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时间:2023-07-31 08:00:0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共8篇)由网友“禁止谎言”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诗豪刘禹锡的傲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篇1: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著名。尤其前者,在刘诗中有重要地位。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富于哲理意味。《西塞山怀古》、《乌衣巷》则精警超迈,韵味深长。他与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应酬分别编为《刘白唱和集》、《彭阳唱和集》。本集中还有送僧诗一卷。刘诗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其律诗、绝句、古诗俱佳。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奏鲜明,适于入乐。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也具民歌的音乐美。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适于配乐歌唱。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调填词二首。

文学大师林语堂说:“做文人,而不预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道:就是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见识,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大师所言极是。对照大师的高标准,我想到唐代诗人刘禹锡,这位被白居易称为“诗豪”的诗人,完完全全合乎上述做文人的标准。

刘禹锡很有才,他二十一岁就与柳宗元同榜中了进士,接着又通过博学鸿辞科考试,被授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十年后,他被擢升为监察御史。永贞元年(公元8),唐德宗李迁驾崩,太子李诵即位当了皇帝(即唐顺宗),任用他的老师、翰林学士王叔文、王伾主持朝政。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刘禹锡等一批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的年轻官员关系极好。王叔文非常欣赏刘禹锡的诗文及人格,“尝称其有宰相器”。刘禹锡再度得到提拔,改任屯田员外郎,兼判度支盐铁案,并被请参议朝中治国方略、机密大事。

王叔文、刘禹锡这些雄心勃勃的有识之士,在得到顺宗的重用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可惜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了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柳宗元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按说刘禹锡遭到如此沉重打击,不说夹起尾巴重新做人吧,有意见也该闷在肚子里。可他不仅不检讨,反而在当时这偏远的地方经常写寓言讽刺诗,讽刺那些打击革新的当权的'保守派。这还不算什么,当他在地方呆了足足十年才被召回京城时,他又闹出一件大事来。

元和十年(公元8)正月,他和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召回长安,等待朝廷任命他们新的职务。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和柳宗元听说玄都观里的桃花开得很美,便一起去那儿观赏桃花。一路上,人欢马叫,尘土飞扬。他们步入玄都观,只见满院桃花红艳灿烂,笑凌春风。

面对盛开的桃花,刘禹锡百感交集,写下了《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人将京城在永贞改革失败后纷纷登台的执政新贵比做一时竟芳的桃花,而众多的看花者,则是那些追随权势、奉迎拍马之徒。诗人轻蔑地讽刺道,这些似乎占尽春光的新贵们,只不过是我被排挤出京后投机登上高位的罢了,有什么值得神气的呢?

这首诗很快在长安流传开来,自然激怒了权贵,他们以“心怀怨恨,诽谤朝廷”的罪名,再度把他赶出京都,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柳宗元跟着倒霉,被贬为柳州刺史。此后,刘禹锡又担任过夔州(今重庆奉节)刺史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外一待又是十三年。

公元826年,刘禹锡在和州奉诏回洛阳。在回洛阳途中路过扬州,第一次与白居易相逢。白居易与他醉饮狂歌,并很为刘禹锡的遭遇惋惜,赋诗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诗的最后两句说,刘禹锡啊,你也该当不幸,谁叫你才名那样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贬谪,也实在太过分了。

我们来看刘禹锡是怎样作答的。他答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诗开头紧承白诗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紧接着悼念并肩战斗的已故友人,结尾处表达了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体现了他独有的宽广胸襟和恢宏气度。从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位坚韧不拔的强者形象。

公元828年,刘禹锡又调回长安在朝中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再游玄都观。诗人看到十四年前看花者川流不息的玄都观,现在这里桃花荡然无存,庭院里布满了青苔,开满了野菜花。于是他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以嘲弄的口吻,辛辣地讽刺了昔日狐假虎威,如今已树倒猢狲散的政敌。末一句“前度刘郎今又来”,公开向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叫板——“我又回来了!看你们能把我怎样?”诗人百折不挠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不能不让人仰视。

