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车攻》

时间:2023-07-12 08:19: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经·小雅——《车攻》(推荐6篇)由网友“神的小祖宗”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诗经·小雅——《车攻》,希望大家喜欢!

诗经·小雅——《车攻》

篇1:诗经·小雅—《车攻》

诗经·小雅—《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施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攻:坚。

同:聚。

庞庞:音龙,强壮。

徂东:往东。

阜:壮大。

甫草:甫田之草。一说地名;一说大草泽。

苗:夏猎曰苗。

选:通算。

嚣嚣:音敖,喧嚣。

敖:郑国地名。

会同: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这里指聚集。

绎:络绎不断。

决、拾:射者所用工具。决以钩弦,拾以护臂。即扳指护臂衣。

佽:音次,用手指相比次调弓矢。

调:指调弓矢。

同:协同。

柴:音字,积。举积禽也。

不失其驰:言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

舍矢如破:发失命中,如锥破物。

徒:士卒。

御:驾车之人。

不警:警戒。不,助句之词。

允:信。

展:诚。

《车攻》描写周宣王东狩巡猎,会同诸侯,显示国威。《墨子明鬼》曾记载:“昔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诗既写了狩猎的先期准备,又写了狩猎南面和和结果,表明这种狩猎,目的不在获取猎物,而是为了尊显王室,预示“大成”。诗在叙述中,注重刻划,有场面,有动作,有服饰,增强了叙事的自动和形象。

篇2:诗经《小雅·车攻》原文赏析

诗经《小雅·车攻》原文赏析

《车攻》,《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八章,每章四句。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

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译文

猎车修理已坚牢,辕马选出都健矫。四匹骏马壮又高,驾车向着东方跑。

猎车装备已完成,四匹骏马势威猛。东方甫田茂草长,驾车出猎快驰骋。

天子夏猎在野郊,清点士卒声嘈嘈。队伍前后旌旗飘,敖山打猎意气豪。

驾起四马行原野,四马从容又迅捷。红色蔽膝金黄鞋,会合诸侯有序列。

扳指护臂已戴正,弓箭调配已相称。射击比武有对手,搬运猎物相帮衬。

四匹黄马已起驾,两旁骖马无偏差。驾车驰骋有章法,放箭中的技艺佳。

凯旋萧萧驷马鸣,迎风悠扬飘旗旌。徒步拉车兵机警,猎毕厨房野味盈。

天子猎罢上归程,但见队伍不闻声。勇武果敢真天子,确实成功有才能。

注释

(1)攻:修缮。

(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

(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

(4)言:句中语气词。徂(cú):往。东:东都洛阳。

(5)田车:猎车。

(6)孔:甚。阜(fù):高大肥硕有气势。

(7)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

(8)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

(9)选:通“算”,清点。嚣(áo)嚣:声音嘈杂。

(10)旐(zhào):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

(11)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12)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

(13)赤芾(fú):红色蔽膝。金舄(xì):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

(14)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15)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cì):“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

(16)调:相称。

(17)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

(18)举:取。柴(zī):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

(19)四黄:四匹黄色的马。

(20)两骖: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

(21)驰:驰驱之法。

(22)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23)萧萧:马长鸣声。

(24)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

(25)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26)大庖(pǎo):天子的厨房。

(27)允:确实。君子:指天子。

(28)展:诚。

鉴赏

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方玉润对此有精辟的见解。《诗经原始》中说:“盖此举重在会诸侯,而不重在事田猎。不过籍田猎以会诸侯,修复先王旧典耳。昔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迨宣王始举行古制,非假狩猎不足以慑服列邦。故诗前后虽言猎事,其实归重‘会同有绎’及‘展也大成’二句。”

《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车攻》是《诗经》中的名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石鼓文》中的“吾车既工,吾马既同”是因袭此诗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马鸣’二语,写出大营严肃气象,是猎后光景。杜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本此也。”可见一代诗圣杜甫也深受此诗的影响。

篇3:诗经: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释:

