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锦集10篇))由网友“成人侦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调查报告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
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基层一级的乡镇党委政府该如何领导经济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呢?本文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探讨乡镇经济的发展之路。
新世纪乡镇党委政府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经济大跨越
7月16日,xxxx县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扩大会议上,县委书记xxxx向全县人民发出了“立志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号召,提出了“以基本实现现代化统揽全局,着力建设国际纺织品制造中心和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心,牢牢把握提神、提速、提质的要求,切实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到工业销售超千亿,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翻一番,达到6166美元”的战略举措和奋斗目标。县委县府提出xxxx县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奋进的,它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提供了持续而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xxxx县跨越式发展战略又是务实的,xxxx县是经济强县,雄厚的综合实力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物质铺垫。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七十多万xxxx县人民的选择,在跨越式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人民正鼓足干劲,努力奋进,xxxx县美好的明天正在一步步绘就。
二、体制大改革
社会大发展,关键在体制的创新。在改革的问题上,xxxx县是勇立潮头,始终扮演着一个“吃螃蟹”的角色。由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不断消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xxxx县已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这其中,上世纪末历时两年的xxxx县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可谓是xxxx县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一大举措。通过、两年的攻坚,全县累计完成乡企改制1851家,占应改制企业的99G。最近,县委县府又提出清除“尾巴”,集体股全面退出企业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产权的明晰,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福全无名皮塑集团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其净资产为1.04亿,比改制前增加11.5倍。
三、市场大发展
xxxx县是经济强县,同时也是贸易大县,境内的中国轻纺城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随着中国加入WTO,xxxx县的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xxxx县全年自营出口14.6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近年来的自营出口增长率也一直高居全省县市之首。xxxx县外贸增长奇迹被外贸界称为“xxxx现象”,甚至有“全国外贸看浙江、浙江外贸看xxxx”之说。新世纪之初,xxxx县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并驾齐驱,汹涌发展,有着不可阻挡之势。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一、缺准备
在xxxx县经济社会面临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对xxxx县跨越式发展战略提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理解不够,仍沉醉于业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带着小富即安的心理过着“太平”日子,对跨越式发展战略,他们是一片迷茫,“在雾里看,在梦里行”,茫然不知所措。同样,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化大潮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及新问题,不少乡镇干部在思想上明显缺少准备,于是有干部这样说:不是我走得慢,而是这世界发展得太快。
二、缺方法
在当前形势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共同发展,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在领导经济工作时必须坚持两个市场一起抓,两个市场都要上。对此,不少乡镇干部有点招架不力,手忙脚乱,明显缺少办法;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xxxx县已涌现出一大批企业老总,他们素质高、能力强、见识广,对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经济经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再加上学习不够,一些乡镇干部的管理思路和自身素质已难以适应xxxx县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他们的管理或服务企业不欢迎。
另外,在xxxx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利益的冲突,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如各种新的劳资纠纷、征地拆迁问题、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量失土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村民自治和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出现的大量利益和宗族冲突、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引发的治安和权益保护问题、工业化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等,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必然会破坏乡镇社会的稳定大局。再从大范围来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突发事件不断,今年年初的美伊战争、油价上涨和非典疫情的肆虐已对xxxx县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大量的突发事件,我县的乡镇干部的应变能力尚有待提高,由于乡镇干部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的较大规模的冲突也是时有发生。以致有干部唱着:“外面的世界太复杂,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三、缺载体
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带来了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巨大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党委政府既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又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形成政府双重职能合一。政府以高度集权的行政方式全面干预、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改制,政企关系理顺了,党委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责一下子由原来的无所不包、大包大揽转变为宏观调控、协调服务,在这场大变革中,不少乡镇的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认为,既然产权归了个人,经营权给了企业,我们还怎么管理经济?在我的走访中,干部们普遍觉得在当前形势下管理经济缺少载体,无处着力,有劲无处使。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的对策
(一)观念要转
一是要完成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角色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必须要重新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已不再是一个事无巨细、一概统吃的“无限政府”,其主要职能已明确在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而作为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权来说,其行政协调的权力进一步弱化,职能进一步局限,所以,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一个职权十分有限的“有限政府”上,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依法行政;二是要明确领导经济的实质就是服务经济。在具体工作中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放不下领导者的“架子”,始终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瞎指挥;二是因服务经济难度大而不作为,做乡镇经济发展的“旁观者”。另外,还要破除“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思维习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运用市场经济新的思维方式,探寻加快乡镇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创造不同于过去的工作方式、行为方式和开发模式。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更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改革的姿态,更加扎实的步伐,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富民为本理念,倾力服务以促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理念要新
当前,“经营城市”已成了不少地方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它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课题。如何才能让土地最大限度地增值?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更富有竞争力?是经营城市理念的核心内容。而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xxxx县,笔者认为要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乡镇党委政府在管理经济时也必须要引入“经营乡镇”的理念。因为,在xxxx县努力建设新县城和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土地也已成了xxxx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稀缺的资源,需要用“经营”来实现有限土地的价值。和“经营城市”不同的是,在“经营乡镇”这个理念里,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已不是衡量经营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是经济和生态的统一,经过合理的经营,最终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
乡镇经营首当其冲的是乡镇的定位,也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要按照唯一性、排他性、权威性的原则,找到乡镇个性与灵魂。第二步就是乡镇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回答“我到哪里去”的问题。乡镇发展战略考虑的是乡镇长远的计划,着重体现乡镇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制定乡镇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对本乡镇产业要素和自然资源的梳理与整合,要弄明白“我有哪些资源”。
接下来才是乡镇经济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也就是要搞清楚“我将如何成长”。乡镇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有的放矢,否则会导致乡镇规划“中看不中用”,脱离实际。
经营乡镇还有乡镇形象的包装与推广,也就是“我将如何让世人认知自己”。乡镇形象的背后必须要有足够的内涵作支撑,必须注重培育相应的产业链,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方法要变
一是要改“被动式等待”为“主动式服务”。
在计划经济时代,乡镇党委政府是企业和村民的“家长”,不少乡镇干部已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着“下级”(企业和群众)上门请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已不再是政府的附属,乡镇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服务,乡镇干部是服务乡镇经济和社会的主体,是能让群众直接感受、真真切切的“公仆”,在当前形势下,乡镇干部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是执政的第一要务”的原则,努力改变“被动式等待”的工作作风,走下去调研,了解企业和群众“有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上门去服务,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性地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实现服务全局和群众长远利益的目的`。
二是要改“靠人脑”决策为“靠电脑”管理。
当今时代已是信息化时代,是数字经济时代。单凭领导干部的个人智慧来进行经济决策或经济管理显然是不行的。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经济、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已是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的必然选择。开展电子政务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在行政、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效率,而且也可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最终提升新时代政府的形象。
三是要“有形”“无形”两手并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是相当有限的,而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政府必须尽量减少对企业或其它经济行为的行政干预,按市场规律办事。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离不开政府引导这只“有形的手”,只有两“手”并举,乡镇经济才能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首先应表现在对乡镇经济的前瞻性规划上。党委政府要在充分分析本镇的经济位置、资源和产业特色基础上,找出比较优势,因镇制宜,对本镇的经济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确定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就是要回答“我有什么?”“我该往哪里去?”的问题。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还要表现在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上。一个经济项目的立项建设到运行投产,都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如要有一个好的政策环境,立项审批、土地征用等需要政府出面支持协调。在企业融入大市场的过程中,如果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能在关键时刻出手拉一把,那作用就非同小可。
(四)抓手要有
一、构筑二大平台。
信息平台:政府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建立信息平台有助于政府发挥优势,有效服务于经济。当前,乡镇政府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加紧实现乡镇管理的的信息化,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连接企业和群众,努力打造高效、透明、亲商的政府;二是要通过政府的工作引导企业上网,开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现已成为互联网上的主流业务,企业也逐步成为上网的主角。但就目前来看,我县相当多的企业主在意识和技术上与电子商务相距甚远,这就迫使政府要加强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引领企业主上网。另外,xxxx县目前已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已建立了“全球纺织网”、“xxxx县科技信息网”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信息网络,但这些网络的利用率尚欠提高,如何整合我县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利用率,也是目前乡镇干部需要动脑筋的一个课题。
园区平台:园区经济已经成为xxxx县乡镇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和支柱。当前,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经济强镇既是适应新一轮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管理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着落点。当然,工业园区的建设还是要做“特”字文章,要利用本乡镇的产业和资源特色来建设园区。如福全镇就利用该镇的两大特色工业家私和包装兴建了福全家私工业园区和包装工业园区,开园后33家相关企业迅速进驻,发展态势良好。
二、营造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和加快发展的决定性资源,也是我县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进行区域竞争的首要条件。乡镇直接面对农村,情况更复杂、更具体,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必须要动足脑筋,加强监督,创造良好环境为经济保驾护航。
1、要打造“平安乡镇”,维护稳定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可能消失”。要打造“平安乡镇”,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源头上下功夫:
一是农村的稳定。造成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很复杂,但就目前来看,农民对村干部的意见比较集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致富无路所引起。所以,建立一支好的过硬的村干部队伍是乡镇党委政府努力实现农村稳定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具体可以从加强对村委换届选举的监督、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强化乡镇干部联村制度三个方面着手。其次是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xxxx县农村正处于大转型时期,各种改革措施相继实施,如殡改、“双改”、宅基地整治、城中村改造等等,今年开始的行政村规模调整更是我县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使用权流转之后又一次农村基层体制的重大改革。伴随着改革,各种新问题也随之涌现,如不能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农村的稳定就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所以乡镇干部必须维护农村稳定大局出发,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原则,积极应对,细致工作,实现农村的长久平安。
