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时间:2023-08-01 08:13: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合集10篇)由网友“马随风”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篇1: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湖北库区干流江段及其主要支流的藻类生态特征及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蓄水前(12月至6月)和蓄水后(206月至5月)三峡湖北库区江段藻类的.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蓄水前共鉴定藻类7门66属79种,硅藻、绿藻、蓝藻分别占34.6%,38.5%和10.3%,其余藻类合计16.6%.蓄水后,藻类的总种类数增至151种,硅藻、绿藻、蓝藻所占比例依次为23.8%,55.0%和9.9%,其余藻类合计11.3%.藻类的细胞密度,蓄水前,干流平均272.6×104ind/L,支流1042×104ind/L;蓄水后,干流和支流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高达384.8×104ind/L和.7×104ind/L,较蓄水前增加41.2%和92.6%,数据说明,三峡成库过程对湖北库区水生态系统中的藻类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尤以对支流中的影响更为明显.作者通过分析蓄水后库区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作 者:况琪军 毕永红 周广杰 蔡庆华 胡征宇 KUANG Qi-jun BI Yong-Hong ZHOU Guang-Jie CAI Qin-Hua HU Zheng-yu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刊 名:水生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9(4) 分类号:X174 关键词:三峡水库   湖北库区   蓄水前后   藻类   水环境  

篇2:水库施工及蓄水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以一在建小(2)型水库为例,对施工期和蓄水期可能存在的水环境破坏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水环境保护措施,以期降低或避免水库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水库施工建设及运营生态效益。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废水处理;库底清理

1工程概况

某小(2)型在建水库最大坝高33.7m,正常蓄水位886.5m,兴利库容67.1万m3,总库容为84.4万m3。水库主要工程任务为城镇供水,可解决约1.94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水库施工及蓄水期产生的废污水以及生活污水将会对项目区水环境带来污染。尤其是该水库作为人畜饮用水源,应加强污染源治理及控制,降低甚至避免施工及蓄水期的水环境污染,严防水库发生富营养化。

篇3:水库施工及蓄水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水库所在河段水域功能为Ⅲ类水域,需采取措施对施工期排放的废污水进行处理,施工区生产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于生产或浇灌周边农田、林地。

2.1生产废水处理

2.1.1基坑废水处理设计采用加絮凝剂沉淀的处理方法在大坝基坑内修建矩形沉淀池,其有效容积为2.0m3,静置2h后向沉淀池投入絮凝剂Al2(SO4)3,静置、沉淀后,SS的排放浓度≤70mg/L,回用于大坝混凝土养护。2.1.2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计采用絮凝沉淀法进行砂石加工系统废水的处理,考虑在砂石加工系统设置一套废水处理设施。废水从预筛分、筛分、制砂等部分离出来,自流进入竖流式沉砂池(尺寸1.0m×1.0m×1.0m),池底沙泥由砂泵送入螺旋式水分离器进行机械脱水后堆放,再外运另用或者运往弃渣场;沉砂池流出来的废水自流进入絮凝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清液回用到粗骨料的筛分系统、不外排,池底泥浆由泵吸式吸泥机送到脱水机房脱水后外运到弃渣场进行处理。根据已有应用实例,采用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投入的质量浓度为350mg/L,SS去除率在80%以上,其优点是处理成本低廉、避免二次污染。2.1.3混凝土拌合系统废水处理设计采用投加混凝剂,矩形沉淀池(规格尺寸2.0m×1.0m×1.0m)处理方式。废水排入沉淀池内,静置沉淀,沉淀时间达6h以上,处理后的废水自流进入蓄水池,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合,不外排。2.1.4含油废水处理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修配厂,污染物主要为SS、石油类,石油类含量一般达30mg/L。本工程机修场只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和小修任务,废水产生量为3m3/d。在机械修配、汽车保养场地周围设置集水沟,收集含油废水,经沉淀、除油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区内道路喷洒降尘;沉淀的污泥集中清运至渣场处理;搜集的废油为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最终处理。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可将施工期废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2.2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料场施工营地:料场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中洗脸、洗手等污水排入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施工;施工人员如厕产生的粪便水进入旱厕处理,定期清掏作农肥。施工期枢纽施工营地:施工期枢纽施工营地食堂产生的含油废水经食堂隔油池隔油后(废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处理)同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排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在施工人员集中的枢纽施工营地修建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12.0m3/d,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回用于周边植被养护与绿化建设、农田浇灌、洒水降尘、回用等,污泥运输至弃渣场填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污废水首先进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水解酸化系统,吸附、分解、截流有机物,增大废水生化性,调节污水量,然后进入净化器污水净化池。采用双锥结构,将污水分为动水处理区和净水处理区。系统采用生物培养机将生物菌培养成生物群,并自动脱模于水中,彻底处理溶解性和未被转化的有机物,从而使废水中的COD、SS、NH3-N、BOD5、色度、浊度、总磷等各项指标得到较彻底的净化后,流入消毒池;消毒杀灭污水中的各种病菌和病毒。最后污水进入脱氯池脱出污水中多余的氯,不生成氯化有机物及致癌物质。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农田或林地。

