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感悟散文

时间:2023-09-01 08:23: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过年的感悟散文(共10篇)由网友“窟窿眼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过年的感悟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年的感悟散文

篇1:过年感悟散文

一下车便闻到阵阵香气,父亲说是母亲忙年的味道。

父亲曾调侃说,我们家是小学生赚大钱,大学生赚小钱。此话毫不夸张。弟弟初中未毕业,如今每年包工程赚我十倍工资,不在话下。父亲说这话时,母亲眯着眼笑。母亲曾说,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想忙,没钱忙。现在,母亲必定是要好好大忙了。

果然,母亲正在用电池炉炸肉圆。我便忍不住嚷道,要吃。说着便用手捏住一个,往嘴里扔。母亲嘘了一声,意思让我轻点声,然后自己轻轻掩上了门。

母亲这个动作似曾相识。小时候家里难见肉晕不说,连纯白米饭也吃不上几顿,左邻右舍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外婆家因为大舅爷做公社干部,条件比普通老百姓家自然好些。故逢到过年,母亲总要到外婆家捉鸡杀鹅搞点肉回来。母亲先将肥肉熬成油,然后将肉渣、瘦肉和上面粉炸肉圆。母亲做这些事前,总先将门掩起来。我和弟弟常常就在那掩着的门里,无声地吃几片油渣,或者几个肉圆,解解馋。

如今生活好了,没人再在乎吃的。我想,母亲的动作或许是多少年养成的习惯吧。可母亲偏让我不要叫,说是西邻家二孙女,东邻家小孙子常在门口张。我想,不就是吃几个肉圆嘛,能值几个钱?便故意不理母亲,依然边吃边嚷。大概是我不常回来的缘故,我的声音一出去,便惹来了几个小朋友。朋友说过,我的声音很适合做幼儿园阿姨。的确,我每次一回来,总能指挥一帮孩子。很快,竟又来了几个孩子。我便一一给大家分肉圆和糖吃。母亲显然对我的行为不满,可我是家里的客人,母亲的意见便只能放在肚里。不过,让我和母亲都吃惊的是,孩子们竟没有一个肯吃肉圆,就连糖也只有一个孩子接了一块。问原因,都说家里多着呢。

孩子们只对我女儿带回去的小人书感兴趣。母亲眉开眼笑,说,这些东西送你们。弟弟帮着说,一人送一本。他们知道那是我女儿看够了的东西,当不了饭吃。

可他们不知道,那些东西倒是我想珍藏不舍得送人的。

篇2:过年感悟散文

初三一早,便被一阵喜气的哭声吵醒了。

村西头一邻居家年近七十的老父亲捡垃圾时,被大卡车轧死了。

老人两个儿子,都在南方做大生意,平时没空回来,也忙得顾不上给老人寄钱。

老人从不埋怨,只说要趁自己能动能行,给儿孙多做点事,便常常一早就出去捡垃圾。

老人卖垃圾竟真的存下不少钱,儿子媳妇从他的墙缝里掏出五张存单。

听说,儿子媳妇取钱时,找不着密码,以为老人用的是自己生日,家里没人记得老人生日,便找老人最要好的朋友。可结果,老人也忘了自己的生日。最后,儿子媳妇是用老人孙子的生日号码,才碰对的。

儿子媳妇说,老父亲没预兆就匆匆走了,他们没来得及尽孝,死了得好好排场一下,于是请了镇上名声最响的乐队。又听老辈人说,死后如没人哭,即使请和尚放了焰口,死者亡魂也得不到超度,儿子媳妇便又请了三对嗓门大的男一女回来哭丧。

三对男一女一会儿踩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一会儿伴着萨克斯管吹出的《回家》的旋律,哭哭唱唱。朋友听得稀里糊涂,说,初听还以为是谁家姑娘出嫁,娘家舍不得要出阁的女儿离开呢。

我说,如果悲伤都讲究形式,那还有什么人间真情?现在人把丧事当喜事办,倒是文明了。

篇3:过年感悟散文

初四回来,路上虽不下雪,然夜的黑,加路的滑,依然让我们神经绷得紧紧的。可即便小心加小心,一路上仍有不少车辆不能及时把住刹车,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有发生:先是一辆卡车吻住了拖拉机,接着一辆面包车无缘无故撞上了护栏……后来,一辆红色奔驰车因为速度太快,紧急刹车没刹住,竟撞坏了我们车后的保险杠。

