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仆简介

时间:2023-08-21 07:43:5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杨仆简介(共9篇)由网友“焦边面包片”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杨仆简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杨仆简介

篇1:杨仆简介

杨仆、荀彘击朝鲜之战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秋至三年夏,汉军从海路、陆路分兵击朝鲜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元封二年,汉武帝刘彻遣使臣涉何前往属国朝鲜谕令朝鲜王卫右渠觐见。朝鲜王拒受谕令。涉何返回汉边,杀死护送他的朝鲜裨王长。武帝未究,任命涉何为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东部都尉。朝鲜王怨恨涉何,发兵进攻辽东,击杀涉何。是年秋,武帝下令招募死囚,分两路征讨朝鲜。楼船将军杨仆率军5万,从齐国(今山东)渡渤海由海路出征;左将军荀彘率军从辽东出发由陆路出征。三年初,楼船将军杨仆率7000人先行抵达朝鲜国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市南)。朝鲜王据城坚守,知杨仆兵少,即出城袭击。杨仆兵败溃散,逃往山中,十几日后,方得复聚溃败散卒。左将军荀彘进抵朝鲜,即进攻浿水(今朝鲜清川江)西部的朝军,未能攻破。汉武帝鉴于两将未胜,派使臣卫山前往,依靠军事压力劝谕卫右渠归顺。卫右渠遂遣子请和。朝鲜太子率众万余人,手持兵器,欲渡过坝水,请和归降。卫山、荀彘疑其有变,命太子不得携带兵器,太子亦怕卫山、荀彘诈杀之,率众返回。两军战事再起。荀彘率军攻破浿水之滨的朝鲜军队,兵临王险城下,包围了城西北;杨仆率部前往会合,屯兵城南。汉军两将主张不一,杨仆力主和平解决;荀浿彘则不断督军猛攻,以致作战行动互不协调,围城数月未克。汉武帝命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往调查纠正。公孙遂抵王险城,听从荀彘意见,捕杨仆,兼并其所属部队。左将军苟彘即率两路兵马加紧对王险城的攻势。朝鲜国相路人、韩阴(一作陶)、尼溪相参及将军王峡等,惧汉军破城,投奔汉军。三年夏,尼溪相参派人刺杀朝鲜王卫右渠,率众投降。汉军正欲入城,原卫右渠手下大臣成已降而复叛,率部进攻汉军。荀彘命卫右渠之子及路人之子劝告民众归降。王险军民起而诛杀成已,余部皆降。汉在朝鲜置真番、临屯、玄菟、乐浪四郡。

篇2:仆散忠义简介

仆散忠义

(1115~1166)  金朝大将。女真族。本名乌者。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拔庐古河人。金太祖完颜旻宣献皇后之侄,金世袭谋克、婆速路统军使仆散背鲁之子。天会八年(1130),仆散忠义领本谋克兵从完颜宗辅攻占陕西,以功为谋克。天眷三年(1140),从完颜宗弼攻宋,升领亲军万户,世袭谋克,累官至兵部尚书,又出任震武军(今山西代县)节度使,后历任临洮(今属甘肃)、平阳(今山西临汾)、济南府尹。正降六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宋,他任汉南道行营副统制。海陵王被部将杀死于扬州,金军北还,他入朝世宗。大定二年(1162)正月,被授任尚书右丞。六月,升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封荣国公,受命统军镇压了西北契丹族族移刺窝斡起义。十月,还朝,任尚书右丞相,改封沂国公。十一月,金世宗完颜雍下诏伐宋,以仆散忠义为都元帅居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节制诸军。三年,部署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于宿州州治符离县(今安徽宿州)击败宋军。四年,宋遣使求和(见隆兴和议)。五年,仆散忠义还京师,任左丞相,兼都元帅。次年二月,病死。

篇3:仆散忠义简介

仆散忠义

仆散忠义(?—1166),金朝大将。本名乌者。女真族。姓仆散。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子)拔卢古河人。婆速路统军使背鲁子,太祖宣献皇后侄。