二是企业的稳定。造成企业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隐患。永通4.16爆炸案已经给了我们血的警示,这就要求乡镇党委政府要吸取教训,睁大眼睛,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排查,及时整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劳资矛盾的经常激化。乡镇党委政府除了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劳资纠纷外,更重要的是要督促做好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障工作,如保质保量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等。
三是整个乡镇的社会稳定。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乡镇治安的综合整治,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2、要打造“文明乡镇”。一要以精神文明活动为载体,提高镇民的文明素质;二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营造文明氛围。三是要做市场秩序的“守夜者”。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努力建立公平、守信、宽松的发展环境。
3、要打造“生态乡镇”。一要积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对排污企业的监控工作,引导企业走无污染、清洁生产之路;二要加强集镇建设,使集镇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三是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四、政策规范引导
曾有一位乡镇领导说,当前乡镇政府最大的资源就是政策。确实,企业要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乡镇党委政府政策的规范和引导,这就是被有些地区戏称的“牵手工程”。
作为乡镇党委政府来说,其政策资源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业已制定的政策;对这类政策资源乡镇党委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如何用足用好的问题。二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在法律的大框架下制定一些有利于本乡镇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有了政策,该如何用好?笔者认为也重在两方面,一是规范,通过政策的执行规范各种经济行为,为乡镇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二是引导。但在新形势下,企业对党委政府的引导要求极高,笔者认为要二“注意”:一要注意高点引导;党委政府必须要占据高点,看清市场走向再舞大旗,xxxx地处长三角南翼,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乡镇党委政府要从整个长三角和xxxx县大局出发,引导企业的发展。二要注意针对引导;要在充分分析区域的产业特色、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政府倡导的政策环境基础上,找到制约本乡镇经济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针对引导。如福全镇,区域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是其优势,但企业大多存在求稳怕变、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再发展。对此,福全镇党委政府的做法是:做思想工作,帮助企业分析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引导企业眼睛“向外”(争取外资)、“向上”(成为上市公司),有效地促进了福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篇2: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县委、政府两办调研组
11月29日―12月9日调研组深入到农综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新农村办等6个涉农单位和溧河、樊集等相关乡镇,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解剖典型等有效形式,初步理出了明年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突出重点,狠抓特色,扎实工作,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壮大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皮南杂肉牛生产基地、花生生产基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顺利通过了第二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复检。全县新建养牛小区5个,规范完善5个,新建母牛专业村9个,新增母牛1200头,肉牛存栏量达到28万头,其中皮南杂肉牛12万头,已有8家养殖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商检注册出口基地,5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皮南肉牛肉品鉴定暨新闻发布会,被确定为全省40个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棉花和油料生产双双进入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培强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嘉元脱水食品公司、郑州广安饲料等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充,嘉元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完善了养牛担保协会等协会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龙头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另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了无公害蔬菜、皮南杂肉牛等产品(产业)品牌。
三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市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三年实
施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初级目标。20个县级示范村的.沼气建设和“四
清”等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农民卫生习惯有所改变,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观。
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通过政策
引导、项目带动、机制创新、部门联建等办法,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新打
配机电井219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
万亩。尤其是去冬今春我县的植树造林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造林面积达到9?4万亩,共新植
幼树920多万株,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五是创新了农村工作机制。注重靠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创新了投入机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不断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在基地建设上,采取
反租倒包、转包经营等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规模经营,特别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积极
推行股份制和个人私营为主导的经营机制,实现了贴身、贴心经营。在林业生产上,突出“
两权”拍卖,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造林。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引入村民议事机制,充分依靠群
众力量发展公益事业,较好解决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问题。
?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县是平原农业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全县的农业和农
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差距,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
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
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
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县内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管理较
为混乱,县外销售窗口明显萎缩,致使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
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打响,优质不
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
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
、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目前,我县乡村两级经济实力也普遍较弱,90以上的村
负债运行,支农乏力。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
篇3: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县委、政府两办调研组
11月29日―12月9日调研组深入到农综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新农村办等6个涉农单位和溧河、樊集等相关乡镇,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解剖典型等有效形式,初步理出了明年农村经济思路和重点。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会议精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全局,突出重点,狠抓特色,扎实,农业农村各项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壮大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皮南杂肉牛生产基地、花生生产基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顺利通过了第二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复检。全县新建养牛小区5个,规范完善5个,新建母牛专业村9个,新增母牛1200头,肉牛存栏量达到28万头,其中皮南杂肉牛12万头,已有8家养殖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商检注册出口基地,5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皮南肉牛肉品鉴定暨新闻发布会,被确定为全省40个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棉花和油料生产双双进入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培强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嘉元脱水食品公司、郑州广安饲料等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充,嘉元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完善了养牛担保协会等协会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龙头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另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了无公害蔬菜、皮南杂肉牛等产品(产业)品牌。
三是新农村建设试点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市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三年实
施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了重点和初级目标。20个县级示范村的沼气建设和“四
清”等阶段性成效明显,农民卫生习惯有所改变,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观。
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通过政策
引导、项目带动、机制创新、部门联建等办法,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新打
配机电井219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
万亩。尤其是去冬今春我县的植树造林实现了新突破,造林面积达到9?4万亩,共新植
幼树920多万株,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五是创新了农村机制。注重靠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创新了投入机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不断激发了农村活力。在基地建设上,采取
反租倒包、转包经营等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规模经营,特别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积极
推行股份制和个人私营为主导的经营机制,实现了贴身、贴心经营。在林业生产上,突出“
两权”拍卖,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造林。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引入村民议事机制,充分依靠群
众力量发展公益事业,较好解决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问题。
?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县是平原农业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全县的农业和农
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差距,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
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
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
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县内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管理较
为混乱,县外销售窗口明显萎缩,致使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
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打响,优质不
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
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
、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目前,我县乡村两级经济实力也普遍较弱,90以上的村
负债运行,支农乏力。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
面和投放额还难以
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同时,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
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
5、客观因素。近两年中央新政策的相继出台,在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
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现实的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表现在部分干部的方法和思维方
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沿袭着传统的抓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
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乡村组织原有职能在逐渐弱化,对农民的约束力较差,组织难度
较大。?
三、农村经济的思路、重点及措施?
我县20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新农村建设统揽
全局,以调优农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扩大基地规模,培强龙头组织,完善服务体系,打
响产品品牌,实现工农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把推进工农一体化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产业化经营上实现
新突破?
进一步强化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思路抓农业的思想,工农业捆起来抓,用农业产业
化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1、着力提升基地建设水平,破解产业集群度不高的问题。把基地建设作
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引导农民根据技术、资源等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优化结构,着
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布局,集中建设规模化的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优质皮南杂
肉牛产业带和优质棉花、花生产业带。
一是蔬菜基地建设。按照“突出主导、优化布局、规模发展、提升水平”
的要求,重点巩固提高设施菜面积,扩大甘蓝为主的大路菜规模,建设设施精细菜基地、大
葱生产基地、甘蓝、土豆生产基地、春瓜秋菜基地等蔬菜基地,形成主导产品优势,同时,
积极探索高产高效棚菜种植模式,巩固提高原有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产出效益。
二是畜牧基地建设。坚持“皮南牛为主,集约化经营”的方针,重点以发
展养殖小区和母牛专业村为突破口,引导乡镇建设规范化养殖小区,发展母牛专业村,提高
养殖规模和经营水平。每个乡镇(除城关镇)都要新建一个养牛小区,至少新发展
一个母牛专业村,到年底全县建成13个养牛小区,其中建成2―3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新
增适龄母牛5000头以上,把新野建成全国优质皮南肉牛生产强县。
三是棉花基地建设。主要是稳定规模,主攻单产,强力推广无土育苗移栽
技术,提高植棉水平,使全县植棉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建立10个以上万亩大方,培育20
―30个亩以上棉花专业村,为棉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优质资源。
四是花生基地建设。继续扩大花生种植面积,优化栽培模式,引进优良品
种,重点建成王庄、沙堰、前高庙、施庵等沿唐白河区域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使全县种植
面积达到28万亩。?
