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推荐8篇)由网友“魚在危險游泳”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欢迎大家分享。
篇1: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
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纪念秋瑾的就义。
文化影响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自_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
_年湖北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就是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三个省份当地人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台湾
台湾端午节保留大量端午信俗,台湾人俗称端阳、“五日节”或“五月节”,习俗为吃粽子、饮雄黄酒、驱五毒、饮午时水、沐午时水、午时立蛋(传说中能在午时,立起鸡蛋可以得到好运)与赛龙舟。端午禳除的习俗源自于夏至,台湾习俗认为端午当天正午,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配合饮用午时水可强身健体、驱除百病,加入了香茅、艾草、菖蒲等驱邪植物,或是挂榕枝、饮雄黄酒、佩挂香馨(香包)更可达到功效;另外当天也会使洗艾草水,同样也有防毒健身的效果。全国最著名汲取“午时水”地点在台中县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
在台湾,端午赛龙舟是年度大事,早从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便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府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发展至今,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当天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固有“五月锣鼓响半天,阮卜看龙船行河边!”的典故。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便在道士引领下,划龙舟、打龙鼓至水边“请水神”,再决定炉主、头家、龙船会;端午当日,选手必须先祭拜龙船,将香火插在船上。竞赛结束后,待到农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龙船,期待来年再战,全国较知名的龙舟赛会场有台北县碧潭、宜兰冬山河、彰化鹿港吉安水道与高雄爱河等。
台湾俗谚有:“未食五月粽,破裘不愿放”,形容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进入夏季的炎热。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是台湾民间三大民俗节日。中华民国政府立端午节为法定假日,依规定放假一天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我国以下地区,端午习俗缤纷多彩。贵州地区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地区的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我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的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我国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篇2: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
一、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
纪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纪念秋瑾的`就义。
二、文化影响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湖北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就是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三个省份当地人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三、台湾
台湾端午节保留大量端午信俗,台湾人俗称端阳、“五日节”或“五月节”,习俗为吃粽子、饮雄黄酒、驱五毒、饮午时水、沐午时水、午时立蛋(传说中能在午时,立起鸡蛋可以得到好运)与赛龙舟。端午禳除的习俗源自于夏至,台湾习俗认为端午当天正午,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配合饮用午时水可强身健体、驱除百病,加入了香茅、艾草、菖蒲等驱邪植物,或是挂榕枝、饮雄黄酒、佩挂香馨(香包)更可达到功效;另外当天也会使洗艾草水,同样也有防毒健身的效果。全国最著名汲取“午时水”地点在台中县大甲镇铁砧山上的剑井。
在台湾,端午赛龙舟是年度大事,早从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便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府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发展至今,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当天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固有“五月锣鼓响半天,阮卜看龙船行河边!”的典故。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便在道士引领下,划龙舟、打龙鼓至水边“请水神”,再决定炉主、头家、龙船会;端午当日,选手必须先祭拜龙船,将香火插在船上。竞赛结束后,待到农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龙船,期待来年再战,全国较知名的龙舟赛会场有台北县碧潭、宜兰冬山河、彰化鹿港吉安水道与高雄爱河等。
台湾俗谚有:“未食五月粽,破裘不愿放”,形容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进入夏季的炎热。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是台湾民间三大民俗节日。中华民国政府立端午节为法定假日,依规定放假一天。
篇3:传统节日——端午节
又忆端午节每当栀子花开,粽子飘香时,我就想起小时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在我们家乡端午节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记得在端午前半个月的时间,父母会吩咐我们小孩去河边摘芦叶,用来包粽子。听到父母的吩咐,我们就像接到圣旨似的,几个同龄的小孩一起兴高采烈地奔向河边,只见河两岸长满了苍翠的芦苇,叶子又宽又长,随风飘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手里都已是满满的芦叶,我们会用稻草把芦叶扎成一个个小捆。扎累了,大家会坐在河边,挑出一片芦叶轻轻一卷,再用槐树的刺将其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边一吹,立刻发出清脆的声音,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吹起来,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起此彼伏,煞是好听。这时闻声而来的父母会阻止我们,说这样会招来蛇群,不安全,现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说法。芦叶摘完后小孩们嬉闹着,哼着小曲满载而归。到家后,父母会将我们摘的芦叶用绳子串成一圈挂在屋檐下,这时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芦叶。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外婆会早早的起床,在厨房里烧上一大锅开水,将芦叶放在开水里浸泡,这叫烫芦叶。还没起床的我远远就闻见一阵阵芦叶的清香,于是立马起床。