见朋友人高马大,奔驰车里一对流里流气的小夫妻不得不下了车。朋友说保险杠也不贵,一百多元钱。小夫妻看了一下我们的车,不屑一顾地说:大哥放心,前面我们有熟人,肯定帮你们修好,大过年的,谁还会赖呀。小夫妻嘴上说得好听,但就是不肯掏钱。朋友也没真想要他们赔钱,只要修好就行了。可真到了前面,拐了弯,小夫妻竟仿佛逃命似的跑了。

我迅速记下车一牌号,让朋友快追。我说,什么人,买得起奔驰,竟然不肯陪人家一百多元钱。朋友说,算了,安全第一。朋友始终没加速,倒说我入世太浅。

两天后,当我再次翻看到我记下的那个车一牌号,心里仍觉得有点生气,甚至有找他们算账的冲动。朋友站在无边的夜中,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高楼下鱼贯而行的车辆,不无感慨地说:中国目前有富裕阶层,但没有上流社会。

初听,以为故作深沉,后来想想,倒觉深刻,便释然许多。

篇4:过年的感悟散文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脑子里还总是保留着孩童时代过年的美好记忆。尤其近年来城市过年日渐平淡,远离热闹的情况下,更加怀念童年时代过年的情景。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过年了。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穿,才有好吃的,才能够跟小伙伴们无拘无束地玩耍,也才能看到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只有过年才可以看到的节目。在正月里天气渐暖的时候,还可以随大人们一起到几里以外的村子去看皮影戏。

说道这些热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算看皮影戏了。

皮影戏,在我的故乡是一种广为流行的乡土艺术形式。

皮影戏都是家庭出资承办的。多半是家有喜事,请个皮影戏班子在自家院里唱上三天皮影戏,以示庆祝。或者家里有人生病,许个唱皮影戏的愿,以祈求上苍的保佑。剧目自然是由承办家来点的。一个戏班往往有几十个保留剧目,如象白蛇传、西厢记、杨家将、封神榜等等。

一个皮影戏的班子只需五六个人。农忙时,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农闲时,临时组成戏班,应约出演。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任何学校的培训,全靠祖传家授,可是各个都是技艺精湛的多面手,有的吹打弹拉各种乐器样样精通,有的生、旦、净、末、丑的唱腔、对白因人而变,惟妙惟肖。一个人可以同时完成几个人物的皮影操作和唱词、对白。

皮影戏班里是没有女人的。凡是旦角的唱念都是男人掐着脖子完成的,正如男扮女装的梅兰芳。当然,梅兰芳唱戏是无须掐脖子的。

皮影戏的装备十分简单,不过两个木箱而已。一个木箱装各种人物造型的皮影,一个木箱装锣、鼓、镲、唢呐、三弦、琵琶等简单的'乐器。

演皮影戏是不需要发请柬。锣鼓声便是通知。

按照当时的说法,当“日头还有一竿子高的时候”,戏班子就开始敲起锣鼓,俗称“打通”(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通”字)。

在农村,不象城市这样有高楼阻挡,锣鼓声传得很远。十里八里之外都可以听到的。于是戏迷们便迫不及待地寻声前往。路程远的,晚饭也来不急吃了,把窝窝头、大饼子揣到怀里,边走边吃。

待到三遍锣鼓敲过以后,观众也基本到齐了。影戏便正式开始。

戏台自然也是因陋就简,几根立柱,几根横梁,几块木板,搭起一个可以容纳五六个人的平台。戏台后面多半依墙,前面则是一个宽两三米,高一米多的白纸制作的影屏。戏台上点亮两三盏油灯。这样,台上一招一式舞动着雕刻精美的驴皮影人,一板一眼地说唱着古老的故事。台下一片皂衣黑裤的男女老少,翘首望着影屏上驴皮影人晃动的影子,一会儿心舒气爽,笑声不绝,一会儿看到伤心处,各个擦眼抹泪,乃至呜咽声四起。

不知不觉中,东方已经泛白了。这时候,大人们依然没有困意,而孩子们却多半已经蜷缩在戏台前沉沉的睡着了。

老家有句很贴切的话,叫作“驴皮造反,庄稼人熬眼”。就是这样一种“一口说唱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简单的,但却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形式皮影戏,世世代代流传着,为故乡的人民带来喜悦和欢快。

有许多年不曾看过皮影戏了。好想再寻个机会看一次呀。

春节前,我给留居老家的弟弟打电话,问他家乡唱皮影戏的还多不多?

“哪里还有唱那个的呀,早都没有了,失传了。”弟弟说。

“为什么?”

“家家都有彩电了,有的是好节目看,谁还喜欢去看影(皮影戏)呢!”

