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亲的散文

时间:2023-10-24 08:13: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清明忆亲的散文(精选11篇)由网友“nancyheyi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清明忆亲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忆亲的散文

篇1:清明忆亲的散文

清明忆亲的散文

(一)清明念祖母

俗话说,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女人们每天都必须去对付这又臭又长的裹脚,以及裹残了的小脚给她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而在男人们,那裹脚下包藏的,不仅是美,还有规矩和脸面。

婆婆是个大个子,那脚自然不会小,虽然裹过,仍穿35码的鞋。因为脚大,婆婆和太没少遭族人的嘲笑。一笑他们家穷,给女子连幅裹脚都买不起;二笑太不是称职的母亲,女儿脚大如拍耙(一种把泥土地面拍平拍实的工具,状如人脚),将来怎么嫁人?过去娶媳妇,相亲时男方家第一眼看的,不是脸,而是脚。女子再不好看再不能干,只要有一双小小的脚,别人问起,总会得到一致的赞扬:“细脚小手,好啊!”如果脚大了,甚至没有裹过,就会笑说:“唉!有什么用啊,将来整屋不用借拍耙了。”女子的命运和家庭荣誉系于一脚,稍有点名望的家庭,都不会娶大脚女子。脚小,才能嫁得好。婆婆的裹脚布是一个同族的爷帮忙买的,他实在不能容忍婆婆每天光着她的天足将土地踩得咚咚响,让他这个做爷的没面子。

每隔一段日子,婆婆就会仔细地修整一下她的脚,这是婆婆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膝弯开始,一层层打开长达几米的裹脚布,常年包裹在厚布下的小腿和脚,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白嫩。五个脚趾中,只有大拇指完好,其余四趾均从根部折断,弯向脚底,四个脚趾已深深压进脚掌,变成一个平面,扒起变形的四个脚趾,可以看到脚掌上的四个深坑。这些脚趾受了这样的摧残与压迫,却没有死去,一样长出指甲和老茧,硌得婆婆走不了路。婆婆的脚捏在手里极软,上下摇动才发现,脚根与脚掌是断裂的,相连的只是筋和皮!想想这样断掌断趾的脚,如果不靠布条缠紧、不用小鞋子固定,如何走得稳路?第一次看到婆婆的脚,特别恐怖,一丝凉意从我的天足升起,立马就感受到了“全中国人民得解放”的好。

令人恐惧的`“美丽”小脚,来自更令人恐怖的缠足之法。女孩长到六七岁,开始缠脚。脚趾捏到脚心,用裹脚布将脚一层层缠紧,每缠一层都用针密密地缝上,为了加固,也为防止孩子受不了时自己打开裹脚,脚缠好后,穿上特制的软鞋子,这鞋子缝在裹脚布上,睡觉也穿着,再在软鞋子外面穿上硬底鞋。就这样缠一下,小脚是不会成的,真正的功夫在手上。每天晚上,做母亲的要给女儿捏脚,一边捏一边喷烧酒。必须将脚趾脚掌捏断,而又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捏,慢慢断,这样裹出来的脚才能达到尖软小的效果。每次捏脚,裹脚的小女孩哭得肚肠寸断,一双嫩脚疼得钻心、烧得像火,狠不得找个冰窟跳进去。做母亲的这个时候往往狠了心,眼泪掉了千千行,手上的劲却不肯松懈半分,只说是为了女儿将来好。像婆婆这样到了十多岁才裹脚的,遭的罪更大,骨头断不了,被逼着用力蹦跳,生生将健康的趾头一个个弄断了才罢休。裹脚的这一年,女孩子生活在无尽的伤痛和折磨中。

不知世事的女孩子,人生一开始便遭受了这样惨烈的摧残,哪里还敢对父权夫权说什么呢?她每走一步路,都会想到自己应该谨守的规矩。这是男人对女人的一次集体谋害。每次,婆婆嘶嘶地吸着气用开水泡脚,够着衰老的身体绞指甲和老茧,便开始了她的控诉:“都是你太爷害的人!”其实婆婆哪里知道,她应该控诉的,首先是那个亡了国的叫李煜的家伙,如果不是他喜欢妃子窅娘缠着脚在金制的莲花台上跳舞,女人们何许就不会受这一千多年的活罪,虽然他的词好,亡了国也让人颇为同情,想想女人们受的罪,他真活该亡了国。而她最应该控诉的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绝对统治和压迫,对女性来说,历史其实是不堪回首的,那里没有她们的位置。

如今小脚终于被革命掉了,但状如“裹脚”的“时尚”行为并没有结束,比如丰乳垫臀、削脸隆鼻之类,这完全是女人们自找的,怪不着别人了。脚不缠好就走不了路,婆婆常常念叨的,是一副好的裹脚布,每次泡脚我都蹲在木盆边许诺,长大了一定要给她买最好的。如果活到现在,婆婆94岁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给她买这玩意儿呢。

这个清明节,想起来的竟是祖母和她的小脚。

(二)弟弟

五月,李子黄了。红红黄黄的李子挤满了枝梢,丰硕、美好。李子的甜香在五月的阳光中弥漫,暮春的一切生机勃勃,连风都是浓绿的。

树下凉荫里,几把破烂的木椅子,一条长板凳,板凳上摆满了掰开的李子,李子肉黄中透绿,沁出甜美的汁液。他嘴里吃着,两手拿着,不停地喊:“还要、还要……”

他走在前面,穿着开裆裤,系着妈妈做的粘花抱裙,摇摇摆摆。走上一个小山坡,看到沟对面的家,祖母在厨房里忙碌。他举着手里的李子喊:“婆婆,果果!”祖母总是夸这个三岁的小人儿有孝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管在哪,他吃什么都要给祖母留一点带回来。

大约两天后,我和祖母同时听到对面山岭上传来嚎哭,是母亲。祖母听到母亲的哭声,扔掉正在吸的长烟袋,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表哥背着母亲,好几个人在旁边帮忙,山陡路窄,背着一个哭得全身瘫软的人,很容易滑倒。从对面的山岭走到家,起码要半个小时,母亲直着嗓子凄厉的嚎叫,在山与山之间撞来撞去。

那是我跟他在一起的最后一天。那是两天后我们失去他的最悲惨时刻。那是我此生第一次遭遇死亡,但我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五岁的我,还不知道悲伤。离开的前两天喂他吃李子的情景,他走后母亲和祖母哭泣的片断,母亲存放在木箱底的一张小照片,一个斑鸠装的的玻璃奶瓶,关于他,这就是我所有的记忆,我亲爱的弟弟。

那是个什么样的五月呢?只有天上红红绿绿的李子和地上他小小的背影。头天晚上,母亲可能找过队长,想称点粮食,家里的偏屋要开板打墙,可家里没一颗粮。队长说,你去挖洋芋,挖多少给你称多少。

母亲很早就起床了。两个叔叔还小,父亲在外工作,祖母老了,早已不出坡干活,母亲是家里唯一的硬劳力。母亲看了弟弟一眼,他有点感冒,出门前嘱咐祖母,孩子如果病重,就叫她。

五月的太阳下,母亲挥汗如雨。我们居住的地方除了坡地还是坡地,难得找到一块平整的地方,一色青扁砂土,贫薄无肥。挖了半天,还不满一篓子。二叔已到婚娶年龄,家里只有两间土屋,没房子就说不上媳妇。在母亲一锄锄捕捉土豆时,我和弟弟在吃李子。他的小脸通红,那是烧的,他不停地吃,因为他渴。有时会梦到这个情景,醒来非常后悔,为什么我不跑到地里去告诉母亲弟弟病了?我怎么那么木然呢?看着他一点点离开却无动于衷!

在大人的回忆里,我没有一点儿责任,五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病。可我常在后觉里感到不安,我是个失职的姐姐。

此后的叙述来自母亲的回忆。

当天晚上回到家,母亲发现他烧得只剩下喘气。母亲提着马灯,穿着在坡里做工的麻耳子草鞋,在山路上飞奔。每次给他喝水,他抱着杯子不肯丢,恨不得连杯子也喝下去。母亲跑得再快,像世界飞人一样快,也没跑赢死神。她把儿子弄丢了,丢在一个荒僻的小镇上。走时,他穿着一件绿底红点的花衬衣,下半身光着,身上裹着妈妈包头的方巾,他被放在一个找来的纸盒子里,埋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他是个乖娃娃,长得漂亮,小嘴甜甜,人见人爱。大家安慰母亲,这样的娃娃就是来讨债的,他就是要你伤心。从生病到离开,他没有哭闹过。他似乎打定了主意:我就是要乖乖地离开你们,就是要你们想着我念着我。如果他不停地哭闹,肯定早就被发现了啊!

