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精选6篇)由网友“edc”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边城》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希望大家喜欢!
篇1:《边城》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
《边城》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导学】教学目标:
领会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之美。
知人论世:沈从文说,“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中篇小说《边城》就是这类内容的代表。
作家作品:沈从文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实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边城》主要情节介绍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导思】
1、整体感知
本文节选了《边城》的第三至第六章,虽是节选,但也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理清节选部分内容的结构。第三章:叙述了今年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的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与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2、给加点字注音
喁喁( ) 焖菜( ) 挪移( ) 黑黝黝( ) 竹篁( ) 傩送( )
涎皮( ) 甬道( ) 茶峒( ) 莞尔( ) 滨水( ) 蒿艾( )
角隅( ) 埋怨( ) 胡诌( ) 嗤笑( ) 茨滩( ) 碾坊( )
3、词语释义
(1)俨然:
(2)喧阗:
(3)解嘲:
(4)张冠李戴:
(5)信口开河:
(6)礼轻仁义重:
【导练】
1、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请补充下表。
环境 特点
自然环境 环境美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环境 民风民俗--淳朴、善良、热情
翠翠--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
天保、傩送--坦荡磊落、正直尚义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6分)
2、请简要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6分)
部分答案:
(1)俨然:①形容庄严,②形容齐整,③形容很像。
(2)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3)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
(4)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沉重。
环境 特点
自然环境 青山绿水--温柔、美丽、平静 环境美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人文环境 民风民俗--淳朴、善良、热情 风俗美
翠翠--天真活泼、善良乖顺、自然纯洁 人格美
祖父--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
天保、傩送--坦荡磊落、正直尚义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惜缘
篇2:《边城》导学案 (高二必修五)
《边城》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基础知识。
一、知识链接
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我国现代作家、文物研究家。
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二、《边城》的情节故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这篇小说具有“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的特点。
第三章写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为翠翠回忆两年前的端午节埋下伏笔;
第四章则具体追述了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
第五章则照应第四章,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进一步交代了二老的情况;
第六章回到现在,写祖父和翠翠的对话,则照应了第四、五章。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的盛大场面,印证了这里的民风淳朴,而正是在这热闹的游戏中,作者让小说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等人相继出场,并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爱好。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作好了铺垫。此外,端午节的热闹又极具地域色彩,给读者展示了一种美不胜收的风土人情,这也是《边城》的一大特色。
《边城》里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
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四、夯实基础,阅读文章完成下列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安辑保守 蓬蓬铛铛 老鹳河 傩送 牛犊 蘸酒
茶峒 绊倒 泅水 汆着 小Q鼓 踹水
悖时 碧溪 埋怨 镇m 八百槌 睨着
拮据 怏怏 强横 俨然 唢呐 糍粑
莞尔 商榷 碾坊 胡诌 甬道 茨滩
竹篁 黑黝黝 喁喁 渎职 角隅
(2)给下列词的多音字注音
1、溜 溜边 水溜 2、帖 服帖 请帖 碑帖
3、翘 翘首以待 翘尾巴 4、委 委曲求全 虚与委蛇
5、扛 扛枪 力能扛鼎 6、解 解决 姓解 押解
(3)辨形组词
1、缆 揽 2、壤 攘 3、绊 拌 4、泻 泄
5、掂 惦 踮 6、涎 蜒 诞
(4)根据拼音写汉字
Jing( )争 安ji( )保守 干zao( ) shu( )军长官 景zhi( )
平淡无qi ( ) tiao( )望 朦朦longlong( ) 过du( ) 欺wu ( )
放si( ) 笑xixi( )
(5)识记词义
(1)平淡无奇:比喻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2)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也指现实生活中引人发笑的一些戏谑的`动作和语言。
(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深重。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完成练习。
一、再读文章,了解本文的主人公形象。
关于翠翠人物形象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二、边城的“人生形式”的表现形式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中,作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
1、风景美: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2、风俗美: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过年:月下对歌,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边城祥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
3、人性美: 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淳朴的友情……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
三、课后巩固练习题
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挪用 挪移 挪动 腾挪跳跃 B、薄弱 薄云 薄冰 日薄西山
C、埋藏 埋没 埋伏 埋头 埋怨 D、蒿艾 艾青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2、下列词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垂涎 涎皮 诞生 荒诞 B、胡诌 陷害 皱纹 陷阱
C、甬道 涌现 捅刀 蝉蛹 D、焖菜 黝黑 喁喁 蚩之以鼻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B、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C、祖父夜来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弛名于川、黔边地。
D、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揉造作 白璧无瑕 目不暇接 全神贯注
B、好高鹜远 声名狼籍 恼羞成怒 明珠暗投
C、虚无缥渺 不容置辩 风烛残年 仓皇失错
D、扑朔迷离 淋漓尽制 不绝如缕 谈笑风声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个比喻___________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______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爱憎分明,很能_____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_________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 作客 阐明 灵活 B、包含 做客 阐明 鲜活
C、包含 作客 说明 鲜活 D、包涵 做客 说明 灵活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不会做家务事,烧出来的菜更是索然寡味。
B、他自懂事以来一直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原来不过是肥皂泡似的幻想。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用的。
D、世纪之交,青年一代肩头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志存高远,向着更高更强迸发!
