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共10篇)由网友“思绵绵而增慕”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希望您能喜欢!
篇1: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dmai/o控制方式。
5.外设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和ieee-1394。
四、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和windows98体系结构,windows api与dll的基本概念。
2.windows的处理机管理:windows虚拟机,windows虚拟机管理程序,windows的进程调度技术。
3.windows的存储管理:windows的内存结构与管理,windows的虚拟内寻。
4.windows的文件管理:windows的文件系统结构,磁盘的存储结构,fat16与fat32。
5.windows的设备管理:虚拟设备驱动程序,通用驱动程序与小型驱动程序,即插即用与配置管理,电源管理,打印子系统等。
6.windows的网络通信功能:windows的网络组件,远程网络通信,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windows中的internet组件。
7.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windows对多媒体文件与设备的支持,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8.windows的配置、管理与维护:安装与启动,注册表,系统配置与管理,系统性能监视和优化,故障诊断。
9.pc机的安全与病毒防范:计算机安全的一般概念,pc机病毒及其防范。
五、pc机的常用外围设备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器、笔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声音输入设备及midi输入设备。
2.输出设备:crt显示其、液晶显示器与显示控制卡,针式打印机、激光印字机与喷墨打印机;绘图仪;midi音乐合成、3d环绕声生成与音箱;视频输出设备。
3.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组成、原理与性能指标,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的原理与分类,cd-rom、cd-r、cd-rw、dvd光盘存储器。
4.pc机连网设备:modem,isdn与pc机的接入,adsl接入,有线电视网与cable modem,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卡与集线器),无线接入技术。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80x86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篇2: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⒈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⒉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⒊具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及应用知识。
⒋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⒌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⒈计算机系统组成:
⑴计算机的发展。
⑵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⑶计算机硬件结构。
⑷主要部件功能。
⑸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与分类。
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⒉计算机工作原理:
⑴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⑵运算器。
⑶控制器。
⑷存储器。
⑸输入与输出系统。
⒊计算机的主要性能:
⑴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⑵处理机指标。
⑶存储容量能力。
⑷i/o总线能力。
⑸系统通信能力。
⑹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⑺软件支持。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⒈基本概念:
⑴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⑵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⒉线性表:
⑴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⒊数组:
⑴数组的定义与运算。
⑵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⑶矩阵的压缩存储。
⒋栈与队列:
⑴栈的定义和运算。
⑵栈的存储结构。
⑶队列的定义和运算。
⑷链队列与循环队列。
⒌串:
⑴串及其操作。
⑵串的存储结构。
⒍树和二叉树:
⑴树的定义。
⑵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
⑶二叉树与树的转换。
⑷二叉树的存储。
⑸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
⒎图:
⑴图及其存储结构。
⑵图的遍历。
⑶图的连通性。
⑷有向无环图。
⑸最短路径。
⑹拓扑排序。
⒏查找:
⑴线性表查找。
⑵树形结构与查找。
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
⑴插入排序。
⑵交换排序。
⑶选择排序。
⑷归并排序。
⑸基数排序。
10.组织:
⑴顺序文件。
⑵索引文件。
⑶散列文件。
三、离散数学
⒈数理逻辑:
⑴命题及其符号化。
⑵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⑶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⑷范式。
⑸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⑹谓词与量词。
⑺谓词公式与解释。
⑻谓词公式的分类。
⑼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10)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⒉集合论:
⑴集合及其表示。
⑵集合的运算。
⑶有序对与笛卡尔积。
⑷关系及其表示法。
⑸关系的运算。
⑹关系的性质。
⑺关系的闭包。
⑻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⑼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0)函数及其性质。
(11)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⒊代数系统:
⑴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⑵同态与同构。
⑶半群与群。
⑷子群与陪集。
⑸正规子群与商群。
⑹循环群与置换群。
⑺环与域。
⑻格与布尔代数。
⒋图论:
⑴无向图与有向图。
⑵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⑶图的矩阵表示。
⑷最短路径与关键路径。
⑸二部图。
⑹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⑺平面图。
⑻树与生成树。
⑼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⑴操作系统的功能。
⑵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⑶操作系统的组成。
⑷操作系统的接口。
⒉进程管理:
⑴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⑵进程控制。
⑶进程调度。
⑷进程通信。
⑸死锁。
⒊作业管理:
⑴作业与作业管理。
⑵作业状态及其转换。
⑶作业调度。
⑷作业控制。
⒋存储管理:
⑴存储与存储管理。
⑵虚拟存储原理。
⑶页式存储。
⑷段式存储。
⑸段页式存储。
⑹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
⑴文件与文件管理。
⑵文件的分类。
⑶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⑷文件目录结构。
⑸文件存储管理。
⑹文件存取控制。
⑺文件的使用。
⒍设备管理:
⑴设备与设备分类。
⑵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⑶中断技术。
⑷通道技术。
(5)缓冲技术.