很长时间,肺炎在我记忆里是一个恐怖的词语,直到长大,才知道这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一次普通的肺部感染却在弟弟稚嫩的体内演变成了一场燃烧的大火,他的小肺嫩得像一片刚刚在春风中舒展的树叶,熊熊的火焰将它烧成了一块焦碳,将绝望毫不留情地扔给了他的亲人。

三十多年过去了,曾经对我们那么重要的那间小偏屋,已破败不堪,二娘刚满五十岁就去世了,二叔孤身一人生活在那栋土房子里。人们纷纷离开,去寻找更适合居住的地方,我们的小村庄,就快变成无人居住的荒山野岭。常常想啊,如果交通方便一点,如果医疗条件好一点,如果生活不至于那样穷困,在借钱的路上耽误时间,如果医生的素质高一点,不至于忽视孩子的病,弟弟就能活下来。太多的如果,救不回我的弟弟。

三十多年来,从不敢问母亲。现在,终于忍不住问了,我想知道更多一点。面对我的疑问和有些责怪的语气,眼泪在母亲眼里打转。眼泪也在我眼里打转,算命先生说我命里缺少兄弟姐妹的扶持,如果他在,我的命就不会这样了吧?碰到年轻的男孩子叫我姐姐,心里就会疼一下,本来,有一个人会一辈子叫我姐姐,最亲的姐姐。他只留给我一个小小的背影,我从来不记得他叫我过我姐姐,以他的乖觉,他肯定叫过的,记忆却不肯赐给我机会,让我想起来。五岁时不曾流的泪,终于流出来了。

我亲亲的弟弟,永远活在那个五月里,不知道他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篇2: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

清明时节忆亲人散文

“明年,扫墓,我,就不来了,你们这些孩子来……”

二叔气喘吁吁地说,一边解开上衣扣子。

是呀,二叔已过六十花甲,山路难行,何况今日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

说着这些,二叔站住,双手叉腰,望着对面:“那,你们爷爷就葬在那里!”

爷爷,爷爷,我的爷爷,从未谋面的爷爷,我爸爸年幼时就撒手人寰的爷爷……

我默默念叨,很不舍。

由于种种原因,近十年了,我没有和家人一起扫墓,总觉得歉疚,对不起长眠地下的先人,于是,在冬日,总要到附近墓地去祭奠一番,略表心意。

我们那片山区,还是土葬,但没有公共墓地。亲人去世至少三年后,可寻找一处风水宝地,把他们安葬,让他们得以安息,所以,墓地七零八落,最远的离家有十几里路程,甚至更远。这也给扫墓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做清明有大清明和小清明之分,大清明是指所有同姓宗族,小清明指各分支和自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清明,意指缅怀祖先,托祖宗的荫庇,家族日益兴旺发达。于是,声势越来越大,车队,人流,锣鼓,幡旗,猪羊等三牲,烟火,爆竹……不可谓不热闹,不可谓不壮观。形而上之,这祭祖似乎也有了攀比,不说墓地争相豪华气派,单看燃放的烟花爆竹和祭品的优劣,真也有了天壤之别呀,从这里可以看出家境,分辨出后人的胸怀与处世态度。

紧紧拽着小儿,不停地喊:“慢点!小心!走稳!别跑!”

“要不,我抱你?”

“不,我自己走!”

小儿骄傲地扬起头,小脸红了。

到了,到了。

“诺,您老公公葬在这里。”

二叔指着一处墓碑,告诉小儿。

爷爷墓地旁边是一邻居家的墓地,据说,爷爷和这位先人生前就是好朋友。那墓地上,一块半新的墓碑高大精致,洁白的碑,大红的字,很是耀眼,很有气派,相比之下,我爷爷的那块黑色石头墓碑边长满荒草,显得矮小丑陋,像只可怜的丑小鸭了。

“爸,这里是老公公呀,石碑丑死了,那个石碑好看。”

小儿忽然冒出一句。

“这碑,要换了……”

二叔悠悠地说。

“是,是,换,换。清明节时换吧?”

“恩,先去订做,清明时你又不在家,我找人帮忙。”

惭愧,我惭愧地低下头。

久违了,爷爷,好多年没来看您!

想来,我的爷爷,死后何曾瞑目呢?作为农村土老财的少爷,爷爷文质彬彬,用现在话说可谓一表人才呀,可惜,上天不公,爷爷得了急症,留下孤儿寡母和自己的双亲,或许,他逃过了一劫,我的奶奶却无法逃脱,跪在批斗台上……

不想了,不想了,往事不堪回首。

弯腰,半蹲,香纸,爆竹,酒……

一一摆放好。

声声报喜震耳欲聋,小儿惊慌,双手掩耳,二叔双腿下跪,群山肃穆,冷水呜咽,四周鞭炮声交相呼应……

纸烟袅袅,盘旋,久久不散,二叔喃喃着:“父,接您回家过年了,保佑儿孙哦,父……”

二叔哽咽了,我们齐齐跪下,跪下……

雨,下个不停……

随后,我们还去了奶奶的坟前,奶奶是我熟悉的,把我从小带大,一直巴望着能抱上孙子,可是,未遂她愿,我的孩子出生,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一行还去了我的婆婆小婆的墓地,因为我的公公和小公墓地甚远,没有前往……

(时值清明,我又漂泊在异乡,想来,家里祭祖又是二叔带领孩子们代劳了。他岂能代劳呢?我于心何安呢?无奈呀无奈。这里,献上心香一瓣,献给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公公婆婆,给我的所有先人。)

篇3:清明思忆念亲恩经典散文

清明思忆念亲恩经典散文

忆念,像窗外的雨一样,淅淅沥沥,下在了心底。这个季节,绵绵的雨,打湿了记忆的门槛。仰望苍穹,云深渺渺处,何处是天国?清明时节雨纷纷,思亲念亲几多愁?欲向长天空呐喊,儿孙想念心思切!

总是那纷飞的细雨,总是那匆匆的行人,总是那满山的杜鹃,总是那数不清的惦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仿佛春天的每一滴雨,都化作思亲念亲的思绪。花开花谢飞满天,又逢春,正是一年清明时,家家如是,年年如是,祭奠在我们心里永垂不朽的爱念。愿我们的先人在天有灵,保佑这天下苍生,平安和睦,岁岁年年。

如今,我又回到了故里,这青山绿水的地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可都别来无恙?微微的山风吹过,仿佛在向我这个远游的儿孙致意微笑。这是故去的亲人,长眠的地方,满山的杜鹃开得正艳,像是杜鹃的啼血吟唱,声声悲泣,只把亲人念!久违的“清明花”,白白的花骨朵儿滴着清晨的露珠儿,开在迎风的路口,我像小时那样,采一束洁白的“清明花”,摆放在祖亲的坟前,以寄切切的哀思。

我最亲的人,我的祖母啊,您离开我们已经太久了。犹记得您在时的往事历历。在这个思亲念亲的日子里,怎不叫人念断肠!念想的镜头,像是揣在手中的风筝,那根思忆的线,一任三月的春风飘飞,飘到高高的天国……奶奶,孙儿想您了!

童年时光,总是很美。下雨时,我们就吵着祖母,教我们折纸船,然后把折好的纸船放进成了小溪般的屋檐下,小纸船带着我们小小的心愿与梦想,带着我们欢乐的童年飘向了远处,直至今日,依然怀念我的小小纸船在童年时给过我的欢乐……

童年时光,有着光阴的故事,有着亲情无限。怀着对祖母的深切念想,今晚,拾起张白纸,折个小纸船,滴落思念的泪水,温情溢满胸膛,思亲念亲的思绪,蔓延整个心空。凝视手心里的.那条小小纸船,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时,祖母带着我们放纸船的那一幕。当初那条载着我们美好梦想的小小纸船,在今夜,缓缓地,顺着时光的河流,向我不断地漂来涌来……也漂来思忆无穷……

祖母是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南湖,就是现在河源市铸就幸福生活的碧波万顷一望无际的万绿湖。为了修建新丰江水库堤坝,南湖已是泱泱的水之国,我的祖辈们也不得不离开了可爱的家乡,移民了。这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它永远是记忆里的不舍和伤痛。而我的祖父则在移民前就已驾鹤西去,魂魄驻守在南湖了。祖母是家里的长女,深受我的外曾祖的疼爱,上过学堂,喜欢古典文学,也喜吟诗作对。据祖母说她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让学校安排给小班师弟妹们讲课了,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师,在那时可真是个小才女。在我的记忆里,祖母经常手捧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本在津津有味地读着。童年时的我,也常听祖母讲书中的精彩,以至在我读初小时,就早早知道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书中的精彩。我的祖母记忆力特好,《织锦回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曾广贤文》等,更是祖母信口拈来的拿手好戏。在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祖母会对着窗外绵绵的清明雨,对着老家乡南湖的方向叨念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着天上的明月,我阿婆会教我们念李白那首著名的思乡诗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李刚、玉兔,伴着明亮的月光,淡淡的桂花飘香在嫦娥的月宫,美好幸福的童年飘香在祖母娓娓道来的精彩故事中,在我祖母的熏陶之下,小小的我也深深地喜爱着祖母的喜爱。

祖母是个戏迷,戏院有戏,祖母必看。那时也经常有演戏下乡的,在大大的晒谷场搭戏台,这时候的乡镇,就像是过年时热闹了。小时候的我,跟着祖母,也经常听戏看戏,成了小戏迷。依稀记得小时候听过看过的《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岳飞传》等。祖母也是个电影迷,那时没什么娱乐,看电影和看戏是头等的乐事快事,所以人特多。我和祖母正挤在人堆中买电影票,突然,一个蓬头垢面的小子,挤到祖母身后,硬是趁着人多的掩护,把祖母不多的钱给抢了。小小的我一声惊呼:“阿婆,有小贼打荷包(我们的乡下话偷钱包)!”祖母听了,急忙转身,可说话间,那可恶的小贼就硬抢了祖母的钱飞也似的逃跑了,我和祖母拼命追,跑得气喘吁吁,还是没能赶上那小贼的脚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小贼飞跑过围新江桥那头去了。唉,真是扫兴的小贼!还好,祖母手上还有买票的两毛钱,于是,祖母带着我快速返回电影院。那出电影已经开演了,记得上演的是一出《马兰花》,具体的电影情节也模糊了,而那小贼打荷包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这真是别开生面的“电影”呀,似乎比正在放演的电影还精彩,那情节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有着深深的烙印,因为那是跟我和祖母有关的惊险记忆,所以会顺着时光河流的漂浮,在我忆起我的祖母时,惊险重放,一同浮现。