为人谦以接下,敬儒士,善御将士,有大略。年十六,领本谋克兵,从完颜宗辅平陕西,以功,承制署为谋克。继从完颜宗弼(金兀术)取河南,举荐为猛安。攻冀州、大名府,破宋军十余万。渡淮水攻寿、庐等州。以勇略过人,被誉为“将帅之器”。领亲军万户,超宁远大将军,承其父世袭谋克。通女真文。皇统四年(1144),任博州防御史,颇有政绩。郡中大治。八年,改同知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迁西北路招讨使,入为兵部尚书。海陵王立,出为震武军节度使,改临洮尹,兼熙泰路兵马都总管。徙平阳尹、济南尹。以汉南路行营副统制,从海陵王攻宋,克通化军。正隆六年(1161),世宗即位,拜尚书右丞。进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镇压契丹移剌窝斡起义军,大败义军于袅领西之陷泉,拜尚书右丞相,改封沂国公。大定二年(1162),以丞相总军事,居南京(今开封)节制诸军,分道攻宋。三年,以丞相兼都元帅。五年(1165),败宋军,迫宋约和,归还所占海、泗、唐、邓等州,世为侄国。拜左丞相,兼都元帅。六年病死。谥武庄。子仆散揆、孙仆散安贞。

篇4:仆固怀恩简介

唐再夺东京之战

唐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仆固怀恩率唐军和回纥兵,大败史朝义军,夺回东京洛阳的作战。

元年四月,唐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李俶(后改名豫)即位。史朝义乘唐室有丧,派人诱回纥南下攻唐。九月,唐代宗遣使与回纥修好,得知回纥已为史朝义所诱,发兵南下,急命殿中监药子昂往忻州(治今山西忻县)南犒劳回纥军,又命仆固怀恩(登里可汗的岳父)去劝说登里可汗改变主意。登里同意再次助唐讨伐史朝义。十月,唐代宗以其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诸军节度行营副元帅,与诸道节度使军队及回纥兵会师于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进讨史朝义。二十三日,唐军从陕州出发。仆固怀恩与回纥左杀为前锋,陕西节度使郭英、神策观军容使鱼朝恩为后继,由渑池(今属河南)东进;潞泽节度使李抱玉自河阳南下;河南等道副元帅李光弼由陈留(今河南开封市)西出,会攻洛阳。雍王李适留镇陕州。史朝义闻唐军将至,召集诸将商议对策。其部将阿史那承庆认为,唐廷如果只派诸道节度使率所部而来,宜全力迎战,若与回纥同来,其锋不可挡,宜退守河阳以避其锋。史朝义不从。二十七日,唐军进至洛阳北郊,分兵攻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二十八日,攻克怀州。三十日,唐军列阵于横水(今河南孟津西北)。史朝义命其部将率兵数万,于城外立栅自固,企图阻挡唐军。仆固怀恩则布阵于洛阳西原,另派骁骑及回纥兵沿山迂回至城外史军栅营的东北,前后夹击,大破史军。史朝义亲率主力10万出城援救,列阵于昭觉寺。唐军发起猛烈攻击,杀伤甚众,但史阵坚持不动。鱼朝恩派射生将500人力战,对史军虽多有杀伤,但对其营阵的冲击仍不奏效。在这关键时刻,镇西节度使马璘,单骑驰入敌阵,英勇奋击,史军阵内顿时大乱,左右披靡。唐大军乘势而进,叛军大败。史朝义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又败。史军被歼6万人,被俘2万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落荒东走。唐军收复东京洛阳及河阳城。

点评:此战,唐军集中主要兵力,采取迂回包围、前后夹击的战法,取得了这次战略决战的胜利。

篇5:仆散揆简介

仆散揆

仆散揆(?—1207),金朝大将。本名临喜。女真族。姓仆散。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人。左丞相仆散忠义之子。

少以世胄,充近侍奉御。大定十五年(1175),娶韩国大长公主,擢器物局副使,特授临潢府路赫沙阿世袭猛安。历近侍局副使、拱卫直副都指挥使、殿前左卫将军。因与人窃议卫中事,罢职。起为滦州刺史,改蠡州,入为兵部侍郎、大理卿、刑部尚书。明昌元年(1190),出为泰定军节度使,改知临洮府事,治府有方,升河南路统军使。以刚直明断,狱无冤滞,进官一阶。四年(1193),因牵涉郑王永蹈谋逆事。兔死除名。起为同知崇义军节度使事。以战功迁西北路副招讨,升西南路招讨使兼天德军节度使。戍边作战,修筑界壕。拜参知政事,改中都路胡土爱割蛮世袭猛安。进尚书右丞、平章政事,封济国公。泰和五年(1205),为宣抚河南军民使。六年春,为左副元帅,对宋作战,复取临淮、蕲县,解符离、寿春之围。十月,率军分九路大举攻宋,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潜渡淮水八叠滩,大败宋兵取颍口、安丰军、滁州,攻合肥,围和州,败宋兵于六合,克真州,擒宋将常思敬、萧从德、莫子容。七年,死于下察军中,谥武肃,子仆散安贞。

