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推荐19篇)由网友“火锅就是无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篇2: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着眼于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亲历探索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习验算之前,设置了一个买衣服和鞋子的情境,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得数后,很自然的有一个疑问:“算得对不对呢?”从而产生了验算的要求,使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学习的。
在新授的.教学中,因为验算是学生第一次碰到,学生在讨论验算方法的时候还是出现了问题,学生感觉有点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所以我结合情境,让学生分析一套运动服的价钱、一双运动鞋的价钱、付的总钱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小组讨论验算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着去写验算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然后再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算理。
篇3: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加减法》的整十加减整十数,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简单在以前口算练习中80%学生已经学会,于是我决定采取学生主动学习特点,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由情境导入,让学生提问并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说说是如何算的。
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尝试用简洁易记的口诀来总结算法。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去加一位数,再用得数加整数。学生讨论总结出许多口诀,“个位加个位,后加十”、“先加个,再加十位”、“个加个,再加十”……学生说过之后,又让同学找一找你喜欢的口诀,并说说理由。发言中,学生认识了口诀需要尽可能抓住重点、简单容易记忆。
教师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的奥秘,体验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丰富感受,点燃智慧的火花,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口决学习法是一种常见的记忆方法、整理方法和复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总结学习口诀,从而体验和感受口诀学习法,并通过评比自己喜欢的口诀,了解编写口诀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个方面的知识不是教师理论的讲解,而是学生自己实践中的亲身感受,这种认识可以更加深刻的融入记忆深处。教师在学习中需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与认识实践中的各种知识和体会。
我让学生多做些练习来巩固算法,学生不同解法,我给予一定的肯定,但让孩子比较出最科学的方法,然后计算。我觉得学生学得较好,只是要多加一些游戏可能学生会更感兴趣。
篇4:二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学时,我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能力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学生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
(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用简便写法。注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篇6: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教学内容:
(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篇7: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十个一是,十个十是()。
2、8+7=9+6=30+50=40+60=
3、38+39=36+58=280+390=350+570=
师:第2题我们口算就能很轻松的算出答案,可是第3题,我们再用口算就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那以前我们是怎么算的呢?
(指名说)谁愿意到黑板上笔算这4个题?(学生用竖式笔算,并引导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投影出示P15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导观察中国特有种数的动物情况。
师:同学们,这几类动物中中国特有的种数分别是多少?你们能根据中国特有的种数的数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加法问题吗?(学生提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等等)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们会计算吗?愿意自己尝试一下吗?如果遇到问题和你的合作小组一起讨论解决。(根据所提问题有选择的让学生解答。)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在计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指名说)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同前边学习的不同之处-----需要连续进位。
师:谁愿意再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指名说计算算理)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连续进位,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课本P16做一做第1、2题(巩固笔算算理)
2、变式练习:课本P17练习四第2、3题(训练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综合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误改正过来。
76+25=9189+13=111
7698+25+1391111(训练综合改错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问题,我觉得大家真是了不起。谁再来说一说如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好吗?
(指名说)
篇8: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增强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教材在编写时对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和开放题,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掌握验算方法。
难点:
1、连续进位加法
2、连续退位减法
突破方法: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计算往往是和实际问题中引出的,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出数学问题,学习数学方法,也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教学。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习,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习自主性。
3、加强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环节,同时也可以利用练习中提出的估算要求,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4、恰当、适时的运用合作学习方式。
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探索和讨论。
课时安排:(共9课时)
1、加法................................................3课时
2、减法................................................3课时
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20xx年9月7日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十个一是(),十个十是()。
2、8+7=9+6=30+50=40+60=
3、38+39=36+58=280+390=350+570=
师:第2题我们口算就能很轻松的算出答案,可是第3题,我们再用口算就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那以前我们是怎么算的呢?
(指名说)谁愿意到黑板上笔算这4个题?(学生用竖式笔算,并引导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投影出示P15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导观察中国特有种数的动物情况。
师:同学们,这几类动物中中国特有的种数分别是多少?你们能根据中国特有的种数的数据,提出几个有价值的加法问题吗?(学生提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等等)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们会计算吗?愿意自己尝试一下吗?如果遇到问题和你的合作小组一起讨论解决。(根据所提问题有选择的让学生解答。)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在计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指名说)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同前边学习的不同之处-----需要连续进位。
师:谁愿意再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指名说计算算理)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连续进位,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课本P16做一做第1、2题(巩固笔算算理)
2、变式练习:课本P17练习四第2、3题(训练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综合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误改正过来。
76+25=9189+13=111
7698+25+1391111(训练综合改错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问题,我觉得大家真是了不起。谁再来说一说如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好吗?
