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乡的诗词

时间:2023-07-31 08:10: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描写水乡的诗词(共11篇)由网友“小小旺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水乡的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水乡的诗词

篇1:描写水乡的诗词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南湖春早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七绝·夏日水乡游记

鹅鸭河边水映空,渔舟来往暮烟中。

登高俯瞰芦波起,荇叶荷花四面风。

五律·梦幻水乡

氤氲浮远岸,楼宇卧波间。

园后接云海,庭前缚艇闲。

垂杆寻雅趣,把酒醉江湾。

梦忆苏堤水,胜游九曲山。

五绝·水乡一角

碧影映湖间,

悠然云水天。

小舟轻入画,

不敢大声言。

五绝·水乡周庄

烟雨江南秀,粼粼十二畦。

双桥浮碧水,笑啃万山蹄。

七绝·水乡春意

吊脚飞檐古寺藏,烟涵翠岛水云乡。

风帆鹤影尖山笔,倒写蓝天锦绣章。

七绝·江南水乡

其一:

丝绦翠绿万千条,浆荡乌蓬伴拱桥。

娇比桃花女儿面,朦胧烟雨洗芭蕉。

其二:

柳丝舞乱雨丝飘,千朵桃花粉面娇。

流水小桥偎夕日,青堂瓦舍白云飘。

七绝·水乡

鱼戏江渠稻满畦,轻烟落日唱田鸡。

农夫稼穑青波里,水鸟翻飞子燕低。

七绝·江南水乡

清江檐下泛春潮,篙影轻轻送小桥。

依岸谁家浣纱女,凌空燕雀可逍遥。

七绝·水乡秋晚

村路竹溪野水漥,霜烹紫蟹酒旗斜。

山翁留醉桑榆晚,篱落疏疏遍菊花。

五绝·水乡秀色(新韵)

丹青水墨宣,

烟雨酿诗篇。

古韵幽香婉,

石阶思梦甜。

水乡景色秀

古韵写朦胧

思飘云物外

情入画图中

七绝·乌镇水乡

雨巷枫桥入画廊,婆娑堤柳淡梳妆。

轻舟划破壶中月,梳洗丁香玉面藏。

篇2:描写水乡的诗句

描写水乡的诗句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4、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唐·韦庄《菩萨蛮》

5、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东坡《望江南》

6、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清·屈大均《梦江南》

7、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8、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南北朝·柳恽《江南曲》

9、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宋·朱敦儒《望江南》

10、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唐·皇甫松《忆江南》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1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汉《江南》

篇3:描写水乡的作文

轻轻地,我来了,正如我悄悄地离去。我轻手轻脚,走进了水乡,那儿,真美!抛开城市的喧闹,嘘!你听见了吗?鸟儿在欢迎我的到来,柳树甩动着自己的“头发”,她在用自己的特殊方式迎接我。我听到大自然悄悄对我说:“欢迎你来到美丽的杏坛逢简水乡!”

漫步逢简,犹入仙境。她有周庄的古朴,却没有周庄的熙熙攘攘,更让人舒服,我始终觉得,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地方,安静才更好!当我站在金桂树前,看着那被历史车轮碾过的枝枝叶叶,脑海里唯有“敬重”二字。它曾是誉满乾坤的御赐之物,也曾遭遇破败之景,最后它遇到知音人,存活至今。它也算是历尽沧桑……它却依然长得郁郁葱葱。

逢简水多,桥多。我踏着古老的卵石,轻轻悄悄地往巨济桥走去。巨济桥就在眼前,我原本平静的心,突然兴奋起来,心跳快了,脚步快了,于是乎,我迫不及待飞奔而去。我走上桥的每一个阶梯,都能感受到这位德高望重的“古桥老人”的辉煌事迹、他那耐人寻味的故事、建筑时候的艰辛……他是宋朝宝庆年间修建,后又于晚清时重修的。它的两旁,是三孔花岗岩石桥结构,条石砌成,工艺精美,桥上有雕花,每一个工艺细节,都包含着建筑工人的汗水。这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也有许多可爱的小孙孙―――石狮。瞧!乖巧可爱的“孩子们”都坐在爷爷的两旁,竖起耳朵,听着爷爷讲故事……

站在桥边,驻足远望,青砖素瓦,一间间的平房尽显古色古香;一条条绿水穿桥过洞,两岸树木花草相印成趣;一位位行人举起相机,尽收眼底之景,定格美好瞬间……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手轻脚,离开了水乡。美哉,水乡!