⑹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⑺磁盘调度。
⑻设备管理。
⒎一种典型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
⑴dos的特点与使用。
⑵unix的特点与使用。
⑶windows的特点与使用。
篇3:计算机等级考试:《PC技术》考点
【考点一】整数的运算
(1)不同长度整整之间的转换
一般而言,短整数可以转换成长整数表示而保持其数值不变,而反过来却不行。短整数转换成长整数表示的方法是,把符号位向左扩充至所需要的长度为止。
(2)整数的变号操作
所谓“变号操作”,是指将该整数变成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另一个整数。变号操作又称为“取负”运算,它的处理方法是,将该整数的每一个二进位变反,然后在最末位(个位)加1,其结果即为所求。
(3)整数的移位操作
移位操作有多种。按照移位方向来分,移位操作可分成左移、右移两大类;按照操作性质则又可区分为算术移位、逻辑移位和循环移位等不同类型。
① 算术移位
当乘数或除数是2n时,算术移位用来快速地完成对整数进行乘法或除法的运算。算术左移n位相当于乘以2n,执行方法是把原来的数中每一位都向左移n个位置,左面移出的高位丢弃,右面低位空出的位置上全部补0。若正数左移过程中移出的位中包含1,或者负数移出的位中包含0时,则表示运算结果超出了可表示的数值范围,即发生了溢出,结果不正确。
② 逻辑移位
逻辑左移n位的执行方法是,把原来的数中每一位都向左移动n个位置,左面移出的高位丢弃,右面低位空出的位补0。
逻辑右移n位的执行方法是把原来的每一位都向右移动n个位置,右面移出的低位丢弃,左面高位的位置上全部补0。
③ 循环移位
循环移位是一种逻辑操作,它仅仅移动操作数中二进位信息的位置,不会丢弃任何一位信息。循环左移n位是把原来的数中每一位都向左移动n个位置,左面移出的高位放在右面低位空出的位置上。循环右移n位则把原来数中的每一位都向右移动n个位置,右面移出的低位放到左面高位空出的位置上。
(4)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又称为布尔运算)总是按位进行处理的,即对应位之间进行规定的逻辑运算,不考虑位与位之间的进位。常用的基本逻辑运算有4种:“非”运算(NOT)、“或”运算(OR)、“与”运算(AND)、“按位加”运算(XOR),它们都非常简单。
(5)整数加法
两个带符号整数相加的运算方法很简单,只需从低位到高位把所有位(包括符号位)相加,逢二进一,最高位产生的进位忽略不计。做加法运算时判断有无溢出的规则是,两个同号的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却相反,则发生溢出。注意,是否发生溢出并不取决于最高位有无进位。
(6)整数减法
两上带符号整数相减的运算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先把减数变号,然后再与被减数相加即可。
做减法运算时判断有无溢出的规则是,两个异号的整数相减,若结果的符号与被减数符号相反,则发生益出。当然,是否发生溢出也并不取决于最高位有无进位。
【考点二】外存储器
1.软盘存储器
软盘存储器由软盘片、软盘驱动器、软盘适配器(盘控)3部分组成,它因携带方便、价格便宜而成为PC机最常用的一种外存储器。
2.硬盘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由磁盘盘片(存储介质)、主轴、主轴电机、移动臂、磁头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它们组装成一个整体,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硬盘驱动器。
3.磁带存储器
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性极为重要,一个重要的数据被破坏或丢失,就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使用一种容量极大、管理先进、价格又相对便宜的设备对整个系统(特别是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进行存储备份,才能确保数据的绝对安全。
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都可用作后备存储器,其中磁带设备以其技术成就、价格低廉、产品齐全、使用方便等优点占据了重要地位。
4.光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具有记录密度高、存储容量大、采用非接触方式读/写信息、信息可长期保存等优点,而且其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因此它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占有重要一席。
光盘存储器有许多明显的优点,它的存储密度高,存储容量很大,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不容易损坏,在正常情况下是非常耐用的。这是由于光盘的读出头离盘面有几毫米距离,这比磁头与磁盘表面的距离至少大1000倍,因此光盘不易划破。即使盘面有指纹或灰尘存在,数据仍然可以读出。光盘的表面介质也不易受潮湿和温度的影响,易于长期保存。光盘存储器的缺点主要是读出速度较慢,数据传输速度也比硬盘慢得多。
【考点三】Windows的多媒体服务
1.Windows的多媒体API
(1)Windows多媒体应用的体系结构
(2)图形设备接口GDI
(3)媒体控制接口MCI
(4)OpenGL
(5)Video for Windows
(6)Direct X
2.Windows支持的多媒体数据文件
Windows98能支持目前使用的许多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其中最重要的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如WAV、MIDI、AVI、MPG、MOV等。
(1)图像文件
(2)图形文件
(3)音频文件
(4)视频文件
3.Windows的多媒体组件
Windows集成了许多多媒体组件(应用程序),它们有些是在Windows的默认安装过程中安装的,有些必须由用户进行补充安装。Windows98多媒体组件的安装与删除均可以通过“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进行。
(1)CD播放器
(2)录音机
(3)Windows媒体播放器
(4)NetMeeting
(5)NetShow
4.Windows的多媒体设备
Windows支持的多媒体设备类型主要有:音频设备、MIDI设备、视频设备、CD音乐设备及DVD设备等若干类。
篇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版)
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
3.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1.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存储过程。
3.触发器。
4.函数。
5.游标。
五、事务管理
1.并发控制技术。
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数据库。
4.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1.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历年真题
3.三级(数据库技术)样题
4.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
5.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试卷
6.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样题
7.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考试大纲
