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

时间:2022-05-06 22:05: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精选9篇))由网友“滚滚东坡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

篇1: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1: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大一男生读书创业两不误

他是个懂事孝顺的男孩,初三时家中的一场变故让他下决心“下海经商”,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他开始摆地摊做小生意,从此一发不可收。让家人过得好,是他不竭的动力。现在,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刚上大一的他,已经拥有了4家公司,还开了8家实体店、3家网店。今年,他公司的营业额已突破千万。

家遭变故,

少年要做家人的依靠

10月的一天,湖北省石堰市的初三学生罗敬宇正在家中写作业,爸爸、妈妈、奶奶正在边看电视边聊天,其乐融融。这时,门铃响了起来。罗敬宇跑过去开了门,来者是几个陌生人,原来是爸爸单位纪检部门的。在极度惊愕中,爸爸被带走了。

爸爸走了,家里一下子塌了天。奶奶和妈妈顿时陷入深深的惶恐中,罗敬宇的眼泪也无声地滑落。奶奶和妈妈哀伤绝望的神情刺痛了他的心,他突然意识到眼下自己是家里惟一的男人了,是这个家的顶梁柱。那一刻,他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他忍住眼泪搂着妈妈和奶奶说:“我坚信爸爸是清白的,你们别怕,这个家还有我呢。不管多难,我们都要撑过去……”

爸爸走了,家里的生活变得很窘迫。妈妈和奶奶精打细算地过日子,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罗敬宇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决定做些小生意补贴家用。他看见有卖孔明灯的,就到批发市场进货,还进了一些小食品、便宜的香水等,摆地摊叫卖。

妈妈知道了非常生气,性格温顺的她发了脾气:“你小小年纪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去街边摆地摊,这不是浪费生命吗?”

罗敬宇辩解道:“妈妈,我想让你和奶奶过上好日子……”

“这不是你的事儿,我希望你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做个小商小贩。”

罗敬宇扶妈妈到沙发上坐下来,说:“妈妈,我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要对这个家负责,我不想你太辛苦,让我为你分担一点吧。你放心吧,我决不会因为做小生意而耽误学业的。”

罗敬宇知道要说动妈妈不容易,他给妈妈倒了蜂蜜水,妈妈没理他。他跑回房间,给妈妈画了四格漫画,画上的他变身成一个可爱的公仔,撒娇卖萌地请母后大人允许他做生意,他保证不会影响学业。他的创意把妈妈逗乐了,妈妈虽然依旧不支持但也不拦着了。

两三个月后,爸爸的事情就有了结论,爸爸是清白的。但因为这次变故,受到伤害心灰意冷的爸爸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这样,家里经济上就大不如前了。罗敬宇安慰爸爸:“爸爸,我长大了,我会好好报答你们的。我会做生意了,将来会赚很多钱。”

看到儿子的成长,爸爸非常欣慰:“好儿子,你不用担心爸爸的将来,你这么能干,老爸也决不会沉沦!”

,罗敬宇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十堰市十三中学。这是一所美术高中,从小学画的罗敬宇来到这里如鱼得水。

这时,爸爸开始做餐饮,事业逐渐走上正轨。

罗敬宇学业上没有什么负担,做生意也更上心了。他看别人卖孔明灯,他也卖。2元一个进货,市场上卖10元,他卖8元。摆摊时他起劲地吆喝着:“孔明灯啊孔明灯,放飞心愿,梦想成真!”可从晚上卖到凌晨,也只卖了十来个。他上网查,发现网上的东西是批得越多越便宜,批个孔明灯,每个只要0.5元。他决定发动同学,靠团队的力量赚钱。一天下课后,他对教室里的同学们说:“我有个好想法,我在淘宝网进孔明灯,给大家供货,每卖一个给销售者提成2元,有愿意和我一起干的吗?”

同学们围过来一大片,说:“这个挺有意思,我要试一试!”结果有二十多人跟着他干。

元宵节,罗敬宇和同学们在六堰广场售卖孔明灯。买孔明灯的人都会在灯罩上写下心愿,一般卖孔明灯的人是不提供记号笔的,罗敬宇他们则免费提供记号笔和打火机,价格又比别人的便宜,吸引了不少人来购买。仅这个节日他们就卖了1700多个孔明灯,净赚了8000多元。

上高中时,因为经常去校外上美术课,罗敬宇就有机会请假跑市场。他常常到武汉的汉正街、义乌的篁园市场、广州的服装市场去考察和进货。为了省钱他就买站票,到义乌要站7个小时,到广州一站就是12个小时。

他一边经营着饰品和手机配件之类的小商品,一边不断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那一年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8万多元。这对一个高中生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天,罗敬宇高兴地请爸爸妈妈到一家餐厅吃饭。席间,他给父母敬了酒,然后眉开眼笑地凑在爸爸耳边说:“老爸,我这一年做生意赚了8万元呢。”说完,罗敬宇高兴地哼着小曲隆重地把事先为父母准备的礼物拿了出来,衬衫、领带是给爸爸的,化妆品是给妈妈的。妈妈嗔怪着:“乱花钱!”

罗敬宇说:“妈,我想让你和爸过上好日子,这是我奋斗的动力。”

爸爸说:“有你这份孝心就够了,你这么努力对爸爸也是一种支持。你是学生,学业不能耽误,学业、经商两手抓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还有,老爸要给你泼点冷水,做生意没有只赚不赔的。你初涉商海,刚学会扑腾,别以为就学会了游泳,要做好应付风浪的准备。搞销售做好市场调查和销售策略很重要,别以为做生意就是买进卖出这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生意亏本,

父母的爱支撑他

有了点资本,罗敬宇不甘心摆地摊了,他想开家服装店,但手里的这些钱并不够用。由于他为人仗义,人脉很好,大家都肯帮他,这个朋友借点,那个朋友借点,罗敬宇总共筹到了12万元。手里捏着一沓子欠条,他觉得沉甸甸的。

他把服装店的店址选在市中心五堰的金三角,40平方米的店面,每月租金700元,雇了店长和两个员工,每个员工1000元的工资,她们每卖出1件衣服有1%到2%的提成。前两个月销售很好赚了钱,罗敬宇初战告捷,志得意满的他想扩大战果,就大手笔花10万元进了一批相当前卫的服装,镂空的、露背的。他满以为这样的服装应该会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然而,事与愿违,这样暴露的服装几乎无人问津。由于罗敬宇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管理不善,再加上行业竞争大,又逢销售淡季,店里的服装渐渐卖不出去,也没有资金再周转。罗敬宇急得上火,租金要付,店员工资要开,压力大得空前。

父母问起服装店的经营情况,罗敬宇总是笑着说:“你儿子的眼光这么独到,进的货当然比同行卖得好啦。”在父母面前,他一向报喜不报忧,他不想让他们为自己担心。

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后,罗敬宇不得不忍痛以成本价清仓。这么一折腾,把血本都亏光了。他这才领悟到爸爸当初对他说的话多么有道理。自己一直为小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顾客消费心理的揣摩。

不到半年时间,服装店歇业了。很多朋友劝罗敬宇继续摆地摊,但他面对空着的门面房有些舍不得。他很茫然,是退守地摊还是继续经营门面呢?

一天,爸爸和他聊天,发现他有些闷闷不乐,就说:“其实做服装生意并不见得是你的强项,也许你更适合做你熟悉和了解的行当。做生意不能凭着一腔热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爸爸的话貌似漫不经心,其实,他是用心良苦的。这给罗敬宇提了一个醒,他想:我是美术生,最熟悉和了解的是画材啊,为什么不做我的本行呢?

经过服装店的失败,他变得谨慎起来,不敢再妄下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发现十堰画材市场不小,而且在不断扩大,销售画材的商人又很少,画材的价格偏高,于是很多美术生习惯去网上购买画材。他从中发现了商机。

这时,他受邀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Party。朋友见他一脸沮丧,就调侃道:“我这是生日宴,你怎么这副表情?”

罗敬宇勉强挤出笑容,说:“祝你生日快乐!”他把随身带的一份文件“啪”地扔到朋友面前,说:“我这儿有一份‘大礼’相送。”

朋友拿起来一看,是一份策划书。“我想办画材店,已经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开家画材店,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朋友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就说:“怪不得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小子长劲不小,知道先做‘功课’了。你要我投资啊?说吧,要多少钱?”

罗敬宇鼓起勇气说:“几十万吧,赚了就算您投资,您是东家,亏了就算是我借四分利息的高利贷。”

朋友很豪爽:“我给你100万元。”

有了这100万元的雄厚资金,月,罗敬宇用朋友的名字成立了佳宇商务有限公司,他任总经理。这时,罗敬宇还不到18周岁。

罗敬宇有了舞台,但要唱好这出戏,还得下一番功夫。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店里了解销售情况,到处跑业务。渐渐地,大家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经营的都是优质画材,价格又实惠。几个月后,他跑下了十几家画室和几个学校的订单。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他的顾客也了解了他的经营理念。

他的经营理念就是:你求着顾客买不行,你要靠产品好、服务好形成口碑效应,让顾客主动上门。他们的销售模式是薄利多销,不是靠买入卖出赚钱,而是靠附加值、厂家返点、资源整合赚钱。很快,他就有了几家加盟店和直营店。

9月12日,罗敬宇满18周岁时,将佳宇商务有限公司改名为佳宇文化用品商行。

也就在这一年,湖北美术学院迁到新校区,原有的供货关系都乱了。罗敬宇这时又紧紧抓住了商机,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天天航海的快递代理权。这时,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做生意不是简单的买入卖出,而是做产品的附加值,做物流。

后来,罗敬宇又开设了天猫店铺“博格利诺办公用品专营”,淘宝店“乐时光吉他俱乐部”,实现了实体和网络的双重经营。

高三备考时,罗敬宇也没耽误做生意,还在忙着扩张。

孝爱在心,

带着老爸去看海

6月,罗敬宇参加高考,顺利地成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

上大学后,他更加轻松了,他对自己说:“我要争取做到最好,带给家人更多的惊喜。”

209月,他把上百万资金投入到武汉著名的画室——融艺100培训学校,成为一个小股东,并担任副校长,负责招生。

在创业、读书两不误的同时,他更是把他对家人的关爱放在心上。奶奶过66岁生日时,他给属鸡的奶奶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一只灵动可爱妙趣横生的万寿鸡。奶奶高兴极了:“我孙子最懂奶奶的心了,这幅万寿鸡奶奶喜欢!”

每次出差,他都不忘给妈妈选衣服。妈妈穿上他买的衣服神采奕奕,惹得周围的朋友们都羡慕地说:“你儿子真有眼光!学画画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特别懂审美!”每次听到朋友这么说,妈妈的心里都美滋滋的。

对妈妈和奶奶,罗敬宇的孝顺更多地表现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上。而对爸爸,他更多的则是满足他的精神需求。

他记得小时候爸爸常带他到动物园去玩。为了让他高兴,爸爸让他骑在脖子上。他眨着大眼睛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爸爸告诉他:“这是狮子。”“那是什么呀?”“那是老虎。老虎是兽中之王,你看老虎脑门上还有个王字呢!”罗敬宇拍着小手,开心地笑个不停。

一转眼他已经长成1.81米的大小伙子了,爸爸也老了。他常常会想起小时候那温馨的一幕幕,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儿。他一直想带爸爸去一次动物园,重温童年的温馨。

1月中旬的一天,罗敬宇对爸爸说:“老爸,儿子带你去动物园看袋鼠、懒猴,怎么样?”老爸会心一笑:“好,你小子小时候可是坐在我脖子上,我驮着你去的。”

“爸,除了不能驮着你,我什么要求都能满足你!”

父子俩一起逛了十堰市动物园。罗敬宇滔滔不绝地向爸爸讲解,为了答案的精准,他还不时地拿出手机查询。

看着儿子还在用一款几百元的华为手机,爸爸问:“你怎么不换个新式手机?”罗敬宇笑着说:“我艰苦朴素的作风可是要归功于咱家的优良传统,你和妈妈都崇尚勤俭持家嘛。再说这个手机蛮好用的,我又不玩游戏……”儿子不虚荣、不奢侈、不浮夸,这令爸爸非常欣慰。

罗敬宇还一直想和老爸一起去看海。20五一,罗敬宇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他带爸爸来到宁波。在烟波浩淼的东海之滨,父子俩像朋友一样在沙滩上漫步,聊着心里话。更多的时候,是爸爸在倾听。儿子年轻,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敏锐发达的商业头脑,他的点子多着呢。他曾经提议爸爸改善经营环境,并具体提出装修的风格,怎样培训服务员,怎样回馈顾客,甚至连摆放什么样的绿色植物都说得非常详细。爸爸一一采纳了。

罗敬宇像当年爸爸拉着他一样拉着爸爸的手。爸爸很享受这份温情,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提议:“儿子,咱俩比赛,看谁踩的脚印又深又直。”

罗敬宇个子高,身体协调性好,当然是他的脚印又深又直。爸爸对他说:“做人做事就应该像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还年轻,你的人生之路还长着呢……”

罗敬宇知道这是爸爸对他的期望。谈到未来的发展,罗敬宇告诉爸爸:“我原来就是想让你和妈妈、奶奶过上好日子,现在看来,我最基本的目标已经达到了。我还想为别人做一点事情,我想在将来成立一个创业基金,帮助更多有想法有才华的年轻人创业。”

爸爸深情地凝视着儿子,说:“爸爸支持你!有你这样的儿子,爸爸感到骄傲!”

从年9月到年5月,罗敬宇公司的营业额已经突破了1500万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他经常受邀到各个学校去做经验讲座,他幽默睿智的演讲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2:家庭主妇华丽转身成“微博女魔头”

如果说姚晨是“微博女王”的话,那么“酒红冰蓝”则是不折不扣的“微博女魔头”。她手下掌控着“全球时尚”、“欧美街拍”、“精选语录”等多个高质量时尚小号,保守估计粉丝数目已超过两千万,她和她的团队已被创新工场估值超过1个亿。

然而有谁知道,“酒红冰蓝”几年前还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家庭主妇……

微博牵线,家庭主妇成了高薪白领

“酒红冰蓝”真名肖俊丽,38岁。几年前,肖俊丽在书店一口气读完了洁尘的小说《酒红冰蓝》,被书中情节深深打动的她马上把自己的网名改作“酒红冰蓝”。她走红网络后,网上对她的身份有N种说法。有人说她曾是北大高才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前瞻目光;也有人说她是地道的温州人,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天生的生意头脑……

事实并非如此。肖俊丽只有高中学历,四川南充人。17岁那年,在南充高中读高二的肖俊丽偶然结识一个温州男孩,坠入情网。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处于叛逆期的肖俊丽做出大胆之举——放弃学业,为爱“私奔”温州,与男友结婚。

次年,肖俊丽生下儿子,做了全职妈妈。,丈夫看肖俊丽闲在家无聊,便买了一台电脑给她打发时间。很快,肖俊丽由一个电脑盲成了网络迷,每天在各大论坛发帖、写心得,玩得不亦乐乎。她活跃度高,人缘又好,很多论坛邀请她做管理员。由于当时网络技术不成熟,一些论坛不够稳定,经常会停站维护,肖俊丽决定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论坛——“红袖家园”论坛。

论坛成立后,网友们发帖积极性很高,一些精美散文和育子心得很快得到不少知名网站青睐,还吸引“大旗网”找她合作。在“大旗网”的带动下,“红袖家园”的点击量节节攀高,论坛的流量平均每天达20万人次。旺盛的人气还带来巨大商机,先是一家数码公司打来电话,欲以每月300元的费用挂靠广告;接着,百度推广又找上门寻求合作……

很快,“红袖家园”论坛每月就有了近三千元的广告收入。肖俊丽敏锐地意识到:一个网站,只要人气旺、点击量高,就能带来经济效益。她又陆续买了3台服务器,做了4个包含“娱乐、笑话、旅游、故事”的专业网站。到了5 月,4 个网站每天的独立IP访问量竟达到60万。那时,肖俊丽每月仅广告收入就达2000~3000美元。

20底,新浪网推出微博,肖俊丽以“酒红冰蓝”的网名注册账号,每天和网友互动,交流网络发展和自己在网络推广方面的见解。

一天,肖俊丽刚登录微博,就收到一位粉丝发来的信息。对方是上海一家知名股票软件公司(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开发总监,欣赏她在网络营销上的创意和经验,想邀请她到上海工作,负责公司商务网络运营。几次洽谈,双方商定:肖俊丽试用期为3个月,月薪15000元。

2010年2月19日,肖俊丽踏上开往上海的火车,激情澎湃——自己一年前还是家庭主妇,如今却闯进大上海,成为名企的高薪白领,心情自然激动。

从白领到老板,几经波折锁定微博掘金

进入公司后,肖俊丽根据产品特点,安排员工向各大专业论坛、博客、微博发帖,同时请以前玩网站时的那些网友帮忙宣传。很快,庞大的网络产生连锁反应。一个月的时间,公司就通过网络卖出40万元的产品。

第二个月,肖俊丽设计出一套吸引眼球的策划方案——“买软件送金条”。之所以要把金条当作赠品,是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赠送过如此贵重的厚礼,条件是买十套软件或介绍十个人购买该软件,即可获得一根10克的金条(当时千足金价为270元/克)。

消息在网上发布后,吸引众多股民的眼球,各大媒体也开始跟踪报道。当月,公司只送出两根金条,销售额却达到50万元。

肖俊丽再次被业界关注,她如一匹黑马,成了炙手可热的策划人才。这时,很多网友开始通过微博关注肖俊丽。一个名叫丁生基的网友与她取得联系。丁生基是河南一所大专院校学生,微博人气很高,其中一条笑语被姚晨转发,为他带来2000个粉丝。

当晚,肖俊丽与他约好见面一起吃饭。饭后,丁生基谈到自己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17万人,肖俊丽很是惊讶:“你的粉丝已经达到17万,怎么会找不到工作?你先找房子住下,每天安心在微博上扩大粉丝团,我给你算工资,每月3000元。”

