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家庭道德中的自觉(合集6篇)由网友“多多良先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仁在家庭道德中的自觉,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仁在家庭道德中的自觉
仁在家庭道德中的自觉
仁是儒家文化及其道德的核心,从行仁的方法看,仁首先是在家庭关系中的推开,涉及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即父慈子孝、夫妻互敬、兄友弟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儒家所有的道德立论均是在家庭道德伦理上的'展开和自觉.文章探讨的是仁在家庭伦理中的如何自觉问题.
作 者:李乾夫 LI Qian-fu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刊 名:大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年,卷(期): 6(7) 分类号:B222.2 关键词:仁 道德 自觉篇2: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的论文
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的论文
第一章 道
《论语》中称是“天”命令孔子去复兴“道”。在人们的理解中,“天”是一种无法理解和无法预知的力量,作为一种非人格的指令力量,类似与命运,是人类无法违背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孔子的任务是去找到人类的“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即一个人的生活应该如何过,一个社会要如何组织的正确路径。孔子所处的时代中,“道”已经丧失,就是孔子弟子所说的那样:“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儒家所讨论的道包括孝道、伦理之道、为官之道等。本章中主要论述的是孔子的教育之道。《论语》的开篇中就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是非常注重学习的,其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乐而好学。在今天这种经济爆炸,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是越来越多了,但并不代表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就过时了,反而经过时间地验证与打磨,这种教育理念的优点更是一种经典的传承。儒学中以孔子为代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是非常实用的,传统的儒家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受到了推崇。
对于学生而言,儒家“尊师重道”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甚至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都对幼师有着敬畏之情。因为多数家长都发现,只要是老师说的话,孩子们都会没有怨言的乖乖地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归功于我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思想和严格的等级制度了。或许这种思想是导致我们落后迂腐、惧怕权威的根本原因,但我们也应看到尊师重道是十分必要的,若是没有了对长辈最基本的敬畏与尊重,那我们也就有愧于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品德。至于我们如何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纯粹性,那还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反省,反省如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不是滥用权力,束缚学生发展的庸碌无为之辈。
第二章 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就是说,君子心中所想的都是有品德的事,小人所想的则是自身的利益。那么,何谓“德”?“德”指的就是“德性”、“美德”。《论语述而》篇中提到“志于道,据于德”。这句话中“志于道”说的是要立志高远和希望达到的某种境界,“据于德”就是说励志虽然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换句话说,要达到那种至高的境界的准备工作就是在生活中做事要有准则,按这种准则做事就可以积累德行。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德”呢?事实是,一个人即使有了高深的学问,却不重视品德的培养,这样很有可能他会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损人利己、危害国家,所以品德的培养确实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但德行的积累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孩子抓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重视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会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到孩子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也对孩子辨别是非曲直的标准有一定的影响。在这个同样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里,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通常是学识的寡薄和财富的多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善莫大焉”。无论是教授还是亿万富翁这样的社会地位都不能取代善良、诚实、谦逊成为衡量这个人是否有德行的标准。
第三章 仁
“孔子认为要得‘道’,必须修养‘德’,‘德’是道在个体中的体现,而人之德则为‘仁’……对孔子来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礼教(ritualization)形成人的.品格。习性与礼教皆是把社会价值内在化为德性的过程。” [③]什么是儒家所提倡的“仁”呢?孔子有语云:“仁者爱人。”那么,这与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所代表的是同一内容吗?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尽心上》)从这几句话可以明确地看出这里倡导的爱人,其基本意义不是墨家所提倡的兼爱,泛爱。儒家提出的爱人是有差等的,是“近譬诸身”、“施有亲始”的天然之爱。正是这种源于血缘亲情而建立起来的仁爱思想,才让家族观念浓厚的国人感觉更加的可信、朴素和有归属感,从而在这一基础上成长为惠及人类的大爱。