7、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映衬的蓝色的天幕下,变成了一幅十分鲜明而又十分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B、新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生活质量较低,其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情况与全国城镇居民总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C、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政府并不只热心于通衢大道与高楼大厦,而是首先顾及到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
D、前一段时间,舆论界对中学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不负责任的批评和指责,屡屡见诸于报端。
1 2 3 4 5 6 7
A D C A C D B
王小有
篇3:边城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本节要点】
1.体会边城的“自然美”“人情美”。
2.探究文章的语言特征。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老鹳河 ②蘸酒 ③茶峒 ④睨 ⑤傩送 ⑥歇憩 ⑦蚱蜢 ⑧氽 ⑨岨 ⑩悖时
棕榈 喧阗
(2)给多音字注音
①溜边 水溜 ②帖服 请帖 碑帖 ③翘首以待 翘尾巴 ④ 委曲 委蛇 ⑤ 扛枪 力能扛鼎 ⑥解决 姓解 押解
2.辨形组词
(1)缆 揽 (2)壤 攘 (3)绊 拌 (4)泻 泄 (5)掂 惦 (6)涎 蜒
3.《边城》的内容简介。
在湘西小镇上生活着翠翠和她的爷爷,在一次端午节上,翠翠邂逅了二老,并从此爱上了他。不想在下一年二老的哥哥大老也爱上了翠翠,第三年。两兄弟决定向翠翠表白。大老选择向翠翠提亲,二老按照当地的习俗,给翠翠唱一夜的山歌。但翠翠喜欢的是二老。大老知道自己比不过弟弟,于是出走,因意外客死他乡。二老受到哥哥死去的阴影,同时又受到团总家小姐的青睐,想以碾坊做陪嫁嫁给他,他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在与父亲吵了一架后出走,翠翠的爷爷最终也去世了,只剩翠翠自己在河上渡船,等着二老......
【反馈矫正】
1.(1)① (ɡuàn) ② (zhàn) ③ (dònɡ)④ (nì) ⑤ (nuó) ⑥ (qì)⑦ (zhà měnɡ) ⑧ (tǔn) ⑨ (jū)
⑩ (bèi) (lǘ) (tián)
(2)①liū liù ②tiē tiě tiè ③ qiáo qiào ④wěi wēi ⑤kánɡ ɡānɡ ⑥jiě Xiè jiè
2.(1) 缆绳 揽活 (2)接壤 攘臂(3)绊倒 拌嘴 (4) 倾泻 泄气(5) 掂量 惦记 (6) 涎皮赖脸 蜿蜒曲折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边城》“自然美”和人性美。
【探究活动】
1.找到文章描写风景、风俗、人情的语段,探究体会边城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文章内容的题目,要找到相应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的内容进行探究,答题时注意对语段的分析,体会语段所体现的内涵。答题时找准区位,提出关键的句子。分点作答。
【讨论明确】
(1)自然美。
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
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
(2)风俗美。
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展现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3)人性美。
翠翠和二老:
“是谁?”