丁生基不了解做微博有什么作用。肖俊丽告诉他:“微博是新生事物,但它和任何网络载体一样,只要有人气,就会有经济效益。关键是有没有好的方案。”

此后,肖俊丽开始寻找微博的创业商机。2010年5月19日,她应邀到北京参加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

恰逢扬州市广陵区副区长王洪俊与会,他想通过这次大会吸引一批网络草根创业者到扬州创业。得知肖俊丽的经历后,王洪俊表示,只要她来扬州创业,政府可以免费给她提供5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20台电脑配置。面对良好的创业环境,肖俊丽动心了,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做一家属于自己的网络营销公司。10月,她毅然办理离职手续,奔赴扬州。

2010年11月12日,“山鲁佐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扬州广陵基地正式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微博招商企业,开业典礼当天高朋满座:新浪创始人王志东、鼎韬咨询CEO齐海涛、上海大学管理学副教授刘寅斌等“大腕”纷纷出席。

很多人会好奇肖俊丽为什么把公司名字定为“山鲁佐德”,这个《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美好的女性形象,其中的寓意似乎颇为有趣。“在山鲁佐德给国王讲述的一千零一个故事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而在电商领域,做得最好的公司就是阿里巴巴,我当初希望能有一个山鲁佐德那样勇敢而充满智慧的女生打败阿里巴巴,我觉得自己就挺勇敢,挺有智慧。”肖俊丽显然对自己寄予了极高希望,她说:“希望我们的成就以后会超越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只是我们的一千零一分之一。”其实现在肖俊丽在圈子里已经有了“微博女魔头”的称号,从名头本身看起来还真不输于“阿里巴巴”。

开业第二天,肖俊丽出差北京联系业务。临行前,员工问她:“我们做什么?”肖俊丽随口说道:“你们跟丁生基学习玩微博吧。”那时,她虽然意识到微博可以带来商机,但尚未有明确想法。几天后,肖俊丽从北京空手而归,心里难免烦恼。丁生基告诉她:“你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们微博上的粉丝已经接近一百万。还有两家企业发私信联系我,说只要我们的微博每转发一条信息就给100到200 元的费用,每天要给转发十条左右。你觉得怎么样?”肖俊丽闻听异常惊喜,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里出现。她果断地说:“从现在起,我们转换经营方式,通过微博来挖掘第一桶金。”

巧妙经营,华丽转身成为“微博女魔头”

接下那两个企业微博的转发任务后,肖俊丽和团队对企业的广告进行编辑,使其语言更适合微博,又不致引起粉丝们的反感。这样,不仅给企业带来人气,公司每月也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足够员工工资和日常开销。尝到甜头的肖俊丽放手让员工注册更多的微博账号,主要针对女性、瘦身、时尚、旅游、汽车、数码、招聘等潜力巨大的行业。新账号每天更新的内容,由最初的百万粉丝账号进行转发。这一招使数个行业账号人气攀升,粉丝越来越多,主动找上门来转发广告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对于如何做好微博营销,肖俊丽也动了不少脑筋。与其他人不同,肖俊丽从不盲目迎合所有用户,而是想着如何做大细分市场。“我们的粉丝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岁之间有稳定收入的人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时尚女性,这群人的思想开放,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购买力强。”肖俊丽说,她要做的就是时尚产品的营销市场。

2010年12月中旬,肖俊丽接到国内一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电话。对方称是她的粉丝,欲购买她的英文教育微博账号。那是公司一个女员工经营四十多天的账号,很受家长追棒,粉丝数量达20万人。

几经谈判,双方最终以40万元的价格成交。这次卖号成功,不仅让公司有了较大赢利,更让“酒红冰蓝”扬名互联网。此后,又有数家公司找上门来,欲购买行业账号,都被肖俊丽拒绝。此时的她已经有了足够的资金,她坚信,只要经营好,那些账号会更有价值。

这天,肖俊丽在员工交流会上宣布一个新的想法:“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网络宣传窗口,很多企业加入这个队伍,但大多数公司不懂得如何经营官方微博,这将是我们的一块大蛋糕!”员工欢呼。他们知道,肖俊丽敏锐的思维和独特的眼光将为公司开辟一块新的天地。肖俊丽清楚,要想吃动这块蛋糕,必须有成功的案例。

于是,她在淘宝网挑出一家知名服饰店,免费为其策划宣传。肖俊丽并没有直接将对方网店的网址输入博客,而用了独特的微博语言介绍这家店铺的服饰新颖、款式时尚、购买衣服有礼品赠送等。

消息登上不久,店家就反馈称好多人打电话咨询,一天能卖出好几件。

淘宝策划成功后,肖俊丽又为一家实体店进行策划宣传,效果甚佳。接下来,她安排员工向国内各大知名企业微博发信,介绍公司业务和成熟案例。

12月下旬,肖俊丽在上海办完事情,正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对方称是中原某省电信公司总经理,想和她商谈官方微博合作事宜。

肖俊丽来到该公司后,惊讶地发现公司高层领导都在场,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网页正是“山鲁佐德”公司的主打微博。肖俊丽意识到,这单生意至关重要,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4个小时的时间,对方每位领导都提出尖锐、细化的问题,肖俊丽沉着冷静,一一回答。历经两个月的协商,最终,对方答应由肖俊丽公司代经营官方微博3个月,费用为28万元。

接下来,肖俊丽安排固定人员每天和对方负责人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公司最新动向和优惠活动,然后用微博语言编辑成文,每天在官方微博上及时更新。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电信公司领导打来电话,对肖俊丽的服务和工作效果非常认可,答应继续合作。

不仅如此,对方还说介绍其他兄弟单位给她。这个好消息在公司传开,员工们甭提多开心了。这个成功案例为肖俊丽打开好彩头,接下来,她又接到数家公司的洽谈邀请;206月,肖俊丽将公司迁至北京中关村;2013年,员工由最初的20人发展到400多人。

如今,肖俊丽公司的微博账号数量有一百余个,粉丝数量从几十万到百万不等。业界专家测评,这些粉丝按目前行情估算,价值超过1个亿。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3:把烧烤摊搬到网上,80后小伙开启财富新密码

和许多充满创业激情的80后年轻人一样,上海小伙李烨也一直有一个创业梦。,他考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在校期间,李烨学习了不少网络设计和电脑应用方面的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去电子商贸公司打工,积累了不少电商知识。

6月,李烨大学毕业,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创业当中,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网站。但网站运营后没多久,李烨就因股权问题退出了团队,首次创业计划被迫中断。创业失败后,李烨便和父亲一起做起了烧烤摊。

李烨的父亲在大学城附近经营着一家烧烤摊,每个月能挣1700多元。因为长期处在油烟环境中,李烨父亲的健康也逐渐出现了问题,血糖是正常人的七倍。作为儿子,李烨时常为父亲的健康感到担忧,也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保证烧烤摊收益的同时减轻父亲的负担?

因为烧烤摊的位置地处大学城,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光顾,不少大学生还会要求李烨的父亲为他们准备一些做烧烤的材料,说他们要举行户外烧烤。每次遇到这种生意,李烨的父亲都会非常高兴。正是这批特殊的顾客引发了李烨的兴趣,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户外烧烤这么受欢迎,那能不能将自家的烧烤摊搬到网上,专卖烧烤工具和食材?

经过调查,李烨发现网上还不存在类似的户外烧烤网店,这让他意识到了巨大的商机。他迅速注册了一家叫做“原始烧烤”的淘宝店,并拍照上传了一系列烧烤工具和串好的食材,然后满怀希望地等待顾客光顾。在得知儿子将烧烤店搬到网上之后,李烨的父母都感觉非常不靠谱,劝他不要想东想西,还是专心经营好自家的实体摊为妙。但李烨却满怀希望,坚信网上卖烧烤大有可为之处。

开业的头三个月,李烨的网店一直乏人问津。虽然有些失望,他还是决定再等等看。三个月后,李烨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单生意,但让他惊讶的是,这笔生意不是来自上海,而是来自昆山花桥。这让李烨一家非常开心,立刻着手配货,每个环节都再三确认,生怕出现疏漏。快递发出后,李烨还有些不放心,一天之内共打了十几个电话给顾客和物流,直到得到对方的满意答复为止。

就这样,李烨拿到了开店后的第一个好评,此后顾客便如潮水般涌来,一发不可收拾。原始烧烤所提供的食材品种丰富、口感新鲜而且卖相漂亮,深得时尚人士的喜爱。考虑到父亲从事了多年烧烤,李烨便让他负责采购环节,对食材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让顾客吃得舒心又放心。

学习必胜客,更新配送模式

因为事先研究过周边的市场,李烨往往能在顾客下单的最短时间内配齐对方需要的肉类、蔬菜、海鲜以及调料和烧烤用具。由于网店是虚拟世界里的交易,信誉尤为重要,顾客主要是看评价来选择购买,因此李烨总是将顾客的意见放在第一位,并且承诺顾客可以无条件送货,这让他的家人很不理解。

5月的一天,一位顾客买了几份排骨,吃到最后一份的时候突然打电话要求退货,说是羊排不新鲜。对于顾客的理由,李烨的父亲并不认可,因为货是他亲手准备的,已经验证过无任何质量问题,更何况对方吃掉了一大半,只剩下小半块排骨才想起要退货,这个理由并不具有说服力。

但李烨却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承诺,他不仅爽快地给对方退了款,还重新烤了两份羊排,驱车20多公里给顾客送到了家中,然后亲眼看着顾客吃下去。李烨的态度换得了顾客的好评,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生意。就这样兢兢业业地经营了两年多,李烨的网店顺利赢得了双皇冠的信誉,而且没有收到一个差评,利润也增长得非常迅速。

但日益增多的业务量也给送货带来了困难。4月14日,原始烧烤一共接到了几万元的订单,这些订单几乎全部要求4月17日上午发货,并且大都要求送到上海某公园的门口。于是李烨一家人不眠不休地忙了几天,才终于配齐了所有的货。4月17日上午,当李烨满头大汗地赶到发货地点时,已经迟了1个多小时,顾客们一哄而上,开始哄抢货物,场面一下子失控了。尽管李烨一再强调要大家按单拿货,不少人还是乱抢一气,最终导致许多顾客拿错了订单。后来不少人纷纷上网反映李烨少发漏发了东西,于是李烨只好一一对其进行了赔偿,一下子就损失了两万元。

但就在一个月后,李烨却做出了全上海无盲点送货,迟到一分钟赔一元的承诺。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看到了传统配送模式中存在的漏洞,决定全面改变配送流程,为顾客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李烨的弟弟李炜在必胜客打过工,他建议哥哥参考必胜客的外卖模式更新配送流程。于是李烨在弟弟的建议下高薪招募了一群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其熟悉上海的公交、地铁线路,掌握高效配送货物的技能。有了这支兼职团队,原始烧烤的业务变得越来越红火。

拓展销售渠道,卖烧烤也卖服务

随着业务的扩大,李烨吸纳了更多人才进入自己的队伍,打造了一支专业的O2O服务团队。李烨擅长换位思考,在经营过程中展示出了精明的电商思维。知道顾客们担心食品安全,他就把每一批食品的质检报告和进口报关单据都晒到了网上;此外,他还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提供烧烤材料,并打出了大额消费送帐篷等优惠活动;除了经营烧烤物品,李烨还大胆地跨界做分销,尝试混搭式销售,他在网店里卖起了面膜,主打“烧烤后护理”的理念,结果面膜被一抢而空;另外网店里也出售玩具,旨在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让他们远离危险源,也颇受家长们的欢迎。

月,一份意外的订单让李烨的顾客规模迅速扩大。当时一位顾客光顾了李烨的小店,提出自己想组织一次超过200人的大型烧烤,但大家都不会做烧烤,所以她希望李烨在提供材料的同时派出专业的烧烤师傅来提供烧烤服务,这样就能把参加者从烧烤的繁琐步骤中解放出来,让大家尽情去玩。

这个要求难坏了李烨。超过200人的烧烤活动,需要一个至少四五人的烧烤师团队,不但会增加人工成本,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但李烨也意识到,麻烦中往往蕴藏着商机,这次尝试很可能能为自己拓宽业务渠道,于是他接下了这个难题。

接下来,李烨特地驱车十几公里去了一位老朋友的烧烤店,请来了三位会做烧烤的师傅,再加上自己和父亲,组成了一支五人的烧烤团队,一起随着王小姐的团队来到烧烤地点,提供了非常专业的烧烤服务。

因为有了专业烧烤师的助力,这次户外烧烤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不仅场面井然有序,而且烧烤出的成品也味道颇佳,让品尝者纷纷伸出了大拇指。这次服务赢得了王小姐的好评,也让李烨动起了提供烧烤师服务的念头,于是他高薪从路边摊和烧烤店聘请来了几位技艺精湛的师傅,很快就组成了自己的专业烧烤团队,开始为大客户提供烧烤服务。这项服务赢得了顾客们的欢迎,上海的一些企业组织大型户外烧烤活动时,马上就会想到李烨。慢慢地,超过七八万的大单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仅年就收获了超过100万的纯利润。

随着业务渠道的拓宽,李烨旗下的原始烧烤日益壮大,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上户外烧烤第一店,而且为诸多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对李烨来说,赢取财富并不是他唯一目的,为顾客提供更专业、更优良的服务,长久地获得顾客们的青睐,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篇2:创业的故事3个成功者的故事

创业的故事1:北极狐养殖一年赚了百多万

赵红芳今年37岁,家住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新桥村。由于厌倦了土里刨食的苦日子,从开始,她的丈夫梁晓军就开始创业。然而事事不顺,贩粮食被人骗走了几万元,养鸡遭遇鸡瘟,养鱼又遇上水灾。几年下来,他不仅把积蓄赔精光,还负债4万元。近平绝望的梁晓军对创业彻底死了心,在村里走到哪儿都感觉抬不起头来,整天昏睡。

赵红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在翻阅丈夫订的养殖杂志时,被一条消息吸引住了:“狐狸皮、水貂皮、波斯羔羊皮一直是裘皮制品的三大支柱原料,堪称‘软黄金’。在全世界9大种狐狸中,以毛绒细密的北极狐最为出名,其皮毛比北极熊的还保暖,而且色泽亮丽、皮质柔韧,以此为原料制作出的大衣、披肩、床具等,一直是走俏国际市场的奢华商品。”

这条消息令赵红芳怦然心动,想养殖北极狐。她的想法却遭到丈夫的坚决反对:“我一个男人搞养殖都没成功,你好好在家做饭带孩子吧!”性格倔强的赵红芳被激怒了:“难道女人事事不如男人,只配操持家务,我偏要做给你瞧瞧!”

经过多方咨询,赵红芳得知,北极狐原本生活在欧美洲最北部的野外寒冷地带。近些年来,我国虽然有人靠养殖这种特殊动物发了财,但他们都是东北、内蒙和河北等地的养殖户。而她居住在气候温热的南方,能养好喜欢寒冷气候的北极狐吗?打听到河北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北极狐养殖基地,她向娘家人借了些钱前去考察。

在河北怀安县,赵红芳第一次见到了被誉为“雪地精灵”的北极狐,它通体雪白、轻盈灵动,十分惹人喜爱。当天正赶上皮革加工商来收货,老板以每张780元的价格,售出150多张狐狸皮,共收入了12万元钱。这让赵红芳惊讶和羡慕,她和丈夫辛苦种地一年才能挣到三四千元。

赵红芳决定留下来,边打工边学习养殖技术。

一开始,养殖经验丰富的老场主还对赵红芳有所防范,后来被她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打动,他向她传授了不少养北极狐的“独门秘笈”。临返乡时,赵红芳用2万元钱在这家养殖场买了12只白色的北极狐。

见妻子把狐狸仔都买回来了,梁晓军只能默许。由于小狐狸价格不菲,赵红芳将其自然视若宝贝。为防止它们跑丢,她干脆把它们关在屋子里养。

狐狸身上的狐臭很重,赵红芳在河北饲养了几个月狐狸,已经适应了那种怪味。但与北极狐同居一室的丈夫和女儿却苦不堪言,在刺鼻的气味中,两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梁晓军和赵红芳大吵了一架,说狐狸如果不搬家,他就搬走!

赵红芳只好将12只北极狐赶到了屋后空地上,用栅栏围起来养。原本活蹦乱跳的小家伙们很快变得无精打采了,有的甚至不吃不喝。几天后,就有4只北极狐死了。

赵红芳既心疼又着急,想到自己在北方打工时曾经有过水土不服的情况,这些北极狐会不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才找到答案:北极狐最喜欢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气候,一身厚厚的皮毛是它们御寒的“宝器”。而被她“南迁”到江南的狐狸们却要承受夏末的高温,自然不适应。

为了帮北极狐降温消暑,赵红芳多喂狐狸喝凉水,但收效甚微。北极狐身上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南方多雨,地面湿气大,狐狸的毛皮中渐渐滋生了寄生虫,从而导致皮肤病,皮毛变差,有的狐狸身上甚至出现一块块脱毛。赵红芳束手无策,梁晓军建议给它们建个凉爽的窝。一番思索后,赵红芳把北极狐的新房选址建在树荫底下。为了让狐狸离开潮湿的地面,她搭建了距离地面50厘米的网状笼子。这样既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也能让狐狸的粪便直接排到地上。地面铺上了水泥,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冲水,既为笼中的北极狐降温,又能清理粪便。北极狐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过得舒适,渐渐恢复了活跃。

赵红芳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两个多月后,它们身上的绒毛依然稀稀拉拉,和北方饲养的北极狐丰厚的皮毛有着天壤之别。养狐狸看中的就是其皮毛的经济价值,如果皮毛不好,她将前功尽弃。赵红芳想到:北方的寒冷气候可以刺激北极狐的毛囊生长,只需喂很少的动物性饲料,它们就能长出优质皮毛来;而南方气温高,不利于皮毛生长,能不能通过增加饲料中肉类的比例,来改善北极狐的皮毛质量呢?

