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书馆印象

时间:2023-08-01 08:25: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图书馆印象(精选11篇)由网友“流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新图书馆印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图书馆印象

篇1: 新图书馆印象

新图书馆印象

文/丁敏

如今的市图书馆是灾后重建的新馆,位于利州广场南侧文化路588号,毗邻广元市博物馆、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广元文化艺术中心东区。新馆建筑面积为6373平方米,馆藏总量20万册,共有13个服务窗口对市民开放,可供读者阅览的有400余种杂志、60余种报刊以及50台电脑用于免费上网和查询资料等,能同时接待500位市民看书阅读。7月起市图书馆新馆启动试运行,现已正式对外开放服务窗口20个。有少儿、报刊、电子、盲文阅览室、社科书库、自科书库、读者自修室、古籍图书室等服务窗口。

如今,走进设计独特的新图书馆馆大楼,整体造型宏伟大气,宽敞明亮。便捷的现代化管理,环境清幽的就读环境,都使人流连忘返,顾盼生辉。就说位于一楼室外的阅览室吧,明亮通透有五层楼高的玻璃天花板,不但能让读者遮风避雨,还能同时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在那里新增添了造型别致的新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介绍家乡风貌以及本土作者的书籍与画册。在书籍中央,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鲜花和造型别致的艺术盆景,其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偌大的厅,环境清幽雅致,别有情趣,是读书人的好去处。

环视四周的墙面,图文并茂,随时都有专业或业余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佳作定期展出,让读者大饱眼福。阅读环境就其面积就增加到旧图书馆的很多倍。如果你有闲情逸致,在某一个天气晴好的下午,亦或是细雨霏霏的清晨,坐在这安逸的沙发上,手捧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累了看看天,乏了听听雨,偶有暗香浮动,时受艺术盆景的熏陶,一阵飘渺的轻音乐从耳旁掠过,真是一种难得地的放松和享受。

跨进图书馆二楼,那里有社会科学书库图书借阅室和报刊、少儿阅览室各一间。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图书借阅室内有专供读者存包的电子箱,借阅室内新添置的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桌椅、一批崭新的书籍和杂志,馆内工作人员也有新来的年轻人。总之,一切都有新的变化。

图书室的书籍归类整理有序。如果你要借阅图书,只要在旁边计算机上,输入你想要借阅的'书籍名称或者作者名字,就能在浩瀚书海里,一秒钟搜索到,再按编号索引寻书,便能快捷地找到你想要借阅的书籍。以前市民来借书都是全手工填写借阅记录,不仅仅耽搁时光,偶尔还会出错。此刻借阅书籍,只要工作人员用扫描仪一扫需借阅书的条码,书籍的名称、数量和借阅人的信息就被准确的记录在电脑里。与老馆相比,新馆借阅流程已完全实现自动化,省去了以前手工操作的繁琐。

新图书馆三楼是电子阅览室、自然科学书库、少儿外借室、过期期刊库房。四楼是古籍图书库、资料查阅室、自动化部、读者自修室、工具书库及多媒体视听室和报纸库房。五楼就是图书交流书库、学术报告厅以及和工作人员办公区域。

环顾四周,每个阅览室都是窗明几净,比原先宽敞明亮了许多。

但我还是觉得藏书不够多,新书还不够新。我去的时候正是正午时分,偌大的图书借阅室只有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在挑选需要借阅的书。在报刊阅览室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看报,一会儿老人拎着菜篮也回家了。我一个人在杂志室翻阅杂志,感觉清冷得很。也许是午休时光,大家都回家吃饭了吧。本想借两本杂志回家慢慢欣赏,得到的回答是:不外借。好失望。前几天去还书,正好是假期,来借书还书和来那里自修的学生多了很多,也有许多家长带小孩来此阅读的读者。大家都自觉持续着那里应有的宁静。那里真是学子们看书复习的好去处,我不禁自叹道!