篇4:描写水乡的作文

我去过这么多地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周庄这个古城。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犹如一颗灿烂明珠镶嵌在上海淀山湖畔,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古镇区四面环水,镇内河道呈井字形,民居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有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其中有国内仅存的桥楼,富安桥和闻名中外的双桥。游人所至,面对水乡古镇秀美的风光,使人赏心悦目,令人留恋往返。都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而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古镇的房屋别具一格。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宏伟的建筑,但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街道都是用石头铺成,房屋是用石头和木头砌成的,保持了原始的风格。其中最出名的就有“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沈万三后裔所建七进五门楼的沈厅,都很有气概。可想而知他们的繁华。

参观完岸上的建筑物,我们就去水上游览两岸的风光。我们怀着好奇心,登上游船,顺着河道,向水巷深处驶去,河道上游船如梭,坐着游船在波光粼粼水面上悠悠荡荡,看着古镇两岸风光,听听船娘吴歌小唱,立刻觉得好像进入仙境一样。游船途径:富安桥――双桥――廊桥――古戏台――全拱桥――太平桥――青龙桥――博物馆(终点)。在游览的过程中,两岸的柳树绿树成阴,各家各户的门前都挂着几串灯笼和装饰品。岸上两旁的档口都摆着各色各样的工艺作品。供游人选购。

由于时间的紧迫,还有好多地方没去游览。下次我还要去重游这个古镇,参观更多的古迹。

篇5:描写水乡的作文

江浙一带被誉为灵秀之地,其灵气主要是纵横交错的“水”赋予的。今天,我作为一名江南晚报小记者,来到陆巷古村寻水思源,感受江南水乡特有的那份灵动与秀美。

乘了两小时的大巴车,我们终于来到了陆巷古村。导游阿姨说:“这里是江南保存得最好的一个古村落,它依水而建,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了!”跟着导游阿姨,我们来到宰相府。这是明朝大宰相王鳌的故居。站在门口,导游阿姨又开始介绍:“门槛越高,官职越大。王鳌的官职很大,所以他家的门槛足足有两尺高,是当时最高的门槛了。”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看见墙上还刻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不禁更佩服这位大宰相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导游阿姨带着我们继续往前走,到了后花园。我闻到了花的清香。各种不知名的小花竞相开放,为宰相府增添了勃勃生机。

寻着水路,我们又参观了集现代科技于一体的洞庭山水厂。在水文化厅里,我结识了唐伯虎和王鳌这两位名人,知道了各种水的净化时间。在水知识厅中,我看了一部关于水的电影,了解了地球之水的状况……

水乡的美在于原有的那份灵秀,水乡的美更在于当下的这份纯净。我,一个小小的水乡人,有这份责任,将水乡的美永远保存……

篇6:描写水乡的优美语句

描写水乡的优美语句

彩虹辉映着湛蓝的晴空,阵阵凉风吹来,美丽的嘉陵江两岸,风光更加动人。

当凉风习习低拂过水面的时候,水上顿时会出现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的银色薄箔。

古桑干河,银波泛泛,晚霞蒙蒙。淮河像一条翡翠缎带,在中原大地金黄色的地毯上飘过;又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紧紧系在巨人的袍子上。

湖畔全是草土,由于湖水的滋润,益发显得鲜艳。

湖水清澈,风平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

湖水清澈,风平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

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峡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河道里直泻而下。

嘉陵江像匹墨绿的缎子,在月光下抖动。

江水穿山破壁,气势汹汹奔腾而下;奔腾叫嚣的.江水,如瀑悬空,砰然万里。江水像滚沸了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那时崩渤大作,震耳欲聋,玉花飞溅,蒙目如眯,我全身濡湿,衣履俱透。原来我们正站在美国瀑布的下面。

泉的四周是一片短短的、天鹅绒似的青草地,太阳的光线几乎从来不曾照到它的清凉的银色的水面。

熟睡的松花江还在做着甜蜜的梦,发出的鼾声像打雷一样响亮。

微风吹来,鸭绿江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好像一支乐曲,悦耳动听。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条摇摆飞腾的金龙。

眼前的漓江,像黑色的缎带,发出幽暗的亮光。

一江绿水,隔着东窗把人面、台布、新换的淡色衣服……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渔火明月交辉,把乌苏里江映得金波滚滚,像是有千万条银蛇在游动。

篇7:描写水乡的作文300字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烟波浩渺的水乡可真美呀!

