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的点睛之笔(共10篇)由网友“Jilreso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陋室铭的点睛之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陋室铭的点睛之笔
陋室铭的点睛之笔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1、点睛之笔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注释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3、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篇2:创新思维,点睛之笔
什么是独立思考?一般来说,它包含三重境界:
一、深度思考,即多层次理解,多层次分析的过程,这时候思维需要慢而不是快,心需要静,而不是躁。古人云:静定生慧,所讲的就是这重境界。
二、内化思考,即将外在的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过程,它表现为你能够将概念、问题、知识、思想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以自己的智慧阐述出来。
三、自创思考,即独出心裁,别开天地,自成体系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人对新概念、新问题、新知识、新思想的开创,这是一个源于自我内在智慧的迸发过程,人类之所以能一步步进化发展到今天这样高度文明的层次,皆有赖于无数个体的自创思考所汇聚的智慧积累和传承。
当一个人开始静心深思某个问题时,他也就开始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这时候,他不是把书本的答案当成自己的答案,不是把别人的思想当成自己的思想;这时候,他不是求诸于外,而是反求诸于内,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得到真正答案,形成独到的见解。这时候,他就是在独立思考!
创新的最高境界是独创,即从无到有的创造。而独创的思维基础正是独立思考,缺少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只有创新之形而没有创新之神,终究不算高级的创新思维。
独立思考是创新思维的助手。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你就会深入你所思考的问题,一旦有新的点子诞生,你就成功了。
因此,要进行创新思维,就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要学会放慢思维的速度。传统常规的教育让人们习惯认为思维的速度越快越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当思维变得越来越浮躁时,思想也就变得越来越肤浅,这时候人们学到的知识越多,反而会离智慧越远。你如果不能节制思维的冲动,沉下心来深思熟虑就永远不会培养出源于内在的智慧力量,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独立性,只能心无定数,人云亦云。
大学问家老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器晚成。为什么呢?因为庞大的器皿、精妙的器物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用心设计,慢慢雕琢,而一颗浮躁的心是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同样,在创新思维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越复杂,创新的目标越高,所需思考的层次就越深,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其次,还需要学会自己提问题,问题是任何思考的起点,独立思考就是从质疑提问、无知提问、探索提问、好奇提问、假设提问、猜测提问等无数提问开始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会让你慢慢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出色,都希望自己像孙悟空那样的本领,脑袋一动就能变出一个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不要忘了任何伟大永恒的真理都是简单朴素的,任何卓越不凡的技能也都是简单技巧坚持训练达到极致的结果。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并不仅仅是个自然的宠儿,天才的自发;他不是灵感的消极工具,被精神所掌握而不掌握精神;他首先耐心研究,深刻静思,细腻了解,一直到知识变成了习惯,变成了本能,和他惯有感情相结合,最后产生出它那无比伟大之力,独步人间,在他本行内,没有敌手,没有第二人。
因此,惟有思考、沉淀、积累,加之勤奋努力,才有创新,才能成功。
篇3:创新思维,点睛之笔
所谓,创新有法,思维无法,贵在创新,重在思维。只有创新思维的存在,才能有富有成效的新事物的诞生、一个有意义方法的提出,一个成功契机的诞生。正因为那些创造性的发明和创新的出现,新行业得以诞生,企业得以发展、财富得以汇聚,社会得以进步、世界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精彩。
测试你的创新思维能力
下面有10个题目,如果符合你的情况,则回答“是”,不符合则回答“否”,拿不准则回答“不确定”。
1、你善于分析问题,但不擅长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提炼。
2、对那些经常做没把握事情的人,你不看好他们。
3、你的兴趣在于不断提出新的建议,而不在于说服别人去接受这些建议。
4、你审美能力较强。
5、你常常凭直觉来判断问题的正确与错误。
6、你不喜欢提那些显得无知的问题。
7、无论什么问题,要让你产生兴趣,总比让别人产生兴趣要困难得多。
8、你喜欢那些一门心思埋头苦干的人。
9、你认为那些使用古怪和生僻词语的作家,纯粹是为了炫耀。
10、你做事总是有的放矢,不盲目行事。
评分标准见下表:
题号、选择是、选择不确定、选择否、你的得分:
1、1分、0分、2分。
2、0分、1分、2分。
3、2分、1分、0分。