挂上电话,我若有所失,许久回不过神来。

我这是怎么了,大过年的!

关于过年的散文:年味关于过年的优美散文

篇5:过年的感悟散文

“年年难过年年过”,这是穷人过年的境况。一到年关,该还的帐得还,该送的礼得送,家中儿女也得添几件新衣服,卧室客厅还得换两件新物件,七老八太的慰问也得问,七甥八侄的红包还得包;人家轰轰烈烈过年,自家也不能太寒酸,鸡鸭鱼肉糖果水果,油盐柴米干粉湿面,样样少不得,一圈买回来,一年的积蓄又差不多没了,还得愁明年儿女开学的学费。你说这个年愁这愁那的,过得还有滋味吗?嘿,这人穷呵就怕过年,但你不想过年年就不来了吗?所以“年年难过年年过”这话就是如此说来的。

“处处无家处处家”,这是游子过年的无奈。家是温暖的,它是一个立体:里面含有亲人的情感、熟悉的住宅、温馨的乡情和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游子们在外能感受到这家的气息吗?不能也。他们有的只是孤单和冷清,在别人的鞭炮声中思念着自己的亲人,在他人万家团圆之际凑合着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此时的游子(不论是打工或其它原因)不管身处何地何种条件下(好或坏)都难有家的感受。所以处处无家啊!但是无家的日子就不过了吗?总得过下去,把能够睡觉吃饭的地方权叫“家”吧,但此家非彼家也!

“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是有权人如今过年的写照。下级、商界、建筑界、百姓、等等,但凡可能有求于他的人,过年可是个“烧香”的好机会,不然临时“抱佛脚”时恐怕有冷脸看。去年过年你如果送了一万元的红包,今年还是一万元,你拿得出手吗?只有与时俱进年年涨了。一朝大权在握,年关日进斗金。好酒好烟大红包习以为常,鱼肉鸡鸭堆成山呲之以鼻。你想想,我们中国个个争当官,你以为真的是想“为人民服务”?非也!投机钻营还不是“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只是老百姓苦也!

有钱人我们就不议论了,自古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有钱非君子,无权不丈夫”,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既无权又无钱,说多了会被人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适可而止吧。但穷有穷的欢乐,富有富的担忧。该欢乐时且欢乐吧,幸福虽有相同之处,但感受各有不同,人穷容易满足,幸福可能相对要多一些。本文的原意并非眼红有权有钱人,只是同情一下比我们还穷的穷人和不能归家团圆的游子而已,以显人间还有怜悯穷人的人,不然这世界也太残酷了点。


篇6:过年散文

关于过年散文

【一】

过年前,工作上,看望,慰问,忙得不亦乐乎;生活中,购物,拜访,也是尽快完成。为的是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过个年!

除夕这一天,传统的佳节。

一早,是格外的清静。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行色匆忙的动静。人在床上,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想做。似乎早饭都没想去用。一直到中午时分,偶尔会有鞭炮声响起,可是,并不多。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中午吃年饭的。就在自己家里做。而吃年饭的时候,是一定要放鞭炮的。

忽然觉得,没有父亲的春节,好象有点不同。去年春节,跟父亲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在一个大酒店的大厅里,几十个家庭团聚在一起,倒象是电视里看到的团拜那样的场面,感觉也有些特别。今天的年饭,父亲已经没有坐在身边,可是,我们还是给他留了一个位置,碗筷酒杯一应俱全,夹菜倒酒程序不少。心里没有伤悲。

年饭跟平日里没有多少差别,鸡鸭鱼肉,平时都吃,吃到大家都说,该多吃些素菜了。可是,过年还是要吃鸡鸭鱼肉的,好象是一种象征似的。只是,吃的时候,不敢多吃而已。

倒是信息很热闹起来,从午后到除夕夜的钟声之前,一直有信息钻了进来。以致想看看信息的内容,几乎都不可能。因为,在我还来不及按打开键,就被下一个进来的信息冲掉。只能看到信息那个信息模样的功能键上显示出未读信息的数量,几十,一百,二百,不断往上滚动。我也想抽空给朋友发信息,也是经常被进来的信息搅局。我只好选择了一个群发的模式,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完成所有信息的发送。原来想做些个性化的选择,现在也只能一键全搞定了。这样有一个好处,不必担心有哪个朋友被遗漏了。

