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时间:2022-05-06 11:16: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集锦17篇))由网友“没头脑很高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欢迎阅读借鉴。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篇1:“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口陈新民

(浙江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推出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各学科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的、本质的联系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于“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由原分科的历史和地理加以综合而成,因而如何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就成为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初步的探索。

一、史地综合学习的理由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史地知识的融合与渗透,理由有以下几点。

1.体现了史、地两门学科领域的密切关系

对于历史与地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古今中外学者对此不乏精辟的论述。我国自古就有“史地是一家”之说。例如,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人地关系的探讨,他有一句治学名言,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认为:“地理与历史,最有紧切之关系,是读史者最当留意也”“历史者,因空际时际之关系而发生意义者也”“史迹为之物,必与‘当时’、‘此地’之两观念相结合,然后有评价之可言”。当代美籍华裔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地理环境不仅能决定古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后期文明的发展。”毛泽东也认为:“地理者,空间之问题也,历史及百科,莫不根此。”外国学者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也很多。例如,康德认为,“地理乃历史之基础”“地理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变动的地理”。洛克指出:“地理与历史之关系,一如肉体之精神。”哲学大师黑格尔也有许多关于史地关系的论述,在其《历史哲学》中曾指出:“地理基础就是推动民族精神产生的自然联系”。以上这些有关论述说明,史地两门学科领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的,加强“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史地知识的综合教学,是由这两门学科的密切关系所决定的。

2.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载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与舞台。正是由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制约,人类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出了一幕幕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异彩纷呈、有声有色的活剧。以原始社会而论,没有东非大裂谷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生物进化史上就不会产生“人猿相揖别”这一质的飞跃;没有自然界的压力,就不会导致社会的形成和生产力的进步。以奴隶社会而论,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兴盛均具有特定的地理条件,即位于亚热带、暖温带地区和大河中下游地区,而某些古典文明的衰落也与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变异息息相关。以封建社会而论,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侵,气候变迁则是其天然动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东移南迁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也与其周边独特的地理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资本主义社会而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在地中海沿岸萌芽,继而在西欧临海国家或地区开花结果,显然与这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公元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则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就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澳大利亚之所以称为“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日本之所以成为外向型经济强国,我国之所以出现东西部差异、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经济发达的规律等,都离不开特定地理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当今社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们在对历史上人地关系深刻反省的基础上得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

3.体现了综合课程所追求的价值理念

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综合课程,要充分体现综合课程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就不能将原来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内容简单地拼合在一起。综合课程所追求的是一种整合、集成的教学效果,正如有学者描述的,“课程统整就像计算机的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将个别独立存在的电子组件结合起来,成为功能强大的处理器。课程统整也像人体的组织结构,将各种器官系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有思考与行动的人。”加强史地知识的综合,就是旨在为学生展示一副完整的世界图景,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认知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史地内容的综合策略

历史与地理是人们进行思维的时空维度,历史从时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地理从空间角度看待人类活动,两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那么,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历史与地理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借鉴社会科发展较早的美国的经验。在社会科课程设计过程中,美国的学者认为,要在历史内容中整合地理,应特别关注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指南》中提出的五个地理核心概念:

定位(location):在地表所处的位置

区域(place):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human an denvironment):区域内的关系

运动(movement):区域间的关系

地区(region):它们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

具体到历史内容的学习中,“定位”是让学生知道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区域”可以让学生知晓形成史实发生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人地关系”让学生知道历史上某一区域内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运动”让学生知道历史上的各区域间的人口、物种和信息的流动情况;“地区”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主要地区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历史过程。

下表以七、八年级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来说明在设计历史学习内容时应如何体现这些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四、史地综合的教学策略

要使学生获得史地内容整合的学习经验,除了对内容进行综合外,教师还应该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上述地理学的思想,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塔巴指出的:“只有当内容和过程都丰富多彩和富有意义时,才谈得上有效学习”。据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空间位置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空间位置指地表上某一事物与其外在客观事物间的空间关系。具体到历史内容的.教学,是指一切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空间位置。确定空间位置,对于学生理解这些事件和现象有时是至关重要的。以“隋朝开凿大运河”这一学习内容为例,讲“大运河的开凿”一般都要提及运河的南端城市――杭州。杭州之所以在隋唐以后在国内的城市地位不断提升,就是因为其地处运河南端,并与钱塘江交汇,是江南财富的集散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最终超过了传统的地区中心――绍兴,一跃成为“东南第一州”。可见,学会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史实,是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重要技能。

2.关注史实所发生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

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例如,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除了历史的因素,如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贸易需求等因素,还应该考虑地理的因素,如新航路开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的贸易枢纽,而英国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此是其一。其二,英国森林资源较少,而煤炭资源丰富,英国就凭借这一自然条件,很早就成为欧洲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从而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来源。因此,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介绍,既要考虑其历史的因素,也要考虑其地理的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3.关注历史上各区域内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文明区域,都诞生在地球上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大河流域,而后来人们对这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又常常是导致某些文明湮灭的主要原因。以黄河文明的兴衰为例。从气候及地理方面的原因看,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比现在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还有,黄河中下游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冲击平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易于开垦。因此,古代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为了缓解人口扩张的压力,必须扩大耕地面积,而毁林开荒也就成为经常性的做法。另外,传统建筑和燃料等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这样,就导致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达4000多年之久的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损耗.森林资源的丧失,造成水土流失的加重,农业生态受到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大,强度增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再加上气候变化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最终使黄河文明走向衰落。由此可见,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是理解黄河文明兴衰的主要途径。

4.关注历史上不同区域间的人口、商品和信息的流动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时间上的传承,也包括空间上的传播扩散。而正是这种各文明区域之间的人员、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才是人类社会从原始、分散和隔绝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南渡”,不仅为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人手,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商业通道,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中国的丝绸、造纸术、火药、瓷器等发明创造从此传到欧洲,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也是由此传人中国的;新航路的开辟,更是促进了不同文明区域间的对话和交流,世界从此走向一体。学生了解历史上不同文明区域间的人口、商品和信息的交流情况,也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

5.关注历史上一些重要地区的形成与变迁

例如,“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是该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中国历代疆域图会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也随着政权的更迭而不断变化。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可见,关注历史上一些重要区域的形成与变迁的轨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和认识现实。

总之,史地综合是“历史与社会”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少,特别是在实践层面,对史地综合的教学实践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史地综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于构建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社会科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增强“历史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2:历史与社会等值线地图教学策略论文

【内容摘要】中学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发展和优化,对其教学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安排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以等值线地图教学内容为例,是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综合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对其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优化。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主,阐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等值线地图教学的相关知识点,探究初中历史与社会等值地图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为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作出参考。

