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一定是成功”为你分享16篇“浅谈机关党员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思考”,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浅谈机关党员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思考
浅谈机关党员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思考
我们各级党政机关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在社会运行中处于中枢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机关党员也需要具备特殊的素质,不仅要忠于职守、讲求效率、遵纪守法、清政廉洁,而且还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与时俱进、处处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带头人。上述要求无论从机关的特殊作用看,还是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讲,都必须不断加强机关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那么机关党员的学习教育该如何抓?怎样做才能取得更佳效果?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机关做人事组织工作或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及领导面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也作了些调查研究,现就目前我们机关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一、 机关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主要表现在我们一些机关单位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中存在一种无的放矢现象,他们是拿到什么念什么,泛泛而谈,教育目的性不明确;还有的是布置什么学什么,照本宣科,教育内容与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教育往往处于应付状态。
2、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这主要表现在我们一些机关单位对党员学习教育的方法较为呆板,往往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或是轮流发言、泛泛议论式等,这样就显得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方法不活、使教育效果往往只能达到事倍功半。
3、教育工作缺乏经常性。教育工作经常性指的是按照教育工作的规律,连续不断、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现在本网网我们有一些机关部门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缺乏经常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缺乏计划性,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随意性很强,往往是想到什么学习什么,学习教育没有形成计划;二是缺乏制度化,遇到上面要检查就组织学习一下,检查一过,学习即止,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教育没有形成制度化。
4、教育知识缺乏系统性。教育系统性指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人进行传播授教知识时按照规律,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系统地开展教育活动过程。现在我们一些机关部门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零打碎敲的现象,使党员对其掌握的知识往往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上,对知识的实质、要素、深度掌握不够,造成党员用所学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受到一定影响,教育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和目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主观方面原因主要是思想上对党员教育的认识尚不到位,具体表现:一是认为机关党员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理论素质功底深,研究和探讨问题能力强。所以,对机关党员教育工作存在无关紧要的思想;二是认为机关党员总体素质好、自律能力强,平时看报多、听广播多、看文件多。所以,对党员教育工作存在不必要抓的思想;三是认为机关部门业务工作是硬任务,学习教育是软指标。所以,对党员教育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客观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机关部门在社会运转中处于“特殊”地位和中枢作用,它一方面既要起到各级党政领导进行决策、实施指挥和调控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和保持领导与群众之间密切联系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体现群众观察、认识党和国家现状的“窗口”,实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示范、导向、带动功能。所以,机关部门中的工作可以讲是千头万绪,十分复杂,尤其是机构改革后,人员更为精简、职能更加细化、工作更加繁忙,从而对党员的教育工作往往就存在难以顾及的现象。
二、 机关党员教育的解决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是告诉人们做任何工作都应当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对头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开展机关党员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新方法。对此,本人认为,加强机关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教育内容做到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我们各级党政机关门类繁多,各自的地位、作用也不同,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机关作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法令的执行部门,在社会运转中都具有中枢作用和导向作用,这些都说明机关中不不同点也有共同点。所以,对党员教育的内容也要抓住要领,紧密联系本机关单位工作实际。一是机关应当不断组织党员认真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理论、时事等,这是由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机关不仅肩负着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而且还担负着贯彻落实好的职责,这就要求机关党组织和党政领导都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使机关党员能及时通晓基本内容,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增长工作才干和工作能力;二是机关党员教育内容应当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比如机关开展学法活动,就应贯彻“干什么工作、学什么法律”的精神。通过学法活动,使机关党员能够精通各自的部门法以及同本部门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学会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本领,以提高党员的执法水平,实现“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三是机关党员教育要始终将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党政机关是党员集中的地方,有些单位基本上都是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就缺少了群众监督的外部压力和与非党干部比较的客观环境,往往容易使一些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变得比较淡薄,出现平时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常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不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实践证明,在机关党员多的情况下,抓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将会对整个机关建设乃至当地全局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
2、教育方法做到灵活多样,不断提高教育效果。
党政机关党员文化高、素质好,研究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强,这为搞好党员的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就要求我们对机关党员的教育方法也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机关党员最不喜欢的是“一人念,大家听,轮流发言,泛泛议论”等方法呆板、抽象枯燥的教育形式,而欢迎生动、活泼、新颖、实在,具有较高层次、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针对上述特点,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教育方法上的灵活多样性:
一是要做到教育内容具有新颖实在性,使受教育党员爱听、感兴趣。机关党员看报多、看文件多、信息来源渠道多。所以,对其教育的内容要避免重复已经了解或懂得的东西,而应当采集一些具有新颖、实在的内容,如可以针对社会上和基层反映较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项研讨,也可以搞些政策分析,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为机关党员释疑解难,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提高党员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做到寓教于乐。所谓寓教于乐就是把机关党员教育内容融入到多种文化形态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富有乐趣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教育。其特点是情理交融,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开展寓教于乐可以采用广大党员喜闻乐见而又被证实效果不错的各种形式,如通过参观革命圣地、革命事迹展览、观看教育影视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请优秀、先进人物作报告进行典型形象教育;剖析犯错误甚至犯罪党员案例,进行防腐倡廉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实践“三个代表”专题讨论、演讲会等。真正把教育寓于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中,使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当然,寓教于乐应当注意几点:一要因时制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党员教育工作,选定一些思想主题明确、教育内容突出、教育效果明显的活动项目;二要因地制宜,活动要根据单位情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三要勤俭节约,要坚持少化钱办好事的原则;四要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活动做到情调高雅、丰富多彩。
3、教育内容做到系统性,不断提升教育层次。
提升机关党员教育层次,就是对党员教育不是简单地告诉党员怎样去做,也不仅只是就事论事,被眼前的事物所左右,而是教育党员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党员的着眼点放在统一思想上、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上和增强党性观念上。现在我们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讲“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学得不够系统、了解得不够深刻”等之内的话,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作出的精辟论断,它从根本上解决了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了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想让党员真正了解掌握“三个代表”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现实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地组织党员进行系统地学习教育。通过系统性的学教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党员素质层次,使我们广大机关党员都能自觉地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更硬”的方针,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都能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之中去,在开展工作、观察和处理问题,都要随时随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都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坚定的信心、高昂的热情、勤奋的工作、旺盛的斗志、科学的态度,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以达到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
4、教育工作做到经常性,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所谓教育工作经常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工作在时间上的持续性、要求做到常流水、不断线;二是教育工作在实践上的递进性,要求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做好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首先要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领导,这是实现经常性的根本保证。机关党员教育工作是机关党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各级党组织和领导都应将其列入工作日程,做到经常研究、狠抓落实。同时,领导还应率先垂范,积极自觉地参与各项教育活动,给其他党员做出榜样;二是要经常分析机关党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分析机关党员的思想动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经常分析机关党员日常工作表现、情绪变化及相互关系,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或出现热点时,要及时分析党员的思想动态,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使党员思想不偏离正确方向。再一方面是党员在晋升、调职、奖惩等与个人利益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上,要认真分析每个党员的思想反映,发现问题及时教育;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共性和个性两种类型的教育工作。机关党员共性教育工作,是为了解决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教育对象是全体党员,内容上侧重基础理论、时事政策、英模事迹等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机关党员的整体思想水平,教育方式具有集结性的特点;机关党员个性教育工作,是为了解决党员具体的思想问题,工作对象是某些或某个机关党员,主要任务是解决局部的、具体的、个别的思想问题,教育方式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只有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开展,才能保证机关党员教育工作连续不断、富有成效;四要做好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机关党员教育工作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系列必要的规章制度,这对于促进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化是经常性的重要保证,有了制度化,经常性才有章可循。有了经常性,制度化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要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必须在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的实现,使党员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篇2:机关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机关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机关党员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与时俱进、处处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如何适应服务型机关的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机关党员为民服务理念,提升政府机关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绩效,笔者认为加强机关党员的学习教育,提高教育成效,是新时期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我们机关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两点粗浅看法:一、机关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机关党建工作通过先进性教育确实得到了加强,但是,随着集中式教育过后,机关党员教育工作过去的“惯性”做法又有所显现。主要表现:一是教育工作缺乏经常性。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缺乏计划性,往往是业务工作挤占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随意性很强,即使有计划也不能有效实施;另一方面缺乏制度化,制度贴在墙上,组织落实不够,往往遇到上面要检查就组织学习一下,检查一过,学习即止,党员学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二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主要表现在我们一些机关单位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中存在一种无的放矢现象,往往是布置什么学什么,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教育内容与本单位工作实际联系不密切,教育往往处于应付状态,教育目的性不明确。三是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往往只强调学文件、听报告、开大会、一人念大家听或是轮流发言、泛泛议论式等,这样就显得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方法不活,导致教育效果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四是教育知识缺乏系统性。一些机关部门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零打碎敲的现象,使党员对其应该掌握的知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实质、要素、深度掌握不够,造成党员用所学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受到一定影响,教育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和目的。
以上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
客观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机关部门处于“特殊”地位,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从而难以顾及对党员的教育工作。
主观方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主要领导在思想上对党员教育的认识尚不到位,认为机关党员总体素质好、自律能力强,平时看报多、听广播多、看文件多。从而产生对党员教育工作没必要抓那么紧的思想;二是认为机关部门业务工作是硬任务,学习教育是软指标。所以,对党员教育工作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二、探索解决机关党员教育问题的方法
1、教育内容要注重联系实际。一是机关应当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理论、时事等作为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机关不仅肩负着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而且还担负着贯彻落实好的职责,这就要求机关党组织和党政领导都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党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使机关党员能及时通晓基本内容,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增长工作才干和工作能力;二是机关党员教育内容应当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比如机关开展学法活动,就应贯彻“干什么工作、学什么法律”的精神。通过学法活动,使机关党员能够精通各自的部门法以及同本部门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学会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本领,以提高党员的执法水平;三是机关党员教育要始终将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党政机关是党员集中的地方,有些单位基本上都是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就缺少了群众监督的外部压力和与非党干部比较的客观环境,往往容易使一些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变得比较淡薄,出现平时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不能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证明,在机关党员多的情况下,抓好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将会对整个机关建设乃至全局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