(指名说)
篇9: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第11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第12课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课本P34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新 课标第 一网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14课时 我长高了
教学内容:
课本P36、3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
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身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
1、测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 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统计表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认识统计表。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计录。测量完后进行讨论交流。观察统计表,在小组内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
2、测量活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四、随堂练习
篇1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及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与计算起来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练习,体会数学算法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数学思考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方面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安排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课前三分钟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课后反思
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1页例2,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
先算65-(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整节课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出多种算法。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虽然整节课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觉教的很轻松,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改进:
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我应多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也便于巩固加深。
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例3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3 8 0
+ 51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
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十个
5. 5 0
- 3 8 0
1 7 0
师介绍: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3.总结算法。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请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3题。
小组内以开火车的方式说答案,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4.完成“练习三”第4题。
先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
(2)百十个 百十个
3 8 0 5. 5 0
+ 5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课时就管不住自己,说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准备让学生发现算理,总结方法,但实际没有那么理想。
第4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找近似数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与大伙分享。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课前三分钟)。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5题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 221+239≈450(人) 450﹥441
220 230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1.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221和23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快地说出来。因此,我觉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
2.学生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够好。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我只好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没有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估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课前三分钟
学生主持,找出一些数的近似数。
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二、基础训练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三、 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 裙子 电扇 电饭锅
118元孙 134元 230元 248元
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个别学生没有一点的估算意识,这有待于以后多练习、多强调。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讨论交流法,讲练法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课前作业预设与处理:举例说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前三分钟)指名学生主持。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课前作业处理)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
(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第7课时:练习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练习册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进一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填练习册
篇11:《加法和减法(二)》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反思
《加法和减法(二)》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反思
《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加、减计算中的进位和退位往往是教学难点,也是计算错误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
1.操作学具理解进位与退位,形成计算思路。
在教学口算与笔算、加法与减法、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例题中,都通过摆小棒或拨算珠探索并建构计算方法。
第74页例题列出的算式是24+6,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思路,先算的4加6得10,怎么办?这时摆小棒能激活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形象地展示出再算20+10=30。摆小棒计算24+9,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操作,因而算法可以多样化。各种算法虽然都是好的,但“辣椒”卡通的思路更好些。这种算法有三个优点:一是与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24+6的思路是一致的。相对稳定的思路易于学生掌握;二是已经熟练掌握的20以内进位加法口算,能支持这种思路的运行;三是与笔算法则一致,有利于以后竖式计算的教学。
摆小棒计算30-8,拆开1捆、拿掉8根,形象地显示了从十位退1、个位作10的退位原理。摆小棒计算33-8,也可以算法多样化。“辣椒”卡通的算法更好些,是希望学生选用的方法。
2.经常组织比较,及时整理知识结构。
到本单元为止,先后教学了100以内加、减计算的多种情况。能否组织成合适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学生对算法的掌握以及计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为此,教材有计划地组织不同计算情况的.比较。
(1)通过比较,进一步引导算法。第75页第2题的三组加法题,都从20以内进位加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第81页第2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思路,通过三组题的计算和比较,更好地应用十减几或十几减几计算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2)通过比较,进一步理清思路。第76页第1题是三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每组题一道不进位、两道进位。进位加法里一道题和是整十数,另一道题和是非整十数。
3.引导估算。
本单元教学的估算仍要求估计加法的和、减法的差是几十多。通过估算,进一步体会并区分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估算前安排了铺垫。如第76页第3题中的54+3和54+8,都是54加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五十几和六十几?5+62和5+65都是5加六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又如第82页第3题中的53-4得四十几,54-3得五十几,都是五十几减几,但得数差异很大。这些现象的发现、原因的思辨、结论的得出,成为估算教学的宝贵资源。
在教学估算时,把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方法,积累估算经验。如48+3是进位加法,得数是五十多。6+52是不进位加法,得数仍然是五十多。学生独立探索估算的方法,应用了口算与笔算的经验,能促进口算与笔算水平的提高。
篇12: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后记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篇1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时间5分钟,先做口算,做完后收回,再做其他题.