刘禹锡公元842年病故于洛阳。临终前他撰写了自传,为他早年参加的永贞革新辩护,为王叔文恢复名誉,表明了至死不渝的气节和情操。

刘禹锡不愧是中国文坛的硬汉,不愧是“诗豪”。他算得上林语堂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文人。

篇2:诗豪刘禹锡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歌颂平叛战争的诗,以《平蔡州》三首、《平济行》二首最著名。尤其前者,在刘诗中有重要地位。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富于哲理意味。《西塞山怀古》、《乌衣巷》则精警超迈,韵味深长。他与白居易、令狐楚的唱和应酬分别编为《刘白唱和集》、《彭阳唱和集》。本集中还有送僧诗一卷。刘诗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富于音乐美。其律诗、绝句、古诗俱佳。七言乐府小诗吸取民歌曲调优点,音调浏亮,节奏鲜明,适于入乐。就连《平蔡州》一类古体,也具民歌的音乐美。一些六言诗和新体诗句式、节奏、用韵都与律诗不同,逐渐向长短句演变,适于配乐歌唱。此外,刘禹锡还按《忆江南》曲调填词二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刘文以论说文成就最大。一是专题性的,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二是杂文。刘禹锡的散文与其诗歌一样,辞藻瑰丽,题旨隐微。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禹锡集》。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和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今人卞孝萱有《刘禹锡年谱》。

知识扩展:刘禹锡古诗

1、《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刘禹锡古诗。

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帙浥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颦。

2、《忆江南》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惟待见青天。

3、《潇湘神》

湘水流,湘水流,

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

零陵芳草露中愁。

4、《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5、《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江南春 》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7、《竹枝》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8、《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9、《竹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10、《竹枝》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竹枝》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篇3:解读“诗豪”刘禹锡

解读“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中唐诗人刘禹锡“诗豪”之誉,出于其诗友白居易。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繇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一二年来,日寻笔砚,同和赠答,不觉滋多。”正如李白之“诗仙”、杜甫之“诗圣”、王维之“诗佛”,“诗豪”一词也同样凝练和代表了刘禹锡的创作特点。之后,《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御览》、《唐才子传》等各加称引。仔细推敲白氏所言,他称赞了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力不可敌的气势和才情,但没有涉及“豪”的具体美学内涵。刘禹锡究竟何以称“豪”?其“豪”表现在哪些方面?南宋诗人和诗评家刘克庄对其进行了精到的解读。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是江湖诗派的领袖人物。他的一生和刘禹锡具有某些相似性,不仅历经数朝(宋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和度宗五朝),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也遭遇了诗祸之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诗祸”条记载:“唯宝、绍间,《中兴江湖集》出,刘潜夫诗云:‘不是朱三能跋扈,只缘郑五欠经纶。’又云:‘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敖器之诗云:‘梧桐秋雨何王府,杨柳春风彼相桥。’曾景建诗云:‘九十日春晴景少,一千年事乱时多。’当国者见而恶之,并行贬斥。”这就是著名的江湖诗祸。其中所提及的刘克庄的两首诗前者仅存此两句,题名《黄巢战场》,后者出自《落梅》二首之一,全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垂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作本是借梅花的飘零以寄寓作者的身世之感,却被摘取诬陷,导致文字之祸。虽然刘克庄幸得有人为之开脱,最终免除了贬逐的处分,但他一直没有摆脱这诗祸的阴影。其《病后访梅九绝》云:“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梦得因桃数左迁”,指元和十年刘禹锡经历了十年的贬谪生涯被召返回京后作《戏赠看花诸君子》,借写长安玄都观桃花之盛,讽刺朝廷新贵和趋炎附势之徒,执政不悦而再贬其为连州刺史之事。“长源”即盛唐时人李泌,据《唐诗纪事》卷二十七记载,他曾赋诗“青青东门柳,岁晏复憔悴”,杨国忠以为讽己,诉于皇上,明皇曰:“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刘克庄在诗中引用两人事,沉痛回顾了江湖诗祸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并联想到刘禹锡和李泌同样的命运遭遇而引以自伤。