4、3分、0分、1分。
5、4分、0分、2分。
6、0分、1分、3分。
7、0分、1分、4分。
8、0分、1分、2分。
9、1分、0分、2分。
10、0分、1分、2分。
得分评价:
如果你的得分在22分以上,则说明你有较高的创造思维能力,适合从事环境较为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对创新性有较高要求的职位,如美编、装潢设计、工程设计、软件编程人员等。
如果你的得分在21~11分之间,则说明你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出均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适合从事管理工作、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营销。
如果你的得分在10分以下,则说明你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属于循规蹈矩的人,做人总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适合从事对纪律性要求较高的职位,如会计、质量监督员等职位。
创新思维,始于灵感
精彩一句话:任何成功都基于一种突破或发现。而任何一种突破或发现都是缘于你某一次或几次的奇思异想。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
灵感作为一种创造力和一种思维方式,具有独创性的特点。它类似于发散性思维的突发性与非常规性,而又很难把握,前后无可捉摸。灵感产生的结果必须是崭新的,它应该是过去从未想过的新思想、新主意。
作为创造性思维的灵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人体神经器官的生理的反应,同时它还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积淀产物。灵感既是对心灵潜意识的挖掘,又是对大脑原发思维过程的激活。
我们经常在洗淋浴时,在体育馆里打球时,或其他地方,突然有奇思妙想的灵感产生。有时候,这些突发奇想却能帮我们很好的解决问题。比如,1990年,美国宇航局的一些科学家试图解决已在太空轨道运行的“哈勃”望远镜的镜头倾斜问题。一位光学专家建议,只要稍稍反向扭转一下镜头,就可以改善拍摄图片的质量,但是谁都想不出如何完成“稍稍反向扭转镜头”这项任务的方法。当时,有个叫吉姆·克罗克的工程师,在一家德国旅馆里洗淋浴,发现欧洲浴室里的喷头都是装在可调式折叠杆上。他突然意识到“哈勃”望远镜的镜头也可以装上类似的折叠杆。他的这一“灵光闪现”最终帮助解决了修正“哈勃”望远镜的难题。
因此,灵感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我们要尽可能地捕捉灵感,捉住那些能够激发我们思维的智慧火花,进行思维创新。但是我们不能整天无所事事,等待着灵感的降临。爱迪生曾说过:“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灵感,当然很重要,但灵感需要与刻苦工作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用处。
19世纪60年代,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研制出了硝化甘油炸药。不过这种炸药威力虽大,但在运输时极不安全,多次发生大爆炸。为此诺贝尔向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研制安全炸药。然而,诺贝尔做了数百次的实验,均未能成功。1867年的一天,诺贝尔在指挥工人搬硝化甘油时,不小心将一只装有硝化甘油的坛子撞裂了。从裂缝中流出的硝化甘油竟然全部将用来垫坛子的硅藻土吸收了,毫无痕迹。诺贝尔看着吸收了硝化甘油的硅藻土,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他将硅藻土与硝化甘油混合,制成了像生面一样的安全炸药。诺贝尔的灵感使炸药产生了革命。
可见,灵感要求我们在遇到超到超常规的紧急事情时,既要充分开动脑筋,又要保持应有的镇静,方有可能绝处逢生产生奇思妙想,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灵感绝对不是复制前人的成果,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思维创新的过程。因为后来者延着前人的足迹想要有所作为时,往往被他们踩过的荒草已成为通衢大道。所以第一个看到落叶感慨秋天易逝生命短暂的人独立新意,可称天才;第二个人就显示出人云亦云的俗套;第三个人如果还要这么说就会令人感到讨厌恶心。
现如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灵感式的发明发现来注入新鲜的空气,革新思维与认识。在平时生活中,就需要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点子,点子越多,你总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据研究发现,有创造性的人有成堆的点子,但多数都是歪点子。有时歪点子也有用,比如达尔文的日记表明,他的许多研究走进了死胡同,比如他的单细胞生物理论—这是些假设的微小的生命体,和无生命的物质同时滋生,一旦死去,就会将由它们进化成的所有物种也一同带走。达尔文花了好多年来提炼这种奇怪的理论,直到最终将其抛弃。但正是火花链里的这种关键链接形成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分支。有时你往往是到后来才知道哪些灵感火花重要。不过你的点子越多,你产生重要灵感的机会就越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进行创新思维,就要敢于冒险,做好犯很多错误的准备,因为创造性本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努力工作,经常休息,休息时也不要把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忘得一干二净。选择你喜欢的事情,勤奋再勤奋,因为要花好些年才有创造性突破。
任何成功都基于一种突破或发现。而任何一种突破或发现都是缘于你某一次或几次的奇思异想。平平常常的思维,平平常常的想法,只能使你成为平平常常的人。千万别小瞧那些富于奇思异想或善于异想天开的人。否则,你就很能成为那种被传统思想和认识钳制的“平常人”,你就很难把自己的脚步导向成功的旅途,没有“异想”,哪里会有“天开”呢?
