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推荐5篇)由网友“qianshandu200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实际上,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在化学课本中《氮和磷》一节有这样的练习:“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水面上升至容积的约2/3处……”事实上由于收集的气体中常常含有NO等物质,存在副反应NO2+NO+H2O===2HNO2,实际水面上升要远远大于试管体积的2/3。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这就是我平时教学中的一点积累。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还会有跟多的教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探讨!
《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篇2: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任胜利
稀土高新区第三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0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篇3: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任胜利
稀土高新区第三中学内蒙古包头014000
【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课堂演示还是学生实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一些与预料的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其中有颜色变化的异常,生成物气味的异常,事故发生的异常等等。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篇4: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异常现象
【摘 要】 本文总结归纳和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出现异常现象的常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在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使实验异常现象变废为宝进行综合利用。
【关键词】 化学实验;现象异常;成因;利用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实际的课堂中,不管是学生的探究式实验,还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常会出现“异常”现象。
然而,我们有些老师不善于把握这样的机会,例如,当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异常而询问老师时,为了不让学生耽误课堂时间而对学生提出的疑惑也就敷衍过去,并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寻找改进的办法;有时在演示实验不成功时表现得比较慌乱,或者故作镇静闷头重做,或者承诺以后补做,甚至“指鹿为马”搪塞过去,显然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化学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抓住这种机遇,使之变为教学中的有利因素,让异常实验对化学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如在做原电池实验时,在观察到除了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以外,作为负极的锌片上也会有较多的气泡生成。
这种现象是由于锌片不纯,含有C、Fe等杂质且金属表面粗糙,容易产生微小电池而使氢的超电压减小,最终使得一部分氢气在锌表面析出。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
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
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比如在检验Na2SO3中的SO32-离子时,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加入稀HCl后,产生可以使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
但是无论HCl量多少,试管中始终会有少量白色沉淀无法溶解。
实际上,由于SO32-离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氧化成Na2SO4,所以看见有不溶于HCl的沉淀也就不足为奇了。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
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
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
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例如高中化学《氮和磷》一节有这样的练习:“用大试管收集一试管NO2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不久看到试管里红棕色气体消失,水面上升至容积的约2/3处……”事实上由于收集的气体中常常含有NO等物质,存在副反应NO2+NO+H2O===2HNO2,实际水面上升要远远大于试管体积的2/3。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
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
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2.利用异常现象,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只要学生留心观察实验过程,注意捕捉奇特的变化,就可以发现许多实验异常现象,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探究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发现。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对见怪不怪的现象着手探究、发现问题。
中学化学中异常现象很多,其中很多异常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探究的极好材料。
再例如:在探究钠与氧气燃烧的试验时,我们会发现除了淡黄色物质生成,还有一些黑色物质生成。
此时适时引导学生黑色物质碳的成因:①钠表面的煤油没擦干,而与氧气反应。
②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③酒精灯中挥发出来的酒精与空气反应。
三、总结
实验的异常现象的原因由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说教获得解释,而是由自己亲身体验,通过一系列的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获得,这不仅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挖掘,而且心理上得到满足,获得成功体验,增进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程中已经广泛被采用,但是,探究素材的选取决定了探究活动能否得到学生的欢迎,更关系到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化学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如果没有正确对待,灵活处理,也会影响学生能力发展。
篇5:浅谈如何在试验教学中凸显化学素质教育
浅谈如何在试验教学中凸显化学素质教育
试验和试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试验技能,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这势必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大力倡导并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试验教学并在试验教学中凸显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 者:尹廷坤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山东,东明,2745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试验 试验教学 仪器★ 化验室管理制度
【浅谈化学试验中的异常现象(推荐5篇)】相关文章:
工地试验室的工作总结2022-08-26
生物化学论文2023-02-01
实验总结怎么写2022-08-14
公路工程的职称论文2023-02-10
化验室述职报告2023-06-13
谈实验异常设置对实验教学的甄别作用论文2022-05-30
生物化学的论文2022-05-02
企业化验工作总结2023-05-23
常规实验室规章制度2022-04-30
风电场工作总结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