江苏金湖县位于洪泽湖附近,鱼产丰富,鱼虾正是狐狸喜欢吃的动物性饲料。赵红芳开始大量收购当地人不屑一顾的小杂鱼,掺入饲料喂北极狐。肉食增加后,北极狐的皮毛还真丰厚了一些,但仍然不像北方狐那样皮毛浓密、油亮。这样的皮毛在市场上仍卖不出好价钱。

一次,赵红芳在省城宠物市场闲逛,见小猫小狗的皮毛都光亮又丰厚,她当即缠着宠物店老板请教秘诀。原来,老板给宠物喂食猪肉皮。因为肉皮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胶原蛋白,对猫狗来说,有利于沉积皮下脂肪,提高毛皮的光泽度。

赵红芳马上如法炮制,把猪肉皮和小鱼虾煮熟以后,与碎玉米、青菜混合成饲料喂养北极狐。而且通过自己的摸索,她还在饲料里添加了一些植物油,因为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已北极狐食用后也能提高皮毛光亮度。

虽然北极狐的“伙食”又是海鲜又是肉皮,但成本并不高。肉皮和小杂鱼在市场上很少有人要,每公斤约4元钱。每只北极狐从小长到大所需的全部饲料费120元左右。

通过对饲料的精心调配,赵红芳弥补了南方养北极狐在气候上的不足。吃了这样的营养大餐后,北极狐的皮毛果然渐渐变得光亮而丰满。

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后,赵红芳决定把事业做大。3月,她把卖第一批皮毛所得的钱,以及向自己哥哥借来的3万元,全部用于购买狐狸种,以此扩大繁殖规模。而且,这次她还增加了蓝狐、赤狐和银灰狐等品种。

北极狐每年可繁殖一次,一般每胎5~8只。两年后,赵红芳养殖场里的北极狐已经繁衍到了200多只。一进腊月,她和丈夫脸上都挂起了笑容——北极狐可以打皮了!一张白色狐皮可卖1000元,一张杂色狐皮能卖七八百元。当年,他们卖出180张狐皮,获得15万元。夫妻俩很快还清债务,并再次扩大了养殖规模。

由于我国的裘皮加工企业大多分布在南方,8月,赵红芳就近与苏州两家裘皮制品公司提前签订了供货协议。当年冬天收获狐狸皮后,由于绕开了中间商贩,她的狐狸皮卖出了更高的价钱。

这一年,夫妻俩建起了村里第一幢双层小别墅。见赵红芳从“北狐南养”中尝到了甜头,村民们纷纷在她的引导下养起了狐狸。随后,她还开通了免费养狐热线,为各地的创业者提供技术援助。

3月,赵红芳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在家乡成立了狐皮制品加工厂。她收购村民产的狐狸皮,加工成披肩、围巾和汽车靠垫等质量上乘的皮革产品,远销到杭州、上海和北京等地。一条白狐披肩,批发给经销商的价格1500~元;做得栩栩如生的北极狐标本,可卖三四千元。

充分挖掘出狐狸皮毛的价值后,赵红芳又有了新的想法:每年养殖户都要扔掉大量的狐狸肉,如果能把狐狸肉利用起来,将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虽然国家林业局出台的《关于促进野生动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包括狐狸在内的54种人工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经过卫生部门鉴定许可,可摆上餐桌。但人们都是为了取皮毛而养殖狐狸,狐狸肉没人愿意吃,因为它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向专家请教后,赵红芳得知,狐狸肉的怪味来自它的臀部,因为它的臭腺就长在此处。她把狐狸臀部的肉去除,而且在加工前用水长时间浸泡狐狸肉,然后再用料酒来烹调,即可使之变得美味可口。

从206月开始,赵红芳把狐狸肉卖进了一些宾馆、酒店和中餐厅。去除了异味的狐狸肉鲜香四溢,并且很有嚼劲,如今已经成为许多饭店的招牌莱,颇受顾客们的青睐,每公斤售价高达五六十元。

目前,赵红芳的北极狐养殖规模上千只。除了狐狸皮毛加工、销售狐狸肉之外,她还对外销售狐种,三者相加,每年的纯收入不低于100万元。而更令赵红芳感到自豪的是,在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同时,村民也跟着走上致富路。她先后获得了金湖县“创业女状元”、淮安市“十大致富能手”和“全国致富明星”等荣誉。

创业的故事2:走出“象牙塔” 风雨创业路

25岁的杨建军坐在他小小的办公室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老板”。没有穿光鲜笔挺的西服,只是简单的T恤,言谈间却又给人以踏实干练的感觉。“大学生毕业创业当老板,没有外人想的那么潇洒,每天一大堆事情要亲力亲为,不过这也是创业的乐趣吧。”杨建军说。

大学毕业后,杨建军起先按父母意愿到公司上班,但8个月后,他辞职了。“趁还没结婚、有冲劲时,一定得干点事情。”杨建军说。在高中、大学期间,杨建军曾在学校做过小生意,这不仅让他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不少创业经验。

在国内大学生创业搞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食品行业时,杨建军发现,专业的家电清洗在市区存在着市场空白,一般的清洗工人都是“打游击”的个体户,且不注意服务质量。在口袋里只有800元的情况下,杨建军找亲朋好友凑足5000元,创立漳州市丑小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供清洗空调、抽油烟机等家电保养服务,并建立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让客户可以在网上下单。很快,“丑小鸭”在市区的家电保养服务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高峰期一天能清洗50台家电。“‘丑小鸭’干的都是同行没做过的事,这也就是我得以成功的一个基础吧。”杨建军说道。

同样闲不住的,还有即将上大二的张小新。说起他的名字,不仅在市民中,即便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中,知名度并不高。但说起漳大版《南山南》、“春秋赞果”公众号,想必是十有八九都听说过。

学计算机专业的张小新,总说自己是个“技术宅”。若按专业对口,以后也许就是个程序员,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适合他。

满脑子创意的张小新,大一刚入学就决定建立一个面向大学生的生活服务平台。来自泉州的他,初来漳州上学,人生地不熟,可他选择的第一个业务是卖水果。“刚开始,货源都不知道从哪找起。为了找好的货源,我连南靖、龙海都跑过,最后辗转找到漳州水果批发市场,随后一家一家讨价还价,才确定了供应商。”张小新说道。

从卖水果起步,如今张小新的“春秋赞果”O2O平台已经积累了八千粉丝,业务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各个方面,同时他也成为微豆全国高校自媒体联盟成员之一。张小新说:“从联系客商,到做宣传、管理团队等,创业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问题,完善自己的过程,而我享受这个过程。”

主营活动策划和动漫周边开发的新羽科技有限公司,由3个大一生和1个大三生组建。“刚开始合作方不太相信我们这样年轻的学生团队,我们只有不断沟通,然后用行动证明自己。”团队负责人吴旭辉说。

有一次在万达金街举办动漫展,活动开始前合作方的负责人突然变卦不让办了,这让创业初期的他们十分被动,最后多方沟通、解释,活动才顺利进行。“那天的活动最后获得好评,结束后当我站在舞台上,感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创业当中的成就感和伙伴们的相互扶持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原因。”团队成员林少阳说。

与新羽科技有限公司相似的,还有专卖野生菌类、菇类的“菇菇家”。“菇菇家”由大学生创业者陈文清跟好友王莹一起创立,目前产品已进入漳州各大素菜馆的餐桌上。

“一开始在网上开店,为了打开线下市场还去摆过摊。”王莹说,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摆摊秤都没带,又刚毕业,脸皮薄,也不敢吆喝。“创业有很多困难,我们彼此鼓励。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帮助,比如第一次摆摊,旁边卖东西的阿姨借秤给我们,让我们感觉很温暖。”

这几年,我市陆续建立许多创客空间,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很多帮助。

大学生创业者黄爱玲,今年一毕业便组建了自己的盛琳文化传媒公司,并入驻龙文众创空间。“进驻之后,空间为我们免除了场地租金和服务费,帮我们对接技术团队、营销团队等,举办分享会,同时内部也会互帮互助。”黄爱玲说。公司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时,区科技局帮盛琳文化传媒公司减免不少费用,平常到工商局办理一些业务也能享受绿色通道。

“大学生创业之初,面临着资金和经验上的局限,政府和创客空间对我们的进一步帮扶,是很重要的。”黄爱玲表示。“丑小鸭”创办人杨建军表示,在创业的每个阶段,他都会将自己的目标一个个写下来,有计划地去完成。“创业想法很重要,但做法更重要。很多创业失败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杨建军说道。

创业的故事3:昆明90后小伙当“绣郎” 创业“施针”要让乡邻富

8月,苏州市第二届“姑苏绣娘”技能竞赛举行,在这次比赛上,首次出现了男生的身影,他就是来自昆明的90后小伙李云晨。这次比赛中,李云晨凭借高超的技艺引起了苏州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被冠以云南“绣郎”的名头。

其实在“姑苏绣娘”比赛上崭露头角前,李云晨已经在苏州学习了4年苏绣技艺。李云晨说,他从16岁第一次接触到刺绣,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比较爱好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接触到刺绣后,就把这门手艺当做业余爱好自己学习。” 李云晨说,他曾在昆明跟不少师傅学习刺绣技艺,还曾经到楚雄、贵州等地学习。“我感觉刺绣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民间技艺,但目前做的人非常少,是个空白的市常”18岁,立志要把刺绣的兴趣爱好做成事业的李云晨,决定前往苏州学习苏绣。

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以图案秀丽、绣工细致、针法多变为特色,代表着刺绣技艺的最高水准。李云晨来到苏州后,四处寻访苏绣高手,足迹遍布江南各地,曾经师从姚慧芬女士学艺。李云晨说,学艺非常辛苦,“我白天在名师的绣庄学习,晚上还要接同行委托加工的活,每天5点起床,常常要工作到次日凌晨。”

刺绣是一门细致活,一幅作品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如果要把人物、动物、风景画的刺绣技艺都学全,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时间。为了缩短学习的周期,李云晨在绣庄工作时,常常借“上厕所”的时间,“路过”其他绣工身边,细心学习其他人擅长的刺绣技法。“学习苏绣的过程太漫长,我正是靠着渴望学习的态度,花了3年的时间,学到了别人才能学到的东西。”

经过8年的苦学,李云晨不仅掌握了苏绣技艺,还首创了国画泼墨乱真刺绣,擅长运用自创的加点交叉针法,创造出国画泼墨的写意刺绣。多年来,李云晨创作的刺绣作品,多次在各大艺术展获奖。

技术突飞猛进,在业内也获得了较高认可后,,放弃苏州的工作机会和良好平台,李云晨决定回到家乡昆明,“回到家乡,就是想把这门手艺发展起来,带动更多人借刺绣脱贫。”

刺绣是一门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民间技艺,是我国古代“女红”中的一种,懂得刺绣的人曾经遍布各地,在李云晨的老家官渡区陶李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懂得刺绣。回到昆明后,李云晨把自己的工作室开在了陶李新村。在李云晨看来,这些昆明本土的绣工已经有刺绣的功底,只需要稍加培训,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就能够绣出比较令人满意的作品。

陶李新村的陶阿姨已经年逾五旬,因为从小身体残疾,生活来源全靠她的手艺,打毛衣、刺绣都是一把好手。李云晨得知陶阿姨有刺绣基础之后,主动找到她寻求合作。“我把苏绣作品带给陶阿姨看,仔细讲解苏绣的工艺特点,并且演示苏绣的技法。”陶阿姨悟性极高,一看就会,没多久已能独立缝制刺绣旗袍等消费品。

“陶李村就有很多人会刺绣,只是在做工工艺方面没有苏绣这么精深,大家都把刺绣当作业余爱好,没有潜心投入。”李云晨说,开办工作室的当务之急就是培训当地绣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室的专职绣工已经有14人,业余兼职的绣工也有近30人。其中专职固定员工主要以加工艺术品刺绣为主,兼职绣工以绣制旗袍、围巾、挎包等消费品为主。

谈起开辟日用品刺绣项目的初衷,李云晨分析,日用品刺绣的优势一是价格更加亲民,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接受苏绣技艺,其次是可以带动更多的绣工加入,实现收益。

今年79岁的严奶奶是工作室里年龄最大的绣工,老人家绣出的苏绣牡丹花丝巾做工细腻,受到不少客户的好评。李云晨说,陶李新村不少中老年妇女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并不富裕,“刺绣在家就能做,一年下来可以挣一万多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份不少的收益,大家都很有积极性。”

把民间工艺转化为生产力,借助刺绣带动乡邻脱贫致富,李云晨开辟出的这条新路子,也引起了昆明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李云晨带着他的作品参加昆明文博会,他的发展模式引起了昆明市妇联的注意;去年11月,昆明首个“妇”字号的创业孵化平台——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揭牌成立,李云晨的刺绣工作室受邀入驻双创中心。

走进位于呈贡上海东盟商务大厦的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李云晨刺绣工作室占据了数十平米的独立空间,展示有李云晨的不少代表作品,还设有专门的工作区域,绣工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创作刺绣作品。李云晨说:“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让我们免费使用办公场地,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每周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客商到中心参观,也带来了一些商机,作品找到了更多销路。

李云晨表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刺绣行业中来,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泼墨乱针刺绣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都比较大,但目前团队里的14名绣工,只有2人掌握这个技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他希望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动昆明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到刺绣行业中来,通过不断的培训,培养出更多的昆明“绣娘”,发扬独特刺绣技艺的同时,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创造精神。

昆明市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就是精准扶贫的生动体现。做到了从实际出发,找准对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出招。李云晨在带领乡亲致富的过程中,抓住了“人”这个根本,精准施招,授人以渔,灌输现代刺绣工艺的理念,培训当地绣工,让大家学好技艺,不出村就能致富,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昆明扶贫攻坚战役中一个典型、生动的创新战例。

官渡区陶李村脱贫之路,是“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最好注脚。

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想方设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扶贫先“扶智”,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帮助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群众有了用武之地,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上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就能够从根本上拔穷根,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脱贫开发之路。

近年来,昆明在扶贫开发中,立足基本市情,在工作思路、资金投入、工作抓手、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的状况尚存,实现脱贫致富依然任务艰巨。

陶李村脱贫之路,结合自己的村情,符合农民的意愿,也许不可复制,但经验完全可以借鉴,比如“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的做法,就值得各地学习推广。

篇3:创业成功者故事

创业成功者故事1:刘永好的创业史

把希望做大

在做希望牌饲料之前,刘永好在孵鹌鹑蛋;在卖鹌鹑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师。

下班之余,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在自家阳台上养起鹌鹑,并售卖鹌鹑蛋。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四年后将会成为足以笑傲世界市场的鹌鹑大王。

到1986年专做猪饲料之前,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

在青石桥的时候,刘永好的母亲坐镇店中,他们兄弟四人就出去跑销售。到后来母亲去世的时候,刘永好他们才知道兄弟们富了以后给母亲的钱全被老人捐给了青石桥的乡亲。

东风农贸市场的店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开始。那时候,店里每天的存货都有鹌鹑蛋数十万只。养殖场也是刘永好出生地所在的四川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养鹌鹑。他们自己的养殖场年产鹌鹑15万只,而整个县最高峰时养殖鹌鹑达到1000万只。

当鹌鹑养殖的瓶颈到来的时候,刘家四兄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行业,转身投向了后来让他们功成名就的饲料行业。

《希望》本是养殖场的名字,转做饲料之后,他们又再次以此命名了自己投资研发的猪饲料。

1987年,研发建厂一共投资了800万元。他们将养殖场的10万只鹌鹑全部宰杀,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两年之后,希望牌饲料推向市场。三个月之后,销量追上当时国内饲料霸主—-正大。

价格战一触即发,两家短兵相接。正大一降价,希望立马反击,再降。你来我往的过招之后,正大败走成都,江湖格局就此改变。盟主地位离希望越来越近。

分家后开始走各自的路

1992年,希望集团成立。兄弟四人走上了不同的方向。刘永好和刘永行负责去各地建立分厂。他们将集团股份一分为四,每人各占百分之二十五。

这几年里,刘永好作为杰出企业家的代表,开始活跃在一个论坛活动中。他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一张人际网络就此埋下伏笔。

1993年,刘永好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当年10月,他又被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同年,他在政协会议上发出提案,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投资的银行。

就在这一段时间内,刘永好为集团建立分公司的业务也没有落下来。到1994年年底,他和二哥刘永行在全国一共建立了27家分公司。

1995年,分家再次来临。兄弟四人从集团分离出来,分别去组建各自的公司。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刘永行创立东方希望公司,在的胡润百富榜上,他以350亿身家名列第七。刘永美创立华西希望公司。刘永好建立南方希望公司。

同年,刘永好的议案得到批准,民生银行成立。,刘永好以1.86亿的资金陆续收购民生银行股份,成为最大股东。而在1982年创业初期,他们想从银行贷款1000元却被拒绝。

建立新希望

不到一年之后,新希望集团下的绵阳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登陆A股市场。

跟随刘永好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是一个动作很快的人。他的午餐经常就是盒饭,一群人一起吃,他总是第一个吃完,并且不留一个饭粒。王石说他不能总是一副赚钱机器的模样,而应该慢下来培养一些特长爱好。

根据新希望集团网站显示,截至年底,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总资产299亿元。销售收入达到510亿元。

刘永好手下的新希望集团已经延伸至4个领域: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房产与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与投资。农牧与食品领域有上市公司新希望股份;化工类通过ST宝硕登陆资本市场;金融类则有民生银行作为后盾。

20,刘永好重组新希望股份的计划甫一公布,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的蓝图迅速激荡了市场。沉寂已久的股价在三个月内翻了一倍,至今守在21元的位置。

重组的进程在持续推进。六十岁的刘永好仍然像一台加满了油的发动机,他说他的时间一分为三:“1/3用来处理新希望集团内部关键性问题;1/3跟一流人才打交道,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的建议;另外的1/3即用来学习和研究企业发展问题。”

新希望蓝图

今天的新希望集团就像一艘航空母舰,旗下拥有400多家企业。猪肉、禽类以及乳业三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了主推农牧业发展,刘永好拿到了金融牌照,建立新希望财务有限公司。

全产业链,产融结合,这俨然就是刘永好固若金汤的商业帝国。

他记得第一次面临危机,一张10万个鸡仔的订单就犹如一场灭顶之灾。

1984年,一个农户向刘家四兄弟下了张订单,需要10万只小鸡。这简直就是突如其来的馅饼,他们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巨额”生意。

