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4篇)由网友“lov”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说明文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说明文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
空气中取水
弗雷德皮尔斯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
1.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3.“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答案:
1.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3.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
篇2: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
(三)阅读弗雷 德? 皮尔斯的《 空气中取水》一文,完成12 一14 题。(10 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 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尺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 2%很快就 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 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 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 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 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 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 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 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 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尺: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2.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 分)
14.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 容加以概括。(3 分)
篇3: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
12.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 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 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14.用声音从空 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 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
篇4:空气中取水阅读答案
(三)阅读弗雷 德? 皮尔斯的《 空气中取水》一文,完成12 一14 题。(10 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 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尺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 2%很快就 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 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 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xx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 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 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 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 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 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 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尺: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2.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13.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 分)
14.“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 容加以概括。(3 分)
空气中取水阅读答案由美作文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2.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 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 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14.用声音从空 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 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
这篇“空气中取水阅读答案”是由美作文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篇5:《空气中取水》阅读答案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2.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
3.“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 分)
阅读答案:
1.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3.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
篇6: 空气中取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空气中取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三)阅读弗雷 德? 皮尔斯的《 空气中取水》 一文,完成1 一3 题。(10 分)
①任何时候,大气 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尺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 2%很快就 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 %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 分。 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 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 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 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 40 英尺×10 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 加 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 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 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 ① 英亩尺: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第②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2.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 分)
3.“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 容加以概括。(3 分)
答案:
1.不能去掉(1分)。“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 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 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
3.用声音从空 气中获取水分;在温室中用海水作为空气调 节器制造露水;通过塑料帆网(捕雾幕帐)收集雾水。(每点1分,共3分)
篇7:取水的默契阅读题及答案
①那时,我们驻守在高山上,靠老天爷下雨才能有水喝,如果几天不下雨,部队就要断水。而在大青山的山脚,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山泉。它流经一块巨大的岩石时,形成了一个清澈见底的深潭。
②在一天施工的间隙,李班长命令集合,让我们每人浑身上下挂满军用水壶,还让几个大个子抬了一个空汽油桶。他看了看挂在坑道土墙上的马蹄钟,又抬头望望日头,说:“时间差不多了,跟我下山取水!”
③什么?光天化日之下到敌人的眼皮底下取水,难道不要命了?我满腹狐疑,随即又一想,为了胜利,即使冒死夺水也责无旁贷。
④当我们慢慢接近水潭时,通往敌人阵地的林荫道上突然闪出了4个美国大兵的身影!他们也背着沉重的水箱,步履艰难地向山上走去。
⑤猝不及防的发现,使我紧张而且激动。敌人如此之近,只消举枪点射,至少可以撂倒3个。成全我首战告捷的立功愿望!我轻捷地从背后取下冲锋枪。就地瞄准敌人,正准备扣动扳机,李班长飞扑过来,用右手一把抓住我,以不容分说的霸道和威严喝令:“不许胡来,不许射击!咱不能不讲信用,不讲仁义!”
⑥我困惑地放下枪,愤愤不平地服从了这个奇怪的命令。
⑦从深潭取水归来,一回到坑道我就跑去质问李班长。见我不依不饶地刨根问底,他长叹一口气,告诉了我一个对外秘而不宣的故事。原来,敌我双方都极为缺水,而那潭水正好处在两军阵地的中间。起初,双方为争夺山下的水源,频频发生战斗。每次较量,双方都会在水潭边丢下几具尸体,尸血污染了水源。同志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靠卡敌人脖子来点穴下套,有损我志愿军威武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
⑧于是,连排干部和战士们商量后决定对敌人网开一面,给美国佬水喝,也给自己取水开出一条活路。打仗归打仗,喝水归喝水。
⑨连里唯一一个读过高小的战士想出了一招:他把炭灰磨细,和水做成墨汁,然后在一张牛皮纸上画上如下的图案:(图片略)意思是每天上午7点至9点允许美国兵取水,我方将对汲水人员停止射击。
⑩当天早晨,我们的战士就将这张停火告示牌送到潭边,并且在指定时间內履行了承诺。没过多久,美军就明白了我方的意思,他们不仅按时派人大大方方地前来取水,有时还在规定时间內洗澡,光着身子欢快地跳舞。几天后,潭边岩石上出现了一个用刀子刻画的大拇指,旁边写着“Good”。
事情发展到后来,双方取水人员不期而遇时,也相视而笑,善意地挥手致意,甚至出现了互赠纪念品的情况!
