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3-11-24 08:12:2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由网友“我的心得”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

篇1:黄河的调查报告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部的阿 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XX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 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时数一般达XX~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º以北地区和东经103º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峰流量2XX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XX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XX立方米每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采取的控导水流、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采用了一些整治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策,

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采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伦理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改善水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XX年间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采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采,造成了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篇2:黄河污染调查报告

黄河污染调查报告

兰州市一座两山夹一河的城市,黄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哺育了千千万万兰州儿女。所以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三百万兰州市民的母亲河。

作为一名生长在黄河边的兰州小市民,我对母亲河充满感情。但是我们也发现母亲河在遭受着各种污染的侵袭。因此,当老师要求我们开展一次关于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我立即就想到了黄河,想去亲身体验母亲河的真实状况。因此,我和彭浩楠同学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展了黄河的污染情况调查。

我们可以看到,黄河两岸的风景非常优美。可是与这些优美风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河边的环境。黄河水非常浑浊,河面上飘浮着很多垃圾,岸边同样也是垃圾很多。比如废弃的泡沫板、塑料袋、饮料瓶、枯树枝等等。在这里我可以闻到一股非常刺鼻的臭味,我觉得附近肯定有排污口。下面就请跟随我的镜头,我们一起去寻找排污口。

循着臭味我们来到了雷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由于今天上午刚下过雨,雷坛河的水量明显增大,水质变得更加浑浊,上面飘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被汹涌的河水一起冲进了黄河。

大家随着我的镜头往这边看。在雷坛河的旁边有一条污水形成的“河流”。它的'颜色是黑色的,有非常浓重的扑面而来的恶臭,使我的鼻子非常难受,几乎不能呼吸。路过这里的行人都掩住口鼻匆匆离开。我们看到这条“河流”也直接汇入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这肯定会对兰州和下游人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黄河的污染是很严重的,我们要赶快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

之后,我们将调查的录像、照片和报告交给了老师,在学校的宣传栏的进行了宣传。作为《兰州晚报》的校园小记者,我还通过报纸和网站进行了宣传和呼吁。

时隔三个月,我们再次来到黄河边。这里依然是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但是与三个月前不同的是,我们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垃圾了。我们再次来到以前恶臭不堪的排污口,发现这里排出的水量明显减少,水的颜色也透亮了许多,臭味也明显减弱了。

这说明,通过我们的呼吁,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希望我们的市民和游客能继续关注黄河的污染情况,争做文明市民,还黄河以清澈。

篇3:黄河之忧调查报告

黄河之忧调查报告

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黄河流经甘肃四座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有15.8万吨。而且兰州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介绍说,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黄河泥沙来自内蒙古的托克托县河口镇至陕西的潼关县区间。这里主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约有 10 万平方公里。其中,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年输沙量约 9 亿吨,占黄河总输沙量的 56% 以上,其中粗沙有 5.9 亿吨 , 约占黄河粗沙总量的 80%。而粗沙难以被排入海,往往淤积在下游河道中,危害极大。专家还指出,陕北地区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大,其中以无定河为最。无定河是黄河中游较大的一条支流。长 491 公里,流域总面积 3.02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 2.3 万多平方公里,

每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平均达 1.2 万吨 , 无定河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两亿多吨,占三门峡以上输沙量的 16%, 其中粗沙约 1 亿吨,占三门峡以上粗沙量的四分之一。

造成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然因素:该区域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多为暴雨,强度大,冲刷剧烈。全流域输沙量的 80% 多集中在汛期。

二是人为因素,像开荒、开矿、修路等。一场大雨下来,不知有多少泥沙破冲入河道。

调查结论:

