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小院的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oblivio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陆青小院的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陆青小院的散文
关于陆青小院的散文
早上在红缨路办事,九点才上班,天有些冷,雾霾很重,我走了几圈突然想起“陆青小院”就在邮电北巷,连忙给小张(张雅颉)打了电话问了陆青的号码。
打了几次,一直占线。我就想他起床了,我不爱给人很早、午休、晚上打电话,唯恐惊扰人家休息。年轻时,我是常年睡不醒,还远远没有到“有钱怕死莫瞌睡”的地步,却是经常半夜莫名其妙地醒来,白天晕晕乎乎,不知所措。
我看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不想再打扰他;他电话过来,出门来接我。过去见过他,现在还是很瘦,显得十分精干,小脸,戴个眼镜,微笑着,略显得有些“不怀好意”的撩人。
我们坐在院子里闲谝,用山里拉来的柴火烤着馍馍,冒着烟火,煮着咖啡。这个院子很精致,“逼格”很高,一面砖墙上爬满藤条,绿绿的;头顶是大树,尽管已到冬季,谈不上树叶蔽日,给人还有一种夏季清凉之想。我说昨天王琪刚来过,谈文学写作。谈起文学写作不是一两句话能扯清的,到底为什么而写,自己为遵从内心的固守执着而写,还是屈从市场读者去写,或者依附权贵,混些名利,社会洪流,泥沙俱下,人各有志,都不好说。我说你这院子不错,很有意思。在西安这座四方古城里,有你这样的院子,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在中国,有院子的人很多,但一般都是空荡荡的别墅洋房或者“金屋藏娇”,自己没有时间享受,没有很好的融于其中;或者说,想有院子的人很多,但大多都停留在梦想中,被社会裹挟,世事劳顿,最后得过且过了。能拥有一座自己的院子,自己能每天享乐其中,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陆青小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小院,它侵入了“院主”大量的心血和思想,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件精巧的艺术品或者艺术装置,有着慵懒的生活气息和情调,这种气息和情调不是靠简单装饰和美化就能达到的。作为摄影家和设计师的陆青,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长年积淀而成的。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我在终南山呆了二十年,也算看惯了山川自然,也见到了一些终南隐士,但自己还是难摆脱红尘的缧绁。现在回到城里,有“陆青小院”,便有一种心灵放松的'感觉。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现代文明的必然,我们常人无法与城市断交,我想“陆青小院”起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陆青谈到,杜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来了看后问他为什么不开发一个旅游景点。好的东西大家应该享受,但我觉得,一旦开发成景点,或者像袁家村、马嵬驿那样的乡村旅游不加限制的病毒式复制,最后就糟蹋了“陆青小院”。可以参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小院”,是生态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
“陆青小院”的每个东西都是艺术品,变废为宝,大放生机,都经过了主人的精心打造和创新,处处体现着率真、随性和自然、安静,舒服。时间关系,陆青很热情地给我照了几幅照片,没有“茶壶照”。但有一张很霸气,有朋友看了说像大漠里的成吉思汗、又想令狐冲,还像杨过,魅力四射,笑容勾魂。他不仅仅是用眼镜摄影,更是用心、用嘴、用语言交流,留下叫你最快乐的风采。
我们相约,下次再见。因为陆青,因为他的一座小院,典藏了千年古城墙下许许多多的寻常风景和美丽故事。
篇2:乡下小院散文
乡下小院散文500字
刚走进乡下的小院就被它那迷人的风景和独特的生活习俗所吸引。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的房子有前院和后院。他们喜欢在前院搭上瓜架,种上葡萄,让那些碧绿的葡萄藤左绕一圈右绕一圈攀上棚架,等到秋收的'时候藤上便结出酸甜可口的葡萄,它们一个个水灵灵的,犹如紫色的水晶一般。棚架在夏天的时候还能撒下绿荫,整个夏天这里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
有些大户人家给自己的后院里养上几头牛,有奶牛、耕牛等,有些小孩把床单铺在牛背上当鞍,但是牛儿们并不生气,你看它们高高兴兴地驮着小孩在后院观赏美景。这些牛儿个个神气十足,仪态端庄,像贵夫人一样,即使有顽皮的孩子用石子和鞭子吓唬它们,它们也不吃惊,好像已经看穿似的。
乡下人家吃饭很讲究,必须吃完,吃的干干净净,因为他们常说:珍惜粮食不浪费,节约饭菜好习惯。在我去吃的时候从没剩过,因为他们的饭菜堪称色香味俱全。我最喜欢吃他们做的水饺,首先把面和菠菜混在一起,把面染成绿色做成饺子皮与大肉包在一起,下在羊肉汤里,吃起来香喷喷的。
我喜欢这自然、朴实,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小院。
篇3:小院花事散文
小院花事散文
深冬午后,闲来,泡一杯茉莉花茶,并加了几颗枸杞。只见花和枸杞,在水中翻滚着,渐渐舒活起来,那白的花瓣和红的果实辉映着,煞是好看,仿佛是开在杯子里的春天。心里生出满满的欢喜,手捧着杯子,不舍去喝。真是喜欢花啊!此时的思绪已飘到故乡去了,想念那小院,和小院一季一季开的花事。
