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颂唱(精选6篇)由网友“实际误读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弟子规颂唱,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弟子规颂唱
弟子规颂唱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弟子规译文和小故事(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译文] 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其中包含了孝道。
[小故事] 孔融是东汉时人,他有六个兄弟,数他最小,据说他四岁时,就懂得谦让。有一天,父亲请他们兄弟几个吃梨,哥哥们都一下子拥到了桌子边,只有孔融静静地在一旁等着。父亲让孔融先挑,孔融走到筐边,拿了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说:“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我最小,当然吃小的。”父亲连连点头称赞。长大后,孔融仍然保持谦让的高尚品德,成了深爱百姓爱戴的好官。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译文] 把财物看轻了,相互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相互忍让了,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小故事]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家有两兄弟。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两人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十几年过去了,卜式的羊群繁殖到了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这时弟弟却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于是卜式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的行为感动了弟弟和所有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译文] 对待长辈应懂得礼让。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子,就坐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
[小故事] 信陵君是战国时期四大公子之一,他是个敬老爱贤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看城门的老人侯赢怀念有贤德,就十分郑重到地前去请教。他亲自驾着车,把车上尊贵的位子空出来留给侯嬴。侯嬴早就知道信陵君的名声,但为了考验他,当信陵君去接他的时候,侯嬴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但越是这样,信陵君对他越恭敬。侯嬴见状,知道信陵君的敬老是真心的,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门客。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译文] 长辈呼唤人时,如果你听到了,应马上帮他呼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而你能做长辈吩咐的事,就应该前去照应。
[小故事] 杜环是明朝的一名官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可怜的母亲,他的儿子不知下落,她去找自己的亲戚,结果谁也不愿照顾她。万般无奈,这位母亲只好到处寻找自己的儿子。杜环得知后,决定先赡养这位老妇人,并代老妇人寻找她儿子的下落。后来,这位母亲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他并没有接走他的母亲。而杜环则一直赡养着这位老妇人,对她很孝敬,就像对自己的母亲一样。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译文] 有事情叫长辈,不能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长辈见多识广,在他们面前,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夸耀自己的才能。
[小故事] 齐国宰相晏婴有位车夫叫吕成,他依仗主人的权势非常骄傲自大。有一次吕成回到家中妻子表示要离开他。吕成很吃惊地问:“我为宰相赶车,多体面啊!不愁吃穿,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呢?”妻子说:“你还知道自己是个车夫啊,你看晏大人虽然贵为宰相,但从没有像你那样的招摇和炫耀……”听完妻子的批评,吕成很惭愧。从此一改前非,后来在晏子的推荐下,吕成当上了大夫。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译文] 路上遇见长辈,应当迅速向前鞠躬问好;长辈没有和你说话时,要退在旁边恭敬站立,不要多嘴。