1、攻:修缮。

2、同:齐,指选择调配足力相当的健马驾车。

3、庞庞:马高大强壮貌。

4、言:句中语气词。徂:往。东:东都洛阳。

5、田车:猎车。

6、孔:甚。阜:高大肥硕有气势。

7、甫:通“圃”,地名,在今河南中牟西。

8、之子:那人,指天子。苗:毛传:“夏猎曰苗。”

9、选:通“算”,清点。嚣嚣:声音嘈杂。

10、旐:绘有龟蛇图案的旗。旄:饰牦牛尾的旗。

11、敖:山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12、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

13、赤芾:红色蔽膝。金舄:用铜装饰的鞋。舄,双层底的鞋。

14、会同:会合诸侯,是诸侯朝见天子的专称,此处指诸侯参加天子的狩猎活动。有绎:绎绎,连续不断而有次序的样子。

15、决:用象牙和兽骨制成的扳指,射箭拉弦所用。拾:皮制的'护臂,射箭时缚在左臂上。佽:“齐”之假借字,齐备之意。

16、调:相称。

17、同:合耦,指比赛射箭的人找到对手。

18、举:取。柴、:即“紫”,或作“胔”,堆积的动物尸体。

19、四黄:四匹黄色的马。

20、两骖:四匹马驾车时两边的马叫骖。猗yǐ、:通“倚”,偏差。

21、驰:驰驱之法。

22、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

23、萧萧:马长鸣声。

24、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

25、徒御:徒步拉车的士卒。不:语助词。无义,下句同。惊:“警”之假借字,机警。

26、大庖:天子的厨房。

27、允:确实。君子:指天子。

28、展:诚。

译文:

猎车修理已坚牢,辕马选出都健矫。

四匹骏马壮又高,驾车向着东方跑。

猎车装备已完成,四匹骏马势威猛。

东方甫田茂草长,驾车出猎快驰骋。

天子夏猎在野郊,清点士卒声嘈嘈。

队伍前后旌旗飘,敖山打猎意气豪。

驾起四马行原野,四马从容又迅捷。

红色蔽膝金黄鞋,会合诸侯有序列。

扳指护臂已戴正,弓箭调配已相称。

射击比武有对手,搬运猎物相帮衬。

四匹黄马已起驾,两旁骖马无偏差。

驾车驰骋有章法,放箭中的技艺佳。

凯旋萧萧驷马鸣,迎风悠扬飘旗旌。

徒步拉车兵机警,猎毕厨房野味盈。

天子猎罢上归程,但见队伍不闻声。

勇武果敢真天子,确实成功有才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叙说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方玉润对此有精辟的作品赏析。《诗经原始》中说:“盖此举重在会诸侯,而不重在事田猎。不过籍田猎以会诸侯,修复先王旧典耳。昔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迨宣王始举行古制,非假狩猎不足以慑服列邦。故诗前后虽言猎事,其实归重‘会同有绎’及‘展也大成’二句。”

《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车攻》是《诗经》中的名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石鼓文》中的“吾车既工,吾马既同”是因袭此诗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马鸣’二语,写出大营严肃气象,是猎后光景。杜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本此也。”可见一代诗圣杜甫也深受此诗的影响。

篇4: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

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

原文: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释:

1、攻:修治。《石鼓文》有“吾车既工”句,字作“工”。这句说车子已经加工秀丽,坚固可用。

2、同:齐。这句说拉车的马已经过挑选和训练,跑起来快慢相齐了。

3、庞庞(龙lóng):躯体充实。驾:驾车。言:语助词,无义。徂(cú):往,到。“驾言徂东”言驾好车往东方去。东:指东都雒邑,在镐京之东。(雒:同“洛”。)

4、田车:打猎时所乘的车。

5、孔阜:很高大肥壮。

6、甫草:甫田之草。甫田一名圃田,一名原圃,宣王时其地在王畿之内,后归郑国。行狩:进行田猎。冬猎为狩,这里用来指一般田猎。这两句说驾车往甫田行猎。畿(基jī):国都附近的地区。