“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课堂提升】
1.文中还描写了边城的哪些风俗,简要分析其特征。
【答案】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
2.文中翠翠和爷爷的关系如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描写体现了边城的什么特征。
翠翠和爷爷:
【答案】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爷爷非常疼爱翠翠)
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翠翠对爷爷关心)
体现了边城的人性美。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分析特征的题目,注意找到例子人后分析。
要点二:探究小说的语言特征。
【探究活动】
边城散发着清新、质朴、浓郁、自然的泥土气息,小说使用的高超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沈从文体”的基础特征,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小说的语言特征的探究的题目,沈从文的小说语言散化的倾向较明显,小说本应重视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所造,沈从文在语言的锤炼上很见功力,答题时注意从材料的选用,词语的选用、锤炼,修辞手法的运用,语句的深刻的意蕴等方面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1)灵活的色彩美
沈从文在描绘湘西风光是注重选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把故事发生的环境呈现在作者的眼前。
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
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
(2)词语的锤炼
改变词性
“是翠翠玩心与爱心战争的结果”,中“战争”词性改变,表现出翠翠内心矛盾的的发杂心情。
“三五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个地方的人”“兴奋”用作动词,强调节日给边地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临时改变词语搭配
“翠翠的心被吹软了”
“无人过渡时,就等着祖父,祖父不来时,便尽只反复温习这些女孩的神气”
(3)富有地方特色的比喻排比的修辞的运用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哩。”
“人老了才当守船。”
“人老了应当歇憩!”
(4)语句意蕴丰富
①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
翠翠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爷爷,爷爷迟迟不来,时近黄昏,落日西沉,于是触景生情,联想到爷爷也是年近黄昏,好比落日,从而生出一个可怕的想头:“假若爷爷死了?”。这段描写细腻地刻画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女害怕失去归依的惶惧。
②祖父把手攀引着横缆,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这段描写含意很深。首先要注意对雾的描写,暗示祖父对翠翠的心思和翠翠的未来都还是隔雾看花,仿佛明白,仿佛又不明白。接着要注意“另外一种东西”指什么,祖父为什么因此叹气呢?小说在这里没有明说,但读到第七节就明白,原来爷爷从翠翠的婚事联想到女儿,即翠翠母亲的婚事,他担心翠翠像她母亲一样倔强,会不会重蹈母亲的覆辙。从祖父忧郁的神态中,预感到等待翠翠的婚姻竟可能是一场悲剧。
【课堂提升】
1.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
【答案】体会这个句子必须要看出作者是采用了以静写动的手法。祖父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只十五岁。”意思是,翠翠你也是十五岁,翠翠你也可以做新娘了。翠翠知道爷爷的意思,其实翠翠也想做新娘了,但翠翠虽然有了意中人,却八字儿还没有一撇呢。外表“静静”,内心却是思潮翻滚。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语句的类型,情感句注意打出情感,意蕴句注意答出手法和含义,接榫局注意答出结构上的作用,矛盾句注意辩证的解释。还要注意句子在文中的位置。
(2)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答案】这个句子要从“无字处”读出意义来,祖父的感情走了怎样的路?翠翠的感情又走了怎样的路?如果结合第六节末尾和第七节,祖父走的是历史空间,他从翠翠的婚事联想到女儿当年的婚事。如果结合第四节“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走的是地域空间,翠翠的心也许又飞到了远在六百里外的青浪滩,飞到了傩送的身旁。
2. 黄永玉先生回忆表叔沈从文写小说时说:“他真是太认真了,十次、二十次地改。文字音节上、用法上,一而再地变换写法。”文中加点的词具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分)
(1)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
(2)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
(3)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
(4)让一些人开心,也让一些人皱眉
【答案】(1)“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句中的“总”字,虽然带有夸张的成分,却能充分表现出顺顺游泳本领的高超。(2)“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句中的“解嘲”一词,表现了顺顺对孩子们游水本领的认可。(3)“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句中的“射”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船行之快,与前面的比喻相搭配。(4)“让一些人开心,也让一些人皱眉”句中的“开心”指的是那些参加了端午节龙船比赛和看到这热闹场面的人,“皱眉”指的是那些思念亲人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作品语言的鉴赏,这些词在表意上都具有一定特色,分析鉴赏时要结合前后语境,注意从内容和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惜缘
[边城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4:《陈情表》导学案(高二必修五)
《陈情表》导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学习目标】