2、教育方法要讲究灵活多样。一是要做到教育内容具有新颖实在性,使受教育党员爱听、感兴趣。机关党员看报多、看文件多、信息来源渠道多,所以,对其教育的内容要避免重复已经了解或懂得的东西,而应当采集一些具有新颖、实在的内容,如可以针对社会上和基层反映较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项研讨,也可以搞些政策分析,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为机关党员释疑解难,使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提高党员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在改革和建设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做到寓教于乐。把机关党员教育内容融入到多种文化形态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富有乐趣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教育。如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事迹展览、观看教育影视片等进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请优秀、先进人物作报告进行典型形象教育;剖析犯错误甚至犯罪党员案例进行防腐倡廉教育;组织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实践“三个代表”专题讨论、演讲会等活动。因时制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活动做到情调高雅、丰富多彩,真正把教育寓于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中,使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教育工作要坚持经常性、制度化。要做到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首先要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领导,这是实现经常性的根本保证。同时,领导还应率先垂范,积极自觉地参与各项教育活动,给其他党员做出榜样。二是要经常分析机关党员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或出现热点时,在晋升、调职、奖惩等与个人利益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上,要善于从党员日常工作表现、情绪变化及相互关系中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每个党员的思想反映,发现问题及时教育。三是要坚持机关党员教育工作制度化。机关党员教育工作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系列必要的规章制度,改进并完善教育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机制,这对于促进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化是经常性的重要保证,有了制度化,经常性才有章可循。有了经常性,制度化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要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必须在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关党员教育工作经常性的实现,使党员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篇3:某国有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关于某国有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自1991年进入海南投资并设立代表处以来,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取得过不小的业绩。然而,体制上的混乱,头脑过度发热以及部分人员的腐败等原因不但使短暂的辉煌成为历史,而且怡患无穷。作者自1994年8月应聘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代表处工作以来,参与了公司一些主要工作,对公司的状况已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耳闻目睹了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员,我不能不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深表关注并进行深入的反思。现将自己对公司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思考总结如下,供公司领导参考。 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司目前所处的这种困境,每位职员都是有目共睹的。目前这种困境的形成,必然可以在公司过去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寻找出其原因。找出使公司陷入这种困境的根源,是使公司走出困境的首要问题。本人主要通过对××代表处存在问题的思考和总结,概括认为,公司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体制混乱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自成立以来,至今资产规模已达160多亿元人民币,发展是极快的。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尤其是1992年和1993年的高潮期间,公司似乎一夜之间突然设立了许许多多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这些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等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然而,公司似乎又缺乏对这些不同机构、公司管理方式的系统思考,没有理顺总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投公司、参股公司相互间的关系,同时也许是由于缺乏了解和信任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在这些机构、公司设立起来以后,就出现了各不同机构、公司的领导相互兼任不同职务的混乱局面。如总公司的总经理兼子公司的董事长,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子公司的总经理,总公司的总助兼代表处主任,代表处主任兼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孙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总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代表处主任等又兼任各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等职务。总而言之,从总公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分别担任着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职务。这种一人同时身兼不同性质、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的数种职务的混乱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它为扯皮、推诿、不负责任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借口。由于一个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应付完其所挂全部职务应负责的全部工作,于是只有委托其他人全权代理,但对代理人又疏于管理、监督,所以许多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超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公司虽设立了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但却没有划分清楚各自的责、权、利关系,更由于领导相互兼职,使这些机构、公司间的责、权、利关系更加混乱,最后往往导致孙公司的责任由子公司承担,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责任由总公司承担,甚至控股公司的责任也由总公司承担的不良后果。
由于体制上的混乱,必然会导致决策混乱、领导不力、管理不善等恶果。
二、决策不科学
由于上述体制上的混乱状况,使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决策没有章法可依。上述体制,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方式,它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由于总公司的各位领导,往往身兼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数职,自然,各种不同机构、公司的决策权也往往集于一身。然而大量的经营活动往往又必须靠普通职员去操作,但普通职员甚至下属公司、分支机构的领导都无权参与决策,也不用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决策的人不了解详细情况,了解详细情况并具体操作实施的人员又无权参与决策的怪状。这种状况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也为一些思想不纯、动机不良的职员提供了谋取个人私利的可乘之机。这种状况下,决策者们虽然很忙,也很辛苦,却往往无法得到满意的回报。于是,也就有了“权力下放-收回-再下放-再收回”以及下级公司“早请示,晚汇报”,上级领导应付不完的批示等等怪状。
三、领导不力
我们常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现代化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人才则是企业负责人。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也即这个道理。中国现代企业领导,不但要有非凡的才能,更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正义感、是非观,不能损人利已,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领导的重任,才能赢得职员的尊敬,也才敢直面职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目前,公司一些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负责人,一方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其责权利不明确,因此决策不果断,管理松驰,事业心不强,拍担责任,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另一方面,也许是个人能力问题,或者是自身存在的其他问题,因而缺乏主见,往往对职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抱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怕管事,怕得罪人。于是公司的电话有人乱打,交际应酬费有人乱花,车辆有人乱开。而对于工作,有人不负责任,有人马马虎虎,甚至有人从中谋取个人私利;于是该解聘的人员不解聘,该降职的也不降职,该处分的不处分,同时该表彰奖励的也无人表彰奖励,该升职的也得不到升职。一些领导还时时公然流露出自己也是替共产党打工的消极心态。甚至有些职员在公司领工资而自己又开公司,干自己的私活,有些职员利用公司的电话收听股票行情、信息炒股也无人干涉。这种状况极大地挫伤了那些有责任心的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一些真正的人才流失了出去,而一些无能平庸之辈却悠然自得在公司混工资又无任何压力。
四、缺乏民主、监督机制
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多是由总公司直接任命的,而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大多数职员,都是从各地招聘的。自然,公司的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这种单线式的联系很容易使中间环节欺下瞒上而不被发觉。首先,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其次,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员的饭碗往往直接掌握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手中,所以一般职员对他们的任何所作所为不敢有任何非议,甚至发现其决策中的某些问题,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如果个别负责人存在谋取私利等不法行为,部分职员也会上行下效。总公司领导到分支机构、子公司视察或处理某些问题时,往往是由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陪同在宾馆、酒店渡过的,对于普通职员来说,一年难得见到总公司领导几面,甚至连所在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不认识,自然更谈不上与领导有任何沟通了。这样,一些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有时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出现腐败甚至经济犯罪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有时却又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把球踢给总公司,自己保得高枕无忧。这种状况,即使经济形势再好,谁又能保证必然取胜得好的经济效益呢? 五、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从总公司来说,过去曾设分支机构管理部门,最后又决定分设专业公司。设专业公司搞资产划拨重组已作了大量工作,现在又似乎不了了之。这都是在管理上缺乏
明确且富有远见的思路的一种表现。从××分公司的情况来看,过去投资房地产,却没有设立相应的房地产业务部门,结果各部门竟相购房、购地。而今市场变化,原所谓的发展部、金融部实际上已无所事事,却仍予保留。公司自1994年以来面临的大量工作是追债、诉讼活动,但公司不设相应的法律事务部却设立了不伦不类的综合事务部负责法律事务,并安排一位无处可安置的非法律专业的且不负责任的人任负责人。结果公司单诉讼律师费就已花费了数百万元人民币,其实这些费用却并非非花不可的。
由于公司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自然各部门、各职员的工作职责也就不甚清楚。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无所事事、一些事又无人问津、一些人越做事越多、一些人不做事老没事做的奇怪现象。由于总公司体制上的混乱现象,一些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的职权、责任也不甚清楚,于是他们往往对职员承诺的奖励不能兑现,甚至发了奖金又从工资中扣回,工作中到底什么该请示总公司,什么该由自己决策也都说不清楚。
这种混乱不堪的状况首先无法使职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也会严重挫伤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若想使公司在这种状况下出效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六、漠视职员生活和精神面貌,企业缺乏凝聚力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公司,作为公司的职员,本来是有一定的自豪感的。从工资水平及其他待遇来看,公司基本上都能严格地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办理。这些都是其他非国有企业难以相比的。这对于吸引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遗憾的是,公司对一些职员尤其是外省籍单身职员的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却未作妥善的安排。公司领导及部分职员居住高级公寓,里边电话、沙发、彩电、冰箱、空调、录像机、灶具等家用电器及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出入有专车,生活上毫无后顾之忧。而公司的其他单身职员,公司仅为其提供一间偏避地方的空房而已,其他概不负责。这些单身职员如果自己配备各种电器及生活用品,成本很高且有许多不便。不配备的话,就得常年花高价在外买饭吃,并且业余时间也无法得以很好地休息。无形之中,公司部分人享有特殊化优待,而其他人却似乎低人一等。这样职员中无形就划分出三五九等,使一些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受挫拆,也使部分职员无法长期在公司干下去。
由于公司没有很好地从工作、生活上把职员组织起来,公司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集体活动,职工也就缺乏相应的敬业精神。于是部分职员沉醉于打麻将、玩牌机等赌博活动,白天上班时论输赢,或者下棋、玩电脑游戏,下班就开赌。
93年以来,由于经济形势变化等客观原因,公司的经营状况日益艰难,职工待遇也明显下降,本来就使职员对公司的信心发生动摇,加之公司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没有把职员很好地团结起来,于是一些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纷纷另谋出路,远走高飞。这样,几年来,公司人员一直不很稳定,不但影响了工作,也影响了其他职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一些职员也因此产生短期行为,在工作中趁自己离开前能捞就捞,不惜损害公司利益,捞一把就走。部分职员甚至在工作中公然做一些损公肥私的勾当。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扭转,就不能不让人为公司的前途担忧。
七、经营方针不明
××代表处在92、93年期间投资许多房地产项目,造成许多遗留问题。目前公司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也不能不考虑近期的主要任务和远期的目标等问题。然而目前的××代表处似乎已被遗留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只顾发生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到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话,扮演了一?quot;维持会“的角色,似乎根本就没有去想去考虑如何通过别的途径去开展经营活动,去赚钱,靠什么项目、靠什么人才来扭亏为盈等问题。如果仍抱着这种没有目标的”混“的态度,只能使公司在目前这种困境中越陷越深。即使将来经济形势好转,公司也只能坐失良机。这样,公司将永无翻身之日!
以上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尤其是××分公司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关系着公司的前途、命运。如不迅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公司的这种局面将很难扭转。 公司现存问题的解决思路
针对公司现存的上述主要问题,我个人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相应的措施,力争使公司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一、调整、理顺公司管理体制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资产规模已达160多亿元人民币,公司职员人均占有的资产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果管理不当,其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将是十分可怕的。作为国务院部属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更应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棋高一着、领先一步。如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应在公司的管理体制中体现出来。
中国的?衅笠涤捎谒?腥ㄈ瞬⒉皇且桓鍪?置魅贰⒕咛宓母拍睿??孕矶啾锥司?纱硕???N?丝朔?庑┍锥耍?凑账?腥ㄓ刖??ㄏ喾掷氲脑?颍??衅笠档奶逯朴Ψ至酱蟛糠郑?湟皇枪芾聿糠郑??ㄗ什?芾怼⒗投?耸鹿芾怼⒉莆窆芾怼⑿姓?芾淼龋黄涠?蔷??糠郑??ò凑展?揪??段??璧母饕滴癫棵诺木??疃??br>
按照上述思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一家拥有16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应该设立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该部门并应直属公司董事会领导,对公司董事会负责。这样,可使公司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有明确化、具体化、人格化。这必将对于克服企业所有权人不明造成的种种弊端,对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加强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感、事业心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统计、登记、内部调拨、对外处分等管理责任,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该部门应主要由一些懂审计、法律、经济的人员构成,承担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该部门设立后,公司下设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投公司、参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及法定代表人只能由该部门的人员出任,公司其他领导及经营管理人员一律不得兼任涉及企业所有权的职务。这样,从总公司到分支机构、子公司、参股公司等机构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人员均只需负责公司的经营活动,其经营业绩也主要以是否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来考察,一目了然。
这样的体制,才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真正的分离,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加强经营人员的责任,避免和防止挥霍和浪费,预防腐败和经济犯罪等,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加强企业领导力量
首先,要选拔一些真正具有丰富阅历、社会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担任分支机构、子公司、参股公司的负责人。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企业的兴衰,其领导往往比职员更重要。一个企业,对企业领导来说,都希望自己的职员个个是真正的人才,而对企业中的人才来说,无疑更希望自己的领导是位真正的帅才。一个企业缺乏人才是不幸的,而没有帅才更为不幸。人才只有在帅才的领导下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假如人才被庸才、奴才所领导,那么人才不变成奴才也将变为庸才!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各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等往往掌握着公司数亿乃至数十亿元人民币
的资产,所以在选拔各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领导问题上尤应慎重,绝不可草率行事,否则将会给公司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真正的人才如果缺乏伯乐慧眼识珠,是人才浪费,是不幸的;而如果一些假冒伪?quot;人才”又被假冒伪劣“伯乐”错误地当作真正的人才使用,占据了其不应占有的位置,则更是可悲的。前者只不过是人才个人的遗憾而已,而后者则完全可能毁了企业、毁了事业,是国家、集体乃至于民族的悲剧。上述道理,公司在选拔基层负责人时应有充分的考虑。
其次,要明确各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公司领导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他们的职责。公司的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等,作为总公司的派出机构或下属独立法人企业,必然要相对独当一面。作为这些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应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对于在经营中取得较好效益的,公司应予重奖。对于一位掌握数亿元人民币的国有资产的企业负责人来说,如果他经营有方,能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那么奖励其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人民币,应当是很正常的。同样,如果该负责人不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使资产大幅贬值或减值,那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追究其责任。公司应鼓励公司职员在公司干事业,并把其事业与经济利益密切地挂起钩来,要让职员光明正大地赚钱,严防任何人干损公肥私的勾当,发不义之财。明确了公司各级领导和职员的职责,并将其责任与经济利益密切挂钩,将会使公司的经营管理灵活机动许多,会使公司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就不会存?quot;放权-收权-再放权-再收权“这样的怪圈。
最后,要树立领导的权威。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明确了各分支机构及公司领导的职权,同时完善有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就应放手让他们去干。这样,他们也才能够真正地有所作为。这样,他们也才可以迅速地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一些决策,而不用任何事都”早请示、晚汇报“。这样,领导才有威信,才有权威,企业才有凝聚力。另外,这些领导还须通过其个人的修养、品质、才能去赢得职员的尊敬,树立其个人的威信。要明白,人格也是一种力量。领导有威望,有才能,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企业效力,也才能有效地防止公司职员挥霍、浪费、不负责任、损公肥私等行为。 如不加强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领导力量,企业领导软弱无力,缺乏主见,则会使真正的人才流失出去,个别品质不良的职员也会无所顾忌,损害公司利益。
三、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决策分三个层次。一是由总公司决策的。主要包括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设立,撤并,负责人的任免,分支机构、子公司投资的超过其能力或资本而需总公司予以参与或支持的重大项目的决策,涉及重大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资产处置等问题。二是应由分支机构、子公司自主决策的。主要包括公司的经营活动,日常管理活动,及总公司授权范围内的其他决策事项等。三是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的决策权,主要有工作的计划、安排,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落实,以及公司规定的其他事项。 在分清各层次的决策权限后,还应根据各决策层次的不同情况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或决策机构。如应由总公司决策的,应区分哪些情况应分别由哪些人、哪些部门分别决策。有的仅需公司董事会决策,有的需公司有关部门决策,有的权需公司领导决策。由分支机构、子公司自行决策的,就当集思广益,在分支机构、子公司可设立相对稳定的决策小组。该决策小组应由分支机构、子公司的领导和部分主要部门经理组成,使公司部分职员参与决策。各项重大决策一般应采用少数服从多数或报请总公司决定的方式决定,并应有纪录,供公司对职员进行考核或选拔人才时参考。这样,对于遏制滥用职权,防止腐化、浪费、读职、损公肥私等行为定能发生重大作用。对于应由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决策的,各领导应及时、果断决策,勇于承担责任,切实抓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不得有扯皮、推诿现象。 通过上述措施,改变过去那种金字塔式的集权决策方式为一种层次分明,职责分明的分权式决策方式,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就可以避免那种错用一人就可能一下子将公司搞垮,给公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局面,将会使公司相对比较平衡地发展。 四、吸引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一家非银行金融单位性质的企业,所从事的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因此更需高素质的人才。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目前已拥有160多亿元的资产,拥有数十家国内外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公司在国内外也已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所以,以××公司目前的这种影响和待遇,应当对各地各类人才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为此,以公司目前的这种规模,公司应设人才资源部,负责常年向全国各地招聘各类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库,考核、录用、选拔、推荐各类合适的人才,掌握、了解公司的人才状况,建立人才档案等等。通过该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司不仅要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挽留下来,还要使之得到最佳的运用和发挥。同时,也要把各种不合格的所?quot;人才”识别出来并清除出去。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用人制度,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防止任人唯亲或凭个人感觉用人的随意现象。公司不能因经济低潮而忽视人才的选拔及对职员的考核、奖惩等。在此形势下,公司更应重视人才,使庸者下,能者上。否则,经济愈低潮,人才愈流失,公司的状况愈无法好转,形成恶性循环。尤其要讲究在某种特定的阶段或时期,公司应特别重用某种特定的人才,有针对性地解决公司存在的特定问题。
其次,公司还应关心职员生活,改善职员待遇,调动、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要设法为职员、尤其是驻外机构的外省籍人才,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公司还应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使职员有一种集体的荣誉感。如果职员天天为吃饭、睡觉烦恼,或天天沉醉于玩麻将、玩牌机赌博,他们没有健康、正常的生活,就不会有健康、正常的心理。没有健康、正常的心理,公司又怎能奢望这些职员以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呢?如果企业给职员连基本的食宿问题都解决不好,又怎能说明企业需要职员长期稳定地为公司效力,职员又怎能安心本职工作而不见异思迁呢?有些职员背井离乡来公司工作已数年了,但由于公司不能为他们解决基本的食宿问题,就会使他们时时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很难把自己归入公司这个集体之中,这样的职员怎么能不为自已的前途担忧而一心一意地干好工作呢?这种状况不改变,公司即将面临的将不仅仅是资金缺乏,同时还将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
公司应设法把职员个人的事业、利益与公司整体的事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职员在为公司工作中成就个人的事业。通过完善分配、奖励、晋级等机制,要让公司职员觉得在公司内也有奔头,使职员能明确看到或预测到自己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后的前途。这样,公司内成就了个人事业的职员越多,公司整体的事业也必将越兴旺!