儒家的“仁”包括智、勇、孝、忠、礼、恭、信、敏、惠等。我们最初接触并开始学习到的就是“仁”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孝”。说到“孝”,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儒家对此提出“无违”,即若是父母提出的要求我们尽量不要违背。因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所以父母的想法是要得到尊重的。但愚孝是过犹不及的。《二十四孝图》中有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晋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原本家境殷实,父亲死后他将遗产分给了他的两个弟弟并独自赡养母亲,对母亲极为孝顺。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
结语:黑格尔发现孔子时,表现出极大的失望,他认为人们读孔子的书所得到的与围绕在这位圣人的至高荣誉相差甚远,称人们在其言教中将毫无所获。这就是西方哲学家们常常控诉的,他们指出中国并没有哲学,有的只是思想。至于为什么会说“人们在其言教中将毫无所获”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国情的差异了。在律法完善并且严明的西方社会当然不认为人情道德的约束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甚至会鄙夷在中国人们对待跟自己相熟的人和陌生的人之间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道德标准,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情社会。那么,我们就要根据这一突出特点,加大对中国传统儒学中道德仁义的宣扬,要更加注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德行的培养,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终而达到“仁”。让儒学真正地复兴起来,随着时代地前进而发展。
篇3:在“全时空”中学习道德
在“全时空”中学习道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谈道德教育“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一个重大的命题,说明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民族复兴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这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也是完全统一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中共中央近日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及连续不断的重要文件的出台,对长期从事道德教育专业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朱小蔓来说,无疑像打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大病初愈,人显得很虚弱,但朱小蔓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她说,“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如果只是GDP上去了,而社会风气变坏了,社会平衡遭到破坏,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谈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朱小蔓认为分别存在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认为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比,显得不那么迫切;一种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标准变得多元化;还有一种认为即使明确了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孩子们不信,年轻人不听,效果不好。这三种情况在学校里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有些校长认为德育再重要,但不如升学重要,不如学校的升学率、家长对孩子的升学期望重要;有的教师感到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力不从心,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说不清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孩子;有的学校即便知道诚信应该好好讲,爱国教育也应该大力宣传,但是孩子们没兴趣,不跟你配合。
对于社会上有些提法,如“育人育才,孰先孰后”的问题,朱小蔓认为这种提法有问题,至少不准确。我们的民族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育人与育才并没有先后之分,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这对一个人和一个社会来说都是重要的支撑。现在许多学校的德育智育仍然是两条线、两张皮。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少先队、共青团抓德育;教务处、任课老师抓智育。朱小蔓认为这种智德分离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学校内所有的人都对青少年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地只跟一个教师接触,而是要跟所有教师打交道,所以未成年人学习道德是在“全时空”状态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个单独、特定的场合中学习。因此道德学习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应当让所有成年人知道他们的举止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有道德影响。反过来,未成年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学习道德的时机,任何场合都可以学习道德。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道德成长与他们自己的生命成长是一件事情。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道德发育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必须用整体的`思想来对待道德教育。其实,道德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保障智力活动。因为智力活动不只是靠人的聪明,还要求情绪专注、注意力集中、意志坚强,同时也需要团结与合作。所以道德教育必须渗透到课程改革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渗透到学生日常交往活动中。因为孩子在学习知识时,会面对许多道德挑战,需要进行道德判断。比如什么是健康的竞争?什么是合作?如何善待同学?如何尊重别人?这些道德的意识、行为、判断发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意识,没有敏感,没有能力,也就没有办法去影响学生。专门的道德教育活动是必要的,但更多地应该考虑道德教育与教学活动、与学生全部生活的关系。
那么,如何来整合这些资源,使德育真正成为各个系统有机运转的系统工程?
