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后哭了哲理文章(精选7篇)由网友“小王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后哭了哲理文章,欢迎大家分享。
篇1: 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后哭了哲理文章
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后哭了哲理文章
1.
父母越老越薄情
我却不谙背后真相
知乎上有人讨论,为什么父母越老越薄情,连出门送送我都不愿意?
高票回答是:
父母不是薄情,他是不敢看你离开,所以故意假装懒惰与薄情。”
完全被这句话戳中了。
远嫁外地的表姐,元旦放假时趁着公休回了一次娘家。
假期里,舅妈不停地唠叨,总摆出一副嫌弃表姐的样子。
直到表姐假期满了,请舅舅、舅妈送他们去机场,都被舅妈以“机场太远了,不想去”给拒绝了。
表姐有些生气,果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她才嫁出去不到三年,居然就被妈妈给彻底抛弃了。
表姐下楼后发现孩子的帽子忘拿了,她返回家中取帽子。打开门后,她听到爸爸说:
老太婆啊,你这是何苦呢?孩子都以为你真不想她回来了。”
妈妈伏在爸爸肩头,一边抽泣一边说:“你是真不懂啊,如果我哭哭啼啼地去送她,她能走得安心吗?我不想让她为难啊!”
面对此情此景,表姐泣不成声。
她说:“我难过的不是她难过,而是在我面前,她居然假装薄情的样子,用她的痛苦来成全我的生活,我却全然不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父母的薄情背后,实则掩藏着他们最深沉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揭开面纱看内里,因为不可直视的除了太阳,还有父母爱我们的心。
2.
父母病了
我却在他们出院后才知道
之前外婆因肾性高血压住院的时候,她隔壁床一个近70岁的老人,也是高血压,全身插着管子,半夜难受得一直叫。
除了年迈的老伴,没有一个年轻人陪在身边。
据说她的子女在外地打工,赶不回来。
我当时对她的子女鄙视至极,什么子女呐,居然这么不孝,难道金钱比母亲的身体更重要吗?
没想到的是,我自己竟很快就步入了我所鄙视的行列。
我父母每次生病,都会瞒着我,从来不说。每次打电话,他们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
有一次,我妈跟我通电话,她特开心,说爸爸养的鹅都肥了,他们腌制了板鹅,都是粮食喂养的,无公害,特别好吃,要寄给我。
我一听,开心得直流口水,就等着快递把板鹅送上门来。
收到板鹅后的几天,我才从堂妹那里知道,我妈不小心摔了一跤,左手手肘骨折了。
这几天,她一直在住院,怕我担心,所以装没事,还让父亲给我邮寄了板鹅。
堂妹还特别叮嘱我,一定要假装不知道,不然我妈会骂她“出卖她”的。
我一想到我妈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着吊瓶,强忍着手肘的疼痛,一脸兴奋地跟我说板鹅的事,我的眼泪就往下掉。
我赶到家时,她已经出院了。
看着她打着石膏、吊在脖子上的手臂,我无权也不忍责备她的'欺骗,只能任由心底的那道口子不断撕裂开来。
父母只有我一个孩子,而他们生病了,我却是在他们出院后才从旁人口中得知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欺骗发生了多少次,更不知道这样的欺骗还要发生多少次。
为什么自己这么粗心,居然沉浸在父母编织的假象里全然不自觉!
我妈最担心的是,瘫痪会不会遗传,她会不会也患上某种慢性病。
她常说,希望自己以后能干干脆脆地死,不要拖拖拉拉,不要住院很久,更不要像外婆一样瘫痪多年不能自理,那样不仅会花很多钱,更会连累我。
哪怕是生病,他们想到的居然不是自己的难受自己的痛,而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作为他们唯一的孩子,陪他们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竟成了他们最大的奢侈品。
3.
父母躺在地上
我却躺在父母的通讯录里
与父母异地而居之后,我特别怕不正常的时段接到家里的电话,怕出了什么大事了。
但比起特殊时段接到父母电话更令人惶恐的是,任何时段都接不到家里的电话。
我的儿时玩伴晓娟,研究生毕业后便直接进入了微软上海分公司工作,几年后便定居上海。
刚过完的元旦,她接到婶婶的电话,说她妈妈在市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她瞬间僵化了。
回过神的晓娟老公赶紧去订机票,历时4个小时,他们终于抵达昆明。在他们准备转机的时候,表妹告诉她,她妈妈已经不行了,等不到她了。
她抱着电话,崩溃大哭。
作为子女,我们最害怕的莫过于此了。
父母遇上难题了或是生病了,我们却成了不知情的外人,被父母用爱隔离在他们的世界之外。
我的姑姑一个人照顾瘫痪卧床的姑父6年多了,从没意外发生。
的最后一天,凌晨3点多,姑父突然从床上掉到地上,姑姑一个人折腾了20多分钟,还是不能把姑父抱回床上。
姑姑打开手机通讯录,两眼死盯着表弟的名字,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去。
刚强了一辈子的姑姑抱着姑父哭了:
当初就不该让你走那么远啊!现在,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却在通讯录里……”
父母爱我们,不遗余力,不求回报;我们爱父母,在工作、应酬、娱乐之余,看心情,计成本。
父母只有我们一个孩子,我们却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
4.