篇3:历史与社会等值线地图教学策略论文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课程教学内容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历史与社会课程教材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等值线地图。老师可以借助这些地图更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通过这些地图有效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等值线地图的利用还可以进一步的优化。本文作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等值线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等值线地图教学的优势分析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对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精神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材内容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等值线地图的出现,成为了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亮点。其在教学中有如下优势:1.抽象概念具象化体现所谓的等值线地图就是将相等数值的点相互连接,以此来体现数据的连续分布和变化。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5页的等降水量线地图,就是这样将数值的分布和变化用平面图像的具体形式进行体现,不但能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将复杂的数据更具象化的表达也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表达的内容丰富实用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等值线地图,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更好的相互融合,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3.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材中利用等值线地图这类的图标对具体的知识内容进行描述,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这些图标的对比观察总结出相应的信息。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6页等高线地形图,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出登高区域内的自然风貌、气候特点等等。教学中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这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与调查当中。

二、等值线地图教学的实际问题

受到历史与社会课程特点的限制,以及教学改革普及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利用等值线地图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老师方面历史与社会课程当中涉及大量的历史地理知识,教材中除了等值线地图之外还有许多历史地图。这些地图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学科相关知识内容,特别是历史地理知识点。但是一些老师自身缺乏对地理专业知识的积累,不能准确诠释等值线地图的内容和作用,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2.教学方面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不论在教学要求还是教材整编中都进行了实践资源的扩充。例如:等值线地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时老师还是更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进行更多深入的分析实践训练,造成的教学资源的浪费。3.学生方面初中生的历史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对知识记忆和梳理的困难。虽然等值线地图让知识内容更加清晰,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识图能力、记忆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对整个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等值线地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实际困难,提高等值线地图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价值,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体会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1.对老师进行定期的教学交流分享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老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更新。一些青年教师也需要多吸取教学经验。组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交流分享会,不仅能够对缺乏专业能力的老师进行教学新技能的培训,还可以让一些新入职的老师多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优化师资队伍的同时,也更有效的保障了学科的教学质量。2.借助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能力不足,主要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以及实践活动的匮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设置一些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例如:借助地形图教具的制作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不同颜色的沙子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或者绘制等值线简图,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对知识内容形成更直观的认识,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3.教学口诀与手势相结合在进行地理相关知识学习时,老师可以借助学生的手来帮助学生记忆地形。例如:握拳之后,手背凸起的地方看作山峰、关节的部分当作鞍部、手指的部分当作山脊、手缝当作山谷等等。这样形象的记忆和简洁的口诀,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内容,还可以让教学的过程更具参与性,从而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结

作为综合性的学习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们一定要充分借助当前的教学资源,帮助下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李易.地图教学“六字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X):25-26.

[2]邓云喜.浅谈中学地理的等值线教学[J].城市地理,(14):200.

篇4:《边城》中的社会历史与传记批评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的著名代表作,解读这个文本可以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和不同的视角,用社会历史研究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沈从文作为苗民血统的状况,展开苗族的环境和时代;用传记研究法可以在微观上探究沈从文形成文学观、审美观的内在生命气质。不同批评方法的使用便于研究作家本人,进而使多角度地解释文本成为可能。

关键词:社会历史研究法 传记研究法 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边城》写了一个古朴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傩送,面对无法预知未来的茫然和期待。应该说沈从文写《边城》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更主要的是这是湘西苗民族的故事,沈从文对苗民族有着骨子里割舍不断的感情,所以我们不妨用丹纳的“三元素”说去解读《边城》。另外,沈从文对《边城》的叙述是一种抒情的笔调,有很多人称这是诗化小说。那是什么原因使得沈从文的笔调如此细腻,描写得温婉悲情,这又与沈从文本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有相契合的地方,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圣佩韦的传记批评研读一下作品,以求分析更加全面,角度更加多元。

首先,所谓社会历史研究法是一种按照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去解释文学活动的文学研究方法,共同特征在于,透过作品本身而试图窥见它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并凭借这种背景而最终解释作品本身。丹纳被公认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代表,他综合了几种学说,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元素说,影响很大。在丹纳看来,种族指族类人种的特性,这种种族特性构成它未来发展的“原始地层”{1}。环境指种族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和社会环境。时代指种族的文化传统在一定阶段或时期的情形,包括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心理等。

《边城》是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湘西,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是他人生情感的生发与寄寓之所。可以说,沈从文创作的.独特性,与湘西历史的独特性根连枝接。湘西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苗族是主要的世居土著民族,历代统治者开始以武力强迫湘西土著民族归于王化,于是在长达两千年的湘西民族关系史中,征服与反征服, 同化与反同化成为主旋律。虽然这种征服与同化推动并完成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统一进程,但处江湖之远的苗民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腥杀戮。沈从文对湘西的历史是了然于胸的,正如丹纳所描述的,这种种族特性是天生的、遗传的。沈从文曾与研究他的学者凌宇说过,“苗人所受的苦实在太深了,所以我在作品中替他们说话。”虽然在《边城》的文本中,人物、故事的身份与特征的苗族指称被隐去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边城》具有丰厚的苗族文化背景。故事发生的原型地茶峒属于苗区,边城之边的本意,也是防范苗民的戍边之边。而且文本中涉及到了苗族习俗,端午节赛龙舟,对歌,傩事活动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边城》的创作和沈从文所了解的苗族文化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故事的背景,也是一个作家内心深处的种族观念,可以说,没有苗族文化的存在,沈从文所构筑的湘西世界将土崩瓦解。

丹纳很注重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对文学活动的影响。提到湘西的自然环境,不禁想起沈从文笔下的两岸青山、吊脚楼、云雾中的楼阁,翠色的篁竹。沈从文在这种自然景色的沉浸中展开了《边城》的故事。丹纳认为自然环境的好坏会影响作家的情绪和价值观。沈从文可能也受优美景色的影响,对翠翠的描写像一首诗:“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可见,自然环境对沈从文塑造人物产生了很大影响。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通常隐去故事发生的时间,即使描述也是作为背景推得很远。但从很多作品中我们已经看出苗民依旧麻木地生活着,沈从文对苗民的描写其实是在唱一首首挽歌。在《丈夫》《萧萧》等作品中,“乡下人”虽然热情、善良、正直,合乎自然,但与此相伴随的理性的愚昧又使他们无法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实环境。我们看到萧萧木然地抱着小儿子给大儿子迎娶童养媳,多么蒙昧的悲剧轮回啊!沈从文可能早就注意到了,所以在《边城》《长河》中他要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人性,因为他知道只剩下理想的形式了。他在《〈长河〉题记》里这样写:“‘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湘西在变化中见出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所以,苗民的时代状况以及民族政治、文化的发展对沈从文的创作观念是起着制约作用的,很可能到苗文化几近被汉文化同化后,沈从文就连理想都没的写了。

其次,透过《边城》的表层文本,我们可以窥见沈从文本人的一些经历、经验和人格特征。所谓传记研究法就是悉心探寻作品与作者的联系,试图透过作品寻找作者经历、人格,并根据作者经历、人格去解释作品。法国19世纪浪漫派批评家圣佩韦的传记批评把作品看作是作家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因素的投影。一般来说,传记研究法重要的是弄清作家的传记。可以根据作家的亲身经历解释作品,即自传;也可以根据作家的人格风范考察作品风格,根据作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主要是人生态度、政治观点、伦理观点、哲学观点研究作品;还可以根据作家的创作意图解释作品;分析作家的时代状况等。