可能正是由于刘克庄的人生阅历和刘禹锡存在着相似之处,在撰于其晚年的《后村诗话》中,他对刘诗的评论颇能抓住其精义所在,从而对“诗豪”内涵作了最好的补充。

一、以“雄浑老苍,沉着痛快”一语指出了刘诗风格之“豪”。

《后村诗话》前集卷一中说,刘禹锡五言如《蜀先主庙》、《八阵图》、《中秋》、七言如《洛中寺北楼》、《西塞山怀古》、《哭吕温》、《金陵怀古》,“皆雄浑老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刘克庄征引了七首诗,但从刘禹锡的创作实际来看,这一评价实则代表了其诗歌风格的主要一面。刘禹锡饱受贬谪之苦,有着巨大的人生憾恨,但他生性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加上其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深邃的哲学思维,他的诗,“无论短章大篇,大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尤其是他的咏史怀古诗,皆写得雄健浑成、苍劲悲慨,既有一种沉思历史、感慨人生的沧桑感和沉重感,又有一种纵横千古、透视生命的峻快感和豪迈感。后村征引的《蜀先主庙》、《八阵图》、《西塞山怀古》和《金陵怀古》就是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之作。其中《八阵图》与《西塞山怀古》两诗,刘克庄之后于《诗话》新集卷五中又再次引用,并在评论晚唐诗人许浑时说:“其诗如天孙之织,巧匠之斫,尤善用古事,以发新意。其警联快句,杂之元微之、刘梦得集中不能辨。”这说明,他对刘禹锡雄豪诗风的认识,不仅贯穿其《诗话》的始终,还被拿来作为评论他人诗歌的标准。

二、以“精华老而不竭”一语指出了刘禹锡人品之“豪”。

在概括了刘诗风格之后,《诗话》又云:“梦得历德、顺、宪、穆、敬、文、武七朝,其诗尤多感慨。唯‘在人虽晚达,于树比冬青’之句差闲婉。《答乐天》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亦足见其精华老而不竭。”从诗句中的意气和精神,论及梦得的品德之高下。诗品出于人品,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条规律。《二十四诗品》首品“雄浑”下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人浑,积健为雄。备具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指出了诗人要有雄浑之气充于内,才可能有“大用”伸张于外。后村不仅准确地阐释了刘诗雄浑的风格,还深刻地揭示了诗歌风格之下诗人豪迈的品格。他说刘诗“尤多感慨”,刘禹锡自己也在《谒柱山会禅师》中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这种“感慨”,本是诗人内心积郁的一种向外抒发,是诗人豪迈性情的一种表现。后村特别征引的诗句“在人虽晚达,于树比冬青”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刘诗中最能代表其豪迈精神的诗句。两者分别出自梦得晚年于洛阳所作《赠乐天》和《酬乐天咏老见示》两诗,诗人或以经冬不凋的植物冬青自比,表现他暮年虽优游诗酒间,但其英迈之气老而不衰;或直接以“为霞尚满天”的豪气鼓励友人和自勉。后村说其“精华老而不竭”,无疑是自己体验了复杂的人生阅历之后,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深刻认同和真心推崇。郭绍虞先生曾云:“后村论诗重内容,讲品德。其《诗话》中论诗之语往往以此为标准。”(《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百花文艺出版社版)“讲品德”一点,正鲜明地体现在他对刘诗的批评中。