8.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试题(2016)
9.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预测题
10.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练习题
篇5: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笔试样题
一、选择题
(1) pc机中cpu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时,可处理的信息的长度为:
a) 32位 b) 16位 c) 8位 d) 都可以
(2) 下面关于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与数据都必须存放在主存储器内,否则处理器不能进行处理
b) 存储器的读、写操作一次读出或写入一个字节
c) 字节是主存储器中信息的基本编址单位
d) 从程序设计的角度来看,cache(高速缓存)也是主存储器
(3) 汉字的区位码、国际码和机内码(又称内码)是3个不同的概念,假设某个汉字的区号是30,位号是63,则它的机内码是:
a) bedf b) 3e5f c) 9ebf d) b0e3
篇6:计算机三级考试大纲
计算机三级考试大纲
◆ 基本要求
1.GoShu8.Com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goshu8.com
2.熟悉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掌握个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逻辑组成和物理结构。
4.掌握Windows*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原理、配置及其维护管理。
5.熟悉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的性能、原理及结构。
◆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oshu8.com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计算机分类,PC机的组成与性能评测。
2.数值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整数的表示和运算,实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3.文字信息与文本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字符集(Unicode)。
4.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声音的类型,波形声音与合成声音,图像、图形的特点与区别,图像、图形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5.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和组成。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因特网与IP地址,计算机局域网初步。
二、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寄存器组,寄存器管理,总线时序,工作模式以及类型提供配置。
2.Pentium微处理器的功能与结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寄存器组,工作模式及存储器管理,中断管理,总线时序。
3.80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指令格式与编码,寻址方式,指令系统。
4.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表达式和伪指令语句。
5.80X86宏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顺序、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ROBBIOS中断调用和DOS提供功能调用。
三、PC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PC机的逻辑组成与物理结构:主板与芯片组,超级I/O芯片,主板BIOS等。
2.系统总线的功能与工作原理,ISA总线和PCI局部总线。
3.主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ROM和RAM,内存条与主存储器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控制:I/O寻址方式与I/O端口地址,程序控制I/O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
DMAI/O控制方式。
篇7: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篇8: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管理)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的应用。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系统,掌握关系数据语言。
5.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具有数据库设计能力。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
6.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开发数据库应用(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应用领域。
2.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4.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3.树形结构的定义、存储和运算。
4.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方法。
5.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
三、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分类。
2.进程、线程、进程间的通信的基本概念。
3.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
4.典型操作系统的应用。
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数据模型概念和主要的数据模型。
3.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操作和关系代数。
4.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5.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的基本概念。
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
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上机操作
1.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一、笔试:120分钟
二、上机考试:60分钟
篇9: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三级)