我是有小院情结的人,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拥有一个小小庭院的渴望。因我想在小院里种花种草,无事时,看一院的花草,多美。现在的新居,买它时就是看中它前后有两个阳台,可以稍稍满足我养花草的欲望。后来也买了一溜的花盆摆着,养起花草来。但总觉得冷冰冰的,因它缺少一方天空,一缕清风,一片闲云,还有一缕泥土的香气。我知道,我是想念故乡那一方小小庭院。
故乡老屋,就有个小小庭院,不过极其简陋,父亲只用竹篱笆把它围起来,鸡们可以随意出入,可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小院是依田而建的,沿着田埂长着几棵小槐树,还有一棵杏树,形成一个树墙,夏天这一方墙是绿色的。每年小院,最早开的花,当属杏花。过好春节,不经意间,那棵杏树就满树开花了。远远望去,一朵朵粉色的花朵,经风一吹,像极了蝶儿在枝头振翅,绽放的花蕊,极致而鲜活,醉了眼眸。杏花含包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了。有诗云: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便是对杏花颜色的最好写意。
真是喜欢那一树杏花啊,有人说喜欢杏花的女子,外表柔弱,害羞,但内心蕴含着灵敏思维和无比坚强的心,能经得起风浪,也许我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虽然从小被宠着长大的,但成家后,坚强面对生活,从不气馁,你从我的脸上只看到微笑和恬静,努力活成一朵花的模样。偶然间读过这样一首诗:小楼昨夜听风雨,小巷明朝卖杏花。觉得古人真是浪漫,杏花也可去卖。那时,看那一树杏花,一朵朵,一片片,花落满肩,香气缠绕,真是美极了。岁月,留不住春,留不住青春年少,那就留那一树杏花,入诗,入梦,入画吧。
院子正中,垒了个土花坛,栽了一株栀子花树,那棵栀子花树,大约一米多高。一到五月份便陆续开放,一直要开到八月份。家乡,几乎户户都栽栀子花树,可见人们对栀子花的喜爱。栀子花,又名,黄栀子,或山栀子,还分大栀,小栀。我们老家种植的都是大栀,开出的花朵大而洁白。我在上海,也见过路边绿化带里的小栀,小栀植被矮小,开出的花也小,不怎么喜欢。终究喜欢自家小院开的,大朵大朵栀子花,色泽白皙,美丽动人。那花瓣摸起来,细腻滑润。那时乡间,不管大姑娘,小媳妇,还是老奶奶,都爱戴栀子花。或别于胸前,或戴于发暨,人走过,留下一片香气。古人卖杏花,我没见过。可我们这里人,是卖栀子花的。每到栀子花开时,便有老奶奶,在早上摘下还含着露水的栀子花,到街上去卖。那些单位的女子看见了,肯定会买的。写到这,仿佛闻到栀子花的香味了,香香甜甜真好闻。栀子花的花语,期待爱情,后来经常在别人的文章便看到写栀子花的心事,那便是对爱情的向往吧。还听过一首歌,《栀子花开》便是对那年,那月,那青春,那美好初恋的怀念。
时至四至六月,小院还开一种花,金银花。那是一种卵状披针形的花。是一种多年生常绿缠绕植物。我家那一株就紧缠在一棵槐树上,游着那槐树缠绕向上生长。金银花,刚开时,花冠白色,根部向阳面呈微红,渐渐变成黄色。那花也是香的,但一朵花太小,香味也太淡,经常摘了数朵,用线扎在一起,放在房间,散一屋子香气,也有人别于胸前。我家那株金银花好大,花开得也多,母亲总喜摘了花朵洗净晒干,夏天泡茶给我们喝。母亲说女孩子喝花茶,人就会越长越漂亮,像花一样。喝花茶变美,我不知道,但一直养成喝花茶的习惯。
夏季,那花事就多了。有五角星花,太阳花,还有指甲花,花开红红火火的,好不热闹。最喜爱指甲花,时常晚上洗好澡,摘一些指甲花,捣碎敷在指甲上,再拿花叶包起手指,第二天打开,指甲上就有了红红的颜色,喜欢的很。
到了秋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可小院角落里,还有菊花,或淡粉,或金黄的.静静地开着,装饰着小院,给小院带来生机。我的童年,少女岁月,都是在看这一朵朵花开中度过,记得那时,没事就喜看看那些花儿,一呆就好长时间,怎么也看不够呢,有时还傻傻的,对着花儿说说女孩子的密秘。看啊,一阵风吹过,花枝颤动着,好像听懂了我说的话了,真是对小院和小院的那些花事有着深深的眷念。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老来和良人去他的老家建两间小屋,一方庭院。那庭院要用木栏杆围成,门也要是木质的。如此,就可在小院里种各种土花,再放几把藤椅,闲来,两人坐在藤椅上晒晒太阳,说说闲话。或什么也不做,只静静的看一院的土花簌簌的开,或看一会天空的白云,发一回呆,便是满满的幸福了。从小院中走出,再回归小院,这便是庭院女子的心愿。
篇4:小院秋色散文
小院秋色散文
其实我已经好久没有动笔写点什么了。近来由于工作和诸事的繁琐,头脑里一片零乱,有时捧着一本书来,想从中找点灵感,然而终究是没有静下心来思考的空隙——眼里看着那白纸的文字,而心里却是另外一件事。那如枯木的脑袋,犹如被什么掏空了一般,半日里思不出一句词来。
看看已是一年的霜降之节,这一年的时光,却又进了深秋,那寒冽的冬日,不久就会回归蓉城大地,带来风霜雪雨,这一年就算给人们告别了。
突然想起一句诗来:“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不知怎么的,深秋之际,总是思绪万千的时节,更何况那杜公的愁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想想人生的凄惨,也不过如此罢。
想起昨夜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整夜,那点点滴滴的雨声,敲打着窗外的雨棚,没有梧桐的细雨之声,却有思绪的无眠,这清梦,算是被它扰乱了。我想那水滴之声,哪是什么雨呢!分明是滴落的秋思,离别的怨叹!
白日里,又正好是周末的午后,我坐在阳台上看新近买的书《唐诗宋词三百首》。只想在这茫茫的诗词之中享受一片宁静,更何况,没有繁事的劳心,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难得半日的清闲:一壶香茗,半卷书页,偷得浮生半日闲,何有如此惬意之事?