最后,公司的人事管理至少应延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部门经理一级。这样将使公司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加广泛,公司应对各地人才一视同仁,唯才是举,而不应区分什么总部委派的,当地招聘的等等,公司应设法使人才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资本。
五、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应从严掌握,力争把真正有
真才实学的人才吸引到公司来。对于已招聘进入公司的职员,公司应充分尊重他们,使他们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各分支机构、分公司负责人虽有权决定下属员工的聘用、辞退、晋升、处分,但在对待一些业务骨干或专门人才的处分、辞退等问题上,必须有一定的制约措施。否则,职员就可能变成这些负责人的附庸,只会惟命是从,而这些负责人大权独揽,听不到职员的不同意见,是不利于公司的发展的。
建立民主、监督体制,首先要明确公司领导、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及职员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使部分职员参与决策。其次对各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的选拔、任免、考核、奖惩等最好征求、听取其下一级职员的意见。再次总公司的人事管理应延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变单线式联系为复线式联系,使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职员也有机会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总公司的领导也不妨抽出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同普通职员有所接触,倾听、了解他们的意见,避免官僚主义作风。
公司民主、监督体制的完善,必将对于选拔优秀人才,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心、责任心、制约腐败现象和防止发生经济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六、调整公司内部机构,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所谓企业管理,通俗地讲,就是对企业内部人、财、物、责、权、利进行适当地排列组合,通过合法有效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对企业的人、财、物、责、权、利的排列组合不当,就很难说该企业管理得当。这样不仅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相反地还会产生负效应。
所谓对企业人、财、物、责、权、利的排列组合,简单地说,就是在企业内部设置什么样的部门或机构,安排什么样的人员,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这些部门和职员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力,承担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要使企业产生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的部门设置,职责划分,人事安排等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相对稳定。
针对总公司目前的情况,总公司的机构设置宜首先设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等部门,其次根据公司的营业范围和经营状况设相应的业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及各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资产统计、审核、调拨、调配等,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己任。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较高级职员的聘任、考核、奖惩、举荐及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事务,保证向公司各部门配置合适的人才,使各路精英人才在公司英雄有用武之地。财务管理、行政管理部门,其职责同目前的基本不变。
其次,总公司还应明确总公司与各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孙公司等职责及相互关系,分支机构就按分支机构的规章办理,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孙公司均分别按其各自的规章办理,职责分清,财务分清,资产分清,人员分清,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法》有关法律法规办事,各自分别承担各自的经济责任。该破产就依法破产。对于经营人员,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是谁的贡献就表彰奖励谁的贡献,奖罚分明。象过去那种到处铺摊子,设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孙公司,最后有关经办人员一拍屁股溜走,这些摊子又不得不撤销,并导致子公司要为孙公司承担经济责任,总公司为子公司、分支机构承担经济责任的情况是不应该再发生了。否则,纵使再有160亿元人民币资本,也是经不起折腾几下的。
就子公司、分支机构来说,应根据形势变化及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内部机构和人员。如××分公司,在面临许多诉讼时,可及时设立法律事务部(或者由总公司设立法律事务部),招聘数名法律专业人员或专职律师,专门负责公司对外的各项诉讼活动。这样公司可节约相当多的律师费,而且公司内部的法律人员也比外聘律师更负责任,何乐而不为呢?象如今花数万数十万聘请一名律师办理一件诉讼有人决策,而对公司内部的法律专业人员办理大量诉讼及其他大量法律事务,奖励其数千元的事却无人敢作主,这实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笑话!另外,目前房地产业处于低谷,公司应拓展思路,积极开拓新的经济领域,以设法弥补房地产业下滑带来的损失,否则,只能在这种困境中越陷越深。
最后,公司的费用开支也有极大的潜力可挖。如电话费、汽油费、旅差费、办公费尤其是交际应酬费,这些方面如控制更严格一些,节约出一些费用并适当改善职员的待遇,那么即使职员不能再那么“慷国家之?quot;了,但大家也会理解和接受的。另外,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公司也应及时调整人员,要不断吸收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及时辞退那些经过考核没有发展前途或品质不良、无所事事的人员,以减少浪费,避免影响其他职员的工作情绪。
七、明确经营方针
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时刻都必须思考着,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国有资产,去创造价值,创造效益,取得利润,以达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即使暂时不能达到这一目的,也必须为此而准备,向此方向而努力。如果公司上下都抱着这种态度去工作,那么公司就有希望,就有机会。否则,环顾公司左右,找不着一个赚钱的项目,赚钱的部门,赚钱的人才,那么即使机会走到门口,也会错过的。
以上是对××公司目前存在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供参考。由于作者仅是一名普通职员,无法对全公司作全盘的考察和研究,主要针对××公司目前的状况并由此引申其他,故也许有失偏颇,望予理解。
虽然本文仅是对某国有企业的剖析,但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在当前国有企业中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国企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国有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希望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总结经验,及时改善管理方式,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篇4: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作文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作文
作文教学在语文当中的”半壁江山“的地位是早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了的。但在近几年当中,作文却越来越为众多的学生所厌恶,作为教学因此也走入了一个无法超脱的畸形低效的怪圈,使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一个尴尬的处境,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本应兴致勃勃,生机盎然的作文究竟怎么了?学生的兴趣哪里去了?作文成绩久久不能提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作文教学在做了调查和深刻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因素已经或正在制约着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首先,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作文对于学生来讲成为无米之炊。由于各种因素,当前许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基本的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等知识是少而又少,一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体知识,这样,学生做起作文来,不是错字满篇,就是语句不通,或者词不达意,更不要谈什么立意谋篇,连最起码的问题往往都谈不清楚,学生作文难以提高。
其次,学生的阅读量太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近年来,随着考试指挥棒的魔力的不断增大,许多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我们今天的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大量的书籍,更有甚者,个别同学阅读课外书还比家长或个别老师认为是不务正业。致使脑子里面也没有几篇范文,甚至没有多少词汇、和优美的句子。语感也极差。这样,写不出好的作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次,个别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存在着偏差。有的老师认为,好的学生作文是老师改出来的,因此,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地改,等到改完,学生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不是自己的了。也有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个劲地讲授写法,或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出素材,借学生的'笔把它写出来,这样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出现好的作品。此外,还有的老师仅仅注重让学生写,不注意反馈批阅后的信息,学生写完也就完了,老师改完也就完了,对于作文这种需要通过反复训练体会才能提高的能力来说,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也谈不到提高。
第四,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的写作基础差,很少尝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又少鼓励而多批评等等,实的学生对于作文敬而生畏,只能仰视作文,却不能积极地进入到作文实践中去。久而久之,对作文的反感情绪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好的作文来,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第五,学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积累。好的作品一定是来自于生活当中,绝不会是书上看来的或想出来的。现在的学生,大多课业负担重,加之学校、家庭、社会的原因,很少能使学生积极地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加上一些老师对此认识不清、指导不够、强调不够,也没有教会学生较多的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方法,没能使学生做生活当中的有心人,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乏生活的底蕴,从而使学生的作品过于显得浮浅。
当然,学生作文的制约因素远不止这些,但这几个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提高的较为重要的因素,它理应成为我们语文工作者的关注热点和工作重点之一,并能由此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作文成绩,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5:党员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经过两个多月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一系列文件和材料的学习,特别是通过对《党章》的学习,又对照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己觉得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1、因年龄较大身体较差,改革创新意识缺乏;2、对自己放宽了共产党员的标准;3、学习的自觉性不够;4、工作主动性不强,得过且过。
现制订整改方案如下:
一、保持青春活力、增强创新意识
对照“两个率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从年轻到年老,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大家都是如此,但我们的思想不能老化,心理更不能够老化,要时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青春活力和创新意识,也才能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
二、严格党员标准、做好表率
我们共产党人,不论是新党员、还是老党员,共产党员的标准只有一个,新党员如此、老党员也如此,不能够自以为老了就可放宽标准,这是不进则退的表现,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更应该做好样子、当好表率,发挥好老党员的作用。
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提升自我的工作水准
经过整改要改变原来认为只要完成基本任务,适当做些社会工作就行了的被动思想,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思想,增强事业性和责任感,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做和做好党的工作,全面完成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努力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全镇经济建设多做贡献而努力。
四、积极学习、勤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是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的城市。在××市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对如何对待自我的问题。为此,不能落伍、不能掉队,努力做一个学习型的市民、做一个学习型的共产党员尤为重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如此。我们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升自我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业务水平。理论是指导工作的基础,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不可能有先进的工作,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积极的工作才能有作为。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探讨和解决问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我们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对照整改意见去完成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无愧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篇6: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论文
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论文
小学教育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自1904开始构建小学教育,历经百年,其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的提升,小学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师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量不断的累积,多种价值观的涌现,小学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现状。
一、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的方法问题。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内容以知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出现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并非仅是知识的累积,而是益于人的生成,思维方式的形成,对真善美的理想的追求。然而长期以来,教与学的质量评价则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学生被要求牢记科学概念、术语、公式与定律。沉重的记忆负担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很容易追求对知识的快速消化,缺乏独立性的思考,以及对价值和情感的判断的缺失。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受到了训练,而非接受了教育。那么他的创新和探索热情自然就会削减。其次,教师的素质问题。包括专业技术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心理学知识。小学教育是人生起步的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价值观的建立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普遍教师往往过分强调教学技能的提升,从而忽略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尤其忽略了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分析。其次,师德师风问题。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师德缺失事件。如教师学生,教师体罚小学生等。作为一名教师,每当看到这些新闻都会觉得心痛不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朽的园丁”,本是用这些高尚的词汇赞美的职业,何以出现如此触目惊心的行为?背后的原因纵然复杂,但师德师风的建设迫在眉睫。最后,教育评价标准的问题。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在应试教育下,老师教学为了成绩,评课为了获奖,写作为了发表。因此大多数对教学的研究,其目的并非为了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也是社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风气在教育行业中蔓延的一种表现。同样,应试教育下衡量学生的最高标准乃是成绩。对学生进行书面考试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级成绩又成了评价老师教学能力最重要指标。如果不改变这种以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评价标准,那么小学教育便很难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二、针对小学教育中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并使之不断完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本方向的教育实践。具体方法例如:①创新作业,给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不但学生乐做,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具有独创性质的作品,多加赞扬、鼓励。②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③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及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观察的能力。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于一些学生独到的见解,一定要小心呵护。不但能让回答得好的同学受到表扬,也让回答错的同学受到称赞。⑤增加学习趣味,根据儿童好胜、好玩的特点,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活动,诱发学习动机,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智能与潜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教学技能以及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小学教师应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应该坚定作为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增强对于学生和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学会关心激励和帮助学生,让老师的鼓励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改进小学教育中的评价机制。将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或是过程性评价,给予教师和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建立评价内容、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考试分数、道德品行、学习态度、创新实践能力、心理和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有利于客观公平地评价学生发展情况。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强调教师以自评为主,分析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建立多方参评的评价制度,帮助教师多渠道获取信息反馈,更全面的认识自我。不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将以教师为主,校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及晋升制度。
三、结语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基础。在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彻底地进行教育改革,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越走越广阔。
篇7:当前司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司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去年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县人大常委会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于年月份和月份,先后两次组织检查组对公、检、法、司机关以及其下属的所、队、庭、室的办案工作进行检查督促,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案卷、召开座谈会、走访有关人员等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当前司法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如何促进公正司法进行了积极探讨。一、司法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司法部门面对新的形势,能从各自的工作出发,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约束机制,狠抓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自身的改革,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县公安机关通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在制止、预防和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建立健全办案责任制、错案追究制等内部监督机制,防止在执法中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超期羁押和刑讯逼供等问题发生;县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审判方式改革和执行工作改革,努力构筑“铁案工程”;县人民检察院以“严打”整治斗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龙头,在“突出打击重点,强化检察职能,促进严格执法,推动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取得进展,查办职务犯罪取得成效,办理严打案件的数量、质量、效率均有所提高,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调解纠纷,化解了大量矛盾。目前,我县基本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打击违法犯罪,宏扬社会正义的法制环境。
二、存在问题
⒈一些案件久拖不决。个别司法单位对公民的报案求助推诿拖拉,不及时深入侦查,或侦而不结,或伤情鉴定耗费时日,致使群众告状无门。
⒉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办案人员工作态度蛮横、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甚至办人情案。
⒊一些案件侦查工作不到位。年~月份,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报送刑事案件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侦查不全面、证据不足,被退回补充侦查件人,撤回件人。
⒋取保候审工作存在漏洞。取保候审案件的续侦、续办工作比较薄弱,取保侯审人员较多,“人保”与“财保”问题在案卷中没有体现,保证金未全部统一交付管理,对犯罪嫌疑人决定取保侯审的集体研究意见在卷宗上没有体现,甚至有个别案件的取保侯审人未在决定书上签名。
⒌暂扣款、退脏款处理不清楚、不及时。有的在操作上区分不清,有的去向情况在卷宗上不明确,有的未随案件做及时处理。
⒍执行难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生效的判决难以执行,法院的判决成了“法律白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一定程度上动摇公民寻求司法保护的信心。
⒎诉讼成本高,公民打不起官司的现象仍然存在。公民到法院起诉,除了要预交诉讼费外,还需支付一笔数额不小的律师代理费以及其他开支,经济负担重,耗时又耗费,一部分法律知识匮乏、经济实力差的弱势群体,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常常放弃诉讼,而采取上访、以恶制恶等方式去讨回公道。
⒏个别案件存在以罚代刑的现象,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当事人利益。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⒈司法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没有有效启动起来,外部监督制约乏力。当前司法部门基本都建立了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以及案件评查制度、执法人员诫勉制度、首问责任制、执法活动公开和监督制度等一系列保证严格执法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这是司法工作的一大进步,但是,已建立的监督制度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存在只查纠错案而少追究个人责任,只追究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而放任一般问题等不正常现象。
