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科技

时间:2023-05-02 08:17:1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经》中的科技(精选6篇)由网友“琉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中的科技,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中的科技

篇1:《诗经》中的科技

《诗经》中的科技

中国古时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五种,自然界中有天然金、铜和陨铁存在,人类首先使用的是这些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金、铜、和陨铁。后来才发现用矿石冶炼还原加工金属,银和锡的熔点较低,冶炼方便,取得较容易,所以这五种金属是人们最早发现并应用的材料。

一、《诗经》中对于金属材料的提及:

《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是形容有文采的君子如金锡般的精粹,如璧玉般的纯净。这里提到了金和锡。

《诗经·小雅·车攻》中有“赤芾金舄,会同有绎”。说的是那些贵族们围着赤色的裙(裳),穿着金黄色的鞋,在一起朝会。这里的“金舄”,就是金黄色的鞋。这种鞋可能是金黄色的面料做成的,也可能是木头鞋底边上装饰着铜片,总之,是一种普通老百姓穿不起的鞋。

古时,铜被称为赤金,《汉书·食货志·下》有“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的记述。其中,黄金为金,是大家公认的,白金为银,赤金为铜,这也是大家认可的。在“赤芾金舄”中的“金”我认为是作为装饰的铜片较为可信,因为当时金子贵重,不可能用在鞋上,作为鞋底的木板上装饰一点薄铜片倒是可行的。夏商以来,青铜器已经大量出现,铜的使用已经是奴隶主好贵族阶级的日常需要,在鞋上装饰黄铜片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

总之,金属在夏朝以后,就广泛地被应用了。

二、金属制造的生活用品

夏朝以后,由于金属的使用,用金属制造生活用品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原来使用陶器、木器的生活用具,逐渐被用金属代替。也使生活用具更加结实耐用,美观大方,

1,锅:《诗经·召南·采蘋》中有“于以湘之,维錡及釜”。这句话是说采来的水草,把它们放到锅里煮。錡和釜都是用来煮食的,原来都是用陶器,现在都用青铜器了,后来就是铁器。“錡”是有脚的锅,“釜”是无脚的平底锅。原来只有祭祀用的礼器才能用青铜制造,现在,金属使用普遍了,普通生活用具都可以用金属制造了。

《诗经·桧风·匪风》中有“谁能亨鱼,溉之釜鬵(xin)”,这里的釜是小锅,鬵是大锅。大锅小锅都要洗干净,准备烹鱼。

2,保温“镐”:《诗经·小雅·六月》中有句“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是说玁狁侵犯了镐京及其北方,一直到了泾阳。这里的“镐”是指“镐京”,是地方名字。但是“镐”还有一个意思是加热和保温的,所以,如果单单一个“镐”字,它也是一种生活用具。

3,马嚼子:《诗经·秦风·驷驖》有句“輶车銮镳,载猃歇骄”,是说驾轻车的马儿的嘴里含着马嚼子,车两边还挂着铃铛,,车上还载着猎狗。这里的“镳”是马嚼子,严粲解释为“马衔外鐡也”。“銮”是车的的两边挂着的小铃铛。,这都是生活中用得着的东西,是用鐡或铜做的。

顺便说一下这个“驖”字,朱熹解释说:“驷驖”是四匹黑色如鐡的马。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鐡”字,但是从比喻来看,“鐡色”之说,已经证明,西周时代鐡已是很普遍的东西了,不然,就不会用它来比喻事物了。

4,木底鞋:上面说过,《诗经·小雅·车攻》中“赤带金舄”,“舄”是木底鞋,在木底的边上装饰铜片,即所谓的“金舄”,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如果金属使用不普及,哪里还能用铜片装饰鞋呢?(也有说“金舄”是黄色的鞋,不一定用铜片装饰,此说也可通。)

所以,不论从生活用具还是装饰用品,金属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

三、金属制造的乐器

《诗经》有关于乐器的记载多处,表明那时候的人民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

1、铃铛:《诗经·周颂·载见》中有“龙旗扬扬,和铃央央”,这里的“和”和“铃”都是古代的车铃。和在轼前,铃在旗上。车子走起来时,旗帜飘飘,车轮滚滚,铃声铛铛。这些“和”和“铃”都是用铜或其合金制造的。