我做梦也没想到,在大青山下的水潭边,在敌我双方惨烈的战争状态下,我们连竟然和敌人达成了暂时的停火默契!(摘自世界知识出版社《我心有歌——一个学生兵的朝鲜战场亲历记》)
1.文章起首的“那时”指的是______________的时候。
2.对第③段“责无旁贷”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属于自己的责任,无法让别人替代。
B.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C.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能向别人借贷。
D.属于自己的责任,别人无法来相助。
3.第⑥段画线句“我”“愤愤不平地服从了这个奇怪的命令”,“这个命令”的“奇怪”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李班长讲的“秘而不宣的故事”: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志愿军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从文中看,志愿军的“仁义”具体表现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将文中“停火告示牌”的图案,改写成说明性的文字,注意上下文的衔接。(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抗美援朝
2.B
3.在战争状态下,面对敌人非但不许开枪,而且还要讲信用、讲仁义。
4.敌我双方为争夺水源频频战斗;
设法告示敌方在规定取水的时间内停火;
与敌人达成了暂时停火的默契;
5.(1)对敌人网开一面,给美国佬水喝。
(2)讲信用,在指定时间內履行停火的承诺。
6.示例:用(炭墨在一张牛皮纸上)画上钟表的符号,在标着7点至9点的范围内注上“U.S.”字样,同时画上一杆枪,又在枪上画了一个大叉,再将此记号用箭头指向时间段,以告示在7点至9点停火。
篇8: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秦岭
方光华 曹振明
①秦岭横亘于中国中东部,西起甘肃临潭县白石山,东经天水麦积山,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全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气势磅礴。
②巍峨的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关中盆地“四塞以为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关中“四塞”之东、南、西三塞均由秦岭山脉所成,东边华山、王顺山、骊山,东延为肴山,横亘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南边太白山、终南山等,雄峙于关中平原的南部;西边岐山、陈仓山等,阻隔于关中西部。另外再加上尧山、黄龙山等逶迤连绵的北部山系,一起组成了关中四面环山的地形地势。在四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山脉之间,藏有许多雄关险隘。举其要者则有四处:东为潼关或函谷关,南为武关,西为散关,北为萧关。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南依秦岭,北有渭洛并黄河之要,西有华山之屏,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险厄峻极;函谷关则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咽喉;武关守中的南方门户,建在秦岭南麓陕南商山的谷涧,悬崖深壑,号称“三秦要塞”;散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南依秦岭山脉,乃蜀秦往来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另外北方的萧关居六盘山东麓,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因恃秦岭,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了“制内御外”的绝佳态势。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
③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北翼塑造了两条大河——泾水和渭水,秦岭北麓又发源了六条河流——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泾水与灞水等六条河流最后一并汇入渭水。八百里秦川即为八水的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地势舒展平坦。早在《尚书·禹贡》中,关中之地即被列为最上等的土地。加上历代所修渠道,如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等水利工程,以及汉唐诸运河的开通,关中平原的灌溉条件获得扩展,为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张良称关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货殖列传》)。至隋唐时代,关中仍有“天府”美称。
④秦岭的山林以及河流、湖泊不仅为关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改善了关中环境,使得关中气候清爽,山水相间,风景如画。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关中山水也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雅兴,仅一本《全唐诗》就留下诗篇百余首。
⑤由于秦岭与关中的战略地理优势与富庶,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长安政治中心地位前后长达一千一百多年,成为我国建都时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久、都虫模最大、历史文化遗址最丰富的中华古代首要政治中心。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历史中都极其罕见。以致古人称秦岭为“龙脉”,称关中为中原的龙首。(选文有删改)
8.秦岭有哪些重要作用?结合文意简要概括。(3分)
9.第③段结尾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分)
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 (“要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2分)
(2)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官别馆的首选之地。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1.下列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关中东边有华山、骊山、肴山等,南边有太白山、终南山、王顺山等,西边有歧山、陈仓山等,北部有尧山、黄龙山等。
B.潼关是东部进人关中的天然防线,武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散关守中的南方门户,萧关则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
C.八百里秦川为八水的冲击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洛水。
D.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以及汉唐诸运河等工程,为关中平原的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
参考答案(12分)