⒉个别司法人员素质不高,公正司法的.观念不强,缺乏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时效意识,办案拖拖拉拉,粗枝大叶,责任心不强,甚至存在“不给好处不办案,给了好处乱办案”的现象,办案质量低。
⒊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较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限。一些公民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不知如何举证、举哪些证。有的公民在自身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不知如何提起诉讼,或慑于对方权势而不敢诉讼。
⒋权力干预,冲击司法独立。一些部门领导从本位主义出发,或从个人利益出发,对司法行为进行不正当的干预,有的案件刚着手,说情电话、领导条子就接踵而来,影响了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
⒌由于办案经费有限,制约了对一些案件的续侦、续办工作,导致结案率不高。
四、对策、建议
依法办案、公正司法是广大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保障。上述问题不仅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影响了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也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司法部门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
⒈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司法部门掌握着定罪科刑、财产予夺大权,司法人员工作上出现差错,就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司法人员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掌权就应该要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从思想上弄清“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二要加强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摆脱特权思想,增强打击邪恶、维护社会正义的浩然正气。三要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加强对宪法、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对程序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学习,提高依法办案意识和执法水平,提高办案质量。
⒉进一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一方面,要将普法工作深入农村,抓好基层法制建设,让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利用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纪念日以及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通过法律知识讲座、竞赛、法制宣传栏等传媒和手段,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司法部门要结合具体案例,以案释法,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方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法律和政策水平,特别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水平,预防和减少渎职侵权、滥用权力、干预案件办理等行为的发生。
⒊建立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推行“两制”是维护法律尊严,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重要步骤,是遏制司法腐败的有效措施。它是将执法活动与相关责任联系起来,通过行使职权和责任承担一体化,在机关内部建立起对执法活动的一种内部监督机制。“两制”的落实,能比较明显地解决“分工不清、责任不明、违法不究”的问题。通过执法主体层层分解制订执法责任,使每部法律直至每项条款都落实到具体执法人员,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司法人员特别是部门领导在思想上要进一步提高对落实“两制”重要性的认识,把落实“两制”作为推进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的切入点,切实采取措施,明确执法主体、执法责任、执法程序、执法行为,做到以制度管好人,以制度促办案,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⒋强化人大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公、检、法、司办案工作开展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①要改进案件督查方式,加大案件督查力度,使人大对司法工作的检查督促经常化、制度化。②要开展个案监督,对那些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司法机关错而不纠或纠而不正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监督。③要落实好案件报备制度。案件报备制度是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司法监督的一大创新,该制度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对个方面类案件必须每月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备,以便人大常委会及时掌握司法工作动态和热点问题,及时对司法机关开展有效监督。④要多种监督形式并举,县人大常委会除开展执法检查、听取工作汇报、工作调研外,还要采取视察、质询,必要时成立专案委员会开展监督等形式来促进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公正司法。
⒌加大案件办结力度,严格案件审查,切实保障公民诉讼权利。侦查工作应把着力点放在初始阶段,及时查处案件,收集证据,避免时过境迁,证据消失,导致案件久拖不决。执行部门要加大生效判决的执行力度,避免法院的判决成为法律白条,使判决真正成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⒍正确使用取保候选。取保候审在侦查部门办案过程中经常使用,但要防止出现犯罪嫌疑人“保而不候”,对案件“候而不审”,甚至影响案件查处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要严格审查把关,确保案件的续侦续办,同时要加强对保证金、暂扣款物及退赃款的规范管理,谨防在这个方面出问题。
总之,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就必须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打击邪恶,宏扬正义,努力维护我县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努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篇8: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严格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而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加上大批下岗职工等纳入街道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在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就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从三方面共同探讨一下,一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对策;三是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混合经济组织大量产生,这些经济组织一般在业务上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划归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在党的建设上一般没有党组织,也不能依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除居委会外,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群体也逐年增多。这些以“三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人员组成复杂,素质不一,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调查表明,在新经济组织中,有的没建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有的组织甚至游离于党建工作视野之外,党组织对其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其活动难以掌握,形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而在一些社团组织中,成员活动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强,有些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难以掌握,而按隶属关系,社区又无权对其教育管理。总体看,在体制转轨、城市建设、“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组织在地域上都生活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对社区的依赖性、渗透性都很强,因而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通过阵地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几岁的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这些差异,客观上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比如,临江新市街道接收了16名退伍军人党员,单独建党支部有一定客观困难,他们就将这16名党员安排到一个居民委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这个支部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73岁,而退伍军人党员大多是20几岁,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质量就不高。而平时各街道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一般也局限于开会读报,组织参观等活动,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拿流动党员来说,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流动党员共有89人,其中党组织能联系上的有52人;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仅有10人,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1.2%;能按时交纳党费的有63人,但多数需要党组织催交。在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的79名流动党员中,短的几个月,长的达几年。这些党员在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参加组织生活难、交纳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此外,有一些外地来我地打工的流动党员,既脱离于原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不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领导,不想暴露党员身份,不填写“流动党员证”,不按要求转临时组织关系。此外,一部分退伍军人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所居住的街道后,就外出打工,或再也不与党组织联系,而到了转正期满时才找党组织要求转正。比如临江市街道接收的45名退伍军人党员中,能联系上的有37人,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仅12人。上述情况已成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3、随着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华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四个“多样化”,带来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活动分散化和行为方式实用化。面对这些新变化,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中,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有少数党员在其中“迷了路”,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部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如有的党员不辨是非,政治鉴别力不强,参与到“FLG”组织中去;有的党员在工作单位表现较好,但在单位外的表现不尽人意,甚至不如普通的居民群众;还有一些党员思想认识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上,尤其是部分效益较差企业的职工党员、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心理失衡,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对党组织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改革的举措不赞同、不配合、不支持;对我们党惩治腐败持悲观态度,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如临江浴池破产时,将3名退休党员交到建国街道管理。街道党组织挨家挨户查找到这3名党员后,其中1人愣是不承认自己是党员。临江新市街道去年接收了临江食品公司一名下岗职工党员,党组织找他催交党费时,这名党员居然称:“你们给我一万元钱,我就交党费”。类似这样的党员,还能指望他们发挥什么作用呢?那么,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4、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远远不适应于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当前,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数量猛增,管理难度加大。但与此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却明显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白山市41个居民委党支部中,单独有办公场所的仅6个,且面积狭小;合用办公的有9个;没有办公场所的有26个。这些没有场所的支部搞活动时,天热的时候在树下,天冷的时候到支委成员家。随着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人数日益增多,居民委党支部活动场所问题日益显得迫在眉睫。很难想象,连场所都没有,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二是居民委党支部人员配备不强,工作热情低落。这些年,居民委支部成员的配备一直过于老化,我市居民委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53.6岁。而由于这些年来居民委支部成员一直处于义务工作状态,相应的福利待遇等未纳入财政预算,致使支部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尤其是支部书记难选。白山市41个居民委支部中,支部书记由委主任一肩挑的有18个委,委主任与支部书记分设的有23个委。年轻的和有能力的不愿干,认为白出力没啥意思。临江市兴隆街道的一个居民委选出一名叫徐英超的下岗职工党员担任委支部书记,但他干了三年就不干了,原因是徐英超开车行,当支部书记白出力还影响自家买卖。后来这个委又选了一名离休党员任支部书记,但干了没多久,又因有病不干了。上述情况已严重影响了居民委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给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如何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可以说是今后街道党建工作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特点及对策 社区不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地域相对狭小,人员比较集中,人员的层次也比较相近,而社区管辖的地域相对广泛,管理对象居住分散,成份复杂,因而社区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就要比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难得多,具体可概括为四个特点,即广泛性、复杂性、流动性、交叉性。 1、广泛性。广泛性主要是指社区管理的党员分布广泛,居住分散。我们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机关党员166人,街委企业党员12人,接收的出售、破产等企业党员20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53人,离退休党员336人,下岗职工党员44人,居民党员186人,外出流动党员89人,退伍军人党员110人。以上是总的分布情况。而具体到每一类,情况又各不相同。比如在机关党员中,既有街道本级的党员,又有驻街的派出所、法庭等单位的党员。从居住范围上看,大多比较分散,如八道江区通沟街道有的党员居住在市郊乡的车道岭村,平时到街道过组织生活需走十几里路。临江市新市街道6个居民委的58名党员组成1个联合支部,分布在1.5平方公里内。居民委党支部的设置情况也比较复杂,白山市共有156个居民委,但仅设了41个居民委党支部,其中,独立支部仅12个,而联合支部有29个。街道管理的党员所在单位的广泛性和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会造成党内生活难以组织的状况。尤其是居民委联合支部开展党内活动时,居住偏僻的党员仅在路上就要耗费大量时间。而遇有临时性的传达文件等活动,通知都很困难。这种情况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合理设置居民委党支部,在加强居民委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组织生活方式,在时间、内容等方面做好事先安排。尤其对居民委联合党支部,集中过组织生活的次数可相对少一些,但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帮助其安排好组织生活的时间与内容,并强化党小组活动和党员自学,以保证在组织生活次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质量不降低。与此同时,要教育引导党员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增强主观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按照党性原则保证组织生活质量。 2、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年龄不一、文化不同、职业不一、境界不等。从年龄方面看,白山市街道管理的1016名党员中,80岁以上的有18人,70岁至80岁的有137人,60岁到70岁的有157人,30岁以下的仅有122人。而60岁以上的312名老党员,应该属于体弱多病的一个群体,有人把这个群体概括为“老了没劲的,下床拄棍的,走道喘不上气的,不识几个大字的,活动下不了地的,吃饭掉饭粒的”。从文化层次看,学历最高的为大学,共有16人;学历最低的是文盲,有20人。从职业看,有机关干部党员,有企业党员,有个体户党员,有居民党员;有本街道辖区内的党员,也有外来流动党员,等等。从思想境界看,更是良莠不齐,有的党员甘于奉献,如居民委支部成员多数没有报酬,但他们依然兢兢业业,认真组织党员活动;而有的党员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连一般群众都不如,如一些下岗职工党员牢骚满腹,到处发怨气,对党的改革政策不理解,下岗后不过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有的甚至“失踪”几年,组织上也找不到。也有一部分离退休党员,不愿意被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认为街道和社区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原单位,因此不愿参加街道和社区的组织生活和各项活动,个别的为了不交党费,甚至提出退党。上述四个方面的复杂性,会给街道和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如年龄大的党员过组织生活比较困难,除客观上的年老体弱因素外,主观上“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容忽视,一些老党员认为自己岁数大了,在家颐养天年足矣,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丧失了年轻时奋发向上的劲头。上述复杂性要求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必须因类施教,绝不能搞“一刀切”。在年龄方面,要考虑到老党员的客观困难,必要时可“送文上门、送课上门”;在文化方面,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组织生活和活动,该深则深,该浅则浅,对文盲党员要以口头传达学习为主;在职业方面,要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围绕不同行业开展活动;在境界方面,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重点围绕党员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对重点对象实施重点教育。 3、流动性。流动性主要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一部分外出流动,也有一部分为外入流动。这些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和地点往往不固定。我们白山市街道有89名外出流动的党员。而在老党员中,有一部分流动情况复杂,有的投奔子女,有的到发达地区打工。这些流动党员管理起来很困难,在第一部分中我已讲过,其中多数党员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而在流动的老党员中,有的到子女家中居住了好几年,组织关系也不转。如临江市三公里街道184名党员中,有25名老党员长期不在家,外出打工或投奔子女,尽管按时交党费,但不过组织生活,这些老党员外出时间均为一年以上,时间最长的达4年之久。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客观原因,那就是有的老党员到一些发达城市投奔子女时,因落户困难,而不落户就不给转接组织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会向上级反映一下,争取尽快协调解决。那么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当前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建立流动档案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可通过邮寄学习资料、利用回家探亲补课等方式加强管理教育。在管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及其家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否则,口头说教效果不会太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我们要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原则,尽量保证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当然,对那些确实无视党性原则,长期不交纳党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而党组织反复教育无效的党员,该给党纪处理的还是要给。 4、交叉性。交叉性是指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中,有工作单位的除主要由街道和社区管理教育外,这部分党员同时与本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同时还要受本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工商等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外出流动持有党员活动证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教育外,还要接受流动所在地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有劣迹但尚未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党员,除接受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帮教外,还要接受公安等部门的帮教。这些交叉关系客观上把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同相关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使被管理对象具备了双重管理性。这种交叉性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互相推诿等现象。如临江林业局将130名退休工人党员划归三公里街道管理后,对这些党员的活动不再支持。有一次这些党员搞文艺活动时,需要接林业局的电源,但林业局不同意,街道多次找林业局协调,依然没办成,林业局让街道自行解决。还有一些单位特别是困难企业,纳入街道管理的职工党员生活有困难时,这些企业推到街道,让街道解决,而街道又无力解决。针对这种交叉性所带来的问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应密切同相关单位的联系,工作中应增强主动性,主动沟通,主动联系,主动协调,同这些单位建立起一种融合、信任、平等、友好的关系,共同把党员管理教育好。 根据上述特点,按照中央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具体讲,应着重做好4项工作。 1、实行分类管理。 就是按党员的从业性质和生活特点,分出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如在职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管理、企业党员管理等等。应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对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是指居民区内住户中的在职党员。这些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掌握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技能,是社区中最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他们受单位党组织的教育引导,大多都有一定觉悟和组织纪律观念,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将有利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因此,应对辖区内的在职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了解其特长。然后在居民区或楼洞中,按党章规定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居民排忧解难。如,聘请在职党员中的专家学者,为居民区的党员和居民讲课,作报告等,提高居民区党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改革开放使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交流必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口袋档案”、应聘的外地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农民打工人员等必将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党员。这些流动党员有的不愿表露身份,有的工作不固定,有的时间较短,特别是大部分对原来的单位、地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和感情,形成人走关系在的局面。对这部分党员,应建立党员流动管理站。街道党工委将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起流动党员档案。要经常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向他们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便于组织掌握和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思想汇报等党内活动,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三是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并、改组使一部分企业职工党员下岗,这些下岗职工党员全部流入社区,给社区党建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党员,主要是组织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并根据其特长推荐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实现再就业。