[小故事]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年轻时非常尊敬长辈。有一天,他在一座桥上散步,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桥头上,见张良走过来,故意把脚上的草鞋甩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伙子,给我把鞋拣上来。”张良有点生气,但见老汉年纪大,就照办了。但老汉并没有用手接鞋,而是把脚伸过来,张良默默地给老人家穿上鞋子,老人笑了。原来,他是著名的学者黄石公,后来他把神奇的兵书传授了张良。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译文] 遇到长辈时,如果骑着马要立即下马,乘车的要下车;长辈过去后,还须站立在一旁目送一百多步。
[小故事] 唐朝人陈玄奘八岁的时候,父亲给他讲《孝经》:“曾子听老师讲书,总是恭恭敬敬地站着,老师叫他坐着听,他说站着听是对老师的尊敬。”父亲抬头看玄奘,他已离开座位站着了。父亲叫他坐下听讲,他说:“曾子听老师讲书还站着,我听父亲讲书怎么敢坐着听呢?”父亲称赞儿子学以致用,说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果然陈玄奘二十八岁时,从京城出发,到天竺取经,成为了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译文] 假如长辈站着,做小辈的就不要自以为是地坐下来;长辈坐下后,招呼你坐下你才可以坐下。
[小故事] 张释之是汉朝著名的大臣,他非常尊重长辈。有一次,朝廷举行朝会,许多达官贵人都 前来参加,场面十分热闹。这时有位叫王生的老人对张释之说:“我袜子的带子松开了,给我绑是吧。”张释之二话没说,很坦然地跪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恭恭敬敬地给这位老人绑好袜子。张释之身为高官,能具有礼贤下士,敬老尊贤的美德,群臣无不称赞,从此他的威信就更高了。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译文] 在长辈前说话时,声音要放低一些,但低得让人听不见,却是不合适的。
[小故事] 孟尝军田文出生时就不讨父亲田婴喜欢,因为他出生在五月五日,当时的迷信说法是:他将会长得高过大门,会克父母,决不能养活他。田文五岁那年,他恳求母亲带他去见父亲,见了父亲,田文走上前磕了头,然后说:“父亲,人是活的,门是死的,孩儿将来如果长得高过家里的大门,只要将大门改高一尺不就行了吗?”父亲大喜过望,他一把抱起了田文。后来田文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战国历史上著名的有影响的人物。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译文] 去见长辈的时候,要快步上前,告退时要放慢步子;长辈问你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要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小故事] 张苍是汉朝的丞相,他是一个非常尊敬长辈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陵的许多照顾。后来张苍当官后,为了感谢王陵,常常像对待父亲一样照顾他。王陵死后,他的老母还健在。虽然当时张苍已是丞相,公务很忙,但他总是抽空去照顾王陵的母亲,甚至亲自伺候王母吃饭。张苍贵为丞相,能这样谨慎地照顾长辈,足见中华民族尊老美德的源远流长。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兄长辈的亲友,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小故事] 北宋时,福建有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她的父亲、哥哥都 是船夫。有一次出海,父亲和哥哥的船遇到了海难,经过林默和大家的努力,父亲得救了,但哥哥却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林默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遭遇哥哥那样的悲剧,于是经常冒着危险去救助那些过往的船只。由于操劳过度,年仅28岁,林默就过早地去世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林默,便在沿海地方主,专门修建了祠堂,并称她为“海神妈祖”。
篇2:弟子规 尊师颂
弟子规 尊师颂
弟子规中关于尊师重道的句子
〈余力学文〉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解说: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样最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今日普遍流行诋毁圣贤的风气,怀疑古人,藐视伦常大道。尤其是基本的孝道 ,近几年来,更被视为隘板落伍,大家虽有心改革社会乱象,也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倡导,终因伦常观念被大家忘失太久了,使得社会秩序无法整顿起来。孔子曾指出 :“立志、自立、立仁的君子要广博的研究各种学问,然后用礼节来约束言行,这样一个具有知识和礼节的君子,他的言行就不至于太离谱了。”《弟子规》把礼的内容 具体化,只要循着《弟子规》来实践,兼学各种经典和生活知识,就能拥有高远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智勇双全的人,必然不会偏离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到达目标 。