朱小蔓认为,首先应从学校领导开始,把这项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无论是分管教学还是分管道德教育工作的,各条系统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来讨论学生的整体发展。其次是全体教师需要培养道德教育意识和道德教育的能力。教师如果缺乏这个意识,就不知道在各科教学中和日常交往中有意识地去影响学生;但有了意识没有能力也不能实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最后,教师也应该经常自省:“我们是不是在道德上比较清醒,是不是精神丰满的人?”如果教师精神世界贫乏,辨别能力不强,甚至是非不分,道德水准低下,那么道德教育就无从谈起;另外,教师有没有能力去处理学生的道德问题?教师的精神世界是否饱满。教师能否靠人格魅力去打动学生?这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
篇4:试析“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试析“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是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它是人们处理各种道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仁;伦理思想;道德原则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吕氏春秋》云:“孔子贵仁。”《孔子家语-弟子行》说孔子“汲汲于仁”。宋儒胡宏说:“仁之一义,圣学要道。”(《五峰文集》)程颢在《识仁篇》中说:“学者须先识仁。”这些论述都反映了儒家对仁的思想原则的高度重视。孔子也多次讲到并强调“仁”,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他甚至还说:“当仁,不让于师。”(同上)《论语》中“仁”字出现一百多次,多处对“仁”的思想原则进行了强调和论述。“仁”是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以降,“仁”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儒家学者所重视,并成为儒家道德理论乃至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学说就是“仁学”。
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密不可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本质与自然的本质是相通的,二者都有其共性。另一方面,在自然界中,人是“天地之心”,是自然界中最可宝贵的,而立人之道,在于仁义。阳明说:“人者,天地之心;心者,万物之主。”(《王文成公全书》卷六《答季明德》)《孝经》中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易传》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立天之道,日阴日阳;立地之道,日柔日刚;立人之道,日仁日义。”天地之间人为贵,而人之所以“贵”,不在于人有生命、有感知,而是在于人有仁义道德的伦理观念。
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来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也在于人具有道德理性,在于人对于仁义道德的追求。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并不多,重要的在于君子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伦之情,凡事能够)A仁义出发。由此,孟子还进一步概括出了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正是这些以恻隐、羞恶、辞让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的道德情感,使人超越了自然状态,并与禽兽区别开来,也使人在任何道德处境中,都保持着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在孟子看来,是否具有仁义礼智“四端”,也是人与非人相区别的标志:“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同上)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人是从仁义礼智的道德理性出发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陆九渊阐释和发挥孟子“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的话时说:“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日‘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陆九渊集·与李宰二》)他还说:“儒者以人生天地间,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而为三极。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象山全集》卷二)人之所以是天地间的精华,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是社会的人,是具有道德理性的人,并且是以仁义礼智的道德要求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及其评判标准的。
从人之本性的角度来看,“仁”是人的本然之善心,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善良意志,是人的本质之所在。在人性问题上,儒家虽然也存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一般说来,大多数儒家学者都承认和肯定人性有趋善的倾向,认同人具有善良本性的观点。之所以说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有善良意志,具有“仁义礼智”之心。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他在阐述仁义礼智“四端”时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他还提出了“良能”、“良知”的概念:“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仁义礼智是人生而俱有的东西,而不是由外部强加于人的。朱熹明确提出了“本然之善心”说:“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朱熹:《四书集注》)陆九渊也充分肯定了人的善端“本然”性:“四端万善,皆天之所予,不劳人妆点。”(《陆九渊集-语录下》)阳明则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了“良知”说:“吾人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贤,天下古今之所同也。…‘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这些论述,都肯定了“仁”与人之本性的天然联系。
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仁包括所有美德,仁是其他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的总纲,也是其他优秀道德品质的核心,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恭、敬、宽、惠、敏、讷、刚、勇、毅等都体现着“仁”的精神,都贯穿着“仁”的思想和要求,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
