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概述(共7篇)由网友“huang2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概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概述
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概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情绪神经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过去,人们认为情绪和认知分别由皮层下和皮层结构所控制,认知系统控制着情绪系统.现在,人们认为认知和情绪两个机能系统是相互联系的.情绪系统能快速、自动地加工有限数量的'信息,认知系统则能有意识和有控制地分析信息.情绪是一个非同质的、多成分的、有等级组织的适应系统.大脑左、右半球在情绪表征和控制中具有不对称性,右半球主要控制自动的、自发的情绪,而左半球在概念水平上调节控制情绪.
作 者:马庆霞 郭德俊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37 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7(1) 分类号:B84 关键词:情绪 认知 神经心理学 额叶 杏仁核 下丘脑篇2:情绪ABC理论
引言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都做生意,大女儿是卖扇子的,小女儿是卖雨伞的,天晴时,老太太就为小女儿担忧,担心雨伞卖不出去;天阴时,老太太就为大女儿忧虑,担心扇子卖不出去。如此一来,老太太的日子过得很忧郁。邻居问她为何总是满脸忧伤。老太太说明情况。邻居笑着说:“老太太,你真好福气呀!天晴时,你的大女儿生意很好;天阴时,你的小女儿生意兴隆。”老太太听了,登时豁然开朗,转忧为喜。
这其中蕴含怎样的道理呢?同样一件事,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想,心情就会很不一样,人生的境界也会很不一样!
理论简介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波特 艾里斯已经把中国的俗语“想得开”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ABC理论,也称晴雨ABC理论。他以一句很有名的话作为ABC理论理念上的起点:“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所谓ABC,A指事件(Accident);B指信念(Beliefs),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件事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即A→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为直接的原因,即A→B→C。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秘诀在于从不合理想法转到合理想法。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要记住:你可以希望成功并祈求成功,但是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
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糟糕至极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幸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篇3:什么是情绪ABC理论?
什么是情绪ABC理论
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如图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自己应比别人强,自我价值过高;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逃避挑战与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篇4:行为主义情绪理论述评
行为主义情绪理论述评
行为主义学派对人类的'情绪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讨,其中尤其是华生、斯金纳、米伦森的研究影响最大.本文就该学派这几位心理学家的情绪理论作一综述并加以评价.
作 者:宋淑娟 周萍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B84-063 关键词:行为主义 情绪理论 评述篇5:高中语文《情绪abc理论》教案
情境导入
1、出示刘翔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情绪
认识他吗?这就是被称为亚洲飞人的刘翔。让我们一起重温他在雅典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赛场上瞬息万变,意外随时都会发生,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的沮丧情景。学生表情发生变化,学生交流此刻的心情。
师:刚才大家所谈到的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伤心??就是人的情绪。 情绪是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时的反映。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自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
有时,它会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有时,它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情绪对人的影响
对学习的影响 例如:考试时,情绪紧张,脑中一片空白,想不出答案来。
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给予猴子电击,使其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结果造成了胃溃疡。 对能力的影响 例如:演讲时,因为情绪紧张,忘了台词,不知所云,影响表现。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过韶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结果因极度焦虑而须发全白。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喜极而疯”。
三国时期,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心胸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终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最终积郁成疾,满怀愁怨离开人世。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良好的、积极的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可以使人振奋,提高活动效率,对身心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有一些事会让我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伤心、失望、生气、难过??那么这些消极情绪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呢?
据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会使人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头晕、失眠等身心疾病,严重者将导致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每年这些人群的死亡率要超出正常人死亡率的37.45%。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玛的实验研究,将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收集在玻璃试管中,冷却后变成水,发现:
[1] 在心平气和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的。
[2] 在悲伤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水中有白色沉淀。
[3] 在愤怒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冷却成水后变成紫色沉淀,将其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亡。
白鼠试验
三组试管:心平气和——水是澄清透明的! 悲 痛——白色沉淀
生 气——紫色,且注入白鼠体内白鼠死掉了!
我们生活中 ,谁都会有情绪上的体验:高兴 、愉快、烦闷、痛苦??。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呢?
引出故事:
1、假若你双手拿着上课要交的纸模型经过公园时,看到椅子旁有50元,便将模型放椅子上去捡钱,未料,一人走过来坐在放模型的椅子上,把模型坐坏了,此时,你的情绪怎么样?这时你是怎么想的?