好怀念以前的图书馆。记得那时旧图书馆有一株年代久远的大树,很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感。旧图书馆,虽然很小,但也很温馨;虽然很旧,却也能感受到书墨飘香的味道,虽然书较此刻少,但却近在咫尺,杂志还能外借带回家慢慢品味。只可惜此刻的新图书馆离我家相去甚远,再也没有随时把时尚杂志带回家后的欣喜了,再也没有那种夜品墨香意无穷的惬意了(我是买书不读只借书才读的人),再也没有近在咫尺随时借阅的方便了。但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新图书馆多功能的广泛使用以及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所带来的便捷以及其他诸多变化却能惠及更多的市民,却是不争的事实。

篇2:图书馆印象散文

图书馆印象散文

静、敬、净,三个字,从左到右的顺序。

银白色的字,端正的体,以蓝色背景的标签衬托着,静静地贴在图书馆阅览室雪白的墙壁中央,大而醒目。

蓦然抬头间,不经意地看见了它们,霎时,一种异样的情绪,遍布了全身,包括心底。有震撼,有凝重,还有无以名状的崇仰。仿佛这一室的书籍,铺天盖地般,全化为一股涓涓细流,汇入这三个字中,融合着,沉淀着。

于是,静、敬、净,便成了这图书馆的魂,彻透的灵魂。

静,是一种境界。

印象中,图书馆总是极静的,偏隅于嘈杂世界的一角。走进这里,脚步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连呼吸都不敢大力,生怕惊动了藏在书页里的隐匿和神秘。

所以,这里的声响,只有轻巧的跫音,缓缓的书页翻动。每一个人都或坐,或站,品读着自己面前的书。彼此之间,偶尔的交谈,声音也是低低的。

然而,这还不是静的全部。

空间的安静,是图书馆独有的氛围。最重要的是人的心静。

一个人若是心不静,书便读不下去,即使读了,也是枉然。只有什么也不想,顺着文字的脉络,抚摸栖身于文字间,等待世人探究、寻觅的真谛的源泉,才能明白什么方为读,什么方为书。

心静,不是容易做到的。何况,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更是奢侈。它不像维持图书馆的客观安静,只要不大声说话,不放重脚步走路,便是一室清净。

或许,这与修养有关,或许,它需要的是渴望知识的热切,和按捺激动的冷静。

不管怎样,只有达到静的这一境界,才能长久地在图书馆里停留,并不断地来去。

室静,心静,方为真正的静。

敬,是一种态度。

一排排的银灰书架,整齐的书册,以及略略泛黄的纸页,让图书馆萦绕着肃穆、庄严的气息。仿佛在时光的熏陶下,历史慢慢沉淀,然后,在这里停留。

于是,善恶、对错、爱恨、悲欢、离合,全都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无限地放大,再放大。让每一个沉浸在图书馆里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从而,对这里,再生不出亵渎和猥琐之意,并且,敬重开始在心底生根发芽。

这种氛围,更有利于让我们进入“敬”的另一层次,那就是对待知识的态度。

对待知识,不能与它们卑躬屈膝,乃至于匍匐于其脚下,顶礼膜拜,亦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它们,一副鄙夷不屑的模样。

敬重,才是唯一真理。

知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而在学习、吸收知识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会发觉,自己知道的越少,本身于宇宙而言,越渺小。而敬重之心,越发地真挚,越发地纯净。

牛顿曾说过,“我不过就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很大程度上,我们认为,这是他的谦虚,是一个伟人的高尚。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知识的一种敬重情怀?发自内心,而又真实诚挚。

敬,敬得是庄凝的氛围,敬得是浩瀚的知识,敬得亦是自己。

因为,只有敬重自己,才能以一种平等的姿态,虔诚地与知识对话。

净,不止是窗明几净。更多的是灵魂的澄净。

净是与脏相对而言的。

大多数的图书馆,入目第一眼,永远都是干净的地面,干净的桌椅。书架与书架之间,排列地整齐,书册与书册的缝隙,亦是整洁的。几乎触摸不到半点灰尘,寻找不到一分的残留污渍。

这些,都是图书馆管理员能够轻易做到的。

我们所要谈的,是灵魂的净。

灵魂是一种很飘渺的东西,但又是每个人都关注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高尚而纯净的灵魂,可是,在熙攘的人群中,在碌碌的生活里,我们一边成长着,一边受着世界的浸染。不知不觉间,灵魂的纯净被灰尘遮掩,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因此,我们渴望自己的灵魂可以恢复纯净如初。这也可以说,是每个走进图书馆的人的最终目的。

