提出的批评或意见,无论正确与否,都代表了他的认识理解和看法,遇上这样的机会,父母就能够同孩子进行交谈或争论,在交谈争论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使家长了解掌握孩子的思想与心理,找到分歧的原因,从而和孩子沟通思想,消除隔膜,感情更加融洽,而且培养孩子的识别能,决定力和独立思考的潜力。

韩老师在她的家访日记里还有许多贴近我们日常生活实际的事例和看法,捧读它如饮甘醇,如沐春风,我庆幸读到它,因为它必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或在家庭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读一本好书,确实能让人心灵纯净,增长见识,今后我仍将多抽时光,多看好书,完善自我。

篇6:关于中学家访日记

家访,是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是班主任必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老师走入学生家庭,和家长、学生面对面的沟通是很有意义,很有收获的。今天家访,目标是10个家庭,交通方式是步行、公交,顺利完成任务。

走访的第一户是周x家,平日一向很是热情,自己一个人不单独过马路的周x,竟然跑到对面的公交车站来接我,真是感动至及!同时也让我又一次知道了---其实,老师上门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欢迎。走进她家,第一眼就感觉到了浓浓的书香味。周子郡的爸爸妈妈都在家里,专心地读厚本厚本的书,而且还认真地作笔记,准备参加5月16日的成人自考。和他们谈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心理问题,学校“四个天天”的落实情况等。我们的交流很愉快,快速地又准备赶往下一个同学家。

每走一个家庭,都是提前十分钟打听情况,有没有在家?方不方便?今天运气不错,每一个电话都会收到很满意的效果。第二个是王星岩家。不去家访,还真发现不了这孩子有很多的优点:待客热情,做事利索能干,都是他在忙这忙那招待我呀,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今年当上了生活委员的他,工作责任心强,学习、生活各方面积极多了,进步很大。在家“四个天天”坚持得很好,表现很棒!我给他提出了几点希望:多进行课外阅读,做知识丰富的阳光男孩。还鼓励他学习上要更大胆,更积极。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与鼓励,更是赞同与支持。

接下来到了但x、胡c家、洪x家、金x家、杨x家,走入每一个家庭,相互间的交流都很坦诚,针对孩子们的优点、缺点,提出了不少的看法与建议。收获真不小!

吃晚饭时,到了贺x家。贺x是我们班的班长。一年的班长经历,让他成长得很快,各方面大胆了,积极了!班长很有礼貌,很懂规矩,表现非常优秀。家长谈到我们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老师的工作责任心,教育方法,他们都感到很满意。吃饭的时候了,我们也就“被贿赂”了一次。在贺x和他妈妈的陪伴下,我们去了祝x家,兰x家,家访结束已经是晚上9点20分了。

今天的家访效率高,感触深。回家匆匆记录一点,将会成为人生美好的回忆。

篇7:暑期家访随笔

8月20日下午,在班主任陈娟萍老师的带领下,我和数学老师在学校刚吃完午饭,就立刻踏上了去学生家的路上。虽然外面天气十分炎热,但是我们却一路心情愉悦的谈论着即将见到的学生。

首先我们来到了富都的林与舟家,当我们进入他家时,他和他的爸爸已经在等待我们啦!这个男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灵气的,我们与孩子谈论了暑期生活,他的暑期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暑假作业完成的也不错,他的爸爸给我们介绍了孩子的特长,他的画画确实很不错,而且还得过很多奖。但是也谈到了孩子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数学的计算经常出错,语文的写作不是很好,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也不是很理想。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我们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首次家访。临走时孩子很有礼貌的与我们说老师再见。感觉挺懂事的,此次家访收获颇多,家长对孩子新学期的学习更加充满了信心,孩子也对新学期充满了期待!