后来,你发现这个人是个盲人,他看不见你的模型,此时你的情绪如何?你的想法又如何,也把它写下来。
2、为何对同一朵玫瑰花,他们竟然产生那么不同的情绪?
3、为何对同样的半杯水,二人又会有这么不同的情绪反应?
引发事件相同,但情绪反应不同是想法不同所导致。同一件事可有各不同的想法,有些想法可使我们产生愉快的情绪,有些想法则会使我们不愉快。
所以,当我们常烦恼、忧愁时,应分析此时的.想法是什么,或许换个角度来看事情,就会豁然开朗。
展示双关图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认知,并产生出不同的情绪。 面对同一件事,人们会随着对该事件认识的改变而发生情绪上的变化。 情绪ABC理论
Activating events ——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onsequence —— 情绪反应及后果
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产生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
合理情绪理论认为,在人们情绪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 诱发情绪发生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
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相应的信念、态度和解释(Beliefs);
由此引发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因此合理情绪理论又简称为ABC理论。
非理性信念
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尤其是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观念。
转变非理性信念(ABCDE)
Activating events —— 诱发性事件 Beliefs—— 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 Consequences —— 情绪反应及后果 Disputing
Intervention —— 驳斥干预 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 —— 效果
案例分析:
情绪量表:
小测试:你的情绪稳定吗? 各种情绪在左右着你的成功! 你是情绪的奴隶还是情绪的主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份有趣的心理测试: 你的情绪稳定吗?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尽管发生不快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别的事情。
2、不计小隙,经常保持坦率诚恳的态度。
3、习惯于把担心的事情记录下来。
4、在做事情时,往往具体规定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5、失败时会自我反省,不会闷闷不乐。
6、具有悠闲自娱的爱好。
7、常常倾听众人的意见。
8、做事有计划,胜不骄,败不馁。
9、无路可走时,能够随机应变,适应生活。
10、很少感情用事。
11、乐于积聚有益的东西。
12、对自己的进步,总会有高兴的表示。
13、在学业上,能时刻保持前进的信心。
14、尽管很想做某件事,但自己会量力而行。
15、能理智地思考和判断,不拘泥于细枝末节。 测试结果:
每题选择“是”记1分;“否”记0分。然后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0-6分:
情绪不很稳定,经常患得患失,又不能很好地生活。 7-9分: 情绪一般稳定。 10-15分:
情绪很稳定,擅长处理事物的方法、判断及思考等。
篇6:高中语文《情绪abc理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高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思维能力显著提升的心理特点,决定了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其特殊的方面,时而敏感多虑,时而焦躁不安,时而孤独恐惧,时而欣喜若狂等。所以这堂课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影响作用,了解情绪调节的规律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
具体目标:
1.认知方面: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以及情绪的影响作用,认识情绪ABC理论和其他情绪调节方法; 2.能力方面: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情绪ABC理论,或其他有效方法来调节不良情绪;
3.情感方面:更多地了解良好的情绪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开朗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
1.情绪的基本类型;
2.了解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情绪ABC理论。
3. 情绪ABC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情绪ABC理论进行自我调节。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40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3分钟)
1.教师先把一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表情代表一周7天的不同心情。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师再用投影展示一系列的图片,并让学生来猜猜相应的是什么表情。通过此图片展示引出何为情绪。
(二)分析情绪ABC理论(10分钟)
1.解释何为情绪 通过对情绪一词的理解引出情绪管理的金钥匙——ABC理论
2.分析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与情感有关的激发事件,即诱发性事件。 B.(beliefs):对事件的想法和信念
C.(consequence):情绪反应和后果
现实生活中认为:A C (考试与焦虑 ) ABC理论认为: A BC
同一事件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结果?由于B的不同?