原来,黄河中平均每年的含沙量有16吨,怪不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那么为什么黄河里有这么多黄沙呢?据我上网了解到黄河泥沙绝大部分来自内蒙古的托克托县河口镇至陕西的潼关县区间。这里主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约有 10 万平方公里。这些数字多么令人惊叹!一年含沙16亿吨,十年含沙160亿吨。从大禹治水到今天,已经有3000多年了,也就是说今天黄河里已经有4.8万亿多 吨泥沙(相当于1.6万亿多只大象的重量)。讲到这里,我深有感触。7月在鄂尔多斯高原产生两次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位于黄河一级支流西柳沟的中上游。这里恰好也是库布奇沙漠的中心地带。暴雨洪水夹带大量泥沙冲入黄河,在黄河主河床中淤积形成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1.5公里,厚6米多的沙坝。黄河周围有2省5个州、15个县,面积12.1万km²,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6万km²。黄河周围有这么多城市,一但洪水袭来,后果不堪涉想。

难道你就忍心这样破坏黄河吗?难道你肯那滚滚东去的污水流淌在你的心上吗?不,不能。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配合有关部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轻轻的抚慰着母亲的创伤。

篇4:黄河之忧调查报告

一、关于黄河防洪问题

防御黄河洪水无论过去或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黄河问题中第一位的问题。黄河洪水灾害主要是在下游。70余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几乎全部集中于黄河的中上游,而下游是一条上宽下窄、绵延八百公里的“悬河”,这种河流形态恐怕是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仅有的。洪水在短时间内大流量、强冲力、长距离由平原地区“悬河”入海,十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万人口面临可能的灭顶之灾,其防洪难度及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洪水,泛滥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也是其他河流洪水不可比拟的。1938年花园口扒决形成的黄泛区,至今仍是中国贫困的地区之一。对黄河洪水灾害的评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加以认识,如对人文环境、社会进步、政权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影响的研究等。单纯以经济的、区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很不够的。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要对中常洪水进行再认识。所谓中常洪水,是一个从预见期上界定的概念,表现为流量特征上区别于大洪水和中小洪水。中常洪水对黄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输沙入海、冲蚀河道和稳定河槽;二是下游补源,满足环境和生态用水需求。从历史上来看,黄河下游每一个大的河道演变周期,都是一个河道逐渐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趋缓而横向比降增大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孕育了非常洪水发生河道变迁、中常洪水三年二决泛滥的结果。现行河道维持100多年后,长时期安澜的今天,8月中常洪水情况下出现的下游异常高水位和行洪过程,提醒人们应当对中常洪水进行重新认识。中常不常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仅仅以预见期和流量界定、区别和认识黄河可能发生的洪水是不客观的,相对而言水位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游荡性河道内洪水小流量、高水位漫滩可能无序性演进,河道工程功能大大减弱,进而出现河势急剧变化危及堤防安全。因此,对黄河洪水尤其是中常洪水不能只进行一般意义的水文分析。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精确的监控体系,对河道形态时空变化、洪水演进等实施即时监测和控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次是通过对中常洪水的再认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对黄河下游构成威胁的已经主要不是大洪水而是高水位。因此,对非常洪水和中常洪水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小浪底水库防洪效益与运用方式等相关问题,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再认识。特别是中常洪水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对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非常洪水以往的概念和意义,显然需要有新的理解和评价。

三是分滞洪的问题。分滞洪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在与洪水抗争中的能动性和策略性,并已为防洪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人类与洪水的斗争也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黄河分滞洪区(包括滩区)日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愈来愈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一能动的策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千年一遇洪水仍将运用分滞洪区。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牺牲某一区域长远的、整体和根本的利益,与长治久安的概念是越来越不相称的,发展地看不应是首选的策略。因而积极谋求新的策略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黄河下游改道问题

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件。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人民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而脆弱的百年稳定与长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对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应当是共识:即黄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点开始,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流路变迁,并对相关区域的地理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由此我们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它是针对黄河入海问题而提出的。黄河与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决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区因淤积抬高周期性地变化频繁。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道长度在增加,河道变化的起点也极可能上延。河口抬高是河道变迁的主要诱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演变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射,并对下游河道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时期或历史地看,黄河河口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与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决定了黄河河口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流路概念所能容纳了的。对河口的治理,不能只从河口流路这一专业层面去认识。若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为下游改道层次加以认识,由此得出黄河下游潜在着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对黄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们至少应增强治黄的紧迫感,并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恢宏而艰巨的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因其直接减少泥沙入黄而成为治黄体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现代治黄的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现实的、基础性的意义。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等,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观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观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状态下,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苍白无力;粗沙多沙来源区因人口和环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赖于工程措施。可见无论是从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出发,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来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是第一位的。这并不否认生物等措施的最终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农业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应进行专题研究。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入黄泥沙也有明显的减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与深沉,

