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

时间:2023-09-27 08:38: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共7篇)由网友“我才不爱拿铁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

篇1: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

――记深圳市罗湖区锦田小学健康学校创建工作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教育的目标追求。   3年前,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和罗湖区健康教育所,在锦田小学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示范项目,试点取得成功之后,引起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   自此,深圳市开展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学校”示范工作,从锦田小学发端并在全市逐步展开。   创建工作以课改为龙头   锦田小学的创建工作以课改为龙头。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健康教育教材―――《新世纪健康儿童行动》。这套教材共6本,分年级出版。每本教材包括问题研究、卫生习惯、强身健体、互相赏识、做人教育等8个方面的内容。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材寓健康内容于活动之中,采取读一读、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健康教育中有真切感受,如“生长程序探秘”、“豆芽菜壮起来”、“学会欣赏别人”等。一个个案例来自身边,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道理深入浅出,把健康理念注入学生心田。   与此配套,学校还编印了《教师健康教育指南》、《家长健康教育指南》、《健康教育教案》等教材,并利用校园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发了一批健康教育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学校严格执行省课程计划方案,每两周开设一节健康教育课,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开设了15个单项教学。他们采取走班制教学,30多位教师任教,每两位教师集中研究一项内容,谁上得好,谁进行示范,谁研究出成果,谁受到奖励。这样一来,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有了保障,时间一长,有些课就成了示范课、观摩课,如四年级的《自律、自爱、自重》、三年级的《手脑运动会》等课程,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锦田小学的创建工作以培养学生做健康的人、做阳光的人为切入点,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懂得健康知识。本学期,学校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跟踪测试,结果全校教师健康知识考核优秀率达90%。   为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锦田小学从调查入手,组织教师分年级分类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经过问卷调查和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并确定了学生心理状态的特征,按年级段分为低年级交往冲突为主,中年级自责孤独为主,高年级过敏焦虑为主;按情绪反应分为以忧郁、焦虑和逆反三大类为主,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焦虑问题,10%左右的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问题。   为此,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心灵操练。有的班级还开展了独特的心理训练课,如五(1)班开设的《在矛盾中成长》的专题训练,收到了实效。同时,学校还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苦闷。心理健康课成为学生的“心灵广播操”。   家长的.配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此,学校举办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与家长一起研究孩子的心理问题。两年来,共有1400多名家长接受了健康知识的培训。   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锦田小学在健康教育中积极组织学生收集“做人”格言。全校1500多名学生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做人”格言,教师再对其进行润色和汇编,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格言作为行动指南。每两周学生对照自己的格言反思自己的言行,从思想意识上反复提示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上学还要父母或保姆帮着背书包的现象,锦田小学在健康教育中号召全体学生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自己背书包上学开始”的自立自理自强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老师和家长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娇气少了,勇气多了,动手能力强了。原来一、二年级90%以上的孩子要家长帮着背书包上学,现在是92%的学生自己背书包上学。有位家长给班主任写来感谢信,信中说:“现在,我的孩子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了,我们非常感谢老师和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学校还组织四年级以上的班级开展寻找“我最敬佩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全校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关爱父母”、“家政行动”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大大改善了学生与家长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该校三年级(1)班学生魏天华的家长说:“孩子从这样的活动中体会到了父母做家务的辛苦,感受到了家务劳动的快乐,也分享了家务劳动的成果。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做父母的深感欣慰。”

篇2:让学生“飞”起来

让学生“飞”起来

小学生是想像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想像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像,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

一、 突现自我,让学生自己“飞”。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有好多处:“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体验”等。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说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次,我们在学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我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喜欢一个人思考的,就让他一个人静静地想;喜欢几个人一起学的,就让他们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有几个孩子在研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交流时,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孩子说:“他是个奸诈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骗齐宣王说会吹,骗取俸禄。”有孩子说:“他是个会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固定的收入。后来他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有孩子说:“他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你想啊,在那时候,欺君之罪是要被砍头的,而他竟这么胆大,敢骗齐宣王的钱,他又是个心细的人,他打听到齐泯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吹,就逃之夭夭。”又有孩子说:“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狡猾的小人,你看,他一只眼睛斜着看,一只眼睛半眯着,嘴角歪着,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在想:该死的齐泯王,就在我发财时来捣乱,断我的财路。”……