不要忽视,无意想法
精彩一句话:不要忽视自己无意中的想法,可能会成就你一生的事业。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闪现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往往是一闪即过,没有产生什么价值。其实,每一个想法都是新构想,抓住它,你就能成功。捕捉灵感,从灵感中寻求创意是一些创业者成功的灵丹妙药。
G.克鲁姆是一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1859年,克鲁姆在萨拉托加市高级餐馆小担任厨师。一天晚上,来了一位法国人,他吹毛求疵总挑剔克鲁姆的菜不够味,特别是油炸食品太厚,无法下咽,令人恶心。克鲁姆气愤之余,随手拿起一个马铃薯,切成极薄的片,骂了一句便扔进了沸油中,结果好吃极了。不久,这种金黄色、具有特殊风味的油炸土豆片,就作为美国特有的风味小吃而进入了总统府,至今仍是美国宴会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今天,当你有滋有味地嚼着油炸土豆片时,是否会想到它竟然是由于一个偶然机会诞生的呢?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成功的范例,都是由现实生活中小事所触发的灵感引起的。多留心生活,一点小事可能就是将你引上成功之路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安全刀片大王吉利,未发明刀片以前是一家瓶盖公司的推销员。他从20多岁就开始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发明研究中,过了近,他仍旧一事无成。
1985年夏天,吉利到保斯顿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天买了火车票。第二天早晨,他起床迟了一点,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馆的服务员急匆匆地走进来喊道:“再有5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吉利听到后,一紧张,不小心把下巴刮伤了。
吉利一边用纸擦血一边想:“如果能发明一种不容易伤皮肤的刀子,一定大受欢迎。”
这样,他就埋头钻研。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吉利终于发明了现在我们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他摇身—变成为业界安全刀片大王。
古人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脑产生创意,经营眼光和头脑中的创意往往决定你的财富数量。创意就是摇钱树,指引的是致富赚钱的方向。创意是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好的想法将帮助你快速找到赚钱的捷径,早日迈进财富大门。
日本有一位商人的想法非常新颖、大胆。他抓住了雌雄虾这种爱情专一从一而终的独特象征,以爱情为主题,大肆宣传。这种宣传正好吻合了消费者渴求幸福美满的心态。
许多时候,决定你是否赚钱就在于一个好的创意。因为市场的空间是无穷的,只要你开动自己的智慧,就不愁找不到宝藏。
不过,好的创意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具有感悟市场需求的敏锐力、洞察顾客心理的透视力,把握发展趋势的预见力,整合各种资源的策划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升,既需要掌握知识、积累经验,还需要有意识养成异常现象、新生事物的感知兴趣,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机遇做决断,创出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的新招法,拓展发展领域。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位穷画家,名叫律薄曼。他当时仅有一点点画具,仅有的一支铅笔也是削得短短的。
有—天,律薄曼正在绘图时,找不到橡皮擦,当费了很大劲大劲才找到时,铅笔又不见了。铅笔找到后,为了防止再丢,他索性将橡皮用丝线扎到铅笔的尾端,但用了一会,橡皮又掉了。
“真该死!”他气恼地骂着。
律薄曼为此事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主意来了:用一小块薄铁片,把橡皮和铅笔绕着包了起来。果然一点小功夫做起来的这个玩意相当管用。
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把这专利卖给了公司,从而赚得55万美元。
善于发现契机,是现在成功者必备素质之一,只有头脑敏锐的人才是不可战胜的“商神”。
每天,我们都会在无意中产生新的想法和主意,但是却因为没有在意或者没有立即写下来而消失了。每个无意中的灵感或主意都是新的构想,当灵感翩然而至时,立刻抓住,不要让它无缘无故地飞走。不要忽视自己无意中的想法,可能会成就你一生的事业。
定要拆掉,“霍布森门”
精彩一句话:行人很多的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条路上也不会有太多的猎物。
1631年,在英国的剑桥有一个叫霍布森的商人,他做的是出租与买卖马匹的生意,他在他的马圈上安置了一个特别的门,并对来和他做生意的客人们订下了这么一个规矩:只要客人能选择一匹马拉出他设置的门,便可以以一个很低的价格买下或是出租他所拉出的那匹马。
于是,很多人都来和他做生意,但是霍布森所设置的门有一点小,大的、肥的马匹过不去,尽管如此,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自己中意的马匹高高兴兴地牵走。虽然客人们牵走的不是好马匹,但是每个客人都牵走了他们心中最中意的马,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没有任何余地的选择讽刺地称为“霍布森门”。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霍布森门”一样没有余地的选择。人们在遇到这种选择的时候,往往也会像那些买马的客人一样,对自己所作的没有任何余地的选择乐此不彼。管理上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毫无疑问,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就无所谓择优,没有了择优,决策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霍布森门”中,人们自以为做出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都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更是一个陷阱,让人们在进行伪选择的过程中自我陶醉而丧失了创新的时机和动力。
生活中的人们大多都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然后等待自己思考或期待的结果产生或出现,当然其结果往往也避免不了出现“霍布森门”那样的结果,这就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发散自己的思维,不断的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摆脱“霍布森效应”的出现,作出正确而有能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曾指出,高科技产业中竞争非常激烈,要想生存下来,企业必须在政府及企业自己资助的基础研究项目中,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开发新材料、新设备、新系统、新方法和新模型。换句话说,要么创新,要么束手待毙。