我们一家人来到了美丽的长荡湖畔,去领略水乡金坛的独特风光。坐上游船泛舟湖上,眼前的湖水清澈见底,数不胜数的鱼虾在水中欢快地嬉戏。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令人心旷神怡,好似梦里一般。

游船来到了一片菱藕丛中。菱叶下,一枚枚水灵灵的菱角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我伸手摘了一枚,剥开外壳,一口吃到嘴里,真是清脆香甜呐!不远处的残荷落叶依稀可见。碧绿的莲蓬高高地竖立在枯黄的荷叶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夕阳西下,夜幕时分的长荡湖也别有一番风味。渔民们摇着船纷纷回家,湖面上歌声四起。岸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着迷人的身姿,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泛起点点粼光。湖岸边亮起了万家灯火,皎洁的月光照着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我爱这美丽的水乡,更爱这迷人的长荡湖!

篇8:水乡风景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人间天堂”九寨沟。对于九寨沟,我们早已是满怀期待,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现在,我们终于要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啦!

在路上,通过导游的讲解,我知道了,九寨沟是藏族的居住区,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它有三条主沟,分别是“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查洼沟”,形成了一个“Y”字。当地人把主沟内的一个个湖泊叫做“海子”,因为他们都没见过海,就当这些湖是小海,也就是“海的孩子”——“海子”。这儿各个海子 都是由“栈道”连接的,只要沿着栈道走,就可以看到一个个美丽的海子了。

我们抵达了九寨沟,每一个湖泊和飞瀑都令人震惊,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景点又都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镜海水面平滑似镜,镜中林岚倒映,景影清晰,水中的倒影比真正的实景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箭竹海的四周长满了熊猫最爱吃的箭竹;珍珠滩瀑布雄伟壮观,还是《西游记》片尾曲的拍摄地呢……

如此之多的景点,最吸引我的就属“五花海”了!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 水色斑斓迷离,其中宝蓝、墨绿、翠黄的色块混杂一起,深浅不一,层次分明。放眼望去,水面五光十色,如孔雀开屏一般。五花海最绚丽的大多集中在出水口附近的湖畔,这里种种颜色交织,流光溢彩。这些奇异色彩形成的原因是:含碳酸钙质的池水,与含不同叶绿素的水生植物群,一起在阳光作用下,于是变幻出如此纹纷的色彩,天空般湛蓝、宝石般墨绿、鸟羽般翠黄,这可能也是“五花”的由来吧。

另外,我们还游览了许多其他的景点:镜海水面平滑似镜,镜中林岚倒映,景影清晰,水中的倒影比真正的实景显得更加婀娜多姿;箭竹海的四周长满了熊猫最爱吃的箭竹,仿佛很快就能看到熊猫的身影;珍珠滩瀑布雄伟壮观,好像一片断了线的珠帘,倾泻而下,这儿还是《西游记》片尾曲的拍摄地呢……

活动结束了,但九寨沟碧蓝晶莹的湖水任然令我流连忘返,它们好似一串串项链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色彩斑斓,令人眩目,一路上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真不愧为中国的山水名胜啊!

篇9:水乡风景

你们知道最美村庄是哪吗?我来告诉你们吧,是楠木。

每年过年,我们一家人都要去楠木,这是妈妈的老家,每次我一走进楠木,都会非常惊讶,因为每一年的楠木庄都是一个展新的镇子,一切都变了,雄伟的高山变得更加雄伟了,清澈的小溪变得更加清澈了,小溪清得可以看见水里的沙石,小溪静得像一面平镜,小溪绿得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小溪等等身旁有几棵稀疏的大树,这些大树苍翠欲滴,华盖如伞。

环视过路边的景色更加显出了楠木的美景,我们漫步而行,弟弟迫不及待的想快点到,于是像一头奔跑的野牛向前跑去,我听见一声哎呀,跑去前看,弟弟原来摔倒了,我把他扶起来,咚的一声,我也摔倒了,妈妈他们慢悠悠的走过来,手上还拿着棍子,还给我给了一根,说地上结起了冰,土地上,树木上,小草上,屋顶上全是雪。我来到外公家的山坡上俯视着整个楠木庄。哇,这一片冰天雪地的楠木庄被冬天铺上了一层白花花的地毯。还有的一些小朋友在堆雪人,打雪仗,多么欢快,多么和谐的场面呀!