年夜饭之后,孩子们要去看电影。大人们围在桌子前,摆开了架式,准备大战三百回合。春晚的节目,把电视机开在那里,有好听的歌或许随便听听,好看的舞蹈或者小品,也没有看全。突然就觉得悲哀起来,原来这么崇尚的春晚,怎么就沦落到这步田地了呢?其实,这也是资源太丰富导致的结果。如今的电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什么样的节目没有?这也象我们桌上的菜肴一样,应有尽有,胃口已经没有刺激我们的神经中枢,因而没有冲动的.食欲了。

过年,跟平常的生活差不多了,只是感觉上多了一些年的成份而已,只是多了几个游子回家团聚的暖意而已,只是多了一份对逝者的怀念而已。

【二】

这次过阳历年,也是不同寻常。

元旦前一天,朋友邀我一同去洗心禅寺参加新年祈福法会。对于辞旧迎新这种形式,我本来是没有太多想法的。不就是一个时间的更迭吗?无论怎样的形式,时间都会自然过去。如果没有友人的邀请,我或许就在自家的书房看书,或者在客厅看文艺晚会。如果有安排喝酒、唱歌什么的,我也是可以的。

最后,我选择了去参加祈福法会。因为,这毕竟于我一种陌生的形式。而且,这个年是没有父亲的年,已经没有老人需要我的陪伴了。

在的最后一天,在佛家里称之为圆满的日子。我和朋友早早地来到洗心禅寺。虽然这里离我所在的城市约一小时车程,可是我们把路上可能出现的阻碍,留了很多的余地,为的是不要让这种祈福留下缺憾,那会影响一年的心情的。

寒冷的冬夜,可以让我们看到呼吸出来的白气了。洗心禅寺围墙外面,早已停下了密密麻麻的小轿车。看来,我们算不得早的了。禅寺的围墙是很现代的,在禅寺前面的广场高架灯的照耀之下,那浅色调的围墙,那造型别致的形态,就象是一个公园。这里是一个近年来兴修的禅寺,因了一诚法师的发愿而建成。

一诚还是小和尚时,于1948年在此出家,当时这里叫做洗心庵,八年后离开。成为法师之后,他常提知恩报恩,对自己出家之初住了长达八年的寺院,一直念念不忘。历史原因,洗心寺旧址早于1958年就荒废了,后来已片瓦无存,被附近人家种了蕃薯.法师听后就有了恢复的愿望。直到新世纪伊始,因缘成熟,已经身任中国佛协会长的一诚长老发愿重建洗心禅寺。从10月开工到现在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并于12月28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开光法会。

这让我想起了南岳广济禅寺的宗显法师,开创“禅意人生”修炼营的佛家高人(不知是否高僧)。他是一个70后的年轻法师,他居然也是发愿要重修广济禅寺,继而东奔西走筹划,一期工程已经初具规模。他还发愿要把佛家思想引入到尘世民间,把佛教的积极理发扬光大,造福社会。“禅意人生”修炼营就是这样一个载体。他们都有自己的寺歌、网站、LOGO,有着很多的现代元素。

夜幕下的洗心禅寺一眼看不完整。依次往里面走,看到的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左厢为虚怀楼、西归堂、鼓楼、禅堂和方丈楼;右厢是云海楼、客堂、钟楼、斋堂和尊客寮。整个殿宇回廊相衔,融殿、阁、堂、房于一体,庄严古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尤其是悬挂在殿楼之间的彩旗,随风瓢摆,就像藏家佛教一样,在这里无疑增添了一些喜庆的气氛。

在藏经楼旁边的一个殿堂里,我们有幸看到洗心禅寺妙华法师泼墨挥毫作画。画荷叶的时候,动作迅疾,几个弧线就是圆圆的意向荷叶了,画荷的杆及荷花时,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显出精细。法师画完几笔就抬头把玩,沾墨,脸上是一片微笑。引得众人纷纷站在身旁与之合影,沾得灵气。

晚上9点,在禅寺前面广场的篝火晚会开始。10点,我们几个朋友作为击鼓嘉宾被安排在进入三门殿左侧虚怀楼等法师给绶带。殿堂里安排了108个座位,我们按照排序依次坐好。以佛堂佛像为中轴,单号坐在一边,双号坐在另外一边,我们几个朋友因此被分开安排在两边坐着,法师进来,和蔼亲切,在念就一段经文之后,依次为我们披上绶带。绶带是黄色的,做工很精致,走边绣字“洗心禅寺祈福法会”,还绣有各自的序号。当法师走到我面前时,我感觉到一种庄严,当绶带披在我身上时,我体会到一种神圣,情不自禁双手合十,接纳这种福祉。