正享受着这样的美感,孩子突然跑来跟我说:“爸爸,院子里有一丛野菊花开了,黄黄的,挺好看的呢!”我被孩子这样一惊呼,回过神来,伸头望了望窗外,果然,那小院的草地上,一丛野菊开得正盛。那黄色的小花,我儿时经常见过,每当深秋之际,你走进农野的乡下,田野里、山岗上、小河边,那野菊到处都是。它们的花整体呈圆形,盛开的花瓣散开着,像一朵微缩的向日葵;半开的花,花瓣卷曲向内,围绕着花蕊,就像几根小手指,向内捂着一个小小的黄球。它们的叶子呈大的波纹之形,有点像鸭的脚形;而叶子的颜色,呈灰绿色,由一根枝干支撑着整个花叶。当你走近它们的时候,它们会散出一种奇怪地味道,初闻是一种沉闷而令人窒息的气味,然久后,你能闻到一股深厚的香气,这种香气,带着浓厚的乡土味道,又像小时候母亲给我们治病烧制的艾草味,一时间会让你的鼻息喘不过气来的。有人常说,野菊生于野外,吸天地之霜露,闻来更幽香。如此说来,儿时我常常在秋日里闻到它的香气,岂不是儿时鼻息间的一大享受?只是可惜,那时没有这样深深地体会。
小院的草地边,种了一排排的桂子,那桂子的树叶,却更为深绿。它们的枝叶繁茂,一串串的.绿叶簇拥在树枝上,密密层层,交叉重叠,远远望去已看不清哪片叶子在哪根枝上。由于幼树从小被人修剪过,所以它们成树了,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一株株地围绕有小院草地的四周,就像庄严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只是可惜,初秋的桂子花香,今年我尚未细细地品过,而今人闲之时,却已经是桂花飘落之季,可叹这风景无限,却苍老了岁月。
那西墙头边的黄葛树,长得越发的高大挺拔了。它的枝叶高耸盘旋,绿叶遮天蔽日,整个小院,它已经在领空占据了大半。想想夏日里,它曾给我们带来的阴凉,我似乎得回以敬畏之色。然而,秋日里,它似乎也有些苍凉了,那一片片的叶子,有绿的,有淡黄的,有甚者,竟然飘落在地上变成了褐色。于是想起一句话来——树高千仞,落叶归根。
是的,这不是树的苍凉,也不是秋的冷酷,是叶子的情谊。地里是它的根,只有根在地里,才有绿叶的生命。所以我该敬畏的是养育过它的这片土地。
最近孩子的外公说要回山城老家生活了,我和老婆始终未能答应他的要求,甚至为这事,我们差点吵起来。
想想他们老人,跟我从山城到蓉城,虽外人言之享福,实则为这个家当了几年全职的保姆。而今我们的孩子已经能自己上学,自己生活了,大可不必用老人再为孙子操心。本想着老人们可轻松享受之时,而他却执意要回老家生活。这让我们内心实觉不安,总觉得哪里对不住他们二老一样。
吃过晚饭,孩子的外公再次提起这事,说这许多年来,在蓉城生活总觉没家乡好,还是家乡的山水和人们亲切。
于是我也就不再在阻拦他了,我知道,人老了,身在外地,根却在故土。“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想必所有在外的老人都如此——只有故土才是自己的根。故土难离,离的是肉体的躯壳,灵魂却在根里。
但愿在这深秋的季节里,老人家能保重好自己。
同时对思念故土的人们,道一声深深的“珍重”。
10月24日秋水翁于启明
篇5:故乡小院散文
故乡小院散文
“宁静湛蓝的天空,淡淡白云与之相依,老房子屋檐上的白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已开始慢慢融化,散落的水滴嘀嗒嘀嗒敲在水泥台阶儿上,声声清脆悦耳,也敲在了我心上。房顶上袅袅的炊烟,悠悠的飘向天空,缓缓地,好似能带走人的思绪。我伫立在小院儿中央,看见远处起伏的山脉,它不高耸也不伟岸,披着白衣缓缓卧立,隐约着星星点点的绿,美丽又亲切。饱饮了雪后沁人心脾的空气,双脚还未踏入屋门,另一股诱人的香气已迎面扑来,原来,妈妈蒸的馒头热气腾腾的出锅了……..
这是我儿时故乡小院最普通的一幅生活场景,如今,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美好的令我沉醉,无法自拔。即便梦醒神归,思念的心弦依旧被牵动着,让我心驰神往之。有时,站在高楼里极目远望,眼里望见的是城市的多彩华丽,脑里跃入的却是小院的清新朴素,令我留神回味。岁月静静的流淌,我越来越怀念少时在故乡小院生活的时光,怀念那份质朴和纯真。
我的故乡是美丽的赤峰翁牛特旗梧桐花镇,我家的小院便坐落在其中的一隅,于岁月更迭中,宁静安详着。19岁以前,我所有的成长故事都缘于那片热土和那个小院,那里曾生活着我至亲的人以及后来的我。
小院淡雅朴素,孕育了我们一家生活的所有故事。
春季里,当院里树木泛新芽,绿意朦朦,柳絮洒满地时,我的父亲便在院中开始修理汽车,为出车做好准备。我的生产队长爷爷也早已按捺不住,忙忙碌碌为春耕准备工具、种子。生活的源泉便在这春天的小院里开始了奔腾不息。
夏季里,院里的蔬菜园郁郁葱葱,黄瓜、豆角、茄子、辣椒、柿子比赛似的生长,个个丰满,母亲的劳动成果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切一盘柿子,炖一锅豆角,便成就了落日余晖下的一顿晚餐,温馨的生活气息就这样在夏日的小院里缓缓流淌着。
秋季里,金黄的树叶随风飘摇,缓缓落下,好似在给小院里满眼的秋收伴舞,庆贺劳动之美,收获之乐。苹果、李子在这时熟的刚刚好,红的最娇艳。秋叶的黄,香果的红,为小院增添了一份缤纷多彩,我家的小院就这样在秋季里诗意着。
冬季里,小院经常被白雪覆盖,美的纯洁无暇。炊烟悠然飘向天空,昭示着一种温暖的气息。炉火很旺,家里很暖,父亲母亲一锅一锅的蒸着我们都爱吃的粘豆包、年糕,爷爷点着卤水豆腐,一家人早早为过年准备着。家人团聚的喜悦就这样在冬季的小院里弥漫着。
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我们一家在这小院里繁衍生息着,努力生活着。而我也不断的成长,获取着新知识,慢慢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美丽与精彩,渐渐的,小院带给我的幸福与快乐已无法满足我对外面多彩世界的憧憬,一门心思要走出去,走向更大的人生舞台。于是,借助高考,通过苦读,我成功走出了故乡,离开了给予我一切的小院和亲人,渐渐的,我与他们越来越远……
