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精选7篇)由网友“xwt305”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 绝对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 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 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 方法 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 差异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 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 泰国美南河平原 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 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 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 水田广布 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 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 小农经济 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 自己农业 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 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篇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地理教案
学案导学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
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
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
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区位变化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地区泰国美南河平原澳大利亚南部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
社会经济条件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水平低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
生产状况
农业景观水田广布牧场和麦地广阔
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大规模家庭农产
产品用途自己农业商品农业
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二、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特点
生产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
地域化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大令彭蒂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基地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己为主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条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产需求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地食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促进商品量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历史19世纪后横贯东西的大铁路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
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
生产特点专业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
区域化
发展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
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8、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
分布亚洲季风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
区位条件①水特条件优越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
③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④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
⑤种植历史悠久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地广人稀
⑤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主要特征①小农经营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①家庭农场经营
②生产规模大
③商品率高
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品高
相同点都是以种植业为主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自然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是以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
措施作用
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
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区位优势:发展措施: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交通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发达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区委要求由于牛奶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还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
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
1、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
饲料因素西欧地形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
乳畜业温和湿润人工为主人口密集地区奶牛牛奶及奶制品高本地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天然为主地广人稀地区牛、羊肉、皮、毛较高外地为主
章末总结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发达地区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气候光热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产量关系密切光热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东部季风区内光热和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号么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合谷、湖畔、山麓地带西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地区
地形平原――耕作业,地平土厚,有利于实现税利化和机械化生产;山区――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
土壤肥沃的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紫色土
2、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类型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季风水田农业东亚、东南亚、西亚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商品谷物农业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工业发达、科技先进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大牧场放牧业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乳畜业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市场、饲料供应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与圈羊相结合动物疫病的防治
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篇3: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二地理第4章教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必修二地理第4章教案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阅读思考)(处理流程:先让学生阅读→教师出示归纳表,并做适当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读材料和图,并分析、讲解)请同学们阅读P60“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读P60图4.5“每冶炼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并思考:①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是什么?(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②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什么会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一方面,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减少;另一方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应用,使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的'生产成本比例不断下降。因此,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灵活,更多趋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
(过渡)此外,社会因素如政府政策、决策者的行为等,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这也是 我们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重点掌握。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要明确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制宜,具体分析。其中,影响区位选择的这些区位因素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同时了解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中,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和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经济目的)
4、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导向类型:
导向类型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
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
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
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 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 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
(2)结果: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环境
(3)政策、决策者行为
篇4:高中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测试及答案
1.读“某种工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组工厂之间生产协作关系十分密切的是( )
A.钢铁厂与棉纺织厂 B.化工厂与自行车厂
C.电子元件厂与无线电厂 D.冶金厂与服装厂
3.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发展水果罐头加工工业、制糖工业、化学工业时,应首先考虑消费市场
B.世界工业布局都是由集中趋向分散
C.攀枝花、重庆、贵阳、武汉、兰州、金昌、西安等工业中心,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D.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应用以及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4.工业企业:①电子工业②家具制造③石油加工④普通服装厂⑤印刷厂⑥甜菜制糖⑦水泥厂⑧有色冶金,其布局主导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考虑劳动力因素的'有:①⑤⑥
B. 按接近原料产地的有:③④⑥⑦
C. 按接近能源供应地的有:③④⑧
D.按接近消费市场的有:②③⑤