(三)数据库系统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 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算;
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 关系数据库规范化:1NF,2NF,3NF,BCNF;
5. 典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 ORACLE / SYBASE / VFP。
6. 数据库设计技术:概念结构设计(E-R方法),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四)软件工程
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危机,软件生命周期;
2. 结构化分析方法:系统逻辑模型,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及基本工具(层次图,HIPO图,程序流程图,判定表,伪码,Jackson方法等);
4.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步骤和测试方案;
5. 软件维护的基本概念;
6. 原型法的基本概念;
7.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模型、设计模型的建立;
8. 软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9. 软件项目管理。
(五)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功能,网络拓扑结构;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层次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OSI / RM;
3.局域网应用技术: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局域网互连;
4.TCP / IP协议;
5.C/S模式和B/S模式;
6.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
7.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的应用;
8.ASP编程基础
篇10: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5.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考试内容
一、网络规划与设计
1.网络需求分析。
2.网络规划设计。
3.网络设备及选型。
4.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5.接入技术方案设计。
6.IP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7.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二、网络构建
1.局域网组网技术。
(1)网线制作方法。
(2)交换机配置与使用方法。
(3)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4)交换机VLAN配置。
(5)交换机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与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2)路由器接口配置。
(3)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4)RIP动态路由配置。
(5)OSPF动态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级功能。
(1)设置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
(2)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协议。
(4)配置IPSec协议。
(5)配置MPLS协议。
4.无线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三、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
1.网络环境配置。
2.WWW服务器安装调试。
3.E-mail服务器安装调试。
4.FTP服务器安装调试。
5.DNS服务器安装调试。
四、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管理
1.网络安全。
(1)网络防病毒软件与防火墙的安装与使用。
(2)网站系统管理与维护。
(3)网络攻击防护与漏洞查找。
(4)网络数据备份与恢复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5)其他网络安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网络管理。
(1)管理与维护网络用户账户。
(2)利用工具软件监控和管理网络系统。
(3)查找与排除网络设备故障。
(4)常用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五、上机操作
在仿真网络环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内容:
1.交换机配置与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3.网络环境与应用系统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网络管理与安全设备、软件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考试方法
上机考试,120分钟,总分100分。
1.2016年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
2.200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笔试样题(网络技术)
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历年真题汇总
4.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5.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6.2005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题及答案
7.2004年4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卷
8.2006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笔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共10篇)】相关文章: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近年笔试试题及答案2023-02-05
提升电大开放教育质量的思考论文2023-02-17
个人博客测试计划2023-06-06
电大开放教育网络教学思考论文2022-08-12
个人简历计算机水平2022-07-30
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模拟练习题及答案参考2024-01-31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自荐信2022-09-07
河北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3月8日开考2023-01-12
电子信息工程的自荐信2022-09-04
学校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