风格之“豪”和人品之“豪”,正是刘禹锡“诗豪”之称的两个重要方面,今人论述刘诗之豪,大都也是从此着眼。所以,后村对刘诗的把握,完全可以用“精核”一词赞之。《四库全书总目》曾评价《后村诗话》道:“论诗则其有条理。……然要其大旨则精核者多,固迥在南宋诸家诗话上也。”笔者认为,从他对刘诗的评论来看,这种推许一点都不过分。

后村不仅对刘禹锡的“诗豪”之称作了一个准确的注解,还对刘诗风格有新的发现。他在《十月二十二日夜同方寺丞宿瀑庵读刘宾客集》诗中说:“瀑山木落霜寒夜,共读吾家梦得诗。坐对遗编忘漏尽,手遮残烛怕风吹。森严似听元戎令,机警如看国手棋。千载愚溪相对垒,未应地下友微之。”诗的前四句描述了作者夜读刘诗的情景,可见其赏爱之心。后四句则对刘禹锡的诗歌风格和地位进行了评价。“森严”与白氏“其锋森然”异曲同韵,后村用“元戎令”即统兵将帅发令来比喻,也是说刘诗具有一种威严豪壮的气势。“机警如看国手棋”一句受到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称国手徒为尔”的影响,但用“机警”形容刘诗风格则是他的新发现。意思是说,梦得诗不仅具备“森严”的气势,还含有敏捷、锐利的机锋。最后一句也受到白氏《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之一“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的影响,但意思大相径庭,认为就诗歌地位而言,柳宗元与刘禹锡可对垒称雄,至于元稹,则未能与之相提并论。

将这首诗歌结合《后村诗话》与白居易的评论相比较,就可发现,后村继承了白氏的“诗豪”之论,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准确发挥,但他对梦得诗“森严”和“机警”两大特点的准确理解和极度推奖,又不仅仅是一个“豪”字所可概括。他的批评,对刘禹锡诗歌接受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篇4:诗豪刘禹锡简介

诗豪刘禹锡简介

【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诗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秋词1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2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篇5:刘禹锡为何被称为诗豪

刘禹锡在文学上颇有建树,他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证明其在文坛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并被誉为诗豪。

刘禹锡(七七二年出生,八四二年去世),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或“刘梦得”汉族人,唐朝彭城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被后世人尊称为“诗豪”。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便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篇6:刘禹锡为何被称为诗豪

提起“诗仙”,我们都会想到李白,因为读李白的诗,我们领悟到雄奇豪放的不羁,提起“诗圣”,大家都会想到杜甫,品味杜甫,我们能够体会社会腐败的精炼,提起“诗鬼”,有人会想到李贺,领会李贺,我们读到诗中鬼谲的魅力,提起“诗隐”,也有人会想到王维,因为从诗中能够体会到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提到“诗豪”,应该也会有人想到刘禹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呢?其实,我们能够通过“诗豪”这个词,很清楚地理解其意思,也就是说,刘禹锡写的诗,诗风豪气,雄健。这正是其中的一点,刘禹锡的'“诗豪”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豪”字,这个“豪”,不仅指诗风之“豪”,更多的还是对刘禹锡人之“豪”的赞美。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为人正直,刚毅,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认知。刘禹锡本人夜市很支持永贞革新的,即使在失败侯,还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权臣。并且,能够奋勇直抒,坚持自己的看点。是一位少有的豪杰英雄,在后人眼中就是豪杰,所以,就被称为“诗豪”!总体说来,“诗豪”还是很能概括刘禹锡的整体风格的,不管是从性格,还是风格。同时,刘禹锡的“诗豪”之风也是能够自成体系的。首先,这个“豪”能够代表一种“雄浑苍老,沉着痛快”的风格,比如说,刘禹锡的《后村诗话》等等,其次,这个“豪”也能表示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即使被贬,也要乐观坚强的活着,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刘禹锡出生于文学世家,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早期大都是简洁明快,透着哲学家的睿智。比如说:“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让人读完能够积极向上,传播的满满的正能量。在此期间,刘禹锡还创作有《浪淘沙》组集,其中有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巧妙的运用七言绝句,非常具有特色。