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很容易出现“霍布森门”的局面,甚至出现“矮子里拔将军”的惨淡状况。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门”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反感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而不要局限于现有的局面,束手无策。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当地村民均以红薯为食。由于风调雨顺,红薯经常大丰收,人们使不怎么爱惜粮食,把吃剩的红薯皮也随意乱扔.只有一个老汉,把红薯皮留下,并把别人扔的红薯皮也收集起来。人们都笑他寒酸,但这个老汉却不以为热。他把扛薯皮堆在自家院内,天长日久,红薯皮渐渐垒成一堵墙。若干年后,该地连年大早,粮食几乎绝收,大批的村民饿死,甚至出现吃人的惨剧。惟有老汉一家靠那堵用红薯皮堆起的墙活了下来。
世界上没有不值钱的东西,财富除了创造亦可寻觅,也就是把别人不要的东西创造性地发挥,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财富。而不是仅局面于现有的空间里寻找出路。
纪德曾经说过:行人很多的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这条路上也不会有太多的猎物。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盲目跟潮流,要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好比当年致力于商品化、产业化,当时是“物以稀为贵”,很少人这么干的,所以当时有着那种思维的人如今都大有成就了。
要避免陷入“霍布森门”的困境,就要克服思维方式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结构,去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系统环境的开放性,开拓视野的多维性。客观世界是不会让人只走一条路的。思维定势和思维僵化带来的必然是错误选择。
在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一定要突破惯性,进行创新式思维。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前途。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改变就必须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不要放过,偶然现象
精彩一句话:千万别忽略生活中的偶然,也许它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
然而,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黄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夏天,哈姆威得知美国即将举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顾客们的手中。但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于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
一次偶然的帮助,发明了一个新的东西,从此冰淇淋步入了我们的生活。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首先,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假如当初哈姆威没有移民美国,假如哈姆威没有被允许在会展外出售他的薄饼,假如哈姆威恰好没有与卖冰淇淋的商贩相邻,假如哈姆威心胸狭窄、妒忌卖冰淇淋的邻居生意红火,那么,蛋卷冰淇淋能否在当时被发明真的很难说。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有时会得到一些偶然的发现。说是偶然,其实并不神秘,当人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还认不清而又不断和它打交道,就可能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去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千万别忽略生活中的偶然,也许它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在前苏联,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掉了一跤,把眼镜打碎了,镜片的玻璃刺进了他的眼睛,刺伤了他的眼角膜。莫斯科眼外科手术研究所的弗奥多洛夫博士给他做了手术,取出了他眼中的碎玻璃,治愈了他的眼角膜。
手术之后,令人惊异的奇迹出现了。这个男孩的视力比受伤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竟能看清他本来根本看不清的视力表上的最后一排符号。后来医学家们分析,这是因为在取出眼镜碎片的手术中,意外地改变了男孩眼角膜的弯曲度,从而带来了他视力的提高。弗奥多洛夫博士也就由此而发明了通过改变眼角膜的弯曲度来治疗眼睛近视的新技术。
因此,不要轻易放过一些偶然的事件,因为许多事物的奥秘正是通过它们才揭示出来的。有些偶然发现正因为它不在预料之中,正因为它不属于旧的思想体系,正因为它独树一帜,所以往往可以成为研究的新起点。
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来明早就希望发明一种有效的杀菌药物。一天,他发现本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有某种霉菌掉到那里去了。显然消灭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菌。这一偶然事件,导致药物青霉素以及—系列其他抗菌素的发明,后者是现代医药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偶然扔下的一颗种子,会在路边长成绿荫;偶然产生的一个念头,能够创造出奇迹;偶然说出的一句话语,能够擦亮迷失的眼睛。我们的生命斥着太多的偶然,让我们学会把握,好好珍惜,你会发现,原来成功离我们如此之近。
成功与否,创意决定
精彩一句话:最大的财富,或许就在你的头脑里沉睡。
美国的汉堡店随处可见,麦当劳、肯德基等名店早已占领了市场,几乎没留下什么空间。可是,凯立·里布曼和杰克·里巴克两个年轻人新开的汉堡店,却大受欢迎。
同行们猜测:他们一定增加了新口味,烘焙的方法有特色,有新颖的促销方法……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出售的是“迷你汉堡”,无非体积比其他店的汉堡小一码。
开店之前,凯立和杰克曾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市场调查员。他们认为任何竞争激烈的行业,都有机可乘,关键要看创意。当时,他俩调查了汉堡业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汉堡店争相出售大型的汉堡,以此招来顾客,却忽略了肥胖问题对大众的困扰。人们都在自我控制食量,而减肥者一般只吃掉小部分的汉堡,却要付整个汉堡的钱,抱怨甚多。
基于这种情况,他们的“迷你汉堡店”便应运而生,客户可以各取所需,因此在美国大行其道。现在,迷你汉堡店迅速扩张,并以洛杉矶为中心,发展了许多家连锁店。
可见,成功不需要多大资本,也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只要你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开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你就能成功。
拿破仑·希尔曾说:“创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把创新看作是“快乐的生活”,是“一种根本的快乐”。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创新和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创新是获得新的幸福的源泉,是成功的源动力。
任何成功都需要创意,同样的竞争市场,同样的勇气,同样的资历,还有就是那么一点小小的创意。看看他们的第一步,你会发现,最大的财富,或许就在你的头脑里沉睡。告诉你创意无限,财富无限!