二、1.5,8,5,6,9,6
2.91,43;36,6;7,49
3.56,7,49,90
三、14,72,8,28,19,42
四、86,88,66,72,9,61
五、1.307=4(星期)2(天)
2.18+25=43(筐) 43-27=16(筐)
3.80-26=54(米) 54-27=27(米)
4.38=24(页) 56-24=32(页)
篇1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65例1,P66课堂活动第1题,P67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口答: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十和3个一是( )
(2)口算:8+9 7+5 73+6 7+52 36+10
(3)竖式计算:8+71 92+5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学生按P65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完成P65例1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归纳起来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6课堂活动第1题。
七、练:
P67练习十三第1、2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一)
例1
(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
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65例2,P66课堂活动第2题,P67练习十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口答:8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2)口算: 73+6 7+52 36+10
(3)竖式计算:8+71 52+7 45+8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学生按P65例2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归纳起来就是: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6课堂活动第2题。
七、练:
P67练习十三第3、4题。
【板书设计】
进位加法(二)
例2
(略)
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
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进位加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P66课堂活动第3题,P67-68练习十三第5-9题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掌握一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练习重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谁能说一说,在计算的时候,该怎么计算?
生回答后,师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相加,从个位加起;个位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一。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
二、基本练习:
1、P66课堂活动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再说说是怎样想的。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数相加是否进位。
2、P67练习十三第5题,是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巩固练习,又涉及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让学生说一说解答步骤,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3、竖式计算:
77+9 5+65 21+8 37+3 48+7
三、练习指导:
1、练习十三第6题,要引导学生先理解“一共有的光盘包括原有的和又放进去的”,照这样的思路列出算式后,再计算。
2、练习十三第7题,让学生先把统计表表达的意思口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男女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在明确题意和计算方法后,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互评、互议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练习十三第8题,引导学生思考:原来的图书包括借出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在正确列式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正确计算。
4、练习十三第9题,解题思路与第8题比较接近,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把梨和苹果的数据混淆,并正确的应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
5、练习十三思考题,第1小题要引导学生这样想:因为62-7=55,所以小于55的数都可以填在括号里;第2小题,因为67-9=58,所以只要左边括号里的数比右边括号里的数大58,这个等式就成立。比如:左边填58,右边填0;左边填59,右边就填1等等。
四、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
教学内容:P69例3,P70课堂活动第1题,P72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笔算: 35+42 35+7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学生按P69例3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笔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口算从高位加起,笔算从个位加起;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六、检:
P69例3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0课堂活动第1题。
2、P72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一)
例3
(略)
相同数位对齐;
口算从高位加起,笔算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二)
教学内容:P69例4,P70课堂活动第2题,P72练习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了解算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笔算: 35+47 39+28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
2、学生按P69例4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例4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六、检:
P70课堂活动第2题。
七、练:
P72--73练习十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二)
例4
(略)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 P70课堂活动第3题,P73--74练习十四第5、6、7、8、11题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和口算方法。
2、正确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导:
谈话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做一些练习。揭示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对口令(20以内进位加法)
2、开火车游戏
3、笔算:18+25
全班练习,一人板演。问:笔算是注意什麽?(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指导练习
1、P70课堂活动第3题。
2、练习十四第5题,既有正确计算的要求,又有计算速度的要求,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算,评价时要把时间和计算的正确率综合起来评价。
3、练习十四第6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先举出1-2个范例,让学生弄懂题意,再写。
4、练习十四第7题,是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在理解题意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可以问学生“重庆为什么是桥都?”