父母独守空房
我必须寻到我的诗和远方
父母只有我们一个孩子,我们小时候得到了他们全部的爱,长大了就要负上全部的责任。
父母老了,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我们没有资格叛逆,没有资格堕落。
我们总在不停努力,不停拼搏,只怕自己“成功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我表弟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天旷课、打游戏、抽烟喝酒无所不干,毕业的时候因为挂掉的科目太多,毕业证都没拿到。
我舅舅一个快60岁的人了,一个特硬气且有些清高的人,见谁都不低头,然而为了表弟的工作,到处找关系,请人吃饭,给人当孙子。
表弟说,有一次他看到他爸给当地的一个县官赔笑脸,低声下气地去讨好。那一刻,他真的很想给自己两耳光。
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不仅没有成为父母的骄傲,反而毁了父母坚守了一生的原则。
他进了那个事业单位,下班后每天苦读,终于考取了在职MBA。
4年以后,他成功的创办了自己的培训中心,时隔9年,12家连锁店遍地开花。
现今,他已然成了父母炫耀的资本。
我的中学同学李慕北,更是抱着父辈们的殷切希望,大学一毕业就留在了北京。
创业失败两次后,他依然赖在北京不走,因为北京是他们一家人的梦想。
他一想到自己“慕北”这个名字,就觉得自己不孝。
于是一边怀着愧疚,一边玩命地工作,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父母能够等到他接他们到北京团聚。
是啊,多少80、90后不都是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远离父母千里之外的大城市,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吗?
借由父母,我们赤条条地来,在索取中长大。
在时光的跷跷板上,我们的风华正茂,是父母的风烛残年。
他们默默承担了空巢老人的所有风险,用不需要我们的谎言来支撑我们随梦想飞翔。
我们总是想离家远一点,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却忘了我们就是父母的全世界。
年少无知的我们,总以为父母无坚不摧,直到一次次撞破他们的无措,才明白他们的三头六臂都是因为爱,为我们他们才愿意扮演英雄。
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前30年我没有当好;而后的、、30年,我定要好好当父母那个唯一的孩子。
亲爱的爸妈,往后余生,请让我做一次你们的盖世英雄:
冬雪是你,春花是你,夏雨也是你,秋黄是你,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致是你……
请你们伴我久一些、再久一些……
篇2: 越无用,越幸福哲理文章
越无用,越幸福哲理文章
01
陈道明这个演技卓绝的老戏骨,真是太“懒”了。从业30年,30部电视部,很多人出道不过几年,拍过的戏都够甩他好几条街。
最近五年只拍了一部《我的前半生》,还只是客串,打个酱油就撤了。
相比当演员,他更喜欢做一个“无用之人”。
他从小钟爱钢琴,只要在家,每天都能弹上两三个小时,出门拍戏也随身带着心爱的电子琴,有空就来上几首。他还自诩是个手工艺人,浇糖人,捏面人,穿针引线给女儿做一身衣服......
他最享受的时光,是和妻子杜宪同窗对坐,她绣十字绣,他做皮包,再来一壶淡茶,岁月静好,坐看云卷云舒,故事慢慢经过。
这个被季羡林都称赞学识浩瀚的男人,觉得时间就应该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越是功成名就的人,越有着“无用”的影踪。
倪萍爱画画,周润发摄影,徐静蕾的书法让人叫绝,从小喜欢美术的陈坤当起了室内设计师......最持久的幸福都来自无用的事。
人哪怕花一点点时间,去做点毫无功利的事,漫无目的地去走一段路听一首歌,精神世界就会充盈和富有,当凌晨三点的焦虑来临时,当压力让你喘不过气的时候,那些从“无用”的事里提取的力量,就会如一盏润肺降燥的清茶,为你抚平一切。
蔡康永说,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亲情,爱情,兄弟,读书,音乐,清风,明月......在我们人生灰暗时刻,给我们力量与坚持的,往往也是他们。
我们总是在拼命工作,步步紧跟地想做个100%有用的人,却不会享受这个世界真正美好的东西。
02
我们都是在“要做个栋梁之才”“有用之人”的教育下长大的,中国父母否定孩子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永远是:“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蹈。”“这有什么用?”
我发现云朵有不同的形状。”“这有什么用?”
我会画小蚂蚁了。”“那又有什么用?”
在他们的眼里,培养一个爱好,不如做奥数题有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如实在的分数有用。
白岩松曾经在厦门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说,中国人从来不做无用的事,我们讲究“直达”。工作、生活都是功利的直达目标,过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久而久之,我们也学会了用“有用无用”去做人生决定。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们都成了现实的实用主义者:
读数学是无用的,学金融是有用的`;
读历史是无用的,学MBA是有用的;
搞科研艺术文史哲是无用的,但是学理财学贸易却是大大有用的。
相比之下,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很幸运,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想攻读舞台剧专业的硕士,开明的父亲并没有反问他:这有什么用?