在书的世界里,世间的一切肮脏都能够涤荡。自然,包括灵魂被覆盖的纯净。

再一次凝视,静、敬、净,它们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墙壁上,却仿佛以活的灵魂,在不动声色之间,将一室的所有,全部收拢。

篇3:图书馆印象经典散文

图书馆印象经典散文

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去图书馆了。

也许是那座小型的图书馆与我相距不过百余米,略略举步就到了的缘故。又或者,是喜欢上了那份心存敬畏在整齐划一的书格前做一次次倾心地徘徊或留驻的感觉?归根结底,我想应该是那一脉脉泛着水墨清香神秘幽雅的气息,能与我内心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遥相呼应。

当我立定于厚薄深浅颜色字体不一的书册前,总觉得那一个个跨越时空却又永不消弭的名字背后,仿佛都有一个宽袍舒袖长发飘飘影影绰绰的身形。有的凝眉浅笑,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形容枯槁,有的潇洒风流。随手一笔,就把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那方浩如烟海的历史的天空凝滞于这小小的斗室方寸内。于是,思绪伴着时光疏忽远去,唯有岁月的流景站在落满烟尘的扉页上,与我默然相对。恍惚间,竟不知道身处何处,今夕何夕了。

图书馆最初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这神秘大半源自于我的父亲。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充满敬畏和好奇:父亲娓娓讲述的那些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童话故事和幽默诙谐的经典传奇,究竟从何而来?他的脑子里为何会长出那么多人所不知的事情?以至于我常常会疑惑着去摸他的头,甚至揭开头发来仔细看那些故事究竟是藏在哪一处。父亲只是宽容地笑笑,等我能够抱着字典一一对照认字以后,便将我带去了他所在学校的图书馆。

跟现在气派敞亮豪华的图书馆相较,也许那算不得什么。毕竟那时候的办学条件跟配套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充其量那也就是空出来的一间教室,里面平摆了一排又一排整齐的长桌和条形的柜子,上面码放着一本本大小厚薄不一的书而已。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突然之间置身于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书的世界,里面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已经是一种发乎内心的强烈震慑了。再加上那些书名大多字体繁复,极难辨认,比我家书柜里的多得多,新得多,也丰富得多,更是让我目不暇接。

父亲指着那些书说:“你看,我所知道的东西都是它们教我的,你也可以。”小小的心呵,立刻便半是欣喜半是懵懂的讶异。于是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在那些书架前穿行,只能怀着敬畏和憧憬,将目光从一本书挪移到另一本书上,然后用小手轻轻地、轻轻地摩挲那些散发着水墨清香的扉页。还记得父亲拍拍我的头,用手指将藏书间画了一个圈,微笑着说:“等你看完这些书,你知道的,也许比爸爸还多。”是么?我兴奋起来,继而又有些颓然:“这么多,我怎么看得完?”父亲抽出一本带插图的安徒生童话选,温和地说:“一本一本看,慢慢来。先从简单的看起,不懂就问,或者按我教你的方法查字典。”

我捧着那本故事书,如获至宝,回到家就逐字逐句地品阅起来。根据彩图,连猜带蒙居然被我一口气就囫囵吞了个大概。所有的视线和心绪立刻便被书中生动精彩的描述深深吸引,继而开始迷醉于那个新奇瑰丽,丰富斑斓的精神世界。我是那么同情善良美丽的小公主,憎恨那些恶毒凶狠的巫婆和坏人;喜欢勇敢聪明的王子和英雄,爱极了那些幸福圆满的结局。关于人世间的美丑善恶以及纯粹的爱与恨,基本都是从那些单纯唯美的童话故事开始的。

也许连安徒生本人也没有想到,他会对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会受到如此久远的爱戴。是的,历史记住了他,以至于今天他都能从容淡定地站在我们面前,微笑着讲述那些至纯至性的童话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还会一代代延续着讲下去,历久弥香。

