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10-21 08:08:5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合集9篇)由网友“仓至仓”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养竹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篇1: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译文

竹子好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将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是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够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够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注释

本:根

固:稳固

建:树立

倚:偏颇

虚受:虚心接受

砥砺:磨练。锻练

名行:名节操行

树:种植竹子

如是:因为如此

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

拔萃:唐朝考中进士,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够授官。自居易三十二岁这年,以“拔萃”登科。

校书郎:秘书省属官,管理校勘和整理国家图书典籍。

常乐里:长安的里名。关相国,疑为德宗时的宰相关播。

殄(tiǎn):灭绝,此指摧残。 瘁:劳伤,此指毁坏。 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关氏之老,关家旧人,如老仆,管家之类。

繇:同“由”。

筐篚(fěi):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篲箒(huìzhǒu):都是扫箒。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菶(běng)茸荟郁:形容草木繁盛茂密。

芟(shān)蘙(yì)荟,剪除茂盛的杂草。

封:培土。

斯:指这所房子。

体:体悟。

实:充实,充满。

篇2:养竹记文言文的翻译

养竹记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注释】

①体道:包含仁德

②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③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

④拔萃:唐代九考中进士,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自居易三十二岁这年,以“拔萃”登科。

⑤校书郎:秘书省属官,管理校勘和整理国家图书典籍。

⑥常乐里:长安的里名。关相国,疑为德宗时的宰相关播。

⑦殄(tiǎn):灭绝,此指摧残。 瘁:劳伤,此指毁坏。 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⑧关氏之老,关家旧人,如老仆,管家之类。

【翻译】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竹子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竹子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竹子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竹子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竹子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竹子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竹子,培植竹子,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竹子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竹子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篇3: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养竹记》原文及译文

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养竹记》原文及译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多)(2)陶后鲜有闻( 少)

(3)贞以立志(坚定,有节操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种植,栽培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 、香气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性直 、心空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20.甲乙两文都用了 象征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

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议论 的表达方式。

【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篇4:白居易《养竹记》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白居易《养竹记》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②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②摹(běng)茸:草木茂密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实践

B.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寻:寻找

C.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

D.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闻:使……听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由是筐篚者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咏物托意,理趣盎然。

B.第一段连用四个排比,从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以竹喻君子,物我之情交融。

C.第二段记叙了作者惜竹被严重破坏到精心疗治病竹的经过,为下文阐述“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张本。

D.文章末段,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从而揭示了文章希望统治者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写法上具有托兴幽远、寄慨遥深的特点。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竹 植 物 也 于 人 何 有 哉 以 其 有 似 于 贤 而人 爱 惜 之 封 植 之 况 其 真 贤者 乎

1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

(2)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3分)

参考答案:

14.B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15.A/则:均为连词,表承接,就。B焉:上句,代词,它们;下句,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C其:上句为代词指物,它、竹子;下句表反问语气。D.来;因为

16.D 《养竹记》咏物托意,将喻体与主体并列,具有明白晓畅、主旨鲜明的特色

17.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8. (1)第二天,行走到亭的东南角,在这里看到一丛竹子。 (得分点一处1分:明日、履、于斯)

(2)(竹子)被俗人看得低贱,砍削弃置到这等模样,但它的本性还在。(得分点一处1分:见贱、若是、犹存)

注释:

本:根

固:稳固

建:树立

倚:偏颇

虚受:虚心接受

体道:包含仁德

砥砺:磨练。锻练

名行:名节操行

树:种植竹子

如是:像这样

体道:包含仁德

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

拔萃:唐代考中进士,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自居易三十二岁这年,以“拔萃”登科。

校书郎:秘书省属官,管理校勘和整理国家图书典籍。

常乐里:长安的里名。关相国,疑为德宗时的宰相关播。

殄(tiǎn):灭绝,此指摧残。 瘁:劳伤,此指毁坏。 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

关氏之老,关家旧人,如老仆,管家之类。

繇:同“由”。

筐篚(fěi):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

篲箒(huìzhǒu):都是扫箒。篲:通“彗”,扫帚。这里作动词用。

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菶(běng)茸荟郁:形容草木繁盛茂密。

芟(shān)蘙(yì)荟,剪除茂盛的杂草。

封:培土。

斯:指这所房子。

体:体悟。

实:充实,充满。

参考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可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篇5:竹石翻译和原文

竹石翻译和原文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篇6:题画竹原文及翻译

题画竹原文及翻译

题画竹

清代: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解说

一生的付出。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尤以画竹为佳。“四十年来”告诉我们板桥画竹是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的。画竹成了他展示生命的一种方式。任何一项技术或艺术都值得人去做一生的追求。也只有把一项技术或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才可能达到它精纯的状态。这项技术或艺术也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画竹枝”似乎不是一项高深的技艺,但板桥却用一生的思想情感倾心于它,因此,他才对画竹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才画出独具一格的竹子。技艺的'精进,不仅在于生命的投入,还在于生命投入的方式。做和思就是生命之投入方式。“日间挥写夜间思”就是板桥画竹的生命投入方式。有了日间的挥写,加上夜间的沉思,板桥才感悟到了画竹的真谛,才画出了竹枝的神韵。