8.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地理优势);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9.引用《史记》中的文字,说明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
答出说明了“肥沃富侥”,得l分;答出“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得1分,共2分。
10. (4分)
(1) 第一问:要点,关键。第二问:说明了占据关中对于掌控天下的重要性。(2分)每问 l分。共2分。
(2) 不能。“自古以来”从时间上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这一点。(2分)
答出“不能”,得1分;答出作为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得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1. D (3分)
选项正确,得3分。共3分。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峰
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选自《青年文摘》第11期,有删改)
1、文章认为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2、第段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来源:Z&xx
3、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4、第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因为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在沙漠地区选试验点,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沙漠地区长时间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氮以气体形式不断挥发,而最终不能回到土壤中。
2、干旱地区种植田地,在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的前提下,土地的出产不高。
3、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的。
4、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饮食不宜过烫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C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C~43。C,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①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
研究发现,人体在37。C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C~37.2。C,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C~40。C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C~60。C。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C左右。②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C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
热饮热食不但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
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1、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细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这些结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出的?(5分)
3、划线处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说明它的作用。(4分)
4、文章句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中“可能”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2、(5分):危害有:容易发生癌变(1分);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1分);难以细品食物的美味(1分)。
途径(2分):调查发现、病理研究
3、(第一问2分):①举例子、②列数字 (第二问2分。选项不给分,但不写选项扣0.5分)答案略
4、(3分):不能删去(1分)。因为“可能”一词说明癌症除了与热饮热食有关外,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果去掉“可能”就排除了其他因素,与原文不符(2分)。
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①每当提到民航事故,总会有人要问,民航飞机上,为什么不给乘客准备降落伞。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航空公司偷工减料。互联网对此给出的解释也不少,但无论怎么解释,总会有人提出各种诘问。实际上,在民航业内,这早有定论,并不存在什么争议。
②飞机在飞行中发生事故,我们分成两种情况来看。先假设这架可怜的飞机失控了,其实这是非常稀罕的事儿,对于现代民用客机来说,要想完全失控还真不容易。完全失控意味着,要么飞机进入了无法改出的危险状态,要么就是了,机身没有办法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飞机就像调酒师手中的摇壶,乘客完全无法站立,更不用说跳伞。
③然而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都是仍然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通俗地说,飞机无论出了什么事,最后都会落地,飞机员需要做的只是让它落得轻一些,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举例来说,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在40000英尺的高空燃油耗尽,依靠无动力滑翔最终成功迫降,无一人受伤。美国阿罗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机舱突然完全破损,前半段机身仅剩下地板,仍以过山车的外表迫降,仅失去了一名没系安全带的空姐。这是因为,现代飞机的动力和控制系统,通常都有多套冗余,如果排除严重的人为失误,出现伤亡性事故的机率极小。波音747有四套液压操纵系统,坏掉三套仍然能正常控制,波音777有两台发动机,只要一台工作就能越洋飞行。如果飞机没有失控,按照正确方法进行迫降,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出现伤亡的机会是很小的。
④而跳伞可就不同了。在一个摄氏零下40度,严重缺氧的高度,一个既不是超人也不是007的普通人,抱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心态”,打开舱门造成客舱失压,然后抱着降落伞从接近0.8马赫的飞机上跳下来,他可能既不会拉伞,也不会着地动作,也不知道落在什么地方……可以想见,这个生存机率有多大。假设现在我们处在一架发生事故、正在迫降的飞机上,给你一副降落伞,你想跳吗?