秋天的楠木庄,是一个非常忙碌的季节,每当秋天来临,人们都会忙着去打稻谷,去给瘦小的秋苗浇水,这样冬天就可以吃上新鲜,肥大的白菜和萝卜了......人们忙里忙外,忙来忙去就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夏天的楠木是最迷人的季节,高大的松树上时常有几只乘凉的蜻蜓,和两只正在挑水的蝴蝶,它们稳稳的挑着夏天河里的清水,正怕把水挑倒了。有人说动物真的吸引人,那么山上的植物就没有话可说了,夏天月月红(玫瑰)像大苹果似的有着红通通的颜色,它花朵长大了,刺也变得细长细长的了,比月月红更加有魅力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映山红,它是那么鲜艳,那么大,那么美。映山红的花有大有小。小的是淡红色,大的有红色,白色。映山红吃在嘴里酸酸甜甜的,让人吃了回味无穷。

楠木一年四季美景不断,不愧为最美村庄,看来真不是浪得虚名呀!

篇10:《水乡歌》(网友来稿)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细读课文,读懂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水多、船多、歌多,水美、船美、人民的新生活美。读好这三种多、三种美。

3、背诵课文。

4、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读好这首诗。

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

活动练习设计:

自学活动

朗读活动

讨论交流等活动。

板书设计:

╱ 水

水乡歌 ─ 船 多

╲ 歌

一、导入、揭题。

常熟是我们的家乡,这一带称为江南水乡,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它为江南水乡吗?水乡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唱水乡的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正音。

qú l

千条渠 一箩 清波 万只驳 池塘 装满

像 新生活 白帆 咱

①齐读。②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③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读,要求:看看有几小节,读通课文。做到不添、不漏

不破、不错。检查,分节抽读、评议。

4、同桌互读,相互检查。

三、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下面请大家来试着读懂课文,把你弄懂了的意思读出来。

(一)、第一节1、自由练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检查。

①板书:水乡多

你把写水多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评议)

老师帮助学生体会水多,读出水多。看图体会水多,并理解渠。把写水多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再自由练读句子,抽读、评读。

②、再读“处处绿水荡清波”,问:还能读懂什么?

辅助练习,看图理解水美,学生自练→抽读→评读,读出水美。

③、反复读1、2句,说说读懂了什么?(一问一答,师生一问一答反复朗读,读出问的语气和回答的语气。)

3、齐读,读出水多、水美。

(二)、第二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交流,板书:船多

说说你从哪句话里读懂了船多,看图理解“驳”。从哪个词里读懂了船多?

3、抽读第二节,评读,说说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4、读“白帆片片……”问:除了读懂了船多,还读懂了什么?看图理解船美,并读出船美。

5、齐读第二节。

(三)、第三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板书:歌多,说说你读懂了歌多,是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

3、这些歌唱的是什么?水乡人民的新生活是怎样的?(展示画面理解新生活)

4、自由练读,抽两名学生练读,评议是否读出水乡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

四、小结:

水乡歌这首诗一共有三小节,主要讲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同时赞美了水乡的水美、船美、歌美,人民的新生活美好。看谁能完整地读好这首诗。

自练→抽个别学生读→评读

五、背诵:

1、下面我们看着画面一起来歌唱水乡,歌唱水乡水美、船美、生活美。

2、抽个别学生背。

六、总结:水乡的多、水乡的美还多着呢,真是千首曲,万首歌,唱不尽咱水乡新生活。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歌,只是千首万首歌颂水乡人民新生活的歌曲中的一首歌,所以题目就叫水乡歌。

七、作业:练习背诵。

[《水乡歌》(网友来稿)]

篇11:水乡歌(网友来稿)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

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压韵年,富有鲜明繁荣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

学情分析:

诗歌琅琅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已经能熟练背诵,教学中主要是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水乡美景,再用心品悟诗歌句子,感受其中繁荣意思和韵律的美,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连、飘、荡、装、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口述: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带我们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优雅的音乐,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吧!