自我的祖父离逝后,我的祖母独自带着四个年幼的儿子,日子艰苦地支撑着,吃了上顿没下餐,吃糠,挖野菜充饥更是常有的事。把那个年代的沧桑,辛酸,都饱偿。我的祖母及我年幼的父亲兄弟几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相依为命,共进共退,不至于失散,保有了我们家族的完整。我的祖母,在我有记忆以来,就是位可敬可亲的人,我的童年,我的成年,也深受其教诲,受益良多。在我的人生遇到了困扰时,总有祖母坚强的形象鼓舞着我,使我更好地迈步人生。祖母的离世,之于我,之于我整个家族,都是满心的疼痛!虽然我的祖母年近百岁了,但是,还是很伤很痛!亲情无价,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种思念,让我们在午夜梦回时,顿生悲痛!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少了我可亲可敬的人!念亲恩,惜取孝道,让爱世代传承,化悲痛为力量,在心里永远祭奠怀念我们逝去的亲人。愿一切安好!

与此同时,感恩父母给我生命及爱护,我将在有生之年,更爱你们。尽管生活艰辛不尽如人意,女儿定不负你们所望,健康、快乐并善待自己及身边的人。痛定思痛,祝愿以后的日子,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比什么都强。

篇4:清明时节忆父亲的散文

清明时节忆父亲的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来临,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身在异乡的我,对父亲的哀思越加浓厚起来。

父亲过世已整整十一年了。在十一年的岁月里,虽然我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多辛酸,几多坎坷,终有成功的喜悦。是父亲的和蔼的容颜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他的教诲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奋斗。

我的父亲是一个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农民。解放前,父亲兄弟姊妹多,经济上没有任何来源,唯一的'三亩地,一家十几口人全靠它,还得交租。父亲在家排行老大,奶奶年迈,爷爷又过早离去,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奶奶和父亲的身上。家里常常弄得吃了上顿无下顿。特别是五荒六月天,全家更是饥肠辘辘,没办法,奶奶想到了山上所种的苦荞。奶奶从荞茎上把那些半成熟的荞子勒回来,用铁锅炒干,上磨,连荞糠一起加入野豆腐渣果子面和野猴子头菜放入土锅煮着吃,这样的日子不知度了多少年……

解放后,尽管日子有了好转,但是随着父亲成家生子,家中的人口越来越多,生活状况依然艰难。尤其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时候甚至连树皮也扒下来熬着养家糊口。为了不连累弟弟、妹妹,1962年,父亲带着我母亲及三个哥哥离家出走,开始了漫长的沿路乞讨生活。母亲牵着大哥,父亲一担箩筐挑着我二哥和三哥,最终从几百里的孝感来到了现在的荆州地区的京山县。由于这里地多,只要勤劳,总会有收获。全家决定在这里落户了,靠着父母的日夜艰辛劳作,生活慢慢地好转起来。

我的父亲,淳朴善良、勤劳宽厚。我记事的时候起,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每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活。在生产队为了多争一点工分,有时候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有时候累了,就倒在田埂上睡一会。分田到户后,除了把自家的田地种好外,经常帮助那些贫苦户和没有劳力的人种地。由于长时间的劳累过度,随着年轮的增长,各种疾病接踵而至:高血压、肺气肿、腰肌捞损、哮喘等。从1988年开始,很多地里的活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了。之后的十年里,几乎在死亡的边沿行走。

,父亲终于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缕光焰。那一年,正好是我离家闯荡生活的第二年。当我听到父亲去世的那一刹那,天旋地转,泪流满面,百感交集。心灵的呐喊,无法感动大山,心存的感恩,永远都只能是深情的奠祭了。

我深知,生命的意义在于精神的续延。呵,父亲,您勤劳而质朴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会用一颗积极而沉静的心灵把握明天!

篇5:清明忆亲作文

清明忆亲作文

纤纤细柳一如既往地在空中飘扬,又似在向我诉说着些什么。往昔回忆不禁涌上心头……——题记

又到清明扫墓时。天气晴好,路边的柳树茁壮生长着,柳条随微风的轻抚而恣意摇曳着,像是在张望着远方的故人,等待着他们的归来。我走去折下几根细条,扎成一捧,紧握在手中,寄寓进我的思念,便一道跟随家人的脚步来到了太公的墓前。

太公的墓碑上早已积了许多灰,我们将其仔细掸去后开始上香。烟雾弥漫间,我出了神。不觉间,思绪回到了十几年前,太公还在世的时候。我对于太公的样貌的记忆向来是模糊不清的——有时隐约中好像看到了他的样子,可当我想要抓住的那一瞬间,那记忆就如同一场梦一样说醒就醒,一转眼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印象里的有些话、有些事却是时间所永远无法抹去的。

脑海中,太公总爱躺在他家大院子里的那一张铺着柔软毛毯的睡椅上,随身体的律动上上下下地轻晃年迈的身子,自得其乐。午后的风能吹散他梳的整齐的头发,但怎么也吹不散他坚定如一的视线。他最喜欢用那种极富宠爱的神情,像看自己的孩子一般望着院门口的那棵柳树,仿佛早已成了一种甩不掉的习惯,甚至是嗜好。

四岁时的`我经常在太公的院子里乱跑乱跳,累了就坐在太公身旁的小凳子上。每一次太公都会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眯眯地问我“孩子,你看那棵柳树长得怎么样?”而我也总不厌其烦地竖起我的大拇指回答道“好!特别好!”只见太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也跟着不明所以地傻呵呵地笑。

想当年太公是镇子上出了名的好老师,桃李满园,亦是才华横溢的大书法家,因此逢年过节的时候,大院子里、屋子里边站满了人。记忆犹新的是太公曾和他的学生们坐在房间里叙旧时,他说着,他爱柳树是因为柳条能寄寓着自己与故人间的深情厚谊,经久不衰。说罢,他的学生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当时年幼的我心想:这句话一定说的很棒。于是尚且记着这番话,心里却一头雾水,然而直至今日我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仅不过一年的时间,太公便与世长辞了。杨柳依依,它们在风中依然挺拔,可这身姿中又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想必是在思念远方的故人吧……

许久许久,我才从那个长长的梦中醒来。站在太公的墓前,我愿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与祈祷,希望太公在那个远方的世界里依旧安康幸福。临走前,我回眸一望,那捧细条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

风中的柳牵动着我们的心,涌起浓浓的情。纵使世界繁华,却无情,因为它注定每个人终有离开的一天,若能心中怀情,也不枉此生痛快活过。

篇6:清明忆散文

清明忆散文

数年里尽管我写了许多文字, 却一直不敢落笔写你,你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却从来就不敢不愿相信,你其实已经和我们阴阳相隔许久了,尽管每年的清明和过冬我们都去看你,我却宁愿告诉自己,那里住着的并不是你,你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身边。三月底,空气中开始吹送暖风,未至清明,母亲就催促着我们去给你扫墓,你在或是不在,母亲总是这般的牵挂着你,每年清明前就早早备下所需的物品,然后目送我们离去,我们知道,身后是母亲有些忧伤的眼神,从来,我不曾更不敢回头看母亲的眼睛。

你的一生是如此的平凡,甚至可以客观地说是平凡得有些市侩和俗气的,你爱喝酒,爱热闹,爱说话,爱开玩笑,有你在的地方就会有欢笑。那时的你,在一个城市的某个单位上着繁忙的班,每逢假期,儿时的我们便被母亲送到你生活和工作的那个城市,你总是高兴地迎接我们的到来,下班时候就给我们带回可口的糕点和其它零食,我和弟弟欢呼雀跃的样子常常让你忍俊不禁,感染了我们欢乐的你,就在身旁微笑。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你带回来的香甜装满了我们童年的记忆。

你总是喜欢说话,甚至是唠叨,年长两轮的你总是无条件的对我好,而你的理由竟是,女孩子生来就是让人疼爱的,我和你又是同一个属相,我们是注定的亲人,我就是你的孩子。那时的你,年轻英俊、顽皮,总是喜欢和我开玩笑,让我撅着小嘴奶声奶气地和你生气吵闹,然后你又想尽办法哄我开心,直到我破涕为笑;那时的你,带着我和弟弟游遍了城市的风景区,遍尝了城市的美味小吃,以至于后来,我始终对那个城市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千丝万缕的回忆,你和那个城市铭刻在了我成长的记忆里挥之不去!你总是说些诙谐的笑话给我们听,带我们玩我们喜欢的游戏,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欢笑与快乐。那时的你,是除了父亲和母亲之外,对我们最好的长辈。香甜的味道,漂亮的裙子,亲切的微笑,风趣和幽默,是儿时我们对你满满的记忆,有你在,就有欢笑和开心!那时天真年幼的我们都认为,你给我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想来,多么幼稚!