四个人兴奋地借了一笔钱,购买10万个种蛋,准备孵出小鸡后一次性卖出去。

打击来得太突然。交出2万只小鸡后,农户跑了。兄弟四人也傻眼了,艰难的抉择之后,他们决定捡起这个烂摊子。

兄弟四人连夜编好竹筐,第二天就蹬着自行车把小鸡运到农贸市场去卖。以前,刘永好站在讲台上,手执教鞭。现在他挑着竹筐,费尽口舌只为得到一小块地方可以当一个小贩。

8万只小鸡就这样全都卖了出去。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十年过去,刘永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建立一个由民营企业家出资,并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银行。对此时乃至以后的刘永好来说,寻常招式已再难伤他分毫。

民生银行设立,刘永好连续三届担任副董事长。

在董事会选举中,刘永好意外落马,无缘董事会。而泛海控股集团的卢志强一举取代刘永好的位置,成为副董事长。

高处不胜寒。对功成名就后的刘永好来说,他面对的人是鲁冠球、王石、卢志强、张宏伟,亦对手,亦朋友。

,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刘永好斥资37亿认购4.1亿股,持有增发后股本超过10%。两年后,他顺利重返董事会,再次担任副董事长。

三十年上海沉浮,民生银行的记录不过只是浮光掠影。刘永好的收购行为跨越整个中国,直到他终于完成产业链整合,向着心中的终极目标不断接近。

从四川农村走出来的四兄弟,卖了自行车、家当才凑了1000元开始创业。到今年,年纪最小的刘永好也已经66岁。而他们四人的身家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千亿。

再谈到自己的成功时,刘永好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做企业,就好像综艺节目中的孤岛生存游戏。有些人怕吃苦,倒下去了;有些人在独木舟上行走,没有踩好,倒下去了;有些人关键时候跑不动,被老虎、狮子吃了。总之,竞争就是这样的,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是明确的,所以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倒下去也没有什么可惜,因为他知道自己坚持不了。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和30年前相比,如今的创业环境很不一样。我创业那会儿,只要敢于去做,搞什么都可以很赚钱,因为整个市场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不一样了,市场总体是过剩的,创业者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把创业和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创业,就是要有梦想有目标,然后朝着这个梦想和目标去奋斗,去拼搏。更重要的是,创业者要学会和一帮人一起奋斗。”

创业成功者故事2:80后种多肉植物 淘宝网售月入两三万

发现商机

谈起经营多肉植物的历程,王义波指他是从爱好中发现商机的。20,在日本定居的姐姐带了一盆多肉植物送给王义波,刚见到肉肉的王义波一下子就被其呆萌呆萌的造型吸引住了。随肉肉的长大,原来的花盆已经容纳不下。为了让这棵小植物生长得更好,王义波掰下几片叶子分栽在一个个小盆里。过了几天,他惊喜发现这些小家伙生根发芽了,不禁感叹到肉肉生命力之顽强。后来,王义波只要一去花市场看到肉肉就会买几盆回来,家里的阳台变成了一个小型盆景园。

在养肉过程中,王义波发现多肉植物市场在文登当地还是空缺,於是他决定辞去楼盘销售的工作,投资了30多万元开始养肉,并开了一家淘宝网店。

苦学摄影吸引生意

由于多肉植物种植地在农村,位置偏僻,所以大部分订单来自网上,虽然植物被照顾得很好,搭配出的盆栽亦很好看,但摄影设备和技术总是略欠一筹,所以起初网店并没有为王义波带来很多顾客。为了改进照片技术,王义波买来了单反相机,苦学摄影技术。慢慢地他的淘宝店多起了各种小清新的肉肉照,为他带来不少订单,附近有些顾客还亲自开车到他的肉肉花棚采肉。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王义波的淘宝网店目前每月能为他带来2万元至3万元的收入。

然而,去年8月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让露天花园的肉肉死了不少。看?一个个死去的肉肉,王义波心里很是难受。他吸取教训,搭起一个大棚,为肉肉遮风挡雨。

王义波表示,其实我们烟威地区是很适合养肉肉的,这里昼夜温差大,能自然形成好看的颜色,南方虽然温度恒温长得快,但是没有昼夜的温差,长的就不如这边好看。他拿起一盆高约40厘米左右的魔法师指,你看这盆魔法师长得多高贵、典雅,曾经有一个人出1000元要买,我没有卖,因为肉肉的生长期是相当长的,像这盆可是需要四五年时间才能长成。

“我现在主要是感觉‘供不应求’,母本不能卖,幼本长的又很慢,网上销售很多时候客人要看上的,我还不能卖,很影响我的销售额和信誉。”王义波说。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义波查阅了很多‘养肉’书籍,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闲暇时间就和‘肉友’讨论,终于找到了肉肉生长瓶颈的‘突破口’。原来王义波一直用的是家乡的土壤种的,这种土壤里面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珍珠岩,透气性差,并且含有的水分、养分少,不适合“肉肉”生长,所以长的很慢。为了配出适合“肉肉”生长的土壤,王义波还从丹麦进口土壤,把含有珍珠岩、桎石、泥炭的土壤配在一起,营造出松软、透气、保水的土质。虽然进口土壤成本高了,但是王义波感觉这样还是值得的。

打造“肉肉”养殖基地

订单多了以后,花棚里的肉肉量已经跟不上订单量了,登门求“肉”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让王义波看到了“肉肉”市场的潜力,于是下定决心投资200万建造他的“肉肉自动养殖大棚”。

“温度、光照、土壤是‘肉肉’成长的关键因素。现在正在筹建的肉肉大棚占地约6亩,里面安装上自动喷水器、自动控温器等一系列自动设备来控制这三大要素,帮助‘肉肉’更好的生长。”王义波说。

随着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作为“文艺范”、“小清新”代表的多肉植物不仅霸占了白领的心,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节日、婚礼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人们带去些许快乐的气氛。

王义波说:“其实肉肉在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流行一二百年了,在我国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在国外,多肉咖啡厅、多肉圣诞树、多肉墙、多肉组合礼盒、多肉手捧鲜花等一系列的‘多肉主题’充斥着人们小资情调的生活。下一步,我想带领多肉植物抢占婚庆市场,用多肉植物布置婚礼现场,或将多肉盆栽设计成婚礼伴手礼送出去。以前婚礼上的鲜花几天就干死了,而多肉植物还可以放在盆里继续生长,把‘喜气’带到亲朋好友家中,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多肉植物。

创业成功者故事3:大学生辞职回乡卖汤粉 想做品牌连锁店

小店忙碌

过饭点才能休息下

汤粉店的面积不大,里面摆放着几张桌子。下午2点多,店内只有两三位客人。店里头是一个小厨房,厨房里放着一个烫粉的煲和一个汤煲,灶台上还摆放着几个装有不同熟食的小煲。廖锦城正忙着烫粉,粉烫好后放进一个大碗,然后加各种料:肉丸、红烧猪脚、卤牛肉等,手势很熟练。汤粉配好料用托盘端出来,放在客人面前。

门口走进一位女子,廖锦城很热情地与她打招呼,问清楚女子要吃什么后,廖锦城又走进厨房忙开了。“来这里吃汤粉的很多是熟客,有时候桌子都不够坐,两三个人都忙不停。只有过了饭点,才能稍微休息一下。”廖锦城说。

放弃大城市

回乡创业碰壁

鼻梁上架着一副粗框眼镜,1984年出生的廖锦城看起来感觉很沉稳。廖锦城是博罗石坝镇埔贝村人,高中时,一家人搬到县城。后来他考上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学工业设计。毕业后便去深圳做手机设计,干了一年,他又跑到上海一家设计公司从事汽车外观设计工作,为客车、汽车做设计项目,当时还参与过江淮客车设计。在上海呆了3年,廖锦城有些坐不住了。

待在大城市里,公司待遇也不错,为什么会想放弃这份工作呢?廖锦城说,汽车行业看起来虽然高大上,但实际上局限性很大。做汽车设计的周期很长,一般在3~5年。从中国的汽车行情来看,最现实的问题是,即便设计出好的产品,制作工艺是否能达到设计效果还不一定,如此一来,设计的地位变得有些尴尬。

“别人不会因为产品漂亮而买你的产品,却会因为不漂亮而不买你的产品。”廖锦城深知自己无法改变一个行业的状况。虽说一个行业也许会在、里有所改变,但他不想等。

,他辞职了,打算回家创业。廖锦城的父亲曾做过乡村厨师,来到博罗县城后,便开始卖肉丸,还经营了一家汤粉店。廖锦城发现,吃肉丸汤粉时,很多人喜欢蘸辣椒酱。店里的辣椒酱是父亲做好配给客人吃的,廖锦城觉得味道不错,想着如果加以改进,绝对有销路。于是,他打算做一款能上市销售的辣椒酱。

怀抱着美好的设想,廖锦城一边张罗着申请相关证件,一边在县城附近租下一间厂房,并且还购买了制作辣椒酱的设备,同时他还不断地完善辣椒酱的味道,得到众人满意的答复后,他也信心倍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相关证件迟迟没有申请下来。

用心经营小店

收入稳定“野心”不小

“当时真是经验不足,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至于证件没有办成。”办厂生产辣椒酱的设想搁浅了。,廖锦城将精力转向了开一家主打麻陂肉丸的汤粉店。廖锦城说,石坝很早以前也有人做肉丸,但不及麻陂肉丸出名。麻陂肉丸属于博罗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

如今,廖锦城和妻子用心经营着这个小店。每天早上四五点,新鲜猪肉送上门来,他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制作肉丸。以前,廖锦城都在自己店里制作肉丸,去年宝宝出生后,担心机器运作吵到宝宝睡觉,廖锦城便到家人开的另外一家汤粉店里打肉丸。两家店每天都要做出近100公斤肉丸。每天,廖锦城和妻子从早上6点开始营业,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关店。夫妻俩吃住都在店里,厨房边有一条楼梯可以通到2楼休息。

“人少时,我们就轮流上楼休息。”廖锦城的妻子临产当天早上还在店里干活。孩子出生后,妻子要休息,廖锦城就请人到店里帮忙打扫卫生、端碗,自己就负责烫粉、煮面等。现在孩子1岁了,夫妻俩又忙着打理店铺。孩子睡着时,两人在楼下忙活,还得时刻留意楼上是否有孩子哭声,不时要派一个人上楼查看孩子的情况。

“因为是家族的连锁店,市场认知度还比较高,刚开业生意就不错。现在每天都有大概200人来光顾,基本上都是熟客。”廖锦城说,自己创业比较累,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但收入比较稳定,日子过得还不错。

读了4年大学回来开一家小汤粉店,会不会有些大材小用了?廖锦城说:“一个人做什么不要紧,关键是看你怎么做。”廖锦城说未来还是有很多可能性和努力的方向。“年轻人都是想做事业的。我想把汤粉做成自己的事业,做品牌连锁店,扩大市场,还想做辣椒酱的生意。说不定哪天我家的汤粉店就走出博罗了呢?”廖锦城笑着说。

篇4:3个成功者的故事

3个成功者的故事1:五毛钱的激励

安博教育集团的创始人、总裁兼CEO黄劲,有着一连串令人炫目的经历:15岁考取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19岁大学毕业;24岁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硅谷工业界,历任美国A?鄄VANT公司主任工程师,技术主管及高级主管;在美国硅谷创立安博,回国创业。每有人问起她成功的秘诀,她都会向人讲起五毛钱的故事。

她从小的时候就特别能赚钱,不是赚外人的钱,而是赚家里的钱。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的钱差不多都到了她手里,弄得父母很拮据,一到月终,妈妈都会找她,“家里没钱买米了,把你的钱拿出来吧。”每当这时,她二话不说,进屋就拿钱给妈妈,一种能养家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说起来,她手里的钱可真是不白拿的,都是她一点一点挣的。原来,她母亲是中学的数学老师,经常有学生问问题,有一次母亲很随便地指着一道题对她说:“你要是把这道题做出来,我就给你五毛钱。”五毛钱什么概念?现在只能买一个馒头,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在五毛钱的驱动下,她很快就把那道题给做出来了,母亲也立即兑现了承诺。后来,这事慢慢地就成了一个习惯,每有学生问问题,母亲都交由她来解决。可她也不是神童,也不是什么难题都能解,但五毛钱的诱惑足以调动起她研究问题的热情,靠自己动脑筋解不出来的,她就翻看家里的数学书,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正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题越做越多,也越做越难,因为基本上都是高于她的年级的题,可她始终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就这样,在她读初一的时候,家里所有的数学书都让她看遍了,随之她又自学完了整个中学的全部数学课程。有了数学的参照,其他科目也一通百通。学到这种程度,再按部就班地上学也没有必要了,所以她中学跳了三级,初三、高一、高三都没有上,从初二直接上了高二,从高二直接考上了大学,虽然是个少年大学生,但却是参加正式高考考上的。

后来有人问她:“你觉得钱对你的动力特别大吗?”她说:“那不是,那是成就感,对家庭贡献的成就感。”也正是那一点一滴的成就感,逐渐培养起了她的自信,让她以十足的勇气挑战一个又一个高点。

让一个人成功,有时并不需要太多,五毛钱的激励,就足以演绎出精彩的人生。

3个成功者的故事2:把烧烤摊搬到网上,80后小伙开启财富新密码

创业导师们常说:“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有多开阔,其创业成功的几率就有多大。”80后小伙子李烨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践行者。凭着勇于尝试新事物、开拓新领域的决心和勇气,他不仅将烧烤店开到了网上,还通过O2O(线上对线下)的营销方式打造出了网络户外烧烤第一店,创下了年收入近300万的销售业绩。

灵感来袭,把烧烤搬到网上卖

和许多充满创业激情的80后年轻人一样,上海小伙李烨也一直有一个创业梦。,他考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在校期间,李烨学习了不少网络设计和电脑应用方面的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去电子商贸公司打工,积累了不少电商知识。

6月,李烨大学毕业,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创业当中,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一家网站。但网站运营后没多久,李烨就因股权问题退出了团队,首次创业计划被迫中断。创业失败后,李烨便和父亲一起做起了烧烤摊。

李烨的父亲在大学城附近经营着一家烧烤摊,每个月能挣1700多元。因为长期处在油烟环境中,李烨父亲的健康也逐渐出现了问题,血糖是正常人的七倍。作为儿子,李烨时常为父亲的健康感到担忧,也会不由自主地思考:能不能想个办法,在保证烧烤摊收益的同时减轻父亲的负担?

因为烧烤摊的位置地处大学城,所以经常会有学生光顾,不少大学生还会要求李烨的父亲为他们准备一些做烧烤的材料,说他们要举行户外烧烤。每次遇到这种生意,李烨的父亲都会非常高兴。正是这批特殊的顾客引发了李烨的兴趣,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户外烧烤这么受欢迎,那能不能将自家的烧烤摊搬到网上,专卖烧烤工具和食材?

经过调查,李烨发现网上还不存在类似的户外烧烤网店,这让他意识到了巨大的商机。他迅速注册了一家叫做“原始烧烤”的淘宝店,并拍照上传了一系列烧烤工具和串好的食材,然后满怀希望地等待顾客光顾。在得知儿子将烧烤店搬到网上之后,李烨的父母都感觉非常不靠谱,劝他不要想东想西,还是专心经营好自家的实体摊为妙。但李烨却满怀希望,坚信网上卖烧烤大有可为之处。

开业的头三个月,李烨的网店一直乏人问津。虽然有些失望,他还是决定再等等看。三个月后,李烨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第一单生意,但让他惊讶的是,这笔生意不是来自上海,而是来自昆山花桥。这让李烨一家非常开心,立刻着手配货,每个环节都再三确认,生怕出现疏漏。快递发出后,李烨还有些不放心,一天之内共打了十几个电话给顾客和物流,直到得到对方的满意答复为止。

就这样,李烨拿到了开店后的第一个好评,此后顾客便如潮水般涌来,一发不可收拾。原始烧烤所提供的食材品种丰富、口感新鲜而且卖相漂亮,深得时尚人士的喜爱。考虑到父亲从事了多年烧烤,李烨便让他负责采购环节,对食材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让顾客吃得舒心又放心。

学习必胜客,更新配送模式

因为事先研究过周边的市场,李烨往往能在顾客下单的最短时间内配齐对方需要的肉类、蔬菜、海鲜以及调料和烧烤用具。由于网店是虚拟世界里的交易,信誉尤为重要,顾客主要是看评价来选择购买,因此李烨总是将顾客的意见放在第一位,并且承诺顾客可以无条件送货,这让他的家人很不理解。

5月的一天,一位顾客买了几份排骨,吃到最后一份的时候突然打电话要求退货,说是羊排不新鲜。对于顾客的理由,李烨的父亲并不认可,因为货是他亲手准备的,已经验证过无任何质量问题,更何况对方吃掉了一大半,只剩下小半块排骨才想起要退货,这个理由并不具有说服力。

但李烨却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承诺,他不仅爽快地给对方退了款,还重新烤了两份羊排,驱车20多公里给顾客送到了家中,然后亲眼看着顾客吃下去。李烨的态度换得了顾客的好评,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生意。就这样兢兢业业地经营了两年多,李烨的网店顺利赢得了双皇冠的信誉,而且没有收到一个差评,利润也增长得非常迅速。

但日益增多的业务量也给送货带来了困难。4月14日,原始烧烤一共接到了几万元的订单,这些订单几乎全部要求4月17日上午发货,并且大都要求送到上海某公园的门口。于是李烨一家人不眠不休地忙了几天,才终于配齐了所有的货。4月17日上午,当李烨满头大汗地赶到发货地点时,已经迟了1个多小时,顾客们一哄而上,开始哄抢货物,场面一下子失控了。尽管李烨一再强调要大家按单拿货,不少人还是乱抢一气,最终导致许多顾客拿错了订单。后来不少人纷纷上网反映李烨少发漏发了东西,于是李烨只好一一对其进行了赔偿,一下子就损失了两万元。