2、着力培育龙头组织,破解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坚持走
农区工业化的路子,紧紧围绕我县蔬菜、畜牧、粮油等资源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贸工
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一是培强加工企业龙头。把培育加工龙头企业放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位置,重点扶强扶壮嘉元食品公司等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项目资金倾斜、落
实优惠政策等有效措施,加快其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促其扩张规模,增强实力,尽
快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和新建1―2个牛猪
肉等精深加工企业,催生和培育一批有较强带动能力的蔬菜加工、肉类加工、粮油加工等产
业群体,尽快改变我县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以“原字号”外销为主的局面,解决优质不优价
的问题。
二是培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研究出台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措施和
管理办法,落实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信贷服务等优惠政策,促其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
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鼓励农民能人大户、涉农服务部门、龙头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帮助其逐步建成有经济实力的法人实体,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大力推广养牛担保协会的
经验,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种植(养殖)”四位一体的新型模式,切实解
决农民种植、养殖贷款难问题。
三是培强农业市场龙头。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重点抓好县蔬菜批发交
易市场改制,巩固提高现有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加快优势农畜产品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专
业市场建设。大力推进现代流通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和各
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农畜产品流通,实现货畅其流,
产销衔接,全方位提升我县农产品外销能力。重视和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
筛选和培育一批农村经纪人,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脱节问题。加快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充分
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推进“三电合一,信息入户”和“
金牧阳光”工程,搭建农业信息有效传播平台,确保农民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破解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根据市场准入
的原则,千方百计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
一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农畜产品质量标准、
检测体系,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产品质量。重点加强对蔬菜、畜牧等大宗农
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规范实施力度,指导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
产和加工,提高产品分级、包装、加工的标准化水平。新制定日本钢葱等2―3个品种的无公
害生产标准,实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种养过程、市场销售的全程监管,确保农畜产
品的安全生产与销售。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分包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制度,强化指导和示范,提
高农民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
二是积极推进品牌战略。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名牌
产品和驰名商标,对获得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给予奖励。积极开
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重点围绕畜牧、蔬菜等优势资源,扩大注册主导品种数
量,力争再认证2―3个新产品及认定1―2个产地,打响区域农产品品牌。对已认证的无公害
产品和认定的基地,县蔬菜办、畜牧局要制订出无公害标志使用办法,张贴无公害标志后销
售,打造绿色优势品牌,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二)把借助外力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农业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
破?
进一步强化农业和农村招商引资,鼓励各级领导干部走出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研究招商、抓招商。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支撑农村经济强势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性项目争取力度。用足用活国
家产业政策,立足本地实际,重点抓好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农业部标准化
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农村沼气生产、生态林建设、“村村通”公路、
河道堤防整修等项目申报争取,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里的计划盘子。
二是加大扶贫开发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重点抓好3?6万亩世行项目申报争取
,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2000人以上;积极做好1―2个整体推进村扶贫开发项目编制申报
争取。同时,加大在建项目实施力度,完成王庄、樊集两乡镇2?4万亩世行项目建设任
务和王庄镇新品种“花生―甘蓝”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科技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省、市世
行项目办和扶贫办验收。
三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整治力度。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建设的
新方法,采取政策引导、以奖代补、典型带动、现场督导等措施,加快农村水利体制改革的
步伐,组织和引导各方面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搞好以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稳步推进雨洪资源开发利用,改以排为主为灌排并重,实现雨洪水和过境水资源化。进
一步抓好林业生产,以扩大林权拍卖为抓手,重点抓好围村林建设和农田林网建设,巩
固提高平原绿化达标成果。在做好新甸铺围村林建设试点的基础上,每乡镇自然村均要培育
成一个围村林建设试点,并全面铺开,集中力量实现平原生态县。?
(三)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点,在新农
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要紧紧围绕“四有、四通、四化”的发展目标,按照“抓试点,办实事,上产业,增收入
”的思路,加大投入,建好试点,稳步推进,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一是巩固提升“四清”。严格按照村容村貌整治目标任务,典型引路,
加快进度,全面铺开。重点抓好柴草堆清理、垃圾处理、村道平整、外墙粉刷和违章拆除等
,把村庄和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科学确定垃圾存放和污水排放点,建立定期清运制
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星级文化户评比,实现村容村貌根本性改观。
二是搞好“四改一建”。在“四清”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示范村“四改一建
”工程,全部实现入户道路水泥硬化,达到户户通自来水,同时,各示范村要确定1―2个村
民小组,全部进行改厕,实现圈养和人畜分离,各示范村建成1个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文体
广场。
三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示范村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实际,围绕“五种
模式”(工业发展型、特色养殖型、园区基地型、生态循环型、商贸流通型),确定适合本
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并制定出发展规划和措施,力争每户都有种、养、加工等致富项目。
四是注重农民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司法部门职能以及文化中心户作用,采
取集中培训和巡回讲解相结合、正反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做到
依法办事。借鉴兴办科技示范园区、成立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经验,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
质培训工程,通过专家讲座、科技致富典型引导等手段,强化对广大农民的科技劳动技能、
就业能力各方面的培训。鼓励扶持农民购置必备的通讯和网络设备,善于通过有线电视、互
联网等媒体捕捉市场信息。
五是创新机制。完善联建单位帮扶示范村考评机制,使联建单位在协会
、规划、帮解困难等方面发挥作用,形成县、乡、村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健全多元
投入机制,通过发动群众自筹、整合扶持资金、县直单位帮建、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设立财
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等途径,为示范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规范完善示范村动态
管理机制,解决基层干群“等、靠、要”思想较为普遍的问题。?
(四)把激发农民生产投入热情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落实党在农
村的各项政策上实现新突破?
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
和减轻农民负担,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一是抓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按照“已经实行政策不变、已给农民实惠不减
”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确定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资金
,确保农民得到实惠;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适时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进行补贴;继续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
施、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补贴力度,探索建立农民补贴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好农民负担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筹资、筹
劳行为,加强涉农收费项目和文件审核,切实规范涉农收费管理。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继续
深入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农村土地、殡葬、计划生育、农民外出务工、办理第
二代居民身份证等方面乱收费、乱罚款的专项治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格规
范村级组织收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研究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好方法,切实防止新增加农
民债务。中要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专项
审计、项目审核与监测等制度,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确保农民负担不
反弹和农村大局稳定。?
四、进一步改变农村的方式与方法?
1、着眼转变职能和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发挥乡镇党委、政府作用的新途径
。
一是大力创建示范引带服务载体。充分借鉴樊集乡成立乡村钢葱协会、上庄
奶源基地等实体服务运作模式的做法,探索实行承包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同制等形
式创办“园区服务”、“基地服务”、“典型服务”等多种模式的示范引带服务载体,
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示范群众、服务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和功能。
二是鼓励党员干部带头探索发展新的致富项目。继续深化“三级联创”、“
三帮一扶”活动,大力实施双强工程,教育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当示范群众、引领群众的
典型,靠自身的实践影响群众、带领群众。坚持把党员干部所负责的产业、项目发展的成效
与各自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并探索入股经营等形式,连接好干部切身利益与产
业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增强党员干部服务于民、示范于民的责任感。?
2、着眼于激发活力,大胆创新农村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
大胆探索,创新农村机制。
一是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推广养牛信用担保协会的经验,加快农村金融担保
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切实解决“贷款
难”的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对蔬菜园区、畜牧养殖小区和水利设施、集体林地等集体经营
性项目,利用拍卖、租赁、出租、承包等形式,推向市场,拉动社会投资。
二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的基础上,健全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抓好农村土地使用交易平台建
设,在法律框架内,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土地使用经营制度,使土地逐步向种植大
户、龙头组织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是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制定科学培训规划,把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机结合起来,整合我县农业、、科技、劳动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培训资源;进一步抓
好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以新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带动、辐射、影响全县农业的发展,
使园区和示范基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吸引外商投资的载体。?
3、着眼改善乡村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法制和村民自治作用。
一是加快农村法制化进程。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加大严打整治力度
;充分发挥法制在农村社会关系调整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快法制乡村建设进程。
二是优化农村事务管理途径。完善农村民主决策机制,大力推广歪子镇棉花
庄村“夕阳红”民调小组的经验,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和程序,保障农民群众的决
策权与参与权,实现基层政权的有效运转。
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
评选活动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搞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
正气,构建和谐农村。?