杰米·布顿曾是纽约洋基队的一名出色的棒球运动员,退役后先后换了几个工作都不如意。有一天,他整理旧物,发现了印有自己肖像的口香糖包装纸,甜蜜的记忆涌上心头。
那时他刚刚进入洋基队,首次代表球队出赛。可是,他家乡的人都以为他在吹牛,这令他很不自在。当时有家口香糖制造商出新招,将职业棒球选手的肖像印在口香糖的包装纸上,拿到比赛场地推销。布顿看到大喜,就用这些口香糖,向家乡人证明了一把。
现在,他能不能也效仿此举呢?在生日、婚礼或者其他隆重的宴会上,将印有主人肖像的口香糖分别送给来宾们,不仅增添喜庆气氛,而且很有纪念意义。
布顿先生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结果订货的人络绎不绝。一盒50个要价22.99美元,客户也欣然接受,当年的营业额就高达百万美元。如今,布顿先生的口香糖营业额,占了当地口香糖市场的80%左右。
可见,富含商机的创意就是满足各种心理需要,甚至包括他们潜意识里的需要,精神需要。如果你能从人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新的东西来,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创意是大脑思维的果实,只有彻底实行之后才有价值,才会转变为成功的财富。每一棵橡树都会结出许多橡树种子,但说不定只有一两颗种子能长成橡树。因为松鼠会吃掉大部分的橡树种子。创意也一样,很多创意都很脆弱,如果不好好维护,就会被“松鼠”破坏掉。从创意萌芽,直到变成功效很大的实用方法,都得经过特殊处理。
现在,请你利用下面三个方法来适当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创意,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
一、不要让创意平白飞掉,要随时记下来。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新点子,却因为没有立刻写下来而消失了。一想到什么,就马上写下来。有一个经常旅行的人随身带一块笔记板,创意一来,立刻记下来。有丰富的创造心灵的人都知道:创意可随时随地翩然而至。不要让它无缘无故地飞走,错失了你的思想结晶。
二、定期复习你的创意。把创意装进档案中。这种档案可能是个柜子,是个抽屉,甚至鞋盒也可以用,从此定期检查自己的档案。其中有些可能没有价值,就干脆扔掉,有意义的才留下来。
三、继续培养及完善你的创意。要增加创意的深度和范围,把相关的联合起来,从各种角度去研究。时机一成熟,就把它用到生活,工作以及你的将来上,以便有所改善。
总之,成功与否由创意决定,好的创意加上勤奋努力,你就能成功。
另辟蹊径,风景独好
精彩一句话: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只有敢于创新的人,才能开辟出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工厂主杰克看到战时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个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
儿子问他:“改成什么?“
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椅。”
儿子当时大感不解,不过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经过一番设备改造后,一批批小轮椅面世。随着战争的结束,许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士兵和平民,纷纷购买小轮椅。杰克工厂的订货者络绎不绝,该产品不但在本国畅销,连国外也来购买。
杰克的儿子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财源滚滚,在欣喜之余,不禁又向其父请教:“战争即将结束,小轮椅如果继续大量生产,需要量可能已经不多。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要呢?”
老杰克成竹在胸,反问儿子:“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人们对战争已经厌恶透了,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杰克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身体。将来人们会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要为生产健身器作好准备。”
于是,生产小轮椅的机械流水线,又被改造为生产健身器。最初几年,销售情况并不太好。这时者杰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坚信父亲的超前意识,仍然继续生产健身器。结果就在战后十多年左右,健身器开始走俏,不久便成为热门货。当时杰克健身器在美国只此一家,胜领风骚。老杰克之子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扩大企业规模,终于使杰克家庭进入到亿万富翁的行列。
一个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就跻身进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而从这个工厂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老杰克是多么的睿智,他懂得变通,懂得创意,懂得因地制宜地生产出新的产品,而不是一股脑儿的生产缝纫机,最后变成废品没人要。
每个人都想成功,创造力和勇气是创业者成功的必备条件,而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人,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以说,创造性活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活动。模仿只能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终究不会有什么发展。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突破自我,另辟蹊径,不要往一条路上拼命地挤,否则最后挤死的会是你自己。
我们知道,现如今一般的酒店都有限制消费者自带酒水的规定。自从这一规定出台,很多餐馆经营者关注的始终是如何阻止消费者自带酒水,却极少想出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不带酒水而欣然就餐的妙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餐饮市场,如何用创新思维实施差异化经营,有效化解“开瓶费”之争,考验的是经营者的商用智慧。
南京有一家大众连锁餐饮企业也曾与消费者有过“开瓶费”之争,企业客源不稳定,效益上不去。后来,该酒店一招有违传统“行规”的“杀手锏”震惊餐饮业:在四家连锁店内开设“酒水超市”,上百种酒类和饮料与超市同价。结果,开设“酒水超市”半年来,食客天天爆满,没有一人要求自带酒水。虽然毛利率下降了,但各连锁店月营业额却从原来的15万元猛增到20多万元,利润总额大增,且“增长远超预期”。不仅如此,酒店还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当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应该学会另辟蹊径。这样,你就会撇开别人的优势,如无人之地般浮出水面,并跃上成功的平台。
如果把人类的思想世界比作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那么每个人的思想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枝花朵。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思想之花置于一个独到的地方就会撩人耳目,招人青睐。这个独到的地方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因其想到,才会被别人挤占;因其想不到,才会更卓尔不群地展示自己。
因此,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只有敢于创新的人,才能开辟出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要有力量,超越逻辑
精彩一句话:要想拿出与众不同的创意,绝非易事,要有力量超越逻辑思维。
牧童赶着90只羊走在路上,突然遇到一条河,幸好河边有一艘船。他请船工帮他把这些羊送到对岸。船工要求牧童送给自己一半的羊做报酬,也就是说牧童要给他45只羊……经过深思熟虑,牧童把羊放到船上过了河,他只给船工30只羊。
船工勃然大怒,牧童却说:“你不是说要过河的羊的一半吗?我只让你送60只羊过河,所以给你30只不就行了吗?你要的30只羊在那里。”
生活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显而易见的危机呢?如果是羊,损失还算小的,万一是900亿元钱呢,结果会怎么样?如果牧童没有这种聪明才智,没有创意性思维,损失就惨重了。
创意就是金钱。不管在职场,还是在生意场,你所掌握的成功钥匙就是创意。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要想拿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却绝非易事,要有力量超越逻辑思维。
逻辑,是人们在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思维规律,是在思维中要遵守的思维规则。而创造性往往是对旧的模式和规则的一种否定或扬弃,对许多尚在襁褓中的新创意、新思想来说,它们往往是与原来的所谓逻辑规则不相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而事实上很多奇妙的创意思维都是一些不符合逻辑的点子,如果以“不符合逻辑”来对其加以否定,对那些刚刚萌芽的创造幼苗来说,无疑是一道剥夺其生存权利的死刑判决书。因此,这“不符合逻辑”往往成为创造发明者难以逾越是人的创新思维的功劳。