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我在天府之国,美丽的成都度过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生活在了多彩繁华的大城市,步入了更高的平台,获得了更高的学历,认识了许多才华横溢,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我开了眼界。我是满足的,满足于自己的不断提升,我却也是悲伤的,悲伤于那份强烈的孤独,只身在外地求学的凄凉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向我袭来,我想念我家可爱的小院,想念院里生活着的亲人。过往的回忆像汹涌的洪水,直倾泻到我的心上。我想起我与母亲大手牵小手,在院里种下苹果树,共同浇水,共同培育的美好;我想起夏日午睡醒来时,爸爸为我摘来可口柿子的温情;我想起我与姐姐形影不离的上下学,在院里一起跳皮筋、踢口袋的快乐…….想着想着,泪水已在黑夜打湿枕巾。那时,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思乡情切,什么是思家心痛,当我离开故土,远离小院,才发现那份镌刻在骨子里的对其深深的.眷恋。我的小院,是我对亲情的寄托;我的小院,是我对故土的情怀。
由于机缘巧合,毕业后我来到乌海电业局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虽说回到了内蒙古,但是赤峰在东,乌海在西,长度跨越千里,我依旧是那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有句歌词唱作: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做家乡。从19岁开始,为了梦想,为了前程,我便背离了故乡,远离了小院,从此近十年的光阴里,我只能常常的在远方与故乡遥望,与小院遥望,我知道它一直在原地等我,而我只能遗憾与愧疚,回不去。
家里几经变故,父母也随着哥哥进城生活,故乡的小院便空了,它变成了孤独的守望。但是,我们谁都不曾遗忘小院,每每团聚的时候,一家人聊的最多的还是生活在小院里的故事。那里有我们兄妹几个快乐的童年,父母奋斗的岁月,一家人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辛酸以及喜悦。对于故乡的小院,家人和我拥有同样深的眷恋,因为,我们的根深深扎在了那里,永远不会改变。
今年十一,难得回了趟赤峰,老爸开车带我们回了趟老家。我许久已经没有回去了,老家门前的那条路已由砂石路变成崭新的柏油路,旧貌换新颜,但是那熟悉的亲切感依旧在,因为不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最亲切。
我站在小院门前,思绪万千,不由得想起小学时候的一段故事。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疯狂迷恋学习骑自行车,每每放学,扔下书包便推着我家那辆特重的二八自行车,在小院里以及院门前的路上来来回回骑的不亦乐乎,那时人小个子小,但是胆子不小,一脚蹬车,一脚越车子前面横梁,腿短够不着还老是不服气,不断地尝试去征服,一不留神便冲到了院门前的杨树上,再一个不小心被树下的玻璃划破了脚踝,血哗哗的流,正在院里玩耍的姐姐见状跑去告诉了母亲,母亲跑出来二话不说便背起我跑向卫生室,一路上我趴在母亲的背上,听见母亲呼哧呼哧的踹着粗气,我没有流一滴泪,心里感到特别幸福和温暖,那时我只觉得,真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小院,记载着多少温情啊。
时光流转,记忆不散,伫立在小院门前,我似乎又看见母亲站在家门口等我们吃饭的身影;我似乎又看见夜晚我和姐姐坐在门前石头上翘首以盼的父亲汽车明亮的光;我的耳边又响起我和小伙伴们在小院跳皮筋哼唱的歌儿,“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成了我思亲、思乡时美好的回味。
推开家门,院子久不住人,已经有些荒芜,我心备感凄凉。然而母亲亲手种下的樱桃树、苹果树依旧屹立不倒,果实丰盈,他们似乎在用旺盛的生命力替我们守护着这个家,我们走了,它们依旧在,暖流涌上心头,倍感安慰。我站在小院中央,又望见远处的山脉,和儿时的感觉一模一样,就像我未曾离开过。我闭目吸吮故土的芬芳,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熟悉的场景:冰雪、水滴、炊烟、馒头的香气,母亲忙碌的身影………..这是植在我心里永不幻灭的情景,是我对小院一生的依恋,是我深深的故土情怀。
还记得杨学辉先生著作的那部《盛夏菊花》,他用笔尖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深深的思亲、思乡之情,每每读之都会特别感怀。在“游子思乡,梦回故里”一章中,他曾写道“也只有离开她,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们的心属于那里。事实上,城市会因事业的成败丢弃我们,而故乡永远不会,她对于我们的离开是宽容的,而对于我们的回归却永远张开双臂。”故乡的小院于我而言,亦是同样的情怀,它在岁月变换中,坚守着不变的等待,而我也早已将根深植于此,将心托付于此。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小院系动着我的灵魂,故乡守着我的记忆,我感激它们,热爱它们。我虽远走,却情深不变。
篇6:农家小院经典散文
农家小院经典散文
光阴被温柔无情地送走,留下一段又一段的回忆,让人孤独地品尝和遗憾。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光阴变换了许多人和事,却永远不曾改的,是我对故乡农家小院的情怀。