4、着眼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精干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发挥县校合作共建优势,引进一批科技领导型人才
到县乡兼职;借助村村大学生计划的落实,向村级充实一批有知识、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
加大县乡干部下派和在企业家中选人力度,通过任职、兼职改善队伍结构。
二是创新干部培训手段。适时组织乡村干部参观考察,引导干部实现思维转
型;挑选部分优秀干部送到科研院校和培训基地进行中长期培训,满足现实知识需求;抽调
职能部门干部组成培训团深入农村进行新时期农村普及性培训教育;探索保留干部职级
、按比例发放工资,鼓励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进行2―3年务工,到期可以回乡原级别任职,
也可以续签终身在外务工。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奖罚激励
机制,保障和促进乡村干部在开展农村和上项目上充分发挥作用;鼓励和支持乡镇机构
改革中下岗干部职工的优化组合,参与创办产业和发展致富项目,给群众做示范搞引带,推
动乡村经济发展;继续发挥好能人党员作用,组织和鼓励有能力党员领办创办各业致
富联合体和党群共建股份合作公司、各类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农业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篇4: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 四月下旬,市人大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就《统计法》、《贵州省统计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到我县进行调研,并先后到**镇、**镇、**发电厂、**水泥厂检查了这几家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情况。之后,我们又对全县各乡镇的统计基础工作及在岗统计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县的统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不断健康有序发展。但相对来说,全县的基层统计工作建设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一、我县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1、统计网络不健全。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统计网络也就是乡镇统计机构以及统计人员的设置和配备问题。我县目前的乡镇统计工作基本上是一种松散的、不稳定的网络结构,构成这个网络结点的统计人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统计工作,也大都兼任着其它的乡镇工作,如分包村户、计划生育等,且都与工资挂钩,导致部分统计人员往往安不下心来,统计工作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统计队伍不稳定。由于统计工作的繁重琐碎和统计人员的清苦贫寒,尽管各乡镇都配备了统计人员,但专职的极少,而且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个别乡镇甚至一年几换。按《统计法》规定,更换统计人员必须征求上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造成了统计资料遗失、统计数字不能衔接、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统计资料不完整。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乡镇由于统计人员更换过于频繁,统计员之间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统计资料丢失、损坏,年度统计资料断档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一些乡镇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按上级统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设置统计台帐,对统计资料的归档不够规范。 4、统计服务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只局限于一种简单的报表收集和初级数据汇总整理,而忽视了统计分析和综合服务的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基层统计人员少,而各种统计调查过多,个人承担的工作过重,无暇开展统计服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由于乡镇没有设置综合统计机构,全县11个乡镇的统计工作是分散的.,农业统计、工业统计、人口统计分别由不同的统计人员承担,也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对全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往往给乡镇党委、政府造成统计服务不到位的感觉。 5、统计制度不健全或不实用。目前的统计调查制度大都以满足本级和上级的需求为主,而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汇总各种统计报表,不能满足乡镇对其经济情况分析的需求。加上市、县一些部门常常擅自制发不符规定、未经统计部门审批的报表,且大多不能采用抽样或难于取材,加重了乡镇统计人员的负担。即使是统计部门的正规统计报表,虽然规定得很详细,也难免有一些与乡镇的实际不符,导致乡镇统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只能是简单应付,无法真正实行。 二、对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因此,如何切实加强和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成了当前各级统计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统计工作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计调查单位遍布城镇乡村的每个地方,全县统计调查单位有近400个,统计范围之广,单位之多,是其他工作少见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而要真正的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各级政府,在于最基层的乡镇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和统计队伍的稳定与否。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根据我县情况,乡镇可成立联合型综合统计机构,设置专职统计员1名,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任命,明确身份为乡镇行政编制,享受正(副)股级干部待遇。承担乡镇农村统计工作,并负责收集乡镇各站(所)的全部统计资料及运行情况,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编制的统计报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将月度统计报表资料和相关分析材料于次月5日前提供给乡(镇)有关领导,经乡(镇)领导审核同意后,同时报送县统计局和县直有关部门,充分保证乡镇统计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报表渠道畅通。 2、稳定队伍,上下联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在工作环境、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增强统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适时开展必要的统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3、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责任追究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管理约束统计人员,逐步使乡镇统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可靠。 4、强化服务,突出精品。一是加强对乡镇历史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利用,把握其综合性和趋势性;二是强化统计分析的编写,乡镇统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优势,撰写出有一定份量的统计分析文章,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快统计数据对乡镇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提供速度,在统计数据上报县级统计部门审核和评估通过后,要及时反馈给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切实体现统计数字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快捷性。篇5: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当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时代要求,提高农民素质迫在眉睫。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市**区统计局于近期在全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深入有关部门对当前**区农民素质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市**区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据《**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截至底,**区农村人口共有71万人,其中壮年劳动力36万人。据抽样调查分析,当前,**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低下,政策、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 [文秘网站领头羊-本网网--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从抽样调查的142个对象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可以看出,农村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的占5.9%,高中毕业的占74.8%,初中毕业的占19.4%。
2.农民的科技素质低下。目前,**区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素质正在由掌握传统生产技能向开始运用现代生产技能转变,但仍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区留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多是35岁以上、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滞后的劳动力;在现有的务农人员中,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2%,认为没时间也没必要参加科技培训的占31.2%;拥有农业生产一技之长的只占10%。虽然近两年来,随着阳光工程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兴起,**区约有15000余名农村劳动力接受过职业培训,且有1229人获得技术等级证书,但是仅占**区农村劳动力的 0.34%。由于务工技能素质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都是干重活拿低薪。据调查,**区有53%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零工,从事的大多是“提灰筒”、搬运工之类的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3、政策、法制观念淡薄。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教育,农民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95%以上的农户对党的政策表示拥护,85%以上的农民表示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时会迅速报警。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政策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在政策掌握方面,有的甚至连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也不了解。如“粮食直补”已发放到位,可有些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发了钱,至于发的是什么钱,发放标准是什么、应该发多少都不清楚。至于“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阳光工程”这样带来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一无所知。还有些农民缺乏法制观念,在遇到伤害时,要么懦弱忍让,要么威言恐吓,要么暴力相向,要么滥用私刑,不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4、思想道德素质落后。当前,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农闲时节农村聚众带彩抹牌赌博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人相信天命,相信迷信,封建意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仍比较浓厚。同时,农户之间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造成农民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素质教育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的问题和原因。主要是三方面造成农民缺乏学习主动性,影响素质提高。一是目光短浅,存在短期行为。大多数农民包括一部分基层干部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看眼前利益,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短视行为扼杀了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严重阻碍了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二是小农意识浓厚。大多数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对那些年龄偏大的农民来说,只会沿袭传统种植办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既想致富,又不敢担风险,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要、靠”思想,把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市场风险的规避都寄托在政府身上,政府倡导什么,他们就种植什么,缺乏发现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三是自身封闭。部分农民不愿意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信息,整天囿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视野狭窄,以“小家”为中心,得过且过,既不主动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来引导农业生产,也不愿学习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二)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面的原因。多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办班培训、示范带动、开通农业直通车、送科技下乡、开辟农业专栏等,为农民提供多渠道的农技推广和教育培训服务,但对农民教育工作的滞后和不足,使得农民素质未能尽快、有效提高。
一是教育工作分部门开展,缺乏总体部署。目前,**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有农业局、科技局、教体局、扶贫办、乡镇企业局、党校、团委、妇联等八家单位,各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都安排了培训任务。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办班培训时都是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对象往往出现重复交叉。而“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无论哪个部门到乡镇办班,乡镇都得组织一次,加大了组织难度,难于取得实效。
二是科技培训链存有断点,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完善。就**区来讲,一个完整的培训链是由区农业、科技部门办班培训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然后发挥他们的组织带动作用,把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农民。但由于有一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村组干部、科技大户、农业骨干回去后并未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传授,从而导致培训链中断,造成同一个村同一个人参加多次培训,而其他一般群众从未直接参加过培训。目前的培训方式也缺乏灵活性。农村组织培训,大多都在集镇上,农民参加一次培训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有的农民就不愿意去。
三是职教、成教滞后,主阵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技能教学设施普遍陈旧,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 全区13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329所村成人技术文化学校由于缺乏经费,基本闲置处于闲置状态,致使农民接受二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够,不利于农民素质的加快提高。**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全区13个乡镇文化站只有4个达到省定面积标准,而有5个乡镇文化站因站舍破烂,已基本无利用价值。税费改革后,由于无经费来源,村级文化活动室普遍处于瘫痪状态,目前,全区设有图书室的村只有47个,而各方面设施条件好一些的村级图书室也只有张湾洪山头、古驿余沟村、朱集马沟村。同时,农村文化力量也严重不足。农村和农民题材的节目十分有限。广播电视这种对当前农民思想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传播工具,很少讨论农民群众面临的思想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题材的文艺节目更是少得可怜。以往的电影下乡村巡回放映、剧团下乡村巡回演出已明显地减少,不少地方的.农民群众一年到头难以看上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台好戏,更不说通过文化事业潜移默化农民观念,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了。