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在现有知识、经验之内的思维活动,虽然有时候它可以导致一些发观、发明,但是,它们一般都拘泥于已学过的知识,只是在某个范围内按照已知的规律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相比,不同点主要在于它具有新颖性、独创性以及突破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与逻辑思维不同,创新思维要突破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突破口。创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光凭逻辑思维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
美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活动常常会受到一种所谓“心理固执效果”的束缚,即容易只把已存在的看成是合理的,可行的,在看待某些事物,思考某种问题时,很容易沿着原有的旧思路延伸,受到传统模式的严重羁绊而无法突破创新。
爱因斯坦说:“人是靠大脑解决一切问题的。”头脑中的创新思维是人们进行创新括动的基础和前提,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
我们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必先打破这种“心理固执效果”,勇敢地冲破传统的看事情想问题的模式,通过全新的思路来考察和分析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大的突破。
敢向权威,进行挑战
精彩一句话:不要老想效仿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你的邻居,要知道,没有人能够因为效仿他人而得到成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我们的周围总是充满着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游戏规则,以至于我们总像一只笼子里的小鸟一样,被蜷缩在规定的范围内。
然而,很多游戏规则都是我们自己制订的,结果是这些规则反而使得我们丧失了创造力。要改变规则不难,关键在于有没有求变的决心,敢不敢向所谓的权威挑战。
凡是一个人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件他从未做过的事时,他就永远不会做成它,你如果能觉悟到外力是不足为惧的,而把一切都依赖于你自己内在的能力时,你就会相信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勇于向前,向常规挑战”,是罗士查尔德的终身格言,其实也可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遗留下痕迹的—切人的格言。
斯蒂芬森、福特、敦菲尔特、贝尔摩士、爱迪生、马可尼等,这些都是当时自己领域的先例的破坏者。这些人开辟了新的天地,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向上,今天我们仍然记得,同样他们在挑战权威前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在伽利略出现以前,人们都普遍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同重量的物体,从高处下降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重的一定较轻的先落地。这个结论到伽利略时差不多近了,还未有人公开怀疑过。伽利略经过再三的观察、研究、实验后,发现如果将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放下,两者将会同时落地。于是,伽利略大胆地向天经地义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了挑战。
然而,伽利略那创造性的想法遭到了比萨大学许多教授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讥笑着说:“除了傻瓜外,没有人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空间下降。”他们准备教训伽利略,迫使他在全体教授和学生们面前承认他的观点是荒.唐的,让他当众出丑,永世不得翻身。
对于亚里土多德的信徒们的挑战,性格倔强的伽利略毫不畏惧,为了判明科学的真伪,他欣然地接受了这个挑战,决定当众实验,让事实来说话。
1590年的一天清晨,比萨大学的教授们穿着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洋洋得意地准备看伽利略出丑。学生们和镇上的市民们,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比萨斜塔下面,想看个究竟。伽利略和他的助手不慌不忙,神色自如,在众人一阵阵嘘声中,登上了比萨斜塔。伽利略一只手拿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他大声说道:“下面的人看清,铅球下来了!”说完,两手同时松开,把两只铅球同时从塔上抛下。围观的群众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但是奇迹出现了,由塔上同时自然下落的两只铅球,同时穿过空中,轻的和重的同时落在地上。
众人吃惊地窃窃私语:“这难道是真的吗?”顽固的亚里土多德的信徒们,仍不愿相信他们的崇拜者亚里士多德会有错误,愚蠢地认为伽利略在铅球里施了魔术。为了使所有的人信服,伽利略又重复了一次实验,结果相同。伽利略以雄辩的事实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从而击败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
现代的进步,就是从古到今不断地摧毁或淘汰不适用的机器、陈腐的思想、愚笨的偏见迷信以及不适用的制度与方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因模仿他人而成功的人,无论被模仿的人怎样成功、怎样伟大。抄袭是不会成功的,成功是创造的,是自我的表现。我们社会需要的是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些离开先例旧方而医治病人的医师,那些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办理讼案的律师,那些把新的理想、新的方法带进教室的老师等。
世界上所有自我见解的人,到处都有出路,到处都被需要;但是模仿者、尾随人后者、循行旧轨者,却不受人欢迎。
因此,不要老想效仿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你的邻居,要知道,没有人能够因为效仿他人而得到成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要害怕你自己成为“创始人”。成功、前进的人,总是朝着光明而前进,他的心胸是开放的。无论什么事,他不管以前是否有人做过,或者别人是怎样做的,他只是做着自己的事。
独立思考,创新助手
精彩一句话:缺少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只有创新之形而没有创新之神,终究不算高级的创新思维。
篇4: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
历史成语故事:点睛之笔
【成语】:点睛之笔
【拼音】: diǎn jīng zhī bǐ
【解释】: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拼音代码】: djzb
【近义词】: 画龙点睛
【用法】: 作宾语;用于文章或作品的一部分
【英文】: the finishing touch
【成语故事】:
点睛之笔最早出自于《晋书·顾恺之传》中:“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说的.是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画的人物像,几年都不画上眼睛。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人物画像的神韵关键之处就在于他的眼睛”。于是后人就用点睛之笔来形容文章的精妙之处。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篇5:托福写作点睛之笔
托福写作: 点睛之笔20句
1.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four million people die each year from diseases linked to smoking. 依照最近的一项调查,每年有4,000,000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2. The latest surveys show that quite a few children have unpleasant associations with homework. 最近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孩子对家庭作业没什么好感。
3. No invention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 and abuse than Internet. 没有一项发明像互联网一样同时受到如此多的赞扬和批评。
4. People seem to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education does not end with graduation. 人们似乎忽视了教育不应该随着毕业而结束这一事实。
5.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education is not complete with graduation.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不能随着毕业而结束。