5、练习十四第8题,学生正确解题后,还可以通过变换影集照片数量的方式进行练习。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你希望两本影集中各有多少张照片”,学生可以希望一本影集有50张,另一本有48张等等,然后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
6、练习十四第11题,“买玩具”可以先用实物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独立思考打算买哪两件玩具、还可以怎样买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购物方案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练习十四思考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想:由小林的算法可知,58的十位上加的是4,所以这个一位数应是4,这个4应该加在个位上,结果应是62.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P71例5,P72课堂活动第1、2题,P74练习十四第9、10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游戏
(2)计算: 35+47 39+28 3+2+4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学生按P71例5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归纳起来就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计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六、检:
P71例5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2课堂活动第1、2题。
2、P74练习十四第9、10题。
【板书设计】
连加
例5
(略)
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计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课后反思】
2、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教学内容:P75页例1,P76课堂活动,P77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探讨两位是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
12-6 12-7 12-8 13-6 14-5 26-2 38-4 46-3 29-5 35-4
(2)讨论26-2的计算方法。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
2、学生按P76例1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完成例1下面的“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P75例1下面的“试一试”。
七、练:
1、P76课堂活动。
2、P77练习十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例1
(略)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二)
教学内容:P76页例2, P77练习十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计算。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作十再减的算理,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学生按P76例2的要求独立思考,探索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检:
计算: 74-5 46-8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七、练:
P77练习十五第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二)
例2
(略)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练习十五第5、6、7、8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开火车
11-8 12-3 12-5 13-6 14-5 14-9 15-8 16-8 16-7 17-8
2、竖式计算
32-8 56-7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为退1作10再减)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可以计算出结果后再判断,也可以不计算直接判断。例如54-9,看个位4减9不够,应从十位退1,而十位上退1后就只有四十几了,因此判断此题的结果比50小;而59-4不需要退位,而且个位9-4有剩余,所以结果比50大。通过这样的判断可以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法算法的理解。
2、练习十五第6题,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性一是指该题是由图画、表格和文字等构成的一组问题;二是综合加减计算的问题。教学时应提示学生仔细观察,把条件、问题分别找出来以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把两部分鱼的数量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求一部分比另一部分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练习十五第7题,用表格呈现信息,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看懂表格中信息的含义,指导学生用“还剩的船的只数=原有只数-租出只数”来解答。
4、练习十五第8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是题中给出了3个条件,而要解决问题,只需要题中的2个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题中“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P79例3,P79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P81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
3、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
1、复习
(1)开火车
17-9 18-9 11-4 12-6 13-7 35-7 27-8 33-6
(2)笔算
44-8 57-9
全班练习,问:计算时注意什么?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按P79例3的要求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两位数减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计算: 84-15 36-18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七、练:
1、P79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1题。
2、P81练习十六第1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例3
(略)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P80课堂活动第2题,P81练习十六第2、3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出示卡片
2、笔算: 54-28
问:笔算是注意什麽?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作十再减。
二、指导练习
1、P80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先估计每个减法算式的差的十位上是几,再准确地算出结果,重在强调退位的问题。
2、练习十六第2题,对学生的计算方法不作具体要求,可以口算,但这里应适当强调用竖式计算。学生写竖式时,要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要注意退位的过程。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3、练习十六第3题,可以让学生拿着算式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也可以在书上连线的方式进行练习。不管用哪种方式,学生一定要明白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看结果与下排的哪个数相同,就把这个算式和那个数连线。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连减
教学内容:P80例4,P80页课堂活动第1题,P82练习十六第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探索连减算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
1、计算:17+25+39 15-5-4 (学生解答后,说说计算顺序)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2、学生按P80例4的要求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探索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
三、议: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探索,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顺序。归纳起来就是:先用被减数减第一个减数,再用这个差减第二个减数。
六、检:
P80例4下面的“试一试”。 (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七、练:
1、P80页课堂活动第1题。
2、P82练习十六第7题。
【板书设计】:
连减
例4
(略)
先用被减数减第一个减数,再用这个差减第二个减数。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退位减法练习课
练习内容:P课堂活动第2题,P练习十六第4、5、6、8题及思考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退位减法及连减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重难点:熟练掌握退位减法及连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计算:73-39 64-28 91-54 63-25 63-8-16 73-26-28
