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整理7篇)由网友“无状态”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
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
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3月20日 现行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三册课本涉及许多物理学家的名字。如课本P311上“玛丽.居里(1867~1934)和他丈夫皮尔埃尔.居里(1859~1906)……”,P322中“1932年约里奥.居里(1900~1958)伊丽芙.居里(1897~1856)夫妇发现……”。对此,许多同学就提出疑问,前面有个居里夫妇,后面又有居里夫妇,怎么如此巧合呢?感到迷惑不解。其实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是玛丽.居里夫妇的女婿和女儿的关系。而弄清了物理学家的彼此关系,掌握物理学家与其物理事实对应关系,对于系统掌握物理学内容,起到很重要作用。在物理发展史上,类似上述那种母女关系,还有几对父子关系。现在就按年代先后顺序,简介如下:1、约翰.伯努利(1667~1748)和他的次子丹尼尔.伯努利均是瑞士物理学家。约翰.伯努利是提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者之一,曾指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活力”消失,只不过是能量转换成其它形式能罢了。丹尼尔.伯努利是运用父亲的这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流体的运动,他分析流体流动时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得出了“伯努利方程”。在1725~1749年间,丹尼尔.伯努利曾十次荣获法国科学院的年度奖。
2、J.J.汤姆生(1856~1940)和他的G.P.汤姆生(1892~1975)均是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生对阴极射线管内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从而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因而成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被人匀称为“电子之父”。由此获得了19的诺贝尔物理学奖;G.P汤姆生由于进行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而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因而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老子发现了电子且认为是粒子,而儿子却证实是电子是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这真是物理学史中的一段趣闻。
3、亨利.布拉格(1862~1942年)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年)均是英国物理学家,父子俩密切合作,共同用X射线分析了晶体的结构,提出了晶体的衍射理论,于19建立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还改进了X射线的.分光计,提出了“X射线反射公式”因而父子俩于19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N.玻尔(1885~1962)和他的第四个儿子A.玻尔(1922~?)均是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是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是卢瑟福的学生,他一生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结构的量子理论,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论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即著名的玻尔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于199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A.玻尔则发现了原了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的结构理论,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G.瑟格马(1886――1978年)和K.瑟格马(1918~?),G.瑟格马由于发现和研究X射击线光谱学而获得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K.瑟格马由于通过不同过程,从原子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研制成了新的高分辨光谱光谱仪,而获得1981诺贝物理奖。
(载1991年第四期《物理教学探讨》)
查金根,中学物理一级教师,物理教研组组长
篇2: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
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3月20日 现行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三册课本涉及许多物理学家的名字。如课本P311上“玛丽.居里(1867~1934)和他丈夫皮尔埃尔.居里(1859~1906)……”,P322中“1932年约里奥.居里(1900~1958)伊丽芙.居里(1897~1856)夫妇发现……”。对此,许多同学就提出疑问,前面有个居里夫妇,后面又有居里夫妇,怎么如此巧合呢?感到迷惑不解。其实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是玛丽.居里夫妇的女婿和女儿的关系。而弄清了物理学家的彼此关系,掌握物理学家与其物理事实对应关系,对于系统掌握物理学内容,起到很重要作用。在物理发展史上,类似上述那种母女关系,还有几对父子关系。现在就按年代先后顺序,简介如下:
1、约翰.伯努利(1667~1748)和他的次子丹尼尔.伯努利均是瑞士物理学家。约翰.伯努利是提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者之一,曾指出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活力”消失,只不过是能量转换成其它形式能罢了。丹尼尔.伯努利是运用父亲的这一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流体的运动,他分析流体流动时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得出了“伯努利方程”。在1725~1749年间,丹尼尔.伯努利曾十次荣获法国科学院的年度奖。
2、J.J.汤姆生(1856~1940)和他的G.P.汤姆生(1892~1975)均是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生对阴极射线管内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从而发现电子,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因而成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被人匀称为“电子之父”。由此获得了19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G.P汤姆生由于进行电子的晶体衍射实验而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因而获得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老子发现了电子且认为是粒子,而儿子却证实是电子是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这真是物理学史中的一段趣闻。
3、亨利.布拉格(1862~1942年)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年)均是英国物理学家,父子俩密切合作,共同用X射线分析了晶体的结构,提出了晶体的衍射理论,于1913年建立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还改进了X射线的分光计,提出了“X射线反射公式”因而父子俩于191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N.玻尔(1885~1962)和他的第四个儿子A.玻尔(1922~?)均是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是物理学创始人之一,是卢瑟福的学生,他一生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结构的量子理论,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论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即著名的玻尔原子结构和玻尔理论),于1992年获诺贝尔物理奖。A.玻尔则发现了原了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的结构理论,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G.瑟格马(1886――1978年)和K.瑟格马(1918~?),G.瑟格马由于发现和研究X射击线光谱学而获得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K.瑟格马由于通过不同过程,从原子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研制成了新的高分辨光谱光谱仪,而获得1981诺贝物理奖。
(载1991年第四期《物理教学探讨》)
查金根,中学物理一级教师,物理教研组组长