因为父亲知道,人生,不是拿来用的。
日后的蔡康永踏足娱乐圈,做到台湾第一男主持,现在成为公认的情商大师,教别人“说话之道”,追本溯源,都离不开当年那个看似“无用”的决定。
03
有时候过得不好,恰恰是因为活得太“有用”。
庄子在《人间世》里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木匠带着徒弟外出寻找木材,路上遇到一棵超大的栎树,树身比山还高,直径可以要一百人手拉手才抱得过来。
因为异常的巨大,当地人当作神社供奉,十里八乡,前来祭拜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木匠却正眼都不瞧,大步流星地继续往前走。
他的徒弟大为不解,追上前去问他:“如此百年难遇的壮美树木,为什么师傅却视若无睹?”
木匠说,“这棵树的材质,造船易沉,造棺材易烂,做家具易腐,造房子招蛀虫......没有任何用处。
弟子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才得以存活下来,长成枝繁叶茂,众人惊叹的神树啊!”
以无用的姿态,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有用的事情大家往往趋之若鹜,而无用之物的价值却被大大忽视,放在人生上,又何尝不是呢。
特别认同梁文道在《悦己》一书中提到的“无用论”: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04
不急功近利的心,抱着“无用”心态,看起来似乎没有把精力放在正事上,有点“玩物丧志”,但大多人不知道“玩物丧志”还有后半句:
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
人生中的很多短期成就都得靠着“有用”的目的性取得的,但是十年,几十年,漫漫人生,总有我们有限的眼界所触及不到的地方,每每此时,那些曾经做过的“无用”的事,就会成为生命的摆渡车,通向连你都不敢想的远方。
著名的苹果教父――乔布斯,就是个别人眼中有点“不务正业”的另类。
大学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去游戏机公司上班,常常去旁听社区大学的书法课,最炎热的夏天去印度朝圣。这两个当时看来“玩物丧志”的事情,在几年后他创立苹果公司,设计产品时,却成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
书法给予了他极高的美学鉴赏力,禅修则把“化繁为简”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成为他的设计风格,苹果风靡全球。
从“玩物丧志”到“玩物养志”,乔布斯大概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改变世界的男人。
无用之处,终有一天会大有用处。
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些年做过的无用的事,无心之下积累的眼界和见识,滴水石穿,有朝一日就会大有用处。
亦或是你某时某刻,读过的无用的书,看过的无用的电影,里面的一句话,一幕景,就会忽然之间,让你豁然开朗,拥有改变命运的力量。
05
我想之前《诗词大会》这种不搞笑,没有明星,毫无综艺感的节目却异常火爆,也大概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无用”已经成了奢饰品。
正如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所以我们插花也读诗,喝茶也品酒,阅读和旅行,做四季轮回的旁观者,老实说,这些都没什么用,但是却恰是因此,我们得以回到最单纯的欢喜里,不计较得失的品味生命滋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就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用“有用”的心态去应付生活的苟且,最终都是为了走向诗和远方。
多做一些无用之事吧,越无用,越幸福。
篇3: 层次越低的人,越贪婪哲理文章
层次越低的人,越贪婪哲理文章
佛家讲,人有三毒,贪念为首。不奇怪,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
什么是自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给自己捞好处,这本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可是一个人如果私心太重,其结果或许就是:很容易被人利用。
一
古人言:无欲则刚。
一个人弱小的根源在于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我们只有不被自己的贪恋所诱惑,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人生在世,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反之,一个人欲望越大,他就越弱,很容易被人利用。有时候,我们不得感慨,越是弱者就越贪婪。
二
老规矩,讲段历史往事,陶冶下情操。最近我们在讲三十六计的权谋知识,那么今天就讲讲假道伐虢。
弱肉强食本是丛林法则,但是在现实的世界里,仿佛也一样存在。大鱼吃小鱼,强者吞弱者,符合这个世界的生物链。比如春秋时代,晋国强大后,就一直想吞并其他小兄弟。这是人之常情,大公司经常会兼并小公司。
这不,晋国瞄上了虢国和虞国这对难兄难弟。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是弱国,要不是有《三十六计》的宣传,估计根本就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眼看着虢国和虞国这两块肥肉,晋国的老板晋献公嘴馋的直流哈喇子。这哥们干了一件牛事,为晋国的日后称霸奠定了基础,他有着“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光荣战绩。很显然,欺负小国,这事儿晋献公不是第一次干。
可是怎办呢?虢国和虞国虽然弱小,但是他们抱团取暖。只要虢国被人欺负,虞国肯定是要出手相助的。即便是强大的晋国也无可奈何。虢国和虞国这种弱者联盟,就叫做合纵。
那么就尴尬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两个字:捭阖,意指分化与拉拢。
三
这个世界上,能击垮合纵联盟的,唯有连横联盟。
晋国的谋士荀息就想出了个馊主意,他对老板说:要不,咱们送点宝贝给虞国?
