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在人心间随笔(精选9篇)由网友“SHUHUA15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就在人心间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爱就在人心间随笔
爱就在人心间随笔
有人说,友爱如春雨,滋润着大地;有人说,友爱如阳光,温暖着人心。我用这双渴望沐浴春雨,渴望阳光的眼睛,在人世间搜寻着爱。一天,一列火车从市火车站出发了。列车上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这里有许多乘客都是去北京探亲的——包括她——一个一岁多的小女孩。但是,就在这欢声笑语中,一声响亮的小孩哭喊犹如晴天霹雳般地打破了车中的和谐。、因为——她把她那细嫩的小臂伸进了盛着滚烫的开水的方便面盒里。听到孩子的哭声,第一个闻迅赶来的.是一位列车员,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他迅速将事情报告了列车长。列车长赶来后,知道了孩子的伤口没有上药。可是车上也没有治疗烫伤的药品。孩子还在大哭着,一边哭还一边哇哇大吐,情况不容乐观。此时,列车长立刻拨通了下一站点的电话,通知他们马上准备好烫伤药膏,在下一站等候。乘客们纷纷拿出自带的药物给列车长和乘务员。虽然没有找到治疗烫伤的药物,现在的药物也都不是很管用,但大家的热情却让孩子母亲的心稍稍有了一点点安慰。经过一番漫长的等待,火车终于到达了下一站点,药物被顺利地送上了车,涂到了孩子微红的伤口上,孩子停止了哭喊,母亲也欣慰的笑了,而列车长和乘务员却悄悄的离开了……
我想,我已经找到我要寻找的东西了——爱,就在人心里。列车长乘务员以及那些积极为孩子寻找药物的列车广播站的工作人员和乘客们,他们那热情的心中喷涌而出的,不就是爱吗?列车继续开着,但是,车上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浓浓的人情,列车乘载着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奔向远方……
篇2:有关于爱就在身边教育随笔
“老师,爷爷把家园联系册填好了,把我不听话也写上了。”孩子边说边把联系册递到我手里,爷爷紧随其后,从孩子的这句话中透露出了这个孩子可爱的一面,我笑了,随机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那以后要好好听爷爷的话,爷爷就不写了。”孩子点了点头,爷爷也放心地笑着离开了。
这个孩子叫罗锦泽,通过和孩子攀谈,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妈妈由于生活所迫,到外地打工去了,平时只好由爷爷奶奶带着。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很脆弱,最爱哭了,每遇到一点困难就哭,经常哭丧着脸,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一样,不过,也是呀!小小的年纪就离开父母,享受不到父爱和母爱,即使爷爷奶奶再心疼也替代不了父母亲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所以,孩子显得孤立无助,平时又很少言语,只好用泪水来诠释心中对爸爸妈妈的思念。
真的,老师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个男孩子整天哭哭啼啼总不是一回事,咋办呢?我们也不忍心看到一颗纯真的童心受到痛苦的煎熬。于是,我们走近他,和他聊天,以便掌握他的近况,帮助他克服困难。哭泣时,为他擦干脸上的泪水;午睡时,为他拽拽被子;摔跤时,为他拍打身上的灰土……看见自己能解决困难时,给起一个鼓励的眼神;看见他遇到一个更大的困难又想哭时,把他拉过来,抱抱他安慰他,劝他别哭,鼓励他,让其坚强起来,好好学习本领,等爸爸妈妈打工回来给他们一个惊喜,让他们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有用的儿子感到骄傲。就是这一些细微的动作,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言语,其实就是在给孩子受伤的心灵播撒爱的阳光。
面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充当着老师的角色,更充当着妈妈的角色,用慈母之心去慰籍这些幼小的心灵,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不仅是再挣钱养家糊口,更是在辛勤的劳动,为建设我们的祖国作贡献。所以,我们更不能用冷眼对待他们,歧视他们,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使他们明白:爱就在身边,从未离开!