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那么中华上下几千年星河浩瀚的历史文明,该是由多少个这样的安徒生,锲而不舍,怀着对泱泱华夏这个古老国度的热爱和憧憬,用一笔笔饱满赤诚的浓墨重彩拓下源远流长的星云岁月,方汇成一条璀璨夺目的河流,傲立于世,奔流不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先从记忆里跳出来的就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千古风雅的沧海明珠,我自小就在父亲的指点下呀呀成诵。而父亲绘声绘色为我讲述的那些风雅奇趣的名人轶事,更让我耳濡目染。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就像一个个含笑走过眼前的长者,温煦儒雅,安静地看我慢慢成长。那时候,小小的我虽还远不明了历史文明的传承究竟是怎么回事,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那古朴含蓄凝重悠远的意蕴就像一条引线,将我一步步带往博雅深幽的文学世界。从此,我执着于徜徉在他们端砚泼墨的辞笔中,小心揣摩他们浪漫豪放或婉约优柔的诗怀,领略那潇洒不羁、心怀天下的抱负和永不褪色的绝伦风采。

那时我记忆力极好,但凡看过听过,基本能将内容复述个大概。于是,常常有一大帮年岁相仿的孩子围聚在我身边,带着仰慕和欣赏,带着讶异和折服,甘心为我驱使,只为我懂得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往往随口就能说出几个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名或书名,也能为他们解答一些困扰好久的难题。比如一首诗的作者和年代,比如他曾经在何处有何政绩或是奇闻轶事,听得他们一愣一愣地。由此赚得不少小孩子气的可笑虚荣,而书,更是成了我更加挚爱的源泉动力。

当然,我所看的书毕竟有限,所知道与懂得的也毕竟有限。一个孩子,真正能够了解透彻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好在我有足够的好奇心和耐心。而图书馆,也自然成了年少的我最爱去的地方。节假日,作业完成的课外时间,我都可以长时间的泡在里面,抱一本心仪的书,不管不顾耐心地啃,直到管理员催着关门。有时夜深了,怕父母责恼,躲在被子里用小电筒偷偷地看,只为不舍得放弃里面哪怕任何一个章节。现在想来,很是佩服那时的恒心和毅力,若依然恒持,则我的修为远不止目前这种状态。

那时在父亲和老师的指导下,我迅速看完了一些中外名著,知道了莎翁,雨果,托尔斯泰等世界顶尖级大文豪,也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喀秋莎》这些大部头。连《红楼梦》那么生涩难懂篇幅极长的线装书,我都能一字不漏地看下去。当然,仅仅只是读读而已。无数红学家毕生精力所集尚不敢说完全通透的文学巨献,又岂是一个孩子能读懂的?但至少我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有那样的一本书,是一个叫曹雪芹的老先生穷其一生留下的艺术瑰宝,也知道那本书里有一群才情斐然美丽静好的女子,成就了一阙悲金悼玉的情怀和一段镜花水月的姻缘,足矣。

第一次父亲为我画下的`那个圈,就在我如饥似渴的翻阅中逐渐缩小,大大小小的书,被我看了个十之八九。以至于学校每一位老师见了我都喜欢拿一些课外知识来考问,而我,大抵半数都能勉强应对过去。也正是因为我的爱看书,才顺理成章成了学校图书管理员,享有绝对的优先阅读权和闭馆权。

每次当我穿过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林木和草坪,轻轻打开那间坐落于学校最深处的图书馆时,总以为略显昏暗的角角落落,有些袍袖宽大又嶙峋飘逸的影子随意坐立,只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作低声细语地交谈。这语言,完全跨越了世纪和国界,跨越了年代和等级。对于我的到来,他们只以千年的目光淡然穿越,然后依旧在幽暗处,任光线斜斜地照进来,任暗影与尘影交织。反倒是我,总觉得这样的突兀,会惊扰了那些安静清雅的魂羽,是以每次开门,总尽可能地小心。

当初图书馆之于我的神秘印象早已淡去,但它博大精深和晓古通今的胆魄以及袖吞历史襟藏文明的风雅,却令我一顾再顾,不忍舍别。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图书馆情结始终不曾改变,且逐级递增。无论学业多么繁重,时间多么紧张,风风雨雨,我都是图书馆的常客。以至于我的同学一旦找不到我,最流行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去图书馆,她一定在!”