沈从文的传记有《从文自传》《自传编零》,美国学者金介甫著的《沈从文传》,凌宇著的《沈从文传》等。在《从文自传》中,沈从文曾提到“我所生长的地方”一切事物保持一种淳朴习惯,遵从古礼。以至于他十五岁离开后,“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2}。所以,在沈从文到北京后创作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也多是他对家乡浓浓乡愁的抒发,其中也不乏含有城乡文化对立的心理考虑,在他眼中,城市的喧嚣、人际关系的尔虞我诈反倒让他更加想念湘西,那里永远是他的理想寄托和精神家园。因此,沈从文作品中的人物的淳朴、善良,《边城》中翠翠,傩送的古朴爱情都是作者头脑中的家乡投影。沈从文还从小就不喜欢枯燥的书本,经常逃学,这反而使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不止一次在《从文自传》中提过水对他创作的影响:“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同水不能分离”,“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很大的关系”{3}。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想象力,因此,他看山看水都是带着审美的眼光,感性的他对自然和美的抒发是直接的,富有激情的。但他也总说“美丽总是愁人的”,这里有一种忧郁的情调。他的性格内向,既富于幻想又敏感,以及不为人理解的内心的孤独,这些情感经历融入了小说人物的心理及情绪状态,因此我们会发现翠翠的性格和沈从文有某些相对应的地方。翠翠的性格“显示出从文这方面的性格”{4}。

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的审美观和他所处的年代,将这两方面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因为很多人对他的审美观的评判总是结合那个年代,而且也因为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在那个年代确实是朵奇葩。沈从文曾说过,他只想造希腊小庙来供奉“人性”,“我以为一个作品的恰当与否,必需以‘人性’作为准则”{5}。这种人性即是生命的天然形式,原始形态就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契合。柏子、贵生、萧萧、翠翠都是这种自然生命形式的表现。这可能也是沈从文反对作家从政的理由,他一直在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也发表了很多文章,如《文运的重建》《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等。这种文学观或审美观在他的自传中很明显地流露出来,“我看一切,却并不把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查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6}。这样,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带给他自己和读者的就是感官上的享受,视觉的、听觉的,甚至是触觉的。《边城》开头三章集中笔力描绘了湘西山水图画和风俗习惯,我们随着文章的叙述节奏,仿佛置身于那张风景画之中。通篇的和谐之气与沈从文的文学观是完全契合在一起的。所以说,作家创作的视角,采用的文体,运用的语言等问题都是与作家内在的生命气质相契合的。

解读《边城》的方法有很多种,相信以社会历史研究法和传记研究法来解读文本,会相对全面一些。而且相对于沈从文的苗族身份、京派的主要作家来说,这样的方法或许更恰当一些。

参考文献

{1}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 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3} 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4} 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年第5期。

{5} 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8月版。

{6} 沈从文:《女难》,《沈从文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版。

篇5:《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乡土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能架起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学生心灵的桥梁,缩短学生同历史、社会的时间、空间距离,让历史参与社会,从而产生探究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一、瑞安市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分类

1.乡土自然地理课程资源

瑞安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上海经济开发区和厦漳泉金三角之间,全市陆地面积1270.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112.52万,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中国百强县(市)。

瑞安市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西部山区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柳杉;草本植物有铁芒茸、蕨;山间谷地苦楝、桉、樟、垂柳、乌桕等;低山丘陵地带多毛竹林。山林之间,山羊、山兔、松鼠、金丝猴、猫头鹰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陆域海岸线24.23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海域内有大北列岛、北麂列岛的195个大小岛礁。受海洋暖流、沿海岸流及入海迳流的交替影响,形成多种鱼类洄游,鱼汛迭呈。瑞安有非常优越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

2.乡土人文历史课程资源

作为历史悠久的瓯越古邑,瑞安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是浙江东南沿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开“永嘉学派”先声的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经学大师孙诒让,历史学家周予同,水生物学家伍献文,报坛泰斗赵超构,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体坛名将夏煊泽,周小菁,文艺界明星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姜嘉锵、陶慧敏等,为瑞安谱写了灿烂的人文篇章。

瑞安山水奇特,风光崎旎,风景旅游区占陆上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七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圣井山、梅龙溪、桐溪、桐盘岛、龙井、卧龙峡;五大旅游区:水乡古镇林、江溪龙潭、山皇古寨、金鸡山、白岩山。两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石棚墓;八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济医学堂、观音寺石塔、圣井石殿、外三甲窑址群等。

3.农村家庭社区课程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初中生接受教育和成长的场所。家庭中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

二、乡土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取代了原有的“以知识为本”,强调公民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铸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他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度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乡土资源的开发可以从自然领域、人文社会领域两个方面进行。自然领域是对当地自然或现象(如水资源、能源、环境等)的研究,人文社会领域涉及社会的历史变迁、社会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特色产品、产业结构研究)等内容。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乃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能使学生认识自己家乡,了解家乡人民的辛勤劳动,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在学习《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时,我穿插了瑞安大罗山的例子,之前的新闻报道,关于此地发现西周时期的古墓,先后发掘出青铜乐器、短戈等60多件文物,这在浙南一带还是首次发现,弥足珍贵。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引发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激起为自己的家乡添砖加瓦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落实新课程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

乡土资源的内容恰恰是和学生生活着的环境紧密相关的。

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来自家乡的报告》一课中,我让学生列出自己知道的瑞安名胜古迹,然后设计“我请外宾游瑞安”的活动,分别按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的行程设计旅游路线。学生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这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中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乃至个体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教学与个体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

3.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和提高专业素质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在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师,专业知识也将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实践性知识得到很大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世界的提升。如民主的'观念、科学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合作的精神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师从课程繁荣消费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有利于教师发扬创新的精神。而且,课程的开发不是靠个体所能完成,这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形成。

三、社区课程资源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新课程改革取之不尽的资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而且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也有着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

1.社区课程资源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应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兴趣与爱好、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实际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重视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对他们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的主题。主题设计应符合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力求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方法多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活动的兴趣。

2.学校课程资源开发

学校可根据课程目标、课程指导纲要及各门课程标准或实施指南所提供的内容领域及其要求,根据自身特色与条件,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起来,选择适当内容,确定合适主题。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开展一次生动的“我的家庭历史”的社区调查活动。既可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又是历史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庭的一次实践。这种活动对拓展历史教育领域,深化历史教育内容,产生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家史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家庭历史的感知,走进现实,走进社会,了解历史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增加对家庭、家乡、祖国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能起到丰富历史学习内容的作用。

四、开发和利用《历史与社会》乡土课程资源的原则

1.乡土课程资源与学校历史教育相结合

乡土资源是历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乡土资源应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行。以主题为目标,多个资源综合起来使用,以达到主题目标的实现。农村山水秀丽,动植物丰富,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资源是很广泛的。