三、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入能力,有助于增强农民群众妥善处理农村社会矛盾、管好农村事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能力。总之,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战略途径。目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成人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利用好,在加强正规教育的同时,通过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在农村中形成一种学科学、重教育的氛围,使农民素质教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自觉活动。当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总体目标规划。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育、农业、科技、劳动、财政、司法、人事等等多个部门,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领导做保证,势必造成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区委应高度重视,成立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专门负责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科学制定总体目标规划。当前,应结合新村建设,制订农民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提高农民素质,服务新村建设。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区一半以上的农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村有3―5名大学生,10名以上中专生,具备条件的16―45岁农民参加过培训。用十年的时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由以初中文化水平为主转向以高中文化水平为主,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主要村干部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文化;9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的科技、政策、法律水平有较大提高,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有搜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习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2、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如前所述,**区承担农民培训任务的单位有八家,在培训时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育培训零散无序,成本高、成效较差。因此,应将**区的农民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优势兵力攻坚。在每年年初,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可将培训计划上报给区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培训计划,综合全区情况,科学安排全年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任务、培训目标和方式,避免重复交叉和撞车。在培训时,可将教育对象分为留守农民、转移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教育,确保各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市场营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同时,健全培训网络。在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区党校、农广校作用,充实和完善一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在农技推广上,可借助教育部门的远程教育网络,由各镇组织,充分发挥镇、村成人技术学校的作用,让农民就近学习,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同时,健全培训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培训链完整。从培训单位到村组干部、农业骨干,应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从而避免培训断点出现。
3、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增强农民学科技的主动性。目前,广播、电视已在农村十分普及,成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广播电台、区电视台、镇电视差转台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致富的好典型,增加农业知识节目播放时间,尝试把农业知识节目办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农民,贴近实际,吸引农民收看。同时,深入调查农民对生产技术的需求,按需施教,使农民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4、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达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不能只关心和实施单纯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更重要的是彻底根除农村地区愚昧落后封建习俗,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只有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文明,才能通过生产经营和流通手段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开展树立“新风尚”、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同时,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生动形象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思想这块阵地要靠丰富的物质和健康的文化去占领。缺乏文化如同减少收入一样,最终都将导致农民思想信念的动摇、道德的滑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要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设,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采取企业捐一点、对口单位帮一点的方式,多渠道地筹集投入资金,尽可能地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应主要用于硬件建设上,如图书、表演器材、设备、场地建设等。同时,要着力提高现有文化服务队伍素质,培训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贴近农民生活、反映农村现状的好作品、好形式。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在娱乐中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娱乐中学会处理农村社会的矛盾,在娱乐中增长发展经济的才干。
篇6: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地调查思考
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地调查思考 -调查报告
新形势下有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基层农村工作的忠实实践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的拥护者和坚定执行者,是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如何把农村建设点党组织建设成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也是建整工作组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农村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对我区15个农村建设点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建设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集体负债多,收入少。在调查的15个村护,平均负债82.5万元,多者几百万元,少者也有十几万元。这些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①前些年乡统筹村提留时由于农民税费任务过重,部分农民缴不齐,但村里为了完成上级任务,不惜借 ,造成村务债务增大;②办村办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办乡镇企业时,部分村办企业不从实际出发,不作市场分析盲目上马,结果债台高筑。如**村因办钢管厂而举债400多万元,后来受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疲软,产品缺乏竞争力,加上制度不全,管理不善,不关闭也怪。③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盲目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末期受金融**的影响,资金又没有人民银行作后盾,股民怕股金得不到,出现挤兑现象,基金会只好关闭。放款收不到,股金又要兑付,造成村级财务严重亏损,股民怨声载道,关天坪一个村就亏损了400多万元。④弃田现象普遍。农村税费改革前,一亩田需要负担的各项税费在200元左右,沉重的负担,导致农民弃田外出打工,上级是按田提取各项税费的,抛荒田的各项税费只好由村举债完成。据调查了解,平均每个村抛荒田在200亩以上,全年一个村因抛荒田就要负债4万多元。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村提留取消了,加上村办企业不景气,村级收入明显减少,全年村级纯收入多的8万元,大部分村村级纯收入在0.2―0.5万元之间,严重阻碍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甚至谩骂。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客两方面的制约,如修渠去淤,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抚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但群众不那么认为,作为一级农村基层组织就应该为我们解决具体问题,否则要你干什么。全区88个农村组,其中没有村部的村有43个,只好租用民房办公。区委考虑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辛苦,想改善基层干部办公条件,每新建100平方以上的村部,区财政将给予1.5万元的补贴,而建一个100平方的村部需资金3.5―4万元,通过调查摸底,15个点村,只有5个村有能力修建,享受区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多数村无能为力。为保证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区财政纳入了年初预算,由财政发放,但村里每年收缴农业税时都存在一定缺口,由于大多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能力弥补这一缺口,这缺口只好用干部工资抵扣。在调查的15个村中,只有3个村干部的工资全部兑现,12个村的干部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欠,有的村拖欠了几年,由于工作压力大,条件艰巨,工资又不能及时到位,群众又不能理解,影响了一部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班子协调性不强,党员先进性不突出。①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调查显示,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占18%,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占44%,具有小学文化的占38%,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也就较差。②班子协调性不强。调查的15个村中,这类班子占21%,某村5名干部分了两派,工作不协调,相互不支持、搞窝里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争权夺利上面,见权就争,见利就要,见麻烦就躲,使得村里各项工作失控,工作被动,群众气愤地说:村干部连自己都管不了,哪有精力管我们呢?”③党员先进性不突出。从走访调查的情况看,党员只有小学文化的.占66%,55岁以上的党员占43%,这说明党员队伍不仅文化层次较低,而且年龄老化,这样的党员,想起表率作用也有点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党员平常放松政治学,对己要求不严,思想还落后于一般群众。 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大,办法少。党中央为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硬措施:降税、直补、良补、粮食保底收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要使农民大幅度地增收,彻底摆脱贫困,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贡文化生活的需要,迅速进入小康,需要广范围地寻找致富门路。从调查的情况显示,年人均纯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村户占18.8%,均为非种粮农民,大多为农业综合养殖户、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主。农民普遍感到缺资金,少技术,信息不畅,致富门路窄,办法不多,仅靠几亩责任田维持生计的农户还较常见。 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主要问题的对策 在这种形势下,要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抓住关键,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 首先要抓好“选人”。“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支村两委会逐项落实。支村两委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丈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特别是在调配支部书记方面,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支书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冒出来的,富有开创精神的,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经济大户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的人员,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此外,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经济大户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作为后备干部的预备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 其次是抓好育人。把育人的重点放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上,把教育培训当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道和长久之计,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区、乡、村要有学习阵地,对支部书记,区、乡要经常集中重点培训,对其他村干部和党员,乡镇要经常组织培训,村党支部也要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开展活动用好的典型教导人,用坏的典型警示人。通过培训学习,要达到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纯洁党的队伍,增强思想觉悟性的目的。 (二)抓住重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着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的富起来。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时要着重抓好如下三项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我们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市场行情和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充分考虑城郊特点,围绕“山水田土”作文章,从种、养、加、工几个方面权衡增长率,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芦山乡张家堰村,地势全乡最低,下雨遭淹,可开发渔塘进行综合养殖。二是围绕支柱产业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业是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全区12.5万亩耕地,其中8.5万亩是蔬菜基地(含复种面积)。区农办统计数据表明,种蔬菜全年亩均纯收入0.35万元,是种水稻效益的7倍,是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组织良种,加强培训,搞好服务。养殖业占我区农业总产业的58%,是我区农民增收的又一主渠道,特别是猪、牛、马、羊养殖产业,在我区养殖业中占有很大份额,而且发展速度快,来势猛。目前我区饲养生猪主要是以饲料为主,成本较高。应以种草(鲁梅克斯)饲养为主,适当补充精饲料,每头猪从进栏到出栏饲养全过程可节省成本50―80元。我区有奶牛400头,养殖效益高,全年一头奶牛可净赚3000元。要大规模发展,就要相应地扩大种植牧草的面积。我区肉牛、羊的饲养主要是以沅江大堤的天然牧草为主,营养不足,生长滞后,养殖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以种制牧草饲养为主。三是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经济大户投资兴办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植,规模养殖等,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田结构调整。 (三)抓住火候,壮大集体经济,为公共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点一般来讲,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村道路况差,村级债务大,村干部工资难兑现,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户无法得到根本救济,对此,群众意见大,上级不满意,要想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就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为群众解决具体问题。近几年特别是20税费改革以来,村级收入税减,大部分村全年只有几千元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为此,应重点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各种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兴办企业,这项工作要纳入年终考核,落实任务,明确责任,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二是巩固挖潜老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利用现有场地设备,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投资办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村里原有的荒山、荒地、池塘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把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杜绝支、村两委会插手管理。四是严把财务开支关。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里所有的收入要进帐,数额较大的开支要集体讨论决定,定期公布财务,保证开支合理。篇7:新形势下保持机关党员先进性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保持机关党员先进性的调查与思考_[实习报告]