孩子们多能想,多能说啊,这是教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想他们所想,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想多说的结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张开想像的翅膀,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二、 允许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让学生自由的“飞”

从教学目的上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充分信赖的人,要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着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一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嫦娥奔月》一文,当说到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书上写得不对,嫦娥不够机智,如果她机智的话,她可以把仙药踩得粉碎,就不用自己吃下仙药而和后羿分别了。”“不对,嫦娥是机智的,因为后羿不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的人,而嫦娥知道……”“既然嫦娥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之人,那她为什么不把仙药藏好呢?说明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说到底她还是不够机智。”……这些问题是作者所能料到的吗?是编者编入时的意图吗?都不是,可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啊!也许,孩子

[1] [2]

篇3: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纪实  “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问题伴学习。问题靠合作,问题集思维。问题长能力,问题增志趣。问题伴成长,解决大问题。”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等九校自10月以来,在小学生中进行了通过开展“问题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两年多来,九所学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印制了学习材料,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完成了对小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报告,各个学校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问题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问题学习”,学生们初步具有了自主的学习态度,较强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通过收集信息、提出假设或进行推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方法。   让思维活起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展现的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现与扩展。   课题组组长、黄城根小学校长胡建华概括出课堂教学中“问题学习”的基本模式:在呈现问题阶段,采取创设情景、问题引入的方式,培养问题意识、明确研究问题;在回忆反思阶段,采取提取已有知识,利用过去经验,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未知;在探究研讨阶段,采取独立探索,合作研究的方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会研讨、学会合作,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概括归纳阶段,采取汇报交流、全体参与的方式,学会概括、表达、评价。应用验证阶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创设情境做起。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问题如何呈现,许多教师尝试以以下几种方式:   内容生活化。如二年级语文课“壶盖为什么会动”,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重现这个生活情景时,重现了瓦特小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比较的方式。如自然课学习卵石一课,教师先出示了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一块是有棱角的天然石,另一块是卵石。问题是:“这两种的石头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联系?”   演示的方式。自然课学习“空气的压力”,教师通过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从一个人轻而易举打开两个半球到两个人在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拉不开两个半球的事实中惊诧不已。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力量形成的反作用力。   此外,许多教师还采用了故事化方式,图形的方式,数学的方式,操作的方式,竞赛或游戏的方式等。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有利于揭示问题的特点,提高研究问题的兴趣,从多种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什刹海小学在“问题学习”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敢问”、“勤问”、“互问”、“善问”,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鼓励学生“敢问”。为胆小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大胆提问,建立自信;兼顾能力,分组讨论,同学轮流代表组内发言;师生共同探讨,互帮互问,鼓励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必须问,最终达到了敢问的结果。   鼓励学生“勤问”。在“敢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勤问”的习惯,使学生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鼓励学生“互问”。为了培养互相学习的精神,计算机老师将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有问题先在组内解决,使学生间互相学习,培养了“互问”习惯。   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不假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这就是“善问”。   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问题学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将争论统一到正确答案上,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意见的比较和争论,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对错误答案充分的分析,有利于对正确答案的深刻理解。如果把问题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类情况,则封闭性问题是将答案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性问题或许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但可能有错误的回答。这类问题的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是要求最多的行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和智能的发挥。   同时,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问题学习”需要安全的`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研讨和探究中,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最可贵的是对任何答案的质疑,最不值得提倡的是缺乏理解和争辩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经常问:“有问题吗?请你提问。”而不去问:“谁和他的答案一样?同意吗?”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怀疑、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的态度。   让学生动起来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使课内学习向课后延伸,使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在“问题学习”中,教师可以用问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和解决问题。   开展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一般由教师设计,这里“问题学习”需要解决相对复杂、相对综合的问题,是学生从来未经历的缺少现成信息和经验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学习”的设计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影视节目、报刊杂志及社会、学校生活中发现含有问题的情境。并考虑:这里有需要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吗?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提供哪些帮助,怎样提供?   活动中的“问题学习”常常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经过比较和评价,最终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四北四条小学在“问题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例如:小学自然课中“水的净化”一课向学生介绍了用明矾和过滤纸净化水的办法。在这里学生只是获得了净化水的知识,但未真正引起对水的关注。在“问题学习”中,老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北京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北京有多少水资源,北京一年需要多少水?哪些水能用,哪些水不能用?水的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还采访了区节水办公室主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更多的有关水的知识,而且还增进了环保意识,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不少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了“问题学习”活动,在“问题学习”中,同学们选择了许多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如美术教室应如何布置,学校的饮用水离我们有多远,怎样学会花钱,玩什么样的玩具最好,怎样上网学知识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还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课外“问题学习”增强了学生们利用周边资源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向家长学习,掌握了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为了研究国家保护动物,主动采访国家动物保护协会的主任;有的为了调查哪些玩具适合小学生玩,主动通过家人联系市场调查;还有两名中年级小学生为了研究“学生自理能力”,竟然去采访清华、北大的校长。有的同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跑了好几个图书馆。一个学生说:“以前,我从不关心新闻,从来不看报纸,自从参与“问题学习”后,我学会了到图书馆借书,学会了从网上查找资料。”   开展“问题学习”还促使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中兴起了“玩暴龙币”的游戏。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跪在地上,你输我赢,吵架时有发生。于是,他们在学生中开展了“玩暴龙币好不好?”的调查活动,安排对这个游戏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一个月后,一份调查结果出来了,报告中罗列了玩暴龙币的种种害处,同学们还发出倡议,拒绝这种不良的游戏,从此,暴龙币游戏在校内消失了。