2、学生计算后,抽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计算顺序。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4题,是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里既要涉及根据条件和问题列算式,又要用掌握的计算方法计算,因此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学时要关注这道题的基本思路是“50元-用去的钱=剩下的钱”。然后根据这样的想法列式计算。
2、练习十六第5题,涉及减法的两种类型,一是求剩余,二是求相差多少。练习时学生要理解这两类问题都要用减法计算,特别是柚子比橘子少,就是橘子比柚子多,因此要用“橘子筐数-柚子筐数=多的筐数”来计算。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应用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巩固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练习十六第6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第6题与第5题中的哪个问题比较接近。
4、练习十六第8题,除了连减外,也可以把用去的钱加起来,再减。优秀的学生可以用54减31与8的和来解答,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5、练习十六思考题,要求寻找算式99-81=18 99-72=27 99-63=36的规律,并写出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这些内容既结合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的算式还有99-54=45 99-45=54 99-18=81 99-27=72 99-36=63。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3、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P83整理与复习第1、2题,P84-85练习十七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的内容,构建知识技能结构体系。
2、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和复习,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阶段性小结。
4、初步学习系统整理知识,技能体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引入。
2、揭示板书课题。
二、思:
1、提要求,回顾本单元的内容,构建知识技能结构体系。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经历整理和复习,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阶段性小结。初步学习系统整理知识,技能体系的方法。
2、学生自主看书64--83页,想想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
三、议:
自主完成P83整理与复习第1题“议一议”。
师巡视指导。
四、展:
全班交流、展示整理情况。
五、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的整理和复习,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吧: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六、检:
P85练习十七第4题。
七、练:
P84练习十七第1、2、3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课
练习内容:P85-86练习十七第5-10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练习重难点:
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练习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谁能说一说:在计算100以内数加减法的时候重点要你注意什么?
生答,师板书:
100数以内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100数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2、揭示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计算:45+30 76+18 41-8 82-27 84-14-51 33+21+18
三、指导练习:
1、练习十七第5题,首先学生要理解“给你”的钱是付出的钱,“找你”的钱是剩下的钱。然后再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改变付出的钱与剩下的钱的方式,加大练习容量。
2、练习十七第6题,是比多少的问题,除了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正确计算外,还要用该题的题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比如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该题的学习让学生增加一些知识,比如告诉学生云南和贵州两省各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等。(云南有52个少数民族,贵州有个48个少数民族)
3、练习十七第7题,可以改变两天看书的页数来加大练习容量,也可以贴近学生实际来出示一些练习内容,比如:本书第1单元有多少页?本单元有多少页?两个单元一共有多少页?
4、练习十七第8题,是一个情境两个问题。面对“两个孩子都是用50元买书,哪个孩子剩下的钱”这个问题,首先使学生理解同样多的钱,书价贵剩下的钱就少,书价便宜的就剩下得多的道理,并凭借这个想法对谁剩下的钱多做一个估计,然后再通过计算证实自己的估计。
5、练习十七第9题,要指导学生看懂表格,让学生把表格中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第1个小朋友第1轮跳了28下,第2轮跳了27下,两轮一共跳了多少下?”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还可以通过改题的方式,比如用表格告诉学生一共跳了多少下和第2轮跳了多少下,求第1轮跳了多少下。让学生进行减法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大练习容量,还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6、练习十七第10题,是连减的问题,要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用一共的牛奶减去两次领的牛奶就是剩下的牛奶,然后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独立列式进行计算。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篇1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五部分:100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的重点在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且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复习表内乘法,使学生对所学习的表内乘法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且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基本计算。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学情分析】
由于是总复习,学生对各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关键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来制定实际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形成系统的网络结构,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计算,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通过谈话,引入课题
↓ ↓
复习整理→复习和整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谈话导入】
师:这学期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集体交流。
【复习整理】
一、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学过的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比一比,看谁学得好。想一想,笔算两位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你想到的与同学们交流交流,看哪些同学在别人说时听得最认真。(小组交流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从对位、计算顺序、进位、退位几方面用自己的话叙述,要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多说)
2.汇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汇报。
教师归纳并板书: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一。
3.练习笔算。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在作业本上笔算出得数,让两位学生板演,再用口算检查,最后集体订正。
4.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学生运用生活实际编一道连加连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如停车场上有29辆汽车,开走了15辆,又停靠了24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
学生列式解答。先用简便方法笔算,再说一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二、复习表内乘法。
1.学生活动。
(1)分组进行背诵乘法口诀比赛。
(2)每组选一位同学背诵乘法口诀。
2.复习乘法的意义。
(1)教师板书:3+3+3+3+3+3。
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用乘法怎样表示?(学生回答:3×6=18或6×3=18)请学生读出这两道乘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用乘法直接表示:3个6相加 6个3相加
学生写出算式,订正。
3.复习乘法计算。
(1)教师出示卡片:3×9 8×6 5×7
4×5 8×9 7×6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时所用的口诀。
(2)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
4.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1)一块蛋糕3元,买4块蛋糕要用多少元钱呢?