1、学习夙、擢、除、笃、逮、寻、卒、见、以、于等文言词语;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
2、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孝”的含义。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 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课时预设】 3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课前落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自主高效预习。
2、课堂互动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练习和探究内容。
一、课前热身,高效预习
1、知人论世:勾划《创新设计》P36“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的要点。
2、了解课文涉及的文体知识:表
表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它还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种文体,也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表”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向敌对一方发的宣战书,称作“战表”。
3、给加点字注音
险衅 ( ) 终鲜兄弟( ) 夙( )遭闵凶( ) 门衰祚薄( )
期( )功强近( ) 茕茕孑立( )( ) 逋慢( ) 拔擢 ( )
矜育( ) 陨首( ) 猥以微贱( ) 优渥( ) 少多疾病( )
4、读课文,自主完成“预习作业”
二、教材助读,课堂展示(小组合作翻译文句,并质疑难懂字句)
导入: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做官,于是便想方设法的去拒绝。比方说后面我们要学习的《逍遥游》的作者--庄子吧,有人好心聘请他去做官,他竟然对人家说:“你见过准备祭祀的牛吗,宰杀前给它披的是织有花纹的锦绣,给它吃的是草料和豆子,可是,等到牵进太庙去宰杀时,它就是想要做个没人看管的小牛都不可能了。”--做官,在他看来就是进屠宰场啊!再比如西晋初年的李密,--今天要学的《陈情表》的作者,朝廷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可是他也不愿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陈情表》吧……
他给皇帝写的这篇《陈情表》,被称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我们一齐读一下学案“页脚”里的文字: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读《出师表》时你们哭了吗?……他是谁写给谁的?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刘备的儿子,蜀汉后主--刘禅(shàn)的奏章。
刘禅,读shàn。 刘备长子(义子)名刘封,与刘禅之名合起来是“封禅”的意思。封禅指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祭天为封,祭地为禅。从给儿子起名其实可以看出刘备称霸天下的志向。
另外,刘禅的字是“公嗣”,嗣即帝王诸侯传位给嫡子的意思。字是名的注解,此处亦可知刘禅的名读作shàn,同时更知刘备之志。
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这篇《陈情表》。
回到学案,看“课前热身”部分……
补充:
有一句歇后语不知道大家听过吗?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熟悉历史的的话,就知道,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废了曹奂--曹操的孙子的皇位,建立了西晋王朝。建国后的司马炎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了以“孝”治理天下的主张。为了笼络人心,大力征召贤才到朝中做官。而李密太有才了,当然就被列为笼络的对象了。
全体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1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灾难祸患),夙(名词,很早,幼年)遭闵凶(“闵”通“悯”; 忧伤不幸的事,形容词作名词)。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离开我,指去世 背:背离、离开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补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行(经历,动词)年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这几句写父死母嫁)祖母刘悯(怜悯,爱怜)臣孤弱,躬(名作状,亲自)亲抚养。臣少(小时候)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这里说是柔弱),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 化严为慈。)既无叔伯,终(又……又)鲜(少,没有)兄弟。门衰(衰微)祚(福气,福分)薄(浅薄),晚(名次用作状语,很晚)有儿息(子女)。外(在家外,名词作状语)无期(一年。补充:期年,满一年)功强(勉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安慰)。(△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而刘夙(很早 补充:夙夜忧叹(名词,早晨))婴(被……缠绕)疾病,常在床蓐(通“床褥”)。臣侍汤药(名作动,喝水吃药),未尝废离(祖母)。
(1)本段的总领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作者主要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它们是: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抚养【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无亲无戚【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病卧【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作者陈说自己家庭的不幸,其目的何在?
让晋武帝对自己由恼怒峻责化为同情怜悯……
(3)假设你是晋武帝,李密在此提出终养祖母的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他驳得哑口无言?