但就在一个月后,李烨却做出了全上海无盲点送货,迟到一分钟赔一元的承诺。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看到了传统配送模式中存在的漏洞,决定全面改变配送流程,为顾客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李烨的弟弟李炜在必胜客打过工,他建议哥哥参考必胜客的外卖模式更新配送流程。于是李烨在弟弟的建议下高薪招募了一群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其熟悉上海的公交、地铁线路,掌握高效配送货物的技能。有了这支兼职团队,原始烧烤的业务变得越来越红火。

拓展销售渠道,卖烧烤也卖服务

随着业务的扩大,李烨吸纳了更多人才进入自己的队伍,打造了一支专业的O2O服务团队。李烨擅长换位思考,在经营过程中展示出了精明的电商思维。知道顾客们担心食品安全,他就把每一批食品的质检报告和进口报关单据都晒到了网上;此外,他还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提供烧烤材料,并打出了大额消费送帐篷等优惠活动;除了经营烧烤物品,李烨还大胆地跨界做分销,尝试混搭式销售,他在网店里卖起了面膜,主打“烧烤后护理”的理念,结果面膜被一抢而空;另外网店里也出售玩具,旨在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让他们远离危险源,也颇受家长们的欢迎。

月,一份意外的订单让李烨的顾客规模迅速扩大。当时一位顾客光顾了李烨的小店,提出自己想组织一次超过200人的大型烧烤,但大家都不会做烧烤,所以她希望李烨在提供材料的同时派出专业的烧烤师傅来提供烧烤服务,这样就能把参加者从烧烤的繁琐步骤中解放出来,让大家尽情去玩。

这个要求难坏了李烨。超过200人的烧烤活动,需要一个至少四五人的烧烤师团队,不但会增加人工成本,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但李烨也意识到,麻烦中往往蕴藏着商机,这次尝试很可能能为自己拓宽业务渠道,于是他接下了这个难题。

接下来,李烨特地驱车十几公里去了一位老朋友的烧烤店,请来了三位会做烧烤的师傅,再加上自己和父亲,组成了一支五人的烧烤团队,一起随着王小姐的团队来到烧烤地点,提供了非常专业的烧烤服务。

因为有了专业烧烤师的助力,这次户外烧烤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不仅场面井然有序,而且烧烤出的成品也味道颇佳,让品尝者纷纷伸出了大拇指。这次服务赢得了王小姐的好评,也让李烨动起了提供烧烤师服务的念头,于是他高薪从路边摊和烧烤店聘请来了几位技艺精湛的师傅,很快就组成了自己的专业烧烤团队,开始为大客户提供烧烤服务。这项服务赢得了顾客们的欢迎,上海的一些企业组织大型户外烧烤活动时,马上就会想到李烨。慢慢地,超过七八万的大单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仅年就收获了超过100万的纯利润。

随着业务渠道的拓宽,李烨旗下的原始烧烤日益壮大,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上户外烧烤第一店,而且为诸多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对李烨来说,赢取财富并不是他唯一目的,为顾客提供更专业、更优良的服务,长久地获得顾客们的青睐,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3个成功者的故事3:史玉柱不婚之谜,做个单身贵族很快乐

4月10日,巨人网络公司CEO史玉柱宣布退休。辞职后,无“官”一身轻的他,在赵薇的法国酒庄品酒、在漠河看极光、在攀登珠穆朗玛时经历生死劫……在微博中,他称自己终于过上了无事一身轻的“幸福 丝生活”。

为什么身价亿万的史玉柱一直要自嘲自己是“ 丝”呢?原来,他自从二十多年前离婚后,便一直形单影只至今。不过,生活再不方便,他也一直没动过再婚的念头。人生的大起大落,让这个事业狂明白:有些男人注定与围城无缘,但换种心情,做个快乐的单身汉其实也挺好--

婚姻失败,拒绝围城

1986年,24岁的史玉柱南下创业,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关就是逾百天”,终于研发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赚取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当他欣喜若狂地跑回出租屋,准备跟妻子分享喜讯时,却目瞪口呆地看到人去屋空,只有一张纸条字字锥心:“我们离婚吧!”

成功的狂喜被冷水当头浇灭,史玉柱只感到彻骨的凉:妻子董春兰原本是老家安徽统计局的同事,贤淑达礼,婚后为他生下宝贝女儿史静,又随他南下深圳打拼。她只是一个想过普通日子的女人,可史玉柱满脑子创业大计。她想要的家庭生活,他给不了。结束这场错误的婚姻,成了他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也成了他生命里最大的隐痛。

史玉柱消沉了一阵子后,把所有精力和心血放在事业上,很快他一手创建的巨人集团名扬国内。可没等他从成功的巅峰中清醒过来,兴建动工的、将近70层巨人大厦成了烂尾楼,一夜之间让他负债近4亿!

事业的失败并不可怕,史玉柱一向把自己看作是打不死的小强。不过,最让他受打击的却是感情。当时他有一个女友,叫做雯靖。雯靖不是绝色美女,但她跟史玉柱年龄相仿、善解人意,史玉柱曾一度动过再次步入婚姻的念头。“等巨人大厦竣工后,我就给你一个交代”,史玉柱曾对雯靖这样许诺。可随着大厦烂尾,巨额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雯靖父母从当初的支持变成强烈反对,他们苦口婆心:“跟着他有什么好?那可是4亿债务呀,又不是40万、400万……”最终,摇摆不定的雯靖选择了分手。

如果说上次失败的婚姻,结束了史玉柱对婚姻的向往,那么这次苦恋的告终,彻底摧毁了史玉柱对爱情的最后一丝憧憬。他不怪雯靖,人家没有义务陪他共承债务。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分分合合,史玉柱对感情看得开了:“世上就有一种男人,天生就是脱缰的野马,只适合驰骋在草原上,而不是圈养在家中。否则,害人害己,两败俱伤。”

,史玉柱从失败中抽身出来,从深圳移师上海,把敏锐的商业目光投向了保健品行业。随着“黄金搭档”“脑白金”等广告家喻户晓,史玉柱咸鱼翻身。

成功的男人身边向来不缺女人。人到中年的史玉柱少了轻狂,散发出成熟男人的魅力。夏天,史玉柱在飞往海南的航班上,遇到了一个黑发素颜的女孩,她在邻座安静地看《百年孤独》。史玉柱便与她从这本书谈起,女孩不卑不亢,谈吐颇有见解,聊得十分投机。得知22岁的女孩刚从复旦大学毕业,面临求职。史玉柱很欣赏这个姑娘的才华,便主动留下邮箱,让她回头发一份简历过来。

谁知,几天后他打开邮箱,才发现收到的不是求职信,而是一封言辞热烈的求爱信。史玉柱不禁摇头叹息,他没想到现在的女孩这么大胆开放……这下连同事都没法做了,就这样错失一个人才,史玉柱觉得很惋惜。

王石、马云等一帮老友得知此事后,打趣地对史玉柱说:“你真是麻木不仁,多少男人打着灯笼盼不来的艳遇,就这么被你浪费了。”史玉柱自我解嘲地说:“我都38岁,算得上人家的叔叔了。我不要婚姻,老夫少妻的婚姻更玩不起,多耽误人家小姑娘的青春呀!”

不婚主义,拆婚专家

2012年11月5号,史玉柱的铁杆好友王石卷入一场离婚**。据媒体爆料,王石与前妻王江穗离婚后,他的新欢是“80后”女星田朴珺。一时间,这段相差30岁的忘年恋成为各界话题。

作为朋友,史玉柱表面上予以祝福。但他跟好友冯仑闲聊说:“离婚再找可以,但年龄还是合适些好。”更狠的话,史玉柱没好意思开口--假如王石是菜市场摆摊的大爷,小田姑娘会看上人家吗?

看到王石和田朴珺在网上被人骂成那样,史玉柱爱莫能助。他在微博里明确表示:“你离了结、结了离都可以,但请不要找个跟自己儿女差不多大的。”有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老郑不信邪,声称史玉柱是单身太久,没见过真爱。

由于跟老婆没有共同语言,55岁的老郑离了婚。有一次,他在酒店大堂办登记手续时落下了公文包,那个25岁的领班女孩及时奉还,让老郑大为感动。两人就这样相识相恋了,还决定玩一把时髦--闪婚。

史玉柱见好言相劝,老郑也听不进去,便设宴款待他们俩。就餐时,老郑出去接了个电话,那女孩笑语盈盈,吃了几口鲍鱼就放下筷子。史玉柱问:“就算减肥,也不能只吃这么点吧?”女孩却发表了一套 “鲍鱼理论”:“不。我很喜欢吃鲍鱼,但只要吃一两口最美,要是吃到饱吃到腻,那世上再没这么好吃的鲍鱼了。”这话有些深,史玉柱不禁问道:“那爱情呢?”女孩脱口而出:“爱情的保质期只有三个月而已……”

史玉柱私下里问老郑,你们认识多久了?老郑想了想说:“不到两个月吧?否则怎么叫闪婚呢?”史玉柱一听不妙,便把那套“鲍鱼理论”和盘推出。满以为老郑会清醒,但他却说:“就算人家看上的是我的钱,我也认了。反正婚姻就是各取所需。”

但史玉柱已看出这个女孩非常物质,这回他决定将闲事管到底。他约了几个朋友,没打招呼就去老郑家做客,一群人喝得昏天暗地,把整洁豪华的别墅弄得乱七八糟。将近夜里12点还不走,那个女孩呵欠连天,脸色也越来越暗。史玉柱故意借醉酒吐在老郑身上。老郑满心指望小女友能帮忙收拾,谁知她厌恶地掩着鼻子躲开了:“你们尽情喝吧,我先去睡了,不要客气,明天保姆会收拾的。”

第二天,老郑黯然伤神地打来电话说,他和小女友大吵一架分手了。还说他的前妻虽不懂打扮,但每次在他酒醉时总是跑前忙后,兑蜂蜜水、拿湿毛巾……史玉柱也是感慨万千:“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明白就好,如果有一天听到你们复婚,我这个单身汉很乐意来当证婚人!”

在常人眼中,每个人必须要成家立业,这才是世俗眼里的成功。但史玉柱认为:“如果你不能经营好婚姻,就不要冒险,白白让女人孩子受苦受罪。”

单身生活,丰富多彩

虽然史玉柱一直说不婚,但抵挡不了他散发出的钻石光芒。王石、马云等朋友三番五次地表示要给他保媒拉纤,但史玉柱总是不来电。

曾有一个史玉柱公司的得力女助手,仰慕他多年,早已芳心暗许,明着暗着表白心迹,但史玉柱就是不解风情。最后,女助手干脆把多年来的心情日记给他看,史玉柱看完后震惊不已,但他很快就将女助手调为分公司总经理:“一个人孤独,好过两个人痛苦”,而且他也习惯了过有滋有味的单身生活--

没有老婆的管束和婚姻的约束,史玉柱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不用担心后院起火,也不用为鸡零狗碎的家务琐事烦心,生活秘书和管家会把一切打点好。很多次,他跟伙伴们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中,哪怕跟女同事开会加班到深夜,也不用担心老婆会牵肠挂肚,争风吃醋。他常常戏称自己是与工作结了婚,工作也给了他一份完美的回报--保健品事业让他赚得盆满钵满,新开办的巨人网游公司又成为杀进业界的一匹黑马。

此外,史玉柱喜欢呼朋引伴,经常在家里跟“狐朋狗友”们聚餐喝酒,吹牛畅谈。20中秋节,史玉柱提议去杭州马云家里聚会,第二天结伴泛舟,看看秋日的西湖。但马云在电话里为难地说:“来杭州只能住酒店,否则家里搞得乌烟瘴气也就算了,要是闹腾到半夜影响我儿子休息,张英一定会大发脾气。”

从那以后,史玉柱在上海的那套别墅成了老友聚会的最佳场所。一帮不再青春的老男人,有空就打个“飞的”聚到一起,横七竖八地坐在沙发或地板上,喝啤酒、聊天,看电影或球赛,偶尔爆个粗口也没人大惊小怪。

每次上门,朋友们都不忘给史玉柱带点礼物,或是老家碾的小米,或是一斤上好的龙井,史玉柱也毫不客气,全都笑纳。当然,谁要是看中了家里什么好东西,他也会慷慨相送。在他家,朋友们饿了就去冰箱翻找食物,再打开微波炉加热,比自己家还自在。那一阵儿,史玉柱成了朋友圈最受欢迎的人,朋友也滚雪球似得越来越多。

也许史玉柱的骨子里天生就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早在他宣布辞职前,他就发烧似的爱上了旅游。他觉得前半生劳心劳力地玩命工作,后半生不好好享受生活未免也太傻了。东到千里冰封的哈尔滨,北到绿野葱茏的大兴安岭,史玉柱不停地在微博晒出他的足迹,配的文字也十分搞怪。

2012年6月,史玉柱出现在赵薇的法国波尔多的梦洛庄园里。赵薇在电话里嘱咐管家拿出珍藏在酒窖里的一瓶1980年的红酒来款待他。史玉柱还把自己采摘葡萄的照片发到微博显摆:“赵薇在我们公司取景拍电影,我在她的酒庄偷葡萄吃,可惜不能偷一棵葡萄树带走……”

史玉柱最难忘的一次旅行,要属2012年8月在英国北约克郡的一个名叫Scarborough的小镇。在小镇,史玉柱最乐意做的事不是寻访什么古堡或古迹,而是花三四英镑买一份面包和玉米粒拿在手上,香味马上能引来一大群海鸥,像直升机一样停在头顶。如果试着将薯条抛向空中,机敏的海鸥会来个空中接物,一口抢来三两下就吞咽了。

喂完海鸥,史玉柱在露天茶座点了一份咖啡和西餐,正要享用,却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位很有风度的大胡子船长,他连忙拿起相机抓拍。一回头,才发现海鸥们已经以一个漂亮的俯冲,享用了他的美餐。更为可气的是,海鸥的一堆粪便又正中他的头顶!不过,那位热心的船长走过来告诉他,在这里有一种说法,身上沾染到海鸥的粪便,会有好运来临。史玉柱不禁转怒为喜--这不跟国内“交了狗屎运”一个意思么?

无牵无挂的单身“屌丝”生活,让史玉柱愈发坚信自己不婚主义的正确性--他见过很多男人,家财万贯,但他们的太太和小孩,却依然是不快乐的。如果一个男人爱的是事业,那就让他跟事业结婚。不要让妻子和孩子们独守空房,惹出无尽的心酸与痛苦。

篇5:创业成功者的事例3个

成功案例1:

龙怕家里担心,并没有说在海口开桌球吧。

刚开始创业时,他们租了一个近200平米的店面。由于一开始客人不多,而每月房租、水电费、维护设备费等近三四千元的开支让两人不得不再次勒紧裤腰带,省吃简用,减少日常生活开支。王鹏和唐文龙曾经有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尝到肉味。“又要忙生意又要上课,店里不能没有人,常常每天只吃一顿饭,饿了就嚼块饼干。”

后来,来桌球吧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每桌每小时收费6元,除去房租、水电费等日常开支外,能有几千元收入。虽然如此,王鹏和唐文龙依然不敢乱花钱。

今年9月,原来桌球吧所在的楼房要整体装修,王鹏和唐文龙不得不另选店面。搬新店时,为了节省费用,店面的新招牌,是两人自己买漆喷的。桌球吧的广告都是他俩和同学们一起,自己用电脑设计后喷绘。

第一次创业

锻炼比赚钱更重要

在新店的布置中,他俩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美术特长。王鹏利用雕塑余料,自己制作了一张精致的木桌,他告诉记者,这种桌子要是在市场上买,至少也要100元。

王鹏告诉记者,作为学生,他们始终把学业放在第一位。经营桌球吧并不影响学业,平时他俩采取的是轮班制,尽量排空有课时间,当遇上两人都有课时,他们就会提前贴出告示,暂停营业。

王鹏说,在海南读书的这两年多时间,他们都深深地爱上了海南这块热土。他告诉记者,大一暑假,王鹏和唐文龙以及另外两个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三亚游玩,途经定安、琼中、屯昌和五指山等地,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沿途的村民们都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指路,三天后他们骑车到了三亚。“我们亲身感觉到了海南风景的美丽,海南人民的热情。”王鹏说,他和唐文龙都喜欢海南。王鹏和唐文龙告诉记者,在经营桌球吧之后,他们还打算开一个大超市。“但无论开什么店,我们都会珍惜第一次创业的经历,赚多少钱是次要的,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成功案例2:

陈天桥结婚5年,而他们的孩子———盛大网络也5岁了。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陈天桥深有同感。他始终觉得太太的支持是盛大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每年年底公司员工大会时,陈天桥的第一杯酒都是敬给妻子的,感谢她对公司的贡献。直到今天,陈天桥也没有想过要淡化家族色彩。“我不认为家族企业有什么不好,当初软银4000万美金投资盛大时,还觉得盛大这种家族企业团结,效率高。”谈到妻子,他坦言自己最大的遗憾是结婚时妻子没披婚纱、没摆酒席,然后就匆匆开始创业。

3年时间资产过亿的陈天桥,是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的优秀生。雒芊芊也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一家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交易。两个人婚后的第一桶金来自炒股票。

,集资了50万人民币后,两人毅然下海。

雒芊芊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在公司中甘为幕后英雄,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个漂亮、贤淑的河北女孩,是陈天桥事业中最得力的伙伴。雒芊芊随和,不爱张扬,这对说起话就滔滔不绝、很有激情的陈天桥来说性格上正好互补。

在盛大的诸多新闻发布会中,记者唯一一次见到她是在盛大从软银成功融资那次。作为参与整个融资过程的重要一员,芊芊那天除了陪软银这些新投资人,几乎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后经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融资获得成功很大部分也得益于雒芊芊扎实的金融知识和缜密的思维。

了解他们夫妻的人都觉得他们是一个绝好的“黄金组合”,不光男才女貌,彼此对事业的执着创造出了巨大财富。平常陈天桥忙于外交,要参加各种谈判。而芊芊负责打理公司内部管理,员工年纪都比较轻,很多人将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公司内部都习惯叫她芊芊。员工的生日,员工准备生小孩或者有出国念头,陈天桥也都会亲自打电话询问,董事长如此细心,据说是和芊芊的提醒有关。

公司一天收入最高时达上百万元。陈天桥说,他会偶尔在子夜醒来时暗问自己“我真的有那么多钱吗?”