篇4: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纪实

“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问题伴学习。问题靠合作,问题集思维。问题长能力,问题增志趣。问题伴成长,解决大问题。”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等九校自月以来,在小学生中进行了通过开展“问题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两年多来,九所学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印制了学习材料,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完成了对小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报告,各个学校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问题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问题学习”,学生们初步具有了自主的学习态度,较强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通过收集信息、提出假设或进行推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方法。

让思维活起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展现的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现与扩展。

课题组组长、黄城根小学校长胡建华概括出课堂教学中“问题学习”的基本模式:在呈现问题阶段,采取创设情景、问题引入的方式,培养问题意识、明确研究问题;在回忆反思阶段,采取提取已有知识,利用过去经验,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未知;在探究研讨阶段,采取独立探索,合作研究的方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会研讨、学会合作,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概括归纳阶段,采取汇报交流、全体参与的方式,学会概括、表达、评价。应用验证阶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创设情境做起。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问题如何呈现,许多教师尝试以以下几种方式:

内容生活化。如二年级语文课“壶盖为什么会动”,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重现这个生活情景时,重现了瓦特小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比较的方式。如自然课学习卵石一课,教师先出示了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一块是有棱角的天然石,另一块是卵石。问题是:“这两种的石头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联系?”

演示的方式。自然课学习“空气的压力”,教师通过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从一个人轻而易举打开两个半球到两个人在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拉不开两个半球的事实中惊诧不已。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力量形成的反作用力。

此外,许多教师还采用了故事化方式,图形的方式,数学的方式,操作的方式,竞赛或游戏的方式等。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有利于揭示问题的特点,提高研究问题的兴趣,从多种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什刹海小学在“问题学习”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敢问”、“勤问”、“互问”、“善问”,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鼓励学生“敢问”。为胆小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大胆提问,建立自信;兼顾能力,分组讨论,同学轮流代表组内发言;师生共同探讨,互帮互问,鼓励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必须问,最终达到了敢问的结果。