⑤如果你不想,这就是本文给出的答案,一个理智的人,在危机情况下会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而不是跳下去总比听天由命强。因为此时你并不是听天由命,站在你身后的,是1来无数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经过大量应急训练的飞行员团队。也许有的人说,我就不相信科学,就不相信技术,就不相信飞行员,我就相信我自己——那这就是一种癖。放弃安全来满足乘客的癖,这就不属于航空公司该做的事了。
⑥还有的人会举出这样的例子,有的飞机在发生事故后,在低空盘旋了很久才坠毁,这个时间完全可以跳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些飞机盘旋并不是为了等死,而是在寻找迫降的机会,成功迫降的机会是非常大的。迫降失败都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发生的,在这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料,据以往的数据来看,这种可能性也不会高于3%。所以这种事后诸葛的论断,并不具有说服力,用过去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去指导未来,也很难成为有效的做法——你把今天的彩票头奖号码背得滚瓜烂熟,也很难得到明天的头奖。所以,即使在飞机上准备了降落伞,在不能未卜先知的情况下,贸然跳伞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⑦所以,民航飞机不需要降落伞。
(选自《科学松鼠会》,作者苏椰,有改动)
1.阅读全文,说说民航飞机上不备降落伞的原因有哪些。(4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3.第③段说“飞行员需要做的只是让它落得轻一些”,句中的“只”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4.写出第⑥段中加点的短语分别指代的内容。(4分)
(1)“这种可能性”指代 。
(2)“这种事后诸葛的论断”指代 。
5.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例句:
说明方法:
表达效果:
夏 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6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 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type=”#_x0000_t75“>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
22.结合文本,说说夏至这天具有什么特点?(2分)
23.过了夏至,华南西部的气候有什么变化?(2分)
24.文章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用来说明什么?(2分)
25.文章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说出两种,并指出相关语句。(4分)
参考答案
2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2分)
23.雨水量显著增加,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2分)
24.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 (2分)
25.列数字: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4分)
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
举例子: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
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 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 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 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 的要求。(2分)
2.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3.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4.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3分)
5.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1分)
6.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2分)
参考答案:
1.(2分)可行、可游、可居(1分,少一个扣0.5分);可望(1分)
2.(2分)一是透气功能;二是审美功能。(摘抄文中原句作答亦可)
3.(2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过渡作用”亦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4.(3分)因为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既“可居”(1分),又“可望”(1分),符合园林艺术的特点(1分),所以,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意近即可)
5.(1分)不是……而是……
6.(2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错一字扣1分)
篇9: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1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中考说明文阅读题题目(一)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分)
20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答案(一)
1、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所以使用了“之一”一词,就使表达更严密、更准确。
2、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与之无关的内容就不必加以说明了。
3、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的重要性。
4、一是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二是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三是海洋中有众多的鱼虾,四是相对于近海资源而言,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力巨大、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5、评分要点:①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也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希望所在。②珍爱海洋资源,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2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也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5.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
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 (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2分)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2分)
18.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5 分)
参考答案:
15.①认真、公道、普良地对人对事等。(2分)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 (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2分)
16.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1分)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17.(1)“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2分)
“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2分)
18.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1分)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2分)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2分)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整理3
成语里的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话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9.第⑤段“曲高和寡”中“和”的读音是 意思是 (2分)
20.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2分)
21.以下从第③、⑤、⑥段中摘出的句子,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B.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
C.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22.第⑤段“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句话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不能去掉。(1分)示例:如果去掉“相传”,就肯定《阳春》和《白雪》是师旷所作,但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23.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有些语言十分生动、传神,请把第⑥段中对《高山流水》高度赞赏的两个句子,认真地抄在下面的方格里。 (2分)
24.A.详细介绍“晌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
B.详细介绍“余音绕梁”是为了说明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C.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
对详细介绍三个成语在说明语段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改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3分)
25. 第①段和第⑧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4分)
知识一:
知识二:
19. hè 应和(和谐地跟着唱) (2分)
20. 举例子 (2分)
21. B (2分)
22.不能去掉。(1分)示例:如果去掉“相传”,就肯定《阳春》和《白雪》是师旷所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3分)
23.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分)
24. C 改正:详细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说明古人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3分)
26.知识一: 了解了成语词典中有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许多成语里飞扬着歌声。
知识二: 了解了成语里的歌声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迷人的风采。
知识三: 从歌唱的成语里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
知识四: 从歌唱的成语里能够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只要和以上任意两个知识点相近即可得4分)
篇10: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权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 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 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 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4. 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8分)
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弊:(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2.A
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定的数值,与 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利:(1)军用无人机可进行运输、侦查、远程攻击等,提升国家军事实力。(2)民用无人机可广泛运用于科研、交通安全、环保、救灾、娱乐等领域。
弊:(1)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2)可能侵犯公民隐私。
5.评分说明:(1)例子必须是日常生活 (2)影响可正面可负面
答案示例: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
篇11: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我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的是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也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遇有诱惑,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被经常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5.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
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 (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2分)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2分)
18.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5 分)
参考答案:
15.①认真、公道、普良地对人对事等。(2分)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 (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2分)
16.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1分)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17.(1)“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2分)
“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2分)
18.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1分)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2分)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2分)
篇12: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鼠
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地球上老鼠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类。
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筑物、仪器、电缆、图书、文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一只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要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致命的疾病。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死亡。如今,老鼠配合跳蚤使鼠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老鼠是最有效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声匿迹。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间全变成“仓皇逃窜”,最后“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害性天气和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和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也是一个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什么动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我们拭目以待。
篇13: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1、本文是一篇介绍老鼠的说明文,阅读全文后,请概括本文介绍了老鼠的哪些内容?
2、请你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作者引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个俗语的目的是什么?
4、请你说说第一段中“大概”一词所体现的说明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篇14: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过了水下廊道,就走进了橄榄厅。橄榄厅因其空间形状酷似一颗橄榄而得名。两扇大门凝重典雅,其上各有180个椭圆形凸起,既是中国古老门钉的变形演化,又是现代设计的点缀艺术。
再往内走,就到了目前堪称全球剧场之最的开阔空间——公共大厅。大厅拥有国内跨度最大的穹顶,可以将整个北京工人体育馆笼罩其中。穹顶由名贵稀有的巴西红木拼装而成,明朗大气的深红色调暗含中国传统审美意趣。
穿过大厅,终于看到了国家大剧院的主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场,三者功能不同,主色调和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
歌剧院古朴的铜门向两侧缓缓打开,一道“竹帘”从三层楼的高处垂直而下,隐隐透出淡黄色。近看,“竹帘”竟是极细的金属管编成的,时隐时现的黄色其实是纬线的颜色。这给歌剧院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面纱。
音乐厅的银灰色调从厅的外墙一直延续到室内,灯光打在沙丘般凹凸起伏的墙面上,光影交错,墙体的柔和感与天花板的壮丽雕塑感形成强烈对比,使音乐厅显得清新而高雅。
上演京剧和话剧的戏剧场虽然不算大,但场内墙壁上的紫色、暗红、橘色、黄色的竖条纹规则相见,使戏剧场显示出沉静中见跳跃的美感。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壁纸竟是由浙江丝绸经过防火处理后织成的。
信步国家大剧院,你会看到处处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处处都洋溢着科技与艺术的浓郁气息。在不知不觉间,你的情绪就会被带向另一个故事场景……
1、文章说明了国家大剧院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2、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由 向 的 顺序来介绍国家大剧院的。
3、请从文中提取相关短语,概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各自的主要建筑风格。
“歌剧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音乐厅”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戏剧场”的主要建筑风格是: 。
4、文章首段划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2分)
三、揭秘雪崩
1999年2月的一天,几个滑雪者动作娴熟地沿着山坡向下滑着,大雪映衬着他们潇洒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纷飞的燕子。突然,“咔嚓”一声异响,紧接着一团雪雾从身后冲了下来,很快埋没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房,居民们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l04一l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一样。
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雪崩选择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用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做“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方法。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一自然段则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一自然段运用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什么?