晋武帝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应该会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刚建立西晋不久,正是招揽人才,收买人心的时刻,“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说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
因此,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啊。那么,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2、朗读课文第2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逮(到,及)(吾)奉(承奉)圣朝,沐浴(蒙受)(于)清化(清明的教化)。前太守臣逵察(推举)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推举)臣秀才(优秀人才)。(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以(因为)供养无主(主持,做),辞(辞谢)不赴命。诏书特(特地)下(方位名词做动词,下召),拜(授予官职)臣郎中,寻(不久)蒙(受)国恩,除(授予官职)臣洗马。猥(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以(介词,凭借)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形容词用作名词),当(任,充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杀身捐躯)所能上(向上,名词作状语)报。(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臣具(详尽)以(动词,用)表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辞不就职。诏书切峻(急切而严厉),责臣逋(拖延,迟延)慢(怠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比)星火(快速坠落的流星)( 引导:“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臣欲奉诏奔驰(驾马飞奔,指快速就任),则以(因为)刘病日(日,名次作状语,一天天)笃(病重,形容词作动词),欲苟(姑且)顺私情,则(但是)告(报告)诉(申诉)(陛下)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处境。形容进退两难)。(引导: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 )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西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重视?(作者叙述了哪些“沐浴清化”(受恩宠)的事实)?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
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先是郡,后是州,再后是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
“臣以供奉无主,辞不赴命”
(2)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一方面朝廷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处,即有卧床不起的祖母,这样来博得晋武帝的同情。
(3)背诵第二自然段。
2、朗读课文第3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伏惟(俯伏思量。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可以翻译为:我想)圣朝以(动词,用)孝治天下,凡在故老(形容词用作名词,旧臣),犹蒙(受到)矜(同情,怜悯)育(抚育),况(何况)臣孤苦,特(更)为尤甚(尤其严重)。且(况且)臣少仕(名作动,做官)伪朝,历职(任职,名词作动词)郎署,本图宦达(显达的官职),不矜(动词,自夸)名节。今臣亡国贱(卑贱)俘,至(极其)微至陋(浅陋),过(过分)蒙(受到)拔擢(提升),宠命优渥(厚),岂敢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但(只)以(因为)刘日(太阳)薄(迫近)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无法)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过完。意译为结束,度完)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交互)为命,是以(因次)区区(拳拳之情。补充:何乃太区区(短浅的))不能废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
(1)李密为什么要说“圣朝以孝治天下”?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由于晋是从曹魏政权手中“篡”夺过来的,羞于标谤“忠”节,因而以孝道为治国之本。李密正抓住了这一点,大做文章,以达到暂缓去晋朝做官的目的。)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比如阮籍……晋武帝同样怀疑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第三课时
4、朗读课文第4节,小组配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又”)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祈求)终养(养老送终)。(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非独(不仅)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长官)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愿陛下矜(同情,怜惜)悯(怜悯)愚诚,听(听任,请允许)臣微志。庶(或许)刘侥幸,保(使……保全)卒(终。补充:卒然边境有急 突然))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禁不住)犬马(名次用作状语,像犬马一样,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怖惧之情,谨(恭敬)拜(动词,奉上)表以(来)闻(动词使动用法,使……知道)。
(1)本段交代了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就是先尽孝后尽忠,因为尽忠日长,尽孝日短。
(2)第四段中哪句话是本文主旨?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愿乞终养;尽节--报养 :忠孝两全。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补充:由于这个表章写的辞意恳切,悲凉动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忠心。所以晋武帝看了以后,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赐给他两个奴婢,并叫地方官吏经常送吃的东西给李密的祖母。后来祖母死了,李密就出任了太子洗马,还做了几年汉中太守。
背诵三、四自然段。
三、拓展训练,课外延伸
1、李密在应诏赴任和奉养祖母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对于他的选择,你怎么看待?
李密放弃赴任在家奉养祖母,从传统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孝”,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予以肯定。但是,应诏赴任,达则兼济天下,为民做官也应该肯定。每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只要持之有据就行。
2、探讨对“孝”的看法。自由发言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
3、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4、请根据上联撰写下联,完成后在班内展示
①羊羔跪乳情深,
②慈父严母风风雨雨见真情,
四、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1、小组合作归纳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一词多义:
(1)行:①行年四岁( ) ②九岁不行( )
(2)矜:①犹蒙矜育( ) ②不矜名节( )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 )
(3)至:①至微至陋( ) ②无以至今日( )
(4)以:①臣以险衅( ) ②臣以供养无主( )
③谨拜表以闻( ) ④猥以微*( )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⑥臣具以表闻( )
(5)见:①慈父见背( )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
(6)亲:①躬亲抚养( )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7)日:①日薄西山( ) ②报养刘之日短( )
(8)当:①当侍东宫( ) ②死当结草( )
(9)薄:①日薄西山( ) ②门衰祚薄( )
(10)拜:①拜臣郎中( ) ②谨拜表以闻( )
(11)于: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12)夙:①夙遭闵凶( ) ②夙夜忧叹( )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有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
(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通假字:
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
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终鲜兄弟:鲜,同“无”。
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四十有四:有,通“又”。
古今异义词:
九岁不行:不能行走 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奔驰:驾马飞奔 狼狈:进退两难的情状 则告诉不许:申诉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听臣微志:任,准许
2、给下列句子断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根据表述,将下列句子概括成成语。
(1)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结了。( )
(2)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 )
(3)孤单无依靠地独立生活 ( )
(4)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 )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B(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五、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
B.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
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
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A. B.