《诗经·小雅···蓼萧》有“和鸾雝雝”之句,“和”和“鸾”也是铃。

2、钟鼓:《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里的钟鼓都是乐器,钟是金属(铜和铁等)制造的。描写钟鼓的诗句还有《诗经·小雅·彤弓》中“钟鼓既设”、《诗经·小雅·钟鼓》中的“鼓钟将将”,《诗经·小雅·白华》中的“鼓钟于宫,声闻于外”、等等。

还有一种大钟叫“镛”,《诗经·大雅·灵台》中有“贲鼓维镛”,贲鼓就是大鼓,镛就是大钟。

3、铴锣:《诗经·邶风·击鼓》中“击鼓其镗,踊跃用兵”,鼓和镗都是乐器,镗在现在称为铴锣,也叫镗锣,是铜制品。

乐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程度提高后的必然追求,从最初的草木丝竹,到石琴石罄,再发展到使用金属制品,人类的乐器家族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高,乐器生产的难度也越来越复杂。

四、金属制造的生产工具

生产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产就没有生活来源,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时时搞好生产。因此,生产工具就是必须要精心准备的。人们从手工摘取果实,到木石工具在生产中的应用,再到用金属工具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到了商周时期,金属工具已经非常普及,涉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诗经》里的许多诗歌都有生产场景的描述,,也提及了不少生产工具。

1、锹和镰刀: 《诗经·周颂·臣工》中有“痔乃钱镈,奄观铚艾”,就是说把锄和锹都藏起来,拿起镰刀收麦子吧。因为要收麦子了,用不着锄和锹了。诗中“钱”(读jian剪音)就是锹,“镈”就是锄,“铚”就是镰刀。都是生产用的农具。

2、锄和犁:《诗经·周颂·良耜》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就是用锄头锄去杂草的意思。“镈”是锄,上面已经说过。这诗的题目“良耜”,“耜”是犁,同样是农具

3、斧头和鏨子:《诗经·豳风·破斧》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銶”是鏨子或者是鑿子,斧和銶都是生产工具。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鑿冰沖沖”,这里的“鑿”就是鑿子。是用鑿子打孔破冰以便取冰。

4、锻石、碫石或砧石:《诗经·大雅·公刘》中有“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这里的“厉”是石头,“锻”也可以理解为粗石头,同“碫”;也可以解释为打铁的砧子,或者叫砧石。总之,“厉”和“锻”都是生产用的工具。

5、错(磨刀石):《诗经·小雅·鹤鸣》中用“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这里的“错”是磨刀石的,磨刀石是使更锋利的磨具,也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总之,不论是农具还是手工工具,这些生产工具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发明的,生产工具的进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五、金属装饰品:

随着金属制品的应用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美化也越来越重视,人们从应用自然界的天然用品美化自己的生活,到用各种制成品来美化生活,就成为生活必需和生活常态。用金属制品来美化生活,也就越来越多了。

1、银环:诗经·秦风·小戎》中有“游環脅驱,阴靷鋈续”。是说缰绳穿过活环,以便控制住奔马;银圈儿把引车的皮条牢牢地扣住。这里的“环”有很大的可能是金属环,那“鋈”就是银环或银圈。按郑玄的解释:“鋈续,是白金饰续靷之环。”那“鋈”就是白金即白银了。《辞源》中“鋈”解释为“白铜,以铜镀器物。”我认为,在先秦之前,用铜作为表面镀层来装饰器物,难度较大,还是直接用银或铜来制造器物更方便。

2、金银饰马具:《小戎》中还有一句“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是说披着薄金甲的四匹马,威风凛凛,三隅矛杆下装饰着白银鐏。盾牌上画着羽毛花纹,虎皮做的弓囊上装饰着金色饰物。你看,从马匹、长矛、盾牌、弓囊,处处都有金属装饰物。 “俴”,郑玄的`解释为:“俴,浅也,谓以薄金为介之扎,介,甲也。”可见,俴就是薄金做的甲,或者就是用薄金装饰马甲。“鋈錞”,就是银鐏,是安放在矛或者戟柄端的装饰物。“蒙伐”就是画羽毛于盾牌之上。“镂”就是雕金为饰的马带。

《诗经·周颂·载见》中有“鞗革有鶬”,鞗革就是马的缰绳或者是辔首,鶬就是辔首上装饰的金属。

马、马车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之一,更是王公贵族的仪仗。所以人们千方百计地去装饰它,美化它。