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开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的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变清,通过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调节实现有效的控制,对黄河而言也许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径。

黄河水少沙多的观点,开始是从输沙减淤的角度分析得出的。进而又提出了外流域调水输沙和调水调沙的设想,目的是控制处理泥沙,消除或延缓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积。长远考虑,通过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更加有利于调水调沙提高黄河干流输沙能力。目前从外流域调水,显然没有利用黄河自身调节解决输沙问题更为现实和经济。调水调沙应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内容。广义上讲,人为径流变化形成的河道良性水沙运动过程都属于调水调沙的范畴。即将实施的调水调沙应当是狭义的概念,即为调沙而调水,是对水沙运动规律直接能动的反映。这一是要以牺牲相当量的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代价;二是对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综合分析,调水调沙要做到四个同时:一是调水调沙要同时兼顾到下游及河口生态和社会用水等,为调沙而调水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实践过程。二是调水调沙要与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调整同时进行。调水调沙河床与水沙演变规律应在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作用范围内呈现,否则,调沙只能是简单的输沙尝试过程。三是调水调沙要与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主动疏浚导流同时进行。下游的疏浚特别是河口的疏浚,对调水调沙实践有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四是远期南水北调参与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方式和有关技术问题,要同时提前进行研究。调水调沙不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唯一的手段。我们需要的应是:宏观上目的性很强、微观上多目标的、综合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亦即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水调沙实践。

四、关于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问题

前边已经谈到,最早设想从外流域调水解决黄河水少沙多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即相当于现在的'西线南水北调。目前的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国家调整南北方水资源不平衡,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试想,如果黄河的年径流总量能够增加一倍(相当于长江的十分之一),即由现在的 5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那么南水北调规划也许就要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了。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南水北调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河水资源的供应不足,也意味着南水到达黄河也就完成了北调,事实上西线南水北调正是这样一个概念。

承认黄河与南水北调以上的关系,就不能把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仅仅局限于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加以理解。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直接入黄,而东、中线工程也不是“穿黄”而是“会黄”。首先是南水北调与黄河的互相调节和补位。目前承担黄河下游调洪任务的天然的东平湖,以及与东平湖有联系的其他湖泊和运河水系等,本身就是东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干流及其水利枢纽体系,更是在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中游干支流已建和将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节能力和调水效率,也应起到巨大的支持和保证作用。其次是黄河下游大规模的调水、供水和灌排系统的潜力,应当承担北调水资源再分配和利用的任务。同时,外流域调水也形成了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有利态势。可见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无论是西线、中线和东线,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的甚至是依赖的关系,也可以讲黄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从水资源层面上来看,黄河与南水北调应当是叠加和补位的关系;从黄河的治理层面上来看,南水北调开辟了解决黄河问题的新途径。

五、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洪水并存,亦即水量时空分布不平衡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特点之一。历史地看,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无论是数量、频率还是灾害程度,都是等量齐观的, 一些旱灾的影响和损失还远大于洪灾。只是由于洪水灾害的直接性和为害的直观性,人们往往不把洪灾与旱灾相提并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只是这一特点新的呈现形式。黄河断流意味着泥沙输送海洋的停止,无疑将加大河道的淤积;更为现实的是下游地下水补源中断、湿地减退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而资源性供水还在其次。考虑到黄淮海地区对黄河水资源长期的依赖性,仅仅维持一种不断流的状态(实践证明是可以实现的),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与黄河的地位不相称的。之所以黄河断流在各方面产生了不亚于一次罕见洪水的影响,原因也正在于此。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与解决黄河断流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解决断流的工作目标应是维持生态用水最低径流量;只有在大于生态用水最小径流状态下才能谈水资源的利用问题。黄河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与措施。黄河的治理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对水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与黄河治理的其他方面同时考虑。

