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

时间:2023-08-24 08:25: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通用8篇)由网友“我爱吃烤肉”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您能喜欢!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

篇1: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其九翻译:

清早就听敲门声,

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

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

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

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

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

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

饮酒其九字词解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赏析:

这首诗以对话的方式,表现出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初衷而随世浮沉,并再一次决心保持高洁的`志向,隐逸避世,远离尘俗,态度十分坚决。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篇2:饮酒其九翻译

这是作者一首表决心不同流合污的诗作。其原文如下:

饮酒・其九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篇3:饮酒其九翻译

清早就听敲门声,

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

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

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

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

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

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

饮酒其九字词解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赏析:

这首诗以对话的'方式,表现出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初衷而随世浮沉,并再一次决心保持高洁的志向,隐逸避世,远离尘俗,态度十分坚决。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以上这篇饮酒其九翻译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4:陶渊明《饮酒》其九翻译

陶渊明《饮酒》其九翻译

饮酒 其九

作者陶渊明·年代晋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

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

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

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

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

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

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

陶渊明

(365~427)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思想,有“大济于苍生”的吉向。但他并非出身士族,随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发展,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打击与排挤,直到29岁时才得以出仕。一生只做过一些小官。为官期间,看到政治的`黑暗,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于41岁时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歌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园诗人”之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以及归耕田园的情景,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揭露官场的黑暗,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但也有些诗歌流露出“人生无常”、“乐天知命”的思想。风格平淡、自然,富有意境。散文以《桃花园记》最为著名。有《陶渊明集》。

【注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饮酒 其九》

作者陶渊明·年代晋·体裁

篇5:饮酒原文及翻译注释

饮酒原文及翻译注释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看看下面的饮酒原文及翻译注释吧!

饮酒原文及翻译注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

我家就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么样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篇6:《饮酒·其五》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其五》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饮酒·其五》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作品原文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作品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作品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也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篇7:饮酒陶渊明其九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作品赏析

【注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作品鉴赏

《饮酒》组诗第九首《饮酒·清晨闻叩门》,是一篇假设问答以表示诗人坚持隐居避世、拒绝仕宦决心的诗作。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以及他对“仕”与“隐”的认识和思索。

诗以清晨的叩门声发端,全篇皆在自然而融洽的气氛中。清早,诗人就听见有人敲门,他急 忙起身,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好,便赶去开门。“倒裳”,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之意,风趣地写出诗人一早急起迎客的匆忙情形。“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问一声来者是谁?原来是一位老农前来问候。“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此两句是诗人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为的是怀疑我与时世相违背。紧接四句便记下田父的劝说之辞。这位田父的意思也并非是赞同当时的社会风气,只觉得诗人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低矮的茅屋中,未免太委屈,实在不是高士隐居之地。“繿缕”,同“褴褛”。“尚同”,主张同流合污的意思。“汩其泥”,语出《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意谓姑且与世人同浮沉,不要独清。再下六句,则是诗人对田父的回答,亦可视作作者的自勉之辞:我深深地感谢老人家的.善意劝告,但是自己的禀性、气质不能与世俗相谐洽;揽辔回车、再入仕途,诚然可以跟着人家学,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咱们暂且快乐地喝酒吧,我的车是不能回转的!语气虽然谦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决心走隐逸之路的态度,又是何等坚决!“吾驾不可回”,这正是诗人最后的誓言。

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与《楚辞·渔父》篇有着相近之处。而且非特形似,神亦似之。从诗的内容来看,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刚正之气,亦正为诗人所继承和发扬。陶渊明虽未像屈子那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从田父所言的“繿缕茅搪”看,他的生活也是极其简陋的。所以他的宁守贫贱、绝意仕进,也和屈子一样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于表面散漫的行文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篇8: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136-137

2、雅瑟,舟东.《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新世纪出版社,20xx年:188-189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也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参考资料:

1、鲁洪生,赵敏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中华书局,20xx年:339-343

2、《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53-555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参考资料:

1、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年:419页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示三子

宋代:陈师道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饮酒其九翻译

饮酒 其九,饮酒 其九陶渊明,饮酒 其九的意思,饮酒 其九赏析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原文注释及翻译

明史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原文及译文解析

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

五言绝句《问刘十九》赏析

上智部·张辽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对雪原文及赏析

韩休为相的原文和翻译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饮酒其九原文及翻译注释(通用8篇)】相关文章:

《沁园春·孤馆灯青》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8-05

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词语注释节选编辑2022-12-20

学弈原文翻译及注释2022-05-08

五柳先生传教案2023-06-06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案2023-08-21

江夏赠韦南陵冰翻译2023-05-25

对雪原文及注释2022-07-15

《赠李白》原文及赏析2024-01-24

马诗·其五原文及赏析2022-10-22

塞上曲原文及赏析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