刘禹锡的代表作

在刘禹锡被贬之后,他创作的古诗更是体现出自己不折不饶,傲岸不屈的精神,比如说:《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又比如刘禹锡游玩玄都观所创作的几首:“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直接讽刺当时朝中权贵,可谓勇敢之至。整体说来,刘禹锡的诗,诗中有理,如其性格一样,刚直豪放又不缺清新自然。刘禹锡诗篇涉及的方面也很广,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篇7:刘禹锡:诗豪者也

刘禹锡:诗豪者也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从小就生长在江南,所以深受江南地域的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此后历官徐泗濠节度使掌书记、京兆府渭南县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之后政治革新兴起,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协助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政治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改官连州、和州等地刺史,历二十余年。后入朝,其官至太子宾客。

刘禹锡为官一生,清清白白,他关心黎民百姓,要求革新,因此得罪了权贵宠臣。公元824年,刘禹锡被贬谪到大江北边的和州当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傲岸不俗,不买他的账,便多方刁难。知县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气坏了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还是悠然自得,便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在这样的环境里,刘禹锡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他的《竹枝词》《杨柳枝词》和《浪淘沙》极富民歌特色,是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白居易曾尊其为“诗豪”,并与其交往甚多。说到他们的交往,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公元826年,刘禹锡从和州罢官返洛阳,白居易从苏州归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共饮。席间白居易赠刘禹锡一首诗,对他仕途坎坷深表同情和安慰,也为自己的类似经历而叹息。对于白居易的安慰,刘禹锡写了一首酬答的诗。这首诗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使用。

在我国古代诗坛上,刘禹锡之所以能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是与他早年所悟的禅意分不开的。小时候,刘禹锡曾随父亲在嘉兴居住一段时间,经常去吴兴拜访著名禅僧皎然和灵澈。据刘禹锡的《澈上人文集纪》中记载,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颇深。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片言可以明百意”是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坐驰可以役万景”是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精巧自然,另一方面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

关于刘禹锡的诗词,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透过这些诗行,我们看到了刘禹锡刚毅的性格、恢弘的气度、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孤独的一面。

拓展:刘禹锡的简介

【生平】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确实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这种“感慨”不仅增加了其诗耐人涵咏的韵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其诗的深度和力度。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1]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那么,皎然、灵澈的诗歌主张是怎样的呢?皎然有《诗式》论诗,特别注意两方面,一是主张苦思锻炼,要求诗人在对词句加以精心锤炼之后复归自然,他认为这种自然才是诗的极致;二是极重视诗歌意蕴深远而气韵朗畅高扬的境界,认为“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而这“境”即意境来自创作主体的心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即诗人主观心境与审美观念乃是最重要的。灵澈没有诗论传世,但据权德舆《送灵澈上人庐山回归沃州序》说,他“心冥空无而迹寄文字,故语甚夷易,如不出常境,而诸生思虑终不可至……知其心不待境静而静”;又说他常“拂方袍,坐轻舟,溯沿镜中,静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可见灵澈也重视在主体的静默观照中赢得意境的空灵深邃,而且语言也是追求自然的。这些见解一方面受到大历、贞元诗风影响,讲究字词锤炼,不露痕迹,一方面则来源于佛教重视“心”即主观体验感受的思想。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定,是排除杂念的观照,慧,是一种灵感的获得。这样写出来的诗,便能容纳更丰富的内涵,有着更深的意境。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