有穿着“洗心义工”背心字样的人,举着牌子,按分组分别引领我们到天王殿旁边的一个楼上去击鼓。绶带在身,分外醒目,使得我们这群排队去击鼓的人显得格外齐整。已经有击鼓的声音在响起了,有人在数数,听得出每人击鼓四下,而且是有节奏的四下,前面两下比较慢,后面两下急促些,几乎是连起来的。等到我来到鼓楼时,才发现是法师和义工在指导着。一个大鼓约两个人那么高,两个鼓槌有两尺长,一头扎着红绸子,是击打鼓面的。结果鼓槌,法师说,击鼓四下,象征“吉祥如意”,后面两下稍快。我满怀神圣,凝神聚气,击打着大鼓,默念着祝福......

随后,我们在义工举着的“第三组”牌子的带领下,在大雄宝殿旁边接受妙华法师的摸顶仪式。义工们唱歌“大悲咒”,我们在香烟缭绕的氛围中,虔诚地接受法师的赐福。走出殿堂,看不到义工的牌子,我们的队伍解散。再看时间,11点50分。离羊年只有10分钟时间了。

随着人流往外走,看到很多人在吃八宝粥,才想起有这样一个内容。因为披着绶带,可以享用进屋座位吃粥的好处。于是,几个人进到屋里吃粥。吃着吃着,外面鞭炮齐鸣,礼花炸裂的光亮忽暗忽明。有人说新年到了,我们不由自主地高声欢呼——新年快乐!

我们的这个时段,是一碗粥吃了一年的,年尾吃着,年头还吃着。于是,想起第一时间给家人、朋友发送祈福信息。相信这一信息,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新年的喜悦、满足。

篇7:过年散文

又一个新年来临,似乎少了些许期盼,多了几分落寞,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过新年。

记得小时候,从农历11月开始,有的甚至更早就开始杀年猪,那时农村家家都养猪,杀猪这天请很多人帮忙,早晨就开始忙活,一群人有说有笑很是热闹。结束时主人都要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呼客人,肉除了当天吃的以外,其余的全熏制成腊肉,用于来年食用。

每逢春节前,我家如同所有家庭一样,办年货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买很多吃喝用具外,母亲从月中旬开始就自己手工做豆腐,豆芽,灌香肠,豆腐干。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慢,从放寒假就开始期盼过年,一天天倒数,终于等到年三十了家家张灯结彩,接下来就等团圆饭了,我们一大家子(爸爸的弟兄们)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丰盛的饭菜虽然平时偶尔也吃,但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似乎连味道也变得更可口了呢。尽管那时物质匮乏,但内心的小幸福多到爆表,一件件年货,一份份平安,一桌桌饭菜,一家家团圆。而今,各种花样的食物,玲琅满目款式新颖的衣服,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不变的是心中对于团圆的那份期盼。

篇8:过年散文

踏进腊月,每个人的心好似都开始恍恍的期盼春节的到来,但心里又好似都明白期待的并不是过年,多是因为不用上班吧,出去旅游或者纯粹的放松。

我钟情于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因为它存有我们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印象中,腊月一到人们便开始掰扯着手指头数日子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年货,每到这时候都有一次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全部扫一遍,完了再用抹布擦一遍,这样可以扫走一年的旧气,迎接崭新的一年,早早的都能闻到浓厚的年味。

真正到了三十这天,人们就更忙碌了,大抵心也会更加欢喜,女的都在厨房里准备着年夜饭。

母亲们在厨房进进出出有说有笑的忙着,而父辈们都在张贴从前门到后门以及家里大大小小门上的对联,包括贴门神、土地神、财神等各路神仙的年画,寓意是请神来家过年并保佑全家老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小孩子充当的角色一般就是打下手,偶尔帮忙拿个年画,还必须得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破了,神仙爷爷会生气。什么都不懂的我们还爱跟在大人屁股后边,把一幅幅贴好的对联读出声来,却总是分不清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因为年龄,跑腿儿的小事都是我们干的,一会向隔壁婶婶家借个凳子,一会又给对面爷爷家送个东西,觉得自己忙的不亦乐乎。贴完对联后,家中男的无论年长年少都得去给祖先上坟,女的不允许去,这是历来的习俗,那时候的我还总是抱怨为什么不带我去。