篇3: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须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例如,牛顿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在高一一开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牛顿的生平及其科学研究历程,从而消除了科学研究的神秘感,拉近了科学家与学生的距离,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同时,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懂得任何一个定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既与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也受到物理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任何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可靠的、精确的、可重复的实验是物理学中决定一切的基础。因此,了解物理学史可提高人们进行科学创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如伽利略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利赫曼为引雷电而捐躯,居里夫人为研制放射性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法拉第舍弃荣华富贵,几次拒绝接受封爵而甘“平民法拉第”,亚里士多德富有批判和怀疑精神等。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险,不惜生命,不慕利禄,不怕权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分单元讲解、分析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按规有的形式和体系来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讲到力的概念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讲高二年级“电磁感应”的时候,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为线索,向学生介绍人类对磁及电和磁关系的认识过程。通过讲解安培、法拉弟、愣次和麦克韦等人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在有了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左、右手定则、法拉弟电磁感应、愣次定律等关键点的把握。
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辉煌的成就。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就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法,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概念、定理、定律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物理学发展历史,阐明概念、规律。结合物理学特点,进行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和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中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我们就可以把“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讲到万有引力定律时可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技所必需的系统的物理知识,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科学既是一种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而通常的科学方法都贯穿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许多科学家就是从对本学科的历史研究中,开始自己的创造活动的,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不仅牛顿如此,凡是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都是善于批判和继承的,学习物理学史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使学生更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学习研究,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课程设置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新的课程体系,通过物理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总之,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有目的的渗透物理学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篇4: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物理学史的
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物理学史的整理
一、物理学史提升科学素养的教育价值之分析物理学史对实现新课程的整体目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可以让学生从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中领悟到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人性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应该重视物理学史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若从高中物理课程整体目标的三个维度来全面审视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物理学史在实现新课程整体目标中的功能总结如图1。
高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
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养育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激发好奇心与探究欲
过程与方法
●形成正确的知识观
●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
●学习科学方法和训练科学思维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领悟物理学基本思想
●认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加深理解物理知识
图1高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与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分类
新教材物理学史分类如下:
A、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名言警句、趣闻轶事等;
B、中国古今科学技术成就,以及非主流西方的人们,如阿拉伯人、印度人
等作出的科学技术成就;
C、重大发明和发现,重要实验和概念规律;
D、物理学派假说间的争论;
E、科学方法的介绍;
F、对理论的评述,主要针对理论的局限性的介绍;
G、重大发明和发现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重要影响;
H、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新教材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初步整理
表2新教材中物理学史内容的初步整理
模块
页码
题目或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或栏目
必
修
①
4-5
顽童对达・芬奇、伽利略、斯科特的议论
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1
庄子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1-8
各类发现以及发现举例列表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9
亚里士多德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9
霍尔顿对力学的评语
章首语
13
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
习题
19
费恩曼的“笑话”
说一说
19
速度与现代社会
STS
33
普朗克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48-5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正文
51-52
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和社会
STS
53
恩格斯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59
提及胡克发现胡克定律
正文
60
蒲柏生平及诗句
页首、页脚批注
72-73
牛顿第一定律
正文
82
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科学漫步
83
1960年第11 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SI 制
正文
95
丁肇中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96-98
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正文
100
密立根实验
正文
109
3本有关书籍
课外读物
必
修
②
1
劳厄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2-3
追寻守恒量
正文
27-28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正文
31
基尔霍夫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61
拉普拉斯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62
行星的运动
正文
64-66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
科学足迹
66
哈雷跟踪彗星
习题
67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正文
69-71
万有引力定律
正文
73
发现天王星、海王星
正文
73
李政道谈物理学的普适之美
旁批
74-76
宇宙航行
正文
76-77
黑洞
科学漫步
79-82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正文
80-81
时间和空间是什么?