7、之子:那些人(指随从周王出猎者,实即指周王,古人对尊贵的人往往不直接指称,而称其臣属以代本人,如陛下、殿下、阁下、左右等都是)。于苗:往猎。“苗”本是夏猎的专称,这里指一般田猎,因押韵而换字,正如上句之用“狩”字。

8、选:读为“算”,点数的意思。徒:步卒。嚣嚣(萧xiāo):众多。

9、旐(兆zhào):古代一种画有龟蛇图案的旗。旄(猫māo):旗杆头上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

10、搏兽:一作“搏狩”。敖:地名,和“甫田”相近。今河南成皋县西北有敖山。这两句说前往敖地打猎。

11、奕奕(益yì):盛貌(形容车马络绎)。

12、赤芾(扶fú):诸侯朝服的一部分,见《曹风·候人》。金舄(细xì):黄朱色的鞋。会同:诸侯盟会的专称。有绎(益yì):犹“绎绎”,盛貌。这两句说诸侯聚会。

13、决:射时钩弦之具,用象骨制成,戴在左手拇指。拾:又名遂,就是射韝(韝:音勾gōu.射韝是用熟制兽皮制成的臂套,著在左臂)。佽(次cì):利。调:指箭的重轻和弓的强弱配合得当。

14、射夫:射手。夫是男子的总名。同:聚齐。柴:堆积物,这里指堆积动物的尸首。这两句说参加打猎的射手都已集合来相助获得禽兽。

15、四黄:四匹黄马。两骖(参cān):左右两侧的马。“猗”,当作“倚”。“不倚”指方向不偏,和中间两马一致。

16、不失其驰:指御不违法则。御和射相配合,有一定法则。舍矢:言放箭。如:犹“而”。破:指射中。“舍矢如破”和《秦风·驷驖》“舍拔则获”句意同,就是说箭一离手就中的。

17、萧萧:马长嘶声。悠悠:闲暇貌。这两句写大猎后整队等待着下令返归时的静肃景象。

18、徒:指步行者。御:指在车上驾驶者。惊:当作“警”。徒御不惊:是用诘问语气说明车上车下都在警戒着(等候周王)。大庖:指周王的'厨房。这句说大庖充实,猎货物很多。

19、征:行。有闻:言车行马鸣的声音有所闻。无声:言没有人声。二句说归途中队伍严肃。

20、允:惬当,指周王指挥措施得宜。展:诚。末句称颂这次会合诸侯,选徙行猎,十分成功。

译文:

猎车修理已坚牢,辕马选出都健矫。四匹骏马壮又高,驾车向着东方跑。

猎车装备已完成,四匹骏马势威猛。东方甫田茂草长,驾车出猎快驰骋。

天子夏猎在野郊,清点士卒声嘈嘈。队伍前后旌旗飘,敖山打猎意气豪。

驾起四马行原野,四马从容又迅捷。红色蔽膝金黄鞋,会合诸侯有序列。

扳指护臂已戴正,弓箭调配已相称。射击比武有对手,搬运猎物相帮衬。

四匹黄马已起驾,两旁骖马无偏差。驾车驰骋有章法,放箭中的技艺佳。

凯旋萧萧驷马鸣,迎风悠扬飘旗旌。徒步拉车兵机警,猎毕厨房野味盈。

天子猎罢上归程,但见队伍不闻声。勇武果敢真天子,确实成功有才能。

鉴赏:

这是一首叙述周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举行田猎的诗。《毛诗序》云:“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焉。”《墨子·明鬼篇》说:“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清胡承珙还援引史实对《序》说详加证明:“成康之时,本有会诸侯于东都之事。《逸周书·王会解》首言成周之会。孔晁注云: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竹书》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都,四夷来宾,皆其明证。宣王中兴,重举是礼,故曰复会。”(《毛诗后笺》)古代天子举行田猎活动,常有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的作用,周宣王会同诸侯狩猎,当有政治军事的特殊目的。周王朝在厉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礼仪制度遭到破坏,诸侯亦心离王室。宣王继位后,志在复兴王室,一面治乱修政,一面加强军事统治。宣王在东都会同诸侯田猎,一则和合诸侯,联络感情,二则向诸侯显示武力。方玉润对此有精辟的见解。《诗经原始》中说:“盖此举重在会诸侯,而不重在事田猎。不过籍田猎以会诸侯,修复先王旧典耳。昔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迨宣王始举行古制,非假狩猎不足以慑服列邦。故诗前后虽言猎事,其实归重‘会同有绎’及‘展也大成’二句。”

《诗经》中涉及田猎的诗篇有许多。描写场面之宏大,当首推此诗。全诗八章,艺术地再现了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整个过程。第一章是全诗的总冒,写车马盛备,将往东方狩猎。战马精良,猎车牢固,队伍强壮,字里行间流露出自豪与自信。第二、三章点明狩猎地点是圃田和敖山。在那里人欢马叫,旌旗蔽日,显示了周王朝的强大声威。第四章专写诸侯来会。个个车马齐整,服饰华美,显示了宣王中兴、平定外患、消除内忧后国内稳定的政治状况。第五、六两章描述射猎的场面。诸侯及随从士卒均逞强献艺,驾车不失法度,射箭百发百中。暗示周王朝军队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第七章写田猎结束,硕果累累,大获成功,气氛由紧张而缓和。第八章写射猎结束整队收兵,称颂军纪严明。赞语作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田猎过程依次道来,有条不紊,纹丝不乱。运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射猎的场面及各种不同的景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写射猎,仅用四句十六字就绘声绘色地将大规模的场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凝炼传神;“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画出一幅队伍归来的景象,尤意境宏大而优美,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车攻》是《诗经》中的名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石鼓文》中的“吾车既工,吾马既同”是因袭此诗而来。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马鸣’二语,写出大营严肃气象,是猎后光景。杜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本此也。”可见一代诗圣杜甫也深受此诗的影响。

篇5:诗经名句——《诗经·小雅·车舝》

《诗经·小雅·车舝》原文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诗经·小雅·车舝》译文

车轮转动车辖响,妩媚少女要出阁。不再饥渴慰我心,有德淑女来会合。虽然没有好朋友,宴饮相庆自快乐。

丛林茂密满平野,长尾锦鸡栖树上。那位女娃健又美,德行良好有教养。宴饮相庆真愉悦,爱意不绝情绵长。

虽然没有那好酒,但愿你能喝一盏。虽然没有那好菜,但愿你能吃一点。虽然德行难配你,且来欢歌舞翩跹。

登上高高那山冈,柞枝劈来当柴烧。柞枝劈来当柴烧,柞叶茂盛满树梢。此时我能接到你,心中烦恼全消掉。

巍峨高山要仰视,平坦大道能纵驰。驾起四马快快行,挽缰如调琴弦丝。今遇新婚好娘子,满怀欣慰称美事

篇6:诗经 小雅

诗经 小雅

《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内容概述

《诗经·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诗经·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小雅》中的《采薇》、《杕杜》、《何草不黄》,《豳风》中的《破斧》、《东山》,《邶风》中的《击鼓》,《卫风》中的《伯兮》等,都是这方面的名作。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其中《东山》写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回家路上的复杂感情,在每章的开头,他都唱道:“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他去东山已经很久了,现 在走在回家路上,天上飘着细雨,衬托出他的忧伤感情。他一会儿想起了恢复平民生活的可喜,一会儿又想起了老家可能已经荒芜,迎接自己的也许是一派破败景象:“果赢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觉得还是老家好:“不可畏也,伊可怀也!”一会儿又想起了正在等待自己归来的妻子:“鹳鸣于垤,妇叹于室。……自我不见,于今三年。”然后又想起妻子刚嫁给自己时那么漂亮,三年不见,不知现 在如何了:“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全诗通篇都是这位士兵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描写,写得生动真实,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这首诗对于后来的诗歌也有一定影响。如汉乐府民歌中的《十五从军征》,写一个老兵从军队里归来,却见到老家已经破败,亲人已经去世,其构思可能曾受到此诗的启发。