从地质年代上看黄河曾经是一个内陆河流,流域本身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系统。今天的黄河是历史黄河的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是黄河稳定的重要标志。黄河造就了华北平原,也造就了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今天黄河河口及下游湿地生态就是这一生态环境的自然表现。而宁蒙河套地区之所以能够与沙漠抗争维持至今日,与黄河的存在和不懈的滋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让人不能不思考宁蒙地区持续了余年的引黄灌溉方式,是否有着更为重要的环境生态意义。目前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过程中,对黄河生态系统的考虑至少是不够的。而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必须以可靠的水资源保护为前提。从目前黄河水资源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看,未来水质污染极有可能超过水资源浪费,成为与洪水并存的两大水资源损失之一。如果说防御洪水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抗争,那么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主要是体现人类战胜自身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可能更难于前者。

现在实施的黄河水资源调配,主要是借助于中上游水利枢纽工程对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调节,同时对干流引水进行节制。黄河上最大的水资源损失是丰水入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即保证下游与河口生态用水前提下,资源性用水以外的入海径流资源。目前只是从排沙和泄洪出发,并未把这部分水资源视为可利用的丰水资源。随着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科技的进步,应从经济、技术和实践上积极寻求黄河下游这部分水资源的利用途径,作为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合和补充,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联想到黄河历史上经常性的夺海、淮入海,在调水调沙的同时,可否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下游的丰水,有必要进行一些可行性的研究。事实上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已建和拟建的大量平原水库,正起着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丰水的作用。如果把黄淮海地区持续的水资源需求和地下水补源等因素,与引黄济卫、引黄济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和措施相联系,可设想在黄河下游沟通黄淮海水系,并与中、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相结合,实现对黄河下游丰水的分流、分沙与利用。此设想如能实现,长期地看南水北调黄淮海用水截流可能会大大减少;黄、淮、海水系径流丰枯可能会得到一种有效地平衡;黄河下游调水调沙与分水分沙等措施并行,必要时亦可为分沙而分水。使水沙得到长时期稳定有效的调节,进而形成稳定的河道。黄河的泥沙,因上拦(水土保持、水库拦蓄)和下排(调水调沙、分水分沙等)而得到有效控制;黄河丰水资源又较为充分地在黄、淮、海地区加以利用。使黄河形成内陆河向海洋部分输沙和生态供水、非常洪水排泄入海的局面,这既是愿望,也有希望。

黄河的现实问题决定了长治久安有着新的内涵。防御洪水和解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危机,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治久安的标志。长治久安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只有做到长治才有可能得到久安。防御洪水、稳定和改良下游河道,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流域生态建设的过程,既是长治久安的过程,也是长治久安的途径。调水调沙实践和“数字黄河”等工程的建设,将体现现代治黄的最新水平。目前调水调沙还只是即将进入实验阶段,由实验到真正意义的实践阶段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小浪底工程的建成总体上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实践成果、经验的积累,将标志着在黄河的长治久安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篇5:黄河之忧调查报告