科学漫步
83-84
牛顿的科学生涯
科学足迹
87
4本相关书籍书
课外读物
87
2个推荐网站
推荐网站
选
修
3-1
1-3
爱因斯坦“统一场理论”研究的溯源及其后继发展
致同学们
1
皮特・梅瓦达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1
牛顿的名言
章首语
2
东西方对静电的研究
正文
4
正电子的发现
页脚批注
5
密立根首度测得元电荷的电量
正文
6-7
库仑定律
正文
10
硒鼓名称的解释
页脚批注
11
牛顿不赞成超距,法拉第提出“场”概念
正文
15-16
法拉第和场的概念
科学漫步
36
密立根实验――电子电荷量的测定
科学足迹
37
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
科学漫步
39
塞格瑞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83
麦克斯韦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84
中国古人对磁现象的研究
正文
84-85
电流磁现象的发现
正文
85
安培对磁体和电流、电流和电流之间作用的研究
正文
86
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
STS
89
特斯拉简短生平和主要贡献
图片附文
89
地球磁场与古生物学
科学漫步
92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正文
101
洛仑兹简短生平和主要贡献
图片附文
106-107
提及阿斯顿发明质谱仪并发现氖20 和氖22
正文
109
霍尔效应
课题研究
110
5本相关书籍
课外读物
110
2 个相关网站
推荐网站
选
修
3-2
1
格拉斯与法拉第的对话
章首,页首
2-4
划时代的发现
正文
4-5
科学发现的`启迪;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
科学足迹
10-11
提到法拉第、韦伯和纽曼等人的工作
正文
17
提到楞次发现楞次定律
正文
21
法拉第展示圆盘发电机,与一贵妇人的对话
习题
33
恩格斯的话语
章首,页首
51-52
输电新技术
科学漫步
52-53
大面积停电引发的思考
STS
55
李政道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55
勇气号火星登陆
章首
69
机器人
科学漫步
选
修
3-3
1
王竹溪话语
章首,页首
1
古代原子论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
章首语
3
宾尼斯等人因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而获诺贝尔奖
页脚批注
7
佩兰研究布朗运动实验记录
说一说
13
伽利略的温度计
插图
13
提到1960 年国际计量大会有关温度单位的规定
正文
14-15
形形色色的温度计
科学漫步
19
彭罗斯的话语、凡尔纳的插图,和他们的生平,
章首页
21
提到玻意耳、马略特各自独立发现玻意耳定律
正文
37
惠勒的话语及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42
能记忆“形状”的合金
科学漫步
48
液晶极其各种特性的发现
正文
57
气体的冷却
科学漫步
59
埃姆顿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60-61
焦耳的两个代表性实验,附焦耳生平以及主要贡献
正文
64
探索热的本质
科学足迹
66-67
发现能量守恒定律,泡利、费米利用它发现中微子
正文
67-68
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正文
68
一个历史上的“永动机”模型
说一说
72
开尔文提出热二定律
正文
70
克劳修斯提出热二定律
正文
79
能斯特提出热三定律
科学漫步
选
修
3-4
1
费恩曼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15
傅科摆的演示
图片附文
17
惠更斯研究单摆得出其周期公式
正文,附图
23
达・芬奇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33
历史上第一次测水中声速
习题
34
惠更斯提出惠更斯原理
正文
44
多普勒效应的发现
正文
49
托马斯・杨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50
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简单历程
正文
55
杨氏干涉实验
正文
66
泊松亮斑
科学足迹
67
X 射线衍射与双螺旋步
科学漫
81
爱因斯坦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81
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
章首语
82-84
电磁波的发现
正文
91
无线电通信
科学足迹
92-95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正文
101-102
寻找地外文明
科学漫步
103
尸佼的话语和生平
页首,页脚批注
104-105
相对论的诞生
正文
106
麦克耳孙-莫雷实验
正文
113-114
狭义相对论出现的前夜
科学足迹
119
验证广义相对论,在日全食时观察光在引力下弯曲
正文
119-120
科学家对宇宙的研究
科学漫步
选
修
3-5
篇5: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论文
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论文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习惯、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差别、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强调认识和领悟科学的本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