篇8:刘禹锡的诗作 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刘禹锡(七七二年出生,八四二年去世),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或“刘梦得”汉族人,唐朝彭城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被后世人尊称为“诗豪”。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便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刘禹锡在政治上是主张革新的,也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积极地参加永贞革新,并且在革新时和柳宗元取得深厚的友谊。但是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便被贬为朗州司马(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的常德)。刘禹锡出身在世代文儒的大家中,所以,刘禹锡也是微笑面对生活,虽然说是屡遭贬谪,但是刘禹锡还是本着自身的清高,与文人特有的坚持,积极的处世,并且在此期间也深谙隐逸之道。所以说,刘禹锡的诗风就透着自身性格的刚毅,他能够用很多诗篇来指责嘲讽当朝的权臣,也能够为了自己的生活,抒发豪放勇猛之词。读刘禹锡的诗词,不仅能从中看出他独特刚毅的性格,同时也能看出刘禹锡对待生活爽快乐观,他独特的艺术表张力,更是突显自身魅力。

提起“诗仙”,我们都会想到李白,因为读李白的诗,我们领悟到雄奇豪放的不羁,提起“诗圣”,大家都会想到杜甫,品味杜甫,我们能够体会社会腐败的精炼,提起“诗鬼”,有人会想到李贺,领会李贺,我们读到诗中鬼谲的魅力,提起“诗隐”,也有人会想到王维,因为从诗中能够体会到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提到“诗豪”,应该也会有人想到刘禹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呢?其实,我们能够通过“诗豪”这个词,很清楚地理解其意思,也就是说,刘禹锡写的诗,诗风豪气,雄健。这正是其中的一点,刘禹锡的“诗豪”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豪”字,这个“豪”,不仅指诗风之“豪”,更多的还是对刘禹锡人之“豪”的赞美。

刘禹锡是唐朝中期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为人正直,刚毅,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坚持与认知。刘禹锡本人夜市很支持永贞革新的,即使在失败侯,还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权臣。并且,能够奋勇直抒,坚持自己的看点。是一位少有的豪杰英雄,在后人眼中就是豪杰,所以,就被称为“诗豪”!总体说来,“诗豪”还是很能概括刘禹锡的整体风格的,不管是从性格,还是风格。同时,刘禹锡的“诗豪”之风也是能够自成体系的.。首先,这个“豪”能够代表一种“雄浑苍老,沉着痛快”的风格,比如说,刘禹锡的《后村诗话》等等,其次,这个“豪”也能表示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即使被贬,也要乐观坚强的活着,这样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刘禹锡出生于文学世家,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早期大都是简洁明快,透着哲学家的睿智。比如说:“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让人读完能够积极向上,传播的满满的正能量。在此期间,刘禹锡还创作有《浪淘沙》组集,其中有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巧妙的运用七言绝句,非常具有特色。

在刘禹锡被贬之后,他创作的古诗更是体现出自己不折不饶,傲岸不屈的精神,比如说:《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又比如刘禹锡游玩玄都观所创作的几首:“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直接讽刺当时朝中权贵,可谓勇敢之至。整体说来,刘禹锡的诗,诗中有理,如其性格一样,刚直豪放又不缺清新自然。刘禹锡诗篇涉及的方面也很广,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拓展:

刘禹锡的生平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一说是洛阳人,一说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自言出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之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曰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陋室铭》被选中人教版8年级上册22课《陋室铭》,上海九年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12课。

《陋室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陋室铭》朗读与鉴赏

小学经典文学文化常识

描写我的高二作文

秋词赏析

解读“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为何被称为诗豪

蜗居的经典台词

刘禹锡对迁谪文学传统的突破的

陋室铭全文及翻译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豪刘禹锡的傲骨(共8篇)】相关文章:

诗人刘禹锡简介2022-09-22

《陋室铭》写作的故事2022-12-30

陋室铭的翻译2023-03-13

陋室铭翻译2023-01-18

南国的秋天初中作文2023-08-20

一剪梅的语文古诗赏析2023-12-18

刘禹锡《浪淘沙》课件2023-09-15

刘禹锡诗歌研究2023-05-15

浪淘沙 刘禹锡加拼音2022-05-04

浪淘沙刘禹锡说课稿2023-07-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