鼓励学生“勤问”。在“敢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勤问”的习惯,使学生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鼓励学生“互问”。为了培养互相学习的精神,计算机老师将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有问题先在组内解决,使学生间互相学习,培养了“互问”习惯。

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不假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这就是“善问”。

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问题学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将争论统一到正确答案上,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意见的比较和争论,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对错误答案充分的分析,有利于对正确答案的深刻理

[1] [2]

篇5:让家园互动起来教育随笔

让家园互动起来教育随笔

如何做好家长工作一直是我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了班主任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与家长沟通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平时,我们与家长见面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搭建能够与家长互动的平台就十分重要。“家园栏”是我们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窗口,怎样发挥“家园栏”的作用,让它能够与家长互动起来呢?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平时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总会问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如,孩子挑食怎么办?孩子中午不睡觉怎么办?孩子胆小怎么办?等等。我想我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如果把这些问题公布出来,让家长们互助,也许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在“家园栏”新开了“大家来支招”子栏目。家长们纷纷叫好,马上有家长响应,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从中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第一期的讨论内容,家长的参与度非常高,有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的通过邮件进行交流,有的家长特意摘录育儿书上相关章节与大家分享……可是好景不长,第二期的问题已经公布一段时间了,可家长们参与的热情似乎不高,只有个别家长参与交流。我有些困惑了,为什么这么快就没人参与了呢?几天后一位家长的'来信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位家长在信中提到,她觉得“家园栏”中的“大家来支招”栏目非常好,并且自己也有很多问题想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是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看到这儿,我似乎明白了栏目的问题所在。很多家长有解决问题的需求,但是不愿意把孩子的问题公开。“家园栏”是个公开的平台,家庭教育中的有些问题涉及家庭隐私,他们自然不愿意公开讨论。于是,我决定对“家园栏”进行调整。这一次我为每位家长准备了一个小口袋,在口袋上贴了代表他孩子的小标志,当然,只有家长和老师知道标志代表的是哪个孩子。然后,我把小口袋固定在“家园栏”上,再准备一个大一点的口袋固定在“家园栏”的一边。家长们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育儿困惑写在纸上插入有自己孩子标志的口袋里,我每天都会查看,选择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以不记名的方式公布出来。其他家长同样可以以不记名的方式参与讨论,将自己的建议或经验写在纸上插入一旁的大口袋里。最后,我将家长们的建议、经验进行适当编辑、整理后公布在“家园栏”上。果然,家长们参与的程度明显提高了。口袋给家长们搭建了一个无声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家长们反映,这样的交流虽然无声,却很贴心。而我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更加全面地了解家长的想法、孩子的表现,并能从家长那里学到很多教育经验。

篇6: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

中国教师报     -01-09     记者 翟晋玉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Bernie Dodge 教授提出了网络探究(WebQuest),也就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处理不很明确的信息”。这种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网络,直接访问专家、搜索数据库、了解最新的报道,然后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年以后的今天,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上,中国第一批实践网络探究的中小学老师向与会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宝山职校的孙晓红老师在设计的WebQuest《威尼斯商人》一课中,带领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与专家、学者、老师以及戏剧迷们交流,对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年代、风俗宗教、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完成自己的综合判断,公正客观地评价该作品及其中的人物。

本课的设计活动为时3周,其中集中活动时间6课时。

课前先阅读原著,课时的分配是: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全班活动,提出阅读和理解剧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做好课堂记录熗时在课外活动中分类整理问题并对关键问题做出初步回答。

第二课时,搜集信息。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同时在课外活动中访问各级图书馆等,进一步收集信息。

第三课时,交流讨论。交流共享各自的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组讨论所选人物作品的共性和个性。

第四课时,深入认识。分组集中讨论小组选定人物角色的特点,深入认识整部作品,并在课外活动中完成研究报告、演示文稿。

第五、六课时,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接受同学质疑,并递交作业。

在实施网络教学中,孙老师感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个性得以彰显。学生实现了跨学科的学习,查阅了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犹太民族的历史等,在对作品人物的分析中,取得了与传统学习目标截然不同的丰富、新颖、独特的认识。