可见,高中物理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从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领悟到科学事业的本质特性,体会物理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深刻地理解物理学与人的存在关系,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在高中物理学中加强物理学史教育,展现历史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以其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把物理知识的逻辑展开与物理学认识的历史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将物理教学过程设计成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把文化传播和学习转化成为历史上的创造者与今天的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确立物理学的'历史意识,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物理学史中有不少伟人,他们都为了揭示自然真理做出过巨大贡献,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否定这些先辈们的某些错误结论和不正确猜想。亚里士多德的很多物理知识,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被人们接受了上千年,但伽利略通过“斜面小球滚动”实验的理想化分析,正确认识到物体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从而让人们知道亚里士多德也有错误的认识;关于光是波动说还是粒子说的争论,有很多科学家都参与其中,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就是粒子说的代表,但当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成功时,这位物理巨匠也不得不承认光的波动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式”原子模型,但当他的学生卢瑟福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后,他的“枣糕式”原子模型无论如何也不能解释这一实验现象,为此学生卢瑟福的“核式”原子模型取代了老师汤姆逊的“枣糕式”原子模型……这众多物理学史一定能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真理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在这里,只要你努力探索,科学的大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不论你多么渺小,都将获得人们的肯定和赞许。
新课改下的物理学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习理科,已经不只是能做几道练习题,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知识来龙去脉,知道知识的产生,发现,以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且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可见,学好物理学史在这一点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效果,所以在此建议各位物理教师和学生不能轻视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地位。
篇6:[初中物理]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初中物理]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是汇集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常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因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须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发现的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用生动事例展示给学生。并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例如,牛顿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科学家,在高一一开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牛顿的生平及其科学研究历程,从而消除了科学研究的神秘感,拉近了科学家与学生的距离,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
同时,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回顾,使学生消除对已有物理知识来源的神秘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懂得任何一个定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既与社会生产力密切相关也受到物理学发展内在规律的制约,任何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验,可靠的、精确的、可重复的实验是物理学中决定一切的基础。因此,了解物理学史可提高人们进行科学创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这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如伽利略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利赫曼为引雷电而捐躯,居里夫人为研制放射性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法拉第舍弃荣华富贵,几次拒绝接受封爵而甘“平民法拉第”,亚里士多德富有批判和怀疑精神等。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险,不惜生命,不慕利禄,不怕权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分单元讲解、分析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按规有的形式和体系来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在讲到力的概念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循着伟人的研究历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在讲高二年级“电磁感应”的时候,以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为线索,向学生介绍人类对磁及电和磁关系的认识过程。通过讲解安培、法拉弟、愣次和麦克韦等人在揭示电磁关系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在有了对电磁发展总体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左、右手定则、法拉弟电磁感应、愣次定律等关键点的把握。