例:
A: 父母吵架
C:苦闷、抑郁
B:父母无感情
有感情的夫妻不应该吵架 图解:
3.案例分析:秀才赶考
给学生展示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ABC理论 4.情绪ABC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学生活动(3分钟)
教师将准备好的纸片分发到每一组,并要求每组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近期引起较大情绪波动的事件。(不论是高兴、愤怒还是伤心等等都可以)并派代表将纸条上交,教师从每组纸条中抽出一部分来,并让写纸条本人用ABC理论来分析事件、想法、后果。并向学生提问,在这些事件中那些不良后果的反应(消极情绪)该如何处理。
(四)调节情绪的方法(6分钟)
教师给学生2分钟事件先讨论他们自己平时会用什么方法,然后再给出建议。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发泄情绪。
①笑—开心地大笑;
②听—静静地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③说— 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④动—进行剧烈的运动。
c.学会控制情绪。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 更加全面的用表格来展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1、积极情绪调节的方法
(五) ABC理论应用(15分钟)
教师请刚才抽出纸条的同学,用ABC理论来分析事件的诱因、信念、结果,并用以上调节情绪的方法或是自己平时惯用的方法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来调整不良情绪,
(六)课堂小结 (2分钟) 本堂课重点内容
1、了解何为情绪
2、掌握情绪ABC理论
3、学会将情绪ABC理论应用与实践中,以便能使自己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快乐。
(七)课后作业(1分钟)
篇7:高中语文《情绪abc理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认识“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集体按摩操》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大家共同朝向同一个方向,为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按摩,让同学放松,看谁做得好
二、学生活动
1、情景表演
情景一:荒岛上的鞋子推销员
两个鞋子推销员到一个荒岛上,发现荒岛上的人都不穿鞋。一个感到非常的失望。
A说:这个岛上的人都不愿意穿鞋,要成功推销没有希望的。
另一个感到非常兴奋。
B说:这个岛上的人还没有鞋子穿,成功推销的希望极大。
情景二:玫瑰花
A的看法: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在这丑陋,有刺的梗上,竟能长出这么美丽的花朵
B的看法:这世界太悲惨了,一朵漂亮、美丽的花朵。竟然长在有刺的梗上。
情景三:半杯水
两个人都十分口渴,当见到有半杯水时,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A:“还好还有半杯水——满足。”
B:“怎么只剩半杯水了——不满
小组交流讨论:为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
2. 观看“两可图”
教学情绪ABC理论
A(诱发事件) → B (信念或想法) → C(情绪与行为反应) 由此可见:事件A是间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个人的想
法直接决定其情绪。
我们通常认为“某某事情使我产生了某某情绪”,其实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对事件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则引起不同的情绪。
3. 练习:请就以下事件,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想法,并注明每一种想法下的情绪。
事件:你的好友说周末会找你去逛街,但整个周末他都没有和你联络。
想法1:情绪1: 行为1:
想法2:情绪2: 行为2:
想法3:情绪3: 行为3:
想法4 情绪4: 行为4:
想法1:这个人一点都不讲信用
情绪1:讨厌、生气
行为1:不理他
想法2:他根本不当我是朋友
情绪2:气愤
行为2:不理他
这些想法都是消极的想法,因而产生的情绪也是消极的。
想法3:他可能突然有急事来不及通知我
情绪3:谅解
行为3:不受影响,继续做自己的事
想法4:他不会是来找我时出了什么意外吧?
情绪4:担心
行为4:马上想办法联系他
这些想法都是积极的想法,因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小结:可见怎么想决定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当事件无法改变时,若想改变情绪,首先要改变想法。发生相同的事情,若我们的认知想法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只要找到非理性的认知想法并驳斥它,以合理的认知和想法取代之,人就会产生新的情绪,拥有较好的情绪。
4. 烦恼箱
写出近日令你生气、伤心、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和当时的想法(B)、情绪或所导致的行为结果(C) 。
请几位同学抽取纸条,并利用情绪ABC理论给以解决 ,与大家分享。
三、分享收获,总结本课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这节课的收获,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观点。
教师总结: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你的生活会更加的美好!
★ 开题报告模板
★ 开题报告范文
★ 环境学开题报告
【情绪的神经心理学理论概述(共7篇)】相关文章:
开题报告范文格式2023-06-06
开题报告范文模板2023-08-31
[荐]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022-09-18
小学生语文课堂开题报告示例2023-06-02
开题范文2023-07-14
心理学专业考研复习五点指导2023-02-20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2022-10-02
社区护理学试题答案2024-01-30
医学生创业计划书2023-07-25
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