再就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业。党组织要尽力为下岗职工党员提供场所和资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四是强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宝贵的财富。这些党员,从事党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社区党组织忽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将会给社区党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居民区离退休党员集中的地方可建独立支部;较为分散的建立联合支部。要把这些党员编在党的组织中,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余热。 五是加强对社区内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使党员“有家可归”;开展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活动,增强使命感,消除雇佣观念。 2、实行组织管理 应适应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赋予街道和社区应有的职能和权力。 一是成立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隶属于市(区)委,在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根据市(区)委的授权,对本街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实行领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促进街道和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选准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干部。市(区)委要严格把关,确实将能力强、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改变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街道是“养老”和干杂事的地方、有几个人干就行的观念,并不断改善街道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 二是打基础,配强居委会领导班子。街道居委会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应尽快改变。首先是组织选派。由市(区)委组织部门在本市(区)范围内的青年后备干部中,重点选拔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任书记或主任。其次是面向社会招聘。近几年,有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闲置在家,要通过笔试、面试和组织考察,把其中德才兼备的选拔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再次是从辖区内的离退休党员中选拔居委会支部书记。这些离退休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思想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热爱党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熟悉党务工作。选派到领导岗位上以后,工作得心应手,劲头足,能打开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街道居民委干部处在社区党建工作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街道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要重点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干部的培训。利用区、街党校和干部学校,每两三年对现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进行一次轮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政治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化城市管理知识,同时加强对新任领导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进入角色。另外还要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党风和廉政建设力度,改进干部作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实行制度管理 制度建设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要在健全必要的市(区)级领导包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党员议事、党建工作联系点,及完善三会一课、思想汇报、学习等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强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是建立务实的保障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尽可能为下岗职工党员尤其是有困难的党员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他们再就业和克服困难,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街道党组织要把党员参与社区活动作为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党员的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捕捉党员积极参与文明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并辅以相应的表彰措施,通过“文明市民”、“五好家庭”、“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的开展,提高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4、实行活动管理 要寓教育管理于各项有激励性的活动之中,使党员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将党员凝聚在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活动主要应以社区服务为主线,开展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我为社区出把力”等活动。还要针对不同行业党员特点,开展独具特色的活动。如,在在职党员中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热心为社区服务。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夕阳增光彩”活动,引导他们成立治安巡逻小组,自觉维持小区的治安。社区党组织要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举办书法比赛,陶冶情操,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在青年党员中开展“三争一比”活动,即:争先锋、争排头、争一流,比贡献。使广大青年党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总之,要通过活动管理有效地将社区党员组织起来,切实发挥不同层面党员的作用,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关于社区党员教育,是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应寓教育于管理之中,通过管理实现教育的目的。比如坚持学习制度本身就是制度管理的范畴;时事政策报告也是学习制度的内在内容;一些纪念会、座谈会、交流会也是活动的方式。至于谈心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是管理的手段。总之,要把党员教育与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党员教育问题在这不多讲。 三、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三大考验:第一,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在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实现祖国统一。第二,能否领导中国把实现工业化同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利地担当起这样两个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双重历史使命。第三,党本身能否在进入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新条件下,在国际国内新环境中,保持先进性和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党性要求的根本之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迎接新的考验、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一条大思路。“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最鲜明特点,就是集中论述了党的先进性。而要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党员,他们处于最基层,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他们能否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看,社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居民成份复杂,社区内单位多,各种组织多,党员所在行业以及从事的职业复杂。因此,要真正发挥党员作用,就必须根据社区自身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当前,主要应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1、点─ 一人一岗。一人一岗主要是针对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减退、革命意志衰退等不良倾向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征询意见,合理设置岗位。岗位设置要根据本居民区的实际,本着切实可行的原则,依照党员人数的多少,居民区范围的大小,居民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设置岗位。一般以15个方面的岗位为宜,主要有:党的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帮困、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墙门组长、青少年教育、计生监督、科普推广、文化体育、外来人口管理、护楼、门卫。二是坚持自愿申报,组织审批上岗。岗位确定后,在党员个人申报的基础上,居民委党支部进行集体研究,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对党员申报的岗位逐一审批。三是注重建章立制,规范岗位行为。要建立五项制度:第一,党员岗位活动卡制度。每个上岗党员都持有一本记录卡,详细记载岗位活动情况,以便支部检查;第二,汇报交流制度。每月党支部活动日,上岗党员要汇报一个月来的岗位活动情况;第三,交接岗制度。党员临时脱岗,要及时向支部说明并交回岗位,由支部另行安排人员上岗;第四,评比表彰制度。开展“红旗岗”评比活动,表彰活动分层次进行,区委、街道、居民委党支部每年分别表彰一次;第五,建档制度。建立“一人一岗”活动档案,做到党员岗位清,目标明,对党员受表彰情况及时归入档案。通过上述制度,规范“一人一岗”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市八道江区街道离退休党员每年受到区委表彰的就达5%以上。 2、线─党员责任区。把居民委划分成责任区后,安排党员包保来发挥党员作用。一是合理划分责任区。在调查摸底基础上,街道会同居民委根据居民委大小,党员多少、责任大小等情况共同划分出责任区,党员多的,可将责任区划得小一些;党员少的,则将责任区划得大一些。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可按居民委划,也可按居民小组划,还可按小区划。但在划分过程中,要把区域大小与问题多少有机结合起来,问题少的,区域可大些,问题多的,区域可小些。二是确立出责任区包保内容。大体包括四大类:第一是社区服务,包括帮扶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街道公益事业等;第二是计划生育,包括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各类人口(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口、常住人口)的监督,协助计生人员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第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环境保护、卫生清洁、绿化美化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等;第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包括治安巡逻,暂、寄住人口及流动人员的排查,“两劳”释放及劣迹青年的帮教,家庭内部居民之间纠纷的调解和法律法规的宣传等。以上是四大类内容。但在具体划分各责任区包括内容时,还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哪些问题多,哪些责任大,就把哪些确立为包保重点,考核时作为重点。三是落实包保人。在划分出责任区、确立出亿保内容基础上,可先让党员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自愿申报,街道和居民委再进行集体研究,确立出包保人。四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和指导。要完善五项制度:第一,报告制度。包保人每月向居民委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第二,征求居民意见制度。居民委党支部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居民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三,联系制度。对重点包保对象,居民委支部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对街道内的重点包保对象,由街道党委成员联系;第四,检查制度。街道和居民委每半年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随时督查;第五,评比制度。街道和居民委年终对党员包保情况进行总评,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3、面─街企、街事、街军、街警共建。街道内各类单位多,这就要求街道党组织必须主动沟通,协调驻街单位,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效同得”的工作机制。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组织和发动驻街道单位共建时,应以“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为纽带,以“共驻共建、共同发展”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成效同得”为目的,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民心工程”活动、“凝聚力工程”活动等。具体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组织行为落实为个人行动。街道与驻街单位联合开展某项活动时,目标、形式、方法确定后,最后要落实到党员身上,变成个人行为。这就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使党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将压力变成动力。二是要结成对子,开展竞赛。在共建活动中,将参加单位结成若干对子,展开竞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激励党员创先争优。东兴街道八委有一个小区,居民中,有街道的,也有浑江铁路的,小区建设成为一个难点,铁路不想投资,地方又缺少资金。后来,东兴街道主动与浑江铁路协商,最后达成由铁路和街道购买原材料,街道和居住在该小区的铁路离退休党员共同建设小区的协议。经双方党组织部署和发动,双方党员亲自搜集花种、移植树苗、取土、修花池、铺地砖、搭设休闲石台等,干了一个多月,终于将小区建设得美丽、优雅。篇9: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严格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而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管理。加上大批下岗职工等纳入街道管理,使得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增多,管理难度增大。在众多的管理对象中,对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党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这堂课,我和大家就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问题从三方面共同探讨一下,一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二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特点及对策;三是适应形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党员作用。
一、社区党员管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整个社会的运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对社区党建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迅速发展,而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相对滞后。近几年来,民营、私营企业以及各种混合经济组织大量产生,这些经济组织一般在业务上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划归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在党的建设上一般没有党组织,也不能依附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与此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新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而随着群众利益的多样化和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组织不断出现,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也不断高涨,除居委会外,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等活动群体也逐年增多。这些以“三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社团组织,人员组成复杂,素质不一,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很难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育管理。调查表明,在新经济组织中,有的没建党组织;有的党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瘫痪;有的组织甚至游离于党建工作视野之外,党组织对其党员情况难以了解,对其活动难以掌握,形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空白点。而在一些社团组织中,成员活动的随意性、流动性较强,有些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难以掌握,而按隶属关系,社区又无权对其教育管理。总体看,在体制转轨、城市建设、“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组织在地域上都生活于一定的城市社区中,对社区的依赖性、渗透性都很强,因而对这些组织中党员的管理教育,迫切需要通过阵地化管理,由社区党组织负责。
2、党员队伍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断增加,使党员管理教育难度增大。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也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日益增多。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几岁的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这些差异,客观上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而目前我们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形式往往是“一刀切、一锅煮”,比如,临江新市街道接收了16名退伍军人党员,单独建党支部有一定客观困难,他们就将这16名党员安排到一个居民委支部共同过组织生活,这个支部中的党员大多是退休党员,年龄最大的73岁,而退伍军人党员大多是20几岁,老的、小的在一起,缺少共同语言,组织生活
篇10: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调研报告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调研报告
多年来,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复合型”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目标,按照“机制健全、导向正确、内容务实、形式灵活、方法得当”的总体思路,狠抓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践表明,只有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部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才能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只有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手段和工作机制,才能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越做越活,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为地税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力资源。总结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今后更进一步的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此同时,必须正视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干部综合素质与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全系统644名在岗干部中,参加过研究生班学习的仅5人、占总人数的0.77%;具有本科学历的仅143人,占总人数的22.1%,且第一学历为本科者比例不高,大多数为在职或函授学习所得;中专以下学历仍有140人,占总人数的21.64%。从今年州局组织的业务比武情况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推荐参加市局竞赛的人员大多是多年来业务考试的尖子,这说明在基层职工学习中已开始出现两极化现象,少数干部业务相对熟练和大部分职工亟待提高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竞赛结果看,部分参赛人员财会知识不熟,查帐技能不足,竞赛总体成绩偏低,干部综合业务素质依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税收工作的要求。
二、教育培训缺乏年度工作目标,培训绩效缺乏科学的评判标准。尽管总局制定有明确的阶段性培训目标。但从实践来看,基层税务机关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目标,教育培训工作处于随机性状态,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评判标准考核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绩效。虽然每年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评估,但多流于形式。常常是以举办培训班的类型、班次的多少,参加培训人数、考试是否合格等表面的几个指标来衡量教育培训绩效,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倾向比较严重。
三、教育培训工作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纵观多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受政治、经济等短期利益驱动,为进行某些学习竞赛。活动而组织干部培训的现象十分普遍。凡总局、省局、市局进行抽考、竞赛的年份相应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抓的紧些。
四、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思路需拓宽。表现一,重视税收政策培训,对财务会计等应知应会培训少;表现二,重视征管法等税收法律培训,对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少;表现三,重视理论学习,一般干部岗位技能培训少,与税收具体工作实践结合的培训少;表现四,在更新知识培训上,仅限于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其他现代科学知识培训少;表现五,重视初任培训,对干部轮训少;表现六,重视任职培训,对一般干部培训少;表现七,注重科股长等重点岗位人员的培训,对办税服务厅、稽查人员和一线管理员的培训少。
五、培训方式、培训手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干部学习的危机感明显增加,而由于目前干部完全处于被动受训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其学习的需要。大多数干部不喜欢古板式的课堂授课,特别反感内容陈旧的重复讲授。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经验传授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内部交流多,与外地交流少。
六、学习型组织建设处于一般号召状态。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上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和有效手段,系统内学习气氛不是很浓厚。许多干部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有些干部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七、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不足。一是没有固定的教育培训基地;二是没有经过严格受训的师资力量作保证;三是学习资料少、缺乏系统的培训教材;四是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渠道。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认真剖析,找到以下根源:
一、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不统一。近年来,尽管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整个干部群体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仍不够统一、不够到位。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基层税务机关(城区以外)税源单一,核定征收是最普遍的征收方式,复杂的业务知识在基层征收工作中派不上用场,“实用、够用”思想成为阻碍干部继续提高的一大因素。