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辉煌的成就。例如,在理论著作方面,《墨经》中对力学、光学的论述;《天工开物》中关于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考工记》中关于工程技术,声音传播的记载等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就是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在实用技术方法,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等,都是我国最早发
[1] [2]
篇7: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思维变通性训练安庆怀宁
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思维变通性训练(安庆怀宁)
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思维变通性训练(安庆怀宁)3月20日 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物理习题浩如烟海,模型花样翻新,可谓五花八门,但其设计方法,大都采用变式,即依据提出的曲型(或理想化)模型交替变更提供材料的形式,设计新的模型,以显示其物理本质。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扩大视野、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增强思维变通性,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练习中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貌离神合的新模型与典型进行比较,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从而望题兴叹,无处下手。对此,教师应当通过组织有效的习题教学,帮助学生在形态各异的模型分析和对比中,抽象出共性,洞察共同的物理本质,从而跨越思维障碍,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
譬如: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课本中的典型模型多是以两个相互作用的小球为例来展开讨论的,但在设计试题时,却在不改变系统物理本质――动量守恒适用的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把球魔术般地演变为各种形状的物体。请看
例1 A、B两小车质量都为m,它们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一质量为m的人先从A车跳到B车,而后又跳到A车,来回几次手,人又跳回A车,则此时
A.A车和人的动量大小等于B车动量大小。
B.A车和人的速率小于B车速率。
C.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量守恒。
D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能守恒。
在这里,习题所提供的模型与课本提出的典型小球相比,已面目全非。但我们若把题中A车与人视为甲球,把B车视为乙球后,就不难发现,人在两车之间尽管来回几次跳来跳去使人眼花缭乱,这不过是施行障眼法,借以扰乱你的视线,干扰你的定势思维。其物理本质是:人从两车间跳来跳去仍等效于两球的相互作用,仍未跳出动量守恒定律,照样适用这一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一旦明确了这一点,学生的思维就立即变得开朗流畅,其结论显而易见:A、B、C正确。
例2 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滑快A以初速度V滑上斜面底端:
A.若能越过斜面,则它落地速度为V。
B.若B不能越过斜面,斜面速率小于V/2。
C.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速度与初速方向相反。
D.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斜面速度为V。
对于此题,同样地,我们仍可以把滑块A和斜面B等效为两个质量相等的弹性球相作用,它们遵从的物理规律(动量、能量守恒)仍不变,即二者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地传递着动量与动能,而系统总动量不变。由此,读者很快即能得到答案:B、D。
可以说,变式的运用几乎所有中学物理习题里都得到体现。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关于楞次定律的应用习题,其母式(典型模型)是以条磁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来展示其物理性质的。
例3 如附图,闭合金属圆物从高为h曲面顶端自由滚下,又沿另一面滚上,非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环平面与运动方向均垂直于磁场,环在运动过程中磨擦阻力不计,则:
A.环滚上的高度小于h。
B.环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运动过程中环人有感应电动势,无感应电流。
D.运动过程中环内有感应电流。
上面例中,我们看不典型模型中的磁铁与线圈了,可谓面目全非。但我们把它与典型模型加以比较,对其进行去伪(表面形状)存真(物理本质)的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共同的物理属
[1] [2]
★ 桐城
【物理学史中的趣闻安庆怀宁(整理7篇)】相关文章:
怀宁高考零分作文2023-12-07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范文2022-11-22
设备自检报告范文2023-02-07
戏曲进校门观后感2022-05-16
家族集资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2024-02-29
市场实践报告2022-12-27
夏季防汛救灾个人工作总结2022-10-24
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023-04-24
冬至习俗2022-08-18
年中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