2.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因地因时制宜

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先进地区和后进的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拥有量不尽相同,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的季节性在平原与山区又有所不同。因此,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针对时机和季节作好相应的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课程资源要相互结合

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协同参与及指导、评价功能,重视与校外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社区企事业单位、科研团体的联系及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的建立。在开发乡土资源时,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贴近自然,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搞社会调查,从实践中获得历史知识。

4.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差异性与优势互补

因地域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学校的差异等因素,可供农村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肯定也不同。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所面临的具体环境不同,能利用的资源也有差异性。农村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优势,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促进课程繁荣,促进人的发展。

篇6:基于“规范”与“评选”的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建构

基于“规范”与“评选”的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建构

刘冬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本文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版)》和“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评优”两个方面,进一步审视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的内涵,依托理论内容、实践调查、教学进程计划和成效考核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构建性的探讨,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城乡规划;社会综合调查课程;课程构建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4074);西安科技大学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GJY--YB-5)

城市物质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城市规划学科不仅要引导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更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社会问题。如何有意识地拓展和凭借社会学的视野,培养学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厚基础、宽口径、强自学、快适应,使其既能将空间问题置于更为全面的社会条件中来把握,又能为城市规划带来新的研究方法,为城市规划提供实证与定量化的支撑,这就需要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发挥其价值,由此可见,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的课程设置越发重要。

一、《规范》的要求与导向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不仅是城乡规划学科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城乡规划专业应对转型时期外部挑战的有效途径。社会调查能够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仔细观察和分析,让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认识到社会问题背后的本质,感知经济、社会等方面问题与空间的相互关系。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版)》(以下简称《规范》),其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指出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作为10门核心课程之一,并进一步通过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知识领域和认识调研领域,对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的知识点、推荐学时、内容要求等环节进行设定(见表1)。

虽然《规范》中明确说明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以本《规范》为基本依据,结合各自的要求和规定,参考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标准和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等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办学目标和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但也要求各校构建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应该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全部教学任务和相应要求,覆盖本《规范》所有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因此,《规范》为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知识点、教学要求以及基本课时提供标准和依据。

二、“作业评选”的启发与侧重

自起,全国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每年9月中下旬举办“工作会议暨年会”,同时进行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课程作业交流评优,包括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特别竞赛单元。根据“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交流和评优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的学术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增强学生将工程技术知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法律法规、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结合的意识及综合运用能力。

评优历经15载,从参赛获奖作品的选题来看,由于选题多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因此,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教学面临的难点与重点。

三、课程架构的内涵审视

根据年年底的不完全数据显示,全国设有城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接近200所。工科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多缺乏对城市体系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认识,()缺乏把城市作为资源环境中的一部分来考虑的观念;理科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多对物质建设规划显得难以胜任。

现代城乡规划的多元价值观,驱使该学科的发展从理想的物质形体规划向社会、经济、环境综合规划领域发展的变革,需要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这给现代城乡规划学科教育提出新的内涵。基于此,从培养模式的角度来说,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的课程设置,架构出规划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关联与衔接,注重培养学生对城市社会、资源、环境的调查分析,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认识城市,培养学生发现城市问题、提出协调和解决城市问题方案的能力。

四、课程架构的体系探索

1.理论内容力求简明、全面。综合《规范》的要求与导向、“作业评选”的启发与侧重,该课程的教育培养面临挑战,特别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与实践相结合的需求。同时,考虑到该课程多设置于大四第二学期,因此《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原理》为该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城市系统工程》、《文献检索》等课程为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为其提供观察视角和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课程》、《科技论文写作》等为调查成果的表达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此,对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的理论内容应力求简明、全面,可将讲授的内容分为三个环节,即“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和“做了什么”。其中,“要做什么”环节的主要内容为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涵盖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产生、概述、原理以及基本类型,要求学生对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理论等知识点予以理解。“要怎么做”环节为理论讲述的重点,包括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历届调研报告获奖解析两部分内容。其中,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方法涵盖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前期准备、社会调查方案的制订和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历届调研报告获奖解析则从选题和内容构成两个方面进行讲解,进一步使学生明确“选题”是调查的第一步,是在构思的初始阶段选取一个主题和方向,是开启调查研究的关键所在。“做了什么”环节是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与写作环节,一是明确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的目的、步骤,如何甄别、筛选和整理相关调研资料,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本方法。二是使学生熟悉调查报告的特点、类型、结构和基本内容构成,能将调查的资料组织起来,形成一篇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调查报告,重点要求掌握社会调查报告整体框架的构建,重视基本的语言组织。由于理论讲述过于枯燥,因此在讲授过程中采用传授性教学、沟通式教学与激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课堂专题讲授与教学演示等方式将上述3个环节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技能传授给学生。

2.实践调查突出自主、灵活性。实践调查是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构成的核心,因此,结合《规范》的要求与“作业评选”的启发,将其划分三大步骤,即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反馈调查。其中:初步调查,即在初步调查之前,以组为单位初步选定此次社会调查的题目和方向。该环节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在选题过程中以及确定选题之后,必须阅读、积累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期刊文献,以强化学生对选题的认识,拟定具体的调研方法。详细调查,通过初步调查,进一步明确所选题目存在的现状与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合理、恰当的调查方法,其中研究假设和调查方案尤为重要。该阶段强调学生根据选题试图提出研究假设,强化社会调查的针对性,通过文献积累使学生对其主要的学术观点加以归纳,借助社会调查验证其可行性,从而确定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假设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调查工具、调查时间、地点、拟采用的调查方法等。反馈调查,基于上述详细调查而获得的大量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去伪存真,并加以条理化,进而通过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符合逻辑的解释,进一步校正在初步调查阶段的选题以及详细调查阶段的研究假设,从而得出调查的最终结论,完成社会调查报告。

3.成效考核体现多样化和合理性。考核作为城乡社会综合调查课程构成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重导向、重过程、重能力”,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学习”的原则,因此,考核方式方法应依托社会综合调查的全过程。另外,学生所撰写完成的调查报告,除通过课程作业评价外,还可以借助全国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挑战杯”竞赛中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丰富考核评价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还包括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需要学生从社会、经济、环境、道德、文化等多角度来审视和把握,更需要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专业需求,紧扣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时调整原有的培养模式,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系统掌握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类型、原理和主要方法,又能熟练地进行社会调查,达到培养观察、分析和认知城市问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篇7: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我是社会小主人教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七 我是社会小主人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七单元的总结篇、实践篇,讲述的是学生怎样行使社会监督、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本课强调教学内容的社会性、时代感和时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它是学好第七单元至关重要的实践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正确途径和方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掌握撰写格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的能力,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寻求帮助。

教学难点: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养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难点突破:查阅资料,开展研讨。

