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17篇)由网友“gabicou”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的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要求,努力提升利用服务业利用外资工作的规模与水平,推动利用外资工作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服务业利用外基本情况
服务业利用外资提高了我市利用外资的水平,填补了多年来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空缺,对我市经济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资金,弥补了我市服务建设软环境资金不足的困难;通过利用外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引进了按国际规则运作的竞争和经营理念;增加了财政收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截止目前,我市现有服务业外资企业197个,合同外资额5.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业、房地产、商业服务、餐饮业等行业。
房地产行业22个,合同外资20xx3万美元,实际外资5286万美元。
商业企业45个,合同外资6441万美元,实际外资3437万美元。
旅游和商务设施45 个,合同外资21940万美元,实际外资10393万美元。
20xx年,我市服务业利用外资新批1个项目、增资3个项目,合同外资2919万美元,实际外资1422万美元。主要有: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增资、荣成华东海运有限公司增资、成宙生态植物(体育)园增资。新批文登振韩休闲活动有限公司外资50万美元。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旅游及商务设施服务业发展较快。主要有锦湖韩亚高尔夫俱乐部总投资9840万美元,**康荷国际海洋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2980万美元,**威洋石油有限公司总投资2651万美元,荣成华东海运有限公司总投资1588万美元,荣成旭日度假村有限公司总投资1000万美元,**成宙生态植物(体育)园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美元。二是房地产行业是传统的三产支柱。主要有**九隆置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990万美元,乳山东浩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2980万美元,金丰房产开发(乳山)有限公司总投资220万美元。三是商业利用外资项目数量较多,但规模较小。近年来批准了45个商业批发及零售项目,最大的是美敦力威高骨科器械有限公司,总投资2638万美元,**润华商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20万美元,文登东盛贸易有限公司总投资350万美元。大部分投资在10万美元左右。还有待引进较大的龙头企业。目前有乐购连锁超市项目、佳世客大型购物中心等总投资在20xx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在谈。四是服务外包是新兴产业。主要有联亚软件总投资100万美元,奥瑞软件总投资50万美元、奥博软件总投资16万美元、休门客软件总投资30万美元等。
二、主要在谈的服务业项目
永旺(**)购物中心项目(在谈),日本永旺株拟总投资2800万美元,建设大型购物广场,其中一期工程开发建设7万米综合商场。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450万美元,完成一期工程主体及装修施工,年底交付使用。计划8月份一期主体工程完工,9月份开始内外装修,12月份一期工程交付使用。
城市桥梁亚细亚交流中心项目,该项目由韩国城市桥梁(株)投资3亿美元建设。项目区位于孙家疃镇葡萄滩海水浴场南侧,总占地面积为636亩(42.4万平方米),由现进集团拟投资3亿美元建设,设计总体容积率为1,设计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项目区涉及外窑、远遥两个村,根据整体环境,规划分为a、b两区。a区(外窑)规划为旅游休闲区,占地约345亩(23万平方米),设计总建筑面积18.87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82。规划建设水上世界、名品折扣店、产权式酒店和主题公园。b区(远遥)规划为商务区,占地约291亩(19.4万平方米),设计总建筑面积23.53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2。规划建设高层it中心、中央商务中心和商务设施以及商务配套住宅。目前,该项目的区域控制性规划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并成立**友昵恩开发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运作筹划。该项目已经被列入20xx年**市重点项目。
三进船业增资设立研发中心项目(在谈),韩国三进株式会社投资,总投资为8800万美元,主要从事船舶制造、船舶检修、船舶配件及其它金属配件的生产、销售,货物和技术进出口。20xx年将增资2900万美元设立研发中心。
文登老年康复中心项目(在谈),**海地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美国golden peach公司合资,目前,双方已签订合作投资意向书,目前中方已完成一期约23000平方米公寓和土地购置及相关手续的费用作为双方合作的资金投入,外方以装修设计及装修投入资金作为双方合作的资金投入,双方以此确定持股比例。
乐购-特易购连锁超市项目(在谈),英国tesco拟投资1.5亿美元,该项目1月份,方案进入英国董事会讨论;3-4月份前,签订正式合同;6月份前,设计图纸定稿;7月份登记批准;预计9月份前项目开工建设。
预计20xx年服务业外资实际到账5000万美元。
三、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措施
针对近期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今后利用外资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转变过去利用外资粗放型的做法,突出质量,注重效果,又好又快地推动外经贸工作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目前,国家已经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商务部启动了“千百十工程”,省委、省政府将其确定为提升我省新一轮发展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之一,市委市政府也对发展服务外包给予了高度重视。据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到20xx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达到1.2万亿美元的规模。我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高校人才优势、生态优势、成本优势,要充分抓住世界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向中国转移和国家及省市三级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机遇,加强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建设,培植服务外包人才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提升城市的发展竞争力。
二是加快推进商业物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区位比邻是一个地区发展商业物流的最大优势所在,作为中国离韩国最近的城市,**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同韩国的物流往来。要在今年已经建立中韩商品贸易中心、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韩货批发集散地、与韩国釜山开通空中航线的基础上,通过各类外出招商活动等多种形式,联合相关部门,开辟更多的物流通道,推进**同韩国在更高层次上的经贸往来。
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要把投资重点放在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部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四、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综合分析发展形势和**实际,我们认为,振兴**市生产服务业,要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招商引资、重抓市区龙头等措施,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我市生产服务业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
(一)加快生产服务业发展,要有更高的认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地位上将最终取代第一、二产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产服务业的兴旺与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生产服务业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发展生产服务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产的方方面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当然,加快生产服务业发展,可以促进第一、二产业。20xx年3月出台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产业招商的意见》把现代服务业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主要是服务外包、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现代商贸流通业、文化及创意产业、旅游业、会展及医疗教育等。
(二)加快城市化建设,要有更快的步伐。服务业的`发展,要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强化中心市区的金融、贸易、信息、中介服务等功能,通过加快城市化建设来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方面,总的趋势应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对生产服务业的投入,要有更大的力度。要保持服务业较快发展速度,加大对生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是关键。因此,要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生产服务业的投入。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要把投资重点放在商贸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更好地吸引资本、技术,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部门,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四)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要找准突破点。找到一个突破点会将生产服务产业向前推进一大步。在选择突破点的同时,经济地理位置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青岛、烟台半岛城市群之间由于地缘接近、人文相袭,生产服务业结构往往呈现较高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使得地区间互补承接的空间相对狭窄,因此,生产服务业要想拓展“服务半径”,突破城市发展界限,必须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找准定位。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信息咨询业、中介服务业。