一听说要送人东西,晋献公有点不高兴了,怯生生的问:比如送点啥呢?
荀息说:当然是您最爱的宝马和宝玉啦。
听说要送自己心爱的`大宝贝,晋献公顿时手脚冰凉,差点晕厥过去了。荀息知道老板小气惯了,心疼舍不得,便安慰道:您放心好了,您的宝马和美玉只不过是让虞国帮我们保存几天,过不要多久,这些东西还是属于咱们的。
要表扬一下荀息,东西送出去,能拿回来才是本事。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真正的高手永远懂得用利益去分化人心。
当然了,荀息说的那么大方潇洒,是因为宝马、美玉不是他自己的。我们不能嘲笑晋献公的自私,人对于利益的追逐是永无止尽的。因此,
清心寡欲,是我们人生修行中的最重要的一课。对此,儒家也是赞同的,比如他们一直支持:去人欲,存天理。
晋献公最终战胜了自己感性的贪婪,回归到了理性的贪婪,他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战胜贪欲,人才能回归理性。
四
原来荀息是要做门生意,用好处收买虞国,分化与虢国的关系。作为交易,收了好处的虞国借道给晋国攻打虢国。利益,是让兄弟反目的最好的方法。
虞国那边会接受呢?
听说有人送自己宝马,虞国老板的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虽然宫之奇看穿了晋国的套路,提醒虞国BOSS说:虢国和虞国唇亡齿寒、一损俱损。没了虢国,咱们虞国还有明天吗?
感性的贪婪,使得虞国老板早被好处蒙蔽了心,眼里只有宝马、美玉。他对宫之奇的话表示非常的不以为然的说:别瞎咧咧,人家晋国大哥是看得起咱们,才送那么多宝贝给咱。与其跟虢国这个穷兄弟相处,为什么不去跟晋国大哥走近些?
人往高处走啊,你不懂!
五
这个世界上,人本是一种偏理性的动物,当然有个前提就是,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
果然,虞国借路给晋国去打自己的兄弟虢国。当弱者遇到强者,崩溃是肯定的,晋国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办妥了事情,搞定了虢国。
虞国觉得应该开个庆功大会,欢迎大哥凯旋而归,于是城门大开,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的欢迎晋国大哥。
嗯,晋国没让他失望,胜利回师的晋军说翻脸就翻脸,失去了虢国的支援,毫不费劲的干掉了虞国。最终让晋献公心心念念的宝马、美玉也原封不动的回到了晋国。
人,很容易贪小而失大。这让阿信想起了太多现实中的案例,比如一些不法的民间借贷。有些人为了获得看似不菲的利息,投入了大笔资金,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和家庭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本就是个局,布局者为了套住更多的资金,会事先让想捞好处的人尝点小甜头,等到对方得到了好处,便会深信不疑的加大资金投入。这边有鱼上钩,你猜结果会怎么样?
技术是拙劣的,但是自古以来,由于利益的驱动,使得很多人丧失了理性分析的能力,最终:愿者上钩。
一句话,人都是自己作的。
再看看保健品行业亦是如此,很多都是打着擦边球,打着健康和金钱的利益,不断的刺激人们的贪婪,利用人们的贪欲。譬如,中国人其实挺焦虑的:
老年人怕死,中年人怕老,青年人怕穷。
正如鬼谷子说的: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啥意思呢?一个人有爱好,就必须要去投其所好的顺应他。
人在道义和利益面前,很容易选择后者。所以往往贪小利而忘大义。
六
反过来,一个设局者必然懂得利用人心的贪婪,因为投其所好本就是个局。
投就是投资,意味着要舍出成本。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就是这个道理。舍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得,即是回报。
舍是投入,得是产出,以舍为得。
设局者的舍从来不是做慈善,而是试图用最低成本的“舍”换取最大利益的“得”。
如果仅仅如此,还是没提及天机。是时候,亮绝活了,在这个基础上,鬼谷子提出了自己的说服奥义:说之者,资之也。啥意思呢?
说服一个人的底层密码不在于利己,而在于利他。纵横家想来是通过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只有给别人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才能说服被人,才能最终自他两利。
这也是说服谋略的核心奥义。说到这里,有些人始终成不了高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你实在是太贪了!