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开车前往金百国际的另一位学生家里,由于不熟悉他家的地址,找了很长时间还没找到,不得以只能打电话让家长到小区来接我们。他家住在31楼,很快在家长的带领下我们就来到了他家,开门进去孩子一个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老师来了,孩子感觉有点拘束,看到他胖乎乎的坐在那里,很是可爱,陈老师于是走过去和他坐在一起,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他开心的笑了,孩子的家长由于是开店的,工作比较忙,因此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家长抓紧一点,孩子成绩就往上提高一点,家长如果一段时间没空理会孩子的学习,他的成绩就下滑的很厉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很体谅家长的,工作的缘故,孩子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开学后我们老师会从加强孩子的学习习惯入手。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先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然后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懂事的点了点头。家长很热情的把我们送到了楼下。结束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家访,让我们对孩子的在家学习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们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更轻松,更有效!

篇8:暑期家访随笔

xx年4月我们两位教师利用每天的下班时间或周末到班里的小朋友家中进行家访,36个家庭,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全班走访下来,家长所给老师的反应也大不相同。有的家长会积极地抓住这个机会从各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老师还没有问宝宝在家的情况,家长就已经积极地向老师进行反馈了。这个时候老师也会积极地和家长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也有家长也没有什么想了解的,平时工作又比较的忙,接待孩子的时候在幼儿园说说就可以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这样的一个家访机会其实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建立老师和家长彼此之间的信任,使以后各方面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今天,我们去跑了住在新南湖绿苑的孩子,当我们走进沈志鑫小朋友的家里时,看见他正在玩耍,看见老师来了,他显得很害羞,跑到里面的屋子里去玩了。我们和家长一同坐下开始交谈,家长们很热情,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了孩子在家的表现:鑫鑫比较活泼可爱,在家里喜欢看动画片,还会自己在电脑上打游戏,平时经常和住在同一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因为有许多玩伴,所以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在这个家庭中,我们感到了家长很重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使孩子的童年中有自己的好伙伴,为孩子留下一段童年的美好记忆。在孩子的居室中,家长能在有限的空间中为孩子开辟学习和游戏活动的场所,可见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

真希望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能够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运动、多让孩子和同龄孩子交往,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9:暑期家访随笔

8月22日到24日我们家访了6位孩子的家庭。主要了解孩子们在暑假期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其中包晓萱、王怡、强翰文3位学生回老家,没有参加任何兴趣班,作业质量一般,因为都是老人在家带孩子,不会辅导。梅家诚、潘孟儒、孔雨秋3孩子是一直跟着父母亲的。梅家诚、孔雨秋俩作业完成得较好,家长每天都帮着辅导,但潘孟儒作业几乎都是空白的,原来家长忙于做生意,根本顾不了孩子。

从家访中了解到,这六个家庭,除了梅家诚家长文化程度较高,其他几乎不超过初中文化,所以让家长回家辅导孩子很困难,他们也很无奈,力不从心。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孩子能在校时间长一点,放学后最好学校也像社会上一样有辅导班,有自己的老师辅导孩子是最放心的了。

这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思的现实问题,面对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老师也只能望洋兴叹。

篇10:家访后教师随笔

家访后教师随笔

刚刚进入井小,一切都是全新的,对于陌生的环境要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就必须对它了解,而正好学校有了家访的安排,使得我能够在开学前接触这帮孩子,为新学期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新老师,对学生还不熟悉,就十分有必要和学生家长沟通。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这次家访的5个孩子,都是成绩比较优秀的,跟他们接触能够知道如何教好这些学生。而学生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想法的,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不是一味的听取。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家访后让我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情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篇11:教师家访随笔

下午,按照学校安排,自己与另一位老师去家访。去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但回来之后不止我们俩人心情沉重,遇到相同家访境况的老师也有同感。

学校这次安排的受访的家庭,不是单亲家庭就是留守儿童家庭,要么就是离异家庭。而我俩访问的都属于前一种情况。

先说第一位学生,当时一见面就给人感觉一种真如形同陌路的感受(不要说平时我们俩经常从他们的班级门口经过),站着寒暄几句,一问,他妈妈出去了。此时,他始终不知让我俩进来和端凳子,是俩人进了家门口和同事专意说了之后,他这才端来两个凳子。为了不至于尴尬,我们让这位学生也端来凳子坐下。