内容提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市直机关党员思想进取、锐意创新、勇于奉献,积极向上,主流是好的。但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市场经济对机关党员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作用,部分党组织对机关党员教育缺乏实效、监督管理乏力等原因影响,部分机关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物化;一些机关党员角色意识错位,宗旨观念逐渐淡化;一部分机关党员安于守成,创业开拓精神有所退化;少数机关党员个人主义抬头,局部和自身利益观念明显强化;个别党员违法违纪,作风趋于腐化。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保持机关党员先进性,要着眼于践行“三个代表”要求,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精心组织开展“保先”教育,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抓好重点关键环节,建立“保先”评价体系,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员质量,促使广大机关党员“走前列、作表率、创一流”。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市直机关党员队伍先进性现状,更好地开展新形势下保持机关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直机关工委组成课题组,从7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时间的调研活动。课题组成员深入到市直机关部门30个单位,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市直部门领导、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同时对500余名党员和群众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通过深入调研,基本摸清了市直机关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基本状况,找到了机关党员队伍先进性弱化的主要症状和原因,提出了保持新形势下机关党员先进性的对策,为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市直机关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一、市直机关党员先进性现状及其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本次调研情况看,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市市直机关广大党员积极向上,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勇于奉献,主流是好的。问卷调查中,对当前机关党员先进性状况的总体评价,认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87.3%,不满意和问题很多的占12.7%。这表明新形势下机关党员队伍整体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调查了解,绝大多数机关党员一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充分体现了党员思想上的先进性;二是具有较高的文化业务水平和较强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三是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开拓和争创一流的意识,在完成重大工作任务、抗击“非典”等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实绩突出;四是廉洁自律,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勇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在单位能起到中坚骨干作用。但是必须正视的是,进入新时期,由于社会组织、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一部分机关党员的先进性确实有所弱化,极少数机关党员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甚至违法犯罪,走向反面。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化”表现:
(一)部分机关党员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取向物化
问卷调查显示,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有信心的占56.72%,有点信心的占26.05%,信心不大和无信心的占17.23%。这说明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在部分机关党员中有一定程度地存在。从调查情况看,部分机关党员在理想信念上突出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缺乏信仰。认为马克思主义从实践来看不太现实,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而且仍在高速发展。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缺乏信心。认为共产主义太遥远,摸不着,看不见,能否实现难以说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少讲些共产主义,多讲些现实主义为好。三是对政治理论缺乏应有的热情。有的机关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较差,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有的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思考问题。有的缺乏联系实际刻苦学习的精神,理论素质不高。有的虽然不会对现行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三道四,但也不能自觉地深刻理解把握,思想上有困惑。四是对人生缺乏远大的目标追求。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财大才能气粗”,权力是硬的,金钱是实的,理想是空的,理论是虚的,追求眼前利益,什么主义、理想信念、长远目标、全局观点无所谓。
(二)一些机关党员角色意识错位,宗旨观念逐渐淡化
从问卷调查来看,有27.63%的人认为,当前部分机关党员的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出现错位。主要表现为:一是功利思想抬头。部分机关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不惜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争项目、上等级、争功劳,为了个人和局部利益,损公肥私。二是得失意识强化。受市场经济利益导向驱动,不少机关党员干部往往把自己的利益诸如职务、奖金、学历、培训深造、经济适用房分配、投资经营、收益回报等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重地背离了党的宗旨观念和奉献精神。三是为民理念扭曲。部分机关党员干部公仆角色颠倒,在工作中只唯上,不唯下,存在着“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等现象。调查中反映,我市发展环境虽然已经有所好转,但部分机关部门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办事效率还不尽人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温州的改革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三)部分机关党员安于守成,创业开拓精神有所退化
调查中大家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市的综合实力增强了,城乡面貌改变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于是一部分机关党员自我感觉满足,与一些发展慢的地区比较感到自我陶醉,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反应有些迟钝,缺乏抢抓机遇、再创新业的睿智与锐气。问卷调查中,有13.22%的人认为当前机关党员的开拓进取精神有所消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依赖本部门的特有优势,于是思想不够解放,不愿开拓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有些年纪较大的党员,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精神萎靡不振,暮气沉沉,存在临时观念,被动应付,敷衍塞责;有的往往把自己的际遇看成是“命中注定”,向唯心论、宿命论屈服,相信迷信,以致出现进庙烧香、见佛磕头现象;还有的思想抵触大,工作缺乏责任感,对上级分配的任务推三拖四,是典型的“领导指挥不了,工作开展不了,措施奈何不了”的干部,严重损害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形象。
(四)少数机关党员个人主义抬头,局部和自身利益观念明显强化
从问卷调查得知,8.68%的人认为机关党员的大局意识有所弱化。现在,由于机关部门之间收入上存在着差距,少数机关党员当涉及到本部门和个人利益时,则以自我为中心,把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抛在脑后,过分强调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上级方针、政策和决定各取所需,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导致严重的本位主义。少数党员干部不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分析、观察和处理问题,而是站在小团体利益上想问题、办事情。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及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一些机关党员在政治和人际关系中“唯利是图”现象比较明显,凡事都需要视利而行,对己有利的就多做,不利的或无利的视作与己无关,搪塞敷衍。
(五)个别党员干部违法乱纪,作风趋于腐化
据问卷调查了解,有23.71%的人认为,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腐败现象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有所滋生蔓延。主要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骄奢淫逸的享乐思想。主要表现在那些“垄断”和权力大的部门的党员干部,他们自以为自己“家大业大”、“财大气粗”,于是出手阔绰,工作上低要求,生活上高标准,搞超标准的宴请接待,坐超标准的轿车。二是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奉行“权能生财”的准则,追名逐利,以权谋私;有的机关党员干部把当官与提高收入划上等号,跑官要权;有的行政执法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公开或暗中伸手要钱要物。1月至208月,由于违法违纪受到查处的市直机关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达135人。
二、机关党员先进性弱化的症结分析
症结之一:“偏”――市场经济对机关党员思想观念带来负面影响
篇8: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区要在实现的富民壮区目标,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级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这“三力”源泉在于各级班子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最近笔者在区委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采取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法,就全区班子作风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直接和间接地听取了基层领导和机关中层干部对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了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做法与效果 通过印发400份“全区班子作风建设抽样问卷调查表”的反馈,对两个乡、一个开发区、两个街道、六个区直部门的重点走访了解到,近年来区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强各级班子的作风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班子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激发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积极性,不断开创了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靠制度约束。以来,根据形势发展和富民壮区任务的需要,区委为加强各级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突出抓了制度建设,基本建立了抓作风建设的有力机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把手带班责任制、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制度、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监督,廉洁自律以及民主生活会等28项管理制度。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方面,按照突出政绩的原则强化考核,增强了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干部试用和纪检监察机关一票否决制,严把干部入口关。在干部的常态管理方面,建立了干部待岗、轮岗、诫勉和引咎辞职制度,通过狠抓落实,增强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在廉政建设上,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单位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报告制度等等,把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置于党内、法律、群众和舆论多重监督之下,较好地解决了为谁掌权和用权的问题,使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靠教育引导。在加强各级班子作风建设中,始终坚持抓思想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一是坚持开展集中性的解放思想教育。以来,围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先后在全区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五次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清除了一些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结合变化的区情不断谋划新的发展思路,推进富民壮区的进程。二是坚持常态化的思想教育。近些年,区委坚持在思想作风建设上警钟常鸣,无论是平时的工作会,还是全委会、党代会,都把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突出讲,大力倡导求实、务实、深入、调研和真抓实干的作风。特别是在“三讲”教育当中,结合实际狠抓了作风的转变,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三是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在全区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中积极开展了正反典型教育。坚持用孔繁森、傅万才、汪洋湖、刘宝忠等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教育班子成员树立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同时利用胡长青、成克杰、慕绥新及我区违法违纪干部的案例,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提高了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自觉维护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三)靠活动促进。为使各级班子作风建设收到切实效果,近些年来,区委本着务实的精神,设置一些活动载体,推进作风建设的落实。一是开展了“双杯”竞赛活动,就是将乡局领导班子所承担的经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分别签订责任状,在区直部门开展“公仆杯”竞赛活动,在各乡(镇)街开展“文明杯”竞赛活动,采取年中和年终考评的办法评选出优胜者进行表彰,这项活动坚持开展了四年,对促进中层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坚持开展了“三创”活动,即根据省、市委的部署,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在乡(镇)街开展了创“六好”强乡(街),在村(委)开展了创“五好、建三村(委)”,在区直部门开展了创“四好”建“两高”部门活动,促进了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三是开展了选树典型活动,选树了“十佳公仆”,今年 选树了“十佳基层党支部书记”,使全区各级班子在作风建设上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四是认真开展了“三讲”正面教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通过开展这两项活动,剖析和解决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各级班子成员经受了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 (四)靠考核激励。