渐渐成长的时光里,和你已经不再如儿时般的亲昵了,我不再喜欢和你说笑,不再喜欢腻着你,讨厌极了你喝醉的样子,甚至觉得你是多么的唠叨,俗气,没有男人气质,不再耐心听你说话了,不再接受你买给我们的东西,甚至经常和你顶撞,被你从小就宠溺的我似乎忘记了你对我的好。尽管如此,你始终一如既往地宠溺着年少任性的我,没有对我说过一句重责的话。其实,我只是占着你对我的好而肆意妄为。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有多么任性,不懂事!

你喜欢热闹,每年春节和中秋,父母亲心疼你孤身一人,总是让你来和我们一起过,你兴奋得忙出忙进,采购大包小包的食材回来就给我们做各种好吃的,忙碌在厨房的日子是你最激动的时光,你来的日子,我的体重总会飙升,却又放不下手中的碗,一边恨恨地说着减肥,一边狠狠地把你做的各种美食一扫而光。那时的春节和中秋,每一个可口的菜肴里面都有你的味道。你爱喝酒,爱说话,常常是话比酒多,喝醉了酒,你完全像个老儿童,言不对题,总爱吹嘘着你年轻时候的往事,反复说着我儿时的“糗事”,我讨厌极了你酒醉的唠叨,讨厌极了你的吹嘘。

时光飞逝,不觉中,你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在母亲面前,你常常又会耍些小脾气,一副兄弟的样子气十足,完全没有了长辈风范,父母亲念你孤身一人,暗暗纵容着与你年纪十分不相符的“孩子气”。你爱热闹,喜欢串门走亲戚,父亲家里的亲戚多,每年来家里过年,你有时不和我们打招呼就去亲戚家串门,亲戚们素来都喜欢你的幽默与热情,随和与开朗,自然盛情款待你的到来,你和父亲家里的亲戚打得火热,几乎每次你都是酩酊大醉,在亲戚的护送下尽兴而归!在父亲严厉的眼神中酣然大睡!你有些惧怕父亲,父亲是严厉的,其实你也知道父亲不过是担心你酒醉伤身!因为父亲很了解,你对酒是那样的缺乏抵抗力和自我控制力。

时光从来不停留脚步,总是匆匆带走一切。我出嫁了,生女儿了,你兴高采烈地赶来母亲家看望我,你视我的女儿若珍宝,百般地宠爱,你把对我的宠溺延续给了我的女儿,自然,女儿懂事后便和你亲得没法形容,每逢你来母亲家就粘着你,时时腻着你亲热地叫着:“舅公,舅公”,让你乐开了花,得意地拉着小丫头上街去炫耀你做了舅外公的喜事。

终是酒给你带来了后患,你始终对酒没有一点抗拒力,在父亲和母亲的一再劝说和批评下,你依然偷偷地喝酒,年纪的增长,酒在你的身体里开始侵略你的器官,你终于因为心脏问题而住进了医院,母亲放不下孤身一人的你,于是让我请假去了那个城市照顾你,去的.路上我恨恨地在心里诅咒着你的酗酒成性。当看到你无助虚弱躺在医院的白色病床上时我却哭了,那么开朗、那么喜欢热闹的你,此时是多么的孤单与清寂。你老了,真的老了,鬓角已经泛白,眼神开始混浊,为何在我一直感觉你还是年轻的瞬间,岁月却已经无情的剥夺了你的美好时光?!

你花甲第二年的某天,终未能逃过病魔的无情肆虐,丢下我们,独自去了另一个世界,女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我的腰疾严重复发,我和女儿双双病倒住院,躺在病床上的我们,忽而听到了你去世的噩耗,几乎全线崩溃,我和女儿哭得一塌糊涂,可是我们却无法起身去那个城市和你见上最后一面!那一年,天都暗了!母亲哭晕在你的病床前,高血压复发,平素对你严厉的父亲在你离开的时候老泪纵横,弟弟强忍着悲痛送了你最后一程……

我开始相信了灵魂的存在,我知道,你不想离开这个世界,离开我们,你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了我和女儿,我们是你最宠溺的孩子,你放不下我们!放不下你所有的亲人!你可知道?我是怎样的难过,没有能够去见你最后一面;我是怎样的懊悔,那些顶撞你的任性时光……你对我的纵容,对我宽容的宠溺,对我们的好,像翻涌的波浪在我的脑海里一次次翻腾,直至揪心的疼痛漫延在心海,你走了吗?你怎么可以丢下我们独自去天堂?!女儿每每说起你便会流泪,她说:“妈妈,我好想舅公,让他回来!”可是,你在哪儿?我们看不见你,听不到你,再也牵不到你温暖的大手了……

今天的我们,在生的此岸想念着你,而你却已经安息在天堂的彼岸。你走得那么突然,甚至不给我们任何一点点的思想准备,你走后的时光,是我们想念你的失落与哀伤。今年是你走后的第五个清明,五年的时光里,我一直不敢落笔写下关于你的一切,只怕悲伤的思念无从收拾,落下的泪无法揩干。每次扫墓,我总是忍不住落泪,多次哭倒在你的墓前,我告诉女儿,你一直没有离开我们,你就在我们的身边,你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你是如此的平凡普通!

我们总是不断地在重复着“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错过了无数与亲人共处的好时光,很多时候为了生存常常忙碌奔波在命运的旅途中,忘了停歇,又总是在尝尽旅途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想念亲人温暖柔软的怀抱,我们一直就在浪费着彼此共处的时光。人生的旅程漫长而又短暂,匆匆的步履身后总有着牵挂的眼神,在与你阴阳相隔的数年时光里,才明白这个世界上,你给我们的爱是如此的温暖与宽容,多可惜当初我们在理所当然中享受你的爱,却一直忘记了珍惜!

你的墓前,我们洒下你最爱喝的酒,你走后的第五个清明,我终于有勇气在泪水中写下平凡普通的你,写下唠叨的你,写下和你共处的美好时光,写下回忆里的温暖,写下最好的你。清明忆你,愿你在天堂安好,昨夜仿佛又看见你和你的朋友在对饮,溢着满足的笑,说着开心的话……

舅舅!你在天堂可好?

篇7:忆清明散文

忆清明散文

清明在即,不免又勾起人的一些回忆。

回溯自己对清明的印象,最初且清晰的,大约就是庄重的祭祖扫墓之事了。在我们那里的农村,似乎不兴建什么祠堂供奉、祭拜祖先,多见的,倒是上坟、摆供、烧纸钱等些简单仪式。记得每年清明节前几日,父亲就骑着他那辆破二八自行车,早早从镇子上买回一塌子粗砺粝白麻纸,扎成小捆子,别在小南房的房梁上。人出来进去,总不免能望见,所以印象很深刻。

这样,待到清明当日或前一日,父亲就会端端正正地将塌那白麻纸取出,搬个小凳子坐在屋檐下,一笔一划地铰起纸钱来。所谓铰纸钱,就是把白麻纸铰成铜钱的样子。父亲说,过去年间有人不会铰,就拿银元覆在纸上,用重物敲打,叫拓钱。父亲心灵手巧,厚厚一白塌麻纸分成若干小份儿,在他手上折折、叠叠、剪剪,只消片刻功夫,便铰成了铜钱套铜钱的花样子来。而且,那铜钱的样子,有方形的,圆形的,有大的,有小的。我少时不懂,蹲在旁边总不住的询问,说这纸钱为什么大小样子不一?说那铰剩下的边边角角是做什么用?父亲也不嫌我烦,温言善语的给我解释,说大的是大票子,小的小毛钱,边角料则是碎银子;说非得这样大大小小混合着铰才行,要不爷爷奶奶在“那边”执个大票子破不开,想花也花不了,干着急……父亲话说的慢悠悠地,眼神温幽幽地,听着、看着,都觉意味深长。然我那时尚小,不甚懂得。直至后来大些了,才恍忽间明白,父亲和我(他的孩子)说那些话时,心里一定在想念着他的爹娘。想来,他能亲手为自己的父母铰纸钱,心里一定也甚是安慰的。那纸钱,概是阴阳两隔的亲人间可以最直接且真切联系的物什了。

那些铰好的纸钱,大大小小零零整整叠裹起来,用块小石头压在台阶前。父亲便扑扑身上的纸屑,转回屋里,将自己洗涮、收拾一新,再从碗橱里取些预先准备好吃食、果品、烟酒之类的东西,怀里慎重地端着抱着,便簌簌、簌簌地往村后的沙窝子里去了。穿过弯曲的村径,绕过一片海子,再越过几道沙梁,在一座长满酸溜溜草的半高沙丘上,住着他的大大(爹的意思)和妈妈。想象着,父亲一定长膝跪地,细致地为他的老父母烧钱、点烟、倒酒、盛饭;与他们说话、唠嗑、话日常;帮他们整一整“屋舍”,拔拔“舍前”“舍后”的荒草……

在农村,家里的女娃儿平素是不准上坟的。我真切地记得,自己只在结婚那年随父亲去过一次祖坟。回想那一日,天气薄薄地阴就着,欲晴不晴欲雨不雨的样子。空气湿漉漉地,内里不时横行着三丝五缕叫人打颤的凉风,吹得人额头直发紧。虽然我从未与他们谋过面,可跪在祖父母的坟头地上,看着那一个小小的土堆,看着那刻在石碑上熟悉的人名儿,看着那燃着的纸钱闪烁着微微星红的火焰,人的心里还是会凄凄地,泪水也是再努力也控制不住的。毕竟,一脉相承。毕竟,血浓于水。父亲不看我,也没落泪,一边用手拨弄着纸钱的碎屑,一边和爷爷奶奶拉着话。说,最小的孩子也大了,马上要成家了,大大妈妈看见,该高兴才对;还说,两位老人在那边要好好的,也要帮助帮助孩子们,叫她们一切都顺利,等等。我因紧张,感觉自己真的像是立在祖辈的面前一样,舌僵唇颤,一时里什么话也没说,也说不出。