3、从本文来看,发生雪崩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基本条件一:
基本条件二: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人们利用哪些方法来预报雪崩?
5、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雪崩的特点。
四、天桥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统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桥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的天桥将是一种立体化的综合结构,天桥将把整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在不同层次上连接起来,人们可通过天桥从这个商店走到那个商店,从家里走到医院、学校、办公楼,或者走亲访友,或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天桥,采用 顺序,按照 式的说明文结构,依次说明了天桥的分类、、、、。
2、本文除第一段外,其它各段在表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段首用 句概括文段的内容。
3、文中划线句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说说下边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苜蓿型、环型、喇叭型等。
五、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2900公里。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粘性流动的形式,缓慢的改变形状。
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3470公里,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公里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振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振动便是地震。
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
1、依据本文的介绍,请说说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2、作者在写了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后,为什么又写了“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这样一段话?(3分)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1000公里的固体内核。
六、晕
——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 “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气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现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亿兆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就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但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美丽的“晕”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
2、第②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
。
3、第③段中“这一发现”指的是什么?
4、本文依次从(①段)解释概念、(②段) 、(③—④段) 、(⑤—⑥段) 等几个方面来说明“晕”。
七、
沙漠化号称地球健康肌肤上的“毒瘤”,它悄无声息地蔓延着,吞噬着肥沃的土地,吞噬着生灵生存的环境。面对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除了采用传统的植树造林绿化沙漠外,还频频使用新招防止沙漠化。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要在荒芜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种草,改变沙漠中缺乏绿色植物的现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砾;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
科学家于是利用“生物工程”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工程植物”,这种植物具有抗旱性和经济性,以用于沙漠改造。荷兰一家公司用大肠杆菌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植物中,使植物增加海藻含糖量,从而使“工程植物”增强耐旱性和耐寒性。日本科学家也研制出了一种含过氧化氢酶的“工程烟草”,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可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行广泛种植。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
目前,各种沙漠绿化的方法成本都比较高,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不太明显,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如何使降下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从而摆脱在沙漠中缺水植物无法生存的现状呢?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现代“定风丹”,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这种看上去像一块果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分子固化。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根部埋入土中,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固体水就会逐渐缓缓释放,可在3个月的时间内为树苗源源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层,树苗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固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风沙流动大不能固定是沙漠化难以防止的主要现状之一,为此,科学家们最终研制出了几种无害化的固沙剂,以进行“化学固沙”。所谓“化学固沙”,就是用固沙剂将表层沙漠加以粘合,从而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固沙剂是对造纸废液进行化学改性之后产生的,这种产物除了具有非常好的黏性之外,还是一种可以缓缓释放营养的有机肥,并且具有较好的吸湿和蓄水性。“化学固沙”同时能解决两大世界难题:既解决了沙漠飞扬的难题,又解决了造纸废液污染环境的难题。
1、请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并结合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2、科学家治理沙漠的三种新技术分别是针对沙漠中的什么现状入手研究的?