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要用一生的生命来投入,进入“日间教来夜间思”的生命状态,

无技巧的境界。从冗繁到清瘦,可以看出板桥对画竹领悟的过程。可以想象,刚开始画竹,他是把竹枝的一枝一叶都要画出来的,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但这样的表现只能是自然的忠实的复制和描摹,最高境界只是逼真而已。而非能表现竹子的精神,表现作者对竹子意义的独特理解,从而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清瘦”可以说是板桥对竹子意义特有的发现,这种发现的表现就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有属于竹子的天然素质,有倾注了作者的情思。也许清瘦的竹子不那么像自然界的竹子,画着画着,对过去的纯描摹而言似乎是“生”了,但这却是一个更高的创新的“熟”的境界。可不可以这样说,艺术的创造只有当我们在一个阶段以后感觉到了“生”,才能进入另一个“熟”的天地。生,其实是对当前自我的否定,由生到熟,再由熟到生,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上升,以臻完美。

赏析

这诗的作者就是老幼皆知的郑板桥,他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为人正直,气节刚劲,同情人民疾苦,常借竹石来题写自己的性格。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颂了竹子在恶势力面前,不畏强暴,挺然相斗的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本人性格的写照。诗的大意说:吹落树叶的秋风昨夜刮过潇湘,它触击岩石,穿越森林,习惯性地发作起它那狂暴的恶势来,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篇7:竹石原文翻译

竹石原文翻译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

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篇8: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翻译

那是谁种下了萧萧修篁一片?陪伴我清闲地读书吟诗作官。

春天里你不随百花争芳斗艳,孤独地守贞操迎接腊尾岁寒。

声悠悠平添我琴弦上的雅韵,影森森铺出我棋局中的清欢。

到明年即使被贬到更远地方,我还能在今冬看你雪中傲寒。

注释

官舍:即官府。

萧萧:象声词,草木摇落声。

闲官:指当时诗人所任商州团练副使之职。

夭艳:艳丽,此处指艳丽的桃李。

量移:唐宋时期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创作背景

宋淳化二年(991年),王禹偁因徐铉雪诬,抗疏论道来为其辩解,结果受到小人的讥谤,被贬为商州任团练副使。诗人第一次遭贬,十分郁闷,于是便咏竹以言志,写下这篇文章来排解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咏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的品格。

第一、二两句是对竹子的描写。写官舍北窗边数百竿辣立的竹子不知是谁种下的,但如今伴诗人苦吟非常相称。点出“官舍竹”,即为“闲官”。清冷的郡斋,难挨的时光,迁客的意绪,使诗人感到凄凉。他忽推北窗,一阵可餐的翠色迎面扑来。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是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

第五、六两句把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拂”和“侵”两个传神动词,让竹叶萧萧的声音和青青的姿影介入诗人的生活。公退之暇,拂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

第七、八两句是诗人对今后仕途的设想。即使明年调往别处,今年冬天还能雪里看竹,结为岁寒之友。既具骚人风致,同时照应颔联中“独守孤贞待岁寒。”第二年四月,诗人果真“量移”至解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

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

篇9:竹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宋朝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注释

⑴森然:竹丛浓密貌。

⑵直节:直干有节。唐人钱起《裴侍郎湘川回,以青竹筒相遗,因而赠之》:“楚竹青玉润,从来湘水阴。缄书取直节,君子知虚心。”徐夤《山阴故事》:“爱竹只应怜直节,书裙多是为奇童。”

⑶伶伦:相传为黄帝时人,乐器的发明者。《汉书·律历志》:“黄帝使伶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音。制十二篇(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音,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柳宗元《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只应更使伶伦见,写尽雌雄双凤鸣。”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大意

古往今来,咏竹诗是祖国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林是诗歌的源泉,许多著名诗人均热爱竹林,承受竹林的恩泽。写下丰富多彩的咏竹诗,流传我国诗坛。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思路

欧阳修《偃虹堤记》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你就是那棵树的初三作文

《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那棵树高中作文

那棵树-树的作文550字

那棵树作文400字

试析诗歌中常见意象

井水不犯河水词语解析

词语矫揉造作的解析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养竹记原文及翻译(合集9篇)】相关文章:

清扬词语解析2022-08-23

词语一声不响的解析2023-10-04

土著词语解析2023-03-02

风气词语解析2022-12-15

兔起鹘落-兔起鹘落的故事-兔起鹘落的寓意-兔起鹘落的意思2023-04-24

热诚词语解析2023-07-06

《画》原文及赏析2023-02-01

词语趁热打铁的解析2023-02-08

亏损词语解析2023-08-25

鉴识词语解析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