篇4: 减法过生活,越活越简单哲理文章
老子《道德经》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也就是说:越是真理的就越是简单的。
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是拷问灵魂的终极问题。
要做到简,其实也很容易,首先要拥有扫除力,把不用的东西统统清理掉,把家收拾的干净清爽。
其次要学会为自己的心减轻负担,活在当下,不必瞻前不必顾后,更不必事事犹豫不决。
01
要做到简,首先要做到物质极简,学会精减,拥有扫除力。
俗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扫字,即是断舍离的最佳解读,扫除不用的,丢掉多余的,仅仅只留下特别喜欢的和切实有用的。
诗词君有一个朋友,大概他是个喜欢收藏东西的人。
旧的东西他不舍得扔掉,总觉得留住旧物,就是留住了一种情怀。
而对于新的物品,每次只要遇见喜欢的东西,也总会买下来,只为了当时的那份喜欢。
这样下来家里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其实这些所谓的将来可以用到的东西,却并没有在将来派上用场,反而把家给堆的很满。
要做到一个简字,自然是要物质极简,只留下确实能用的',真正实用的。
把其他东西一概扔掉,还给自己一个干净明亮的家。
02
简,自然也要做到欲望极简,时时不要忘记给自己的心灵减负。
丰子恺说: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如此甚好。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正是在给自己的心灵减负。
诗词君年少读书时,有一个同学:
考前一周,他必然开始担心,担心自己考不好;
考试过程中,每每听到别人翻卷子就开始害怕,他们已经翻一页了,而我还在做第一面;
考完试后等结果时就开始忐忑,万一最后成绩很差该怎么办……
如此,对他来说考一场试竟能使他前前后后半个月不得安宁。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未来的还没发生,何必提前担忧?已成定局的,想也无法改变,何必萦绕心头?
他怕自己考不好,殊不知有些人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如他一般用心。
考试过程中别人翻卷子,或许只是不会做,在寻找自己会做的题目。
如果背好了平时该背的书、做好了本职的工作,那么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或者升职加薪就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简,欲望极减,减掉不切实际的烦忧之心。
简,就是把减法运用在生活中。
减掉家中不必的东西,减掉心灵中多余的负担,减法过生活,生活越过越轻松。
篇5: 越是艰难时刻越见个人修养哲理文章
越是艰难时刻越见个人修养哲理文章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意指在危难之中往往可以看见他人对自己的感情真伪。实际上,不仅如此,在危急和疲惫的时刻,我们往往还可以看到自己真实的修养与人品。
当我们处在一个幸福美满,舒适惬意的状态之时我们往往愿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善心与风度,这是你的情绪很好地为理性所掌控。而在某些关键时刻,特别危险或特别疲惫,却会展现出一个人真实的习惯。
而这习惯的养成,与我们真实的想法与行为相关。
在日常生活里,这种场景也十分常见。在长途行驶的交通工具之上,总有乘客只因为一点点的'不满意,甚至是自身的原因而感到焦虑,就对工作人员大发脾气,提出无理要求。
有些还是平日里衣冠楚楚,谈吐不凡的人士,却变得如此莽撞,暴躁。当堵车之时,每个人都心焦如焚,可有人暴跳如雷,骂骂咧咧。但也有人能够安静地等待,甚至可以主动承担维持秩序的责任。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到了宋国。宋景公意欲留孔子及其弟子在其国为政,可当时的宠臣桓s说:“若收纳孔子师徒,委以重任,他们一旦发难,谁能抵御?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宋景公于是放弃迎接与任用孔子,可桓s仍不满意,竟恼羞成怒地带领手下去谋害孔子。在孔子与弟子在一棵大树下讲学之时,桓s趁其不备派人砍倒了大树。幸运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仓皇逃离了。
孔子的弟子们又气又怕,请求孔子快快离开是非之地。孔子却镇定自若地说“:天生德于予,桓s其如予何?”并未有过多的怒斥与牢骚,孔子保持着惯有的淡定与风度。
这是内心有真正信念的真君子才有的气度,亦是这种信念,使得孔子能够始终在乱世之中不毁其身,赢得盛誉的原因。
而当你面对他人的慌乱和意外之时,也不应为了利益趁人之危。一对英国爱丁堡的退休老夫妇,准备卖了房到西班牙去养老。老人在西班牙看中了房子,两周内必须付款,因此在房屋中介打出“急卖”的广告。
而一对中国年轻夫妇正好在城市落脚,急需买房。他们看中了老夫妇的房子,打算联系。拨通电话的一刻,年轻人想起了“房屋急售”的字样,于是向老人提出优惠。老夫妇表示了同意,于是房价被砍了第一刀。
看到对方如此爽快,年轻夫妇心中暗喜,又开始想着能否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在在签购房合同的前夕,他们再次向老人提出降价,而老夫妇居然又同意了。年轻人心中大喜,为自己的机智和运气自鸣得意。
搬家那天,当年轻人走进院中,他们立刻被震惊了。
院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房子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桌子上甚至摆了一簇鲜花,花瓶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非常欢迎你们入住这座记录了我们几十年幸福生活的房子!希望你们接下来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幸福安康!