关于黄河之忧调查报告

一、关于黄河防洪问题

防御黄河洪水无论过去或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黄河问题中第一位的问题.黄河洪水灾害主要是在下游.70余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几乎全部集中于黄河的中上游,而下游是一条上宽下窄、绵延八百公里的“悬河”,这种河流形态恐怕是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仅有的.洪水在短时间内大流量、强冲力、长距离由平原地区“悬河”入海,十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万人口面临可能的灭顶之灾,其防洪难度及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洪水,泛滥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也是其他河流洪水不可比拟的.1938年花园口扒决形成的黄泛区,至今仍是中国贫困的地区之一.对黄河洪水灾害的评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加以认识,如对人文环境、社会进步、政权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影响的研究等.单纯以经济的、区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很不够的.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要对中常洪水进行再认识.所谓中常洪水,是一个从预见期上界定的概念,表现为流量特征上区别于大洪水和中小洪水.中常洪水对黄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输沙入海、冲蚀河道和稳定河槽;二是下游补源,满足环境和生态用水需求.从历史上来看,黄河下游每一个大的河道演变周期,都是一个河道逐渐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趋缓而横向比降增大的过程.正是这一过程孕育了非常洪水发生河道变迁、中常洪水三年二决泛滥的结果.现行河道维持100多年后,长时期安澜的今天,198月中常洪水情况下出现的下游异常高水位和行洪过程,提醒人们应当对中常洪水进行重新认识.中常不常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仅仅以预见期和流量界定、区别和认识黄河可能发生的洪水是不客观的,相对而言水位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游荡性河道内洪水小流量、高水位漫滩可能无序性演进,河道工程功能大大减弱,进而出现河势急剧变化危及堤防安全.因此,对黄河洪水尤其是中常洪水不能只进行一般意义的水文分析.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精确的监控体系,对河道形态时空变化、洪水演进等实施即时监测和控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次是通过对中常洪水的再认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对黄河下游构成威胁的已经主要不是大洪水而是高水位.因此,对非常洪水和中常洪水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小浪底水库防洪效益与运用方式等相关问题,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再认识.特别是中常洪水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对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非常洪水以往的概念和意义,显然需要有新的理解和评价.

三是分滞洪的问题.分滞洪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在与洪水抗争中的能动性和策略性,并已为防洪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人类与洪水的斗争也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黄河分滞洪区(包括滩区)日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愈来愈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一能动的策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千年一遇洪水仍将运用分滞洪区.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牺牲某一区域长远的、整体和根本的利益,与长治久安的概念是越来越不相称的,发展地看不应是首选的策略.因而积极谋求新的策略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黄河下游改道问题

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件.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人民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而脆弱的百年稳定与长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对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应当是共识:即黄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点开始,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流路变迁,并对相关区域的地理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影响.由此我们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它是针对黄河入海问题而提出的.黄河与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决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区因淤积抬高周期性地变化频繁.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道长度在增加,河道变化的起点也极可能上延.河口抬高是河道变迁的主要诱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演变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射,并对下游河道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时期或历史地看,黄河河口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与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决定了黄河河口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流路概念所能容纳了的.对河口的治理,不能只从河口流路这一专业层面去认识.若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为下游改道层次加以认识,由此得出黄河下游潜在着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对黄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们至少应增强治黄的紧迫感,并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恢宏而艰巨的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因其直接减少泥沙入黄而成为治黄体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现代治黄的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现实的、基础性的意义.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等,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观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观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状态下,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苍白无力;粗沙多沙来源区因人口和环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赖于工程措施.可见无论是从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出发,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来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是第一位的.这并不否认生物等措施的最终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会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农业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应进行专题研究.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 入黄泥沙也有明显的减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与深沉.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开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的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变清,通过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调节实现有效的控制,对黄河而言也许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径.

黄河水少沙多的观点,开始是从输沙减淤的角度分析得出的.进而又提出了外流域调水输沙和调水调沙的设想,目的是控制处理泥沙,消除或延缓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积.长远考虑,通过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更加有利于调水调沙提高黄河干流输沙能力.目前从外流域调水,显然没有利用黄河自身调节解决输沙问题更为现实和经济.调水调沙应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内容.广义上讲,人为径流变化形成的河道良性水沙运动过程都属于调水调沙的范畴.即将实施的调水调沙应当是狭义的概念,即为调沙而调水,是对水沙运动规律直接能动的反映.这一是要以牺牲相当量的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代价;二是对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综合分析,调水调沙要做到四个同时:一是调水调沙要同时兼顾到下游及河口生态和社会用水等,为调沙而调水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实践过程.二是调水调沙要与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调整同时进行.调水调沙河床与水沙演变规律应在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作用范围内呈现,否则,调沙只能是简单的输沙尝试过程.三是调水调沙要与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主动疏浚导流同时进行.下游的疏浚特别是河口的疏浚,对调水调沙实践有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是远期南水北调参与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方式和有关技术问题,要同时提前进行研究.调水调沙不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唯一的手段.我们需要的应是:宏观上目的性很强、微观上多目标的、综合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亦即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水调沙实践.