2、(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屏幕出示江南的风光片)师述:大家看,这就是水乡。仔细看看,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再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3、你们喜欢水乡吗?(生答:喜欢)其实我们的家乡--张家港,就是一个风景怡人的水乡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揭题:水乡的美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用画面来展现,还可以用诗来描绘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2、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秋湖月夜》。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同桌互读,相互评价、纠正。

5、指名读,相机指导。随机出示小卡片,如:清波、飘满、装满、咱、新生活。

三、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自读课文,思考:水乡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怎么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①水多、船多、歌多。(此处教师板书)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四、学习生字培养习惯

1、示:“连、飘、荡、装、船”五个生字。

(1)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2)“我当小老师”

(我教大家学“x”字,分析字形,口头组词或随机认字开花。)

(3)连:连忙连接

飘:飘荡飘扬轻飘飘飘洋过海

荡:荡秋千

装:时装装扮不懂装懂

船:渔船

2、指导书写:

(1)指名上黑板在田字格中书写,其于在书上描红

(2)评议黑板上小朋友写的字。(在这一主动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怎样把字写漂亮,写美观。)

(3)完成作业: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上次我们一起欣赏了水乡的美好风光,今天让我们再一起走入水乡,唱一唱优美的--《水乡歌》--齐读课题

2、播放放课件,边欣赏水乡美景,边听课文范读。

3、小朋友,水乡美吗?打开书本,自己再读读课文,你会觉得水乡更美的。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你认为美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你觉得水乡美在哪儿?

学生回答,相机完成板书。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里的“水多、船多、歌多”

3、水乡绿水清波、白帆如云,多美呀!绿水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让我们再来仔细欣赏一下吧。

4、(点课件: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师述:看,这里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水真多啊!谁想来读?

(点课件,示:处处绿水荡清波):是啊,这里是池塘,那里是池塘,踮起脚尖儿,你会发现,池塘里的水真绿啊!--指名读

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2、3句

师叙述:水乡不仅水多,船也多,看看湖面上,好热闹啊,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让人心情舒畅,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一小节,边读边在脑海里放电影,看谁的电影放得最美。

交流:刚才在脑海里放的什么电影?

(点课件,出示图和课文),引读:白帆片片像……

指名读--齐读

师述:水乡船很多,船上的人们不由得唱起了动听的渔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水乡的歌。(师放音乐,生闭上眼)张开小眼,跟着音乐,读读这一小节。

4、水乡这么美,水乡歌更美,这么美的课文,读它是一种享受,谁愿意来享受这种读书的快乐呢?--指名生读--让我们再来唱唱这首优美的水乡歌。--齐读。

三、课外拓展

我们张家港就是水乡,你们还能说说水乡什么多吗?(生答)

课件出示荷叶图:水乡什么多?

荷叶多。

师:怎么多?谁来做小诗人?--指导

刚才还有小朋友说到了桥多、鱼多、米多,能象刚才一样编首小诗吗?

找自己的好朋友先说一说。

交流。

四、作业

把你编的小诗写下来。

[水乡歌(网友来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熟能生巧》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苦糖》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锁不住的心》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海的颜色》优选教案

《练习》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春联》优选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餐桌上的大学》教案范本

父母的爱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词的作文400字

描写水乡的诗词
《描写水乡的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描写水乡的诗词(共11篇)】相关文章:

描写春天的诗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2023-05-23

小学语文《江南》说课稿2023-08-11

《江南》教学反思2022-08-17

杜荀鹤的诗词《送人游吴》阅读2024-05-11

江南说课稿2023-02-14

崔国辅《采莲曲》诗词赏析2022-07-01

白居易《采莲曲》诗词鉴赏2023-09-02

《江南》大班教案2023-04-18

水乡怀旧阅读题及答案2023-10-09

《菩萨蛮》 教学案例(高二选修)2023-08-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