《诗经·小雅》的《采薇》,表现了参加周王朝对玁狁战争的士兵的苦恼,他不能回家,不能休息:“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整天想的就是早日回家。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回家之事却毫无指望,因而独自黯然神伤,“曰归曰归,岁亦暮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最后终于盼到了回家的那一天,他走在回乡途中,天空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身体又饥又渴,心里充满悲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他去当兵的时候正是春天,杨柳迎风摇曳,似乎在为他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他回到家乡的时候正是冬天,雪花霜霏飘洒,似乎在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这四句,一直受到后代文人的高度评价,如晋代谢玄就认为这是《诗经》中最好的诗句(见《世说新语·文学》)。后世诗歌中所表现的以折柳赠远行之人的风习,似乎最早就是渊源于此诗,因为此诗最早将杨柳与远行组合到了一起,使人产生了杨柳留人的印象。

应该说明:《诗经·小雅》中这一类作品,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反战诗”。因为诗中虽然表达了对于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留恋,却并不直接表示反对战争,指斥那些把自己召去服役的人。诗中的情绪也是以忧伤为主,几乎没有愤怒。这是因为,从集体的立场来看,从军出征乃是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即使这妨害了士兵个人的幸福,也是无可奈何。这一特点,在《卫风·伯兮》中看得更清楚:伯兮齃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乐,首如飞逢。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这首诗是以女子口吻写的。她既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因为他是“邦之桀(杰)”,能“为王前驱”,又因丈夫的远出、家庭生活的破坏而痛苦不堪。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既是克制的,又是真实的。

宴飨诗

诗经·小雅》中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宴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其第一章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样的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群臣赞美周王,并进谏有益的治国方策。周代上层社会,很多场合都有宴饮,宴飨诗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真实反击。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

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宴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宴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不仅祭祀、宴飨等诗中直接反映了周代礼乐之盛,而且在其他诗作中,也洋溢着礼乐文化的精神。如《诗经》一些作品赞美贵族阶层的才德容仪,颂扬温文尔雅,谦恭有德的彬彬君子,抨击失德违礼之辈不如禽兽:“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鄘风·相鼠》) 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宴飨诗,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映。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瞻卬》,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巧言》、《巷伯》等等,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大雅中的怨刺诗,大多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如《民劳》、《荡》,旧说是召穆公谏厉王之诗,《板》旧说是凡伯刺厉王之诗,《桑柔》则是厉王时大夫芮良夫所作。在对执政大臣的讽刺中,作者深怀对社会现实和周王朝命运的忧虑,以诗向统治者进言,以期起到规谏箴戒的作用。如《荡》第一章直接谴责厉王,其他七章都是托文王指斥殷纣王的口吻讽刺厉王,借古讽今,指责厉王强横暴虐,聚敛剥削,高爵厚禄,滥用威权,政令无常;并告诫厉王:殷鉴在夏,夏桀之亡国是殷纣王的一面镜子,表明周鉴亦在殷,殷纣之亡国又是厉王的一面镜子。

怨刺诗

小雅中怨刺诗的作者,没有大雅作者身份地位高,他们虽然也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在等级社会中却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因此,小雅中的怨刺诗,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遭遇。如《节南山》是家父所作,讽刺周王用太师尹氏,以致天下大乱,太师尹执掌国柄,却为政不善,做事不公,不亲临国事,而委之于姻亚,欺君罔民,无所忌惮,以致天怒人怨,祸乱迭起,民怨沸腾,而他却仍不鉴察和警戒。