来之前就了解到这孩子的父亲因某种原因已经不在世了。现在,两个姐姐在外打工,家里平时就他和母亲两个人。母亲除了政府救济之外,加上要照顾他不能出远门,只得靠做务五亩果园支撑家庭里里外外的经济。听到这,我和同事都相互递了递眼神,为这位母亲感到惊讶和敬佩。我俩针对他即将上初三的特点,叮嘱了一些话,还留了手机号先走了。等二次回来,刚好碰见他妈妈回来,于是又进门同这学生的妈妈交谈了一番。一说话,这才了解到,孩子暑假除了补了一阶段课外,几乎什么地方都没有去,叫出去也不出去,更不愿意与同龄孩子玩耍打交道。自然,说这话时,我们也谈了我们的看法态度,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家访的第二位学生是吃了闭门羹的,因为他经常在亲戚家。好在有刚才的学生介绍,使我俩有幸从要访问的这第二位学生的伯母好好交谈了一番。

这名学生的伯母介绍,孩子因为母亲去世多年,加上父亲在外打工,所以就经常在他的姑姑家生活。孩子的学习情况她也知道。从她口中所说的我感觉到,这位伯母还是关心自己侄儿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她还说,孩子性格上还活泼,与其他孩子也经常来往。听了这话,我们的心里有一丝欣慰。但我们的心里却总是高兴不起来。一个原因就是家里就只他俩——他和他父亲。而他父亲打工虽说距离家不太远,但晚上又时常不回来。更为重要的就是孩子这样大的年龄是多么多么需要母爱啊!

随后,按照家访的要求,我们又谈论了其他问题,比如思想了,交往了,我们这才告辞离开。

回来后,自己又和家访结束的其他老师相互交流了感受。有两点应该说是毋容置疑的,对于这些单亲家庭来讲,这些孩子最可怜,最缺少亲情之爱,在心理上有非常大的压抑表现,用我们当地的话讲就是“短精神”,实际上就是心理存在一定障碍,其表现就是性格内向,怕说话,怕见人。这些孩子如果不及时从心理上进行疏导教育,精神方面不能予以有效关爱鼓励,将会给个人的'发展以及人际的交往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对社会的潜在影响也不可低估,这,谁又说不是呢?

而且,相比较于留守学生来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更不幸的,而对于既是留守又是单亲的家庭讲,这种家庭的孩子应该是所有问题家庭里面最最不幸的。而不论怎么说,存在问题的家庭的孩子都需要我们去关爱,去理解,去帮助,去鼓励,去照顾。这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神圣的任务,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应该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各级各地的政府部门也应该在这方面下大气力,给与这些孩子更多的帮助,从物质上,从精神上。

篇12:教师家访随笔

赤日炎炎,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热死了,热死了。”路边的树木撑开华盖仿佛要把这骄阳遮住路人歇口气,而我趁着这两天是双休日,开始马不停蹄地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了孩子们在假期中休息和学习的情况,了解了家长在假期中对孩子的教育。也使我了解了学生在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对学生的个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当我摁响每家门铃的时候,我总是首先听到孩子欢快的声音,“我们老师来了,我们老师来了”。从话语中我得知孩子在假期多么盼望老师的到来。很多孩子见到老师尤其兴奋,他们对老师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孩子把他们在假期中的见闻滔滔不绝地说给老师听,有的孩子把他们学到的本领、获得的成绩告诉老师,孩子们一边说着,一边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丰富多彩的暑假,使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也使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通过家访,了解了学生在家的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家访不仅学生喜欢,家长们也十分乐意。家长们都认为家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平时,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来学校与老师联系,于是趁着家访,家长们问了许多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生活情况。很多家长也咨询了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在家访中,我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和学习态度,向家长作了家庭教育指导。尤其是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和行为规范偏差生,我都列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使家长们能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问题所在和应对的措施,以便能在新学期里,有的方式地进行教育,使孩子能大踏步地前进。