篇3:有关于爱就在身边教育随笔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如何点燃这愿望的火花,并让它长久“不熄”?这就需要老师的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真谛,是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绽开的花朵。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一、爱学生就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
记得春天去半程参加实践活动,刚开始,我们都觉得特别兴奋。然而就在第二天的晚上,周旋突然哭着从宿舍里跑了出来。发生了什么事?我赶忙上前询问。原来,明天是周璇的生日,可她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这么长时间,想起生日没有父母的陪伴,她想爸爸妈妈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把她送回宿舍。第二天,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一个不错的蛋糕店,自己掏钱订了一个大蛋糕。晚自习后,我和所有的女生都留了下来。这时,王敏同学拿出了手机,里面传出她们宿舍里每一个同学的祝福语:“周璇,祝你生日快乐!”、“可爱的周璇,别太想家,快乐一点!我们都是你的姐妹哟!”……一声声祝福让周璇的脸上绽开了笑容,眼里却噙着感动的泪花。
我们一起回到宿舍,我把早已准备好的蛋糕打开,对大家说:“今天是周璇的生日,尽管她的父母此刻不在身边,但我相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周璇不会孤单,这个生日应该是最特殊、最有意义的生日,让我们共同祝愿周璇生日快乐!”我们共同唱起了生日歌,周璇双手合十,默默许愿,然后吹灭了所有的蜡烛,看得出,她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接下来我给每个同学分了一块蛋糕,可忘了给自己留下一份,同学们眼尖,纷纷把手中的蛋糕往我嘴里塞。那晚,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洋溢着感动。
在和这一届学生说再见的时候,班长送给我一份礼物,来到办公室打开一看:是全班同学精心为我制作的留言册,上面记录了自我接任班主任这两年来,我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还附了一些我和同学们的照片。这份留言册得花费同学们多少心思呀!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一定会把它好好的珍藏!
在留言册上,周璇这样写道:老师,在半程的时候您买的那个蛋糕很甜,很美味。那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生日。那天晚上,天空深邃,在这一片黑暗中,我知道我有一个不存在爸爸妈妈,却有一群亲人的家庭——-09级4班。老师,是您教会了我如何去爱。
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师爱”如无声的细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爱由此发生迁移——给学生爱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爱别人。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经常不认真听课,甚至在我讲课时也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从不当众训斥,而是认真地同她谈心、交流。我首先对她的大嗓门表示理解,然后我又婉转地指出讲话要分场合、大声说话更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举了个例子说 :“中国人在餐厅里喜欢高谈阔论,坐公交车喜欢大声打电话。而美国人却不这样。但美国人不喜欢直接批评人,当他们听见大声说话的中国人时,就会无奈的耸耸肩说:‘Oh, Chinese’。”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鼓励她要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她在心里接受了我的建议,但上课时坏习惯还是时常反复,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及时提醒她。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课堂上已听不见她随便说话的声音了,相反她越来越喜欢回答问题了。期中考试成绩一出来,她就高兴的跑来找我:“老师,我英语考了76,您知道吗?我以前最多考五十多。”“是吗?进步可真快呀!”我真为她感到欣慰,并给她真诚的祝贺和鼓励。
三、爱学生就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在我刚接级4班时,有个同学上课从来不听讲,还经常故意捣乱,每周都要逃学去一次网吧。我好话说了一箩筐,却收效甚微。后来我改变战术,对他实行强压政策,但他就像一根倔强的弹簧,压力越大,反弹力越大。那段时间,我们俩是校长的常客,我疲于应付,显得十分狼狈。
真正的改变是从半程实践开始的。我怕他给别的老师制造麻烦,就特意把他分到了我负责的那个小班里。自始至终我都和同学们在一起上课,一是体验实践生活,二是看着这几个捣蛋鬼,别让他们闹出什么乱子来。上电路课时,我发现他竟然在老师讲解前就把电路接好了,合上开关,灯泡亮了。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讲解之前不要乱动,尽管他也从来不把老师的话当回事,但我还是以欣赏的口吻诚心表扬了他,并假装不会,让他教我,他竞以极高的热情指导我,我们的关系开始缓和了。
进行拓展训练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所有的训练科目,我发现他的身体素质特别好,就真心地鼓励他回学校后参加体育队,将来在体育方面发展。而他也发现老师的身体素质也不错,于是对我也有一些佩服了。
回来后,尽管在学习上他还不能持之以恒,但上课他不再故意捣乱了,而且对老师特别尊重。后来他在写给我的信里说:最近这些天,不知为什么,我老是想,作一位老师真的不容易啊!处处为我们着想,让我们好好学习,让我们有好的出路,而我却不理解,还和老师作对,老师好辛苦啊!我会认真寻找适合我的发展之路,决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给老师说这些,可能是良心发现。祝老师身体健康,天天都有好心情。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成人眼里,好像现在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更需要我们用师者的无私、崇高和智慧,奉献我们的爱。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亲切的抚摸,一个关爱的眼神,对孩子来讲都可能是永生难忘的。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拥有这份爱心,去呵护心灵,守望成长,去启迪智慧,润泽生命!