6.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people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a lifetime study. 说到教育,大部分人认为其是一个终生的学习。
7. Many experts point out that physical exercise contributes directly to a person's physical fitness. 许多专家指出体育锻炼直接有助于身体健康。
8. Proper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limit the number of foreign tourists and the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otect loc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from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外国旅游者的数量,努力保护当地环境和历史不受国际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9.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perts believe that migrants will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construction of city. However, this opinion is now being questioned by more and more city residents, who complain that the migrants have brought many serious problems like crime and prostitution. 越来越多的专家相信移民对城市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却怀疑这种说法,他们抱怨民工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像犯罪和卖淫。
10. Many city residents complain that it is so few buses in their city that they have to spend much more time waiting for a bus, which is usually crowd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assengers. 许多市民抱怨城市的公交车太少,以至于他们要花很长时间等一辆公交车,而车上可能已满载乘客。
11.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air pollution is an extremely serious problem: the city authorities should take strong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无可否认,空气污染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城市当局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它。
12. An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female workers tend to have a favorable attitude toward retirement. 一项调查显示妇女欢迎退休。 13. A proper part-time job does not occupy students' too much time. In fact, it is unhealthy for them to spend all of time on their study. As an old saying goes: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一份适当的业余工作并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事实上,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并不健康,正如那句老话: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
14. Any government, which is blind to this point, may pay a heavy price. 任何政府忽视这一点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15. Nowadays, many students always go into raptures at the mere mention of the
coming life of high school or college they will begin. Unfortunately, for most young people, it is not pleasant experience on their first day on campus. 当前,一提到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许多学生都会兴高采烈。然而,对多数年轻人来说,校园刚开始的日子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
16. In view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efore things get worse. 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17.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believe that part-time job will provide them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which may put them in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future job markets. 大部分学生相信业余工作会使他们有更多机会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而这对他们未来找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
18. It is indisputable that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still have a miserable life and have to face the dangers of starvation and exposure. 无可争辩,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仍过着挨饿受冻的痛苦生活。
19. Although this view is wildly held, this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education can be obtained at any age and at any place. 尽管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很少有证据表明教育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年龄进行。
20. 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 a person's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his life. 没有人能否认: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方面。
详解托福写作中常被忽视的3大细节
在我们锻炼托福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在意到是文章的结构、巧妙的用词等等问题。但是,一些小小的细节问题你有没有注意到呢?下面小编就为你列举一些,希望大家核对一些自己的文章,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哦。
托福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直会有着这样的一个误区:越是复杂的词汇,就越是能体现自己的语言的能力。这样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端词汇”。其实,我们要明白,高端词汇的用法常常十分的局限,只能用于某一特定的情况下。托福写作过程中,用词在于准而不是在于难,过于宽泛过于简单的用词当然不能得到高分,但是,如果一些高端词汇在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冒然的使用,也是很不恰当的。
与用高端词汇相似,很多学生偏向于使用句式复杂的长句。认为长句常常可以体现文采和写作者对于语言的驾驭水平。但是,对于托福考生而言,只要可以使用被动和主动之间的切换即可,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将各种句式句型嵌套到文章中。但是,托福文章思路是主线,如果没有思路,仅仅是单一的描述那只能说是本末倒置了。
篇6:英语写作点睛之笔200句
以下写作经典200句背诵完会使你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记住一定要烂熟于心,可以使用超循环背诵大表进行背诵,使背诵变得轻松有计划,更重要的是减少遗忘。200句并不多,永远是熟能生巧,你一辈子用的句子无非就是几十句,这200句是我们写作教学组6年时间提举出来的国外经典文章中的句子,是精华中的精华,不仅运用于写作,这些精彩的句式可以运用于口语中,使你的表达非凡!