3、根据文中划线部分的内容,请你从方法、性能、目的三方面给“工程植物”下一个定义。
4、从第二个小标题“‘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中,你能看出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吗?并请结合这部分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5、假如央视要做一个“预防土地沙漠化”的公益广告,请你为这则广告拟一条广告语。
八、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2、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3、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
4、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九、世界水资源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乘以10的14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乘以10的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相比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斗争。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这篇说明文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点是 。
2、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因。请从文中选出两个要点作答。
要点一:
要点二:
3、这篇说明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和 。
4、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中的哪两个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可以解决
材料二可以解决
5、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十、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
3、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
4、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
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十一、说鼠
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按照动物学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地球上老鼠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类。
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筑物、仪器、电缆、图书、文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一只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要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致命的疾病。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死亡。如今,老鼠配合跳蚤使鼠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老鼠是最有效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声匿迹。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间全变成“仓皇逃窜”,最后“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害性天气和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和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也是一个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什么动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我们拭目以待。
1、本文是一篇介绍老鼠的说明文,阅读全文后,请概括本文介绍了老鼠的哪些内容?
2、请你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3、作者引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个俗语的目的是什么?
4、请你说说第一段中“大概”一词所体现的说明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十二、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
而是向着高技术、多平台、多手段和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海、陆、空等多种海岸监视系统。
海岸监视雷达是海岸监视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它采用了短脉冲的窄波束,配备高增益天线,以提高系统的远距离监视灵敏度和分辨率。美国制造的“衣萨特”雷达的天线孔径达5.5米~7.5米,能承受速度高达约每秒78米的狂风,可安装在高塔上进行远距离、超远距离监测。海岸监视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发现目标的雷达,还需要能从多个船只中识别出真正有用目标的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每分钟可处理2000条信息,每2秒钟更新一次数据。另外,自动识别系统提供的信息很容易添加到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雷达图片上,有效弥补雷达盲区和因干扰或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信息缺失,扩展系统的实际覆盖范围。为了使犯罪分子防不胜防,布置在海边的监视系统必须要有很强的机动能力。为此,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方便快捷的机动海岸监视系统。
海岸监视系统还需要借助水下传感器。它可以将水下需要探测的目标与海洋生物或海面反射等干扰物区分开。操作人员综合主动成像声呐和被动声呐提供的信息,确定探测目标的性质。
在所有的海岸线海空监视系统中,最有名的是美国的海军空间监视系统。该系统是美海军航天司令部空间监视中心负责操纵的,由3座大功率发射站和6座接收站组成。整个系统可监视4800公里海岸线,监视范围从海岸线向外延伸达1600公里。
卫星定位系统也是监测海岸线的一个重要手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导航定位与数字通信基本功能可以有机结合,通过装配在舰船上的用户终端为舰船导航。同时利用系统特殊的定位体制将移动目标的位置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传送至指挥所。通过完成移动目标的动态可视化显示以及指挥指令的发送,实现海岸移动目标的指挥监控,达到有效地确定非法目标位置的目的
1、指出现代海岸监视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2、通读全文,指出文章的说明顺序。
3、陆地海岸监视系统包括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4、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5、科学研究服务于生活实践,这在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来了?
十三、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①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或“海洋黑洞”。在“无底洞”所在的海域,发生过众多起神秘海难。目前所知海洋“无底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
②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半径约3海里。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洋流。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及电磁反应。