待那厚厚地纸钱忽忽燃尽后,父亲起身,用手掌捧着些沙土,将坟头添了添,将周围的野干草撸了撸。我则立在一边,四下里瞧了瞧,瞥见左右沙凹里另有几处坟,也留有祭拜过物迹与灰痕。稍远处,还见有一座新坟,坟头的“引魂杆”还未倒呢。父亲说,那是九队某个老汉的,也姓杨,不过和咱们不是一家。父亲还和我说了很多的话,比平常多出很多。在返回的时候,天似乎逐渐放晴了,只是风更大了。一路上,又陆续遇到好些来往于沙窝子里的人,行色匆匆,真真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大多的时候,人一说起清明,心似乎就不由得要往那哀伤、悲戚的方面倚靠。实际上,清明亦是极富力量与生机的节令。我们那里的农村,就有“清明前后,安瓜种豆”之谚。记得每到临近清明之时,村里的大路小路上就开始拥挤不堪了,全是往田地里拉沙土拉粪肥的车。三轮车、四轮车、马车、骡子车,直将那路面“撑”得老宽,还不住腾起一股一股的黄土尘,蒙得人的眼也睁不开。清明之后,再过三五日,荒了一冬的田地里,就陆续有了戴帽子、围围巾的农民了,他们弯着腰,扬沙、撒粪、平地、打堰子。农忙的日子,就此也就拉开了序幕。

我一个女娃子,似乎从来不太关心大田地里的营生,倒对院子里的花池子、院子外的菜园子里的事乐于参与,也记得十分的牢靠。每到春暖了,清明一过,父亲必会抽两天时间,用以整饬打理花池与菜园子。父亲和了麦秸泥,将旧年里雨水冲损的花池壁重新抹光溜了,把红砖砌成的菱形花墙的缺裂处,推到了再葺葺;再将院子外那几分菜地里土松了,翻上几遍,接着撒埋些肥料,待等着天气日渐暖和起来,就开始种植各种蔬菜和花卉。

修葺园子,义不容辞是父亲之责,而小铲霍霍播种的,却定是母亲。当然,也少不得我的捣乱。牵牛花、凤仙花、鸡冠花、地雷花等各种花的种子,都是旧年里留下的,包在一个布包里。蔬菜的种子,则需年年买新的,旧种子即使播下,植株也长不好。而且,种作物是很有讲究的。得用小铲将土翻出潮湿的部分,翻拍的绵细松软,而后依次将那些籽籽撒下,复盖上些许土,轻拍几下,方可。另外,别看程序大抵差不多,实际上大有区别。什么种子,挖多深的土钵子,覆多少浮土,都是有讲究的。这些,我自然是不知道。可母亲却了如指掌。母亲还常说,清明之时的水气浓、阳气旺,种下的东西,将来长的欢实。

清明节气,每与寒食节,与阴历的三月三连在一起。唐人张说有诗曰:“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真真是这样的。每当寒食节一过,万物便陆续萌茵,花也渐次开了,鸟声也清脆了。而宋人周密《武林旧事》里又说:“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想来,在这样日暖、气清、风和、花放的时节,正是外出踏春的好时节。现下里不就有首歌这样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真个是的,每年一到清明节,一到三月三,人就会无端的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那放风筝的有趣故事。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什么风筝之类的玩具,不过也倒不缺玩耍的玩意儿,因哥哥很聪明,又手巧,总是会找来旧报纸、铁丝、针线、再熬上一锅稠稠的浆糊,自己盘膝扭腿的做风筝。由于材料有限,所以哥哥做出的风筝,样子很单一,还长的很丑陋,飞起来也笨拙。那风筝面儿,多是旧报纸裁夺的,多不过在上面用黑墨汁胡乱涂鸦些鸟翅膀之类的画。那风筝的线,也没有像现在那种钓鱼线,多是找旧的粗线绳挽很多遭结在一起的。这样的钱,总是皱巴巴的`,收放不能自如。这样的风筝,起飞的时候尤其难,人总得折腾了好几番,才能侥幸成功一次。不过,但凡有一次成功放飞,心内的懊恼便四散全无,就只剩下了快乐了。

后来,大约是上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的一次风筝赛。我所在的班级,早早的就偷着准备起来。浆糊、竹片儿、彩色纸,全体同学齐动手,最后做成一个庞然大物。赛前的一夜,紧张与期盼纠缠在一起,大约搞的许多同学都辗转难眠。隔日起来,只见个个眼睛都肿肿的,然比赛的劲头却丝毫不减。俗话说,有付出就有收获,那届风筝赛,最终我们得了冠军。依稀记得,风筝赛的赛场设在学校前面的大野地里,我们做的那只庞大多脚的蜈蚣风筝,在青草葱郁的田野里一飞冲天,一时里压倒了所有的小虾、小蝶、小燕,算得是拔了全校的头筹,引来无数人的啧啧赞叹。如今想来,那凭风放飞的,岂止是骄傲,岂止是自豪,恐怕更多还有那些一闪即逝的快乐时光吧。

前日,我步行路过东关新建设的小广场,见绿茵一地,松柏摇风,淡蓝的天空里,几团松散白云缓慢移动,数只色彩各异的风筝,挤身在那云团下,随风肆意舞摆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子,将手中的燕形风筝放的极好,一会上升,一会俯冲。那风筝在弦线的牵引下,实实像只真燕乘风来去、逆风起浮,样子看去很惬意。那男子身旁,有一妻一子。她们皆仰着头,快乐的喊着、笑着。那孩子,有张肉肉地可爱地脸,小身影时而拽着父亲的衣襟,时而又被挣脱,跑的气喘吁吁地。想那男子真是很了不起,用他的力所能及,正在努力给家人制造着幸福,制造着快乐。我看着,不觉呆住了,心里也不觉在暗语:“清明真好。”“春天真好。”

清明时节,除了祭祖、栽种,踏青、放风筝等一系列传统习俗外,最不该忘记的,怕要是“吃”之一事了。“吃”在清明,对于南方人,大约离不开“明前茶”、“清明螺”、“清明糰”之类。而单凭我的记忆,我们北方河套地域的农村人,在清明节前后,最热衷莫过于吃榆钱,吃春韭,吃开河鱼了。

北方气候冷,榆树在清明后至惊蛰前,才会陆续生出榆叶与榆钱来。榆钱是种子,初生时嫩绿嫩绿的,一串抱一串,密密匝匝缀满枝头。小娃儿们随便揪一把,就可放在嘴里嚼吃,甜甜地,凉凉地,很好吃。过去年间,人们惯吃榆钱,可以伴着白糖吃,可以和着米熬粥吃,可以和白面或玉米面蒸着窝窝吃。不过多是借以充饥的。现在的人们吃榆钱,多半是为了尝鲜,或为沾沾喜悦的春气。

除了榆钱,每年清明一过,旧年里留在菜园子里的韭菜宿根,不知哪天里,也就怒出新茎嫩叶了。早春里,头茬的韭菜最有味道。摘来切段儿,或炒鸡蛋,金黄配脆碧,色味俱佳。或与腌猪肉片儿,土豆丝儿合炒,在烙上几张葱花油饼子,就着吃,卷着吃,都好,都美味。最乡野最直接的吃法,就是洗一洗,甩甩水,就着稀饭、白皮大饼子吃,真是爽冽无比,可口无比。

当然,还有比春韭更美味的,是清明前后的开河鱼。开河鱼,最好吃莫过于鲤鱼与鲫鱼。开河的鲤鱼,因在冰层下养了一冬天,遂肉质特别肥厚、滑嫩,做糖醋鱼吃,味道极鲜极美。比之,开河鲫鱼则用家常炖法做最好,取六七两的鲫鱼若干条,洗净、去鳞,佐以干红椒、大葱、蒜瓣、姜片儿及醋、酱炝锅。水开入鱼,急火顿开,慢火煨汤,汤干即成。如此炖出的开河鲫鱼,肉筋、味鲜,特别有咂头。因自己的生日恰在此一时期,所以每年母亲都会为我炖开河鱼庆生,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老油条”了。如今算算,已经好些年未回过老家了,遂每逢清明节左右,就特别思鱼,特别思乡,也特别思亲。

白乐天有《长安早春旅怀》一诗,最能暗合像我这种旅居他乡之人绵绵迭迭的心情。其中,“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一句,写的最是好,十分的应景。罗列记忆,每年清明时节,或前或后,似乎就没有不下雨的时候。也就因了有这清明雨的滋润,桃才见红、柳才抽绿、梨花才泛着粉白,杨絮才漫天漫地的飞,世间的万物才复苏乍醒,有了勃勃生机。古书上说:清明节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你听,桐花一开,百花接踵,莺啼鸟鸣,雨落虹生,真乃一年里最明耀最鲜活的时候。然,春光易失,盛情难留。清明一过,再接连下上几场雨,花儿们开的就渐渐的不景气了。所以,现下里,乘着这绿未肥、红未瘦的清洁明朗之时,赶紧游园,看花,赏春吧!毕竟,人生能得几清明啊?

