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时间:2023-04-08 08:10:1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推荐6篇)由网友“TheRos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篇1: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4月17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意见》。根据意见,北京地区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校级专职工作人员与各层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比不低于1:500”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为院系配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要设有专用招聘场地、就业指导与咨询室、面试洽谈室、资料查询室等,充分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篇2:北京“”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北京“15条”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北京将参照大学生村官模式,选聘名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商务楼宇社会服务站工作。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北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应对金融危机,北京市提出了15项政策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

据介绍,北京将加快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改革,使各类应届毕业生升学规模增加10000人左右。此外,全市将从教育系统拿出3000个教师岗位,公开招聘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北京市还要求,承担国家和市级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聘用北京地区高校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参与研究。课题结束后,对于在聘用期间完成科研任务、连续考核为合格以上且符合进京条件的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可按照程序办理北京市户口。

其他各项措施包括,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求职登记和就业推荐制度;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加强宣传引导和就业指导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任务。

篇3:北京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启动

北京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启动

15日,两位女大学毕业生在查看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当日,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举办2010届高校毕业生首场专场双选会,正式启动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北京高校2010届毕业生达21万多人,与2009年基本持平。新华社记者李江涛摄

北京高校2010届毕业生达21万多人,与2009年基本持平。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5日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举办2010届高校毕业生首场专场双选会,正式启动201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记者在双选会现场了解到,参会单位共有50余家,提供各类求职岗位1200余个,高校毕业生凭学生证均可免费参加。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辉告诉记者,目前尚未进入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今天的.双选会是应部分用人单位的要求举行的,只是预热,场面略显冷清,预计11月后的双选会将逐渐升温。

张辉表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毕业生择业观念应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国家政策的导向。目前,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主体主要是中小企业,毕业生应转变择业观念,不应把目光只盯着大企业、大单位。

据介绍,为便于毕业生求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场地双选会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www.bjbys.net.cn)信息发布相结合,毕业生可在双选会举办前几天就登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查询场次安排、参会单位名称及具体需求岗位,既减少了参会的盲目性,又能使供需双方更多地接触和交流。另外,在双选会现场,中心还免费为参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指导专家咨询答疑、个性化就业推荐、职业倾向和大学生心理测评服务等。

据了解,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举办70场双选会,提供9万4千多个就业岗位,参加双选会的毕业生人数达14万多人次,2万8千多名毕业生通过双选会成功就业。中心计划至2009年底为2010届高校毕业生举办各类毕业生双选会30场以上,将提供需求岗位4万个以上。

篇4: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1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失衡

高校连年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大量过剩。从供给方面看,连年扩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并不意味着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数目的同比增加;扩招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相当程度的结构性失业。

1.2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当前,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1.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

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

1.4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信息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1.5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创新思考

2.1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

高校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始终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重要突出位置,落实“一把手工程”。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全力抓好、抓细、抓实。校、院系两级都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将目标任务按院系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具体到人。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完成情况与单位和个人考核、奖惩挂钩。

2.2引导职业社会化观念,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就业取向

如今,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大众的神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性的话题。其实,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相对而暂时的难题。对广大高校学子而言,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摆正求职心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就业。“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率,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参与,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调整专业,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二是坚持特色育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三是强化就业指导,全面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4重视和加强心理咨询与服务机构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这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在面临就业等一系列困难和挫折时,心理的冲突和矛盾便会发生,从而产生迷惘、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现象,造成心理失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是心理障碍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有效指导者。具有熟练心理辅导技巧和就业指导知识的心理教师可根据毕业生求职的身心感受,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影响,使他们坚定信心,再鼓勇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积极参与竞争竞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5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

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6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

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应逐步调整与完善: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真.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

[3]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

篇5:高校毕业生就业需防“见习”陷阱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防“见习”陷阱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采访一些在用人单位试用的大学毕业生时发现,个别企业打着“见习”的旗号,频繁侵害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小王是驻济某高校会计系毕业生,从今年3月开始到省城某单位试用,到现在已经7个多月了,但单位仍不与他签约。记者咨询该单位负责人,回答说:“国家有规定,大学生见习期是一年。”

据了解,像小王这样的遭遇在省城较为普遍。正在复习考研的小宋曾在省城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见习”了近9个月,最后因为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无法保障,只得被迫离开。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廉价使用大学生劳动力,一些用人单位便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工作量而不增长劳动薪酬的做法,让试用者知难而退,“炒单位鱿鱼”,

是试用还是见习?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济南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据介绍,今年2月,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人事部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规定各地要在认真考察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将条件合格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确定为见习单位。信誉好、有实力、接收见习生数量大的单位可以挂牌,成为“见习基地”。大学毕业生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济南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市目前正在按《通知》的要求进行落实,积极筹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正式的见习基地,因此社会上所谓的“见习”都是违规的。

济南德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欣认为,见习期与试用期是有区别的。《劳动法》有试用期的.规定条款,即“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它受《劳动法》规范。而见习期在《劳动法》中没有相关的条款规范,所以不受该法调整。在现行的法律中,对见习期间的权利、义务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据专家介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没有相应的配套规定,一些缺乏社会责任的企业,便利用见习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故意混淆“试用”与“见习”概念,以“见习期”替代“试用期”,以此延长试用期。这样做无疑侵害了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篇6:江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江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为帮助2018届高校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江苏省各级人社部门9月14日起集中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专门针对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

各级人社部门对有求职意愿的,提供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有接受培训意愿的,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对有见习需求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帮助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对就业困难的,实施重点帮扶,加强就业权益保护,促进就业创业。

省人社厅要求,各地要多渠道加强实名登记,将在本地求职的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就业帮扶。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主动拓展登记范围,在办理报到接收、就业失业登记、政策申请等业务时,同步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在各类招聘活动中对求职毕业生办理现场登记,依托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摸排,做到人员信息应登尽登,后续跟踪服务实现动态更新。

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毕业生都组织到服务活动中,分类确定就业创业服务清单,精准施策。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服务平台与未就业毕业生建立一个联系渠道,将一揽子帮扶措施打包及时推送,做到发放一份政策清单、提供一本服务手册、开展一次职业指导、提供一次政策咨询、制定一份求职就业或创业计划。

深入企业挖掘岗位信息,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次有针对性的岗位推介。对就业适应能力不足的'毕业生,及时纳入技能就业专项活动,拓展一批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确保有需求的毕业生都能获得提升实践技能水平的机会。

将有志创业的毕业生纳入创业引领行动,推动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向其开放,提供场地、项目、资金、培训等支持。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长期失业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女大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研究本土资源在学校体育中的影响论文

电大工商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校园APP创业计划书

难忘的校庆活动作文

学生会外联部部长述职报告

动漫策划书

社团策划书

学校晚会活动策划书

赞助活动方案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启发式教学研究论文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北京:高校需保障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所需场地(推荐6篇)】相关文章:

公司创业策划书2024-05-16

上海高龄老人补贴政策解读2022-06-08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023-07-02

app创业计划书2024-04-14

高校毕业晚会策划书2022-05-22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第一步2022-05-07

个人创业计划怎么写2022-05-07

六年级写的科学小论文2023-11-20

app创业计划书范文2022-06-10

定向越野策划书活动安排2023-01-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