要去祭祖必须得端上要敬的烟、酒、茶;烧的蜡烛、香、纸,我想是要给祖先也送去过年用的东西吧,当然这不过是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也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而已,但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一种仪式,现在想想这便是我们的根,有了它即使生在何处也不会忘记寻根。等到祭祖回来后,臊子面也差不多做好了,捞上一小筷头到碗里,再浇上一大勺子滚烫的臊子汤,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而来。孩子们之间还有一个乐趣,那就是比谁吃的多,有时候一人能吃十几碗,最少的也要吃个七八碗,到现在我都在怀疑自己当初那惊人的饭量。

吃完饭后,会备些瓜子、花生、糖果,长辈们都围着桌子烤着火炉,一边看着春节晚会,一遍喝酒聊天,偶尔会听到他们谈起孩子以及他们的学业,年轻人都另外围起一桌玩起了扑克牌,对于小孩子来说任何时间都会是游戏时间,任何场所都可能会变作游乐场,在他们的脑海里过年就意味着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有零嘴吃就十分满足了。这样便可以甜腻腻的度过整个寒假。就这样几代人各自为营热闹的守着年夜,直到凌晨十二点大家都一起到大门口放炮竹,那时候不比现在,放的是烟花,每家几乎就是三两捆鞭炮,几个大炮竹已经算是好的了,几乎同时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深夜的村庄又热闹起来,再来几个冲天炮沉重的轰隆隆接连响起,这便是春雷的声音。孩子们会在放完的鞭炮灰中去找还未放燃的炮竹,有的断捻子的俗称“瞎跑”。

现在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慢慢提高,每天过日子就如过年一样再也见不到像《腊月歌》中唱到的那种景象,所以过年就跟过日子一般了。

篇9:过年散文

过年,这是一个普通的、又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别人家是如何渡过这个年关的?李正方不知道。但是,自已每处在年关时的状况,自已当然清楚。是呵,一年到头有多少事?又有多少事需要在年关前处理完毕?中国人的习惯,年,是以农历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处理完毕。就是你自已想拖过年,别人也会找上你在年前解决,特别是经济账务一类的。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是一项延续了多少年的习惯!电影《白毛女》正是这个传统习惯的反映,债主要账,欠账的要想着如何渡过年关。因为,就是再多的账务,只要过了年关,在年关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债主追着要账的。这也是中国人一个比较普遍的习惯吧!这个习惯相当有道理。你想,刚过了年,你债主总要让人家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奔头?就好比农民,人家要留些钱作春种用;或者做生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本才能开展生意;你债主将这些钱要了去,这不是要人家的命了?因此来说,这年前的解决要账一类事务,也反映了中国人富有的人情味。用一句流行语,这也是人性化的体现。

李正方没有债务上的事务,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烦心的事了。多年前,每逢过年,李正方也要为一些债务烦恼。欠了人家的钱,虽说已到了年关,不能还上,但是你总要对债主有个交代。还不上钱,话总还是要说的,不然,债主心里也会不平衡,因此他绞尽脑汁也要多多少少的还上一些。就这样,每年多少还上一些,几年下来,李正方总算是无债一身轻了。可是,每到过年,诺大一个家庭,这过年是不会省心的.。很多事都需要李正方操劳,当然,这不是体力事,他只需要多动动脑筋就行了。

李正方要想的是,在过年时,如何让整个家庭在过年时热热闹闹,又要体体面面的,不致于让亲戚朋友闲话,又要不多破费,毕竟过年只是几天的事,一年三百多天的平常、普通日子还是最主要的。

已经多年的年夜饭不在家里吃了。事情也真是无奈,一大家子在过年时都聚在一起,总共有十七、八个人,现在居住的都是商品房,而商品房的面积一般也就是一百多点平方,这怎么能容下这么多人?因此大家一商量,干脆就放在酒店里算了,虽说这样一来,年味要少了很多,不过反过来也轻松了很多。以往,年夜饭在家里,老伴在吃年夜饭那天,不知有多操劳,现在要轻松多了。到了吃饭的时间,几个小辈驾车过来,将人载到酒店,只要坐在饭桌上,人到齐了,一声令下,服务员马上将菜端上来。酒和饮料是自带的,这也比用酒店的要少化费很多。虽说是过年,但是该省的地方还是要省。

往年在家吃年夜饭,虽说这是个大团圆饭;但是不可能一家子同时端起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桌的菜要慢慢的一碗碗烧出来的。如果等全部煮好了再用餐,早先煮的菜就冷了。所以过年时,老伴是最忙的。等大家吃完了饭,这一大桌还需要收拾和洗抹,等到全部收拾完毕,中央台的春晚早已一切始了。

现在在酒店吃年夜饭,等大家都吃完了,一大桌菜所存不多,但总有几只大菜完好如初,这在年青人眼里,吃过剩下的就算了,但李正方是不会随便浪费的,他让服务员拿来塑料袋,一盆一盆的倒进袋里带回家,要知道,这几盆剩菜也要化上一百多元。拿回家可以食用几天呢!