这时外婆已将烫好的芦叶放在一个木质的长桶中,桶边上放着一个淘米的竹篮,里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这时外婆会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就是把芦叶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齐,并用剪刀将芦叶的根部修剪掉,这样外婆包粽子就会节约不少时间。芦叶剪好后,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芦叶往手里一夹,掰成一个锥形,用小碗江将米倒入锥形中,并用手指轻轻的弹几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将米弄实;再将锥形意外的芦叶部分往上轻轻一翻,在往下一绕,而后用经过开水烫过的稻草仅紧紧地扎在芦叶的外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外婆会根据家里人的不同爱好包上各种夹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实心的。外婆的手很巧,会包好几种形状的粽子有,三角锥体的,四角锥体的,六角头的等。粽子包好后,外婆会马上将粽子放到铁锅里煮,只见炉膛边堆满了木材,炉膛里的火很旺,红红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脸上,此时铁锅里不时飘来粽子的清香,看着这一切,我感到特别的美好。大约三四个小时之后,粽子就熟了,外婆会将第一个拿粽子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外婆开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会永远留在我幸福的记忆中。
篇4:传统节日——端午节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提到端午节,心里肯定想到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在我们家,过端午节当然少不了2件事,你们应该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有答案了,也让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的世界吧!
包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阳公公早早地起来向我们打招呼了,小草喜欢那吵闹声,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来了。我也有点迫不及待了,看见妈妈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马上跑过去,对妈妈说:“我也要包粽子。”妈妈嗯的一声,我们现在就要包粽子咯。要准备糯米、粽叶、肉、花生、绿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叶放在锅里滾洗,然后拿出来放在盆子里洗干净,再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还要把外面的那层簿簿的皮去掉,还要压碎,糯米、绿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准备好了。包咯,拿2片粽叶,上下一层,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转,就像一个圆锥,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边上加一片粽叶,再把侧边的粽叶压下去,最后用绳子绑着,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锅咯!
总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赛龙舟。看见观众水泄不迎,可真热闹啊!观众们为赛者加油,大声地欢呼。看完了赛龙舟,回到家里,闻到一阵阵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过去了,小草再也听不到那样吵闹的声音了,我可真是怀念端午节的味道啊!
榴花开,箬叶飘香,菜场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摆好自家包的粽子。看着这些小巧玲珑的粽子,我想起两年前的端午节。
那天,外婆早早地准备好箬叶、糯米和丝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聊天。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也来包粽子吧!”说着就跑到外婆身边坐下,学着她的样子,拿起一片箬叶轻轻翻转,把它折成圆锥体,放入米,再把多出来的箬叶折过来,盖住米粒,结果一些米粒从里面跑了出来。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箬叶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点也不听话,又从另一边跑出来,我只好再拿一片箬叶裹住它??就这样裹来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丝线把它紧紧绑住。拎着这个超级肥大的“粽子王”,我满腹不解:“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发明的呀!”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民划船想去救他,可是没捞到他的尸体,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来用箬叶把米饭裹起来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为了不让鱼虾啄食。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哦,原来端午节还有这样美丽的传说。今天可要多包几个粽子呀!”我说。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年迈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门口盼着我们的到来。我已长大,再也不会像当年那样调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5:传统节日——端午节
几千年前,见逐而作《离骚》的屈原先生,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怀抱对祖国沉沦的悲痛,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人们为纪念这位为人敬仰的爱国志士,每年的农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会向江中投掷粽子(叶包饭,饭夹枣)。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一个习俗,而这天也被命名为端午节。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在家里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风俗——在水里赛龙舟。端午节到来时,我们在家里包粽子。粽子是由竹叶或芦苇叶把糯米密封起来。粽子里有一些豆沙·肉·豆子。
我让妈妈教我包粽子。先拿好竹叶,再裹成一个号是圆锥的形状。接着就放进一些糯米,然后加佐料—肉·豆沙·豆子,最后密封起来。我把粽子做好了便就把我和妈妈一起包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煮熟了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加了3个来吃,在吃粽子时,妈妈问我端午节的由来,我直摇摇头,表示我不知道。然后妈妈就给我说了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理解性的点了点头。我们来到江边,看见有许多的龙舟在江边停靠着,一共有四条龙舟,有两条颜色一样,两条颜色不一样。冲锋号是棕色的,梦想号是蓝色的,活力好热血好都是红的。船都一样长,一样大,有9米长,1.5米宽船上有十几个人。一人击鼓,一人掌舵,其余的都是拿着船桨的。过了二十几分钟,比赛开始了。
口令一出,那个冲锋号正如其名,处在领先位置,热血号在第二,梦想在第三,活力号在最后,然后过了几分钟活力号与梦想号齐驱并进了,而热血号早已超越了冲锋号。又过了十几分钟梦想号又离活力号远远的像冲锋号驶去,最后又过了十几分钟,比赛结束了。第一是热血号,第二是冲锋号,第三是梦想号,最后便是活力号了。端午节,带给我的不只是粽子的甜美,似乎还有。精神上的洗礼。久久地思索,我的未来将怎样回报给我的祖国。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还要观看,下一年热血号还会是冠军吗?
