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最美的十首诗

时间:2024-05-22 07:17: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共7篇)由网友“qgy12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诗经最美的十首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

篇1:诗与思 最美十首哲理诗名句

诗与思 最美十首哲理诗名句

《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不仅是经典,还是一部诗集。历史上很多人都将其看作是诗。《文心雕龙情采》说:五千精妙,非采而何?其实在先秦的时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佳作,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心远地自偏”告诉我们,只要你的心“远”了,地方自然偏僻幽静,就像我们说的大隐隐于市道理一样。

那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人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语言这东西在表达意义上是有限的,很多洁净精微的道理、哲理,是没有办法通过语言来传达的。所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哲理意味深长的作品。前两句意在衬托一种辽阔的寂寞:鸟都高高地飞走了,连云彩也悠闲地飘走,境界很开阔。

后两句重点在一个“厌”字,我们知道,厌是厌烦、厌恶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足、够、满足。这些都是说人的感情,只有人才会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相看而不厌,这可以说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也是千古名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生灭不都是绝对的,残夜尽了,太阳从海上生出。旧年过完了,但是春天却早在旧年里就“出生了”,旧年也没有尽,它融入到了春天里。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仅是夕阳,万事万物都出在永恒的变化之中。美好的东西只是一时的风光流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都是这样,“只是近黄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写庐山的。前两句说的是看问题的角度,山峰是孤立的,山岭是连绵的。我们常说“石有四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去,物体就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那么后两句更精妙。周易上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为什么日用而不知?就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颇有几分思辨的意味。琴声到底在哪里?苏轼用反问否定了琴声在琴上和指头上的说法,这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琴声不在琴上,不在指头上,但是指头碰到琴就能发出声音。

如果我们再深究一下,琴声耳朵上?否也。因为我们都知道“心不在焉,充耳不闻”。没有“心”,就没有声音。正如你未看此花,此花与你同归于寂。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到最根本的知识,把握了最根本的道,那么就了解了所有的知识,把握了所有的道理。

什么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拿到家来说,你体悟了最高的“道”,那么就掌握了万事万物,不会受到浮华、和歧路的迷惑,人生和宇宙也就通透了。还有如佛家说,如果你证得如来藏,那么你会发现人世一切都是虚空。这就是“只缘身在最高层”。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用衬托的手法写,前两句写美景。后来笔锋一转,景色这么美,源头在哪?虽然朱熹在这首诗里没有说,我们可以从其他诗作中了解到,是“道”。

源头活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西方有一个“流溢”的说法。就是说,道创造了万物,是万事万物的源头,这种创造是一种流溢,“道”流溢出来的,道创造万物自身不减少。源头活水也是这个意思,就像老子说的动而不屈,虚而不竭。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篇2: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经历两千多年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

作者介绍

《诗经》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中的诗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创作背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原为311篇,流传至今的共计有305篇(余6篇为“笙诗”,只存篇名)。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的情形,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记载为《陈风・株林》。

内容简介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同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一样。国风共160篇,其中涉及爱情最多,多为民间恋歌,是当时流行的新乐,风格清新活泼。国风歌词采写地域很广,多是“水边的吟唱”,来源于陕西到山东的黄河流域和江、汉及汝水一带,歌唱河流沿岸依水而居的先民的纯朴爱情。

“雅”是正的意思,周朝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雅包括大雅、小雅,共40篇,多为王畿地区的作品,是当时的宫廷音乐,内容多为饮酒作乐,酬唱赠答。

“颂”包含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祖先、祈福神灵的宗庙音乐。王国维指出颂唱咏时较风、雅缓慢,“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当然,雅、颂之中关涉爱情主题的也有不少。总的来讲,《诗经》吟唱的是一曲曲广泛意义上的“爱的主打歌”。

精彩片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另一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人是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艺术特色

《诗经》能够流传至今,韵味无穷,跟词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分不开。古代学者将《诗经》的艺术手法归纳为 赋、比、兴三类。“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陈述铺叙,反复诉说心中起伏奔涌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和比拟,使意象具体化、明晰化;“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借助相关的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感发人的情感和意志。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此外,《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曲式在重复叠唱中增加变化,有张有弛,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诸如此类,在《诗经》中屡见不鲜。诗歌的韵味确实非一般文学作品所能媲美,而《诗经》的声律之美与其音乐性更是相辅相承,也只有感情饱满、语言生动的诗,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才能令后人乐于传唱,历久弥新。

名家点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

“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梁启超

篇3:最美不过诗经读后感

《诗经》,发源于那古老而神秘的源头,仿佛悠远流长的母亲河,从古至今,滋润着先民们的灵魂,滋润着文人墨客的情怀,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顿觉心旷神怡。

春暖花开,是时候远离下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了,带着一本《最美不过诗经》,去郊游,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始终相信,带本书去郊游,是人生中最华美的奢侈,也是最光灿的自由。《最美不过诗经》(官方读者群24642192),很美的一本书,陪伴一次很美的旅行。

春暖花开,带本《最美不过诗经》去郊游吧!