四、爱学生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
老师不仅是辛勤的园丁,对学生来讲,更是一盏照亮他们心灵、指引人生方向的航灯。要让这盏灯照得更远、更亮,我们就要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快乐、生动的课堂。
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对我们老师的个人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敢于担当,以良好的职业素养给学生树立一面旗帜,这也是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步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用爱心营造阳光,让我们的学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篇4:有关于爱就在身边教育随笔
爱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情感,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而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的主要职责,并不只在于向幼儿传递知识,而更在于对幼儿的整个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而影响幼儿精神世界的关键之一就是对幼儿的爱,通过给予幼儿真诚的关爱,促使幼儿学会如何接受爱以及如何施爱予人,并在与幼儿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过程中向幼儿传播知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幼儿园里,让我感受最多的是孩子们带给我的感动。孩子们让我体验了生命中许多的第一次。去年冬天,记得一次户外活动时,我感觉特别冷,于是不停的搓手。国香跑到我身边问:“老师,你很冷吗?”我点点头说:“是呀,老师好冷。” “喔,老师,我的手很暖和的,我给你捂捂手吧。”“不……”还没等我说完,我的手已在他的小手中了。突然,有好多的孩子跑过来,把他们那一双双小手伸到我手里,“老师,我的手也很暖和的。”刹那间,一双双肉乎乎 、暖融融的小手,给了我一股暖流,它直通心脏,然后随血液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我再也没有任何言语,因为再多的言语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我当时的感受,她的美丽是无法用任何绚丽的词句形容的 ,她们的善良在这短暂的动作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力量让我用力去抱住这些可爱的孩子。 心想“这帮小东西,总算平时没白疼你们。”心里就像植入了一颗太阳。
对于在这个地球上繁衍生存的每一个生命体来说,爱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父母长者的关照之爱,同伴手足的依托之爱,阳光雨露的自然之爱,这一切构成了爱的丰富。而教育之爱是之中的理性佼佼者,是教育产生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生活在童心的世界,时时被感动着,幸福着。
篇5:有关于爱就在身边教育随笔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因此,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
几年的幼教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那些所谓的“差生”“特殊生”其实更需要老师的爱,我们的教育如果缺失了对他们的爱,那教育便也不再是教育了。因此,在我们班,我告诉孩子们,老师喜欢你们每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爱。但,爱不等于对孩子放松要求,有错不批评、迁就、放任就不是爱。在教育孩子上,严、爱是统一的。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严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老师应真心爱护学生,严要得法,批评应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孩子,应细致、恰当地批评,决不能以痛骂一顿以解心头之恨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否则,就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变得冷酷、绝望,凶狠和孤僻,他们会以充满敌意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同伴。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应是严厉与善良的完美结合。孩子做了错事,教师给予批评是应该的。但教师的批评要讲究艺术,更要包含感情,任何批评离开了感情的润滑作用,硬梆梆地讲道理对我们幼小的孩子是行不通的。
我们班有个小朋友,他的攻击性特别强,哪个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的东西,他也要出手,我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但一直不见效。有一次,几个女孩子依在我的身边,他也跟着往我身边蹭,我顺势抱起他,放在我的膝盖上,他居然伸手抱住了我的腰,我心里一动,问他:“想不想让老师每天都抱抱你”?他毫不犹豫地说:“想”。我告诉他,如果你一天不打人,我就抱你一次,他同意了。在小朋友们的见证下,我和他拉了钩。以后的日子里,我坚持在他打人时提醒他,在他和小朋友和睦相处时表扬他,并遵守承诺—抱他。当然,他打人的次数日渐减少,也更受小朋友欢迎了。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的设计和施工都倾注着教师对受教育者的爱。没有爱,设计得再好的蓝图也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师幼之爱,幼幼之爱,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之师也”,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一是靠知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教师自身的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可如果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做基础,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出现反作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如果对幼儿缺乏责任感,缺乏爱心,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不好孩子。教育改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多多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品格能够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有人说,真爱就如同一坛陈酿了千年的老酒,历久弥香,沁人心脾。今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明天真爱之花开遍海角天涯。这,就是我们教育者诠释的教书育人的真谛!