篇6:传统节日——端午节
盼望着,盼望着,我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在老师给我们分组后,我分到了端午节组。我忙着收集资料,并认真做着记录,准备向全班展示我的活动成果——粽子。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仙居的习俗是吃粽子和插艾草。关于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爱国诗人屈原在投江自尽后,爱戴他的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他的身体,往河里投食物,把鱼虾引走。到了后来,人们在端午节就用包粽子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
在奶奶的帮助下,我们买齐了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粽子喽!我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马上拿起粽叶就开始包起来了,结果刚把糯米放进去,糯米就漏出来了。奶奶笑着说:“包粽子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太急,你刚才粽叶没折好,所以糯米才会漏出来。”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开始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粽子来。先折好粽叶,再舀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进一个蛋黄和一块猪肉,再放一勺糯米。然后小心地把粽叶一道一道折好,注意翻转时一定要小心,不然就会功亏一篑要重新包过啦。最后再用一根细线,小心地一圈一圈绕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到了最激动人心的展示环节,我把煮好的热乎乎的粽子放在保温桶里带到学校去。在展示的时候,我把我包粽子的步骤告诉大家,并且让大家品尝我的蛋黄猪肉粽。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像个小馋猫一样地狼吞虎咽,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中华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我们炎黄子孙一定要把它们传承下去!
篇7:传统节日——端午节
丝丝光亮透过窗帘间的缝隙进入我的房间,阵阵流水的叮咚声,将正在梦中“吃着粽子”的我唤醒
厨房里,妈妈围着围裙站在水池前,迎着初升的阳光在不停地洗着东西。眨眼间的功夫,妈妈就已将洗好的东西一一装到碗里了。
“愣在那儿做什么?还不快过来帮忙!”妈妈见我不动,开口催促道。
“哦哦妈妈,你在干嘛呀?”
“你个傻孩子,今天是端午节啊,你不是早就说想吃我包的粽子吗?又不想吃啦?”妈妈笑哈哈地反问。
我这才反应过来,今天可是端午节!
走进厨房,桌上整齐的摆放着几个小碗,里面装着雪白的糯米,深褐色的红豆,颗粒饱满的花生和一些肉末,这些都是粽子的馅料。边上还放着一个大盆,里面用水泡着包粽子用的粽叶。
妈妈从水中捞起两片粽叶,将它们一折,成了一个倒三角,往里边放上一些糯米,再放入花生和豆沙,两只手一翻,一转,一折,像变魔术似的,一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已悄然诞生在母亲的手上。
“学会了吗?”妈妈将手上的粽子放下,扭头看向我,在妈妈热切的目光下,我有些僵硬的摇了摇头,那么复杂的步骤,根本记不住呀!这时妹妹跑了过来,大声喊着:“妈妈!妈妈!你和姐姐在干嘛呀?”妈妈看向妹妹,细声说:“我在教姐姐包粽子呢,你要一起吗?”
“好啊!好啊!我也要一起包粽子!我也要一起包粽子!”妹妹欢呼雀跃着。
妈妈耐心的教了我们几次,可我和妹妹却实在没这天分,只能沮丧的离开厨房!
爸爸也已经起床了,我和爸爸便收到了妈妈发布下来的任务把艾草挂在门口。这样做会有驱蚊的作用,这也是老家的习俗,说这样可以招来好运。
艾草乱糟糟的堆成一堆,我和爸爸花了不小的力气才将它们收拾整齐,又将它们分成两份并用绳子绑了起来,正要出门去挂,弟弟从沙发上跳了下来跑过来扯着艾草问道:“爸爸,姐姐,这是什么啊?”