陈天桥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主流人物,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直到今天,坐在财富榜上的陈天桥仍然与这个目标有着距离,并且距离有越来越远的趋势。

从小要当主流人物

1973年,陈天桥出生于浙江新昌县澄潭镇一个叫东坑坪的小山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觉得这个大胖小子有出息,加之陈天桥的父母在当时已经离开了山村,在城里工作,于是给他取名天桥,意为陈家登天的桥梁。

陈天桥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上海导航仪器厂的工程师,母亲是新昌城关中学的英语教师。在东坑坪生活了不久,母亲就把陈天桥接到城关镇上幼儿园,陈离开东坑坪小村,在新昌大佛寺脚下度过了童年。

至今,陈天桥对东坑坪有着某种特别的感情,这里毕竟有他的根。陈的婶婶告诉记者,去年清明节,百忙中的陈天桥从上海赶回小山村,看望爷爷奶奶。

在新昌城关时,陈天桥经常回老家澄潭。有一次回去,陈天桥看见有两只大公鸡在争斗,便蹲在路边津津有味地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公鸡们精疲力竭不想再斗了,演员和观众才郁郁而散。

回到城关,陈天桥迅速写了一篇观后感,并给了老师。城关南明小学的蒋惠球老师是陈天桥小学四、五年级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看了文章后觉得很精彩,就把文章寄到《小学生优秀作文》杂志并发表了。

但在新昌中学的档案室里,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王力红老师给陈天桥的操行评语中,有一条说道:“作为班委,对集体活动却不热心。”

“我后来看出来,陈天桥当时是很想当班长的。他小学时候就是少先队大队长,上了初中却只当了个班级生活委员,他总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小孩子难免闹情绪,所以故意对班级活动不那么热心。”王校长解释说。

好学生和网络游戏

1990年,18岁的陈天桥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陈天桥不仅是学习尖子,也是社会活动的热心分子,他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得到了校内外的公认。陈成了“复旦大学1990届经济系的传奇人物”。

大学一年级,陈天桥埋头读书,全系成绩排第一名;大二,陈天桥被上海市教委和团市委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大三,21岁的陈天桥就修满了学分,以上海市惟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提前一年毕业,这在复旦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踏入社会的陈天桥进入了上海陆家嘴集团。

从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开始,直到晋升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秘书,在四年时间,陈天桥自称学会了三件事:一件是好事,一件是坏事,还有一件“不好也不坏”。

好事是年轻的陈天桥学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独立、务实的管理风格。陈天桥没有留洋或者海外求学的经历,曾经有人问他是不是“海归派”,他回答“不是”,又问他是不是“土鳖派”,他回答“也不是”——陈天桥觉得自己比海归派更熟悉中国国情和地区市场,而与本土成长的经理人相比,自己的个性更加独立,更加讲求冒险和创新。

不好不坏的事是陈天桥比一般人更早接触到互联网。十年以前,在陆家嘴集团里,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不知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为何物时,总裁办公室里就已能24小时上网。老总不在的时候,陈天桥就喜欢在互联网上混。

人在网上飘,学会玩游戏是早晚的事情。“玩网络游戏”一开始是件坏事。陈天桥太喜欢游戏了。仅靠办公室偷玩一下实在不过瘾,他干脆买台电脑回家。每到周末,他必玩得个天昏地暗。

这还不够,每逢节假日,他必定呼朋唤友,来家里一起“操练”,通宵达旦、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据说,他曾一连打了七天七夜的游戏没合眼。

,组织上要安排王安德去浦东新区做分管经济的副区长。王安德对陈天桥许诺,如果他选择投身仕途,他有可能成为全上海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前途不可限量。但陈天桥婉言谢绝了:“谢谢您,但那不是我的理想。”

离开陆家嘴,陈天桥来到一家证券公司,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呆在证券公司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陈天桥来讲是相当重要的一年。跳出国营单位的陈天桥明白了自己的事业要靠自己去打拼。在证券公司工作,面对滚滚财富,他暗暗下定了自己创业的决心。

在证券公司期间,陈天桥碰到了一位聪明能干的女性,这就是他后来的妻子,现在是盛大公司副总裁——雒芊芊。认识雒芊芊并暗恋了4个月后,陈天桥开始大胆进攻,“197月跟芊芊开始恋爱的,9月我们就结了婚”,“在证券公司,最大的收益就是‘骗’到手一个老婆。”开心的时候,陈天桥会这样说。

第一次创业很平庸在证券公司娶了老婆,又在股票市场上挣了一些钱,这时候陈天桥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太太雒芊芊一起出国;另外就是在国内找个稳定的工作,过小日子。但陈天桥做了第三种选择,自己创业。

年是资本疯狂涌向互联网的一个年份。当时的互联网模式就是建立一家网站,然后去赢取风险投资。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当时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陈氏兄弟一个熟悉互联网,一个熟悉资本市场,就想到了创建网站。

“直觉告诉我互联网是非常有前途的。”陈天桥回忆说。“但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觉得,一个公司要赢利需要的是资金流和物流,而物流是比资金流更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话线不能代替物流与配送,只有数码娱乐产品比如卡通、游戏才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陈天桥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1999年11月,陈天桥听说中华网在寻找可投资的小网站,认为机会来了。经过物色,陈选中了当时由复旦的几个学生为主建立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气。陈天桥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他们,让他们将这个社区改得更加吸引人。而他则去联系中华网。

谈妥之后,陈天桥迅速注册了一个资本为50万元的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招了20几个人,开始运作stame.com.公司成立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大型的门户网站,而是想另辟蹊径,成为中国最大的图形化虚拟社区。

这个社区建设在当时很有特色,不但有白天、黑夜之分,而且每一个社区中的用户都不能不劳而获,饿了就需要种地,然后再把收获的东西做成食品卖钱,而只有拥有钱才能在社区内生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的互动社区。这种思路是那时的许多网站所共有的,大家就是在比,看谁先能最快找到投资。

靠着在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工作时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在陈天桥的运作下,很快,这个stame.com和中华网的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999年12月,中华网CEO叶克勇与陈天桥见面,“stame.com我要定了,你带上签好的合同来见我。”这样,陈天桥在1月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中华网得到的是相当于它总浏览量30%的

投资拿到了,但中华网认为,仅凭虚拟社区还不足以带来更高的浏览量,因此他们要求盛大改变经营方向。“面对投资方的意愿,我们很迷茫,最后提出了一鱼四吃的做法。”陈天桥曾经向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条鱼可以分为头、身子、尾巴和鳍,然后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娱乐产业中围绕着一个品牌——樱桃小丸子,可以运作有关她的动画、书籍、游戏,甚至服装等诸多周边产业。因此我们决定不做游戏社区,而做动画网站,这样既可以带来投资方所需要的浏览量,又不会离网络游戏社区很遥远。”

利用这笔资金,盛大购买了黑猫警长的版权,还办起了多期的卡通杂志,并陆续拿到为奥迪、飘柔等大牌厂商做网上动画广告的单子,此时的盛大一个月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20下半年,互联网的泡沫开始破灭,形势急转直下。还没有等到网站盈亏平衡,网络业便开始走上下坡路,这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上海表现得尤为明显。

面对危机,陈天桥开始反思盛大网络卡通的发展模式。“围绕一个品牌做动画卡通,是一个投入期长、回报期也长的过程。成功了就可以赚七八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钱,失败了就一无所有。”

5月,中华网投资盛大的300万美元中还有100万美元没有到账,这时候中华网对盛大提出质疑。陈天桥的大卡通战略即游戏+杂志+Flash广告被迫删改,公司的员工从50人裁减到20人,所有非游戏部门的队伍被全部清除。

为了继续事业,陈天桥决定放弃网络动画,但是下一步的着眼点在哪里,他自己其实也很迷茫。正好此时韩国游戏开发商WemadeEntertainment到上海来寻找合作伙伴,准备推广自己开发的网络游戏“传奇”。Wemade最先找到上海市动画协会,动画协会也不知道网络游戏是干吗的,于是把韩国厂商推荐给了陈天桥。

陈天桥拿到游戏,自己先动手玩玩。按照默认设置,他连接到韩国服务器上,可他看不懂韩文。他又连接到《传奇》意大利服务器,玩起了英文版。尽管网速很慢,并且陈天桥还是认为“传奇”包装很差劲,但还是觉得其内核相当不错。玩到后来,陈天桥欲罢不能了。

陈天桥向中华网请示运营“传奇”,《传奇》先期要交30万美元的安装费。陈天桥希望中华网将剩余的100万美金拿来用。中华网不同意,陈天桥却坚持要做网络游戏,双方“拗断”。最终陈天桥拿回了公司所有的股份,并且仍然保留了至少30万美元拿到了《传奇》的代理。

盛大神话中华网撤出了,《传奇》的代理也谈下来了,陈天桥的公司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传奇”上线两个月的测试期是公司生死存亡的关口,当时所有人都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如果在测试期内不能吸引足够的玩家,就不能收费运营,那么盛大就不会有新的收入,公司就面临着倒闭。

运行网络游戏,需要很多的服务器,而此时的陈天桥根本没有钱来添置服务器。陈天桥拿着与韩国Wemade、Actoz公司签订的合约,彬彬有礼地找到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告诉他们,我们要运作韩国人的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服务器厂商一看的确是国际正规合同,小伙子年纪轻轻来头不小,恐怕是潜在大客户,于是就同意了。

然后陈天桥又拿着服务器的单子,以同样的方式与中国电信谈:“浪潮、戴尔都给我提供服务器,我们需要很大的带宽运营游戏。”电信马上会意,给了测试期免费的带宽试用。陈天桥压上了全部的信誉,从209月,盛大开始了两个月的游戏测试期。

年11月,传奇游戏开始收费,仅仅一个月,《传奇》的投资就已完全收回。盛大活了,陈天桥的财富传奇就这样开始。

从陈天桥发迹的故事来看,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是一种投机行为,只是这种投机行为具有了更多知识的成分。在投机成功过后,陈天桥爬上了财富榜,倍受瞩目。但是,有着成为主流人物冲动的陈天桥显然不会对此满足,他想要成为这个网络游戏世界的决策者,成为社会所承认的主流人物。

但是,30岁的陈天桥能成为主流人物吗?

瓶颈盛大成功之后,陈天桥总是在不由自主地表露出一种姿态:要成为这个游戏世界的决策者、规则的制造者。甚至,他还要把游戏范围扩大成娱乐,并梦想着把盛大建成梦幻的大迪斯尼。为此,陈天桥还重金从微软请来了唐骏。

从去年年底网吧老板质问,到今年年初社会学家陶宏开教授代表和带领孩子家长们的炮轰,让陈天桥又一次陷入了纷争。在此之前,关于陈天桥是好人还是烂人,就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有过很大的争议。

Actoz闹,再闹就把它收购了。那么玩家、网吧呢?虽然这里面的确是一个各方利益相争的问题,我们相信如果有足够的利益分配在玩家和网吧的身上,网吧老板、家长和孩子对陈天桥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那么游戏玩得好就是一种有出息的象征)。但是,陈天桥能把全中国网吧收购掉吗?能把全中国玩家招安吗?陈天桥再有钱,这个问题也不现实。

这些只是一些个表象的事情,但从陈天桥不断尴尬地面对这些问题来看,陈正在遭遇着一场危机,从这场危机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网游的社会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陈天桥的个人问题。

现在,我们给陈天桥的定位是:陈还只是一个成功的创富者,而还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陈天桥正在试图进行这个过度,但是表现还很稚嫩。一个32岁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阅历,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一些人事之间微妙的关系,难以把握的东西还很多,所表现出来的举动也还远远不够格。经过投机创富忽然站了出来以后,怀着成为主流的冲动,他遇到了一个坎。

陈天桥也想过并正在实践走提升盛大高度的路线,他想把盛大建设成一个不仅仅是网络游戏的公司,而是一个梦幻的大迪斯尼,并用“娱乐”取代“游戏”,但是结果如何,而效果又如何,还无从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陈天桥还得慢慢煎熬着等待。

现在,盛大还只是一个区区几年历史的企业,网络泡沫的故事已经很多,如果陈天桥稍有不慎,盛大倒下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盛大倒下,那么陈天桥的故事不用再说,主流梦不用再做,陈和盛大将会成为“大败局”里最经典的案例。

如果盛大不倒,依旧向前发展,而陈天桥又不能够正确处理各方关系,不能够把握权衡各方关系,不能够提升自己,陈天桥也将遭遇一个中国企业家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危机将是众人口诛笔伐,这场战斗对于梦想着成为主流的陈天桥,无疑是将会是一场惨败。

从现在来看,陈天桥作为企业家、作为富人的表现是相当糟糕的,面对网吧老板的质问无法从容面对和回答,面对孩子家长、教育专家的讨伐没有合理的办法应对,甚至常常因此而表现失态。有人说陈天桥表现得与同年龄的人非一般地成熟,但是从这些表现来看,陈天桥并无什么过人之处。

那么陈天桥现在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成为主流?陈天桥该学一学的不仅是一个外国企业家的管理,更要学一学国外的富人们如何做富人。当然,这句话不仅仅送给陈天桥,一样送给中国的所有富人。要做一个主流的知识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成功案例3:

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但恰好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就这样幸运地上了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学生会主席。

大学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马云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元,遭到一致讥讽。

在大家动摇的时候,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翻译社开始卖礼品、鲜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买卖来维持运转。

两年间,马云不仅养活了翻译社,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同时还成了全院课程最多的老师。如今,正如马云当年所愿,海博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初次下海的经历,给马云留下了深刻的体会。

1994年底,马云首次听说互联网;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国,首次接触到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当时网上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出于好奇的马云请人做了一个自己翻译社的网页,没想到,3个小时就收到了4封邮件。

敏感的马云意识到: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

随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

此时,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马云已经是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校长还许诺他外办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独行的马云挥挥手,放弃了在学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时,互联网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也刚刚开始发展:大洋彼岸,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就《数字化生存》、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

邮件。

在这样的情形下,远在尚未开通拨号上网业务的杭州,马云就已经梦想着要用互联网来开公司、下海、盈利。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

“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

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

还可以掉头;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时隔多年,回忆起当年力排众议的情形,马云依然为自己的选择而叫好。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两万块钱,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海博网络”公司就这样开张了,网站取名“中国黄页”,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3个月后,临近杭州的上海正式开通互联网,马云的业务量激增。在各企业纷纷忙着建立自己主页的时候,马云的先见之明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时,制作一张主页,中英文对照的2000字内容、一张彩照,开价就是2万元人民币。不到3年,马云就轻轻松松赚了500万元利润,并在国内打开了知名度。

19,在国家外经贸部的邀请下,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挥师北上,建立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这段经历对马云弥足珍贵。他告诉记者:“在这之前,我只是一个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经贸部的工作经历,我知道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会了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开阔了宏观视野的马云返回杭州,进行二次创业,他决定介入电子商务领域。

采用什么模式?当时全球互联网所做的电子商务,基本上是为全球顶尖的15%大企业服务。但马云生长在私营中小企业发达的浙江,从最底层的市场滚打过来,深知中小企业的困境。他毅然作出决断———“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那15%大企业,只做85%中小企业的生意。”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马云要做的事就是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将全球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一颗颗石子,但通过互联网可以把一颗颗石子全粘起来。用水泥粘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与大石头抗衡。而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就这样,1999年9月,马云的阿里巴巴网站横空出世,立志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当时国内正是互联网热潮涌动的时刻,但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公众,注意力始终放在门户网站上。马云在这个时候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在国内是一个逆势而为的举动,在整个互联网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被国际媒体称为继雅虎、亚马逊、易贝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模式。阿里巴巴所采用的独特B2B模式,即便今天在美国,也难觅一个成功范例。

网站注册成立一个月后,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便立即到账。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这个时期,也正是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的时候。彼时,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1999年底,马云以6分钟的讲述获得有“网络风向标”之称的软银老总孙正义的赏识。两人进行了3分钟的单独谈判后,马云获得了孙正义3500万美元的投资。 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

事实证明,无论是高盛还是孙正义,对马云的判断都是准确的。在电子商务领域,马云显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预见性:创业当年,阿里巴巴的会员就达到8.9万个;2000年达到50万;在2001年互联网的严冬季节,依然实现了百万会员的目标,并成为全球首家超过百万会员的商务网站;目前的会员总数已经超过350万之巨。

在互联网最寒冷的冬天里,阿里巴巴成为最早宣布赢利的.com之一,并被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商学院选为案例,连续4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站点第一名。

今年2月,阿里巴巴特意在北京公布了自己总额为8200万美金的新一轮私募成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金额最大的一次募资。这笔战略投资加上此前风险投资的结余和自身1亿多元人民币的利润,目前,阿里巴巴已有1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在手,已经可以和国内任何一家门户网站并驾齐驱了。

马云就此放出豪言———“,我们要实现每天利润100万;,我们要每天缴税100万。”

这话如同马云本人一样———看似狂妄,实则精明。马云对外宣称的数字,都是通过财务统计过的:单日赢利100万的目标,其实在207月就已经单月实现了;而他在公众面前夸下每天缴税100万的“海口”,也都是公司内部正在执行的目标。

篇6:3个创业故事

3个创业故事1:补碗公司,走环保掘金路

一些大型餐厅、星级酒店等,每年都要投入几十万元用于更新餐具,并将大量残旧破损的碗碟当垃圾扔掉。这些废弃陶瓷深埋地下数千年都难以分解溶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顽固垃圾。一名温州大学生从中获得灵感,独创了国内首家“餐具修复公司”,专门为客户修补和翻新盘盘碗碗,每年竟能为酒店节约大量的采购开支!凭借这个环保创业项目,他在两年多时间内就赢得百万元“绿色”财富。

娃娃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笑起来稚气未脱,言谈举止中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这就是23岁的卢成堆。他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县的一个农家,9月,进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9月25日,小卢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则《餐具美容师欲传一手绝活》的报道,说一个名叫尚建伟的年轻人,能够将任何破损的盘碗修复得光洁如新。他在温州开了一家餐具修复店,经营状况尚好,但因一直无法将生意做大,现在想把这项技术有偿转让给创业者。这则新闻令卢成堆激动不已,灵敏的商业嗅觉告诉他,这个冷门行当应该大有可为!