近些年来区委始终坚持对乡局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制度,建立了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在考核的内容上,坚持“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标准的兼顾和统一,突出政绩考核;在考核的方法上,坚持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民意测验、背对背地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等方式方法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评价,实事求是地分类定档;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始终坚持年终召开乡局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通报会制度。对政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政绩平平、群众不信任的干部进行批评直至组织处理。98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处理的乡局级领导干部已达34人,其中降职5人,免职17人,诫勉谈话8人,待岗4人。 由于坚持不断地加强全区各级班子的作风建设,促进了各级班子思想作风的转变,推动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富民壮区阶段性目标。 二、问题与原因 从这次对全区班子作风建设的调查情况来看,整体上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但不能否认,虽然近些年来在班子作风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班子作风建设上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 一是解放思想没能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一些干部中旧的思维定势和惰性还没有彻底消除,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等倾向在各级干部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感觉良好,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问题;官本位思想,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的问题;不敢创新、因循守旧,怕担风险的问题;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问题还依然存在。这些思想上的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各级班子作风的转变。 二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部分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酬事务花费精力多,抓工作落实花费精力少;抓轻松和容易的事情多,抓难度大、棘手的问题少;浮在表面开会研究多,着实解决深层次实际问题少等倾向。尤其是有的班子一把手,履行一把手职责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研究不透、对群众问题关心不够,不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这一问题障碍了富民壮区事业的发展。 三是学风不够端正。有的班子对学习缺乏认识,看不到当今形势和任务对学习提出的迫切要求。在思想上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在学习内容上往往也只局限于学学文件,念念报纸。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而是为了应付检查,应付考核,更谈不上真正掌握理论,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没少参加,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干部思想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是在民主作风建设上还有一定差距。有的班子在决定重大问题时,发扬民主不够,不能够很好地履行科学民主决策的议事程序,个别班子仍然存在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有的班子内部不够团结,成员之间彼此不沟通,工作不配合,缺少合力;有的班子内部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奉行好人主义,回避问题和矛盾,虽然也按照要求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但质量不高,往往都是自我批评谈体会,批评他人谈希望,使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这一问题影响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 此外,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自律意识差,纪律松懈,行为不端,在八小时内外表现不一。有的热衷于“饭局”、“麻局”;有的搞自由主义,传播小道消息;极个别的干部,经不起诱惑,超越了红线,犯了错误甚至触犯了法律。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的影响是很大的。 全区班子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转型的加速,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东西对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影响。主观上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工作力度不够。在班子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上还不够完善,工作运行上还缺乏必要的措施,各级班子“一把手”的带班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在制度的执行上还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在班子考核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民主程度,以真正听到群众的声音;在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上还不够有力,有些方面监督还不够到位;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原则要求多,灌输说教多,扎实有效的措施少的倾向,等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班子作风建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为了抓住发展机遇,区委提出了加快实现富民壮区的奋斗目标,客观上对我们加强全区各级班子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难设想,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没有一种昂扬锐气、浩 然正气、蓬勃朝气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我们富民壮区的事业能够完成。为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把全区各级班子作风建设摆上突出地位,纳入重要议程,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用好的作风抓作风建设,用有力的制度和机制抓作风建设,加快推进我区“五区一化”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不断深化思想解放,解决好思想作风建设问题。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必须突出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必须首先从解放思想抓起。必须明确,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越发展,我们的思想越需要与时俱进。当前要针对各级干部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家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创”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分析实情相结合,准确把握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工作顺利时不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工作遇到困难时不悲观失望,束手无策;出现问题要敢于负责,推功揽过,拿出办法来。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加快发展相结合,把“五区一化”、富民壮区贯穿解放思想的全过程,按照实践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工作。三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结合,把“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作为判断思想解放程度和工作是非成败的标准,重实干,不争论,看准的事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千方百计地推进我区“五区一化”建设事业。 (二)坚持正确的作风导向,倡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一是倡导聚合力,要求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讲”精神,议事决策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班子内部成员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配合,互相补台;民主生活会上要坦诚相见,敢于批评。切实把团结作为对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倡导鼓实劲,要求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找准各自的`位置,负起各自的责任。特别是各单位的“一把手”要带头把兴奋点转到加快发展上来,把着力点转到抓落实上来,盯住目标不放松,抓住落实不撒手。三是倡导谋实招,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要结合全区的总体部署,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开动脑筋认真研究工作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如何落实,如何创新,如何突破,真正拿出有效的、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四是倡导求实效,坚持“干净、干事、干成事”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教育和引导各级班子、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干实事、求实效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中央提出要把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体现了对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按照中央要求,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到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突出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办的事情,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强化调查研究制度的落实。调查研究是转变作风的需要,是抓工作落实的客观要求。区委已就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专门发了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区级领导到基层各单位一把手都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地调查和研究一两个实际问题,拿出切合我区实际的调研成果,进入工作决策,指导富民壮区事业的实践。 (四)强化工作作风建设机制,保证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加大包保工作力度。从区级领导到各单位领导,要真正把包保的重点项目和财税收入等项工作落实好,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任务落实。二是加大调度工作力度。区委、区政府领导要按照各自分工,对所分管的工作适时进行调度,特别是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稳定、农村税费改革等重点工作,要及时调度,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是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要建立并实施督查工作制度,各级班子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督促检查,做到一级督查一级,保证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和有序推进。四是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对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考核制度和办法的落实,切实形成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有机结合的常态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监督、激励和鞭策作用。 (五)强化作风建设监督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对党政班子及其主要领导实施有效监督的办法。要尽快建立起监督预警制度,突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尽量避免事后监督。要积极探索并建立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活动情况的监督制度,明确监督内容,规范监督方式,严密监督程序,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置身于党内、法律、群众和舆论的多重监督之下。要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和实施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对工作能力差、水平低,不胜任工作的;对自身行为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一定损失的等情况不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的,或自己主动辞职,或由组织规劝、责令辞职。通过这些办法使各级领导干部时刻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压力,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放纵自己的行为是绝对不行的。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篇9:某乡镇土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乡镇土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聚焦点。**乡在二轮土地承包时,遗留了一些土地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实施,使土地矛盾更为突出。到底,**乡尚有**户**口人的**亩土地问题没有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成土地问题清查小组,边清查边调研,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乡现有*个村、**个自然屯、**个村民组,总人口*人,土地面积为**万亩。二轮土地承包时,我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对所有土地进行了重新发包,全乡人均土地面积6.19亩,最多的原**村人均土地面积10亩。
随着“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种地收益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土地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这些土地问题既有历史积累的,也有新产生的。归纳起来主要为:一是要地问题。**乡在二轮土地承包中,有部分村一些户在人不在的农户,在分地时没有分得承包田。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这些农户应该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在分地时理应预留。“一免两补”后,在外居住的农户回村要地,产生人地纠纷。二是缺地问题。二轮土地承包到现在,全乡的人口、劳力等都发生了变化,新增人口和劳力要求分承包田的愿望越来越迫切,由于无地可给,问题越积越多。三是返地问题。绥中乡在二轮土地承包时或承包后,部分村为加速回收村级债权,将欠款农户的承包地收回抵债。现在这部分农户想还欠抽地,而村里将这部分农户的土地长期发包,一时很难彻底解决。四是补地问题。婚出婚入的妇女没有土地的问题较为严重,造成新的人地矛盾。五是失地问题。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计划的实施,加之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农户失地的问题也存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工作不到位。部分村在二轮承包工作中没有与农民续订承包合同,农民没有领取到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证,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致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不明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缺乏法律保障,给一些村级组织随意侵占或转包农民土地提供了便利,也使农民重新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要求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少数村违法收回农户承包地。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村屯的`农户常年在外务工经商,耕地请人代耕,甚至撂荒,拖欠或拒交应承担的税费,造成“税费悬空”。一些村为解决这一问题,不顾有关政策、法律规定,出现流转主体错位,侵害农民流转主体的权益,越俎代庖,强制收回承包地、或重新调整发包承包地,致使村级集体多留机动地或者将承包地收回后发包给本村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发包收入归集体所有。三是土地流转工作无序。**乡多数土地流转是农户之间在私下里进行的,既没有经过发包方备案,也没有签订正式转让、转包合同或协议,即使签有书面合同的,条款也不具体、不规范,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有关赔偿等项条款缺乏明确的规定。同时,乡和村也没有建立土地流转情况登记备案制度,导致农户之间发生纠纷时各执一词,无据协商或裁决。四是多数的村没有预留地。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我乡**村20户(原六、七组)和**村(一、四组)4个村民小组把原有村上的剩余土地全部均分给了农户,主要是因为乡村两级组织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工作中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得力、放任自流、急于求成。还有的村没有按照规定,留足预留地和机动地,现有的预留地根本满足不了回乡要地群众的要求,土地分配较难。**村这样的问题较为严重。另外,为了化解乡村债务,一些村把当时留足的预留地变为机动地长期发包,有的发包期甚至到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对预留地缺乏相应的管理,随意进行发包现象也存在,导致人地矛盾增大。同时,地方规定与现行法律相矛盾也是产生土地问题的一个原因。原**地区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时出台的32条中规定:欠款户不交欠款的只给口粮田不给承包田,要求外住户必须迁回本地且有住所时才能分得土地,导致一部分农户被挡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之外,没有分到土地。