是的,一座小小的图书馆,其实藏纳着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每一段历程。风云变幻的岁月沧桑,都能从这里找到蛛丝马迹。那么,图书馆里收藏和珍贮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字句堆砌,更是一段段或明或晦的云烟过往,是让人掩卷沉思怅然喟叹的辛酸史迹。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从远古时代到夏商周悠远的韶乐叮咚敲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火山灰;从雄风初具的汉武风云到悲怆逍遥的魏晋风骨,从浮世华章的盛唐遗韵到山河破败、风雨飘摇的靖康之耻;从曾经风生水起的大清帝国到一个王朝湮灭的背影,都在这安静的角落里,一幕幕交替着演绎。而我小小的跋涉,不过是跬步千里,又怎么能囊尽一部岁月的巨幅卷轴?即便我将一生都匍匐在这块土地上,亦不过是沧海一窥,只是这一瓢水,我已甘之如饴。

至今,我依然无比热爱着图书馆,依然保持着捧读如神明的习惯。我喜欢走进我灵魂熟识的角落,一遍遍仰视,一遍遍浏览,一遍遍在心底呼唤着我所深爱的名字和文字。当我的指尖在泛着微黄或崭新的扉页上划过时,暗涌的思绪仿佛在跟隐逸着的他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白了。他们絮絮说着,神情激昂,怀着对某个时代的虔诚。而我,只能怀着敬畏和小心凝神谛听。只是这对白隔了千万里的距离,千百年的岁月,只有我知道,只有那些曾经悦纳过我的阅览室知道。

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不知倦的我。这个小小世界,假如可以,我愿就这样调着时光的沉香让它慢慢发酵,不问耕耘,亦不问收获,只任生命的年轮和岁月的转换一圈圈碾过,任风雨阴晴都在一张小小的书桌上留下淡如清影的斑驳。那时的我,会微微一笑,悄无声息化作那泛黄的一页,归寂于这浩如烟海的古帙旧卷,供后人细细翻阅。

篇4:图书馆印象诗歌

图书馆印象诗歌

静一些,静一些,

这里是书山,

这里是学海,

凡是驻足这里的人,

求知的眼似决堤的海。

静一些,静一些,

这里勤为径,

这里苦做船,

凡是驻足这里的人,

拼搏的心像高昂的帆!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不知月儿圆圆,

呼做白玉盘盘,

有寂寥的嫦娥,

飘香的广寒。

遥想那射日的英雄,

射不中少女的.心胸!

不知神女瑶妃,

以为乱石一堆,

有大禹的治水,

三顾而不回。

更有千年的等待,

凝成爱情的丰碑!

不知银汉迢迢,

以为碧水遥遥,

有织女的金梭,

牛郎的执着。

更有七夕的鹊桥,

葡萄架下的传说!

含笑地说

——遥想母亲

是谁推开生命的门?

让我在明媚中感受春的美,

母亲笑着:

不是我,是风!

是谁温暖满目的霜?

让我在萧瑟中领略秋的爽,

母亲笑着:

不是我,是枫!

是谁隐忍心中的痛?

让我在奔波中知晓双肩的重,

母亲笑着:

不是我,是蜂!

是谁指引人生的路?

让我在低谷中坚持攀登的步,

母亲笑着:

不是我,是峰!

篇5:去新图书馆

去新图书馆

去新图书馆正文:

去新图书馆 浙江省温州市  建设小学 一(5)班  任炜    早就听说图书搬新家了,今天,太阳公公笑眯眯的出来了,我和爸爸去新图书馆看书。我和爸爸都是第一次来新图书馆,不知道大楼楼层,先看了大楼示意图,然后去了六楼儿童区,我一看那里的`书可多啦,有很多书我都看不懂。爸爸说:“你年龄还小,以后多看书,就会增长知识,我们共同学习吧。”我听了爸爸的话后,我下定决心要多识字。最后爸爸办了一个图书证,以后我要经常来看书。投稿:-1-2 18:33:09

篇6:参观新图书馆

参观新图书馆

参观新图书馆正文:

参观新图书馆参观新图书馆

温州市实验小学 三(7)班 黄海涵

听说新图书馆开放了,我日夜盼望前去参观,今天终于有了机会。

新图书馆坐落在府东路和府西路的交界处。站在图书馆前,抬头望去,图书馆就象一本刚刚打开的新书,左边的书架上放满了书。

走上高高的`台阶,来到二楼大厅。大厅里聚集了许多人,他们正在办理图书证。大厅左边墙壁上,悬挂着一块大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厅的右边是电子游览区,里面基本上已座无虚席,人们正忙着上网查找资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我也试着坐在一台电脑前,上了实验小学网站,还给同学们留下图书馆的问候呢!