③2007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专程到印度洋“无底洞”科考,考察的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尝未认识的海洋“黑洞”。探测发现,“无底洞”海域海水振动频率高且波长较短,而其周边附近海水则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由此推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他们还在“无底洞”探测到29艘大型失事船只,平均每海里失事的大型船只高达4.5艘,假如以每艘海难船罹难30人计算,就有惊人的870人葬身“无底洞”。
④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里亚岛的阿哥斯托港附近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大量吸取海水的“无底洞”,人们称之为地中海“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替海水做了“记号”。这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里,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他们把130千克负有特殊使命的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抛掷入旋转的海水里。一会儿所有塑料小颗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然后被无底深渊所吞没。
⑤科学家们对这次实验寄于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把其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的“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又流到了哪里?地中海“无底洞”成了千古之谜。
1、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请选用文中原话回答。
2、文章对海洋“无底洞”,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分析第④段加点词“据估计”,具体说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
5、第⑤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具体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十四、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有改动)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4、第②段介绍研究利用细菌电池发电时,为提高发电效率,操作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5、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6、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十五、改变人们生活的智能技术
①智能技术,确切的名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一起被世界学术界称为人类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
②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而且它的几乎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兴智能技术,究竟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下面,我们不妨列举一些事例让大家了解、领悟和体验。
③在大城市里,人们使用交通卡乘坐公交车、地铁和出租车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一张薄如纸片像名片一样大小的交通卡,为何在读卡器上轻轻一刷就如此迅速地为你支付了车资?原来是你看不见的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人工智能资费系统承担了整个付费过程:读卡器用无线信号读取并确认交通卡集成电路块中的信息,再按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诸如上车或进站时间、路程确认、分级扣款等一系列操作,还要进行线路间的费用清算、换乘优惠等处理……这些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和相当长时间来完成的作业,却在分秒之间由计算机芯片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来代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④你只要留意观察一下,在每个城市、各个行业都能发现人工智能的蛛丝马迹:银行24小时开放的自动取款机;超市、商场和餐馆中的结帐机、信用卡刷卡机;地铁、轻轨和火车站的自动售票机、电脑自动查询机;宾馆、高级写字楼的自动门禁、房门卡、感应水龙头、冲便器;汽车里的电子导航、倒车自动防撞装置、电子车锁;医院里的电子病历、电子查房、专家诊断系统和异地远程会诊及手术;设备制造工厂的无人化自动装配生产线、自动焊接、自动喷漆;发电站、自来水厂和煤气公司的自动控制、处理、显示系统;学校、培训机构里的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军队的智能火炮、制导导弹、无人飞机及电子模拟军事演习;体育场馆里比赛用的准确电子计时器、起跑器、芯片足球、鹰眼系统等等。
⑤在世界时装之都巴黎,顾客瑟琳娜走进时装店。店员带她进了一间被称为“电子试衣室”的房间。房间里空无一物,四周是与人同高度的巨大电子玻璃幕墙。接下来,瑟琳娜小姐居然在四面的电子幕墙上看到了商店里所有款式的白色长裤,瑟琳娜小姐选中其中一条后,霎时间,电子幕墙上出现了一个和瑟琳娜小姐身形尺寸一模一样的虚拟模特,她穿上了选中的白色长裤,并向瑟琳娜小姐滚动展示了在不同角度、不同姿态时的整体形象和服饰效果。这让瑟琳娜小姐惊喜万分。因为她不仅再也不用经历那种因为脱衣、穿衣带来的尴尬和麻烦,而且可以更清晰、更自由地欣赏和感受服装的魅力。
⑥专家们表示,作为联系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智能化技术其应用的序幕才刚刚拉开,在21世纪人们将亲眼目睹和体验智能化技术在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深刻变化,进而进一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1、理解填空。(5分)
(1)这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的重点内容却是 ,因为前者作为尖端科技,很难给非行业内人员说清,而后者却是人们的所见所闻,甚至是亲身体验和感受。
(2)这篇文章先说什么是智能技术,接着说智能技术怎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即智能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最后说明智能技术的未来前景。这使用的是 顺序。文章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具体地说明了 ,使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2、根据全文内容,结合第③段划线句,概括归纳智能技术使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有了改变(即智能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要归纳出三点。
3、如果从第②段中选择两个四字词语概括智能技术的特点的话,哪两个词语最恰当?
4、有人说,智能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工作岗位,夺走了许多就业机会,随着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必将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安。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说说你的看法。
★ 单元测评题及答案
【说明文空气中取水阅读题及答案(精选14篇)】相关文章:
《人类水资源现状》的阅读训练题答案2022-05-27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阅读及答案2022-05-08
狂泉范文2023-10-29
《宋史列传第五十六》阅读题答案及译文2022-10-06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解题策略2022-05-08
关于周礼《沙漠章鱼千岁兰》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12-27
杨昆《警惕电子雾》初中说明文阅读题与答案2023-01-18
《环境与学习》阅读题及答案2022-04-30
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攻略2023-03-02
《不知有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202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