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段,这段还未读完读通,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另一段,而东翻西阅,不肯定下心来,按步就班的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 ,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有多余,就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读,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化好就要赶紧用功。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 ,其意自现。有疑问的地方,经反复思考,还不能了解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的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放过。
书房要整理得简单清洁,四周墙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所用的笔和砚台要摆放端正 ,在砚台上磨墨,如果墨条磨扁了,就是存心不端正,写字若随便不公正,就是心里先有了病,排列经典图书,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即使发生紧急的事也要 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如果不是传输圣贤道理的书籍,一概摒除一旁不要理它,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我们 的聪明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的虽高 ,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人人都可到达。处在蒙昧年幼之时,若采要正正当当的教材,配合优良的环境,来培养学习,就能造就圣贤。《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 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做起,经家庭扩及到学校、社会,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这本书应该认真的反复读诵 ,深入内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至行为的指针。
篇3:颂唱雅礼作文800字
颂唱雅礼作文800字
“我么相聚在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共同的家。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公勤诚朴,庠序谨训。”哪怕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星期了,可我的耳畔却仍旧环绕着这两句话。这不仅是每个雅礼人10月22日最真诚的心声,也是我们新一代雅礼人的心声。
10月22日那一天,我一改平常赖床的毛病,清早便起来梳洗、换衣,只为能够完整的观看校庆演出。9:30,校庆开始了,看着熟悉的场地,我依稀记得这就是同为雅礼人的姐姐曾经双眼放光为我介绍的地方,端庄而又肃穆,既充满了西方的大气,又不失中方的古朴。
演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雅礼乐团奏响校歌那一段,当我逐渐加大音量,那高亢的音律似乎就在我的身边环绕着,即便是刚学会校歌的我,也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随着那动气势磅礴的旋律吟唱了起来。
是的,雅礼,你就是这么有魅力。
而后约莫一两天,我们又去参观了校史馆,还未入门,就是看建筑,都有种古韵的意味。踏入大门,首先入我眼帘的是19时的雅礼大学堂,那时的学堂位于西牌楼,面积很小,仅仅一间民居罢了,而当时的社会仍旧处于旧型教学,第一届雅礼学子只有53人。当时的席比义和盖葆赖――也就是雅礼的创始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这53人全都培养成了后来建设新中国的元勋,历代雅礼学子的奉为楷模的前辈。我接着快步走向最新的一张照片,那是雅礼的董事们的合影,位于第一排最中间的是雅礼的校长――刘维朝校长,而他身边那位,则是我们中雅培粹可亲的袁艺书记,李亮校长。
是的,雅礼,你就是这么使人推崇备至。
走入雅礼的`正大门,你会发现在右侧的四块坚石上面分别刻上了雅礼的校训“公、勤、诚、朴”,立于花草中,像恩师一样提醒着我们。而再往前去,右侧是一块阶梯水池,源源不断的水流下来,正预示着雅礼会人才济济,而前面的运动场、篮球场自然就不用说了,是雅礼学子们运动的绝佳场所。这样为了学子们终身发展奠基的校园,雅礼人们怎能不怀念,不感恩?
雅礼,你教给我们知识,灌输我们思想,引导我们更好地发展。你对于我们来说不只只是两个简单的文字,你是给雅礼学子们温暖的港湾,也是雅礼人们一辈子的骄傲!
雅礼,感恩你的培养。雅礼,生日快乐。
篇4:唱
唱正文:
唱唱
上海市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 三(4)班 周思远
呼呼地北风会唱歌,
沙沙地小雨点会唱歌,
轰隆隆地雷电会唱歌.
波浪滚滚的大海会唱歌,
凶猛地鲨鱼会唱歌.
哗哗地小河流水会唱歌,
可爱的小鱼会唱歌.
大眼睛的青蛙会唱歌,
嘴巴似镰刀的`猫头鹰会唱歌.
夏天树上的知了会唱歌,
秋天草丛里的蟋蟀会唱歌.
汽车的喇叭会唱歌,
轮船的汽笛会唱歌,
唱唱唱,真开心!