5.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6.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市场导向型的是( )
A. 炼铝厂 B. 啤酒厂 C. 制糖厂 D.普通服装制造厂
读下图,判断7―10题。
7.图中属新兴工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20世纪50年代以后,图中①工业区开始衰落,下列关于衰落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结构单一
B.劳动力素质下降
C.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D.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9.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图中③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和东南 B.西北和西南 C.西北和东南 D.东北和西南
10.图中①工业区所在地区,内河航运发达,关于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平稳 B.水量丰富,变化较大
C.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D.运河沟通,河网稠密
11.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煤炭→铁矿石→港口
B.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
C.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D.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12.下列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低的是( )
A.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D.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13.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14.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15.下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图中A、B、C、D、E五个地点选择,并说明理由。
⑴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⑵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⑶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⑷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1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甲地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显著,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500米以上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地形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
⑶丙、丁两城均是该国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其中丙城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与丁城钢铁工业兴起条件相似的著名钢铁工业城市(区)是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城市或工业区)。
⑷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记答案
⑴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⑵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⑶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⑷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1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甲地气候的________(大陆性或海洋性)显著,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500米以上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地形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
⑶丙、丁两城均是该国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其中丙城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与丁城钢铁工业兴起条件相似的`著名钢铁工业城市(区)是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城市或工业区)。
⑷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记答案
1.D 2.C 3.D 4.D 5.D 6.B 7.D8.B9.C10.B11.D 12.D13.A14.B
15.⑴E 位于郊区并接近铁路,便于运入煤炭 ;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⑵C 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 ⑶B 处在河流下游,污水不会影响市区的水源 ⑷A 位于居民区,便于就近销售产品和职工上班
16.(1)大陆性 距离海洋较远 (2)阿巴拉契亚山脉 煤 (3)接近铁矿产地(五大湖西部铁矿资源丰富),五大湖便利的交通,接近消费市场。英国 伯明翰 (4)乳畜产品 接近消费市场。
篇7:高三地理《城市地域结构与规划》的教案
[考纲要求]
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
[知识精讲]
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作用有: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集中式: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优点是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组团式: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相互之间不相连属,而是有一定距离。这样用地显得较为分散,各片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条带式或放射状。受特定条件的制约,城市沿主要交通道路发展而形成。这种类型的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两个方向,而且运距很长。但是这种格局可以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1)成因: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也各不相同,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划分:无明确界线,区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住宅区
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工业革命前居住单元与劳动单元混杂布置,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工,工业革命后形成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联系,高级
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特大城市为了疏散过密的人口和工业,在距母城比较远的交通干线兴建卫星城,
使得一些职工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分离,他们在母城上班,却生活在卫星城的
居民点内
(4)商业区
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区位需求是有便捷的交通,只有便捷的交通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入口,所以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特征: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茂密;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5)工业区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意义: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强。集聚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展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运输量大)
(6)其他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有些城市还有行政区和文化区,而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小,或是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功能区
3.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上海中心商务区的形
成)
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高级住宅区位置的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通达度
社会因素: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4.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地位和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合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能力训练]
读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对门槛人口的正确理解是()
A.不同行业的门槛人口一定不会相同
B.相同行业的门槛人口一定会相同
C.OR1是门槛人口的分布界限
D.小于OR1经营者获利很少,勉强生存
2.从金额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可看出()
A.R1―R2是该店实际服务人口或服务范围
B.R1―R2服务范围扩大,但经营者的收入增加不多
C.R2―R3服务范围扩大,经营者的收入增加
D.R2―R3交通费用增加,但购买商品的人数也增加,经营者的收入还是增加
读行业与用地方式关系图回答3―4题:
3.A、B、C、D、E五图分别代表
A.独立平房、多层住宅、农业、工业、零售业
B.独立平房、多层住宅、工业、农业、零售业
C.零售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工业
D.零售业、工业、多层住宅、独立平房、农业
4.关于13题判断依据的正确说法是()
A.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在成本中的比例不高
B.零售业的付租能力一般,为了接近最大的消费群而分布在城市中心
C.农业用地需要的土地面积最大,付租能力最低
D.独立平房的建筑面积较大,环境优越,付租能力高于多层住宅
5.下列地理事物可布局在市区内和防护带(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内的分别是()
A.小型食品厂和印刷厂B.石化企业和停车场
C.照相机厂和小学D.服装厂和仓库
6.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A.我国的太原、上海、唐山B.英国的阿伯丁和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洛杉矶D.我国的西安和澳大利亚的悉尼
7.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是()
A.地租的高低B.人们收入的多少C.社会知名度D.历史背景
8.在一个理想均质的平原上,假定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下图中的
读城市布局与等高线图回答9――10题:
9.P处设一钢铁厂,此处不可能位于()
A.印度半岛B.西欧平原C.我国东南沿海D.地中海沿岸
10.Q处是一家印染厂,河流的方向可能为()
A.西南―东北B.东北―西南C.东南―西北D.西北―东南
11.读六边形服务网格图
(1)按中心地级别由高到低排列ABC三个中心地的顺序是
(2)判断下列城市的等级,并在横线上填出该等级在图中相应的字母:
杭州温州萧山金华
(3)判断下列商业的等级,并在横线
上填出该等级在图中相应的字母水
果摊书报亭旅店、副食品
珠宝行、疗养院
12.读下图回答
(1)此图表示的地域结构模式为
A.扇形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同心圆模式
D.未来模式
(2)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3)此模式出现在人类进入社
会后,城市地域结构由
和决定。此模式地
域结构以为核心。
[能力训练答案]
1-5CADCD6-10BAACB
11.1)BCA2)BCAC3)ACB
12.1)C2)沿交通线两侧地带地租较高,相同功能分区沿交通线向外扩展3)工业、资本、市场、中心商务区
★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
【高三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精选7篇)】相关文章:
高三地理教学计划2022-07-29
高三地理应该怎么学区域地理2022-08-03
工业地坪装饰的几种选择2023-07-13
高三学习地理的方法指导2022-08-30
高三地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总结2024-02-09
地理教学计划2023-01-21
地理计划合集2022-08-25
八年级地理上教学总结2023-11-11
初中怎么学好地理生物2023-06-02
初一地理教案设计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