教学准备

(1)将学生分成5组,分别寻找本地及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准备发言稿。

(2)准备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调查报告。

(3)准备一张介绍环境污染情况的光盘。(4)某次教室环境脏乱差的真实场景的录像片段,加上学生的解说以及后来的解决情况

教学提纲

综合探究七  我是社会小主人

一、发现问题,运用规则,行使权利

二、一次成功的尝试

三、都可以试试

课后反思

1.这是一节综合探究课,如果把上述内容都放在课堂上,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要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在课上材料的播放和陈述上,要借助于多媒体等手段。

2.在教学中,同学们很喜欢批评别人的意见,制定自己认为合理的规则,讨论往往很激烈,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精心准备研讨会,引导他们既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尊重别人的意见,要让大家明白,一旦新的规则通过之后,就对每个人具有约束力,必须在规则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篇8: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

文/叶剑东

摘 要:从学生学习方式入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课堂提问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课堂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提问;意识

学生自主提问意识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方法。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没有提问的`课堂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三方面的措施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提问意识。

一、课堂提问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力争创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宽松平台。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挫伤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常开,提问之果常结,必须经常鼓励学生并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他们的积极思维,让他们随时打开想象的大门,提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问题。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

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学生自主提问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知识,发挥创造才能,逐步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能力。

如,学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资源问题》时,课本的标题是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要求学生根据标题,自主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呢?既然是个资源“小国”,那么根据生活实际,请你们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合理地利用资源。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回答各种措施,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切,而且提出的有些措施是我们想都没有想到的。

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和身边的所见所闻,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符合自主提问的意识,实际生活的问题,达到在自主提问中,理解知识,加深知识。

三、课堂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提问中,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情境启发的方式,先提出一系列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设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从而点燃其思维火花,培养其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提问。

作为教师,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挖掘潜能,展示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所有的学生在“自主提问意识”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单位 浙江省瑞安市阁巷中学)

篇9:探究式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运用初探

探究式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运用初探

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无疑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社会教学就是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兴趣,初步形成探究能力.

作 者:孙军民  作者单位: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中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0: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育叙事的运用论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育叙事的运用论文

题目: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在上个世纪末期, 教育叙事就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教学当中, 并且对于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虽然叙事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应用较晚, 但是却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小学的教学阶段是形成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阶段, 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思想动向时刻掌握, 进而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叙事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 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一、教育叙事的概念探析

教育叙事是一种通过讲述和教育相关故事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情景事件进行叙述, 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育叙事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 从而达到发散学生们思维的目的, 进而促进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素质发展。把教育叙事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 能够帮助《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快的实现教育目标, 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育叙事这种教学方法, 不但能够有效的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建立课堂上学生们的主体地位, 从而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二、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一) 明确叙事主体

作为一种有效的'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育叙事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来进行, 所以, 教师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本身的性质来进行, 这也是叙事教育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进行实施的基本前提条件。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当中, 很多教材内容中的主题都是重复的, 但是却有着不用的侧重点, 教师应该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来进行叙事内容的制定。例:在讲到《我们的大地妈妈》的时候, 应该侧重讲解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们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而当讲到《家乡的物产》这一课时, 应该侧重讲解家乡物产, 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二) 明确叙事风格

在进行教育叙事之前, 教师首先应该对于故事的叙事风格进行确定, 从而在进行故事的叙事过程中, 能够有效的提升叙事的感染力, 提升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教师的讲话风格也是教育叙事这种教学方法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故事本身的实际内容来选择具体的叙事风格。

(三) 遵守叙事原则

教育叙事应该确保故事的真实性, 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对于学生的正确引导, 从而真正的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另外, 教师也要把故事的生动性和对于学生思想方向的教育进行结合。生动的教育叙事能够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 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升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 深入挖掘故事内容

在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当中, 应该关注叙事的故事是否完整, 内容是否生动。同时, 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的过程中, 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叙事的表面, 而是应该把叙事教育的作用真正的显现出来。所以, 教师在进行叙事教育的时候, 应该把故事当中所包含的意义挖掘出来, 从而把故事本身和学生们的情感连接起来。教师可以更多的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来为学生们叙述故事, 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

三、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应用的原则

(一) 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注意教育叙事的真实性, 同时也要使所设置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得学生们通过故事进行反思, 每一个故事的主题实际上都是由在特定情境下行为组合而成。教师们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 不能仅仅通过讲述故事来进行教学, 不应该使得课堂教育受到叙事情境的限制, 要尽量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叙述。因此, 教师们可以根据情境的变化来把故事一点一点的呈现给学生们, 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教师叙事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 把故事的生动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把故事的生动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能够有效的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把故事通过生动的方式讲述出来, 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加深自身的情感, 进而为学生们在下一个过程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 教师在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 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也就是根据《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故事的讲述, 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进而对于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一些教师为了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在整堂《品德与社会》课当中都在讲故事, 虽然这种叙事教育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但是却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找准《品德与社会》对于教育叙事进行应用的重心, 从而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 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进行应用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们应该给予教育叙事这种教学方法更多的关注。充分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性质, 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策略,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

篇11: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对小班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对小班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周 欣 黄 瑾 杨宗华 刘燕琳 陆宝娟 潘 烨

近年来,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域的内容比较容易综合,如社会、语言和艺术领域,但由于数学领域本身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它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综合比较困难。这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自秋季开始,我们在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的行动研究,其目的是要探讨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如何更好地融人数学教育。长宁实验幼儿园三个班级的教师与儿童参加了这个研究。研究的具体问题有:如何了解与评定儿童的数学发展水平?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如何有机地结合数学教育?如何组织与指导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在数学活动区中如何提供材料与指导?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如何与儿童相互作用?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家长如何参与?在小班阶段,我们对部分研究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究。经过实践,儿童的数学水平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到小班末,87%的儿童掌握了10以上的基数概念。下面是我们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研究的理论基础

曾戈夫(Rogoff)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认知的发展是一种合作性过程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强调成人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关注成人与儿童对这一合作性过程的贡献。这里的“合作性过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面对面的互动,如对话、教学、个别辅导、合作性学习:也包括共同参与一个事件或活动:还包括参与一个当事人并不在场的共同性活动(通过其他传媒方式进行交流)”。…鲁戈夫把儿童的认知发展界定为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以往把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一种儿童个体的特征,但根据这一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密不可分。“儿童的发展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的变化”这一观点与人类发展生态学对人类发展的解释不谋而合。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成人与儿童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产生变化的过程,它逐步向有利于儿童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的方向转化。教育机构通过教育活动内容、成人与儿童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关系类型来影响儿童的发展。

近年来.有关成人一儿童共同参与各种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的研究也一再证实这一理论观点。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数数技能的发展离不开成人一儿童的共同性活动。如儿童参与数数的方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成人的示范,到成人与儿童一起数,再后来成人在数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儿童在数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直至儿童可以独立数数。我们研究发现,4岁儿童的.数概念发展水平与家庭中父母是否经常与儿童共同参与有关活动密切相关,如父母与儿童一起玩涉及数的玩具或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有关数的任务等。在幼儿园环境中同样如此。研究表明,有关数方面的环境刺激,成人与儿童共同参与的涉及数的活动对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行动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成人与儿童共同参与的数活动的质量,包括集体数学活动与数学活动区活动。