请学生读题,提问:你从题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出示:(2)课本第103页第3题。
提问:你从题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教师订正。
三、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学生活动。
小组汇报、交流在家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情况。
课前布置家庭作业:(1)找出你家里大约长1米、1厘米的物体,指给爸爸妈妈看,并说说米和厘米的进率是多少?(2)你家里的物体有角吗?哪些角是直角,指给爸爸妈妈看。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为在学校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与家长合作,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2.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让你们回家找出你家里大约长1米、1厘米的物体和角、直角指给爸爸妈妈看,你们做了吗?你们先在小组里把与爸爸妈妈交流的情况,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然后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小组汇报时,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一个一个地说。
老师巡视,多听听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怎样说的。
3.全班交流。
(1)让学生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1厘米?家中哪里有角?
(2)适时地让其他同学补充。
4.复习米和厘米。
(1)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哪些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量线段、画线段。
完成课本第105页第10题。学生先估算。量线段时,先说说怎么量,学生再量。
画线段:
①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②画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教师注意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5.复习角和直角。
(1)画角。
①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写出各部分名称。
②教师示范画一个角。学生画一个直角。(教师注意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找角。
完成课本第102页第6题。教师出示这个图,学生交流后到黑板上演示。
①找出图中的角和直角。
②说说有几个角、几个直角。
③在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四、复习“认识时间”。
1.学生活动。
(1)每个小组中准备一个钟表。
(2)每组出一名同学拨针,其他同学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2.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时刻。
提问:
a.钟面上有哪些针?
b.时间的单位我们学过哪些?
c.时间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d.钟面上有多少大格?多少小格?
e.怎样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时刻?带着这些问题,小组内让学生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然后全班集体交流。
3.解决问题。
(1)出示小明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填上正确的时间单位。
小明7( )起床,花了5( )洗脸刷牙,吃早饭用了10( ),上学走300米到学校,用了5( )、8( )10( )开始上数学课,过了35( )下课。
(2)你会合理利用时间吗?
洗脸1分钟 刷牙2分钟 梳头2分钟
煮鸡蛋5分钟
想一想:完成这些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请学生读题,提问: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你应该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后回答,出现问题,师生共同纠正。
五、复习观察物体。
1.教师出示一个“熊猫”储蓄罐,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坐在不同角度的学生汇报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
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巩固应用】
教材第103~105页练习二十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本学期所学的知识,通过复习你掌握了多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进位、退位。
2.表内乘法
(1)乘法的意义。
(2)熟记口诀。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1)1米=100厘米
(2)角
4.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1)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2)时间单位进率:1时=60分
时刻的正确读写。
篇16: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指导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天河区渔沙坦小学 朱苑辉
一、复习要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知识点结构
(三)知识点考查分析
1、笔算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侧重考查学生对对位(相同数位对齐)的理解。
2、笔算进位加法。
常见考查点有:(1)20以内进位加法(2)满十向十位进一;(3)优化计算顺序(从个位算起);(4)当个位相加得十;(5)算法的扩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4、笔算退位减法。
常见考查点有:(1)20以内退位减法(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3)当被减数个位为“0”;(4)当十位相减为“0”。
5、笔算连加练减和加减混合。
考查点:(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便写法;(2)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6、加、减法估算。
考查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合理估算(购物、坐车等)
7、解决问题。
考查点:(1)基于加、减法意义的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二、复习方法
1、以错例为依托,逐个解决问题。练习、单元中的普遍错例,往往就是难点
问题或学生的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复习,一一过关。
2、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把问题抛出给学生讨论解决。到此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的错误只是由于理解不够透彻或不够注意,通过讨论就能够得到解决,小组学习可方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学困生身上。
3、每节课及时对所复习内容进行小测反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复习的成果,在心理上给予学生激励。另一方面方便找出哪些人还存在问题,以便进一步解决。
三、注意点
1、笔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减(如课本P9做一做第一小题32+6,P13第2题3+84),要注意对齐个位。
错例:
2、笔算进位加法
(1)当个位相加得10,要在个位写0(如课本P14第6题第2小题)。
(2)得数为100的对位问题(如课本P14第6题65+35)。
错例:
3、笔算退位减法
(1)当被减数个位为0时,学生容易出错(如课本P19做一做第2题第2小题)。
错例:
(2)当十位相减为0时,“0”不写出来。www.xkb1.com
错例:
4、笔算连减时容易出现“简便”错误,如新 课 标 第 网
5、笔算加减混合算式,在书写竖式过程中弄错加、减运算,导致出错。
错例:
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没分清谁大谁小,如:
7、看到“加”就用加法:
篇17:《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单元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猜测: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8,我几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揭题:小朋友们用数学的知识算出了老师的年龄,真能干。这其实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本学期学的《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看看谁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
(板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
二、系统梳理,形成网络