篇6:爱就在身边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爱就在身边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新学期,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叫朋朋。为了让朋朋能尽快地适应班级的学习生活,我让班里能力较强的文文坐到朋朋的旁边。文文非常关心这个新来的朋友。点心时间,她会教朋朋如何倒牛奶;户外活动时,她会帮助朋朋擦汗;午餐前,她会教朋朋洗手,还教他如何叠餐前毛巾……
一天下午,文文提前起床去参加幼儿园的游泳课程了。下午点心时间,朋朋拿了两根香蕉来找我,说:“老师,文文姐姐去游泳了,我想帮她留好香蕉,等她回来吃。”我心里一阵感动,问:“朋朋,为什么要帮文文姐姐留呢?”朋朋回答:“因为文文姐姐很喜欢我。”由此可见,开学以来文文带着朋朋一起做过的每一件事已深深地印刻在朋朋的心里,打动了朋朋,而文文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也使朋朋学会了关心别人。
在我班里,我们注意创设一些让幼儿互相关心的机会,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来自同伴的关爱。比如,我们设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为班级当月过生日的孩子过集体生日,孩子们会自制贺卡送给小寿星,并互相祝福。第二周的`周五是自制美食活动日,孩子们共同制作小馄饨、三明治、粽子等美食,经常是三五个孩子一组,共同准备材料、制作美食、分享美食。第三周的周五是社会日,孩子们聚在一起说一说这个月自己做过哪些好事,得到过哪些帮助,需要感谢哪些人和事。第四周的周五是美化环境日,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班级、幼儿园环境,如捡垃圾、扫落叶、照顾植物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还鼓励孩子互相结对,如让能力互补的孩子结对,让他们共同进步。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互相学习、帮助的过程中体会被人关心,同时学习关心身边的人,进而关心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乃至地球。
篇7:关于爱在心间的随笔散文
当十四年的光阴悄悄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当快乐天真的我们不再稚嫩,当我们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时,可曾想过这20xx年里,有一份亘古不变的母爱。
妈妈的爱,溢满了我的心间。
每次,当我的棒棒糖被抢,当我不小心摔倒在地,当我饿了、困了、乏了,我那小脑袋里本能的反应便是喊上两声“妈妈!”。也是每次,当我喊完两声妈妈之后,她就像仙女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就会一下冲进她的怀抱,在这世上最温暖的港湾中,吐露我的心声。
甜甜的棒棒糖被抢走了,妈妈会安慰我,再去帮我拿一根,并告诫我:“那两个小朋友并不是故意的,你可不能记他们的仇,要学会宽容,还和他们做好朋友。”于是,我便学会了宽容。
瘦瘦的我摔倒在地,妈妈会微笑着擦擦我的眼角的泪水,用慈祥亲切的口吻说道:“不哭了,妈妈知道你是最坚强的,自己把灰尘拍拍干净,勇敢地站起来!”于是,我便学会了坚强。
当谗嘴的我总喊着饿时,妈妈就会像变戏法般变出许多好吃的,让我美美的吃上一顿;当爱撒娇的我说困了时,妈妈总会哼着小调把我带入梦乡。于是在那悠扬的小调里,我也渐渐学会了像妈妈这般去照顾别人。
这一声声的妈妈,勾起了我太多的美好回忆,是她让我拥有了这快乐幸福的时光,让我在懵懵懂懂的童年,就在脑海中深深地印下了宽容、坚强与关爱。
爱是从心底焕发出来的,它博大、无私,它能育人,它更能唤起我们心底的那一份爱。母爱便是它最好的写照。
爱在心间,用心去感受爱,用爱去关心人,让每一个人的心间,都溢满爱。
篇8:关于爱在心间的随笔散文
爱记得有人说过,母爱很细腻,可是,自从那一天起我感受到的只有严厉。
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家庭,我热爱阅读。喜欢畅游书海的感觉,喜欢获得知识的喜悦,从书本里,我学会了很多,也因此认识了一种叫做古筝的乐器。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开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