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并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还有一次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他还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又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等等。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德中,“仁”居于主导的地位。正如朱熹所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朱熹:《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同上)这些都说明,在儒家道德理论中,“仁”是其他诸德的核心和总纲,统摄其他诸德,其他各项道德规范、道德范畴,以及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都是“仁”的原则的具体展开和体现。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只有约束自己,按照礼的要求选择自己的行为,才是“仁”。要使自己的行为合于仁的要求,就必须做到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是不能实行和达到礼的要求的。这说明,礼的具体形式是由仁的内在要求所规定的,离开了仁,礼就失去了意义而徒具形式;仁是内在的要求,礼是外在的表现,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如果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则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方法和途径。仁是礼的基础,礼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制度上礼节上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必须建立在内在的仁爱的基础之上,依礼而行是仁的根本要求。
儒家将“仁”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强调“为政以德”,构成了其仁政、礼治的政治模式。孔子说:“民之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在他看来,百姓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火的需要;有跳到水火中而死的人,而没有因实行仁德而死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淮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淮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这些都说明和强调了仁政礼治的重要。孟子发展了仁政的思想,进一步肯定和强调了仁德对于为政者及其治理国政的重要。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因此,他极力主张“施仁政于民”(《孟子·梁惠王》),并主张“德教”,强调“善教”,“德教溢乎四海”(《孟子·离娄上》),“善政不如善教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孟子·尽心上》)荀子还在仁政方面发展了“礼治”的思想,把“礼义”视为“道德之极”。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荀子·议兵》)这些观点和学说,都是仁的思想原则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推广和运用。
就仁与义、孝、悌、恭、敬、忠等道德规范和范畴的关系来看,仁与这些道德规范和范畴也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仁”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礼记·儒行》中说:“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孟子》中多处论及仁与义的关系:“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并要求人们做到“居仁由义”(《孟子·告子上》)二程说:“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二程集·遗书》卷十五)朱熹说:“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可以说,“仁”是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在其他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中,都贯穿和体现着“仁”的要求。
朱熹说:“‘人’字是以人身言之。‘仁’字有生意,是言人之生道也。”(《朱子语类》卷六十一)清代儒家学者戴震说:“仁者,生生之德也。”(《孟子字义疏正》)李恭说:“生生即仁也。”(《论语传注问·学而一》)近代学者康有为也说:“仁……在天为生生之理。”(《中庸注》)在儒家思想中,“仁”是宇宙生育万物的“生生之德”。
篇5:在家庭温暖中成长作文
我妈妈嘛!让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她是一位十分小气的人来哟!这件事只有你知道我知道,被我妈妈发现我必死无疑(太夸张了吧!)我曾经因为一些小事经常跟妈妈吵架,最近因为一些亲戚的问题,爸妈因此吵架了,我就骂他俩!妈当时怒气十足,便情不自禁拿起饭碗向我扔来,我的手疼死了,我恨死我的妈妈,于是我去我外婆家住足足住了2个星期多些,直到昨天才回家了。但是如果妈妈心情好的话就会买好多我们喜欢吃的东西给我们了!所以说其实我妈还不错嘛!只是脾气有点
弟呀!别跑啦!这话我几乎每天都说。一放学回家,他就拿起玩具到处追,跑。真的没办法!他是谁?
就是我那既调皮又可爱的小BB,他是我的弟弟,虽然他非常调皮,但是他小小年纪既然可以做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趣事!记得那时他还小嘛!自己一人在街上走丢了,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聪明自己一个人走了回家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嘻嘻!这位小帅哥好搞笑对吧!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温馨的家!
在此我想对各位家长说一些心理话:在我们这些小孩里面,对你们来说只不过是小孩子,其实小孩子很需要有个完美的家庭!希望你们不要动动就飞快结婚生小孩,或者小孩还没大就飞快离婚。你们也曾经做过小孩,你们也懂得小孩需要一个健全的家!你们一定要想想我说的对不对!
各位小荷的朋友们!多多支持吧!
篇6: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生产发展的历史.原始社会的家庭是唯一的生产单位,是物质资料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的单位,是唯一的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历史就是家庭发展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家庭不是唯一的和主要的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生产关系,它对阶级社会的生产和历史发展,不起主要的和突出的决定作用,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一定的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包括个体家庭经济成分,当今的中国家庭一般来说,是社会的主要的'生产单位之一、经济单位之一和生产关系之一,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起着突出的、重要的决定作用.
作 者:张湘海 ZHANG Xiang-hai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政法系,山西,太原,030012 刊 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7 6(6) 分类号:B032 关键词:家庭 物质资料的生产 人自身的生产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论语十二章教案
★ 论语十二章翻译
★ 孔子的师德观论文
【仁在家庭道德中的自觉(合集6篇)】相关文章: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2024-04-11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2022-07-11
我之孔子观作文2022-08-03
老师作风举报信范文2022-10-09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毕业典礼精彩致辞2024-04-14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直播观后感2022-09-25
匿名举报信格式及范文2022-07-23
纪念五四运动观后感素材2022-05-04
写举报信的格式及范文2022-09-07
经济诈骗举报信范文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