接下来他们发现,冰箱里是为他们准备好的食物,冰箱上还细心地贴着纸条,介绍了周围的环境和设施。老夫妇还为他们预留了一月的电费,与他们约定好了办理必要手续的时间。
年轻夫妇震惊了,面对这温暖而美好的新家,他们羞愧难当,心中不再是占有便宜的快感,而是想赶快说声抱歉。
无论何时,切莫被利益冲昏头脑,放弃善良与修养,否则当理性重新回归,你会被无尽的悔意淹没。
当你被社会所伤害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平静的应对,而不是暴躁的把自己坏情绪丢给别人。人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刻,才能认清自我,正视自我,从而才能做一个内心自在平和,临危不乱的真正君子。
篇6: 越成熟的人看不惯的事越少哲理文章
越成熟的人看不惯的事越少哲理文章
前阵子,在南京地铁上,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后,“特看不惯”身边一个小伙子,怪他不给老人让座。
后来,他又以“跷二郎腿”、“脚尖对着我”为理由,踹了小伙子一脚。
当时就有位小哥站出来说:“让座是本分,不让是情分。”
好多人为这个小哥点赞。
生活中,很多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都会用自己的“看不惯”去要求别人。
明星挣钱容易,就该多做慈善!”
身为年轻人,买到火车下铺,让给老人家有什么关系!”
你工资那么高,借我点钱怎么了!”
这些“看不惯”背后,都藏着一句“你应该”。
在他们眼里,所有人只有符合自己的想象,才是对的,否则他们就会“看不惯”。
在伍绮诗的畅销小说《小小小小的火》里,理查德太太就是一个容易看不惯别人的人。
她住在最好的街区,平时出入上流社会,四个孩子的未来,也都照着她的理想蓝图,在逐步实现,但是她有一个让她特看不惯的房客米娅。
米娅是个艺术家,总是居无定所,在她有钱时,她常常醉心于艺术创作,而到了经济困难期,她才不得不外出兼职,补贴家用。
在理查德太太看来,米娅完全有能力让日子过得更舒坦,所以,她不理解为什么米娅会用这种方式去生活。
表面上,她劝米娅迎合市场,是为了她好,可实际上,她是希望米娅按自己想象的方式生活。
就像她会去安排孩子的未来一样,她希望米娅的未来,也能如她所想。
那些动不动就“看不惯”别人,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
对你进行道德绑架的人,总有一种自己就是世界中心的错觉。
好像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该符合他们的认知。
当他们的价值观和别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时,他们就用“看不惯”,去要求别人改变,可实际上,他们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狭隘。
小安发朋友圈说:
我看到同事翻我抽屉,还拿走了我的东西。可为了顾全她的面子,我什么都没说,但我真看不惯这种自私的人。一件小事,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格局。
这条朋友圈,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当别人侵犯你的利益时,你不去阻止他,反而去“原谅”。
而这个“原谅”又不是真的原谅,而是在说:“我格局大,她自私无耻。”
事实上,这不是小安第一次发朋友圈抱怨。
几个月前,她群发过一条信息,大概内容是她现在特别穷,想借50块钱,等发了工资就还。
收到信息时,我以为自己不小心加了骗子,所以没理,毕竟,我们从没私聊过。
几个小时后,她发朋友圈说:
借钱的事是真的,我确实遇到了困难。之所以特意给不熟悉的人发,是想看看大家的反映。果然,一件小事,就暴露了人性……
后面的内容,是她对各种回应方式给出的评价,除了借钱给她,其它的回应,她都看不惯,还大肆感叹“人性黑暗”。
我想不明白的是,你找一群几乎不认识的人借钱,有人不借,不是很正常吗?
在收到消息的几百个人里,有人借了,并且相信你会还,这才是值得感恩的地方。
而她的“看不惯”,实际上是在表达:“我都这样了,你为什么不能照顾我的感受?”
所以在这里,看不惯,是一种索取。
当我们用“看不惯”去指责别人自私时,就等于在要求别人,必须满足我。
有读者留言说,她特看不惯自己的室友,因为她说话很强势,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
有次聊天,室友谈起某个明星的八卦,结果她不知道这个明星是谁。
室友因此回了一句:“这你都不知道?”