1、我们先来看看小朋友们整理得怎么样?(预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需要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的表格,要求每个学生早一天先各自独立地对本单元的知识作初步的整理和复习。)
2、全班整理完善表格,然后同桌交换一下表格,互相检查。
3、学生相互补充整理。
还有一条该怎么填?(随机而行)没关系,等一下我们肯定能找到。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
我们已经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老师要出几道题检查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一)基础性练习
练习一:31+26 47+17 90-11
57-18 64+17 79-28
1、估一估(估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先估后算这样比较快。
2、算一算(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
⑴你是怎么算的?
⑵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了,看!这些算式就变成了什么?
练习二:31+26-18= 47+17+17= 90-11-28=
1、估一估
2、算一算
(二)综合性练习
小朋友做得真棒,下面老师奖励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玩。
1、课件出示:
(比太空船便宜9元)
2、这张价目表你能看懂吗?
小火车的价格怎么算?
完整表格:现在你知道这条毛毛虫应该填什么了吗?
3、老师玩了两项刚好花了50元,猜猜我玩了哪两项?玩一次太空船比木马贵多少?如果我玩了3项,还剩下1元,你猜我又玩了哪三项呢?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给你40元,你最多可以玩几项?有哪些玩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
(三)思考性练习
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数学摩天轮上藏着什么数学知识?
1、课件出示有数娃娃的图形:
问:仔细观察周围的8个数娃娃,想想中间藏着数字几?怎么想?
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30+40=70
25+45=70 →十位的2加4怎么会等于7呢?
34+36=70
50+20=70
2、大家的眼睛真亮,那你还能再创造一道□+□=70吗?
出现错误时,追问:怎么改就对了?还可以怎么改?
老师也想来写一写,(两道写完后问:你知道我接下来写什么吗?为什么想得那么快?
引导共同得出规律,并小结:看来我们在计算时不仅要学会算,而且要学会看和想。
3、机动:那你还能写□-□=70吗?(不允许写整十数)
四、课堂总结,回顾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到表格)你最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这节课在小朋友的合作下,我们共同整理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表现真棒,在以后的复习中,小朋友也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去整理与复习。
篇18:一年数学下《第二单元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A
一年数学下《第二单元 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设计-A
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
1、十几减九------------------------------3课时
2、十几减几------------------------------4课时
3、用数学---------------------------------2课时
4、整理和复习---------------------------3课时
课题一 十几减九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第9、10页主题图、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 9+8= 9+6= 9+2=
9+9= 9+5= 9+3= 9+7=
二、学习新知: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
2、 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
3、 气球图列式:15-9=
风车图列式:16-9=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 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列式:13-9= 14-9=
5、 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6、(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
(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
(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三、练习:
1、 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2、 课件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 课件练习: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课后小记:
课题二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1~6题。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练习:
1、 第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同位两个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得数。
(3) 在书上填写。
2、 第2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教师读要求:得数是几就圈上几个。
(2) 根据算示圈相应的水果。
(3) 根据自己圈的写出得数。
3、 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 看图,明确图意:帮小鸟回家。
(2) 快速口算得数,说给同位听。
(3) 连线,小组订正。
4、 第4题:这是一道口算十几减九的题。
学生独立口算,订正。
5、 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根据两个图形口算得数。
(2) 同位两个互相检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式。
(4) 教师面批面改。
6、 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明确图意。
(2) 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写在书上。
(4) 全班一起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课题三 练习
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7、8题,课堂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九的内容。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第8题提出多个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想一想,填一填。
9+( )=12 9+( )=18 9+( )=15
9+( )=11 9+( )=13 9+( )=16
9+( )=14 9+( )=17 9+( )=19
二、课堂巩固练习:快速写出得数,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好(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9+4 = 12-9 = 13-10 =
14-9 = 18-9 = 15 -9 =
17-9 = 11-9 = 16 -9 =
三、练习二7、8题。
1、 第7题。
(1) 明确要求:快速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自己练习。
(3) 全班一起订正。
2、 第8题。
(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 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口头)。
(4) 学生在书上填写。
(5) 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四、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2、12-9=3 6、16-9=7(个)
15-9=6
课后小记:
课题四 十几减几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 = 7+8 = 7+6 = 15-9 =
6+8 = 5+7 = 5+9 = 13-9 =
18-9 = 14-9 = 17-9 = 16-9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 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 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 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 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 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 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 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 鱼。
……
6、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 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 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3-8=5