篇6: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7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2002年1月《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2002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2.6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2002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2002年9月12日开始至2002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水文站、黄河沿水电站、龙羊峡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以及沿途自然、生态、经济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耳闻目睹了河源地区的真实情况,收集了有关资料,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黄河河源区的基本概况

黄河河源区是指唐乃亥以上地区,流域面积为121972km2,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可分为三段,即黄河源头区(黄河沿以上)、黄河沿至玛曲区间和玛曲至唐乃亥区间。

该区域内有高山、盆地、谷地和众多的湖泊、冰川及多年冻土地貌。由于外应力作用,特别是流域内的降水、蒸发、水流、冰川、持久强劲的风力等影响,不断对流域表层物质进行强烈的风化、侵蚀、沉积、搬运和堆积,形成了各种地貌景观。

唐乃亥站以上黄河干流河道弯曲、狭谷和川地相间,流域平均宽度约80km;水系河网发达,支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23条之多,大部分支流未设水文站点。该区中部左岸自东向西横贯着山高坡陡、终年积雪的积石山山脉,与南部岷山相抵,迫使黄河干流围绕积石山的南侧、东侧、北侧流过,形成著名的黄河第一弯。

黄河河源区内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东南部黑河、白河流域的700mm以上逐步递减到源头区扎陵湖与鄂陵湖一带的300mm以下。区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204亿m3,占黄河流域(不含内流区)水资源总量的28%,为黄河流域的重点产流区之一。该区内径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其次为冰川融水及地下水。由于该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区内工农业耗水量只有2.0亿m3左右。位于青海省XX州XX县境内,1998年4月开工修建了小型径流电站一座,站坝址在鄂陵湖口下游17km处的黄河干流上。单台机组已于2001年12月运行供电,运转平稳,另一台机组也可望近期安装发电。

该电站为坝后式电站。建坝后形成与鄂陵湖相连的平原水库,水库总库容达25.07×108m3,调节库容14.6×108m3,总装机容量为2×1250kw,年平均发电量0.175×108kwh,正常库水位情况下库区面积达657.7km2,最大坝高18m,坝顶长1521.63m。坝区平均海拔4260m,总体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导流发电管、厂房、升压站及变电工程等部分组成。总投资达8195万元(含调整概算投资)。

黄河河源区主要有藏、汉、回等十几个民族。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占90%以上。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只有2.3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结构单一。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位置,但畜牧业基础薄弱。

黄河源头玛多以上地区,西有雅拉达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黄河源头区流域面积2.1万km2,干流长270km,河道比降为1.2‰。该区属于高寒气候,地形相对低洼,排泄不畅,形成了大片的湖泊沼泽湿地。位于区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面积达1136.8km2,扎陵湖平均水深9m,鄂陵湖平均水深17.6m,两湖水面海拔4260以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淡水外泄湖。这里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无绝对无霜期,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04.6mm,蒸发量为136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1℃,最低气温达零下53℃,大气含氧量为海平面的60%,冰期长达近7个月,全年为取暖期。由于黄河源头区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决定了该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植被分布以大面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及沼泽类草原为主。牧草地占土地面积80%以上。本河段河谷较宽,地势平缓,草滩广阔,滩丘相间,无明显分界,相对高差小,对径流的调蓄作用显著。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黄河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学简案

第三节《黄河的治理》教学设计

历史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写一份保护黄河的倡议书

爱家乡的主题班会心得体会

保护母亲河社会实践报告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形式论文

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
《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黄河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相关文章:

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思考探析论文2023-07-29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2024-04-05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2022-09-21

小学四年级语文《 争吵》评优课教案2023-11-26

精选宁夏黄沙古渡导游词2022-10-08

古诗登鹳雀楼教学反思2023-08-07

黄沙古渡一日游作文2023-05-16

调查研究报告格式2023-01-25

美丽的“母亲河”2022-08-02

城市培育工作汇报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