(投稿:男 于 20xx-9-7 14:29:58 编审: xsw)
篇5:新时代新风采演讲稿:唱一曲英雄颂
新时代新风采演讲稿:唱一曲英雄颂
演讲者:姜宜昊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非常艰难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华民族的发展更加不易,跌宕起伏,可歌可泣。在苦难而辉煌的史册里,记录着鲁迅先生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是时代的精英!他们,产生于各行各业,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要歌唱那些劳动英雄,让人们意识到:劳动最光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时,中国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经过69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这期间,产生了无数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劳动英雄。
中国曾经被西方专家断言为贫油国,我们的科学家李四光不信邪,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终于勘测发现中国的石油储量比较丰富。而我们的石油工人能在所有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硬是把钻机打进了资本主义国家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中。那是一个叫王进喜的钻井队长,他带领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保水开钻,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腿伤,跳进了泥浆里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被誉为“铁人”.1960年4月,铁人带领更多的铁人,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王铁人有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展现了我们工人阶级的气魄:“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此他劳累过度,在47岁时就因病逝世了。但他的铁人精神,鼓舞着中国工人阶级,为祖国建设拼命大干,促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如果说,那个时代的工人英雄是王进喜,那么农民榜样就是陈永贵。()陈永贵作为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不靠天,不靠地,战天斗地靠自己。带领村民把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的穷山村变成了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余粮支援国家的富裕村。因此毛主席当年发出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庆大寨红花遍地开。
当今的中国是飞船登月,高铁驰骋,早已拥有“两弹一星”的综合强国。但我们不能忘记,备受列强欺辱,饱受战火蹂躏的黑暗岁月。更不能忘记,一个在美国备受重视的年轻科学家,将急切归国心情传递给周恩来总理,放弃了高薪洋房,冲破重重阻挠,在几经波折之后,毅然回到国内,他就是“一个人能顶五个师”的钱学森。归国后28年隐姓埋名的研究,使得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爆破,也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真正的挺起了腰杆儿。曾经被几门大炮就轰开国门的奇耻大辱,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可能出现了!
看看今天叙利亚的炮火,我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感到无限的欣慰:并不是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我们冲锋陷阵,遮风挡雨,负重前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我们心中的民族英雄!
唱一曲英雄颂吧,劳动最光荣!王进喜、陈永贵、钱学森、邓稼先、黄旭华、南仁东……他们在劳动中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伟大的气魄和爱国主义精神。
唱一曲英雄颂吧,劳动最光荣!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一座又一座的丰碑,见证新中国发展,推动民族的振兴,他们应当受到全民的尊敬。
唱一曲英雄颂吧,劳动最光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撸起袖子加油干。习总书记的号召我们铭记心中!
唱一曲英雄颂吧,今天,要让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劳动最光荣!
――END――
篇6:颂
马蹄声嘀哒,马铃声叮当,您来了,
手里拽着党的声音,背上驮着亲人的思念。
酷暑高阳,您顶烈日而来,
寒冬数九,您冒风雪而来,
绝壁悬崖,您紧拽缰绳而来,
泥泞山路,您拄着拐蹒跚而来。
饿了,您和着山泉啃着糌粑。
困了,您拥着亲音,枕着党声,席泥泞而卧。
孤独的时候,您呢喃着,与马儿私语。
烦躁的时候,您吼着自编的山歌。
满天星空,您眼里噙满思亲的泪。
您牵挂着我们,我们思念着您:
您倒下时,仍思着、念着翘望亲音的'我们,
我们矗立村口,登上山冈,盼望着,祝福着、祈祷着--------
站起来吧,我们不能没有您!
谁人知晓,您遇暴徒而不屈,
谁人知晓,您深夜点火御狼,
谁人知晓,您差点命丧马蹄,
谁人不晓,您心里总是挂着我们,
谁人不晓,您心里总是怀着党的声音。
您来了,我们园子里长出了新苗。
您来了,我们挂着灿烂的笑容,
您走了,我们盼着、希翼着---
寒暑二十载,
二十次长征,二十六万公里路,
您走了,又来了----
您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您是低调的,又是高亢的。
您是一座丰碑,上面镌刻着您的坚毅和执着,
您是一面旗帜,上面隽写着您的信仰和向往。
您,时代的绝唱,
您的精神,绝非绝唱!
..颂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写景的文章
★ 写景文章
★ 优美写景文章

【弟子规颂唱(精选6篇)】相关文章:
旧日时光作文2023-04-25
写景的文章范文400字2022-05-02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2024-05-22
李白侠客行2022-12-01
《侠客行》的译文及赏析2023-10-22
优秀作文:毕业,我说2023-10-26
《史记》经典名著读后感2022-08-24
《史记》读后感名著书评2022-06-04
诗经 烈祖2022-06-06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文赏析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