C. D.
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1、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A项檄,名词用作动词,命令。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A项“顺昌民以刚为命”表明廖刚敢于抗敌。B项“刚喻从盗者使反业”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表明廖刚对不公事敢于抗争。C项“是欲置我于何地耶”是秦桧的话。D项“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是廖刚劝说高宗遵循礼仪。
3、解析: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1)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哺,吃;困,疲惫;莫若,不如,没有什么比得上。(2)兄:第一处,名词,兄长;第二处,名词用作动词,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为:担任。君:第一处和第三处,名词,国君;第二处,名词用作动词,用对待国君的礼节对待。
附文言文译文: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担任国子录,提拔为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握政权,廖刚论奏没有什么避讳。因为双亲年纪大请求到外地做官,离开朝廷担任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的身份被征召。因为父亲去世守孝回家,守孝期一满,朝廷任命他为工部员外郎,他因为母亲生病辞官。绍兴元年,盗贼从旁边的郡县兴起,官吏都逃跑了,顺昌的百姓都听从廖刚的命令。廖刚劝说跟随盗贼的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上来,不久其他的盗贼进入顺昌,部里的使者命令廖刚抚定。廖刚派遣长子廖迟劝说贼人,盗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不久被召为吏部员外郎,廖刚说:“过去天子一定有亲兵自己率领,用来防备不能预料的事情而加强国君的威严。希望皇上您考查旧制,挑选精锐的士兵作为亲兵,平时就把他们作为卫兵,由军事行动就把他们作为中军,这是让主干强壮使枝叶弱小的方法。” 廖刚又说:“国家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刚刚打算有新的作为,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长久驻扎的地方。请认真建设建康,亲自统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国家的打算,来制止金人窥伺我朝的`心意。”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孝,守孝期满,又担任给事中。廖刚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不能一天没有粮食.现在各位将领的军队都在江、淮一带防卫,不知道有多少万,当初国家没有粮食储蓄,每天等着吃东南地区转运来的粮饷,浙江地区的老百姓已经困乏,想要解救这一祸患不如屯田。”于是献上三篇文章,有能打猎种田的将领校尉,当加倍厚赏,每耕田一顷,给他们相当于转运一顷地粮饷的资金,百姓愿意种地,把粮种借给他们,免除租赋。皇上命令都督府按照这个措施实行。当时朝廷追究章、蔡卞误国的罪过,追加命令贬谪他们自己,仍下令他们的子孙不能在朝廷中做官。在这时章杰从崇道观担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承提举江东茶盐事。廖刚封还诏书,说如果这样,拿什么来显示朝廷的惩罚,于是一起送到宗庙。当时宋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渊圣皇帝(宋钦宗),廖刚说:“礼节有隆重和不隆重之分,兄长做国君就用对待国君的礼仪对待他,自己做国君就用对待兄长的礼仪对待他就行了。希望皇上您勉强抑制住圣人般的心思,只在每年在皇宫内行家人礼。”宋高宗听从了他的意见。郑亿年与秦桧有关系而得到了好官,廖刚公开上疏揭发他的罪恶,桧痛恨他。金人背叛盟约(攻打南宋),廖刚请求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在京城近旁的地方防守,秦桧听说后说:“这要想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上啊?”改任工部尚书,而任命王次翁作为中丞。当初,边报来,从官在都堂开会,廖刚对郑亿年说:“你用百口人保证金人(不背叛盟约),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你有什么脸面还在朝廷上呢?”郑亿年奉祠(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离开朝廷。第二年辞官。廖刚在绍兴十三年逝世。
老师寄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阅读欣赏:
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古代文化知识积累: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4、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5、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6、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7、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8、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以对“臧使者”的处分。
11、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郑方
篇5:陈情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本节要点】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2、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险衅 闵凶() 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矜育() 洗马() 优渥() 逋慢()
2.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常在床蓐
(4)四十有四
(5)五尺之僮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九岁不行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7)臣欲奉诏奔驰
(8)拜臣郎中
(9)是以区区不远废远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舅夺母志
(2)至于成立
(3)沐浴清化
(4)辞不赴命
(5)而刘夙婴疾病
5.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夙遭闵凶
(2)猥以微贱
(3)沐浴清化
(4)凡在故老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6)举臣秀才
(7)察臣孝廉
(8)少多疾病
(9)且臣少仕伪朝
(1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12)臣具以表闻
(13)臣之进退
6.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急于星火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而刘夙婴疾病
【反馈矫正】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险衅(xìn) 闵凶(mǐn) 门衰祚薄(zuò) 期功强近(jī)(qiǎng) 茕茕独立(qióng) 矜育(jīn) 洗马(xiǎn) 优渥(wò) 逋慢(bū)
2.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前往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9)是以区区不远废远
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今义:形容数量少或不重要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2)至于成立:至于,到;成立,成人自立