篇6:杨锐简介

杨锐简介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清廷在强学会旧址基础上设立官书局,命其参与选书事宜。18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集会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攻击康“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遗著编为《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篇7:杨业简介

杨业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

父杨信,“麟州土豪”,当是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后汉时,“自为刺史”,臣附于后汉、后周。杨信二子,长子重贵,次子重训(勋)。杨重贵事北汉世祖刘崇,北汉帝刘承钧时赐姓刘改名继业,“比于诸子”,任保卫指挥使,升至领建雄军(晋州,时属后周,今山西临汾)节度使。屡建战功,号为“无敌”。

宋开宝元年(968),宋太祖赵匡胤攻北汉时,刘继业以侍卫都虞候,领军扼守团柏谷(今太谷西南)以抗宋军。侦知宋大军已至,虑众寡不敌,退保太原,被罢兵权。宋军围攻太原,刘继业又领兵守城,数出兵攻宋军。宋军多次攻城未果,加上暑雨,宋军将士多病,只得退兵。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亲征攻北汉,围太原城,刘继业捍太原城东南面“杀伤宋师无算”。五月,北汉帝刘继元降,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命令投降,刘继业才归宋。

刘继业归宋后,复姓杨氏,单名业(一作邺),随即授环卫官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不久,领郑州防御使。

辽乾亨元年(979)九月,辽军分路南犯,虽为宋军击退,但边境形势仍很紧张。宋太宗认为:“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遂任命杨业为代州(今山西代县)知州兼三交(今太原北)驻泊兵马部署,时大将潘美任三交都部署,屯兵防辽。次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适遇辽军南犯雁门(今代县西北),杨业率骑兵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向南,与潘美所部合击,大败辽军,杀辽将萧咄李,俘辽将李重海。杨业以功升“领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知代州事,自雁门之捷,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一个归宋不到一年的降将,立功边关,扬威朝野,受到宋太宗的重用,但却引起宋朝旧将们的妒忌。从此,“主将戍边者多嫉之,或潜上谤书,斥言其短”。虽然仍得到宋太宗的信任,却埋下了日后因失援而血染疆场悲剧的祸根。

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正月,宋军大举攻辽,以东路军曹彬、崔彦进率主力直取幽州;另以米信、杜彦圭部出雄州,田重进部出飞狐(今涞源)。二月,西路军以潘美为云、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属山西)等州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王侁、刘文裕为监军,率部出雁门。宋太宗原计划曹彬所率主力大张声势,扬言直取幽州(辽南京),持重缓进,将辽军吸引在幽州,以利于西路军顺利攻占沿途州县,然后会师攻取幽州。三月,西路军出雁门,击败辽军,辽寰州(今山西朔州东)刺史赵彦辛(辛,《辽史》作章)降宋;进围朔州,辽节度副使赵希赞以城降宋。辽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抵抗潘美、杨业所统宋西路军,尚未到前线,潘美、杨业军又攻辽应州(今应县),辽节度使艾正以城降宋。四月初,潘美、杨业军又攻占云州,辽大同军(云州)节度副使赵毅等降宋。在西路宋军攻城俘将,连连得胜的形势下,作为主力的东路宋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违背诏旨,自行北上攻占涿州,又因粮尽退兵。五月,宋东路军又进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北,受到辽军主力的追击,岐沟关之战宋东路军大败,宋太宗遂令西路军退回代州,护送云、朔、寰、应四州民户南迁。辽军大败宋东路军后,耶律斜轸部得以全军十余万西攻;六月,攻占寰州,宋守军千余人战死。面对强敌,杨业对潘美、王侁等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等将先出寰,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民直入石碣谷,列强弩千人于谷,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首先遭到监军王侁的反对,并说:“君侯素号无敌,见敌逗挠岂有他志。”王侁又得到主帅潘美的支持,杨业处于如不出战即是通敌的情况下。七月,被迫出军,只得要求潘美等在陈家谷口(今宁武北)接应。辽军主帅耶律斜轸得知杨业出兵,令部将萧挞凛设伏兵于路,杨业率部北攻朔州,清晨,杨业“麾帜而前,斜轸佯退,伏兵发,斜轸进攻”,杨业战败。而潘美、王侁等则“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陈家)谷口”,杨业自午至暮,从朔州南三十里狼牙村转战退至陈家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残部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杨业往日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深受士卒的拥戴,如今面临生死关头,他们都不肯离去,杨业遂“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杨)业犹手刃数十百人”,杨业为流矢所中坠马,马亦被射中受重伤,杨业遂为辽军所俘,其子杨延玉亦战死。杨业在被押赴辽朝途中绝食三天而死。杨业自北汉时起,与辽朝“角胜三十余年”,“人号杨无敌”,深为辽朝人民敬畏。辽朝人民在杨业死地建庙祭祀。在杨业死后近一百年时,元祐四年(1089),苏辙奉使辽朝,出古北口(今北京怀柔东北),作《过杨无敌庙》诗:“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说明杨业是宋、辽两朝人民敬仰的英雄。