但这仅仅是一餐年夜饭;大家都到酒店,从进入酒店到用完餐,再长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这些都不用李正方操心。

过年的节日,从过年前开始到年后,一般再节简,也要十多天,就是按国家的节假日算也要近十天。你总不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天天上酒店?中国人的习惯,春节期间都要走亲访友,难道你能将每个上门拜年的亲友都带进饭店?不说花销,在礼节上也不对,毕竟,在酒店里少了一份亲情和年味!所以,在年前一个多月,李正方就要开始置办一些年货,和一些传统的春节期间饭桌上大家都喜爱的食品。

首先,他要买一百多斤的白菜,这种白菜细长,是江南地区的特产。白菜买回来,要放在太阳下晒一晒,等新鲜的菜有点蔫了,再用一只缸,将白菜一层层的摆放进缸里,每放一层白菜,要洒上一层盐,然后,人爬进缸里,赤脚踩,要等到菜里的汁水出来了,再放下一层菜,全部白菜踩完了,上面要放上几块大石头压住,然后要经过半个多月,这白菜就成了腌菜了,味道很鲜,江南人一般在冬天,都喜欢食用。取缸里腌好的菜,洗干净,切成段,放在锅里炒,早上吃早饭时,就着泡饭,一餐早饭就吃好了。或者,将腌菜洗净,切成段,放上一些猪肉和冬笋,点上火锅,慢慢的煮,味道鲜美,江南有很人多天天吃都不会厌烦。有时,一段时间不见这道菜还会想念。李正方就经常的想起在改革前,过年时农家杀了猪,用腌菜和刚割下来的猪肉,煮上一大锅。杀猪的人家,会请上队里的亲朋好友,大吃一顿。这肉和腌菜的香,至今不能忘去。

还有就是买上几十斤猪五花肉,放上盐揉搓,然后用一个盛器放上半个多月,等肉腌透了,再取出用清水洗净,用绳将肉一块块系好,放在冬日的阳光下,晒上几天,等到肉里的油一滴一滴的掉到地上,这肉也就晒好了,然后挂在家里通风的地方。等过了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之后。取一块,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盆子里,等煮饭时,放进电饭煲蒸,吃饭时这一盆腌肉香气扑鼻,味道特鲜。它不同于其它地区的腊肉,它有一股香和鲜,它的缺点是放的时间不长,容易坏。到了现代,人们普遍用上了冰箱,于是人们也用来存放腌肉,这样放上一年也不会坏。但在食用时,这肉少了一份香。不过这不能改变人们对这腌肉的喜爱到了春天过后,有时,在高兴时,取出一块腌肉,慢慢的将肉切成丁,再用存放在冰箱里的碗豆和肉丁和在一起在锅里炒,等腌肉炒出油,再放进电饭煲和着糯米煮,在当地,这被称着碗豆糯米饭。因为肉是盐的,所以这饭也是盐的,所以不用其它蔬菜,好吃,又经济实惠。李正方的表弟在广东办厂,广东地区气候不适宜腌肉,有时家乡的亲友去他那里,带上一、二块腌肉,他的表弟不知有多高兴。

这二件大事办好了,还要为春节的菜桌增加一些备货。因为在春节,菜市场的价格高昂,自已能备的就早早的备一点,一是便宜,而来家里随时能取出,也方便,不至于来了客人,要赶菜市场,价格贵不说,还不方便。这些桌上的菜也普通的很,无非就是一些鸡、鱼、鸭以及一些猪内脏。现在国家的三公控制了,不然,每逢春节,李正方都要为家里人拿回家的海鲜洗上几天,那些东西都是公款,不化钱,当然,也为春节饭桌上增添一些色彩。但是,也为李正方带来不少的劳作。现在好了,公费控制了,这些免费的海鲜没了,李正方轻松了不少,同时,他觉得,现在的年味也比以前要浓了很多。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鲜虽好,但毕竟不是当地特产,李正方还是喜欢当地的风味特产。

李正方有些烦心,过年的年夜饭不在家里过,而一定得去饭店!可是,烦归烦,又能奈何呢?现在的家庭不都是被蜗居在这小小的商品屋里么?当然,也有住别墅的,但那得有钱,而这真正有钱的,毕竟是少数。李正方不是少数,他只是大多数中的普通一员。因此,这“烦”也只是仅仅而已!