在传统的幼儿园分科数学教育中,教师比较关注如何教,较少关注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个别差异。随着知识观、儿童发展观的变化,教师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是主体对经验世界的建构,是个人对客观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解释。㈣这种理解与个人的经验、学习和感知方式、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个体的知识带有明显的个人建构的特点。在儿童数理逻辑知识的学习上,这种个人主动建构的特点尤其明显。我们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同一个数概念的表征与理解以及学习和掌握同一种数学技能的途径、方法、时机和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儿童数学发展中具有显著个别差异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儿童的数学学习尤其是一种个性化的建构。建构主义认识论对教师的职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去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考虑如何提供有利于个人建构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如何引导、促进这种个性化的建构过稗。

行动的指导思想

学前儿童教学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父母的影响。儿童进入幼儿园时已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因此了解儿童的数学学习经验与发展水平是开展有效的数学教育的前提。我们在小班上学期初对儿童的数学发展水平进行了测查,发现大部分刚入园儿童已经掌握了5以上的基数概念,因此我们在制定小班儿童数概念教育目标时采取了“下面保底,上不封顶”的开放性方法,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或数学活动区中的活动不一定局限在让儿童掌握5以内的基数概念,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儿童要求比较灵活。我们的实践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

1.数学学习与幼儿园课程其他领域的渗透与整合

儿童的数学学习应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环境、活动室环境、幼儿园主题活动、活动区、一日生活环节等。小班儿童的数学学习更应渗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如在活动室墙面环境布置上,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一一对应,实物、数点与符号的匹配,数数.空间关系辨认以及折纸顺序示意图等材料,让儿童与墙面材料互动:在一日生活环节方面,我们在户外活动和吃点心环节渗透数学的学习;在娃娃家、搭积木活动中,我们都自然地渗透了数学学习。另外,我们设立了数学活动区。数学活动区的长处在于:便于与主题活动联系,活动区材料可以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每次集体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都可以放到活动区;儿童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儿童在选择活动的内容与材料上有较大的自主性;儿童有与不同的同伴互动的机会;便于教师观察和个别指导。按我们原来的设想.小班儿童的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与数学活动区中完成。不一定要组织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但考虑到长宁实验幼儿园在实施课程时的做法,我们在小班保留了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并以小组形式组织活动。我们参与设计与实施的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并不多,只有8次.所以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对本研究中小班儿童数学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

2.数学学习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在分科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根据数学学科的体系来设计教育活动。教师只要考虑教材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这两方面的因素,不必考虑在什么时候适合进行什么内容的数学教育活动。而在实施综合课程时除了要考虑教材的内容与儿童的发展水平外。还要考虑一个更 复杂的因素.即如果把这两方面因素与主题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在结合主题活动设计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方面,教师确实面临着挑战。从我们设计和实施的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来看,有的活动与主题活动有实质性关系,但有的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联系比较勉强。我们采用的方式是,以主题活动为基本线索,改造原来主题活动中较容易与数学学习结合的活动。如果原来主题活动中的活动都不太适合,我们会重新设计与该主题活动有关的活动,其中数学内容的确定则依据活动的性质以及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具体情况。在设计活动时,我们尝试把数学学习与课程其他领域的某个内容结合起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原有主题活动有的较容易与数学综合,如科学、美工等活动,但有的较难与数学综合,如学习儿歌、故事、歌曲等。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与其他领域学习内容的整合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而且,教师必须了解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发展的状况,否则在确定主题活动中的数学内容时会遇到困难。

3.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情景性学习

认知与学习的情景性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它强调教育过程中个体从学习者到实践参与者的转换,强调学习活动要与真实情景和真实任务相联系,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练习。情景性学习对学前儿童尤为重要。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儿童只有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注意从三个方面来提供情景。一是通过一日生活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真实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如儿童在吃点心时学习点数物品,不仅理解数的真实意义,也理解数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二是在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中注意情景的创设。如在“我是小司机”的活动中创设了给超市送货的情景,让儿童学习分类以及数物对应;在“春游”活动中创设了超市以及户外野餐的情景,等等。三是在数学活动区中创设情景性的学习机会。如我们创设了“上海银行”的活动情景,儿童在这一情景中练习点数物品,用自己的方式表征数量以及学习实物与数点的一一对应。

4.观察与了解个别儿童的数学发展水平

儿童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天赋、经验、能力、兴趣和需要。教师耍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以有效促进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我们采用的方法有:(1)在数学活动区中,注意观察和记录个别儿童的表现。(2)在制定计划时,考虑儿童已有的经验与发展水平。(3)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注重让儿童在操作活动中展现自己原有的理解、经验与发展水平,根据儿童的水平进行互动。我们在设计集体教育活动时.先让儿童自己探索操作,表现真实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与其互动并提供指导。(4)在教育活动中提供让不同发展水平儿童选择的活动内容,因人而异。(5)在反思教育活动时关注儿童的表现与进步。

5.强调学习活动中儿童的互动、协作与交流

在鲁戈夫的理论中,认知是一个合作性过程。鲁戈夫认为,同伴地位的相似性有时能使他们起到成人不能起到的作用。儿童必须有机会来学习合作。现有的研究表明,如果课堂的社会结构支持儿童之间的互动,儿童就能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中国儿童在家庭中往往失去了许多合作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幼托机构中给他们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尤为重要。我们的尝试包括:在数学活动区中提供可以让几个儿童一起玩的材料和活动;在儿童遇到困难时教师请其他儿童帮助;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提供儿童互动、协作与交流的机会与环节,如两两配对,三四人组成合作小组等。

篇12:[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从199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社会课将全面取代原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课 程计划的规定,社会课内容中应包括社会常识、地理常识。那么,为什么社会课要选择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 同样是历史和地理常识,在单独设课中和社会课中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弄清这两个基本问题,对我们理解社 会课中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选择和编排思路,进而走出历史和地理常识分科教学的框架,走进社会课综合认 识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体系,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一、史、地常识在社会常识中的地位

(一)史、地社会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 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什么是社会常识?最简单概括的说明,就是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那么社会 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借助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这样的归纳:社会作为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的人类 生活共同体,享有共同的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 ,同时它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从社会的特点来分析,社会具有“三性”。一是时 空性。人的生活环境既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又有本地、外乡和他国的地域差别。比如,中国作为一个 社会范畴,有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二是团体性。 人不能离群索居,要与家人、邻居、社区居民乃至全国、全世界人民生活在一起,不同层次的环境又形成了不 同的文化。比如,华北平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江南水乡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同。三是多元性。人类 社会得以延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通过不同的活动,不断地创造财富。比如,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 、商业活动,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社会的这些特点,能够通过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和地理 常识,予以最浅显的反映。或者说,地理和历史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二)史、地社会常识对学生认识社会所起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小学社会课所要完成的三方面任务:

1.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 会常识”。这里所说的社会常识,很大一部分是地理和历史常识。比如,我们要了解中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 特点,了解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有过去、现在和 将来。历史就是昨天的社会,因此,循着历史的线索追寻昨天的“足迹”,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社会。 比如,我们了解了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人口稠密 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了解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 解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就不难理解我们国家的 政治性质。因此,地理和历史知识不仅给予了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的两个视角,还给予了我们认识社会 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比如看待社会要有时空观。

2.在能力方面,“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地理、历史社会常 识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图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例如,通过地理事物的 分布图、历史事件的变化图等,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观察这些社会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找到它们之间的 联系。从地图上学习社会常识,不仅是社会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实际社会生活的需要。

3.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有丰富的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内容,它们对完成社会课思想教育任务,担负着极为 重要的责任。在近、现代史方面,内容涉及了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的英勇奋斗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等。通过这些社会常识的讲述,使学生受到生动的爱国主 义教育。在国情教育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比如,既讲述我国五种地形齐 全,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的一面,又讲述我国山地多、平原少,耕地相对不足的一面;既讲述长江、黄河对中 华民族的贡献,又讲述长江、黄河的洪涝灾害仍是中国的一大忧患;既讲述我国资源绝对数量大,又讲述我国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数量较少。把我国的国情实实在在地摆在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而 且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较高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

由上述可知,史、地社会常识能够很好地担负起社会课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的任务,因此,它们 在社会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怪乎新编小学社会教材(人教版)中,史、地社会常识要占到三分之二的 篇幅。

二、社会课中的史、地社会常识与原历史、地理课的主要区别

(一)不求史、地常识的系统性

我们熟悉的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在分科教学中保持着各自的系统。小学历史教材,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 时间和顺序,中国史部分分30个课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接下来介绍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历史。其中涉及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诸方面的内容。小学地理课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角度, 由近及远,从乡土地理出发,讲到中国地理,最后简单介绍世界地理常识。由此可见,小学历史教材和小学地 理教材,都有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

社会课作为一门课程,其知识应该有自己的体系。显然,这个体系既不能是历史的体系,也不能是地理的 体系。因此,原来隶属于历史或地理学科的知识,在社会课的知识体系中就有了新的.规定性。社会课更多地考 虑从认识社会的角度来取材,因此,过去分科教学时一些取材的原则有了相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史、地 常识面临着筛选和重组。不求史、地常识的系统性,恐怕是两者最显著的差别。

(二)史、地社会常识的组织和侧重点有变化

原小学历史课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安排教学内容,即所谓“红线串珠”,每一课讲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 人物,内容比较全面,而且各课在教学中的位置几乎同等重要。社会课中的历史社会常识,强调从认识社会事 物的角度来取材,内容详略有别。比如,认识“祖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历史事实,教材只 是突出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郑成功、康熙等历史人物对国家统一所做 出的杰出贡献,而对这些人物其他方面的功过或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从历史课的体系看,对这些历史人物 的介绍显然是不全面的,但从社会课的体系看,这种选材恰到好处。

原小学地理课主要介绍地理环境的特点,虽然也涉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但侧重点还是讲环境。而社会课 的出发点是讲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比如东北林海雪原人们的生活、华北平原人们的生活、黄土高原人们的 生活、江南水乡人们的生活,以及不同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等,环境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背景知识。

(三)史、地社会常识的结合

如前所述,历史、地理分科教学时,它们有各自的教育目标、知识框架和教学体系,不要求史、地常识的 结合。而在社会课中,把认识社会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从社会事物的纵向发展(即历史发展)与横向联 系(即空间联系)两个层面分析问题,使社会课具有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

分析社会教材(人教版),可以看到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结合,大致体现在两个层面上:

第一,整体结构设计。例如,社会教材中的“认识祖国”部分,大致有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一 方面对祖国方方面面的社会事物进行一系列的静态分析,包括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自然环境、自然 资源等基本国情;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由古及今,对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进行动态分 析。这样,一条横向的线索和一条纵向的线索,把祖国的基本面貌勾勒了出来。分论部分主要是对祖国不同地 区人们的生活特点进行介绍。一般而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最能打上环境的烙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注意捕捉这一点,笔触不只是停留在“昨天”,而是涉及“ 今天”,甚至展望未来,融入了历史发展的眼光。

第二,一些知识点内容的设计。例如,“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上阐述京杭运 河的兴衰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从京杭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讲到现在正在发挥和今后即将发挥的作用,另一 方面又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阐明京杭运河的起止点、流经的地区、连接的大河,以及沿岸的名城。又如,“社 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教材选择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史实――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大 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升空、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经济特区的建设。与现行历史课本 不同的是,社会课没有局限于这几个历史的“点”,而是把它们看作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一个个不同的侧面, 从每一个历史的“点”上,向各行业的“面”上扩展。从解放牌汽车讲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巨大发展和分布;从 大庆油田讲到我国石油工业的分布;从原子弹爆炸成功讲到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历史和地理常 识结合的生动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社会课中讲述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是由社会课本身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决定的,而决不是原来 小学历史课和小学地理课的简单合并。

(二)社会课中的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融入“认识社会”的知识体系,必须突破原来的历史、地理分科教 学的知识框架,进行知识的重组。

(三)社会课中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结合,是社会课特有的时空观或思维方式。

篇13:[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从199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阶段小学社会课将全面取代原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根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小学课 程计划的规定,社会课内容中应包括社会常识、地理常识。那么,为什么社会课要选择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 同样是历史和地理常识,在单独设课中和社会课中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弄清这两个基本问题,对我们理解社 会课中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选择和编排思路,进而走出历史和地理常识分科教学的框架,走进社会课综合认 识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体系,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一、史、地常识在社会常识中的地位

(一)史、地社会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九年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 常识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一门重要课程。”什么是社会常识?最简单概括的说明,就是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那么社会 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借助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这样的归纳:社会作为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的人类 生活共同体,享有共同的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 ,同时它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从社会的.特点来分析,社会具有“三性”。一是时 空性。人的生活环境既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又有本地、外乡和他国的地域差别。比如,中国作为一个 社会范畴,有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二是团体性。 人不能离群索居,要与家人、邻居、社区居民乃至全国、全世界人民生活在一起,不同层次的环境又形成了不 同的文化。比如,华北平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江南水乡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同。三是多元性。人类 社会得以延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通过不同的活动,不断地创造财富。比如,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 、商业活动,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社会的这些特点,能够通过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和地理 常识,予以最浅显的反映。或者说,地理和历史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

(二)史、地社会常识对学生认识社会所起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小学社会课所要完成的三方面任务:

1.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 会常识”。这里所说的社会常识,很大一部分是地理和历史常识。比如,我们要了解中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 特点,了解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风俗习惯。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都有过去、现在和 将来。历史就是昨天的社会,因此,循着历史的线索追寻昨天的“足迹”,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今天的社会。 比如,我们了解了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是我国人口稠密 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了解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 解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就不难理解我们国家的 政治性质。因此,地理和历史知识不仅给予了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的两个视角,还给予了我们认识社会 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比如看待社会要有时空观。