退岗后,无所适从,索味无然,着实让人感到寂寞和空落。为了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不熬着时光,每天有个好心情,我开始研习国画写意花鸟。近日,我又尝试着涂了几幅山水树木房屋的画。可能是儿时的记忆太深吧,挥笔时,总想画一画农村的老家,一边画一边回味,感受心灵的净化,乡情的温存。画了许多幅,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幅叫《农家小院》。
这幅《农家小院》勾起我浓郁的乡愁和眷恋。四季穿往如梭,许多故事都已淡去,我对儿时故乡的思念却有增无减。也许是老了,特别怀旧,所以,近年来时常回到老家,约上儿时的小伙伴,围坐在谁家斟上几杯,无所约束地谈天说地。
每次回去,都要沿村路遛上几圈儿,驻足在儿时自家的旧址观望一阵儿,许许多多场景就会在眼前飘过。然而,时光更换了昨日的物象,旧时的土屋矮墙不在了,青一色的琉璃砖瓦房,远远望去,红黄蓝绿粉灰白的起脊房盖,把村庄打扮得七彩缤纷,恍若隔世。可进入农家小院,就会再现儿时的景象,唤起多少次梦里的追忆。看到那木杆儿上,晾晒的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儿,特别亲切,我对玉米情有独钟,因为,儿时的我是那金黄的大玉米棒子养大的。到了秋天,把收回的玉米棒子,用踅子屯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或园子里。那挂在窗前木杆上的一排排玉米棒儿,是精心挑选出的最饱满最成实的'种子,晒在那里,等待明年的春天回归大地,重新生根、发芽、结果。儿时的我们在院子里玩耍,钻来钻去,不慎会撞到棒子上,金黄色的玉米粒儿会哗啦啦地落了一地,招来一群小鸡来觅,这时的我们也会惹来大人的训斥。那些可爱的小鸡,可是农家的宝贝。大公鸡笑红了鸡冠,为农家小院报晓,并担任起集体大队长,整天围着小院身前身后觅食、嬉戏。夏天时,小院就留不住它们了,组团到大甸子上捉蚂蚱吃,吃得肥肥的,主人见了脸上绽开一朵花儿。大母鸡每天或隔天就要钻进谷草鸡窝里下蛋,生出来的蛋,是农家的油盐火柴酱油醋!那时生活清贫,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现在农家养的鸡用途可就不同了,那时的鸡是农家生活必需的支撑;现在农家的鸡却是农民的下酒菜。每次回乡免不了和儿时的伙伴一聚,餐桌上的鸡啊鸭啊都是自家养的,一盘焦黄的煎蛋,一端上来就能勾起我的胃蕾,那是纯正的绿色佳肴啊!
儿时的吃烧可是两件大事,如果遇到天灾,口粮就成了问题,特别是青黄不接的那段日子,整天喝玉米糊糊的我们,连跳皮筋的力气都没有,儿时没有一件玩具,逗逗猫狗就是童趣了。狗狗是我们的忠实朋友。记忆中的我家那只大黄狗,和我可是最要好的,放学回来,它第一个迎我进门,如果饿了,蹲在我面前不声不响,用期待的眼神看我,我若给他一口吃的,就摇着尾巴向我示好。大黄不仅看家护院,它也是我们的护花使者,每次走夜路,只要大黄跟在身边,心里就踏实。
每家的房前屋后都堆放有柳条、玉米杆儿、高粱杆的柴草垛,上面苫着塑料布,还用砖头压着,打理得整整齐齐。那时农家的柴禾,用来烧饭,还能烧炉子,烧炕。现在家家户户的取暖都是锅炉,做饭都是电器。新旧的农家小院,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新时的农家小院是一幅幸福图,旧时的农家小院是一幅和谐图。
儿时虽然清苦,但给足了我们的欢乐和童真。现在回想起来,那种祥和、简约、平静还让我乐在其中。
年光飞逝,旧欢如梦。有时,觉得自己已近迟暮之龄,对世间繁华无多热爱。不喜远游、不喜喧闹,除了偶尔旅游,去几处山水园林,算是足不出户。静坐、喝茶、听歌、练画是我最大爱好。能涂出几幅算是有点型,尽管笔触线条远之,也还算是对我近年寂寞的最大恩赐。
余生,愿以拙笔淡墨,涂几幅风格各异的《农家小院》,尽享其中。
篇7: 小院大杏树散文
小院大杏树散文
当高楼大厦占据了小城大量空间的时候,我庆幸自已还有三间平房,一个小院。闲暇之余,我常常想起东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身居山城小镇闹市,也有高楼住宅,为寻求一方“静”土,一片乐园,我租出了楼房,住进了平房,在馨香花果中收获闲情逸致。
前,我和老伴从他人手中买下这栋平房。一进院里,就见一株杏树孤零零的站在院子中央。那年,它大概也就五,六岁的光景,瘦小、孱弱,还没有胳膊粗。离地一尺左右的主干上不均匀的分布着三个枝叉,枝杈上面有气无力的又生长出零星的几个小枝叉,弯弯巴巴,像一个营养不良、可怜巴巴的非洲难民孩子。正值初春,加上几年没有住人,满院的野草疯长,它旁边的葡萄架上的藤蔓郁郁葱葱,十分茂盛。而它,却在风中举着干巴巴瑟瑟抖动的零星叶子,叶子斑驳不全,暗淡蜷缩,有的还被蜘蛛网罩住,让人感叹,令人生怜。
修整院子的时候,老伴儿犯愁了,留着这棵小杏树,长得太不争气了,日后也不知能否结个果实?砍掉了吧,长有好几年,有点可惜。几经考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它留了下来,并和朋友要来杏梅枝条为它嫁接。以后,老伴年年给它剪枝,打药,施肥,悉心呵护。我们还在院子里栽了几棵枣树、苹果树、百合花等。期盼憧憬着未来的满院花芳果香。
如梭的`光阴,就像南墙边那繁茂的软枣蔓儿,昨天还爬在百合花前寻芳嗅香,今天早上就抛弃百合花,攀上高枝,另寻新欢。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精心侍弄管理,每逢春天,小院覆满绿色。尤其那棵杏梅树,出落的体壮枝繁,三个小枝杈,早已出息成三个挺拔的大枝杈,每年都舒枝展叶。春暖花开,满树盛开着粉嘟嘟的杏花,招惹的蜂吟蝶舞,满院弥漫沁人心脾的馨香。落花时节,随风飘飘洒洒的杏花雨,给小院铺上一层粉红色地毯,人行走在上面,顿生怜香惜玉之感。夏日,大杏树绿叶郁闭,清凉爽人,我们便常常在树荫下乘凉、聊天、烧烤。“五月樱桃六月杏,七月核桃八月梨”,到了农历六月下旬,杏儿在众多水果中是较早成熟者之一。我们迁往小院四年后,大杏树展示出它独有的魅力,结出了宛如蟠桃大的杏梅,金灿灿的挂满枝头。杏梅熟透时,脸颊泛起微微的红晕,仨一帮俩一簇,从翩翩起舞的叶子后面闪亮登到前台,诱人直流口水。摘下咬一口,绵软酸甜,欲罢不能。大杏梅饱了全家人的口福,更有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单位同事不请自来采摘尝鲜。