篇8:清明忆兄散文

清明忆兄散文

还是火光缭绕。

每当我看见这一切黑夜里的景象,我会不自觉地想起殡仪馆。也许那才是我们所有人的归宿。

人真的都是殊途同归的。不论你曾经走了多么长的路,到了多么远的地方。最后一样死去,被深埋到地下,享受千年万年的寂寞孤独。为什么我们生着的时候,和死了的时候,都是寂寞的。

这个人,他陪伴我走过了太长的路,二十年。他看着我一点点生长,我见证着他的心一点点老去。最后一年,最后一个月。他仍是握着我的手说,得好好的。没有他的二十岁,我一个人过得疼痛苍茫。一些人,存在的时候,我们都不懂得去珍惜。离开之后,后悔莫及。

我不可能去释怀,在我最为重要的年岁,他放下我的手,离我而去。到了我去不了的地方。他所有的血肉,都融成那么小的一个盒子。那么小,能否放得下他的心。

昨夜电视里讲了很多清明的故事。有人说,只要你愿意,闭上眼,你仍是能看见他,仍是能与他对话。我闭上眼,只有他年轻的容颜和弥留的微弱呼吸。原来我离他的心,是那么那么远。我从不曾去主动地了解,我不了解他。他那么坚强又倔强的一生。很多人说我像他。固执,要强。

人世沧桑,在这个温暖只是往昔的家庭里,我看见了太多血腥。离了他,我们就只是自己。没有谁再能撑起这个家庭的欢笑,连眼泪都没有地方蒸发。

我一直以为离开了他,这个家,就是失去了所有。他的离开究竟是带走了什么,如果他不曾离开,一切必定是另一个结局。全家人的亲密和热闹里,我真的很想问问他,为什么就要抛弃我们这样离开。

为什么,不能等到我们慢慢变老,为什么不能等我骄傲地说你今年八十岁啦。

除了我,只有我。

只有我,他还没来得及微笑骄傲,就说了再见。他就让我这样背负着他所有的希冀行走,不给我任何坚持的力量。

只有我,让他这样抛弃在这个我丝毫没有眷恋的世界。

我从来都没有,生的眷恋。亦是从来,不惧怕死亡。生活和死亡,对我来说,不过是清醒和沉睡的分别。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早已经去了。留下的全部都是残骸。没有谁再能像他一样疼爱我,对我怀抱最大的希冀。你们所看到的那样温暖的我,全部都是空虚的壳。我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就是从二十岁起,从失去他起。

以后我也会在繁华脏乱的都市里漂泊,孤独无依。在那些钢筋森林里行走,没有什么感情。以后,我也会抱着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书本,穿梭一个又一个城市的界限,为了谋生和存在。我会想起,最初只有他及家人给了我对家的喜爱和憧憬。在他离开之后,我对那里的所有幻想全部打破。那一年的家庭留给我太深的回忆。唯独是他,我不愿意提起。

我不想提起那段守在他病床旁边微笑的时光。他是那样艰难的对我微笑着,用他年轻但无力的手,握住我的。叫我的小名,告诉我他并不痛苦。告诉我别哭。

再也不会有谁能够那样坚定有力地握住我的手,要我别哭。

不是劝慰,而是命令。

我们家的人,应该都是要坚强的。永存于心的信念,我想他是要我做坚强的女子。然而我竟是这样早的就辜负了他的愿望。

抽屉里有他临死前的一年所写的.日记。我知道,除了那些他其实已经给了我很多很多的东西,还有这一样。他看不到我出嫁的那一天。我有他当做宝贝一样留给我的糖果,其实是很常见的那一种。我没吃。即便是十年之后,那还是他给我的糖果,他给我的甜。

我无法忘记,那炎热的夏天,而他一身的冰凉。

我除了那一声暗念,连呼喊都没有声音。那一刻我还是失了声。除了眼泪,只剩沉默。

我想摔掉所有的愤怒只因为失去,我想奔跑直到晕倒只因为疼惜。

真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就不再回来。

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连一句再见都没有说,就已经没有力气。这一生的苦,他还没说完,就已经离开。我除了沉默,别无他法。我只是跪下,良久无言。我忘记了,是怎样红着眼睛忍着眼泪送走一批一批吊慰的人。一遍一遍的听他们说节哀,一遍一遍说谢谢。我忘记了,我是如何坚强得不掉泪径自沉默了三天。我失去了陪伴他一生的人。我失去了从出生就一直在身边的人。我知道,我们终会失去。但我从来没想过我们是这样快,就失去了这么多。

他冰凉的手脚,他那年轻但沧桑的眼,他静止的呼吸。我想见他最后一面,他安详地躺在棺里,面色红润,甚至有一点点微笑。我以为那是幻觉。我还想去摸摸他的脸。她们都说,他真的已经去了,我们都要接受。

那一刻我终于放声大哭。我终于哭出声响,因为他去了另一个,我到不了的地方。那是一个我明知道就是咫尺却感觉不到的地方。这样的他,我只是很想去疼他,如果来得及,我是多么想再牵他的手散步,握他的手。我只是很想去疼他,在我明白了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他终于不再回来以后。

我走到了一个悲伤的境地,只因为我知道我不能再悲伤。背着他的梦,一步步走下去,一直向前。然而我只是还想在这个时候,好好地放声哭一场。仿若他还没有离去,他抚我的背,用沉稳而坚定的声音说,别哭,你不能哭。仿若他还能一转身就把我护在身后,替我遮挡这世界所有的风和雨。

真的,我仿佛看见一个振翅的天使向我走来,只是那双眼的红映得天空如火般灿烂……

后记: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清明,我会有如此的疼痛感。我却真真切切的有一次感觉的,在我的二十一岁开始,我没有他,我失去他。那些有家人陪伴的日子,那么远了。每次还会看见爸爸沧老的背影,只是忘记了寻觅一个,哥哥的影子。

篇9:清明忆奶奶散文

清明忆奶奶散文

(一)

清明节快到了,连续几夜都梦见了奶奶。梦里的她,依旧穿着那件灰白色的对襟袄,清瘦的面容,满头银发被风微微拂起,站在那儿朝着我慈祥地微笑。我大声地喊“奶奶!……”然后欲飞奔过去抱住她,我想告诉她,我想她了,很想,很想。但怎么也喊不出声,用尽全力也迈不动半步。夜半醒来,皎洁的月光泻进屋子,泪水顺着耳根已经濡湿枕巾……

在童年记忆中,奶奶是陪伴我最多的亲人。我是家里的二姑娘,与弟弟相差三岁,在弟弟出生之前,父母害怕应付不过来,就把我托付给奶奶照顾,吃穿住行,寸步不离。可以说,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小时候,我和姐姐一直跟着奶奶睡,晚上,姐姐一个人盖一床被子,我和奶奶同盖一床,我就睡在奶奶的脚头。数九寒天,冰天雪地,屋子里即使有个烧稀煤的土炉子,也无济于事。睡在被窝里久久暖不热,奶奶就把我的一双冰凉的小脚抱到她的怀里,然后听着她讲了许多遍的故事进入甜甜的梦乡。

上了中学之后,每周从学校回来要洗衣裳。那时候我们这儿用水很不方便,每天吃的、用的水都要到一里之外去挑,洗衣裳也要到水池那儿。那一年冬天特别寒冷,我和奶奶端了衣服去水池上洗,我手刚伸到冰冷的水中就缩了回来。奶奶把我拉到一边,寒风呼啸,我站在旁边冻得直打哆嗦,奶奶的一双手冻得通红,在冰冷刺骨的水中为我洗着一件件衣裳。

每周回来一次,周末奶奶总是做好了饭菜等着我。学校伙食差,每次临走时,奶奶都会炒好菜,装在罐头瓶子里给我带上,还有奶奶亲手烙的饼。当时条件有限,带的菜也就是炒土豆丝与霍菜,而那菜就着烙饼,吃起来真叫一个香,至今回味无穷。

自奶奶去世之后,在街头买过无数张品种繁多、味道不一的饼,甜的,咸的,果酱的,豆沙的,葱花的,油酥的。可是,我再也寻不着能够超越当年那熟悉味道的香。

前两日与弟弟忆起奶奶,回味她老人家曾经做的菜盒子,弟弟颇有感触地说:“如今街上买的菜盒子就是吃不出味儿,姐,你说奶奶当年做的菜盒子,无论是萝卜馅,还是韭菜粉条馅的,又香又软,味道咋就那么的正宗呢?若是现在咱也能掌握奶奶做饼子的技术,在街上的任意一处开家煎饼店,生意保准火爆。”我听后笑了,心头掠过缕缕难以言说的感伤。也许我们所眷恋的,是留在时光深处的那种无可替代的爱的味道,奶奶已经不在了,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再寻到那相同的味道呢?