(3)沐浴清化:蒙受恩泽
(4)辞不赴命:推辞,辞谢
(5)而刘夙婴疾病:被动,被缠绕
5.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3)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4)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6)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7)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8)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9)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10)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说,使……知道)
(13)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6.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变式句
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状语后置)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状语后置)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
探究下列各词的意义。
除: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除臣洗马《陈情表》
当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六国论》(苏辙)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见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答题时找相近的例句,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熟语进行区分,如“见”可以用熟语“见谅”确定他“我”的义项。
【讨论明确】
除: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台阶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清除、去掉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修整
除臣洗马《陈情表》 任命、授职
当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对着、面对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六国论》(苏辙) 挡住、抵挡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 处在某地或某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占着、把着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掌管、主持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担任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同“倘”
见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看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谒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召见、接见
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见解、见识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相当于“我”。
要点二:围绕“陈情”探究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探究活动】
是谁陈情?作者为何“陈情”, 在什么背景下陈情?陈什么情?陈情的目的?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内容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课下注释作答。
【讨论明确】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
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李密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要求,可以辞官不做。
【探究活动】
作者是如何陈情的?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结构的题目,注意概括各段的内容和分析各段之间的关系。
【讨论明确】
首先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境。这些描写凄楚哀婉,恻然动人,而且情理并发,将自己的经历写得情深有致,感人肺腑,为下文“愿乞终养”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如果说第一段侧重叙述祖孙之情的话,此段则推进到君臣之义上,突出尽忠与尽孝这一矛盾,表达了自己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
最后两段,进一步阐述祖孙相依为命的关系,同时保证祖母终老之后一定出来为国效力。
【课堂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ín)凶 悯(mǐn)臣孤弱 过蒙拔擢(dí)
B.终鲜(xiān)兄弟 门衰祚(zuò)薄 茕茕(yíng)孑立 责臣逋(bū)慢
C.常在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马 期(jī)功强(qiǎng)近 宠命优渥(wò)
D.猥(wēi)以微贱 非臣陨(yǔn)首 气息奄奄(ān) 日薄(bó)西山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夙遭闵凶(不幸的事) 未曾废离(停止侍奉) 沐浴清化(蒙受)
B.除臣洗马(解除) 臣具以表闻(听到) 晚有儿息(儿子)
C.犹蒙矜育(养育) 伏惟圣朝(俯伏思量) 岂敢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D.有所希翼(非分的愿望) 夙婴疾病(缠绕)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不能忍受)
【答案】B
【解析】除:授予官职 闻:呈报。
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释,全错的一项是( )
①夙(平素,过去)遭闵凶 ②慈父见(见到)背 ③躬(亲自)亲抚养
④终鲜(少)兄弟 ⑤逮(及,到了)奉圣朝 ⑥行(行走)年四岁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②④③ D.②⑤⑥
【答案】B
【解析】①夙:早,昔;见:相当于“我”; 行:经历。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答案】A
(3)翻译句子。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答案】①出生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②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惜缘
[陈情表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篇6:咬文嚼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八课 咬文嚼字
【本节要点】
1.划分文章的结构。
2.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式。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婵娟( ) 茗烟( ) 胸襟( ) 斟酌( ) 尺牍( ) 焚香( )
清沁( ) 付梓( ) 蕴藉( ) 咬文嚼字( ) 锱铢必较( ) 深恶痛绝( )
岑寂( )
2.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