大杏树仿佛知晓一家人对她宠爱有加,用心的呵护,便恃宠骄横,肆无忌惮地横生枝节,霸占着小院有限的空间,常手舞足蹈显摆招摇妩媚腰身,郁郁葱葱的枝叶,欺负的其它植物因享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单薄瘦弱,惹得苹果树不满,枣树嫉妒,让小麻雀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就连最寡言少语的黄瓜藤蔓,也依附到葱茏曼妙的红豆杉耳畔窃窃私语,未成熟便干瘪掉粒的葡萄无声的抗议着,春天笑逐颜开的婆婆丁,更是愤而不平随风消逝的无影无踪……
老伴无奈的说,不能让他再继续这样专横跋扈了,再有功劳也要忍痛割爱,把遮光最多的一个大枝杈锯掉。
老伴找来果树行家指点,找出铁锯和果树剪子,开始给大杏树剪枝修杈。行家说:“早该剪枝修杈了,不然争营养争水分,影响水果质量,还能常歇枝。犹如人生,常纠误改错,才不至于成为歪材、废材”。
枉生徒长的枝条被一一清除掉了,小院儿蓦然敞亮了,枣树、苹果树舒适了,微风吹过,它们高兴的叶婆娑枝曼舞;葡萄、软枣和黄瓜蔓儿居然伸藤展蔓同大杏树亲近,小院和谐了。小麻雀叽叽喳喳:明年春天婆婆丁回来一定会给它一个惊喜。
闹市深处幽静小院,洋溢着山乡农家情趣,孕育和萌生不尽的甜蜜和欢乐,让人心怡、神爽、健身,也给他人送去温馨。小院,在我们内心深处滋生了斩不断的情结,铁定了继续坚守这方热土的信念。
月夜,我仰望修剪后大杏树透出的天空,月悬树稍上,云游月走,风动树翩跹,静谧,唯美。我陶醉在大杏树下,尽情享受着城市这一隅小院带给我金钱买不到的快乐和惬意,遥想着明年小院将孕育出的美好意境……
篇8:小院秋色经典散文
小院秋色经典散文
一过中秋时节,京城四合院里便开始有了几分秋色。房檐下石榴树上的石榴,慢慢地咧开了嘴儿;门前柿树上的大柿子,红得像一盏盏小灯笼,越发的好看;房后枣树的大枣一串串的越发的诱人。秋天既是北京最美的季节,也是四合院里果味飘香的季节。
老北京向来喜欢在院子种植些果木树,但不仅仅为了一饱口福,还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通过种植不同的果木树,寄予某种愿望,其中的讲究不少,说道很多,并约定俗成。
北京人喜欢在房前种上一两棵石榴,因为石榴成熟后果实通红,子粒饱满,很是好看。早年间讲究多子多福,因为石榴多子,所以一直以来为老北京所喜爱,这石榴象征子孙满堂,日子红红火火。
北京人种石榴有个讲究,以“三白”石榴为最佳,被视为石榴中的“上品”,多种植在深宅大院里。此种石榴与其他品种不同,主要特点是花一瓣、果皮和子粒都是白色的,故名为“三白”。成熟后果大、皮薄、色鲜、汁甜、饱满、渣子少,味道特别纯甜,故北京人称之为“冰糖石榴”。
一般人家的院子里多种植红石榴,又称四瓣石榴,观赏性较强。这种石榴果皮鲜红而厚,子粒肥一大而软,汁多味酸,别有一番口味,一般三个石榴就一斤多。
每年的农历八九月间,是石榴成熟的季节。早年间京城的四合院里大多种有一棵或几棵石榴树。中秋时节,石榴成熟,特别是咧开嘴儿后,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石榴子儿,越发的诱人。
葡萄也受老北京喜欢,“鲜果品类甚繁,而最美者莫过葡萄。圆大而紫色者为玛瑙,长而白者为马乳,大小相兼者为公领孙。又有朱砂红、棣棠黄、乌玉珠等类,味俱甘美。”《帝京岁时纪胜》有形象的表述。
老北京喜欢在院子里种上一架葡萄,一是葡萄架下可以乘凉,二是到了秋天可以尝鲜儿,三是因为葡萄子粒丰满,象征多子多孙,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枣树是过去四合院里最常见的树木,少则种上一两棵,多则种上五六棵。因“枣”与“早”谐音,种植枣树有“早立子”和“早得贵子”之意。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到了农历七月中旬,四合院的枣便开始变红,其中有一种枣个儿特别大,所以称“大笨枣儿”,清脆甘甜,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
柿子也是过去老北京人喜欢的秋果,特别是大盖柿,形如盖帽,果实基部又像磨盘,所以也称“大磨盘柿子”,个儿大,果汁多,味甜,还润肠、清火,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实老北京在四合院里种上柿子树,还因为柿子在人们的想象中有着美好的寓意,“柿”与“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万事如意”、“事遂人愿”。因为柿子树比较高大,能高出院墙许多,当大红的'柿子挂在树梢上时,就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挂在四合院里,成为胡同里的一道风景。
过去在四合院里还有种植桃树的。桃花娇一艳动人,自古桃又象征福寿,所以人们将桃视为祈吉祥,求幸福,祝长寿的吉祥物。另外,传说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以禳恶,桃符可以辟邪,人们在院子里种上桃树,意为辟邪驱秽,以保平安。
早年间在一些较大的四合院里,多是些两进院子或三进院子,还有种植苹果树的,因为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人们以苹果寓意“平安”吉祥,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合家欢乐。
核桃树过去在四合院里也不少见,“核”与“和”谐音,种植核桃取“和和美美”之意,希望一家人和和气气,美满幸福。
可以说,老北京人在院子种植果木树,即是为了借用某种果木名称的谐音,表达了一种朴素而健康的心理,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水果均在秋天里成熟,院子里的水果收获了,果味飘香,同样预示着又是一个好年景。