2.在能力方面,“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

[1] [2] [3]

篇14: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赵    毅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  410001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  社会适应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

[1] [2] [3] [4] [5]

篇15: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赵    毅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  410001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  社会适应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比较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能力。其中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关系

3.3.1合作学习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3.3.1.1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2] [3] 下一页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小团体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团体中,小学生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德,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现代竞争观。

3.3.1.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的社会适应环境

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使小学生一起很轻松的进入新的`环境,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所以使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3.3.2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互相作用。

根据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原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例如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我曾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跟踪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7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只有1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9月开始合作学习上体育与健康,且贯穿全学期。经过一年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有5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4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有5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5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合作是小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3.3.2.1树立合作的榜样

同伴是小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小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小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小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小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小学生一起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3.2.2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跳橡皮筋、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给孩子们分配不同游戏角色,因此孩子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都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3.3.3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

3.3.3.1培养自己的最基本生存能力

在培养最基本生存能力时,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日常生活方面,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煤气,在公路和街道上走路,在动物园,在山里,应该怎么办?然后在操场上结合这些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合作的游戏,如救火、抢救伤员、搬运伤员,过十字路口等游戏。另一方面,对付坏人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社会上也有一些违法人员,例如在学校门口敲诈学生钱物的流氓,拐买人口的骗子,小学生一定要学会与陌生人大交道的能力,识别坏人的能力,并学会遇到坏人时沉着冷静的想办法保护自己。

3.3.3.2培养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开放的心理面对新的小朋友。不适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原来的环境中习惯。

3.3.3.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学会在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

环境都可以改变的,到了新的环境,首先我们必须适应它,然后慢慢的改变新环境不好的地方。

总之,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课例很多,只有我们细心的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社会充满诱惑和憧憬,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标准》

2、  vermette,P.(1994).Four  Flaw:Avoiding  the  Common  Mistakes  of  Nonice  User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The  Highschool  Jounal-Feb/March.

上一页  [1] [2] [3]

篇16: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打好基础。而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却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及课后操作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通过组内学习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共同探讨与实践,组间相互竞赛、公平竞争的格局,增强了学生“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的兴趣和动机。然而在当前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当中,由于教师、学生、内在、外在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针对本文提出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改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    历史与社会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冲击下,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师不能再一如既往地将现成的知识,强行传递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20世纪80年代,随着构建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具有明显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课堂组织形式变化,而是彻底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多地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形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学习。但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这些问题。

一、 小组合作学习―― 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形式是许多教师常用教学方法。确实有些小组合作活动对于调节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时一堂课教师要组织好几次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如果过多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针对小组合作,我们要静下以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的安排有无必要?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中“冷战”后的和平主题,专题探究中问题:“在图1-45上标出北约最近两次东扩的国家名称”,这样的问题就不需要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因为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的地图1-45来解决。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问题,教师需要深思熟虑后,对有必要的问题,才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完美结合,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这些课堂中的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有无真正达到目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有些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只给学生一、二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深入的展开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停止,各个小组学生的结论尚未统一,教师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 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缺乏合作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组合上,教师缺乏科学的安排(以学生自然座位随机组合的现象较多),在同一学习小组内部,各成员又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合作效率不高。在讨论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几种现象:一、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小组成员默不作声,既不查阅资料,也不参与讨论,你看我,我看你,等待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讨论题答案;二、有些学习小组,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从讨论到回答问题,往往就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滔滔不绝;三、教室一片吵闹声,热闹非凡,小组成员你说一句,他插一声,大家抢着说,发表见解无序化,没有人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到后来时把握不好,讨论结束了,小组观点还未统一,这种合作看似热闹,实质效果很低。

三、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会造成一、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二、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措施来进行纠正,达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合理利用。下面就本人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一、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为了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教师必须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根据学生人数和学科特点,每个小组以4-8人比较合适(有时合作学习不需要太多成员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分几个小组),教师在进行指导分组时,小组成员的搭配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考虑全面型与特长型学生互补、形象思维型与逻辑思维型学生互补、动脑型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优势互补、优秀生与“后进生”知识互补、性格外向型与性格内向型学生互补,达到组内互助学习的效率提高和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全班分成4-6小组,各小组之间整体素质基本一致,可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以保证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中,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问题。问题有两个分别一:你觉得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禁止?为什么?二:你是如何看待“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这个问题的?针对第一个问题,全班各个小组内互相进行讨论,各小组中形象思维型的学生就能根据当时的背景进行联想,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就会与当前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通过小组学生之间互相的讨论合作,最后得出该小组的一致结论。同时小组中内向型的学生进行深思熟虑,而外向型的学生则对各种意见进行阐述,最后,由外向型的学生发表该小组的意见,参与对其它小组的辩论。针对第二个问题,各个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小组内的全面型的学生可以对郑和为什么没有发现美洲进行总体概括,而特长型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对郑和为什么没有达到美洲的原因进行表述,两方面学生的互相合作,达到问题的解决。因此,科学的分组对小组合作的成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明确小组成员之间的平等团结、分工合作――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

为了给小组合作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教师要教导学生平等相处,做到互敬、互爱、互学、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学生个人能量凝聚为团队力量,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一节课中课堂小组讨论时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讨论结束后,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教学上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介绍;记时员:负责掌握小组讨论时间和每个成员的发言时间,以防语言霸权现象,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交流机会;另外还可以安排噪音控制员等。至于人员的安排,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是小组成员自我推荐,内部认定。在这些分工中,组长的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这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与成效。为了使小组成员的分工只能是相对固定的。所谓固定指为便于教师召开组长会议或安排组织活动时的联系工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必须确定一名固定的常务组长。所谓相对指在讨论学习时,成员的分工应进行阶段性调整,一般以一周为单位调整比较合适,如第一周A同学为组长,B同学为记录员,C为发言人,D为记时员……,第二周则更换B为组长,C为记录员,D为发言人,E为记时员,依次轮流。

三、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顺利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一、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二、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三、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与价值。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学生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心智,教师在新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使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篇17:让历史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乐园-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发挥学

让历史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乐园-谈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设置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正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所指出的`那样,”承担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

作 者:丁立军  作者单位:上虞市实验中学,浙江上虞,312300 刊 名:教学月刊(中学版)  PKU英文刊名:THE TEACHING OF POLITICS 年,卷(期):2007 “”(21) 分类号:G63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人文地理学家鲍觉民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高中英语教学总结

市第二中学春季学期工作计划

拓展高中史地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新领域

初中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浅谈历史地名教学价值论文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综合及其教学策略(集锦17篇)】相关文章:

高中英语教学总结2023-02-07

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2023-03-16

五年级社会教学计划2022-08-29

幼儿园教学活动心得体会2022-08-04

高中英语教学总结1000字2022-05-31

八十二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第4周工作计划2023-12-06

学校政史地教研组工作总结2024-01-21

中学学年工作计划2022-08-31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2022-11-03

高中英语教学新策略论文2023-07-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