澡 藻 燥 躁 噪 镞 簇 族 婵 蝉 殚 肆 辑 揖 缉 楫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咬文嚼字:
(2)锱铢必较:
(3)援例:
(4)学富五车:
(5)推陈翻新:
(6)不即不离:
(7)点铁成金:
【反馈矫正】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婵娟(chán) 茗烟(míng) 胸襟(jīn) 斟酌(zhēn zhuó) 尺牍(dú) 焚香(fén)
清沁(qìn) 付梓(zǐ) 蕴藉(yùn jiè) 咬文嚼字(jiáo) 锱铢必较(zī zhū) 深恶痛绝(wù)
岑寂(cén)
2.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
洗澡/辞藻/枯燥/急躁/噪音 箭镞/簇拥/民族 婵娟/蝉联/殚精竭虑/肆无忌惮 编辑/揖让/通缉/舟楫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现在多用于讽刺、死抠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的人,有时用于讽刺当众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4)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5)推陈翻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6)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近;离:远离。
(7)点铁成金:原意是指使石头变成黄金,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的文章。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的结构。
【探究活动】
探究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师释疑】
议论文的结构大致是两种:横向展开和纵向展开,横向展开就一个问题在一个层面展开论述,比如谈时间可以谈时间的价值问题、人对时间不同感觉的实质问题、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之关系问题、时间的公正与否问题、时间的品格问题等;纵向展开就是就一个问题纵向延伸,主要的方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本文就是纵向展开的方式。
【讨论明确】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1~5)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情感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思想和情感的调整。(咬文嚼字 是什么)
第二部分(6~7)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强调“咬文嚼字”务必要做到“惟陈言之务去”。(咬文嚼字 怎么做)
第三部分(8)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文学创作,“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咬文嚼字 意义目的)
三个部分间的关系:第一部分阐述“咬文嚼字”是什么,第二部分阐述“咬文嚼字”的原则,第三部分道出写作时“咬文嚼字”的目的。尽管本文属于文艺随笔,但文章的三个部分之间却依然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
要点二:如何运用事实论据。
【探究活动】
谈谈本文是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的。
【教师释疑】
使用例证法进行论证时要注意:
(1)事例要丰富,注意点面结合。切忌狭隘,古今中外交相辉映。同类事例可用排比句式列举。
(2)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要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3)事例叙述简明扼要。举例为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4)举例之后要有简短的分析,不能把例证法变为事例列举。
【讨论明确】
本文最大特点,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分析丝丝入扣,说理精譬透彻。不仅使人信服;而且使人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生动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不仅思想的表达有误,惊讶、斩截的意味也已存无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样就很好地论证了观点。例子遍及古今,十分丰富。
【课堂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跻(jī)身 敷(fū)衍 媲(pì)美 饿殍(piǎo)遍野
B.娉(pīng)婷 寒碜(chen) 谙(ān)熟 提纲挈(xié)领
C.震慑(shè) 服膺(yīng) 鞭挞(tà) 踽踽(yǔ)独行
D.炫(xuàn)耀 逮(děi)捕 缜(zhěn)密 栉(zhì)风沐雨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斡旋 互相推诿 交插学科 望风披靡
B.脉搏 不可思议 不揣冒昧 进退维谷
C.焦燥 草菅人命 哗众取宠 青春永驻
D.怠慢 未雨绸缪 察颜观色 沽名钓誉
【答案】B
【解析】A 交叉 C焦躁 D 察言观色。
3.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
A.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但是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B.无论是阅读以及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C.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以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答案】D
【解析】A.转折语意过强 B.应为选择关系 C.强调的意味未表达出。
4. 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充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在诗的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 )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 )。既是( )的,( )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A.个别 游离 个别 游离
B.个性 游离 个性 游离
C.游离 个性 游离 个别
D.个性 游离 游离 个性
【答案】C
【解析】
惜缘
[咬文嚼字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 《边城》学案设计
【《边城》导学案设计(高二必修五)(精选6篇)】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2024-01-01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计划优秀锦集2022-08-1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2022-05-19
心理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12-22
高二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2022-06-29
高二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个人2023-03-11
生物教研组工作总结2022-11-07
思想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08-04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反思2022-04-30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