最近一些年来,胡同与四合院少了,院子里的果木树也少了,而今在普通的胡同院落里已很难见到石榴、葡萄、柿子和枣树了,但金秋时节飘果香的小院秋色,与人们的美好祈愿,依旧留在北京人的心中。
篇9:陆幼青的经典语录
陆幼青的经典语录
1、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要小心。
2、人获得太忙碌,要明白到底生意上的饭局重要还是陪孩子去看模型展重要。
3、人类惧怕的不是死亡的本身,而是往往与死亡如影相伴的伤痛和病苦。
4、人生如一场盛宴,我是中途退席,不比晚宴骤散,先走一步而已。
5、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只有去,没有来。
6、人一生下来就为自己打上了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最后都将只身去赴死神的约会。
7、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正严重地缺着什么,就别对诱惑开门,因为这个时候送进来的不会是炭,多半是要你放弃已有的东西去交换的
8、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人在一生中将面临生老病死等过程,终告归于尘土,这是无可更易的自然法则。
9、死亡是收获的同义词,也是一切变化的终结。
10、陶醉的是感觉,清醒的依然是心灵。人类之有别与其它的动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死亡变成了文化。
11、文字的价值在于其情、其趣,与长短无关。
12、我最放不下的是妻,因为女人像蝙蝠,是靠反射波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我走了就怕她找不着自己。
13、一般而言,男人的身高和智商成反比、男人的外貌和才气成反比、男人的热情和贫富成反比,男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结合体。你可以自己决定更看重哪一点,但不可贪心,你不可能把这些都占全了,必须有所取舍。
14、意志在跟死神的搏斗当中是有用的,笑容也一样,好在意志是可以购买的,它的货币,是痛苦。而笑容,是自产自销的
15、有质量的人生并不因为上帝眷顾的迟早而褪色而衰微。
16、这一招百试百灵的,对女孩说“我了解你”很有威力,男人没有了镜子头发会乱点,而女人则干脆没法活,因为女人像蝙蝠,是靠反射波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
篇10:爷爷的小院散文
爷爷的小院散文
昨天回了一趟老家,母亲说核桃熟了。
夏末初秋的天气依然炎热,秋老虎可不是说说而已。
回家我先去了一趟爷爷家。行至一片稻谷田,谷穗沉沉的耷拉着脑袋,最顶尖上的谷粒开始变得橙黄。穿过稻田隐约能看见爷爷房子上若隐若现的瓦片,门前本来是一个圆形的池塘,现在却被茂盛的丝瓜架遮住了,丝瓜藤绕着池塘周围攀延,金黄的丝瓜花朵尤为耀眼,真是一片漂亮的景象!
扒开丝瓜叶,嗬!池塘里面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荷叶,清新怡人,太阳照耀着叶上的水珠子,风一吹,亮闪闪的水珠绕着荷叶边缘滚动着。现在的时间,荷花早已经凋谢了,但是一个一个直直站立的莲蓬吸引了我的眼球,剥开一个莲子,甜脆脆的清香在我的嘴里炸开,将我身体里炎热的火团一下子扑灭。池塘是依着爷爷的.大门,大门一开,池塘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顺着栏杆来到房子外面,离爷爷的大门大概还有三四米的距离,在我的目光尽头是池塘口,奶奶用棒槌捶打着衣服,看到我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让我进屋去坐,我快速的往前走两步,奶奶的身影却消失了,依然还是一个空旷的池塘口孤独的矗立在那里,我摇摇头,明明奶奶已经去世四年之久了啊。
爷爷院里的三条狗听到我的脚步声早已经急不可耐的狂吠了起来,爷爷说,他一个人生活,多养点猫猫狗狗显得热闹些。我推门而入,三条狗看见我手里的棒子,夹着尾巴缩回了自己的窝里,上两步梯台,正式踏入了爷爷的院里。
院里一点都不热,一片绿油油的丝瓜架子将院子里最后一点暑气挡在了外面,架子下面稀稀洒洒的悬吊着几根粗大的丝瓜,与我们平时吃的细嫩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爷爷说那是需要留种的,来年又好牵藤生长。没被丝瓜架遮住的地方是一片方正的小菜园,依着围墙挖的泥土,里面种的是他平时吃的韭菜花、青椒,茄子等蔬菜。韭菜花看起来绿而嫩,花骨朵儿刚刚冒出来,还没开花就被摘了,那样口感最好;茄子只剩几个长势不太好的恹恹的吊在苗子上;可青椒就不一样了,一头还在开着白色的小花朵,一头深绿的青椒就已经长出来了,活像精灵可爱的幼小孩童,乐悠悠的挂在枝头。
爷爷今年86岁了,他是一个健康精瘦的老头。停不下来的他在池塘边种满了花生、芋头,红薯。奶奶过世后,除开他亲手种的瓜果蔬菜,院里的三条狗一只猫就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我是来叫爷爷去我家吃饭的。老人耳背,需要提高音量他才能听的清楚。得知我的来意后问我:“需要换衣服吗?”家里他一个人随便穿了一件墨色的套头衬衫。我捋了一下他的衣领,摇摇头,爷爷穿的很工整,不用换。他的背已经弓的很离谱了,自我懂事以来,他的背部就是弯曲的,只不过近些年更厉害了一些。我仿佛又看到奶奶手里拿着棒槌站在爷爷身后笑呵呵的说:“你这个背,我可以一棒槌给你拍平。”这是他们平常开的玩笑话,而今却再也听不到了。
爷爷缓慢走到洗手台洗手,一股熟悉的药皂香味扑鼻而来,那是他们用了一辈子的“上海药皂”,人老了,洗澡的时候背部用手是够不到的,所以奶奶和爷爷经常互相搓背。小时候的晚上,爷爷会问奶奶:“老太婆,要不要我给你搓背啊?”而换到奶奶给爷爷搓背的时候,奶奶边搓边笑,爷爷瘦的除了骨头只剩一张皮了,爷爷边抱怨她:“好好搓,肩膀都没搓到,还在笑......”