这节课的设计过程其实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站立的台阶。就像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脚手架”的功能是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问题变小了,方向也更明确了,学生就比较容易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能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

“惟存教育”的主持人柳栋老师在谈到进行网络教学的初衷时说:“中国传统教育缺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WebQuest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评价,WebQuest非常强调自我评价。这些都很符合我国现在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精神。WebQuest是我们广大教师走向新课程的很好的抓手。”

[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

篇7:识字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识字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汉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最初的甲骨文、象形字演变至今的方块字,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在茫茫的字海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刚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单单小学语文六年制二册就要求:认识460个字,其中300个是要求学会的字,160个是要求认识的。识字量的提高,使生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只有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是关键,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要坚持两手抓,相信学生一定会乐学、会学、想学。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做到了三动: 一、眼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人信息的获取60%~80%来自视觉。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汉字渊远流长,形体优美,一字就是一幅画。在教学生字“日、月、水、火”时,学生已经通过对比象形字和现代汉字记住了它们。我告诉学生: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形态演变而来的。在教学生字“鸟”时,我并不是逐笔划地范写,而让学生观察“鸟”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我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只停栖在树枝上的小鸟。学生恍然大悟:那一撇就是鸟头上的羽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体,那一钩就是爪子,横折钩和一点自然是鸟的脑袋和眼睛了,而最后一横就是树枝。后来,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很快就记住了“明”、“叫”等字。 二、口动。     儿歌、口诀是儿童喜爱的文体。它们琅琅上口,易念易记。在生字教学中,给一些生字编儿歌或口诀是学生喜爱的识记方法之一。在教学生字“时”,我编了口诀:田里长草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苗”字。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自己创作,学生为自己能编儿歌、编口诀而感到十分自豪,特别是编出的儿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肯定时,更是得意万分。如学习“告”字,一位学生说:一口咬去牛尾巴。在认识“溪”字时,我教学生念儿歌:三点水,爪字头,一扭一扭碰石头,溪水直往大河流。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孩”字时,学生编了一首儿歌,异曲同工:子字旁,点横头,扭一扭,撇一撇,下藏一人是小孩。 三、手动     眼、口、手都是人体主要器官,它们对大脑的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边动手操作边识记生字,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汉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形声字。在形声字归类识字教学中,我制作了活动卡片。如教学“清、请”时,我用活动卡片“氵”、“讠”和“青”自由组合,让学生识记,其余的生字如“竿”、“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活动卡片,在小组中演示、变化,比一比,看谁记得快又牢。不是形声字的形近字,如“刀”和“习”字,也可以使用活动卡片,把横折钩“肚”里的笔划进行变换演示,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很快就记住了。在复习生字时,复习方法枯燥无味,学生缺少复习兴趣时,还可以利用活动卡片玩打纸牌的游戏,边玩边复习。方法是:把偏旁卡片和常用字卡片打混,平均分给玩游戏的人(两人以上)。如其中一个学生打出偏旁“亻”口中念“单人旁” ,另一个学生打出“主”字,口中念“单人旁和主字组成住,记住的住”,就可以把两张牌都收来,游戏玩到最后,手中牌最多的人获胜。     当然,在生字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做到眼动、口动、手动,还有耳动、心动……不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2]

开展冬季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总结

初中优秀作文收集

开展羽毛球体育活动的总结

论文:面向阳光体育的大学体育管理优化策略

冬季长跑的心得体会

冬季长跑的活动策划书

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总结

小学体育活动周总结

教师体育活动总结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健康教育让学生“阳光”起来(共7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长跑2023-03-26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和案例的介绍2023-05-03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学生代表讲话2024-01-13

冬季长跑比赛总结作文2022-10-27

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2022-08-29

冬季长跑的心得作文2022-09-27

教师阳光心态随笔心情2023-09-20

阳光心理国旗下讲话2022-05-06

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总结2023-02-05

冬季长跑比赛小学作文2022-12-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