篇4:水库施工及蓄水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3.1库底清理

水库在蓄水前必须对库区进行清理,主要清理内容为:A.对正常蓄水位以下林木实施砍伐和迹地清理,库区淹没的森林及零星树木应尽可能齐地面砍伐并清理外运,残留树桩不得高出地面0.3m;B.防止水质污染的卫生防疫清理,将库区内垃圾等污染物尽量运出库外,污水坑以净土填塞;C.建(构)筑物的清理,清理对象包括清理范围内的各种类型、各种结构的房屋,包括农村移民、村组集体的各类房屋。清理范围内的输电线路、通讯线路等地面建筑物及其一切附属设施要拆除,设备和材料运出库外,其残留高度不得超过0.5m;库水位消落区内各种地下建筑物应结合库区地质情况和水域利用要求,采取填塞、封堵、覆盖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3.2下放生态环境用水措施

初蓄水阶段,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在初期蓄水阶段,可采用水泵从水库内提水至坝身取水口通过生态下放管下放环境水,下放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计算为0.0093m3/s),以保证初期蓄水下游河道不断流,减小对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结语

水库工程施工周期长、作业面大,其施工及蓄水期的基坑排水、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库底清理等环节,均可能对水环境质量和生态造成较大破坏。合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及蓄水期对水环境的破坏,确保水库施工建设全程具有良好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为城镇供水提供良好水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许秀贞,王国栋.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点建设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以乌东德水电站江边集镇安置点为例[J].人民长江,,49(21):94-98.

[2]温庆胜.鹅井水库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和监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85-87,89.

篇5: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文特性和污染因素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文特性和污染因素分析

根据10月和4月的三峡库区调查,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的'流速、流量、水深都发生了变化,干流流速为0.13~0.24 m/s,远低于天然河道状态下2 m/s的平均流速;支流回水段流速普遍低于0.05 m/s,远低于天然状况下1~3 m/s的平均流速.总磷浓度为0.063~0.098 mg/L;总氮浓度为1.10~1.85 mg/L.从营养盐单因子考虑,国际上一般认为,当水体中总磷、总氮浓度分别达到0.02 mg/L和0.20 mg/L这一临界值时,水体就有可能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对三峡库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型水体为贫营养状态,过渡型水体为中营养状态,部分湖泊型水体为富营养状态,三峡水库存在着发生藻类异常繁殖的“水华”现象的可能.

作 者:孟春红 赵冰 MENG Chun-hong ZHAO Bing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人民长江  PKU英文刊名:YANGTZE RIVER 年,卷(期): 38(8) 分类号:X524 关键词:富营养化   营养盐   浮游植物   流速   三峡水库  

篇6: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水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水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摘要:以月和204月的两次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初期的水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蓄水初期水库水体交换能力减弱,水库有机污染甚微,但水体TN、TP浓度偏高,水库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根据水生态环境特征的差异性,水库水域可划分为3种类型区,即坝前水域、库区干流水域以及库区支流洄水河段.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流速、营养盐含量及水温是影响水生态环境特征的主要因素,而由于各类型区的TP、TN等营养盐含量均较高,水温及流速已成为三峡水库水生态环境特征的.控制性因子.探讨3类不同水域的富营养化敏感性,表明坝前水域及库区支流洄水河段是库区未来富营养化的敏感水域.作 者:罗专溪    张远    郑丙辉    富国    陆兆华    LUO Zhuan-xi    ZHANG Yuan    ZHENG Bing-hui    FU Guo    LU Zhao-hua  作者单位:罗专溪,陆兆华,LUO Zhuan-xi,LU Zhao-hua(中国矿业大学恢复生态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张远,郑丙辉,富国,ZHANG Yuan,ZHENG Bing-hui,FU Guo(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北京,100012)

期 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 14(6) 分类号:X1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    空间特征    三峡水库    富营养化   

篇7:三峡水库四期试验性蓄水前后嘉陵江饮用水源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三峡水库四期试验性蓄水前后嘉陵江饮用水源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三峡工程四期于11月开始试验性蓄水,库区蓄水水位达到172.4米,位于库区末段的'嘉陵江特别是渝中区段的水文情势已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为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嘉陵江大溪沟饮用水源地水质变化状况,渝中区环境监测站自三峡水库四期试验性蓄水开始,每月定期对嘉陵江大溪沟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 并对蓄水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以期找出其变化的规律.