杨业实际是因主帅潘美、监军王侁、刘文裕等妒忌,被置之必败之地,潘美等又违约不援所害。杨业之死,“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宋太宗深为痛惜,但宋太宗的亲信、主帅潘美只受到带有象征性的惩罚,削秩三等,而且所削的只是检校官的荣誉衔,由检校太师降为检校太保,并且次年即恢复。外戚刘文裕被除名,配隶登州(今山东蓬莱),但“岁余,上(太宗)知业之陷由王侁,召文裕还”。主要责任都推给王侁,王侁被除名,配隶金州(今陕西安康),后死于召还途中。

宋太宗不仅对杨业进行褒赠,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还录用杨业六子,杨延朗(延昭)自供奉官升崇仪副使,杨延浦、杨延训由殿直升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录用为殿直。杨延昭及子杨文广后来都成为抗辽名将。后世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的抗辽事迹,演绎为“杨家将”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篇8:杨政简介

杨政

杨政(1098——1157年),字直夫,原州临泾(今镇原县)人,南宋抗金名将。其父杨忠,为宋时武将,在抗击西夏入侵中原时战死。

杨政深怀国耻家仇,毅然于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应募入伍,初为弓箭手,在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二十七年(1127——1157年)间,从南宋抗金名将吴玠部下效命,在秦陇一带抗 击金人。吴部九战九捷,有力遏制金兵南下进犯。在多次战役中,杨政指挥若定,英勇善战,冲锋陷阵,屡立战功,被升任为武显郎。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231年)五月,金军大将没立率军从凤翔,乌鲁、折合和阶州、成县兵分两路夹击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进攻箭关。杨政统精兵随吴玠坚守阵地,调兵遣将,交替出战。因此地山谷路狭石多,马难行走,擅长骑兵作战的金军只好舍马步战。杨政乘机出兵掩杀,使金军损兵折将大败而退,金军将领乌鲁、折合丢盔弃甲,狼狈遁逃。同年十月,金兀术又亲率大军十万,自宝鸡而来。金军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再次猛攻和尚原。杨政奉命率兵还击,两军对垒时,即选拔力大善射士兵,利用强弓,轮流发射,很多金兵应弦而毙。战斗中,杨政身先士卒,手持长刀大斧,冲入敌阵,左右砍杀,日战数十回合。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同时,杨政用奇兵从傍冲杀,一举切断金军粮道,并在险地埋伏劲旅,待金军兵败后退时,伏兵一跃而起,乘机砍杀。此一战役,激战三昼夜,金军被杀一万余人,金兀术也身中两箭,化装潜逃。和尚原战役,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再次大败金兵。生擒金兵万户及首领三百余人,俘获士卒八百六十人。杨政以军功,被提升为恭州刺史。