二、几点建议
土地问题的大量出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加收入,以及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解决这些土地问题,对整个农村今后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积极做好要地户身份的核实工作。清查要地户按政策是否应得承包地。主要是以二轮土地承包时确定参与分地人口为界定,清查户在人不在的户籍状况、生死情况等。重点对1998年以前已在外地落户要地户的情况进行逐一审核,主要调查其在现居住地是否得到承包地。
2、加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的依据。要加强村级干部对党的农村政策的学习力度,让他们准确领会农村土地承包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切实提高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土地承包和纠纷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切实在依据法律和政策解决问题上形成共识。对一些农民在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要做好耐心解释和说服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法律进村、入户,使广大农民掌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内容,准确理解基本精神。
3、对机动地发包进行规范。对机动地发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机动地超限额的部分,要按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包到户。对机动地发包大多数农民满意的,要维持原合同不变;大多数农民不满意的,要修订或完善承包合同。今后,村机动地全部实行竞价发包,坚持一年一发包,承包期最长不超过三年。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包给本村的农户,农户承包机动地后不得再转包。
4、积极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要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口头协议要及时补签合同;合同标的不明确的,要重新修订合同,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因流转价格和期限等引发合同纠纷的,首先由合同双方协商解决;对协商不成的,再由村集体组织调解解决,也可由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仲裁,还可以直接诉诸法律裁决。对今后的土地流转进行严格管理,未经承包人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他人不准代为流转承包地使用权。土地流转除承包方和接包方协议外,还要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并到乡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进行鉴证,防止发生新的土地纠纷。
5、重点查处土地承包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农村土地承包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发农民上访的重点。个别村干部在土地发包中暗箱操作,偏亲向友,低价发包,个人从中渔利。 要对乡、村干部仗权发包土地、强行流转农民承包地、承包费中饱私囊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广大农民的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违法违纪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切实保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6、依法处理土地纠纷。 按照既要尊重历史、又要面对现实的原则,妥善处理农林纠纷和农农纠纷。凡是土地权属已经确认的,任何一方不许越界开荒、抢种;凡是有争议一时又不能协商解决的,一律维持现状。对非法侵犯他人土地、抢占抢种他人耕地,以及非法闹事的,要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严肃处理。
篇10:对乡镇妇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镇妇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乡镇妇联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大批的男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妇女在家庭生活、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这样,乡镇妇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情况
我县有乡镇级妇女组织==个,专(兼)职妇干==名,==周岁以下占==%,大专以下学历占==%。从调查情况看,各乡镇妇联干部配备基本到位,整体趋于年轻化和知识化,改变了以往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同时,乡镇妇联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通过抓活动、抓培训、抓典型,有效地增强了乡镇妇联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调动了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妇女工作基本适应了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乡镇妇联工作仍十分薄弱,上级妇联的许多工作传达到乡镇后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在乡、村两极出现断层现象,乡镇妇联已逐渐成为制约妇女工作的瓶颈。
重视不够,工作开展难。由于乡镇中心工作繁重,而妇女工作没有量化的指标和要求,不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因此部分乡镇领导把妇女工作当成是软任务和务虚的工作,认为妇联工作可抓可不抓、做多做少都无关紧要。有的乡镇妇联干部被安排身兼多职,工作胆子被压得很重,却没有工作主动权,无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妇女工作,工作政绩也没有真正被认可,导致了待遇不落实等问题的存在。
兼职过多,职能发挥难。机构改革和税费改革后,由于乡镇行政编制的限制和妇联干部提拔、交流等原因,妇联干部兼职比较普遍。据统计,全县==个妇干中兼职的有==人,占==%,其中兼做两项以上工作的有==人,占==%。妇女干部兼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妇女工作的开展。一是部分乡镇妇联工作由女性党政领导兼做,肩负重任的党政领导所承担的中心工作任务相当重,这些工作又有严指标、硬任务,因此,无暇顾及妇女工作,导致妇联机构形同虚设。二是乡镇妇联干部一人兼几项繁琐工作,如兼任计生、民政、团委工作,也有的从事办公室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常常顾此失彼,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使妇联工作流于形式。三是乡镇干部各自包点,工作包罗万象,妇女工作都是在中心工作之余干,又不能把妇女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妇女工作重点不突出。
素质不高,工作创新难。我县的乡镇妇女干部整体素质较过去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其工作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妇干由于资历浅,没有工作经验,接受系统学习培训少,因而虽有工作热情,但缺方法,缺点子,不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工作打不开局面。二是部分妇女干部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认识不到位,认为妇联工作比较虚,不容易显政绩,因而把主要精力用于乡镇中心工作,不专研妇女工作业务,对妇女工作得过且过,使妇女工作陷于被动状况。三是部分妇女干部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主动向领导汇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采纳。四是部分妇干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基层少,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农村妇女面临的困难及其需求,更谈不上认真的去思考妇女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不能为妇女提供应有的服务,影响了妇干自身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妇联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县乡镇妇联组织虽已建立健全,但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心工作,妇女工作成了“副业”。大多数乡镇没有将妇联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仅仅是组织妇女群众搞一些文体活动,或是配合乡村妇女群众进行几次学习和培训,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纠纷等,开展活动的规模小,内容也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经费少,又无经济实体,妇联工作没有依托,导致妇联工作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与农村妇女最贴近的“学文化、学科学、比发展、比贡献”的“双学双比”等活动缺乏深度,创新不够,效果不明显。
投入不足,工作保障难。财税体制改革后,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乡镇中心工作经费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保证妇女工作经费,有的乡镇连最基本的差旅费都不能报销。由于缺少基本工作经费,乡镇妇联无法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无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基层妇女组织的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三、对策及建议
乡镇妇联是与农村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妇女工作,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乡镇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组织、引导、教育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妇联工作做好了,既是为党委、政府分忧,又是为群众解难。乡镇党委应重视与支持乡镇妇联工作,要从妇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的高度来认识妇女工作的重要性,带头学习与妇女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为妇女工作提供强有力保证。
要按照党建带妇建的要求,切实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之中,通过从思想上带,从组织上带,从作风上带,从方法上带,促使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及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要从工作经费、活动阵地等方面对妇联给予支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每年协调适当资金,用于妇联开展技术培训、文体活动和阵地建设等。要积极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妇女儿童事业,要积极协调政策,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落实乡镇妇干的政治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乡镇妇女干部的积极性。
加强建设,配强妇干。乡镇妇女干部是农村妇女工作的领头雁,实现乡镇妇联干部合理配置,是县、乡镇党政工作的需要。因此要高度重视乡镇妇干的配备问题,要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以配齐配强乡镇妇干为重点,着力解决班子涣散、工作缺乏活力等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具体要抓好以下工作:一要重视选拔女干部工作,把政治素质好、文化层次高、热爱妇女工作的优秀妇女干部配备到妇联工作岗位上,为妇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加强对乡镇妇干的培养,关心她们的成长,帮助她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生活中的困难,为她们提供一个能够施展才能、展示自我的广阔空间。三要加强妇联对乡镇妇联班子建设的指导,强化协管力度、督促乡镇在选配妇干时征求县妇联意见。四要确保乡镇妇联干部使用行政编制,保证乡镇妇联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工作。
强化学习,提高素质。新形势下,乡镇妇联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妇联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群众越来越需要服务型、引导型、示范型、智慧型的干部,因此,加大对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乡镇妇联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一是在乡镇妇联干部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的活动,引导妇联干部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积极争取党校、组织部门支持,把乡镇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的培训计划,协调各级党校办主体班时,规定乡镇妇联干部所占的比例或举办专门的乡镇妇干培训班,并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妇干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习考察。三是加强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素质,不断提高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四是要引导、教育乡镇妇干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大胆创新,服务农村。乡镇妇联要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乡镇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农村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工作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康上来,不断推动妇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工作,调处婚姻家庭矛盾,整合社会资源,为弱势妇女儿童服务。配合家庭、学校、社会作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发挥妇联优势,抓好家庭教育工作。要从满足妇女群众求知、求富、求发展的愿望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妇女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种养殖等高新技术培训,促使妇女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要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组织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帮助致富女能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帮助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支持鼓励他们领办经济实体创建示范点并通过他们帮助周边姐妹学技术、创业绩、奔小康。要积极开展双学双比、美德进农家等各类创建活动,通过抓典型、抓示范,提高妇联组织的整体功能。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既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解决乡镇妇联缺乏经费的问题。
★ 下乡调研报告
★ 乡财政所工作计划
★ 包村工作计划范文
【新形势下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锦集10篇)】相关文章:
纪委信访室第一季度工作计划2022-08-15
乡镇宣传思想的工作总结2022-08-18
宣传思想工作总结2022-04-30
公务员个人工作计划精选2023-02-04
财政所工作总结2022-08-04
关于乡镇年度宣传思想的工作总结2022-06-03
上半年宣传思想的工作总结2022-05-17
公务员的个人工作计划2023-12-19
明水镇备春耕生产工作汇报2022-10-06
县农村市场五年建设工作报告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