二、教育培训工作缺少科学的实施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干部素质的提高是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纵观近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无外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进行临时性的突击培训;二是应付阶段性的业务考核或技能比武进行的培训;三是对工作进程中执行标准不统一或不规范的作法而进行的“短、平、快”式的指导性培训;四是鼓励干部参加系统内名额有限的学历教育等等。这些临时性或指令性的培训方式,反映了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上的缺陷:一是对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规律性的认识,在组织领导方面时紧时松、时断时续,教育培训决策缺乏战略思维;二是教育培训目标缺乏科学的界定。目前,我们自己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过于笼统模糊,对不同层次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没有区别,对同一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教育培训标准要求也没有区别;三是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干部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及技能需求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区分,虽然干部在某一岗位和任期内有一定的培训要求,但是,这一培训要求仅仅是泛指的,: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干部教育培训成了一项软任务。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在学习培训上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严重;四是工作职责缺乏系统分工,责任不明,有人事教育部门大包大揽的倾向。
三、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干部培训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干部参加培训只听辅导人员讲、摘抄笔记、适当讨论,被动地接受培训。在培训渠道、内容和形式上很单一,使培训效率难以提高,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
四、教育培训约束激励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干部教育培训动力机制尚不完善,一整套系统、严格、可操作的,针对于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二是干部教育培训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忽视学用结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强;三是没有把培训与干部任用、绩效考核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学好与学差一个样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工学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干部教育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瓶颈靠问题。基层一线征收机关的税收任务繁重,每个干部都是“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参加专门的教育培训,有时还真是“分身无术”。同时,组织教育培训的机关,也处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中,很难静下心来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使干部教育培训成了“说来重要,忙来不要’’的工作。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加强地税学习文化建设。突出“两个对照”,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学习认识再教育活动。一是每一个干部对照地税工作要求,看自身的素质如何,能否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有多大的差距;二是每一位干部对照自身岗位,看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有那些工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认识干部素质与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差距,增强广大干部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意识。教育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作为工作的第一需要,把学习变为自觉行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使干部职工的学习常态化,在系统内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牢思想基础。
二、正确认识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培训实施规划。在实施规划中:一是必须结合实际,明确干部培训的总体目标(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干部岗位技能、培养系统复合性人才和拔尖人才),要有明确的年度目标规划,明确不同级次干部、不同年龄干部、同一级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培训目标,在目标上要把重点放在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上;二是根据培训目标和不同岗位干部的需求,殴人施教,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在以往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应增加对干,部进行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是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制作可视教材,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教育培训。要突出学用结合,注重发挥实践锻炼、岗位练兵和参观考察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针对地税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的实际,要狠抓干部自学,提高干部个体的自学能力。要把学习型机关建设从一般号召,通过有效机制的建立转化为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四要建立符合地税实际的教育培训分工制度(包括纵向和横向)和领导工作体制。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十大机制,确保干部素质不断得以提升。一是结合商洛地税实际,建立符合商洛地税工作特点的分级分类培训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减少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完善促进干部日常学习的考核机制,把干部日常学习纳入公务员考核之中,促进干部学习常态化;三是完善学用结合的机制,建立地税人才库,把考试、考核中的优秀人员纳入地税人才库。不进入地税人才库的人员,不能作为各级地税机关的后备干部人选。在干部任前公示时,把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公示的内容之一;四是完善竞争上岗机制,激发干部内在的学习动力。
根据工作规律,每三年在系统内有组织的开展竞争上岗活动。把干部任职资质测试作为竞争上岗的重要条件,对不适合在机关和重要岗位上的人员进行调整;五是进二步完善交流轮岗和上挂下派工作机制,丰富干部视野,增长工作.才干;六是建立岗位练兵工作机制,使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促进干部岗位技能的不断提高;七是建立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的机制,鼓励干部参加与税收业务相关专业的自学考试和税务师、会计师、律师、计算机等级考试,为地税系统培养复合性人才;八是完善约束机制,对不愿学习、不爱学习、学习考核后进、完不成学习任务的人员建立必要的处罚机制,如责令待岗学习、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使其政治上、经济上、荣誉上受到一定的损失;九是建立可操作的教育培训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把评估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的政绩进行考核;十是建立调研机制,每三年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要建立固定的教育培训经费供给机制,因地制宜地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要加强对政工干部的培训,使从事教育培训管理的干部掌握科学的教育培训理论,使“培训者先受培训”的理念得以落实。要内外结合,建立师资队伍,并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为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提供人才保证。
篇11: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的被人们所关注。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对幼儿的教育主要还是偏重智能和体格的训练,而对他们的心里健康往往忽视。本文详细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现状,并提出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 教育现状; 解决途径;
近些年,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旋律,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之后,健康和教育逐渐的被老师和家长所意识和重视。教师和家长们认为:幼儿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幼儿健康教育的价值为以后人生各个阶段提供很好的帮助。所以,教师开始在幼儿园各学科教育中培养幼儿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设计特色教室,为他们提供思考、沟通交流等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多学、多沟通、多操作的“三多”能力。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
幼儿心里健康概念,概括的说,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表现为: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认识;2、具有诚信自立精神;3、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4、适用周围社会环境,顺应时代发展。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通过对周围幼儿了解,发现很大一部分幼儿平常都在看电视或者手机,而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主观动手能力,非常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教师和家长不重视。通常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缺失幼儿教育观念和理念
一个幼儿好的教育一定是全面的,但是现在大多数幼儿园过分重视教室高上大,玩具多而新等硬件建设,片面的认为只要幼儿园装修够豪华,生源就肯定不会少,而幼儿健康成为的软环境建设,他们大多数认为没有必要。
2.2专业性的教育手段匮乏
现阶段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数已经开设,但是开设的质量和专业性令人担忧,举例来说: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兼职,主要是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责任心通常不足,如果这个心理健康教师受过专业教育还好,如果没有后果不堪设想。
2.3不注重培养幼儿情商
目前,大多数老师偏重喜欢那些智商高,学习好的幼儿学生,认为学生只要在幼儿园,特别是学前班,只要成绩好,家长就肯定高兴和满意。所有,有些幼儿园甚至开始设置小学的学习内容。这是严重的教育观念缺失,幼儿的成长是全面,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但是现阶段幼儿的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等均被教师和幼儿园忽视了。诚然,一些幼儿园开始尝试设置特色学科,比如:手工课、实践课但是开设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大多数幼儿园开设的质量也不高。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3.1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念
幼儿学习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幼儿园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幼儿的情感教育更不容忽视,幼儿园要让幼儿学会怎么合理控制情绪,如果遇到心情烦躁,要引导幼儿有效缓解。另外,幼儿的人际关系良好成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幼儿能很好的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教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这个幼儿的良好性格,那么这个幼儿之后进入社会也会很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处理好与周围人员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如果幼儿园不能创造或者教育幼儿适应周边的环境,那么这个幼儿进入社会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幼儿园还要为幼儿营造谐和的创造环境,让幼儿要早一点体会到创造带来的兴趣。幼儿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幼儿自然大方的进行表现,让幼儿在得到表现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表现思想,让他们具有饱满的热情。总之,要想幼儿教育成功,一定要多思考、多培养,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3.2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2.1多方位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状况:
幼儿的一些简单心理行为问题等不是真正的社会心理障碍,如果要防止这些行为频繁发生,全社会都要增加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的意识。首先,对幼儿展开情感教育:幼儿在生活或者学生中,如果遇到心情烦躁,家长和教师不能一味的责怪,二应该对这种行为进行有效引导,让幼儿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提高自己处理心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周围幼儿的人际关系,不能跟幼儿一味的争执,做到周围的幼儿或者幼儿园教师都喜欢自己。只有这样养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后进入社会才能对幼儿健康的心理有所帮助。否则,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再其次就是进行移情训练:所谓移情就是假想自己与他人进行交换环境,能够考虑或者想到他人现在想法的一种能力。如果注重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把这个幼儿放到社会那么他就会具有一种与社会熟悉的感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将所有改善。但是,幼儿园和社会很少对幼儿这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定程度,他们始终认为这样的能力可有可无,不应该作为幼儿成长的必须一部分;最后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和幼儿教师保持长期沟通,建立起长期的沟通机制,让幼儿明确,只有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了,家长和老师才能开开心心,所以家长和教师都要关注幼儿的想法、心理活动,尊重幼儿,不能烦躁和过分责备,为幼儿成长贡献家庭和学校应有的努力。
3.2.2认识个体差别: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小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不同于另外一个个体的一面,幼儿作为这个小个体,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因人施教,而不能千篇 一律。首先、可以进行个性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总结不同的教育方法,尽可能的对幼儿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其次,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开展心理疗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幼儿,有一些只要施加指导就能改变的问题,教师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候不能回避,认为不是自己的事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治疗,尽可能的让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
3.2.3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于幼儿实践活动中能起到有效作用。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尽可能的在一些好玩的实践活动中满足幼儿的正确要求。不恰当的教育和想当然的干预都容易让幼儿的各方面需要受到一定影响。实践活动是独立性能力养成的重要方法,在角色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助于幼儿合群意识的养成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一些教育的、社会的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学会协作的精神。
3.2.4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
教师和家长,在幼儿期要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防止幼儿过高或者过低的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这有助于增强幼儿养成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当然,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是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重要方面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幼儿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点点进步,对他们有效地开展教育。
3.3在幼儿教育中,把智力和和品质教育结合起来
人的品质教育始于幼儿时期,幼儿时期是人生最基础的阶段,如果这个时期教育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人生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品德和意志力的培养占据重要位置。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心里健康的孩子不容易被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是幼儿乐观、自信的关键。当幼儿碰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作为教师、父母不应该首先进行责备,而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幼儿学会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全面的成长,而如果幼儿全面成长了,我们民族的素质教育才有更深的意义。
总之,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定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美好心灵。只有我们热爱孩子,热爱教育孩子这份工作,我们才能把幼儿教育事业做好,才能让孩子在祖国的大家庭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将来所从事的事业不是一个小小的事业,而是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花朵的事业,我们一定要使出浑身力量,尽自己所学给孩子一个向上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全社会也要参与进来,同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孙倩蕾.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11)
篇12: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环节薄弱,内审意识淡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资总额超过万亿,其中新上工程项目投资所占比例达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资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方面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审计评价,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但目前,企业轻项目管理、或管理技术人员不足现象严重。工程项目承揽后续管理工作混乱,缺乏对内部部门的人员素质及工作效果的监控和管理,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控制度与措施、内审部门不被重视、审计人员偏少或为企业富余人员、各职能部门人员参与工程项目层度有限或人浮于世。
(二)企业对审计缺乏正确认识,造成审计环境欠佳。当前,财务审计还是做为项目审计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审计形式,查错究弊、事后监督,所提建议,大都是事后补救措施,且失去时效,缺乏实际意义。造成审计给人的印象是在查错误找证据的感觉,由此导致被审计单位消极配合,积极防御,双方关系紧张,乃至造成整个工程项目审计环境欠佳,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而现在推行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也由于审计部门与项目单位缺乏有效沟通,且推行时间短,认识不足。
(三)传统的审计方式缺乏足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支持。随着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人性化的电子信息平台和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单就会计电算化而言,已远远走在了审计工作前面。许多审计还停留在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对新技术的应用感到无所适从,更别说技术开发了。目前,计算机犯罪、高智商犯罪呈上升趋势,传统的以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技术,实不易发现层层设防的隐蔽问题。
(四)财务收支混乱,项目超预算严重。基建财务收支管理混乱。一是核算不规范。有的对工程项目在单位财务账中核算,未单独设账;有的列支与工程无关的支出;有的旧房拆迁收入直接抵冲工程款,致使不能清晰反映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投资情况。二是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直接收取现金作为投标保证金,无法反映投标单位的真实身份。三是用收款收据作为支付工程款的凭据,或以建筑材料发票抵冲工程款,导致对方漏缴税费。
在实际审计中还发现很多项目都存在低报价,高结算的问题,超工程项目概、预算现象较为普遍,成为实质性的“钓鱼”工程,
备考资料
究其原因,一是开工前受计划笼子的限制,超一定的规模不能报建,致使有意压低造价报建;二是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是建设单位申报的投资额在事前预交,而结算时监督部门对完税情况的检查不力,造成了低报价避税;三是投标中标率高,低报价比较迎合建设单位的愿望;四是结算审计不力,高估冒算。
(五)审计人员知识、专业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开展工程项目综合性审计的要求。工程项目审计是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审计,它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属于较高层次的审计,对实施审计的人员来说,除要求具备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知识面宽,素质高。国外工程审计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在吸纳审计人员方面就比较注重人员素质的综合性。据有关资料,在美国审计总署5200名工作人员中,有2500名会计师,1500名是经济师、律师、工程师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加拿大审计署600人编制中有一半是会计师出身,除此之外还有律师、工程师、环境科学专家、医生、公共管理学专家等。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为深入有效的开展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六)在工程跟踪审计中工程参建各方不能正确处理跟踪评审的监督服务与各自项目管理的关系。在目前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项目中,大部分建设方不能正确分清建设单位管理责任和项目跟踪审计责任的关系,存在“买保险”的心理,认为通过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少管理、不管理,一切由跟踪审计人员做主,以期做到推脱自身责任不担担子的目的;工程监理单位也存在只抓质量与进度,造价由跟踪审计单位定,使得其“三控制”中本就薄弱的造价控制环节更加失控;有些跟踪审计单位也存在对全过程跟踪认识不清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以自已监督者的身份去代替管理者或者中介监理者,造成事无巨细的 ,从而失去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向。
(七)以项目审计代替工程结算审核,给项目带来不必要风险。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依据的是《审计法》和审计署颁布的《基本建设竣工决算审计工作要求》进行的。审计机关与被审单位是一种审计行政法律关系,审计监督只对被审单位产生法律效力,而对其他单位不产生连带法律约束力。既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审计结果,对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不具约束力。
工程造价结算是由依法取得相关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依据《建筑法》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定额、取费标准、图纸等,以承发包合同为基础,计算审核得出的。对甲乙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其审核结果可作为双方结算的法律依据。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http://www.shangxueba.com/store_m_706634_23236_1_1.html