她觉得,室友这样说话,就是瞧不起人。
在她看来,人应该无私一点,要多考虑别人。
话是没错,但放在这个情景中,就等于在说:“你应该更无私一点,这样才能照顾到我”。
无私”这种特质,原本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如果变成了要求别人,无异于在向别人索取,要求别人用无私,来满足自己的自私。
有人向咨询师求助,说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总是看不惯对方的言行,虽然从没说出口,但心里特别讨厌对方。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他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连带的,对别人的要求也很高。
平时聚个会,他总能从餐桌礼仪到言行举止,一一找出对方的问题。
他嫌弃别人粗鲁、没教养、各种看不惯,当着别人的面,他当然没有表露,可在背后里,他总在吐槽。
有一次,他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我认真地跑去看,可结果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我的评价也不高。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小事,竟让他勃然大怒。
他生气地说:“你还是写作的人,这么好的电影都不看,写什么写?最看不惯你这样的,没思想,没灵魂,随随便便就否定一个东西。”
其实,“喜欢”是个很主观的感受,它跟事物本身的好坏,没有太大联系。
事实上,这部电影后来还获了奖,只是我确实不喜欢。
我的不喜欢,之所以让他“看不惯”,是因为在他那里,我否定的不是电影,而是他这个人。
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很低时,就容易在争论中,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去攻击另一个人。
因为这时,他们脑中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也就是“如果你对了,说明我错了”。
这种“我错了”的感觉,会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而为了防止这种感受出现,他们干脆一直“看不惯”别人,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
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大师荣格称为阴影投射。
也就是说,当我们特看不惯别人,觉得别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时,这些缺点,也同样存在于我们自身。
可攻击自己是痛苦的,所以我们干脆去攻击别人身上的这个部分,以回避自己这方面的问题。
有个太太多年来,一直不断抱怨对面那家的女主人说:
她晾在外面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搞不懂她,怎么连衣服都不会洗。”
一天,太太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才发现,不是对面那个太太的衣服没洗干净,而是窗户脏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就像照镜子,我们心中的斑点越多,就越容易看到别人身上,那些不完美的地方。
而成熟的人,恰恰能通过彼此的相处模式,去照见自己心中的斑点。
这些斑点,有的能通过努力被擦除,而另一些,即便努力,也擦不掉。
这时,去正视它,接纳它,就等于为自己撑开了另一片天空。
篇7: 做人别太单纯越成熟的人城府越深的哲理文章
做人别太单纯越成熟的人城府越深的哲理文章
偶然看见这么一段美文:如果有人问起那个城府很深的男人。请告诉他,少年时他也天真单纯,如同盛夏里大榕树下的阵阵清风。
饱经风霜过后,那个莽撞少年的心思变成了汪洋大海。
当一个人有了城府,他便告别了单纯,不会轻易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不会让别人轻易看透。
一
张居正就是这样的人,《明史》中记载的张居正:深沉有城府,莫能测也。如果没这两把刷子,张居正又怎么能过五关斩六将,一直混到连小皇帝万历见他都直打哆嗦呢?
是应该讲讲张居正了。就一般人而言,只要自己有了靠山,就难免会有恃无恐,不信你看看你的周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比如张居正的同事高拱有几年春风得意时,就喜欢耍威风,动不动就拍案而起,暴跳如雷的吼道:
瞧我这暴脾气。
这是演戏给人看,谁都知道他的靠山是皇帝。
张居正有靠山吗?也有,而且比高拱硬气多了,大明帝国未来的第一把手隆庆皇帝朱载就一直在培养张居正,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有提及这件事。而大明帝国的第二把手内阁首辅徐阶则是他的老师。
一般人混到这地步,难免是要目中无人,走路带风的。张居正偏不,而是不露神色的跟同事们搞好关系,比如高拱。
二
史料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张居正)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
啥意思呢?张居正明白,就算徐阶退休了,朝廷二把手的位置还是轮不到自己。职场本来就是论资排辈的,怎么也该高拱上位。
所以他选择与高拱积极搞好关系。别小看这件事,这是一般职场人做不到的事情。因为二把手和一把手其实很难搞好关系。
一把手时刻担心二把手把自己给拱了,二把手则表示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张居正是个改革家,打破了这种职场规律。这不奇怪,按理说他的“一条鞭法”改革,应该是封建社会的变法绝响了。
能做到如此,改革下职场游戏,又有什么奇怪的?
所以张居正是这么玩的。
三
当徐阶还当老大时,张居正就去跟高拱商量:徐阁老退休后,我支持你接徐阁老的班。
高拱正担心张居正给自己使绊子呢,没想到人家主动居然送来份大礼。要知道在大明帝国,二把手拱一把手已经成了行规了。
严嵩拱了夏言,徐阶拱了严嵩。以前是如此,以后也是如此。唯独张居正是个例外,他居然主动求和,这葫芦里埋了什么药?又或者他真的是单纯吗?
总之,高拱与张居正缔结了一条盟约:相约为相。现在我支持你当首辅,以后你退休了也支持我当首辅。
高拱也是明白人,张居正明摆着是皇帝重点栽培对象,目的就是为了拱自己。
反正现在合作对自己有好处,先给承诺,至于兑不兑现,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儿。
四
职场游戏本来就是相互利用的。张居正对高拱有利用价值,而高拱对张居正也有利用价值。
职场总是充满了意外,譬如谁也不会想到徐阶有一天会被开除,而高拱的因为脾气太暴躁也被停职留薪。取而代之的居然是状元郎李春芳。
李春芳作为空降兵继任内阁首辅,马上启用了自己的心腹赵贞吉。话说的还不够明确吗?赵贞吉的目的'就是为了排挤张居正。史料记载:赵贞吉入,易视居正。
原班人马老员工被打残血了,仿佛再无回天之力。这种事情在职场上经常会遇到,突然出现一个空降兵,快速的启用自己人,玩命的打压老员工。
基本上,职场游戏就要结束啦。
五
可李春芳的对手是张居正啊。
张居正依然我行我素,正常打卡上班,见到领导李春芳和赵贞吉,依旧客客气气。如果是这样,也只是个软蛋。
实际上呢?张居正私下里动用了一点关系:李芳。谁呢?我查了一下,皇帝面前当红的大太监。其实就是《大明王朝1566》里一开始就出现的那个吕方的原型。
你会不会奇怪,张居正怎么会跟太监有勾结?兄弟,人在江湖混,谁没几个狐朋狗友?李芳为什么要帮张居正呢?因为他跟张居正比较熟。职场就是这样,关系亲疏决定了该帮谁,不该帮谁。
在李芳的作用下,重新启用了高拱负责吏部事务。吏部是负责人事工作的,有权遏制李春芳随意安插心腹。在遏制赵贞吉的同时,与李春芳夺权。
这招高啊。扶植了高拱与李春芳、赵贞吉正面刚,而自己在幕后遥控。你说这样的人可怕不可怕?这可不是阿信胡说八道,史料记载:居正与故所善掌司礼者李芳谋,召用拱,俾领吏部,以扼贞吉,而夺春芳政。
请听题:张居正这么做,到底是在帮高拱,还是帮自己?