背诵方法:(原则:短时间搞定)
1、分单元背,把200个句子根据你自己的进度订计划,清楚每天背多少个新句子,多少个复习句子(建议使用超循环大表)
2、汉译英练习3、默写4、口头背诵
1.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four million people die each year from diseases linked to smoking.依照最近的一项调查,每年有4,000,000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2. the latest surveys show that quite a few children have unpleasant associations with homework.最近的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孩子对家庭作业没什么好感。
3. no invention has received more praise and abuse than internet.没有一项发明像互联网一样同时受到如此多的赞扬和批评。
4. people seem to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education does not end with graduation.人们似乎忽视了教育不应该随着毕业而结束这一事实。
5.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education is not complete with graduation.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不能随着毕业而结束。
6.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people believe that education is a lifetime study.说到教育,大部分人认为其是一个终生的学习。
7. many experts point out that physical exercise contributes directly to a person's physical fitness.许多专家指出体育锻炼直接有助于身体健康。
8. proper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limit the number of foreign tourists and the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rotect loc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y from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外国旅游者的数量,努力保护当地环境和历史不受国际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9.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xperts believe that migrants will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construction of city. however, this opinion is now being questioned by more and more city residents, who complain that the migrants have brought many serious problems like crime and prostitution.越来越多的专家相信移民对城市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却怀疑这种说法,他们抱怨民工给城市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像犯罪和卖淫。
10. many city residents complain that it is so few buses in their city that they have to spend much more time waiting for a bus, which is usually crowd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assengers.许多市民抱怨城市的公交车太少,以至于他们要花很长时间等一辆公交车,而车上可能已满载乘客。
11.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air pollution is an extremely serious problem: the city authorities should take strong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无可否认,空气污染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城市当局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它。
本新闻共10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篇7:陋室铭
陋室铭
陋室铭北航附中 姚孟洪
教学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训练,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正音、释词,理解重点词语,理解全文内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全文。
3.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咱们学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人各有志,人各有爱,在世人都爱豪宅名车的今天,如果谁告诉你他爱陋室的话,你准定认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为他的陋室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他就是刘禹锡。今天咱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铭》。请大家打开书。
二.解题。
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作者和“铭”的特点。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学习课文
(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
学生试读课文
1.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映人。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附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3.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二读品析诗句)
1.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4.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明确鸿儒,无白丁(雅)
“鸿儒”可否换成“群儒”?
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5.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
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
6.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
1. 1. 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 2. 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3. 3. 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4. 4.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5.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教学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全班竞背(学生自由背,小组中相互背,全班竞背)
五、作业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A斯是陋室(这)B.惟吾德馨(高尚)
C.谈笑有鸿儒(大)D.可以调素琴(素朴)
(二)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对偶)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互文)
3.孔子云:何陋之有?(反问)
(三)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
l.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陋室铭》
《陋室铭》
一、解题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
(回答)馨。
6.教师讲解 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 相对?
回答:草色。
提问:阶绿 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 “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
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 ?答:往来。
有相对 ?回答:无。
鸿儒相对 ?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 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 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
篇9:《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篇10: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斯:这。是:表示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德馨:德行馨香。《尚书 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大。
8. 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⒈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⒉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词类活用
⒈名:名词活用动词,出名。例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⒉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有灵气。例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⒊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例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⒋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⒌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⒍上: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例句:苔痕上阶绿
⒎绿:形容词作动词,变绿。例句:苔痕上阶绿
古今异义
⒈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体;今常用义为:样子)
⒉惟吾德馨(馨:品德高尚;今义为:芳香.)
⒊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义为:鸿雁,书信.)
⒋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调:弹奏;今义为:调解)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经典诗句
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 虚写:往来无白丁。 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主题思想
这篇铭文融诗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陋”。
鉴赏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 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比”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写作技法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押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句式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比兴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反向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
线索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托物言志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抒情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 “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全文仅81字,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第二层(第4~7 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 陋室铭的翻译
★ 陋室铭的译文
★ 陋室铭翻译
★ 陋室铭原文和翻译
★ 陋室铭全文及翻译
【陋室铭的点睛之笔(共10篇)】相关文章:
《陋室铭》经典诗句2022-12-17
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2022-11-24
八年级《陋室铭》教案2023-09-23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2023-11-19
陋室铭朗诵2022-08-16
《陋室铭》课堂实录教学设计2023-01-19
《陋室铭》《爱莲说》2022-10-15
解析陋室铭作文2023-01-29
素琴≠丝竹--兼析刘禹锡《陋室铭》(网友来稿)2023-01-20
《陋室铭》原文及重点字词翻译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