篇13: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教师撰写教案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课前备课是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关键作用,备课的成果表现是形成教案。眼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中小学在《教学常规》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少学校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可由于过多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这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淡化,被异化:一头是学校刚性化的要求和严格的常规检查;一头是教师整天忙于抄教案、迎检查。一个时期以来,教案衍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抄写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考核分。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却日渐低下。从新课改所倡导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我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到底应对设计教学、撰写教案进行怎样的革新? 一、明确存在问题,认清教案的复杂性 1、不加思考,照抄教案 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名教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之类的书,把别人的教案一字不漏地照抄照搬下来。检查起来,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数量,检查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上,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抄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的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缺乏实效。 2、改头换面,重整旧案 教师在新学期备课时,虽没有照抄现成的《教案》,却打起了往年备课本的主意,更有甚者,索性将往年的备课本换上新封面当作本学期的备课,权且应付了事。 3、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这些教师连“备”都觉得麻烦,干脆在“备”的过程中,拿着购来的《教案》,简单地摘录所谓的“重点环节”,并美其名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直接拿来,照本宣科 这些教师更是走“捷径”,直接拿着教案,为自已所用。他们认为:《教案精选》或《教案》本身就是优秀的结晶,不需要再加工,没有“写”、“备”教案的必要,直接拿来,照本宣科就行了。 5、以“我”为主,缺乏合作。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教师对教师间的竞争认识偏颇,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唯竞争而竞争,各自为残,忽视了竞争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集体备课中“守口如瓶”,制约了教师间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缓慢,集体备课形同虚设。 6、以“本”为本,缺乏创新。 教师本着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的现象。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缺乏创新性,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 反思备课现状,它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也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素质的发展。致使我们现行的备课管理、备课研究、备课方式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挖掘学校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用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集体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已是该不容缓。基于种种思考,笔者认为,学校要对教师备课教案进行有效性的管理,必须以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作为校本教研的突破口,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 二、提倡集体备课,提高教案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呼唤着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从集体活动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而备课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沿阵地,迫切需要教师从传统个体势单力薄的研究走向集体的合作探究。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它已成为校本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对课改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集体备课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平台,是教师合作交流的'载体。这彻底改变了原本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以崭新的姿态,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的合力,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研讨,每位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吸收更大的优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合作链”,实现了优势互补。每位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较快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班级少,一个年段一般都只有两个平行班,因此,只能以语文、数学学科以低年段(一、二年级)、中年段(三、四年级)、高年段(五、六年级)备课组为单位,音体美信息等以综合学科为单位(班级多的学校可以年段、学科为单位),每个单元选择一个课时,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集体备课。作为本单元备课的指导案例,让直接授课教师做好记录。集体备课可每2周组织一次。所有课任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按照集体备课的操作过程进行,老师在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踊跃发言(每人必须发言),查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补充教学内容,并针对前两周的备课、授课情况提出存在的因惑,在集体备课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集体备课教案可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二是对设计意图的说明;三是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四是对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说明。但在内容和结构上不应加以严格限制,应为教师辅备内容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空间,提高集体备课的创造性、开放性。教案格式可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教案,由学科备课组统一印制,约占页面的2/3;二是空白,用做教学设计的修改之地,约占页面的1/3。 集体备课要重视集体交流中的协作。为了避免教师看讲稿一说到底,讨论时泛泛而谈,缺乏研究氛围的弊端,集体研讨时要把着眼点放在“议”,而不是以往的“评”上。可以采用“问――说――议”结合的动态式议课形式,即首先由教研组的其他教师提问。再由说课人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解读,其他人共同研讨。如可向说课教师提问:你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你将如何突破?你设计的依据是什么?等等。议课时,大家还可互相转换角色,质疑问难,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这种动态式议课追求的就是在争论辨析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使“说”、“议”、“研”一体化。 三、抓好个人备课,提高教案的针对性 个人备课是备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必须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课前必须进行个人备课,备课过程必须留下文字记录,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 个人备课的重点是进一步分析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情、学情,确立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制订个性化教学方案,对教案形式进行革新。个人备课的内容既要注重教学内容,又要注重教学方法,更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 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所确定的原则时,必须做到:课前熟悉教案,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理顺教学思路;备学情、依据班情学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 个人备课时,教师应根据集体备课时的讨论交流对教案进行深化,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重视个性化的教后反思。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之后,常常会有某些美中不足。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教师的反思不仅要记录成功的经验,如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记录教案的修改,如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等,而且更要记录学生的创新,包括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记录学生的问题,包括学生的疑问;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分析处理的成败与得失,有时也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以此整理撰写教后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形成个性化教案,所有教师每学期都要设计2―3个精品教案参加学校展评。 教师在参加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小时,要针对上两周的教学内容,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四、做好优化管理,实现备课的有效性 1、完善管理机构 校本教研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抓手,而有效性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教师集思广益、低时高效,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以年级段为单位,以教师为主体的集体备课小组,具体工作由备课组长统一分工安排。 2、建立管理制度 要让广大教师明确开展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学习有效性备课的管理制度,完善各部门职责。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学期初,备课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内容为单位,将相关备课任务合理地分解给组内教师,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内容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篇14:对改进机关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改进机关学习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为改进省直机关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本人联系省直机关的实际进行了一些调研,现整理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机关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在省直机关学习,真正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改进机关的学习非常必要,为什么目前学习难以做到真正联系实际呢?本人从调研中发现主要原因在于:
(一)组织体制上的障碍。
当今社会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外乎两种类型,即等级权力控制型和非等级权力控制型。等级权力控制型以等级为基础,以权力为特征,从上到下形成垂直型的组织管理架构。而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型组织的管理体制,是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形成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架构。由于我们机关长期实行前一种管理体制,无限政府,无限权力,造成少数机关党员干部官气很浓,霸气很足,惰性很强,对于主动开展学习很不利。
1、缺乏自觉学习的足够压力。
虽然省直机关进行了机构改革,但政府机关毕竟不像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机制的选择,优胜劣汰的压力远远比不上企业,因而,许多人认为进了机关就是拿到了金饭碗,机关党员干部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因此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对改进学习认识不够。
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对改进机关学习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到位,肤浅地把机关改进学习看成“做秀”,是做做样子,给上级看的,简单地认为改进机关学习就是多读读报纸,多学学文件,而没有认识到改进机关学习是领导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组织管理理论的重大创新。比如,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函授的人数很多,但其中不少人是冲着“拿文凭”而来,存在“文凭到手,学习到头”的现象,又比如,一部分年龄稍大一点的老同志则认为,提拔无缘,学习无用,上班看报喝茶抽烟,下班打牌、搓麻将消磨时间。
以上种种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改进我们机关学习的工作。
(二)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我们在调研活动中也发现,随着形势发展和省直机关党委的重视,改进机关学习也具有不少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1、党委(党组)的大力倡导。
省直机关党委和各厅局党委(党组)十分重视改进机关学习活动,去年以来多次专门下发文件要求推进改进机关学习工作。党委主要领导身体力行,把改进学习内容、方式、方法,作为建设学习型厅机关的切入点。多次要求开展改进学习活动,在省直机关迅速兴起改进学习活动的新高潮。
2、学习氛围趋浓。
机关上下学习氛围逐步形成。一是参加再学习的人多了。如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习人数不断增加。二是参加各种研讨培训班的积极性高了。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各级党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三是坚持自学的氛围形成了。许多党员干部坚持自学,以勤补拙,赶超先进。
3、机关党员干部整体文化素质提高。
由于近几年严把机关党员干部入口关,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学历越来越高,一些低学历的经过在职培训,学历也得到了提高。
4、机关教育和培训机制逐步建立。
一是凡进必考制度。对录用党员干部进行严格限制,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岗位培训制度。对专业岗位人员都坚持进行上岗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各部门都能坚持每周学习日制度,为改进机关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改进机关学习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弄清“为何学”,是搞好改进机关学习活动的前提。
1、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国际间、地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加入世贸组织则使我国面临着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与压力。
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发展理念,树立起现代发展观。那就是要突破单向发展的思维瓶颈,确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思想;要高度重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决定作用,重视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意义,把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到突出位置,而改进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就是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2、是宣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我们知道,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既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进机关学习工作的指导思想。改进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本目标,是与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开展改进省直机关学习活动,有利于促使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切实增强执政为民、勤政爱民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机关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理应首先掌握和运用“三个代表”先进的理论成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发挥表率作用,在改进政治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将先进的政治理论与省直机关的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科技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迅速变化,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
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我们要掌握主动权,增创新优势,就必须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团体建成学习型组织,把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弄清“学什么”,是改进机关学习的基础。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我们要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精辟地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多年来的基本经验,对新形势下改进机关学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领会其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力求完整准确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为民“当官”。为民执政的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牲和坚定性,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业务学习,有利于营造改进机关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改进机关学习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省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本机关、本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学习行政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教育,促使机关党员干部钻研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也要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是改革创新时代,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党员干部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决定了党员干部能不能与时俱进,同时也决定了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实效的一种能力,未来社会的竞争实际是人与人之间学习能力强弱的竞争。改进机关学习要求每个人具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尽管终身学习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大家对学习能力的重视尚显不足。学习过程实质就是自我发现、自我调节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学习能力强,其自我认识准确,自我调节及时、有效,通过学习提高其他能力显然速度快、效率高、影响大、后劲足。
3、加强现代科技和法律知织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机关党员干部还应具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掌握网络技术和其他新知识,拥有接受新知识的素质。省直机关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鼓励机关党员干部有组织地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增强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技能。
根据对外开放的需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外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要求,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实用外语知识和专业性外语的教育培训,使一般机关党员干部掌握基本的、简单的日常用语。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国际经济和WTO规则等涉外经济知识。
通过学习,使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掌握更多的经济知识,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和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学xxx省、部各级党委(党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通过学习,熟悉本机关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增强法制意识,廉政勤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正执法。
(三)弄清“怎么学”,是改进机关学习的关键。
1、广泛发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方法固然重要,但认识更重要。只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永恒的动力;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因此,改进机关学习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动员,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机关上下对改进机关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人人都领悟到学习的真谛,改进机关学习才有坚实的基础。
改进机关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分步实施,这既需要有短期目标,也需要长期目标,但从实践看,改进机关学习,更需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必须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善于走群众路线。
2、领导率先垂范,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改进机关学习,首先要建设学习型班子、学习型组织,要把改进机关学习活动列入省直机关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建立改进机关学习的领导组织,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要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并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种学习持之以恒。要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省直机关各级领导干部是改进机关学习活动的对象,又是改进机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尽快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使命,把学习当作一种境界,当作一种觉悟,当作一种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在改进机关学习中的表率作用。
改进机关学习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特别是启动步子要稳健。如在改进机关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要将个人学习上升到集体学习,这有利于发展集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3、健全制度,为改进机关学习提供保证。人都有惰性,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人的进取心会渐渐被惰性所替代。因此,在我们改进机关学习的初期,一定要特别重视制度约束的作用。要完善一个制度,即完善学习制度,并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包括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一般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加强督查和考核;建立两个机制,即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和选树典型机制;做到三个到位,即经费划拨到位、阵地建设到位、学用结合到位。抓好五个落实,即抓好学习规划的落实,抓好学习内容的落实,抓好学习培训的落实,抓好学习考核的落实。
要制定中长期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规划,有计划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并同奖惩、升降挂钩,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推动改进机关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努力改进机关学习,要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为落脚点。
(一)明确改进机关学习与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机关及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机关部分党员干部素质低下。要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唯一途径就是强化学习。加入WT0后,对政府转变职能和作风,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出了迫切要求。而要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迫切需要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改进机关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很好地解决机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确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实现机关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改进机关学习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服务人民。