《小雅·采薇》

诗歌的内容是专咎尹氏,但末章说“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其规讽所向,又在幽王。诗人是把太师尹之乱政与幽王之昏愦联系起来了。《正月》是失意官吏所作,揭露当时政治的腐朽,统治者的残暴,怨恨上天昏愤,对小人充斥朝廷、人民处于危难绝境熟视无睹,悲悼周王朝的沦亡。《十月之交》是日蚀和大地震后,王朝官吏叙事抒情之作,讽刺贵族统治阶级扰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聊生,国运将尽,并慨叹自己无辜遭受迫害、谗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雨无正》是侍御官所作,讽刺幽王昏愦,倒行逆施,群臣皆不尽职,但求保身。如第二、第四章写正值天灾人祸之际,三司、诸侯并不尽力王事,群臣百官亦皆畏罪不肯进谏,而自己辛勤王事,却受到谗毁。因此,诗人十分愤慨,深切悲叹。小雅中还有一些诗,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如《巷伯》就是寺人孟子遭人谗毁后抒发愤懑之作。诗人愤怒地写道:“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由于遭受迫害,生活处境艰难,因此,在诗中感怀身世,诉说人间的不平,如《北山》是一位士子所作,抒发其被繁重差役压迫的不平和愤慨。第四、五、六章连用十二个“或”字起头的对比句,揭露大夫分配差役不均,以及士在当时的处境和地位。小雅中的这些诗,针砭时政与大雅有些诗相同,但更多的是将笔锋集中在奸臣佞幸者身上,言辞更为激烈,情绪也更为怨愤。

战争诗

《诗经·小雅》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江汉》是写宣王命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很快平定了淮夷,班师回朝。宣王册命召虎,赏赐他土地、圭瓒、秬鬯等,召虎乃作召公簋,铭记其事。《常武》写宣王命大将南仲征伐徐国,集中歌颂了王师的威力。如第七章写王师行进迅猛异常,势不可挡,用一连串的比喻,将王师的声威、气概形象具体地表现了出来。又如《小雅·六月》写尹吉甫奉宣王之命,北伐玁狁并取得胜利的事迹。另外,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也是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斗志昂扬,情绪乐观的战争诗。《诗经》中这类完全从正面歌颂角度所写的战争诗,不注重直接具体描写战斗场面,而是集中表现军威声势,如《小雅·采芑》写大臣方叔伐荆蛮之事,突出写方叔所率队伍车马之威,军容之盛,号令严明,赏罚有信。他雄才大略,指挥若定,曾北伐玁狁扬威,荆蛮因此闻风丧胆,皆来请服。《诗经》战争诗中强调道德感化和军事力量的震慑,不具体写战场的厮杀、格斗,是中国古代崇德尚义,注重文德教化,使敌人不战而服的政治理想的体现,表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古代战争诗不同的风格。

周族创造的是农业文明,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北方玁狁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戌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如末章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凄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采薇》还是对敌人痛恨之情和思乡自伤之情的矛盾体,《东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了。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我”久征不归,现 在终于脱下戎装,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军打仗了。归家途中,触目所见,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田园荒芜,土鳖、蜘蛛满屋盘旋,麋鹿游荡,萤火虫闪烁飞动,但这样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盼望着“我”的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这里既有对归家后与亲人团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整首诗把现实和诗人的想象、回忆结合在一起,极为细腻地抒写了“我”的兴奋、伤感、欢欣、忧虑等心理活动。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诗经·小雅·鱼丽》原文翻译赏析

《诗经》中的科技

采薇教学实录

诗经中的战争诗赏析

《诗经·小雅·鹤鸣》全文翻译赏析

《送友人》原文及赏析

诗经:吉日

《送友人》唐诗欣赏

韩愈《石鼓歌》诗词鉴赏

诗经·小雅——《车攻》
《诗经·小雅——《车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经·小雅——《车攻》(推荐6篇)】相关文章:

诗经共有多少篇作品2023-10-19

李白的送友人原文及翻译2022-06-12

诗经共有多少篇2022-11-27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2022-11-16

诗经诗歌共有多少篇2022-12-08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2022-05-07

第一部诗歌总集2024-05-12

攻的成语2022-11-10

诗歌总集2022-09-20

杜甫《兵车行》译文注释及赏析2022-1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