作者简介:李颜垒,笔名李郁落,郑州大学广告学学士,厦门大学传播学硕士,作家。河南许昌人。曾出版小说《青春散场:散落》、《放开你,是我做过最勇敢的事》、《半夏》、《三国群英新传》、《指尖的阳光》等,于《诗经》的源头踏露而来,感受从远古时代吹来的和风,阳光细碎的初夏编织华美的锦缎,光影憧憧。

篇4:最美不过诗经读后感

五百年诗词之沉淀,三千年历史之光阴,传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嚣世间,如一弯清泉,净姝心之空灵。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缠绕到窗外耸立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繁密的诗句中穿梭,遥望先古河流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爱情之外,还有那个时代的劳作与智慧。伴随坠落的星辰,先民们耕种、狩猎、祭祀、园艺、婚嫁等,这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片广阔的精神天地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的和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喧嚣的世界里,涤荡出清澈的乐感。

篇5: 最美不过诗经作文

最美不过诗经作文

有一种美清水出芙蓉,那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长歌。水天一色,在苍苍蒹葭中,我们看见了忽隐忽现高洁美丽而又可亲可爱的“伊人”;山野林地,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伛偻的脊背上迸发出的“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的悲怆;鼓角齐鸣,猎猎风中,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血誓。寻声于庙堂神社前的.重章叠句,踯躅于深宫飞檐下的回环往复。无论粗犷,还是细腻;无论仰天长啸,还是浅酌低吟,听来的都是那样质朴、真切、灵动、纯粹、清透。芬芳得如四月的花海,辉煌得如九月的大地。这,便是诗经。

有一种美永远挺拔,那是矗立在在民族血脉上的参天大树。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在悠长的岁月里,我们不知姓氏的先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初涉爱河的青年,被丈夫抛弃的怨妇,盛大宴会的典礼,宫廷宗庙的祭祀,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他们汇集在这里,成就了一幅浩荡恢宏的历史画卷。

历史的风吹过关中走廊,吹过中原沃野,吹散了人间的浮华,吹散了尘世的喧嚣,却吹不走那遗世独立的风、雅、颂,赋、比、兴。三千多年潮涨潮落,不变的还是那蓬勃着生命活力的丰富深沉,豪放缠绵,端庄典雅,音韵缭绕,单纯真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千古经典,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如此真切地属于一个人,又如此博大地属于每一个人。

这不胜枚举难以言传的美啊。思无邪之美、爱情之美、美人之美、歌唱之美、意境之美、现实之美和浪漫之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所有关于美的词汇,在诗经你最动人的容颜前也显得苍白。

我们欣赏靓女,就会想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飘飞的芦苇丛中,水气氤氲里,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影影绰绰,美妙无比。

我们赞美俊男,就该是“孔武有力,邦之司直”,高大英武有力的君子,为我们国家保障公平主持正义,谁见了能忘怀?

来吧,让我们循着先民的天籁之音,穿越历史的时空,大胆唱出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灼灼其华的赞美。

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去寻觅,去追踪,去唱响我们心中永远的歌。

哦,最美不过诗经!

篇6:话读懂《诗经》最美篇目

一句话读懂《诗经》最美篇目

《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清风自来兮,汝心安在否?走进灵魂深处,最美不过《诗经》,且歌且吟,领略一世繁华。一句话,让你读懂中国最美的诗歌。

小雅·鹿鸣 | 高朋满座,风度翩翩,贵客临门,何不歌哉?

原文摘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郑风·野有蔓草 | 草原,美人,良辰美景,佳期如遇,最美的邂逅,最自然的爱情。

原文摘录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陈风·月出 | 月光,美人,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

原文摘录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卫风·木瓜| 爱你,只求对你更好,永结同心。

原文摘录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郑风·子衿 | 欲言又止,那种含蓄的爱恋。

原文摘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郑风·将仲子 | 有所畏而不从,有所爱而不忍,最爱不过又怕又恨。

原文摘录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鄘风·柏舟 | 多少情深意切,棒打鸳鸯,几多怨恨,几多情深。

原文摘录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篇7:一句话读懂《诗经》最美篇目

一句话读懂《诗经》最美篇目

小雅·鹿鸣 | 高朋满座,风度翩翩,贵客临门,何不歌哉?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郑风·野有蔓草 | 草原,美人,良辰美景,佳期如遇,最美的邂逅,最自然的爱情。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陈风·月出 | 月光,美人,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卫风·木瓜| 爱你,只求对你更好,永结同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郑风·子衿 | 欲言又止,那种含蓄的爱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郑风·将仲子 | 有所畏而不从,有所爱而不忍,最爱不过又怕又恨。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鄘风·柏舟 | 多少情深意切,棒打鸳鸯,几多怨恨,几多情深。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周南·桃夭 | 披上婚纱的新娘:女子一生最美丽的时刻,霎那芳华,日月黯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唐风·绸缪 | 在最美时候,遇见对的人。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郑风·女曰鸡鸣 | 偷得浮生半日闲。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唐风·蟋蟀 | 人生须臾,莫辜负最好的时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邶风·击鼓 | 只想与你慢慢变老,却在此时变成奢望。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卫风·伯兮 | 离别之后不妆容,容颜只为你焕然。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唐风·葛生 | 不思量,自难忘,悼亡诗之旅。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小雅·鹤鸣 | 这里是一切的结束,也是一切的开始。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品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内容简介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 篇章。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风篇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无衣》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经高三作文800字

美的句子

诗经《国风·卫风·有狐》原文注释及鉴赏有狐

诗经蒹葭名篇长文赏析

诗词大会节目主持词

《诗经·卫风·有狐》的正解

诗经秦风蒹葭

《诗经》里最浪漫动人的爱情诗

诗经《秦风-蒹葭》读后感:千古绝响

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共7篇)】相关文章:

大学语文蒹葭原文及译文赏析2024-03-29

诗经蒹葭的意境2023-11-21

诗经秦风蒹葭的朗诵2023-04-10

《诗经·采薇》的教学设计2023-03-09

世界上最美的四首诗歌2022-08-16

国文颂随笔2023-12-01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2022-12-08

诗歌发展2023-12-25

古代文学的毕业论文2022-04-30

李廷年歌翻译2022-12-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