杨政长年战斗在抗金战场上,绍兴二年(1132年)三月,他和南宋抗金名将吴璘率部大败金兵于方山原。次年,金军新任统帅撒离合,乘吴玠在河池(甘肃省徽县)之机,率军直取汉中,杨政随吴玠部应战,双方大战饶凤关(今陕西西乡县以北汉水北岸),宋军大败,关被攻破。绍兴四年三月,金兀术、撒离合又率骑兵十万,欲攻仙人关(今陕西凤县西南),取道入蜀。这时,杨政向吴玠建议:“仙人关,蜀之厄塞也,应当坚守,时而出奇击之。”吴玠采纳了他的意见,并筑军垒于关外防御。因敌多变而又奸诈,所以杨政采用了随机应变战术,他命士兵万箭齐发,轮流射击,矢如雨下,奋勇迎敌,连日百余战。激战中,金军将帅督战进攻更急。杨政又选精兵千余人走出山谷,截断金兵增援,并乘敌不备,夜袭敌营,砍杀敌兵无数。又在四面山谷之中,点燃无数火把,擂动战鼓,震天动地,喊杀助威。金军不知虚实,惊恐乱阵,彻夜不宁,于是被迫逃遁。杨政以军功显赫,再次被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杨政奉吴玠令,率师收复了秦州之后,整肃吏治,安抚居民,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为时人称颂。绍兴九年(1139年)三月,宋金达成和议,交割地界,杨政诏还,改任经略安抚泾原兼统帅环庆、利路。后任熙河兰巩路经略安抚使。历任熙州、利州知州、兴元府知府、武康军承宣使兼川、陕宣抚副使司都统制。绍兴十年五月,金兀术又率大军南犯。杨政又与统制杨从义合兵迎击,大败金兵于凤翔城南,并在宝鸡渭水上与金兵交锋,七战七捷,被任命为武当军节度使。翌年九月,金军将领胡蓝、习不祝又集合步骑兵五万来攻。杨政与吴璘、郭浩统兵迎战于仙人原,金军溃退。同年十月,杨政乘机走出和尚原,率军夜袭陇州(今陕西陇县),趋赴吴山。此一战,大败金兵于宝鸡,并生擒金军万户通检。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再次和议达成。杨政奉诏从政,任兴元府知府。累官至御前诸军都统制,加少保、太尉。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杨政病逝,终年六十岁。死后谥“襄毅”,赠开府仪同三司。后世人立祠永祀。

杨政曾坐守汉中十八年,在抗金征战的同时,关怀民间疾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当时,汉江堤坝因受战争影响,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不仅农田失去灌溉之利,且屡遭水决之患,致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他亲自察看走访,修筑汉江长堤防护,人民大受其惠,凡对民有利之事,不因军事而废。

杨政起初为吴璘部下一员裨将,素对吴璘极为尊敬,唯命是从。他后来官高位显,仍执门下之礼,益加恭顺,从不以贵越礼,甚为时人称颂。

杨政戎马一生,抗金保宋,浴血苦战,屡败金兵,不仅保卫川陕秦陇地区免受金朝奴隶主贵族的破坏与蹂躏,而且有力地粉碎了金兵由陕入川,进而顺江东下覆灭南宋王朝的阴谋,从而为保卫南宋和东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篇9:杨业简介

岐沟关之战

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在宋辽战争中,宋举兵三路攻辽,主力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溃败,致全线被辽军各个击破的一次重要作战。

高粱河之战后,辽军曾数度越界南下。982年,辽景宗去世,辽军即停止南侵。双方处于休战状态。不过在此期间,宋太宗一直在准备二度北伐,以收复幽州,报仇雪耻。986年,宋知雄州(今河北雄县)贺令图等上言,说辽主少国疑,母后专权,宠臣用事,国人怨疾,建议乘此机会,直取幽云。其实这时辽统治集团君臣协和,政治贤明,并不存在什么可乘之机。但赵光义却信以为真,不顾参知政事李至的反对,不顾粮草、军械缺乏、北伐准备不足、开战胜算不多的实际情况,不和宰相商量,即决定对辽用兵,兵分三路,大举北伐。

是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部署三路进击:东路以曹彬任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崔彦进为副,率兵10余万,由地形平坦开阔的雄、霸(今河北雄县、霸州)地区北进,趋固安(今属河北)、涿州;另以米信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率一部兵力经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并趋涿州。中路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率数万兵自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北趋飞狐(今河北涞源),攻取蔚州(治灵仙,今河北蔚县)。西路以潘美为云、应、朔路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杨业为副都部署,率军自代州(今山西代县)越恒山出雁门关,攻取寰(治寰清,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朔、应(今山西应县)、云(治云中,今山西大同)诸州。宋军的战略意图是三路齐发,以东路军自雄、霸地区实施佯动,声言进取幽州(今北京),持重缓行,吸引辽军主力于幽州以南,使其无暇西顾,保障中、西两路攻取山后(今河北太行山、军都山、燕山迤北临近地区)诸州。尔后三路会攻南京(即幽州,今北京)。辽承天太后萧绰闻讯,决定以骑兵之长和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东路军,再移师逐个击破。遂部署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部先趋涿州阻击,继以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驰援幽州;自与圣宗率精骑数万进抵驼罗口(今北京南口附近)应援。同时,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进援山后,阻击宋中、西两路军东进。命林牙(官职)勤德守平州(今河北卢龙)海岸,以防宋军由海上袭击侧后。