(二)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以致用上求实效,提高机关办事效率。
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是改进机关学习的根本所在。学习的目的,说到底是在于运用。我们一定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带着思考去学习,带着工作去学习,带着压力去学习,从而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完全地融入生活和工作中,使学习和工作得到双向强化。通过学习实现工作创新,营造一种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环境氛围,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从而激发党员干部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优良的学习和工作成效。
当前,学习理论和知识,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统一,把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用于认识省直机关行政事业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研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建立两个激励机制,促进学习和效率两个提高。
为促进改进机关学习活动和工作效率提高,建立学习和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十分必要。为此,要建立考学督学制度,把是否学习作为考察评价使用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建立完善、科学、公正、规范的工作效能评估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形成重学习、讲学习,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学习的良好风气和机关文化。实行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双目标”考核,把党员干部工作、学习、作风尽可能量化、细化,纳入考核范畴,在省直机关形成比学习、比工作,比作风、比实绩的良好风气。要将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与年度考核、年度考勤奖、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加大严格考核的力度来体现。引导省直机关党员干部逐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起自觉学习的动力。
一个人坚持学习可以永葆青春,一个党大兴学习之风,可以永葆生机与活力。改进我们省机关的学习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现成的方法,只能结合省直机关的实际,不断去探索,去创造。
篇15: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的新措施,促进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截至====年底,全县共有党组=个,基层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小组===个;党员====名,增长率=.==%。其中:女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农村党员====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党员年龄结构情况:党员总数中,年龄在==岁以下的====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至==岁===名,占=.=%;==岁以上===名,占==.=%。其中农村党员在==岁以上的有===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党员文化结构情况:大专文化以上===名,占==.=%;中专(高中)====名,占==.=%;初中及以下====名,占==.=%。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人,发展新党员===人,全县党员逐步向年轻化、知识化迈进,党员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省、市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县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组织部门对党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工作思路,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在营造氛围转观念、改进方式求实效、集中优势建基地、完善机制求发展、制定措施扩成果五个方面抓好落实。探索出教育培训与实验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党员教育模式。形成了现阶段抓党员的教育培训,必须根据当前发展的需要,突出科技知识的培训和实际应用,紧扣抓培训就要讲科技知识,讲内容就要结合发展需要,强素质就要做到示范带头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新导向。现在,我县的党员教育培训,有基地实践、有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有实地参观、有实验示范、有优良品种、有先进技能、有市场信息,为基层党员提供多角度、不同需求的党课教育培训内容,使党课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实效,形成了由过去仅为理论培训的静态形式变为了现在内容丰富、动静结合多种形式并存的新的党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我县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下基层讲党课制度,农村党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在发展中发挥出了明显的带头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乡镇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培训与应用结合不紧密,培训方式有待改进,培训投入不足,师资亟待加强。三是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少数农村党员的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着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不够,尤其缺乏科技致富的本领,加之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科技知识运用乏力。
三、改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重视党员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最具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要坚持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大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认识,牢固树立教育培训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乡镇党委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好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党员“素质教育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本乡镇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二)拓宽培训渠道,改善培训条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优化农村党员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是扩大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领域,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党校的建设,努力把党校建设成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县内外党员教育培训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宣传科技、推广科技、帮助群众掌握和运用科技,发挥较好的实验示范作用。二是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学校的教育优势,提高办学质量,加大开放式的教育培训力度。三是要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师资和管理者素质。要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行政、科研、科普部门的支持,通过加强乡镇农科站建设、组织农科员进修、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办法,促进教员更新知识,积累和交流教学经验,优化师资配置。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从党性修养、政治方向、道德水平、理论功底、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善组织、敬业精神强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教员队伍。
(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努力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政治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这个中心,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农村党员的思想和家庭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的提高统一起来,努力在提高农村党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一要着眼于以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设计培训班次和内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注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要立足于全市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和乡镇、村组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班次,围绕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设课程、确定教学专题和内容,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着眼于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组织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教材照本宣科的授课、参观示范点等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我市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员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生产经验交流,推进学习深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着眼于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考评学习质量。要改革学员培训效果的考评方式,由过去以知识性的书面考评为主转变为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考评模式。要求学员在培训中要结合村组和自家生产实际提出发展生产的思路,要注重培训后学员的跟踪管理,要把学员培训后科技知识的运用率和增产增收情况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主要依据。
(四)建全层级式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一是要建全县、乡、村、组一级教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建立理论培训、实验示范和推广运用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二是各级培训要作长远规划,完善督促检查制度。三是以建立各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培训效果考评制度。四是要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通过健全各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培训制度,努力形成使农村党员与时俱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和科技文化素质的长效机制。
(五)利用科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村党员依靠科技致富。要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科技推广运用的主要阵地,发挥集体优势,突出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党员观念转变,促进农村党员致富。要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党员提高科技素质的实验示范点,使之成为农村党员学习致富技术一条有效途径。各级农科部门要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科技支持,使他们的项目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提供学习上的场所和技术上的保证,同时,也才能够为贫困农村党员学习科技后提供实践场所,使之更好的掌握科技致富本领,脱贫致富。
篇16:浅论当今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教育论文
浅论当今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研究生评价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对于现行的研究生评价所存在问题应有深刻的认识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评价;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主体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研究生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各培养单位的声誉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研究生主体的存在价值。我国自194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确定的评价标准。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评价环节逐渐暴露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实况,分析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研究生评价的策略。
一、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生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
研究生培养是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因此研究生质量标准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概念。但现行评价标准单一,缺少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一性。自研究生扩招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所以在同一专业内的研究生往往有不同的学历、学习背景,但是现行的研究生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沿用扩招前评价标准,以完全相同的标准评价多元化的研究生。第二,静态化。现行评价标准通常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一些学校规范遵守情况等易于考察的方面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参加社会活动情况等动态方面的考察。同时,评价标准基本都是从前既定的,很少随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而调整评价标准。
2.评价内容的片面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现行的研究生评价内容普遍单一,主要表现为重学术轻实践。当然,研究生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学术能力是评价研究生的重要方面,但就目前研究生教育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从事行政工作或到企业从事商业。因此,根据社会的需求状况,要求评价内容具有全面性。
3.评价方式的滞后性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是通过第一年的课程考试、第二年的开题报告及论文的中期检查和第三年的论文答辩对研究生进行评价。纵观研究生三年的评价方式,大多都是结果性和奖惩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针对过去学习情况的一种考查和鼓励,其结果用于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为选拔、评优、升学、毕业等提供事实依据,不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矫正方法。所以,这样的评价很难关注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不能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这样的评价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4.评价主体的单一性
研究生一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课程教师。二、三年级,评价主体主要是专业内的教师。忽略了平时与研究生接触多、对学生发展了解比较全面的导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存在。同时,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以及较高的价值判断水平,他们能够也应该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评价,作为被评价的研究生,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同时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导致容易出现评价的片面性、脱离实际、评价不准确及忽视过程的弊端,无法准确评估研究生的发展状况,更无法定位研究生的发展优势与发展方向,挖掘研究生的发展潜力。
二、当今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研究生扩招致使评价日益统一化
伴随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也逐年增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尽管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不断引进人才、扩充设备,但是伴随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攀升,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资源如:导师、教室、实验仪器设备等等一些软硬件条件还是捉襟见肘。一个导师往往带很多学生,原来的研讨班等上课形式也无法开展,研究生也开始上一两百人一起的大课,这样研究生的评价也日趋统一化,缺乏多样性。
2.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一直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定位于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才,评价也是服务于这一定位。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完大学教育后选择读研,近几年来,研究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却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直接导致我国现行研究生评价重理论水平、轻实践能力,重学术能力、轻综合应用能力,重整齐划一的标准、轻个性发展,缺乏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导致了一种严重的“供需矛盾”现象。 3.我国学校评价传统的影响
一方面,在我国传统各级学校教育活动中,都强调将学校内部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学生升学、评奖等的依据。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忽视已经具有完全自我意识及一定价值判断的研究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我国学校现行的评价体制基本上都是严进宽出的原则,不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研究生教育方面,相比美国研究生的高入学率,其取得学位的只占在读研究生的三分之一,而我国现行的评价体制则出现了近乎零淘汰的现象。
三、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几点解决研究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多个角度制定研究生评价标准
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根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这一方面是指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开展不同的评价。比如,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技巧,了解研究生的能力、综合科研管理能力、研究生个人综合素质。对以面向职业或实际应用为主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能有效地衡量研究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专业的实践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指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自然科学类学生的评价应不同于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的评价,自然科学更强调实证研究,注重用事实、数据来说话,因此,其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专业内在特点的本质取向。
2.注重研究生评价的全面性
作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必须要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主要是针对目前对研究生的评价注重学术评价相对忽视实践能力评价而言。研究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为开阔的视野,应对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但是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大体的气氛上应注重制造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气,引导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学术成果对研究生的意义。除此之外要结合具体情况,重点评价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强的个体应当是适应社会生活、能解决基本实际问题、能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人。因此,研究生评价要根据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丰富研究生评价方式
在选择和使用评价方法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合理选用不同的方法,提倡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力求获取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突破长期以来研究生评价过分注重显性知识,忽略对隐性知识的考查的现象。研究生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情况和学习的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大对隐藏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使用的隐性知识的评价。研究生学习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量化的,因此,不宜量化的若强行去量化,只能离科学更远,学生的活力就会在这种僵化的评价中被忽略。这就需要定性评价,着重深入学生的隐性知识与潜意识,力图全面充分地描述和揭示评价对象的特质。
4.多元化研究生评价主体
研究生的评价主体应是多元化的、全方位的,但是当前的研究生评价过于注重培养单位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性的评价,相对忽视了社会、研究生的导师及研究生个体的评价。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质量最有直接发言权,他们应该作为研究生评价中重要的主体。社会评价主要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习或社会实践中进行,主要评价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方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应该作为最客观和权威的研究生评价主体。导师平时与研究生接触最多,相对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参加社会活动情况、心理素质等方面有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因此,在研究生评价中要逐步加强导师的作用。最后,研究生的自我评价作为评价主体里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接受社会、培养单位、导师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在有关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和社会要求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自我改进的方面和成长发展方向,实现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四个方面评价主体共同作用,将有利于形成更为完善和合理的研究生评价,从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四、小结
研究生评价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从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一直是整个社会、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应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完善研究生评价,使其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进步。问题总是会产生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认识与改进,当下我们应科学地分析、总结当今研究生评价所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有效的整改策略,再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
【浅谈机关党员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思考(共16篇)】相关文章:
个人作风建设方面总结2023-10-16
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2022-04-30
假浮蛮个人自查整改报告2022-09-28
学工部处效能建设-自查报告2022-05-31
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2024-03-22
部队机关工作心得体会2023-12-31
社区效能建设活动总结2023-05-16
工作作风心得体会2023-02-27
八项规定自查及整改情况报告2022-11-17
部队作风纪律整顿对照检查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