六
很难回答是不是?反正高拱对张居正是感激的眼泪直流,握着张居正的小手说道:
兄弟,以后咱们一起开心的玩耍吧。
有时候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没过多久,李春芳、赵贞吉这两个空降兵就去了财务部结工资走人了。
请听题:李春芳到底是被谁拱走的?既不是张居正、也不是高拱,而是这两人缔结的政治联盟的结果。
游戏就这么结束了吗?如果说高手喜欢折腾,那么绝世高手就是喜欢玩命折腾。
人生在世,有一种人的话千万不能信,那就是大人的话。是不是你以为高拱和张居正两人从此心连心、手拉人成为好朋友了?
哪有?高拱一转念就骂张居正收受徐阶儿子的贿赂。
扎心了,高拱忍那么久,终于要对老领导下手了。顺带着再把张居正给干掉。然后再补上一个自己的心腹,如此一石二鸟,自可高枕无忧了。
为此,张居正赌咒发誓,自己没受过好处。结果高拱还是不放过他。这可把张居正给气坏了,我明明想放你一码,你却不知道好歹。于是随手扔了个二向箔,高拱的职场生涯彻底完结。
说来也神奇,张居正拉拢太监冯保暗算了一把高拱。为什么冯保要帮助张居正呢?
其实正应了那句老话: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高拱自任内阁首辅后,眼见冯保权力越来越大,便提出“还政于内阁”的口号,但不想他的一句口误却让他的计划全盘皆输。
原来高拱在与阁臣们廷议时,口无遮拦,竟随口说出了“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这句话,犯了皇家的大忌。张居正得知后,如获至宝。
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张居正孤身一人进了冯公公的府邸。两人寒暄过后,坐在厅上叙了些闲话,张居正正色道:
你帮我除了高拱,今后你管内,我管外。于是在大明王朝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场景:
内事问冯保,外事问居正。
套路还是那么个套路,却被张居正玩出花来。
徐阶以为张居正是自己人,他却暗中和高拱合作。李春芳看不起张居正,却没想到他能跟李芳合作。高拱以为随心所欲的将张居正按在地上摩擦了,却不知道张居正已经与冯保合作了。
请听题:你猜张居正跟冯公公能白头偕老,永浴爱河吗?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看透了张居正,却未成想只看到了表面。张居正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的上位史就是套路史。因为压根就没人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七
人生想赢,没点城府不行。我们说一个人城府很深,含有两种意思。一是褒义,谓这人有心机谋略,思想深邃,且不愿意随便吐露。二是贬义,谓这人不坦率,让人猜不透心思,不敢把他当朋友看。
城府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处事态度,有城府的人精明世故、洞察世相、圆滑老练、思维缜密却选择看透不说透。
城府更是一种气质,就如鬼谷子说的: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一个有城府的人如高山一样一眼看不到顶,又如大海一样,一眼看不到底。
因此鬼谷子断言:圣人之道,在隐与匿。圣人其实都是有城府的人,因为他们极其善于隐藏。简而言之:城府,就是让人看不透,就是看透不说透。有城府的人特别能忍,能够隐藏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对别人总是显得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通过精湛的演技,很容易能将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保持一颗童心,但一定要有城府。城府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冷静,是一种淡然。
城府,更是一个人内敛而不外露的内功。
★ 交友名言
★ 女人的说说
★ 瞎子点灯歇后语
★ 公主日记人物介绍
★ 选择职业分析范文
★ 交友个人名言
★ 《围城》哲理名言
【人为什么越老越薄情得知真相后哭了哲理文章(精选7篇)】相关文章:
友谊的诗句或名言2022-10-13
优秀老会计事迹材料2022-08-15
小学歇后语及答案简单2023-05-31
会计职业规划范文英文2023-07-18
《变脸》课件2024-01-10
我的会计职业规划范文2024-04-25
小学歇后语及答案2023-09-21
论职业规划之职业方向的选择2022-07-26
唯美赞颂友情的句子2022-07-26
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读后感2023-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