当天,他就通过报社找到了尚建伟的餐具修复店。这个湖北小伙子,向卢成堆展示了一些他修复好的陶瓷碗盘,卢成堆惊奇地发现,凭肉眼竟无法看出修补的痕迹,不由赞叹道:“你可真是位技巧高超的餐具美容师!”经过交谈,他了解到尚建伟来温州已有3年,创业前在市区一家大酒店的工程设备处工作。酒店开过几次节能减耗的会议,动员员工想办法减少酒店营运成本,尚建伟记在了心上。

有一天,尚建伟看到厨房里堆放着大量废弃的瓷碗和盘子,很多都只是摔坏了一个角或磕碰出了一个小缺口,他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将这些餐具进行修补,那就能节省一大笔开支啊!尚建伟随后前往景德镇、佛山等地学习制陶和陶瓷修复技术。回来后,他一边帮原来工作的酒店修补餐具,一边自己创业。但由于性格内向,资金短缺,他的生意一直没有打开局面,这才想对外转让技术。

卢成堆立即做起了市场调查。他发现,很多高档餐厅和星级酒店的餐具破损率很高,而他们又对餐具的要求很严格,稍有裂痕或缺口的盘碗就坚决不再使用,温州每年扔掉的破损碗碟和咖啡杯多达150万个以上。重新采购这些高档餐具,起码需要两三千万元,而修复成本每件才5元钱,仅相当于更换新餐具的1/10。卢成堆粗略一算,仅温州当地的市场份额每年就超过700万元!餐具修复无疑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新颖创业项目,他决定涉足这一行。

一番探讨后,尚建伟同意由自己提供技术,卢成堆负责市场拓展与运行,两人共同创业。

在申请到5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后,209月,卢成堆成立了温州乃至全国首家“补碗公司”——瓷爵士餐具修复有限公司。与此同时,他还申请了餐具修复发明专利,并将尚建伟手工打磨瓷器的技术改良为电动机器打磨,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切准备好后,卢成堆开始到一些酒店、餐厅招揽业务。不料,一听说这个穿着时尚的小伙子竟然是“修碗的”,人家往往当场就被逗乐了。小卢有备而来,立即从手提包中拿出几件高档的瓷碗瓷盘,解释说:“这就是我们修复过的餐具,您能看出哪里有修补痕迹吗?事实上我们掌握的是新型专利技术,比那种走街串巷的补碗匠的手艺要高超得多。”

由于是新生事物,一些酒店和餐厅老板根本不相信有这种“能将破损餐具修复如新”的技术存在。为了取得对方的信任,卢成堆很快想出了一个“免费+赔偿”的推广策略: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前,他可以免费为客户修复餐具100件;酒店使用后,若发现修复效果不理想,他愿为客户重新购买等量等质的新餐具作为“赔偿”。此招一出,很快就引起了不少中高档酒店和餐馆的兴趣。

但与此同时,有个老板也提出了一个疑问:“餐具修补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危害到客人的健康啊?”卢成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是啊!安全问题大于天,自己竟没有考虑到这一层。他当即表示:“您要是不放心,我可以把修复过的餐具拿到质量监督部门检测。”

送检两周后,小卢等来了好消息:经他们公司修复后的餐具光洁、无毒,修复原材料也是环保和安全的。当看到卢成堆拿来的检测报告后,那名老板大喜:“我们每个店一年有10多万元的碗碟进量,四家店就是40多万,如果真能将残旧的餐具修复如新,一年只需花6万多元就够了!”当天,他就让卢成堆用车拉走了店里所有的破损餐具,并说如果修复效果令他满意,今后会和小卢的公司长期合作下去。

见小卢拉来了堆积如山的破损餐具,尚建伟兴奋不已,当即带领员工们投入到了“餐具美容”工作中。整个修复过程,分涂膏、打磨、喷釉、烘烤四个部分,最后就可让原本“老弱病残”的瓷碗和盘子旧貌换新颜,变得光鲜夺目!

经过两个星期加班加点的工作,卢成堆在约定期限的前3天,就向那名老板交了工。当看到眼前焕然一新的成箱餐具时,餐厅老板不由愣住了,他半信半疑地问:“这是从我店里拉走的那些破餐具吗?”“千真万确,这就是我们为您修复好的餐具。”小卢自豪地说。当日,对方不仅乐呵呵地付给卢成堆4万多元修复费,还与他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初战告捷!卢成堆在驾车回公司的路上,禁不住开心地高声歌唱起来。

发展到7月大学毕业时,卢成堆已经与温州8家酒店和餐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小伙子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让当地所有的星级酒店和宾馆,都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然而,在向这些“重量级”客户推销业务时,他却连连碰壁。拥有酒店工作经验的尚建伟一语道破玄机:“酒店采购部门采买餐具时,是可以拿到回扣的,而餐具修复公司的出现正好断了人家的财路。”小卢听了恍然大悟。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卢成堆决定向采购人陈述利害关系,毕竟如果餐具破损率过高,酒店经营者也会扣除采购部门的奖金和工资。这样一来,让星级酒店的破损餐具到卢成堆的公司做“美容”,就成了酒店经营者、采购部门、小卢这三方皆大欢喜的事!

卢成堆的公司渐渐在温州有了良好的口碑和名气,许多酒店开始主动找上门来与他谈合作。到了初,小卢已经和温州市28家酒店、宾馆和餐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他的公司每天可修复1200多件餐具。见餐具修复这个冷门行当生意奇好,小卢的竞争对手很快就出现了。204月,他手下的两名技术骨干突然被人高薪挖走,随后,他们助新东家在温州成立了另一家餐具修复公司,和卢成堆抢起了生意。由于开出的修复费比“瓷爵士”更低,他们甚至从小卢手中,夺走了两家星级宾馆的餐具修复业务。

卢成堆痛定思痛,立即对公司的管理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防止核心技术被人“偷”走。当然,仅靠防范还不行,卢成堆又设计了一套员工奖励制度,按照每位优秀工人的贡献度,他会给予对方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每到年中和年底可据此拿到两次分红。这项举措令员工们欣喜不已,此后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给老板打工,也是在为自己挣公司股份!

生意做稳做大后,卢成堆仍不敢有丝毫松懈,他要求大家潜心研究各类瓷器的修复技术,“别人不能接的活儿我们能接,别人能修复的器具我们修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司才能成为行业领跑者。”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公司很快就把修复对象从瓷碗瓷盘,延伸到了石锅、陶器、古陶瓷,乃至大酒店的洗浴用具上。他们用特殊的修复工艺,可以把镶金边、银边以及带有精美彩釉图案的餐具,修复得不露痕迹。当然,洗浴用具和这类奢华餐具的修复费也是高昂的,仅此一项,每月都能为卢成堆带来不菲的收入。

考虑到全国每年的餐具修复市场份额高达数亿元,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占领”,从去年夏天起,卢成堆除了经营自己公司的“餐具美容”生意,还在各地开起了连锁店。他负责向加盟者提供机器、修复材料,并进行统一管理,对方则要根据经营规模,向他交纳加盟费。他在全国的餐具修复连锁店扩展到了97家!

如今,卢成堆的公司已经有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和培训加工基地。他个人也通过两年多的智慧经营,收获了近600万元的惊人财富。下一步,卢成堆还要组建专业团队,研发一条自动修补餐具的流水线设备,通过技术的转型提升,来应对越来越多的业务。基于他敏锐的商业眼光和果敢的性格,相信这个85后男孩的环保掘金之路会越走越宽!

3个创业故事2:斯坦福学生的5美元+两小时

如果你只有5美元和两小时的时间,你打算如何用它们来赚钱呢?我也给我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布置了同样的作业。我把他们分成14组,发给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着5美元的“创业资金”。在打开信封之前,他们可以用任意长的时间来筹划,不过,信封一旦被打开,他们就只有两小时的时间利用这5美元来赚钱了。活动从周三下午开始,周日晚上结束。到周日晚上时,每队都要发一份PPT给我,说明他们在这段时间里的具体行动,并且要在下个周一的下午向全班同学展示活动细节。

之前,我最常听到的答案是“去拉斯维加斯”、“买彩票”。这么回答的人赚到大钱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风险太大了。第二个常听到的建议就是先用这5美元买些启动材料,然后支个小摊给别人洗车或者卖点柠檬水。对想在两小时之内赚点小钱的人来说,这种建议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我的学生们却给出了一些“非常规”的答案。

有一个小组发现了许多大学城普遍存在的问题:每到星期六晚上,热门餐厅门口往往会排很长的队,很难等到位子。他们决定在那些不想花时间排队等候的人身上赚钱。于是他们两人一组,分头向好几家餐厅预订座位。用餐时间快到时,再把订到的座位卖给不想在长长队伍中等待的人,每个位子最多可以卖到20美元!

而另一个小组的方法更简单。他们在学生宿舍前面支了一个摊位,免费检测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如果轮胎需要充气的话,就收取1美元的费用。一开始他们觉得自己占了同学们的便宜,因为同学们本来可以到附近的加油站去免费充气。不过在做了几笔生意之后,他们发现顾客们其实对他们很是感激。尽管他们的服务没什么难度,而且附近也有的是充气的地方,但是,他们提供的服务无疑是更方便和有价值的。在规定时间刚到一半的时候,这组队员就改变了策略,由原来的固定收费改为顾客自愿付款的形式,这样一来,他们的营业额开始突飞猛进。显然,顾客们更愿意为这项有可能免费的服务多付一些酬劳。

这两组方案都成功地为他们各自的团队创造了好几百美元的收益,也让他们的同学们感到非常钦佩。然而,赚钱最多的那一组却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分配手头的资源,并且成功赚得650美元。这组学生认为,他们目前所拥有的最有用的资产,不是那5美元,也不是两小时的活动时间,而是用来展示活动细节的那宝贵的3分钟。他们决定将这3分钟出售给一家想在学校里招聘学生的公司。他们为这家公司制作了一个3分钟的招聘广告,利用周一的展示时间,播放给同学们。这是个十分聪明的做法,因为他们能够看清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而且这种资产价值惊人,正等待着他们去开发。

3个创业故事3:中国第一红娘创业记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当机会来到你面前时,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

说龚海燕是中国第一红娘一点儿也不夸张,她创立的相亲网站——世纪佳缘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3000万,一年下来约有200万人配对成功,促成了100万对佳缘!这足以让龚海燕稳坐中国红娘第一把交椅。

然而,这个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取得了复旦大学新闻硕士学位的才女,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当上媒婆。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短短几年的时间,她不但做成了中国最大的严肃婚恋网站——世纪佳缘,成为“中国第一红娘”,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学业顺利, 个人问题搁浅

珠海,盛夏的深夜十点钟,在一个闷罐子般的车间内,一个小姑娘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上衣已经全部汗湿了,脚站了一天也浮肿了,但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一边忙碌一边告诉自己:“等有一天,一定会有那一天,我也要当老板!”

这个女孩就是前的龚海燕,她因为要替家里还债,便辍学从湖南的农村来到珠海打工。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龚海燕出生在湖南省桃源县的一个贫困农家,1992年的一场车祸让她的右腿粉碎性骨折,虽然经过两次手术恢复了行走能力,但家里也欠下了沉重的债务,弟弟也因此而辍学。眼看着一家人被自己拖累,龚海燕决定辍学开店来养活自己。

高二那年,她在学校附近开了一个小卖部,结果当年就赚了7000多块钱。这时,南下打工潮热了起来,龚海燕决定出去闯闯。1995年,她只身一人来到珠海打工,进了珠海的松下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流水工。几个月后,因为文笔好,她被调到了公司报纸编辑部。

一次,龚海燕听同学说班里的一半同学都考上了大学。那一夜龚海燕彻底失眠了,看着以前没自己成绩好的同学都成了天之骄子,而自己却还是个打工妹,哪里看得到希望呢?痛定思痛,她再次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重拾书本。尝过了打工的苦,更加知道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三年后,龚海燕以全县文科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又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读研究生。

因为辍学3年,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龚海燕一直比同班同学大,27岁仍孑然一身,父母为了她的终身大事着急得不行。

为了结束自己的单身状态,龚海燕去过路边的婚介所、上过交友网站、混迹于高校的BBS,却一无所获。最让她气愤的是,在几个交友网站交了费之后,收到的信息却五花八门,从笔友到一夜情不一而足。更过分的是,在一家有若干“钻石王老五”信息的交友网站上,她发了12封邮件没有一个回复。那些所谓的“钻石王老五”的信息根本不真实,即使有其人,人家也没有征婚的需求。她气得打电话质问客服,但油嘴滑舌的客服又将“因为别人拒绝了你而无理取闹”的帽子扣到了她的头上。龚海燕气得在放下电话之前,撂出一句狠话:“我一定可以做出一个比你们这个更好的网站!”

冷静下来,龚海燕仔细思考,很多婚介和交友网站不能令人信任,而自己的专业为媒介经营管理,自己做一个网站就当是练练手了。对,要做就做一个严肃的高学历的交友网站,既“门当户对”,又让人放心!然而彼时在复旦大学研读媒介经营学的龚海燕,甚至不知道注册网站需要有一个域名、需要购买服务器。

不会技术, 照开网站

说做就做,当时,龚海燕手上还有在北大读书时做家教积攒的近4万元钱。她来到学校图书馆,一头扎进了书海中,20多天后,临时突击学习了20多天如何制作Frontpage的龚海燕,花了1000元钱终于做出了最早一版的世纪佳缘页面。

接下来,她就开始游说身边的人发资料给她。她把当时在同济大学上学的一个初中女同学的资料挂上去,就算是网站开张了。

一个月后,依靠同学朋友的口碑相传,到“世纪佳缘”注册的单身贵族多达1000人。龚海燕也化名“小龙女”把自己挂到了网上,想为自己找到白马王子。

可每天审核会员资料,看的优秀男孩太多,龚海燕反倒找不到感觉了。后来,她发现一个会员的征婚条件特别苛刻,要求女方聪明贤惠相貌中上,身高不低于1.62米,学历要本科以上。她一看原来是一位中科院的博士后,怪不得这么古板,这样的要求等于把很多女孩拒之门外。龚海燕打电话过去,并帮他修改了要求,可一通电话,这位博士后竟对口才好的龚海燕有了感觉。此后两人就熟络了起来,并在MSN上聊开了。

两人认识不久,就是龚海燕28岁的生日。郭建增没有带鲜花,却给龚海燕送了一副眼镜。原来,第一次在龚海燕的宿舍见面时,这个细心的男人就注意到书柜上放着的那副眼镜少了一个镜片。送眼镜虽不浪漫,却很实用,让龚海燕感觉到了一份朴实的温馨。当郭建增用自行车带着龚海燕到民政局花9块钱登记结婚时,他们才相识不到两个月,成了闪婚一族。办的网站竟然首先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龚海燕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网站办下去!

到了下半年,网站已经有了很大影响力,但这个时候龚海燕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实践,以便找工作时给自己加分。然而这种“加分”的想法最终却适得其反。龚海燕即将毕业出去找工作,但是几乎所有的面试机构都提出:要想进来,首先就要关掉网站。网站凝聚了自己这几年的心血,怎么忍心关掉呢?龚海燕摇了摇头,黯然离开了。

当时的网站一分钱都不赚,龚海燕只能坐吃山空,眼看着自己的积蓄即将告罄。就在此时,龚海燕收到一封大洋彼岸来的邮件,一对美国的夫妇想用500万元人民币收购世纪佳缘。500万元!这对于龚海燕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对于急需资金的龚海燕来说,这是一个太大的诱惑!她不相信似的把邮件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激情澎湃的龚海燕渐渐冷静时,她意识到,用500万元卖掉自己这两年来的心血,卖掉一番事业,真的值吗?再仔细一想,500万又算什么呢?在上海,不过是好地段100来平米的房子而已!

最终,思考良久的龚海燕为了抵制诱惑,直接把邮件拉进了黑名单,用她自己的话说是: “如果无法抵制诱惑,那就远离它,不要让自己有犯错的机会。”

网站的发展速度超过了龚海燕的想象,到20年底,“世纪佳缘”的会员已经达到32万人,连续几个月都是百度交友网站的排行冠军。在爱人郭增建的鼓励下,龚海燕决定,不找工作了,全职经营世纪佳缘。

就在拒绝收购之后不久,年5月,龚海燕就收到来自“老钱”的一封电子邮件。这位老钱就是新东方副校长钱永强。他在信中说,他认为“世纪佳缘”很有发展前途,希望龚海燕能专心做好这个网站。钱永强之所以关注到这家创立不足3年的公司,是因为他发现世纪佳缘在上海的一次活动“排队长得让他惊讶”;而在上海金茂约见龚海燕之前,他在世纪佳缘上注册了一个用户名,对其流量以及效果进行了测试,他收到了几十位相匹配的女性的邮件,而其流量更是超过了他的想象。而当钱永强又了解到龚海燕坎坷的经历后,当即拍板投资这个网站。那天,两人在上海金茂大厦54楼的咖啡厅谈了一个半小时左右,他回到北京后,一笔200万的投资就打到了龚海燕的账上,当时他们之间甚至没有一纸协议。

拿到200万元后,龚海燕就租下办公室,美工、技术、客服、市场等部门相继成立。不久,为了网站更好的发展,龚海燕选择了北上,把网站发展到了北京。每个周五,郭建增会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看她,周日晚上再坐火车回上海。,一直担心龚海燕照顾不好自己的郭建增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工作,也来到了北京。这个往日总在实验室搞研究,曾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过论文的博士后男人,心甘情愿当起了“媒婆”妻子的“贤内助”。而龚海燕的网站,这个时候会员已经达到了近400万人。

不是拜金, 而是社会现实

渐渐地,龚海燕的前景越来越光明:4~5月,世纪佳缘又获得了新东方徐小平、王强的4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和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启明创投的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毕竟风险投资家不是慈善家,他们的投资也是为了盈利,于是,“有偿服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有偿服务”就意味着收费,但对于如何收费,龚海燕至少思考了两年。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婚恋网站的盈利模式都是简单粗暴的“会员费”形式,龚海燕就是因为两次被骗的经历才做免费的世纪佳缘的。在美国,婚恋网站一般每月会固定地扣除会员充值卡里的会员费,这种模式在美国没问题,但在中国很难行得通,一是消费习惯,二是以前国内网络支付体系、诚信体系还很不完善。

20,以淘宝及其支付宝为代表的电子交易市场的逐步成熟,给龚海燕提供了机会。但她不想走已经被证明失败了的会员费模式。她想到了邮票。“互联网诞生之前谈恋爱,主要就是靠写信沟通,写信就要贴邮票,贴邮票就要花钱,”龚海燕说,“当时世纪佳缘的会员沟通就是电子信件,一个男的追求一个姑娘,就会不停地给她写信,这个产品非常受用,但是,如果贴一张虚拟的邮票,既能满足双方的真实情景诉求,又能找到赢利点,岂不是两全其美?”