(二)

参加了工作之后,当时我的.工资一个月仅仅35块,小姑娘家领了钱必定是想添些衣物与生活用品那些的,所以外出监考,开会,一向也舍不得花钱。奶奶心疼我,每次都是估量好了时间,做好饭在门口等着我回来。我骑着自行车,老远就能瞧见奶奶站在门口的大柿树下朝着路上张望,见到我,赶紧跑回家给我下面条。

奶奶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容,一头银发齐整整地梳到脑后挽成一个头疙瘩,然后用头网网住,非常利落。记忆中,炎炎夏日,六月如火,奶奶头上总是顶着一块蘸了水的方形手巾在灶台做饭,一阵忙碌之后,可口的饭菜就上了桌。由于奶奶操持家务一向能干利落,父母亲从地里一回来就能吃上现成的饭菜。奶奶的一生,围着锅台忙忙碌碌,为我们做了一辈子的饭菜。

奶奶经常给我们讲起光绪三年全国各地闹旱灾、虫灾的故事,当时她们把树皮和野菜都吃光了,整整一年没见过五谷的面,各处人吃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她是从那些艰难岁月里过来的人,所以过日子非常节俭。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年天气干旱,奶奶说:“天气红炎炎的,咱家好几口人吃饭呢,粮食可得节省着些……”她想方设法往白面里面掺了玉米面蒸馍,煮玉米面饼子,煮玉米粥,曾经受过那个年代没有吃喝的熬煎,就怕我们由于收成不好再挨饿。

奶奶成年几乎不出门,任劳任怨地守护着我们这个家。平时舍不得花钱,但是每当留意到勤俭的奶奶用针线缝织她那有点破漏的头网子时,外出的时候,我就顺带着给她捎回来两个,一并捎回来的还有奶奶每天扎裤脚口的白腿带。这时,奶奶总是会埋怨我的破费,我笑着说:“奶奶,那不值几个钱的,再说了,给您花钱,我乐意。”然后奶奶就乐呵着接受了我的孝心。

跟着奶奶一住就是二十几年,结婚那天,与奶奶难分难舍。拉着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奶奶也舍不得我,不住地抹眼泪。

还好,结婚后,我依然留在娘家村子的小学任教,距离家不算远,我就经常可以回家看看她老人家,顺便给她带些稀罕的东西。只是由于当时条件不太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婚后每逢节里节气,我们回家时,老远就能看到奶奶微微佝偻着身子,站在门口的大柿树下张望。她看到我们,张着没牙的嘴巴,脸上一下子乐开了花。把我们迎进屋里,她就忙活着给我们张罗饭,我和姐姐也一起帮忙。饭菜端上桌,奶奶只瞧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只顾瞅着我们笑,自己却忘了动筷子。

(三)

结婚的第二年,我就报名到县进修校学习,县城距离我们那有十多里地,路也不好走,每天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每天早出晚归地去上课,非常辛苦,很少有时间、有精力再去看望她老人家。

殊不知,在这期间,奶奶突然病倒了,一向勤劳能干的奶奶再也不能下地了,我每次赶着去看她时,她都会哭,每次看到她流泪,我的心也会随之疼痛。终于,她还是没能熬到我进修校毕业就离开了,那年,奶奶七十八岁。

那天下午,我上课回来,家里主要的亲戚都来了,父亲告诉我说奶奶快不行了。我的腿似灌了铅般沉重,一步步移进屋子,他们已经为奶奶擦洗了身子,穿上了入棺的衣服。只见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只有微微呼出的气息,而已经没有了回气。

我趴在奶奶的床前,握着她尚有一息体温的手,声嘶力竭地喊道:“奶奶!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即刻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抬起头,我看到,奶奶的眼角滚落出一滴泪。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神志清晰,她听见了我的呼喊,她无法丢下我们,只是她已无法发声,她的眼睛已没有了光,然后她的头一沉,我感受到握着她的指尖逐渐冰凉……

这一眼,竟是诀别!她走了,我慈爱的奶奶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她一直支撑着,等到我回来了之后,却永远地离开了我。在她离开后的那些日子里,我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陷入无边的沉默,我不敢想起她,眼前却都是她的影子,然后是止不住的泪无声奔涌。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从此,我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

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奶奶却走了,每当家里买了好吃的总会想起奶奶,想到,她老人家要是现在还在该有多好。当年由于上进修校没能在她最后的时刻好好地尽孝,这是留给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常常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该有多好。

家乡的传统孙女不能给奶奶上坟,但是我无法做到。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如约前去看望奶奶。

到如今,奶奶已经离开整整二十年了。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到了这个怀念的季节,今天,我又来到了奶奶的坟前,一g黄土,地下静静躺着我亲爱的奶奶。“奶奶,我来看你了!”哽咽着,跪在地,一句话未出口,泪已成行。雨凄凄,风萧萧,不知天国的奶奶,您可能听见我的呼唤?可知我对您的思念?

篇10:记叙散文:忆清明

记叙散文:忆清明

三月的春风拂面而来,如同少女的芊芊玉手,唤醒了隐居的小草,一片暗绿洒落满地。

婀娜的柳枝,舒展着几片绿叶,淑女般含羞,几分窈窕、几分妖娆!

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气息,夹杂着青草味儿,似杯水茶香沁人心脾,如举世美酒醇香怡人!

路边偶尔走过几位过客,行色匆匆,或提着纸钱、或拿着佛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没有纷纷细雨,然而,匆匆路人,同样勾起了我对儿时清明节的回忆!

从我记事开始,每逢清明节,父亲早早地做好纸钱和长条纸,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姑姑的到来。姑姑到家后,便和父亲一起带着我们弟兄,前往坟地。

坟地依着大山,在老家的一片名叫 “苍蝇屲”的黄土坡上,坟地周围,长满了沙棘林,一棵百年古柳,守候在坟地旁!黄土地下,隐居着我的两位爷爷和两位奶奶!先逝的.爷爷奶奶,是父亲的生父生母,在父亲三岁时,爷爷奶奶就丢下了父亲撒手西去,过起了隐居生活!三尺厚土,隔绝了父亲撕心裂肺的啼哭……!后逝的爷爷奶奶,是收养父亲的养父养母!他们不仅养育了父亲,而且陪伴着我们弟兄度过了几年的童年生活。三位姑姑和父亲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因共同度过了挨饿的死亡线,那种浓于水的亲情,伴随着岁月不断沉淀,越来越浓!因此,每逢清明节,姑姑没有到来,父亲是不会提前上坟的!

岁月,惨淡了父亲的悲伤,远去了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但每次清明节上坟,父亲的表情显得格外的肃然和沉闷!每每此时,姑姑就没完没了地给我们讲起她和父亲小时候的故事,诉说着陈年往事!姑姑的唠叨,成为每年上坟路上不可缺少的伴奏曲……

到坟地,一般都是我们弟兄将长条纸插入黄土坟堆上,然后跟着父亲和姑姑叩头、焚烧纸钱,每次在焚烧纸钱的火光中,我的思绪伴随着清风卷起的纸钱灰烬,追忆起长胡子的爷爷背着弟弟、牵着我和哥哥在村子里晃荡的身影……

成年后,我们一个个离开了父母,两位姑姑也隐居在了黄土之下,三姑因年岁已高,无法前往坟地,然而,父亲依然风雨无阻,带着纸钱、佛香、带着三姑寄给爷爷奶奶的装满冥币的“邮包”(用纸糊一个信封,装满冥币并写上去世的亲人XXX收讫),独自到坟地,面对隐居在黄土之下的长辈,履行着晚辈的虔诚与孝敬……

一丝春分吹来,撩起芊芊柳枝,轻打在我的脸上,唤醒了我追忆的思绪!于是拿起手机,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的另一头,父亲正准备上坟的纸钱!我哽咽着,一串串泪水,无声地洒落,融入了满地的绿……

篇11:清明忆祖母散文

文﹨易格滋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年年岁岁,那个坡地上的蒲公英总是如期盛开。”那个坡地,就是我祖母和祖父的墓地。在我的老家,江汉平原易氏家族聚住的地方,蒲公英又名婆婆丁。家乡人称祖母为婆婆,婆婆丁,若按汉语的语意指引,那么大地上的蒲公英就是婆婆的魂魄所化了。我在孩提时,读过一首诗,是纪念某位诗人的,题目似乎是大地之子。诗作者把他赞美的人比作蒲公英,又把蒲公英赞誉为大地之子。蒲公英金色的花期过后,就头顶一颗绒球,这颗绒球就是蒲公英的种子。八十年代的配乐散文诗是这样吟咏的,风啊风,请把它们送一送。待到明年三四月,遍地开满蒲公英。

每年春天,家乡的田间地头,坡地路边,蒲公英安静地开成一片,那纯粹得带着金属质感的黄色,仿佛接受过天国佛光的沐浴。不然,那小小的花儿,怎么会那么凄美,令人动容。我每次只要凝视它,泪水就忍不住地涌出双眼。

我常常想,这些来到我眼前的蒲公英,或者说,我在不同的地域停住脚步,弯下身子去亲近蒲公英,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不是药学家,不懂得它的药学价值,从实用的角度看,我没必要研究它。我也不是诗人,从美学和文学的角度审视,我也似乎不必对它特别钟情。然而,在我的记忆库里,却储存了很多关于蒲公英的记忆。我甚至猜想过,如果前世今生说成立,那么这些现存于我大脑的蒲公英,是不是在我前世就有了呢?我凝视它们那紧紧贴地生长的叶子,小小的身躯,挤挤挨挨地连或一片,那一朵朵绽放的小黄花,象一双双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它们一定看到了我脸上挂着的风霜,我相信它们感觉到了我脚步的匆忙和呼吸的粗重,它们甚至窥见了我内心的迷惑和躁动不安。这些躁动,不完全是欲望所致,不安也非我所独有。我听见它们对我说,孩子,你要宁静。我对它们说,是的。我一遍遍地告诫自己,要宁静。我还听见它们对我说,你自幼就是一个忧伤的孩子,常常哭。小时在太阳下哭,长大后在角落里哭,如今在深黑的暗夜里流泪。最后我听见它们长长的叹息,是啊,人世间原本就是忧伤的。