练习是乏味的,练精更是困难。古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的确如此,练好一支曲子,需要很长时间。我渐渐松懈了,可妈妈却一如既往的督促我,刚开始我十分听话,后来便疏懒了,妈妈见我无动于衷,就大发雷霆,一边说着“学习不是为他人学的,知识是长在自己身上的”,一边手脚并用的站立在门框边,身体随着声音的不断增高而颤抖,似乎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走,我见她动了真脾气,这才缓慢的走到琴边,一边想着她的种.种劣迹,一边心不在焉地摸琴。在我印象中,从弹上古筝起,妈妈与我的谈话从没有脱离过它,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有关于古筝家的事,谁不明白她想刺激我,可我就装作不懂,把她的话当作耳旁风,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从不经大脑思考。
直到有一天,妈妈在古筝老师家的一席话被我偷听后,我才真正明白妈妈那深沉的爱。
老师大概是这样说的:“这孩子悟性较好,可练的总是不熟,嗯,应该督促她。”妈妈顿了一下,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轻轻地说道:“我会尽力的……”
我偷偷的跑了,回到家我就开始用心地弹着,弹了不知多久,妈妈回到了家,我从她那惊讶的眼神中读懂她已经知道我偷听了谈话,她近似于自言自语道:“明白就好。”
事隔已近一年了,我仍然会不时地懒一下,妈妈也会偶尔回一句,但是我彻底改变了我的态度,从心中敬佩妈妈。
爱在心间,就让它在心窝中熟睡,永远不要远离它的故乡。
篇9:关于爱在心间的随笔散文
当我读完《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我被映子父母间那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又芳香怡人的爱深深地感染、震撼了。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但是,他们之间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问候,每一声叮咛,每一丝牵挂都渗透着浓浓的爱,展现给我们一幅温暖而又美好的画面。
真爱无痕,当阳光洒在映子父母的身上,一切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言,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公众献爱的表现却是贪图并不真实的赞扬。真爱是什么?是映子母亲为不打扰丈夫而对酸痛的忍耐;是映子父亲彻夜守护妻子的耐心;是指间流过的点点岁月;是生命之泉中跳动的滴滴泉水;是火散发的丝丝温暖;是清风送来的阵阵凉爽;是茉莉话散发的缕缕幽香;是彼此之间心灵的相通……
生活处处皆有爱,一声贴心的叮咛是爱,一次友好的帮助是爱,一丝深深的牵挂是爱……你为残疾、贫困儿童一次默默的帮助更是爱。
爱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间。在这次5·12大地震时,这种隐藏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四川同胞遇到困难、遭受厄运时,所有的中华儿女甚至外国人,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为自己的同胞撑起一片蓝天。如用有力双臂护住学生的谭千秋老师,三次冲进教室的荀晓超老师,还有用为受难同胞开通生命通道的人民子弟兵……
爱在心间,世界因爱而美丽,生活因爱而令人向往。
★ 临在心情随笔
★ 生活语录心情随笔
★ 爱在不经意随笔

【爱就在人心间随笔(精选9篇)】相关文章:
我心中的校园随笔2023-05-13
有爱就有幸福作文2022-04-30
有情感的随笔怎么写2023-09-13
秋天的思绪生活随笔2022-05-12
逃不掉的善,躲不过的恶杂文随笔2023-09-08
读书的教育随笔2022-08-11
教师读书读后感2023-01-13
我的校园随笔2023-08-20
校园随笔散文2024-02-12
初一校园随笔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