但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谁来买单?在世纪佳缘的众多会员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二八法则”,即20%的漂亮女性总是受到80%甚至更多男性的追求。简言之,这是一个供需很不平衡的市场。机会当然就在其中。

于是龚海燕决定,让这些追求者买邮票,这样被追求者就能免费看信件。也并不是所有追求者写信都要贴邮票的,你也可以选择不贴,不贴的话就看运气了,如果被追求者愿意花钱看信,她也可以贴邮票。这个模式只要有一方买单就行,回信和看回信是免费的。

虚拟邮票的定价是2元一张,会员也可以定制一些包月、包年套餐,价格优惠一些。这个模式一经推出,当即受到大量会员的拥护,网站也立刻开始盈利。在当时几百万活跃用户中,有几十万的用户是使用邮票功能的。而现在国内婚恋网站大都有了这种邮票业务,都是从世纪佳缘这里拷贝过去的。

世纪佳缘宣称是最严肃的婚恋交友网站,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严肃”诚信呢?

首先,世纪佳缘也引入了公安部的认证体系,那些身份证通过验证的注册用户可以提高信用度。仅这一项支出每年就是60万。其次,就是人工审核,“我们的客服人员要一封封地看”。那些有诸如“已婚”“一夜情”等敏感词汇甚至是像“癞蛤蟆”这样可能涉及侮辱性词语的信件都在审查的系列里,一旦这些信件的所有者被加入黑名单,世纪佳缘的后台会根据注册所用的IP地址以及所涉及的手机号为关键词,对其使用者进行自动屏蔽。

虽然这些导致了世纪佳缘在系统和客服的人力成本上的投资大增,但龚海燕认为为了让这份浪漫的事业做到严肃和诚信,非常值得。

除了为普通白领服务,龚海燕还开拓了高端客户。这种高端客户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有钱、没时间”,让他们整天泡在网上发私信简直不可能,但他们的需求又是非常强烈和精准的:花多少钱无所谓,关键是尽快找到漂亮、心仪的老婆。

为有钱人找老婆,俗称婚猎。婚猎业务是世纪佳缘成长最快的一项业务。先是通过各种渠道找来这些高端客户,向他们一次性收取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的中介费用,然后再借助世纪佳缘的一部分线上资源,比如那20%中的漂亮女孩,一般会向高端客户推荐4~10个人选,安排他们见面。

但这就又引申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漂亮女孩子只能是有钱人的“专属品”?一方需要安稳、可靠的生活状态,另一方恰恰能从物质上满足这种需要。

面对这种争议,龚海燕却认为,“这是一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这么多年,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健全、完善,很多人找对象的时候就希望另一半是一个保障。如果有一天社会保障体系都可以依靠了,比如生了大病有人管,孩子受教育有人管,买房子不再那么贵,这个时候你找对象就不是钱放在第一位了,而是考虑对方是不是帅,是不是幽默,是不是善良,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去批评这些女孩子拜金,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世纪佳缘成为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相亲栏目的合作方,世纪佳缘也随着一档档节目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世纪佳缘的收入已达亿元,利润也超过了千元大关。而龚海燕自己的一个变化是在创业8年、北漂5年之后,她终于结束租房生涯、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之前,她和丈夫女儿一家三口就住在一个租来的四十多平米的公寓里。对于她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当机会来到你面前时,一定要紧紧地把握住。

篇7:成功者宽容的故事3个

青蒿素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一个典范。从中草药知识开始找到一个挽救无数生命,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流药物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主要发明者屠呦呦教授因此获得Lasker奖。诺贝尔遗嘱指出诺奖是发给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而不是最有创造性、技术艰巨性等)的科学家。按照这个标准青蒿素获诺奖一点不为过。事实上如果青蒿素挽救的是几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那屠教授可能已经得过好几次炸药奖了,但all life is not created equal。

青蒿素是70年代发现的。如果说现在中国的新药研发和世界有差距,那么70年代中国新药研发和世界水平基本不搭杠。前民间就用青蒿治疗高烧和发冷。虽然这两个症状是疟疾的两个主要特征但古人并不知道疟原虫,所以从青蒿中寻找杀疟原虫药物有一定猜测成分。当然后来证明青蒿素的杀疟原虫活性非常高。青蒿素半衰期很短,只有1-3小时。青蒿素是很强的CYP表达诱导剂,一次服药即可诱导2B6和3A4这两个代谢青蒿素自己的CYP,令后面服药血药浓度下降。青蒿素在多个动物模型显示神经毒性,但在人却是安全性非常好。青蒿素分子有一过氧键,所以以前认为其杀虫机理是通过自由基。后来发现虽然自由基确实生成了,但并非其作用机理。

如果今天开发青蒿素会是什么情况呢?除了测量体外杀虫效果,还要有测量自由基活性的所谓机理标记。即使通过这一关,1-3小时的半衰期也和一日一次口服不一致。CYP诱导在现在的研发体制中是个重罪,很难在kill the losers模式中存活。在诸多动物模型的神经毒更是无可争议的no-go。青蒿素的分子结构怪异,如果出现在今天的HTS中多数药物化学家不会跟踪这个结构。所以在现在的研发体制中即使青蒿素出现也无法成为药物。它必须在现在的选拔标准下继续优化,延长半衰期,改善水溶性,去掉CYP诱导和神经毒性,没准过氧键需要被替代以改善稳定性。最后得到的化合物虽然理论上更好但能否在临床上和青蒿素一样有效只有天知道。

那么青蒿素的发现是否说明我们得放弃现在的研发模式呢?答案是不能。现在的主流研发模式无疑有很多缺陷,但是这个模式不能被一两个成功个例所颠覆。西方有句话叫做个例的复数不是数据(the plural of anecdote is not data),青蒿素的成功不能说明青蒿素模式是更有效的研发模式。现在的新药开发平均成功率在5%左右(从一期临床开算),如果你能达到10%你会成为吉利德这样的巨头,但如果你只能达到5%这个平均数你可能不久就被淘汰。所以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别很小,每个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但绝大多数都是失败。要找到比主流模式更高效的新模式只有青蒿素是不够的。事实上要证明一个即使已经有人在用的模式比主流模式好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需要非常大的经济和人力投入。这也是主流模式尽管效率低下仍然广泛存在的原因。

篇8:成功者宽容的故事3个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声明,投向国民党。

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篇9:成功者的奋斗故事3个

成功者的奋斗故事1:凌斌

他曾是广东一位知名青年诗人,发表过数百首诗作,出过好几本诗集。在那个诗歌盛行的年代,他获得过无数荣誉,头顶诗人的光环,走到哪里都是“明星”式的人物。可是,随着诗歌的没落,他也逐渐落魄了,生活无以为继,无奈之下只好背着一箱子诗集,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成了一名装修工。

诗人与装修工的巨大身份落差,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和痛苦之中。他沉沦、彷徨,诗歌也成了他肩头的沉重包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装修其实也是写诗,只要把诗意融入到装修中,每一块木材、每一块瓷砖都会幻化成芬芳的诗行,而那些原本单调、俗气的房间也会变得灵气十足,诗意盎然。凭着这样的领悟,他发奋努力,终于成了深圳家装业的“金牌装修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赚得百万身家。那么,这个落魄诗人究竟是如何利用诗歌致富的呢?

诗歌没落

著名诗人沦为装修小工

“老是将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怕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10年之后,当凌斌再度吟出这首诗时,脸上已没了当初的年少轻狂,有的只是一份从容和淡定。

39岁的凌斌是广东省吴川市塘尾镇人,父母都是农民,兄弟7人,他排行第三。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捉襟见肘,常常是老大穿不上的裤子给老二穿,老二穿不上了再给老三穿,等到裤子破得不能再补时,母亲就把它改小,给最小的弟弟穿。俗话说“悲愤出诗人”,苦难的生活让幼年的凌斌变得细腻敏感。他疯狂地迷恋上了诗歌,在故乡的天空下,在庄稼地里和打谷场上,他用一行行稚嫩的文字,把苦涩的日子幻化成芬芳的诗行。

高中时代,凌斌的数首诗歌就发表在《诗歌报》、《星星诗刊》和《诗刊》等报刊上,他也因此成了校园里有名的“诗人”,并且拥有了众多的“粉丝”。

高中毕业后,由于家中没有钱供他继续深造,凌斌只好进了当地的一家文化单位供职,薪水虽然不高,但工作环境相当宽松。这段日子成了他创作的高峰期,他一连出版了3本诗集,并成了广东省诗歌协会的理事,吴川市的文化名人。他组织一帮诗人成立了“九月诗社”,常常在一些酒馆开诗歌朗诵会,还自费出版诗歌小报。许多学生、打工仔和打工妹都闻名前来拜他为师,学写诗歌。1994年,他还应邀参加了《诗刊》举办的第十二届“青春诗会”。其间,他和一些大师级的诗人交流心得,收获颇丰。那时,诗人凌斌可谓风光无限,无论到哪里都能赚足羡慕的目光。

谁知到了上世纪末,随着市场大潮风起云涌,全国到处涌动着一股淘金热。这时,凌斌所在的文化单位因效益不好裁员,由于他没有编制,只好下岗待业在家。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他,眼看着身边的人纷纷到深圳和广州等地淘金,却不愿放下诗人的清高,不肯向世俗低头。于是,他整天待在家里写诗,可诗歌的稿费太低了,即使在大刊上发表,稿费也只有几十元钱!在那些暴富人们面前,生活的寒碜让他突然感觉抬不起头来。

眼见老家已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1996年9月,他背着一箱诗集来到了深圳,投靠老乡。老乡在一家装修公司打工。初来乍到、什么手艺也不会的凌斌就只好吃住在工地上。他原本打算边打工边写诗,可是工地上白天噪音吵死人、粉尘又大,晚上又蚊叮虫咬,根本无法入睡。最主要的是,他一天到晚不做事,又长期吃住在工地上,时间一久,工头也有了意见,要赶他走。无数个夜里,凌斌抱着那随身带来的诗集,心中无限悲凉,涌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

在生活的压力下,凌斌这个昔日的清高诗人不得不低下了他“高贵”的头。为了不流落街头,他低声下气地央求工头收下他。可是,因为他什么手工活都不会,工头不愿收留他。他再三哀求,说自己可以打杂,不要工钱,只要有一个栖身之所就行。最后,工头才答应了。

从诗人变成了装修工,凌斌一时难以扭转自己的角色。因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清高,他怎么也适应不了眼前这份“卑微”且辛苦的工作。那帮工友们见他书生气十足,闲暇时常常拿他开涮说:“诗人,给我们朗诵一首诗歌嘛!”“诗人,我上厕所没手纸,快把你的诗集给我撕两页!”刚开始,凌斌对工友们的玩笑话十分反感,认为他们素质太低,粗鄙不堪;可时间久了,他慢慢发现,其实每个工友都身怀“绝技”——水电工将线路布置得错落有致,木工精雕细琢手艺精湛,油漆工层层推进手法细腻——这些都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看得久了,他渐渐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些看似凌乱却条理清楚的线路,那些风格各异、或大气或精致的书柜和酒台,那些洁白的墙壁和闪亮的门窗,都像是一首首匠心独具的诗,即使在尘土飞扬的房间里,也难掩其美丽眩目的光华。这个发现令凌斌非常兴奋,他开始在装修工地上寻找诗意,这让原本繁重枯燥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沉沦中奋起

诗人装修工成了家装金招牌

在长时间的沉沦和徬徨之后,凌斌渐渐明白,诗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也能写在平凡的生活里。明白这个道理后,他就扔掉了诗人的“臭清高”,很快和工友们打成了一片。每天晚上,在简陋的工地上干了一天活的他,冲一个凉水澡后,就光着膀子和工友们来到附近的小酒馆,就着一碟花生米,喝两元钱一扎的散装啤酒,到了深夜,才哼着打工民谣大醉而归。往往在这个时候,诗情也喷薄而出:在搭建的工棚里/与文字交流的夜晚/我常听到外婆的歌谣/比乡音更动听……(凌斌《工棚里的歌谣》)这样有着浓浓生活味的诗歌很受工友们喜爱,他们再也不嘲笑凌斌“穷酸”了,而凌斌也终于明白,生活才是诗歌的源泉,只有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自己才能真正找到创作的原动力!

思想转变过来以后,凌斌立刻变成了一个虚心好学的装修工人,工友们也都愿意手把手地带他。很快,他就掌握了装修房屋的基本技巧。除此之外,诗人爱思索的天性也充分表现了出来,他没事的时候就爱琢磨房子的整体风格和装修细节。他发现装修队的工人在施工时全部是根据图纸按图索骥,自己负责自己的一块地方,虽然每个人都能将自己负责的一部分完成,可是等到一套房子全部装完时,房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协调感或不如意,以至于经常返工,引发纠纷。

装修又是一门公认的“遗憾的艺术”,不管你事先想得多么周全,最后还是难免留下遗憾。尤其是现在的一些装修公司装修风格都很单调,装出的房子千篇 一律。凌斌见识过这样一件搞笑的事情:有一个装修公司在一个花园接了十几套房子的工程,由于房主们房型相同,这家公司为了省事,竟将这十几套房子装修得几乎一模一样,以致于房主到邻居串门时,竟怀疑走进了自己家里。最后,这些房主们愤怒了,集体把这家装修公司告上了法庭。

如何才能将房屋装修得与众不同,同时又将遗憾降到最低呢?正当他陷入沉思时,2002年10月份发生的一件意外的事,一下子启发了他。那时,凌斌所在建筑公司接到了一单大活——蛇口的一位美国人在临海的花园买了一套复式楼,要花120万元装修。可是,接了订单后,装修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连设计了几套装修方案,都没有获得这个老外的认可。因此,凌斌和其他工友们进驻场地十多天了,一直没法动工。那段时间,老外经常来工地上看房子,东指西划,说着凌斌听不懂的英文,看样子极其烦躁。

原来这个老外是深圳大学的外籍教授,他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音乐很感兴趣,之所以花大价钱请装修公司,就是想自己的房子装修得古典高雅;可装修公司的设计人员却只知道用昂贵的材质进行复杂的堆砌,华贵但不典雅,感觉很庸俗。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凌斌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些日子以来,在装修一套房屋之前,他总是习惯按自己的思路在脑中勾勒出一个“腹稿”;而且,他在这套房子里已经住了十多天,对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烂熟于胸。于是,他大胆地毛遂自荐,说自己可以帮他们做设计。见那个翻译老乡半信半疑,他就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作协会员证,然后又把自己对装修这套房子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老乡听说这个装修工人曾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不禁有些吃惊,再听了他的设计理念,眼睛更是越睁越大,几乎要惊叫起来。他赶紧把那位美籍教授叫过来,凌斌讲一句,他翻译一句。凌斌说:“装房子其实就和写诗一样,不但要有品质,更要有灵气。比如,进门处的玄关部位,是住房的气口通道,也像是诗的起句,起笔之前,开篇布局一定要成竹于胸。玄关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主人的心情,也影响到客厅的美感。”

走到客厅的电视墙边,凌斌接着介绍:“电视墙是一套房子里最出彩的部分,就如同一首诗的‘诗眼’,是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您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我建设抛弃现代的设计手法,设置一面古朴的文化墙,再配合顶部手工雕刻的造型天花,可以让客厅变得古色古香。餐厅和厨房的设计也很关键,餐厅要整洁,就像一首清新的小诗。为了避免单调,可以把酒柜设计成流线形的,因为酒和诗的共同点就在于其飘逸气质。卧室是诗歌的高潮部分,墙壁可以以粉色为基调,配合波浪式的落地窗帘,如同爱情诗一样激情澎湃,春意盎然。而一楼至二楼的楼梯栏杆扶手,可以由14根长短不一但又错落有致的小柱子组成,寓意14行诗体……”美籍教授听着听着,突然激动起来,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装修工,竟能有如此绝妙的见地和创意!凌斌刚说完,教授就拉起他的手,连声说:“OK!OK!”

这位教授果真采用了凌斌的创意,让装修公司根据他的创意进行设计施工。一直担心这笔生意会飞掉的老板,闻讯后大喜,立刻决定不再让凌斌干杂活,而是让他当这套房子的监工。两个月后,装修如期完工,那位美籍教授

天涯的创业真实故事

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案例小故事

关于依兰名大厨的传奇创业故事

女性励志创业故事

微信创业故事

八个白手创业故事

大学生辞职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读后感

关于创业的励志小故事

创业启示小故事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3个创业成功者小故事(精选9篇)】相关文章:

创业成功者的故事2023-08-11

创业励志故事2022-04-30

马云摆摊创业故事2023-03-20

90后创业故事2022-10-30

80后农村创业励志故事2023-12-19

8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张凤武2024-05-16

90后创业小故事2023-08-17

90后成功故事3个2024-02-02

励志创业故事-获得人生第一桶金2022-10-27

80后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