“这是艾草,不能把它们弄乱了哦!”说着,爸爸放下一株艾草,就带着我去门口挂另一株艾草了。
经过多次的努力,我和爸爸终于把一株艾草挂在了门上,当我们正准备拿第二株艾草时,却发现屋内那另一株整齐的艾草,早已被弟弟弄得乱七八糟了。
我和爸爸只能无奈的说了弟弟几句,再次开始收拾艾草的“旅程”。
终于另一株艾草也挂在了门上,等这一切做完太阳已然升的更高,阵阵热浪扑面而来。阵阵粽子的清香就这么伴随着热浪涌了出来。
天色渐渐暗下去,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白天划龙舟的比赛,我们一家子坐在电视机前,手中拿着粽子一起观看电视!
窗外,一阵阵笑声从屋内传出,这个端午,很平常,但很快乐。
篇8:传统节日——端午节
陪伴即安康。
——题记
清早,晨曦从窗帘缝隙中溜进来,似乎伴着米粽和菖蒲的清香,和早晨的微风相携,在空气中悠悠飘荡。“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今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者,初也;午者,同五。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晨起,先向父母道一声:“端午安康。”
我家的端午节,挂菖蒲是少不了的。父母一早就出门买了菖蒲。浅淡的绿色,长长的一把。父亲仰着头,高高举着胳膊,踮起脚,把菖蒲挂在我家门前。菖蒲清凉的味道却早已随着晨风漫溢,也飘进门来。
我家的.端午节,似乎离不开一个“吃”字。而粽子,则是端午节最最必不可少的。古语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以箬叶包裹稻米,即为粽子。刚巧,昨日邻居家奶奶送来新包好的粽子,今早,只需上锅蒸一蒸,就作为我家的早点——先开锅盖,白色的雾气蒸腾,扑面而来。母亲用毛巾裹住盘子端出来,放在桌上。白底蓝纹的圆盘中,深绿的粽叶包裹着圆鼓鼓的粽子。撕开粽叶,雪白的糯米粽滚出来,立即洒上白糖,亮晶晶的糖粉黏上糯米,还未入口,清香扑面而来。我凑在跟前,不禁回想起,每一年的端午节,都是这样,白糖配糯米粽,年复一年,镌刻在记忆的深处。咬一口粽子,甜甜糯糯,和父母坐在一起,共享这一份甜蜜,这是端午的味道。相传,古人以端午食粽纪念屈原,如今,我们端午食粽,更多的是那一份流传下来的习俗,那一份与家人相伴的温暖。
我家的端午节,每年都要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外婆是主厨,在厨房,她就是女王,外公和母亲则帮些小忙,最后的洗碗是父亲的。今天上午十点多,我就早早的到了外婆家。先去厨房里溜一圈。凉菜已经做好了,我凑近闻闻拌黄瓜,又转过去,忍不住拈起一片切好的血粑粑,率先品尝。然后,转过身,笑嘻嘻地对外婆说:“您做的菜真是一如既往地好吃!”正午时分,饭桌上,我们端起酒杯——其实真真喝酒的只有外公和父亲,互道一声“端午安康”,才正式开饭。其实,每年每月每天回到外婆家,外婆外公做的饭菜都是老一样,每次过节,不只是端午节,也都会一家五口相聚。吃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似乎并不重要,但在我心里,如果我家的端午节少了这一次家宴,就不像端午节了,即使菖蒲再清香,即使粽子再甜蜜,若是没有一家人借节日之时相伴,便也失去了意义。
“端午安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我们都会向亲朋好友互道一声。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陪伴即安康。只有家人之间在此时此刻相依相伴,共享传统节日的韵味,于我们家而言,才是真正的安康。
★ 大班幼儿园教案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含义(推荐8篇)】相关文章:
三大传统节日2023-09-23
大班社会教育教学总结2022-12-11
七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2023-12-01
2022年五一放假几天怎么调休2023-09-17
传统习俗端午节作文2023-10-11
夏至节气什么意思含义2023-11-24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名字的故事2022-04-30
《弟子规学习的好方法》幼儿园大班教案2023-07-22
端午高速免费的通知2024-01-15
藏戏的由来作文300字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