篇10:感悟过年随笔

春节,在这属于一家人团圆的节日里,烟花绽放的好刺眼.爆竹声震的人心颤.风,凛冽的袭卷着早已冻的发青的脸庞……冰凉的夜晚一个人,天气很冷.没人陪我一起承受,心情很糟,一个人等待着载我回家的公车,回了家.还是我一个人,呵呵...又是无数孤单节日中的一个……有人说我很自在,不受管辖。想干什么都干不了还自在什么?有人说我很快乐,笑口常开.想哭时都没个人在身边还快乐什么?有人说我很幸福,连个节日都没人陪哪里来的幸福?没有人陪总是孤独的,还好.我懂得该如何自娱自乐.

阿桑的《叶子》歌中唱到:

叶子 是不会飞翔的翅膀

翅膀 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天堂 原来应该不是妄想

只是我早已经遗忘

当初怎么开始飞翔

孤单 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 是一群人的孤单

……

孤独不一定寂寞,寂寞不一定孤单, 曾经陪我看落日的人,散落在了天涯!

不说话,一个人可以睡到日晒三竿,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一个人没有任何的感情包袱。一个人生活,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比以前长了,一个人慢慢的变得成熟,一个人慢慢的变得深沉。

喜欢一个人吹风,喜欢一个人延着公路漫无目的散走,喜欢一个人站在窗边发呆,喜欢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喜欢一个人……

想要一个人好好地生活,一个人好好地照顾自己,一个人会开开心心,一个人会安安静静。

习惯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没有不确定,没有不安,因为没有期待。

习惯一个人上路没有方向,没有归期,因为没人等待。

习惯一个人吃饭,没有人为我加菜,没有人为我擦去嘴角的饭粒。

习惯一个人听歌,没有灯光,没有人打扰,那一刻,一切都静止了。

习惯一个人独坐,没有忧伤,没有烦恼,因为没有思念。

习惯一个人的雨季,没有伞的日子,学会了奔跑,学会了躲避,学会了淋湿,学会了不在下雨天生病。

习惯一个人回家,坐在车上看两旁的高楼如浪一样袭来,又消失在视线中。

习惯一个人睡,忘记时间,忘记存在,忘记没有忘记的过去。

习惯一个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以前不习惯的但渐渐的都习惯了。

习惯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世界,只有一个人懂。

离开了手机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无聊的时候,烦的时候,有我的那么些朋友,虽然相隔很远,但是通过手机我们聊着彼此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世界,我也丰富了他们的世界,还不忘把彼此都教训一通。

一个人的日子把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个人的日子拿着毛笔也摆弄摆弄,一个人我会在有些时候背着自己的小包到处转转。每天走过同样的路,静下心来,看身边嬉戏的孩童,凝望远处步履蹒跚而又相互搀扶的老人,看这个城市中各个行业忙忙碌碌的人们,各种情素充斥着我的大脑,那一刻,我忘了一个人的孤单,因为我在无形中也成了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我看世界,世界看我,孤单在那一刻就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消失地无影无踪。

一个人的日子,两个字:孤单。有的时候一个人会孤单的想哭,而日子还在一天天过着,一切变化着也重复着。我喜欢孤单,但我不沉溺于其中,喜欢那种淡淡的感觉,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喜悦,想一些人一些事,淡淡地,淡淡地。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自己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一个人会早早地爬起来,去呼吸新鲜空气,去追赶清晨的太阳,将一切的一切抛在脑后,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好好地生活。因为我知道当年年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年轻真好,现在老了,我没有理由不珍惜一切,没理由不选择快乐。于是,电脑成了我生活中的伴侣,她给了我倾诉的平台!

感激丹丹大年三十下午开车把我接到她们家中,与她父母亲一起度过了春节!受伤时,也是她全家照顾我度过多处骨折的痛苦日子!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春酒优质课教学设计

《春酒》 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一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初一语文教案

春酒教学课件

时光流逝之后散文

过年随笔散文

过年的随笔散文

过年的感悟散文
《过年的感悟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过年的感悟散文(共10篇)】相关文章:

漂泊的人总要回家散文2022-08-14

初二语文春酒2022-11-21

迟子建《第三地晚餐》读后感2022-09-21

林清玄散文集篇2023-11-07

《春酒》教学方案2023-11-13

林清玄散文集内容简介2023-08-27

美好的支教生活在等着我散文2022-11-09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2022-12-17

《我喜欢过年》教案教学设计2023-04-30

春酒教学反思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