爷爷关门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他拍拍自己的裤子,问我还有没有灰尘。老人虽然86岁,却依然很爱整洁,他睡的房间被子永远工整的叠放,院子里除掉落的丝瓜花,并没有其他杂物。
爷爷锁上门认真的检查之后,双手背在身后,一步步的,缓慢的往前走,一条白色的狗窜到他的脚下,他笑嘻嘻的说:“我走哪儿它都要跟上......”
爷爷边走边说,一到冬天,池塘里长满了莲藕,他的牙齿几乎掉的没有了,即使薄脆的藕片他也吃不了,让我尽管回来挖,我点点头。而后看着绿油油的稻田,他又自言自语:“今年的稻谷长得还不错,沉甸甸的......”脸上有着快要丰收的喜悦。
爷爷的背依然弯曲着,我想让他走慢一点,也让时光走慢一点,为这个和蔼可敬的老人多带去一些凉爽的风,温暖的光。我仿佛看到在老人百岁之时,他的院子里依然悬吊着瓜果,菜园里的蔬菜依然蓬勃生长,还有满堂儿女围绕在他膝前嬉笑着....
篇11:小院飘香优美散文
小院飘香优美散文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院子里的桂花,在一阵一阵北雁南飞声下次第悄然开放。下午,我正在昏昏欲睡,还是被这种泌人心肺的香气所惊扰,抬头、起身,走到院子中。
这棵桂花树被移植在院子里快有十年了,是我一个专事花草树木的朋友所馈赠。记得房子刚刚落成时,他来到院子后,大声叫嚷着由他负责对院子进行规划,一切花草树木的添购由他包干,从此小院里便有了桂,它相依相伴在人工制作的一座假山边。
院子并不大,但被朋友布置得很是别致(起码给我的感觉是这样)。左侧几双菜地,每逢空闲时间,家人都不用农药,不用化肥,自发地侍弄菜蔬,无论季节怎么地变换,每到了就餐时间,都有一盘盘不同的纯天然绿色时鲜在桌上香气萦绕,这不仅锻炼了身体又节省了不少生活开支。
小院中间是一条人行通道,用水泥铺垫,镶上温润可人的鹅卵石,从院门一直延伸到正门口。右侧则用红砖砌成四方块花池,中间的假山高约二米多,不知道朋友从哪儿搜寻到的几块大石头,用水泥很自然地粘合在一起,假山上爬满了青苔,幽幽苍苍,凭空给假山增添了几分浑然天成。
紧贴在假山身边的桂花树,身高近三米,一根主干分成两支,每根枝上又分成若干,枝干上的叶子一层覆盖一层,甚是茂密,而它的翠绿更具朝气。这主干上的两支分支,它像一对恩爱无比的情侣,在小院里携手并肩,共度日月,沐浴风雨,朋友们都戏谑其为“夫妻树”。桂树后方是一张墨灰色的石桌,四方围着几张石凳,当院里的桂花飘香时,这里就成了极佳的聚会之地,几个死党常常不约而至,在院里的'石桌上摆上三盘五碗,吆三喝四,海天阔地,不醉不归。
热闹了几年,后来,随着朋友们为生活、为事业各奔西东,这样的聚会越来越少,即使我出面相邀,也难得凑齐,这让我惆怅好一阵子,索性不再约会了。
近几年来,桂花树的长势越发好了。每逢桂花开花时,香气越过围墙,四处蔓延,这让邻居们仰慕不已,也让我养成了茶前饭后在院里溜达来溜达去的习惯。偶尔,拉着家人坐在石凳上,再摆上一些小点心,在一轮皓月下静听桂花纤细却又绵延不绝的呼吸,在它温婉细致的梦魂萦绕中怀旧畅新,倒也添了不少天伦之乐。
是的,朋友们如今天各一方,难能相聚,但桂花常开,小院依旧。每当我迂回在小院中,总是不自觉地四处张望,那曾逗留在小院里的笑语欢声,难免心生对昔日时光地挂念,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安好,心情是否同我一样。或许,冥冥中的他们也在某一个时间,在不知名的某个城镇角落,对着故乡的明月,默数着此时的桂的花开花落,浮生万千思绪。
★ 别让天使流泪作文
★ 家乡的小院散文
★ 篱笆小院心房散文
★ 农家小院经典散文
★ 我的故乡现代散文
【陆青小院的散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存一段留白给故乡现代散文2023-04-12
《小院》教学设计2023-05-18
优秀散文:父亲的小院子2022-05-13
时光慢,择一院而终老的抒情散文2023-07-22
史铁生散文《合欢树》2023-04-26
学校“雷锋活动月”活动方案2023-03-06
面朝大海,岁月静好的散文2024-03-17
《合欢树》赏析--读史铁生的《合欢树》2023-06-0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散文2023-05-25
关于秋天的作文:小院秋色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