13-5=8
课后小记:
篇19: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刘燕
联系电话:0533-5413400
2009年8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本单元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加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过100。(P.16-17,例1、练习四)
(2)三位数加三位数。(P.18-21,例2、练习五)
2、减法
(1)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P.22,例1)
(2)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P.24,例2)
(3)笔算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P.24,例3)
3、加减法的验算
(1)加法的验算。(P.27,例1)
(2)减法的验算。(P.28,例2)
4、整理与复习(P.32-33)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1
课题 连续进位的加法 课时 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例1
教具学具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课件
教学
目的
要求 掌握“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加法连续进位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100)的进位加法。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使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情况,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连续进位的方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教 学 过 程
一、展示交流,导入新课
①学生分组汇报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
②课件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等图片,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
③课件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引导学生了解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
④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算式
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可能有 : 581+110 1244+376
110+98 17+7 98+25 98+17……
二、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①学习例1,引导学生尝试求98+25的结果(让学生充分发言说出多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②课件演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98+25=123
③学生“做个小老师”,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边讲一讲竖式计算的方法。
其余学生给予评价,发表意见。
④同桌互说竖式算法,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⑤独立完成计算98+17。(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完成。)
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评:如果计算正确、竖式书写漂亮就在作业本上画一个星。
三、运用新知 解决问题
①做一做 第1题
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②做一做第2题: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③练习四第1题,连一连
第2题: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了解野生动物知识
随音乐声,课件播放有关中国野生动物的知识。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2
课题 连续进位的加法 课时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页例2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
教学
目的
要求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老师想考一考大家。
课件出示:
实物投影展示,结合学生情况进行评议。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二、学习新知
① 师:前几天我在电脑上查了一些资料,搜索到了中国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种类,课件出示例2“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
② 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376+284
学生估算,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口算估计出和的范围。
③ 要是想知道一个精确数该怎么办?引出竖式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讨论,最后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找多个学生说一说)同时教师板书。
提问: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才能不会出错?
教师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课件出示课本15页“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说一说在表中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① 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② 练习五第1、2题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四、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高兴吗?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NO3
课题 连续进位的加法 课时 3 教学内容 P.19练习五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
海上有许多的帆船, 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提问:你能不能估算出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面向全体,练习提高
(1)课件出示: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提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2)学生做20页第5题。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教师讲评。
(3)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4)课件出示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5)课件出示: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学生做21页第9题。
①如果不考虑路程只考虑路线,可以采用多种走法,让学生充分发言。
然后再根据路程选择最近的路线。
②要选择最短的路线,“走哪条路最近?”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要比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较410+125与510的大小,只要想410+100=510即可。)
(7)拓展练习
21页第10题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教 学 札 记
备课
时间 领导
签字 领导签字
时间 上课
班组 上课
时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学反(推荐19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2-12-19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教研计划2023-01-12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23-02-19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2022-12-19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一年级上册)2023-02-27
数学四年级上多位数的加减法测试题2022-11-28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2-05-0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工作计划2022-07-25
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03-27
数学一年级上册《捆小棒》说课稿与反思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