三月初,宋军开始进攻。西路军出雁门关西口北上,克寰、朔二州后,转破应州,北取云州;中路军克飞狐,分兵一部围灵丘(今属山西),以大部兵力于飞狐北击败辽援军后,直取蔚州。至四月中旬,西线已攻占山后要地。此时,东路曹彬部亦克固安、涿州。耶律休哥在援军未到之前,避免与宋军争锋;昼出精锐虚张声势,夜遣轻骑袭扰,暗潜部分兵力设伏宋军侧后,断其粮道,疲惫宋军。曹彬10万军占据涿州仅旬余,即迫于粮草不济而退兵。至白沟(今河北新城东南)被太宗传令即止,严令其缘白沟河趋新城,与米信部会合,养精蓄锐,待中、西两路会师,再北进取幽州。曹彬率军抵新城后,由于部众求功心切,未及中、西路会师,即又孤军冒进,往攻涿州。时值酷暑,又遭耶律休哥沿途阻击,推进艰难、迟缓,复抵涿州时,士气已疲乏不堪。这时,萧太后已率军进抵涿州东,与耶律休哥形成对宋军钳击之势。曹彬见势不利,引军冒雨南撤。耶律休哥率精骑驰追。五月初三,于岐沟关大败宋军,曹彬领溃军逃至拒马河,连夜抢涉,慌乱中人马相踏,伤亡甚众。残部退营易水南又被辽军追及,士卒惊遁,被杀数万,余众奔往高阳(今河北高阳东)。

七月初,辽移师西线,以10万大军实施反攻,连下蔚州、飞狐。宋太宗以东路主力溃败,无法实现合围幽州意图,急令中路军撤守定州,西路军退屯代州。未几,又令西路军出代州掩护云,应、寰、朔四州民众内迁。时辽军已占据寰州,副帅杨业力主分兵应州,诱辽军向东,另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南),阻击辽军,以保民众安全南撤。监军王倪及潘美不纳杨业建议,逼其出雁门直趋朔州出战。及战失利,回师陈家谷口(今山西宁武北),潘美、王倪已违约先撤。杨业孤军奋战,负伤被俘,绝食而死。至此,宋三路大军皆败,所取州县复失。

点评:此战,辽军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协和,兵强马壮,指挥正确,能在宋军合击的态势形成 前集中兵力,把握战机,在平原开阔地带利用己方的骑兵优袭,攻击战斗力已大大削弱的宋军,并敢于勇猛追击,以扩大战果,将宋军各个击破。北宋失败的原因,仍然是昧于知彼和准备不足。辽在萧太后摄政时期,正处于国势强盛的阶段。宋太宗看不到这一切,不愿认真作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未能建立一支拥有众多骑兵的强大军队,并依靠这支军队去摧毁辽军的主力,而只想凭侥幸取胜,以步兵对抗骑兵,其结果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分进合击的战略虽然可行,但宋三路进军,互不协调,主力贸然突前,先遇辽军袭扰,疲于往返,士卒饥乏,后遭合击,而溃不能战,又没有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的支持,致全线失败。损兵、折将、丧地。“岐沟之蹶,终宋不振”。从此,宋对辽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被迫转取战略防御。

历组词

汉朝卫子夫简介

历史评课范文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诗歌原文及赏析

文言文选段的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精彩节选及解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介绍海南五公祠的导游词

《史记·朝鲜王卫满者》原文及翻译

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鉴赏

杨仆简介
《杨仆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杨仆简介(共9篇)】相关文章:

初归石湖,初归石湖范成大,初归石湖的意思,初归石湖赏析2023-07-02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 》2023-07-27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2023-05-17

刘彻简介2022-05-06

司马迁经典语录2023-06-15

率尔成咏诗,率尔成咏诗庾信,率尔成咏诗的意思,率尔成咏诗赏析2022-07-26

荆山,荆山李商隐,荆山的意思,荆山赏析2022-07-27

送袁郎中破贼北归,送袁郎中破贼北归皇甫冉,送袁郎中破贼北归的意思,送袁郎2023-04-03

词语妩媚的解析及造句2023-07-16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2024-03-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