作 者:何军 夏明 HE Jun XIA Ming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环境监测站,重庆,400013 刊 名:三峡环境与生态 英文刊名:ENVIRONMENT AND ECOLOGY IN THE THREE GORGES 年,卷(期):2010 32(2) 分类号:X832 关键词:三峡水库蓄水   水质变化   分析  

篇8:三峡水库蓄水对香溪河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三峡水库蓄水对香溪河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监测论证三峡建库后形成香溪河回水库湾水环境条件改变特征,评价表明水质由轻污染至重污染趋势发展.确定库湾周边的.工业、生活污染点源,磷矿面源是构成水污染的主要负荷.指出溶解氧沿河道下游沿程逐渐减小,复氧系数降低,是引起水质恶化,破坏库湾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磷浓度过高将引起三峡水库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预测了总磷浓度沿程变化趋势.针对已发生和潜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立项建设污染治理工程、开展河湖水域接触氧化直接净化技术的科研和实践、制定<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多项防治对策与建议.作 者:王海云    WANG Hai-yun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环境工程系,湖北,宜昌,443002 期 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年,卷(期):, 14(2) 分类号: 关键词:三峡建库    香溪河库湾    评价水质    污染防治对策   

篇9: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次级河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调查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次级河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调查

摘要:在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135m水位线下的支流尽管多数仍保持狭长的'河流态势,但回水段的流速明显降低,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工湖泊,适合藻类生长.库区支流的总磷、总氮浓度普遍偏高,能为藻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盐,4月的监测资料表明TP平均浓度为0.148mg/L,TN为1.90mg/L,远远高于湖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TP和TN临界浓度0.02、0.2 mg/L.如果气候条件合适,支流回水河段就具备了发生富营养化所需的流速、营养盐、水温等基本条件,有可能出现“水华”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在204月,库区13条支流有5条的回水河段水体营养程度达到富营养,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作 者:尹真真    邓春光    徐静  作者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20 期 刊:安徽农业科学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19) 分类号:X8 关键词:三峡水库    回水段    富营养化    调查   

篇10:三峡水库库首初期蓄水前后理化因子的比较研究

三峡水库库首初期蓄水前后理化因子的比较研究

根据2002-2004年对三峡水库库首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理化指标空间差异不大,主要随季节变化.部分理化指标在蓄水前后有显著差异.其中TN、TP在蓄水后与蓄水前同期比较有明显降低,分别由蓄水前的周年平均值2.38mg/L、0.274mg/L下降到蓄水后的1.62mg/L、0.132mg/L.在无机氮组成中,NO3-N高达91.25%,而NO2-N仅占1.05%,这表明调查水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透明度、浊度月变化很大,且呈良好的负相关,并在7-9月分别有显著降低与升高,表明本地区水土流失在降雨季节十分剧烈.而TP也随库区水体中悬浮物增高而显著增高,表明流失水土受磷污染严重.但由于同时期PO4-P反而是降低的',则说明此污染并不能有效转化为PO4-P.对营养状态指数(TSIM)的评价表明,尽管蓄水后库首水质污染较之蓄水前有明显降低,但仍呈中营养化水平.与国内其他大型水库比较,结果显示TP、NO3-N都远远高于被比较水库.

作 者:曹明 蔡庆华 刘瑞秋 渠晓东 叶麟 CAO Ming CAI Qing-Hua LIU Rui-Qiu QU Xiao-Dong YE Lin  作者单位:曹明,渠晓东,叶麟,CAO Ming,QU Xiao-Dong,YE Lin(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蔡庆华,刘瑞秋,CAI Qing-Hua,LIU Rui-Qiu(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刊 名:水生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30(1) 分类号:Q178.5 关键词:三峡水库   初期蓄水   理化因子   富营养化  

水产社会实践报告

水产养殖专业实习报告

水就是生命教案

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

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

基于日调节过程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研究

柴河水库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论文

环境论文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合集10篇)】相关文章:

三峡水利工程对气候影响的另一种探讨论文2022-10-25

水循环教学反思2023-01-08

山区小水电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2022-04-30

水污染论文2022-07-06

探究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论文2022-05-21

九女仙湖作文2023-08-09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浅析2023-09-18

湿地阅读答案2022-05-04

高中说明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2023-05-13

《EV71与肠道病毒》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9-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