上到三楼的社科图书借阅区,只见一排排大书架上放满了不同种类的书籍。人们有的站在书架前挑选自己需要的书籍,有的安静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做笔记。我们接着参观了科技借阅区、报刊借阅区和特色借阅区,可惜六楼 亲子阅览区还没有开放,否者,我一定也要借一些书。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是双休日,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图书馆。爸爸告诉我,现在是知识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人们为了更好地工作,就利用业余时间来充电。听了爸爸的话,心想,我现在在学校要更加努力,把知识学好,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程胜芬

(投稿:xszw 于 2006-4-4 19:17:54 编审: )

篇7:新老师印象作文

开学了,“辞旧迎新”!每个班级都迎来了新老师,他们容貌迥异,各有所长。比如我们班,就来了一位颇有特点的语文老师——姚老师。

姚老师高高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对姚老师有了一些了解。姚老师最大的特点便是“两面派”,他对我们时而幽默,时而严厉。

语文课上,同学们完全被姚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他忽高忽低的语调,课堂气氛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大家纷纷沉浸在课文中:与林海音一起窃读;和苗苗一起,去采访季羡林老先生;跟着尤安·艾肯一起在书的王国遨游……老师还不时请同学回答问题,“答得好!”、“完全正确!”,短短几字,却给予了同学们无限的'信心与肯定。不一会儿,由一峰独秀,到三五峰呼应,再到千峰林立,大家都开始踊跃地回答问题。

但,姚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同样严格。一天下午,姚老师提着作业,横眉竖目,紧绷着脸走进教室。我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了,‘变天了’, ‘要下雨了’。”果不其然,姚老师站在讲台桌前,厉声说道:“近来同学们对作业的态度有点松懈,不过关的要重做……”说着,一个个点起名来,每念一个名字,我们就胆颤一阵。平日里喜欢见缝插针,蒙混过关的同学这次算是“老鼠见着猫”了,任何的偷工减料都瞒不过姚老师的眼睛。“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很快,几位偷懒的同学一一“落网”。

姚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两面派”:“阴睛不定”、“喜怒无常”。但我知道,这阴与睛之间,包含着对我们浓浓的关心。

篇8: 新学期新印象作文

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美丽的校园。它为我们贡献美好的环境,为我们默默付出。在它的养育下,我们不知不觉长大了六岁,也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雨天和那个晴天,心中顿时会涌起一股热流,我的心变得暖洋洋的。

一个阴沉沉的下午,我们的生词没有过关,老师就守着我们记忆,我们大家就一起读生词,老师和先来接我们的家长谈着话。过了一会儿,老师让我们重新听写,我们看了好几遍,所以很熟。当老师给我念道“学生”这个词的时候,外面突然电闪雷鸣,我心里慌了。老师的话音刚落,“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家长也都来了。我们听写了好久,这时,我们已经过关了,可风刮得更加猛烈,雨越下越大。我们有家长接,有伞,可是老师什么都没有,连外套都脱了,没有穿,我们那时没有一丝心思,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打着伞到家里,老师却是淋着雨到家里了。因为她也没有要我们的家长递给她的伞。

第二天,老师告诉我们她很开心――即使被淋成了落汤鸡,也十分开心。我那时只是个一年级的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可是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就明白老师当时之所以说哪怕淋了雨也很开心的意思了:老师怕我们淋着雨,所以没有要递过去的伞,可是老师付出了劳动,看我们个个记住的词语,她有了收获,所以开心。因此,如今我一见到下雨了,就像见到了老师。因为我相信是上天被老师感动了,才下了一次又一次的雨,我觉得开心无比。我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雨,爱上了雨景,仿佛那雨景里有老师对我的无限期望与关怀。

忆完那个雨天,再忆那个晴天,心里必是更加温暖。那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决定叫其他同学帮我们买书,我就找了一个同学帮我买。第二天,其他几个同学叫帮买的人都没买来,我失望了,心想帮我买书的同学肯定也一样。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帮我买的那个同学来了,真的是应了“一诺千金”这话,他买了书来。后来我俩就成了朋友,因为他讲了诚信,我觉得这份友谊跨越了一切,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在我的第二个“家”――校园中,的确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岂是两三件就能说完的?因为它们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所以这些印象在我的记忆深处是不可磨灭的。