一百年前,江汉平原上的蒲公英开过后,南洋风开始吹起来。我英俊聪慧的祖父正在他的宅院里挥剪裁衣,抬头忽见门口有一双黑亮的眼睛看着他,祖父愣了一下,看着倚门的女子,高挑的身材,宽阔的前额上一抹刘海和着汗水覆盖在眉际,略高的眉骨衬托出她深潭似的双眼。我忠厚的祖父,放下手中的活计,忙迎女子进屋,让座倒茶,将家中的可口食物拿给她吃,女子安静地吃完,便与我祖父讲起她的遭遇,他们就象前世失散的亲人,历经千难万劫相逢在此刻。祖父知道了,女子祖藉天门,汉江发大水决堤,她的家乡顿成汪洋,田地房屋被洪水冲毁,她被滔滔洪水追赶着一路狂奔,总算活下一条命,女子靠着会唱三梆鼓沿途乞讨流落到此,祖父听得泪流满面,安排女子住下。一年后,当蒲公英再次开满平原大地的时节,他们成亲了。她就是我的祖母。她叫张秀英。当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诞生满月后,英俊的祖父和我美丽的祖母,怀抱着他们的儿子踏上去天门的寻亲路,他们穿云梦,过应城,双脚走肿了,鞋底磨穿了,终于到达天门的地界皂市,一路寻访到祖母的娘家,那次大水中幸存的人告诉他们,自汉江决堤日,家乡人再也没有看见祖母的一个亲人。祖母抱着她的孩子,再也无法安静,坐在汉江边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场。二十多年前,我父亲和母亲在京山县做生豆芽的小营生,我在一个星期天去京山看他们,汽车在皂市停下来,我看见路旁的单位招牌上写着天门两字,这是天门啊,我祖母的家乡!汽车里上上下下的人,和街头攒动的人流里,会不会有我祖母幸存的娘家亲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头次寻亲未果的两年后,我的祖母仍然满怀希望,再次徒步天门,依然未有亲人的任何音信。祖母于是在我家乡府河对面的张家湾,寻了一个厚道的张姓人家认了干亲,从此,张家湾就是祖母的娘家了,我的祖父和祖母,也可按家乡的风俗,在大年的初三,拖儿带女去张家湾拜年,他们人生中的亲情缺憾得以些许补偿。娘亲的失散,在祖母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创伤,晚年的祖母,曾用三梆鼓唱道,汉江大水哎,大不该,爷娘一去不回来。娘家门前有柳树,娘家栀子五月开。柳树叶儿年年绿呀,栀子花儿年年开,我想爷娘哎,梦里来。

青年时代,我曾一闪念地想过,去完成祖母寻亲的遗愿,但是事过近百年,时代变迁,而祖母娘家又是寻常百姓人家,无任何线索可寻,只有作罢。只是在我以后的谋生路上,每次走过天门,心中总会翻腾一阵子。可见宗脉情怀是血液里的东西,与生俱来。

祖父凭借一手裁剪佳艺,日夜劳作,积累了一些财富,他把攒下的银两买田置地造屋。就象当下的人们买房增值保值一样。十余年间,祖父祖母已置地近二十亩,而祖父是基本没有功夫去耕耘和管理这些田地的,他闻鸡而起,夜半才歇,永远有乡亲们裁剪缝制不完的衣裳。近二十亩田地的经营担子,全落在祖母的肩上,好在祖母身材高大,江汉平原的五谷杂粮也使她变成一个壮实的妇人。祖母只在农忙时节请些乡亲充当短工,日常农事基本上亲力亲为。

祖父和祖母生育了四男四女。三男四女皆被天花,麻疹,伤寒夺去性命,只幸存下我父亲。祖母为此哭瞎双眼。祖父也在历遭磨难后顿悟人生,他把大片大片的田地无偿赠送给贫穷的乡邻们,只留下几亩口粮田。祖母三十六岁时双目失明,祖父在这一年,莫名的大病了一场,痊愈后请了木匠,精心打制了两口杉木棺材,以备他和祖母身后之用,我现在想来,百年前的祖父和祖母,在他们正当中年时,却已悟透财富和生死。这一年,祖母下决心吃素向佛。直到三十六年后的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离开这个世界。祖母从未再吃过晕腥,祖母更加寡言少语,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屋子的一角,嘴唇嚅动着,象两片秋风中的树叶儿,她在心里向菩萨诉说自己的心事。

祖母是旧时裹足失败的女子,她那双受过伤害的脚,在她三十六岁前,没有一天离开过泥土,晚年时祖母对我说,那大片田地里的庄稼禾苗,没有哪一株不是她用手抚摸着生长,直到成熟,归仓。我相信,那一寸寸泥土里都保留着祖母的足温。

祖母的那双手,我至今还记得。尽管我无法用汉字准确地对它进行描述,但是我甚至可以画出那双手的形状和手掌上的纹络。我七岁时,到两里外的凤凰砦小学读书,祖母坐在屋檐下的荫凉处,直到我放学归家,远远地看到她,依然保持着我离开她时的坐姿,那是怎样的姿势呢,让我现在描述一下,祖母一生基本是穿黑色土布衣裤的,她的衣服都是祖父给她量身定制的,十分合体。直到晚年也是这样。她端座在一把杨树木椅上,尽管椅子有着靠背,但是祖母的背总是离椅子靠背保持两公分距离,她一只脚伸到屋檐外的太阳光下,另一只脚缩在檐荫里,她拇指和食指的指尖不停地拨弄着一串红佛珠,嘴唇依然嚅动着喃喃自语。祖母在阳光下的脚会随着光影的`变化感知时间,她能大体判断出一天中的每个时段。

祖母能从由远而近的脚步声,准确分辩她的亲人。有一回,我有意把脚步踩踏得极重,来到她身边,她开口说,毛啊,你放文气些,走路不能有匪气。毛是祖父给我起的乳名。又一回,我在离她不远处,开始踮起脚尖向她走来,她又说,毛啊,你走路别鬼里鬼气哩,这象小偷去偷人家东西,不好,以后别这样走。男儿家走要有走相,站要有站相,学好规矩,以后才能顶天立地。我辩解说,婆婆,我不是要这样走路,我是想试试你,能不能听出是我回来了。祖母一把将我拉到她身边,那双敲打过三梆鼓的手,那双侍弄庄稼和泥土一辈子的手,那双哺育了八个儿女的手,那双和我祖父一起把家族命运推向高潮,而今又跌入谷底的手,我的在黑暗中活了半辈子的祖母的双手,从我的发梢抚摸到我的脚。祖母没有了双眼,她看不到她的孙子的面容,但她用双手看到了。祖母颤抖着手拉我坐在身边,哆嗦着说,毛啊,记得要多读书,以后才能走四方。来,婆婆给你唱支歌,七岁伢,穿红鞋,摇脚摆手上学来,先生先生不打我,我要回家吃了妈妈再来。妈妈在此念去声,即奶水。祖母唱完,握住我的小手说,你没有在先生那里调皮吧?四十多年后,我一遍遍向我的孩子们讲述这一段往事,我希望她们记住祖训。

我亲爱的祖母张秀英,辞世三十九年了。历经漫长的岁月打磨,我已经变成一个沧桑的男人。在我人生遭受挫折时,我常常想起祖母那一双手的温暖,它象寒夜里的炭火,又象雾海中的灯塔。

二0十一年清明节,那片坡地的蒲公英静静地开成一片。家乡兴起工业化浪潮,祖母的坟墓将迁往十里外的一处荒岗。我挖开祖母的墓,找不到祖母的一块骨殖。祖母已化作泥土,成为大地的一部分,坟墓四周,密密地盛开着金色的蒲公英,祖母,那一朵最大的黄花是你吗?围绕在你身边的那些稍小的黄花,是我的伯伯和姑姑们吗?

这里,在不久的某一天,将建设一座工厂,或者被某人圈起一个大院子闲置着,或者修建一个什么楼盘。但是地面必是生冷如铁的水泥,天空已将被工业和化学元素浓墨重彩的涂抹,蒲公英,你这大地的孩子,从此消失了。

我听见,那个被人们久久遗忘的诗人,在岁月的深处,忧伤地吟哦,风啊风,请把它们送一送。待到明年三四月,遍地开满蒲公英!

2014年4月7日夜于孝感

亲,你听抒情散文

现代人写端午节的诗歌

写景抒情散文文章

送给女朋友的中秋节祝福短信

经典的中秋祝福短信

忆亲人迎国庆作文400字

清明时节念亲恩散文

经典中秋短信祝福参考

写景的文章六年级范文

写景文章

清明忆亲的散文
《清明忆亲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清明忆亲的散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清明悼念姥姥的散文2023-08-14

写景的文章范文400字2022-05-02

给亲人的中秋节祝福语2022-05-07

“缅怀先辈,学会感恩”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2023-09-09

朋友亲人中秋节祝福语2023-01-17

高中作文月亮的美800字2022-08-06

没有血缘的亲情散文2022-09-29

歌颂老师的散文2022-12-18

歌颂奉献的散文2022-12-11

清明节活动方案-扫墓活动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