3、猎犬的装饰:《诗经·齐风·卢令》中有“卢重鋂,其人美且偲”。是说猎狗脖子上套着的环上还套着环,那个猎人漂亮又能干。“重鋂”就是环上套着环。这个“鋂”是金属环是无疑的了。猎狗脖子上套了那么多金属环,装饰的意味够浓的了。

4、马车和马的装饰:《诗经·大雅·韩奕》中有“玄衮赤舄,鉤膺镂鍚。鞹鞃浅幭,鞗革金厄。”意思是身着衮龙衣,脚穿红色的鞋,马头马身上装饰得金光闪闪。车轼上蒙着虎皮,金环装饰着缰绳。你看,整个马和马车,都用金子(或铜)装饰得闪闪发光。

5、鞋的装饰:生活当中的装饰,上面已经引用了““赤带金舄””,还有“赤芾金舄”等都是装饰鞋子的诗句。

装饰品的使用,是人们文化品位发展、审美意识提高的表现,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审美意识的萌芽,到了商周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达到了相当高度,金属制品的应用,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六、金属制造的武器:

人类初期为了生活是只有生产工具和生活,没有武器的概念。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争夺社会财富越来越激烈,产生争斗和战争也越来越多,于是许多工具演变成武器,并且发明了许多新的武器。到了商朝以后,金属制造的武器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所以《诗经》中对于金属制造的武器也有反映。

1、弓箭: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诗经·大雅·行苇》第三章中有:“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就是坚弓,也叫雕弓。“四鍭”就是四支箭。“鍭”是箭。弓箭乃是古人最常用的武器,打猎时可以远距离射杀野兽,作战时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

2、刀、佩刀:《诗经·大雅·公刘》第二章中有“维玉及瑶,鞞(bi)琫(beng)容刀”“鞞琫”是装饰着玉饰的刀鞘,这里明明白白说是刀鞘里面装着佩刀。

3、长矛、剑、大斧和其它:《诗经·大雅·公刘》第一章中还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短短十二个字中,就有弓、矢、干(长矛)、戈(短剑或剑)、戚(斧)等多种武器。

4、弓箭的附属物——弓囊:《诗经·秦风·小戎》中有“交韔二弓,竹闭绲縢”。韔是弓囊,两张弓交叉放在弓囊中,用竹子保护它,用绳子捆紧它。弓箭这种武器在《诗经》中频频出现。

5钺——大斧或王斧,《诗经·商颂·长发》中有“有虔秉钺”,就是很庄重威武地举着斧钺。这里的斧钺是部队的仪仗,当然也可作为武器使用。

七、金属制造的礼器:

庆典和祭祀,是古人两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对于权力的崇拜,使庆典活动十分隆重。对于先祖和鬼神的崇敬与畏惧,使得祭祀活动十分神秘和诡异。因此,对于祭祀和庆典都非常重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条例和规矩(即程式)。什么情况下奏什么音乐,用什么器皿(礼器),盛放什么祭品,都十分讲究。用错了,被视为不恭。不但要受当政者的惩罚,也要受到众人的诅咒,因为这样的不恭,是会殃及众人的。

既然祭祀和庆典对于古人非常重要,所以使用的器皿也十分讲究。有了金属后,用金银铜等金属制造礼器就十分合理及普遍。用玉石珠宝制造的也不少。

1、鼎: 鼎、簋等都是祭祀的礼器,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如果传说真实,中国铸造技术就不止50了。不管传说真实与否,人们把“鼎”作为礼器是很久远的事。

诗经·周颂·丝衣》中有“鼐鼎及鼒,兕觥其觩。”其中“鼐”是大鼎,“鼒”是小鼎。《丝衣》这首诗,是专写祭祀情况的,显得非常隆重,祭祀的主持穿得十分讲究,是丝质礼服。用的礼器也非常豪华:盛祭品的礼器是铜铸的大鼎小鼎,盛酒的用的是角爵。祭品之酒是绵软的旨酒,肉是牛羊肉······一切都慎重其事,不能有一丝马虎。

2簋:簋是生活用品,也是祭祀时用的礼器。《诗经·秦风·权舆》有“於我乎,每食四簋”是说这个贵族每餐要吃四大碗。因为他是贵族,所以这个“簋”也可能是金属做的碗。也作为祭祀用。

八、金属制造工艺方法:

金属的发现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自然界的自然金属或者陨石等的发现、应用,到各种金属矿石的发现冶炼,都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其工艺方法的完善也是逐步形成的。铜、锡、铅等金属,由于其熔点较低,是人们最早应用的金属,由于锡铅等硬度较低,使用范围不广,直到铜的发现,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再加上青铜合金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质的变化,人类进入到青铜时代。后来,更高熔点的铁及其合金(钢)出现以后,人类进入铁器时代,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周时代的金属制造工艺基本上包括冶炼、铸造、锻造等。《诗经》中出现的主要金属制造工艺方法有:

1、锻造:《诗经·大雅·公刘》中有“取厉取锻”,这里的“锻”虽然作为“碫”讲,但是它的本义是锻造的意思。我们从《诗经》中出现的武器、农具等状况来看,锻造技术在当时是非常普及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刀、镰刀、斧头等等。再比如,犁就是铸造生产出来的,许多兵器(如箭头、戈、矛等等)也是铸造产品,所有金属制品都用到金属,这些金属都是各种矿石冶炼出来的,这就涉及许多化学和物理知识,《诗经》中虽然没有涉及到冶炼和铸造等方面,但是从有关产品,我们也可以联想出来有关技术。

2、镂和镂鍚:镂,是雕刻的技术,《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虎韔镂膺”,就是在虎皮做的弓囊上刻花。镂刻技术,是在金属或者石头上都能雕刻的技术。有“金石可镂”一词可以证明。

《诗经·大雅·韩奕》中有“鉤膺镂鍚”一句,鉤膺就是马身上有金钩等饰物,马头上也有镂刻的饰物。这种“镂鍚”,叫做当卢,是马额上的饰物。

3、鋈,镀:今天,镀膜技术已经相当普遍,是保护易氧化金属的重要方法。但是《诗经》中没有镀字,有一个“鋈”字,《诗经·秦风·小戎》中有“龙盾之合,鋈以觼軜。”画着龙的盾牌,合在车前;觼軜是马的缰绳上的环这环可能是金属的,也可能是其他材料制成的,但是这里用了一个“鋈”字,《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白色的金属如白铜之类,或者是以白铜镀器物,举的例子就是“鋈以觼軜”。可见,鋈字有镀的含义。但是,考虑到商周之际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镀膜工艺,这个“鋈”字可以解释为用白色金属如白铜、白银等延展性高的金属,敲打成薄皮后包在环上,以作为装饰。“鋈以觼軜”解释为用白金包裹着缰绳上的环。

在这里,:鋈可以作为一种工艺方法来理解,无论是“镀”还是延展,都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4、琢与磨:

古时,金属的加工方法除去熔炼、铸造、锻造等方法以外,就是手工制作的方法,如磨制(包括锉(错)、打磨、抛光等等)、雕刻(即琢)、锯(即切)等。这些方法都是从加工石器、玉器、木器等演变而来的。《诗经·卫风·淇奥》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这里是指对于玉器的加工来说的,这其中就包括锯切、锉(磋)削、雕琢、打磨等工作。但是同时也是说的对于金属的加工,因为该章后部就说“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把金属和玉器放在一起了。

金属制造工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发展出许多新工艺、新方法、新技能、为人类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篇2:诗经中名句

诗经中名句集锦

诗经中名句集锦

1.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那一旁。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了解我的)人是谁?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的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埋怨飞无翅膀。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2.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25.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2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2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29.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译: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30.交交黄鸟,止于桑。《诗经·国风·秦风·黄鸟》

译: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

31.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遇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译: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

32.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译:不是认为荑美丽,因是美人的赠贻。

3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译:兄弟在家内相争,对外抗御他们的欺辱。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

译:好比天上上弦月,好比太阳正高升,好比南山寿命长,不会亏蚀不会崩,好比松柏一样茂盛,没有不可你继承。

3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

篇3:诗经中经典句子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11、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2、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1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9、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篇4:诗经中经典句子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1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12、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1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17、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18、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19、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20、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2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篇5:诗经中爱情诗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篇6:诗经中爱情诗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高三作文800字

读本教学计划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

求职简历包括哪几个部分

从道德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外来词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论文

从网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域网技术走势

《诗经》中的科技
《《诗经》中的科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经》中的科技(精选6篇)】相关文章:

论文摘要关键词格式要求2023-10-15

《诗经·采薇》公开课教案2023-04-02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7-10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2-12-08

理学通向诗学的一个中介2022-09-15

高一数学必会必掌握知识点2023-04-02

《诗经》代表作阅读2023-10-06

由庄子思想说开去作文2022-07-24

第11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2022-12-04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范文2022-11-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