篇9:老北京新印象随笔

老北京新印象随笔

进京办事、观光旅游在这个年代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年都可以有数次机会。不过近些年对京城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最起码是不羡慕。现代化的都市似乎总是与嘈杂的人群、拥堵的道路、污染的环境、总觉高人一等的市民心态等不太舒服的字眼相联系。不过此番进京,尽管只是一走一过,到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印象深刻。

从庄里上车时,这里的雾霾很严重,能见度极低,而到北京下车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天气怎么这么好,淡蓝的天空,深冬季节竟然有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不知这样的天气是让我赶了个凑巧,还是平时就是这样,如果是后者,京城人民就太幸福了。

街道边的广场上、街道旁的建筑物上以及花坛造型,宣传北京精神的标语非常醒目,“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内容很丰富,内涵极深刻,真正拥有这种精神的北京人是应当受人尊敬的`。这两天目睹了几个外地人问路的事情,被问者不论是老者还是年轻人都耐心地给予解答,此时的京腔听起来似乎比印象中的那种傲慢、优越、爱答不理的记忆中的京腔悦耳多了。想起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地铁车厢里,一位京城的“土著”女郎与一对外地夫妇发生了摩擦,“土著”女以极其难听、恶毒的语言谩骂侮辱外地夫妇,激起了众怒,群起而攻之,最后发展到挥拳相向,本来理亏的“土著”女只好灰溜溜地溜之大吉。这种行为与我此番看到的情景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此看来,崇尚北京精神市民的文明程度总体上有了不小的提高。

篇10:新老师新印象作文

新老师新印象作文

九月一日,是个开学的日子。因为我是插班生,直到九月六号才背上久违的书包,走进新学校的大门。

当我的一次走进这个陌生的学校的时候,第一个迎接我的是您,敬爱的刘老师!因为这个学校的人很多,每个班几乎有八十人!当我去的时候班里几乎已经没有了位子,是您,敬爱的刘老师,是您给我安排了位置,使我在六一班的教室有理一席之地,是您伴帮我找回了熟悉的感觉。

上您的语文课,让我感到津津有味。原本不喜欢语文的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语文,当然这是因为您的缘故!因为您总是能让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文字变成我们认识的文字,读有趣的`故事和课文,总能让我的心一直留在语文课上!

看见您,我就仿佛看见了我的家人。您是那么的和蔼可亲,让人觉得无比的亲近;又是那么严厉,让人觉得有一种圣神不可侵犯的威严。

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了我敬爱的刘老师,我一定会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头!

篇11: 新老师新印象作文

新老师新印象作文

9月1日,开学了。早读课铃一响,我们便坐端正等英语王老师的到来。谁知,快步走进教室的却是一位陌生女老师,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群人的议论声:“这个老师是谁啊?”“难道英语老师换了?”

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老师快步走上讲台,微笑着做起了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英语老师,我姓洪,你们以后就叫我洪老师吧……”

洪老师个子高高的,身穿一件蓝白碎花套裙,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小小的眼睛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她的`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上课时风趣幽默,我们都喜欢她,亲切地叫她“miss hong”。

开学第二天,有一节英语课。上课时,我们全班同学都坐得很端正,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生怕漏掉一个字。老师很认真、很细心地讲解所学单词的含义、写法与用途,中间不时会“插播”几个搞笑的“幽默词汇”,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是一位陌生的老师,但她的幽默风趣使我们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老师以后能够在学习上带动我们全班一起进步,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而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会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

导游词的功能与翻译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图书馆的

参观图书馆作文800字

漂亮MM作文

图书馆记叙文

图书馆辞职信

关于杭州图书馆的范文

去图书馆作文500字

捐书的感言精选

参观图书馆心得体会体会参考

新图书馆印象
《新图书馆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图书馆印象(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备考生存之出行篇2023-12-20

全国最美的50座大学图书馆2022-06-29

大学小品大赛策划书2023-01-08

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的述职报告2023-05-15

图书馆开馆领导讲话稿2022-05-06

物业工作年终述职报告2022-11-06

图书馆四年级作文2023-01-08

3月学习雷锋活动总结2022-11-22

去图书馆五年级作文650字2023-05-01

第一次去图书馆小学作文2022-04-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