家访对于老师来说收获更大。炎炎酷暑,家访虽然使老师们感到疲惫不堪,但是家访让老师更了解了学生更了解了家长,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次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由于每天要学英语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加上平时写作业慢,时间确实十分紧张。在与家长沟通中,家长也流露出对孩子有时让老师操心感到歉意。与此同时,家长也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希望老师也要尽量地给多孩子机会锻炼。通过这样一次家访,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生活,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背景资料。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是家访在诸多沟通方式中确实最理想的一种方式,因为家访不仅能使老师和家长的思想互相交流,而且能使家长对教师,对学校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家校更好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学生幸福的大门需要教师的爱心才能开启。只有热爱学生笑脸的教师,才是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笑脸的教师,工作时才能全神贯注,绝无私心。才能受到学生的爱戴。

篇13:中学班主任家访记录

被访问者:王雪松的家庭

访问原因:1、王雪松的学习大幅度下降。

2、王雪松的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差,老师的激励和批评对他逐渐失去了作用。

3、作为一个男孩子,王雪松的性格也逐渐软弱,不敢反抗同学的欺负。

访问过程:

本来是想约孩子的父母来校交谈,但是,孩子的父亲工作很忙,不能在工作时间与老师见面。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作用,鉴于孩子目前的情况,我觉得和孩子的父亲很有必要见面交谈一下。所以,我就决定晚上到孩子家。事先和孩子的父亲通了电话,约好了我晚上到他家的时间。

没想到我按照约好的时间到达他家后,孩子的父亲却因为应酬的原因还是不在家,使我感到深深的遗憾。也感觉到孩子的父亲不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及心理,在他的眼里,孩子大概是“树大自然直”的吧?他还没有认识到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我只好和孩子的母亲交流,知道了王雪松家的大概情况: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父亲,因此,父亲在家里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一言九鼎,但是工作很忙,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也很少和孩子在一起。母亲在家里地位相对较低,王雪松的生活与教育全是母亲一人操持。但是王雪松是个聪明的孩子,他也感觉到母亲在家地位相对父亲较低,因此不是很听母亲的话,母亲对他束手无策。王雪松的母亲对孩子百依百顺,王雪松爱吃肉,他母亲就顿顿随他吃,我提醒过他母亲多次,他母亲表示无法约束他。

王雪松在家任性,懒散,不爱学习,不爱运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母亲几乎拿他没办法,而父亲工作很忙,不介入孩子的成长,一旦王雪松的母亲要是说了孩子表现不好的话,他父亲就会连孩子带母亲一起责骂,所以,母-子俩就尽量对孩子的父亲报喜不报忧,孩子的父亲对孩子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后来他父亲给我来了电话。

与王雪松父亲的电话长谈非常融洽,这主要是孩子的父亲对于我晚上家访颇为感动,对于我讲的观点也很认同,他决定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监督孩子的锻炼,同时也控制孩子的饮食,争取减轻王雪松的体重,建立孩子的信心。我们还决定要定期联系,多多关心王雪松的健康成长。

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看到王雪松逐渐的变得性格开朗,懒散的习惯逐渐改正,生活开始变得积极起来。当然孩子还有反复的时候,由于家校联系及时,给与积极的干预,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的良好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中学班主任家访记录]

农村中学教师家访随笔

初中班主任工作随笔精选

二年级新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50字

日常随笔300字九年级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随笔

班主任工作随笔

九年级教育随笔

如何与家长沟通教育随笔怎么写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精选13篇)】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班主任400字小学2024-01-15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30篇短篇2022-10-14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随笔2022-08-02

四年级随笔大全集暑期2022-06-16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文库2022-08-07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诗歌2023-04-04

工作随笔语录2023-02-11

大班教育随笔在环境中成长2022-04-29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和反思2022-08-14

新教师一年见习期个人工作总结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