(五)加强人才培训,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人的素质是关键,需要将生产服务业人才政策提高到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政策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多渠道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大力强化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营造服务氛围,完善服务功能,为服务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提高生产服务业的竞争能力。
篇2:关于服务业调研报告
2、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业涉及的门类众多,范围广泛,目前,我市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同时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价格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3、服务业重大项目严重不足。服务业内部集聚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我市虽然有了像景泰物流重大物流项目,但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决策也脱离自身实际,各方面扶持不到位,导致资金链严重断裂,使得该项目无法如期完成。
4、服务业人才匮乏。服务业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服务业基本处于缺乏有效引导状态,忽视了其作为一个独特行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有效挖掘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创意设计、战略策划、信息咨询高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强化措施,努力做大做强我市物流产业
1、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识。20xx年全国三产总量占gdp的46.09%,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76.8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62.24%,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8.0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7.89%,而我市三产总量仅占全市gdp总量的37.45%。从数据中发现发达地区的三产占gdp比重中占据主要位置,优化结构,提高三产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现代物流,壮大三产总量,提高三产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低的地区必定是三产发达的地区。降低万元gdp能耗,应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工作方面着重考虑的重心问题,至少要在“十三 五”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
2、围绕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做好各类专业市场,园区的规划建设。按我市产业布局及港区功能定位情况,规划建设好煤炭、建材、粮食、农林副产品临港工贸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一批煤炭、水泥、钢材、粮食、食糖、禽畜、蔬菜、家具、林产品等专业交易中心,使专业市场成为贸易增长主要亮点并给物流业创造发展空间。
3、加强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市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必须统筹推进我市的各物流园区及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加快市场、道路交通、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成高速运转的运输网络和港城联动的物流网络。
4、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利用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模式,参与我市物流建设。加速推动现有物流企业的重组,组建我市特色物流企业集团。
5、加快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对口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也可以从成功的物流企业中引进高端管理人才。
关于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篇3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标准之一。为加快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我局于20xx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了相关科室对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xx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5.27亿元,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5.9%,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比 19.56:51.17:29.27。服务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据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全市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568万个,个体经营户13.19万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4.32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9.05 %,其中,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以及居民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就达21.69万人,占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28.9%,为解决就业,保障民生民本,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商贸流通业持续增长。20xx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88亿元,商贸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在35%左右。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促进了物流业的增长。20xx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9688.21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公路 3928.85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4020万吨,比上年增长25.23%,货运周转量279946万吨公里,增长66.28%;完成客运量 10687万人次,增长1.52%,客运周转量385777万人公里,增长15.83%。
三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已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20xx年,我市邮电业务总收入 2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通信网络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的转变。至20xx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1.09万门,当年新增52.84万门;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181.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8.8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6.28 万户,增加6.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5.52万户,增加22.58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9.99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34.88部/百人,增加 5.38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20.25部/百人,增加4.25部/百人。电信服务业成为引人注目的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
四是房地产成为消费热点,开发量逐年增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住宅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持续扩大,居民购买房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大,20xx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5.5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19.03%,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33.94%,房地产开发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五是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省第四届旅发会的强力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20xx年,全市接待旅游者为628万人次,增长31.57%,实现旅游总收入36.29亿元。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六是金融业稳定发展。20xx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4.3亿元,比年初增长16.58%,其中,企业存款113.55亿元,增长14.89%。各项贷款余额206.53亿元,比年初增长15.59%,其中,短期贷款118亿元,增长11.1%,中长期贷款81.83亿元,增长24.65%。全年保费收入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98亿元,增长14.33 %;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79亿元,增长39.71%。保险赔付总额2.80亿元,增长34.35%。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但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仍存在总量偏低,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比重小。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传统行业仍占主导地位,20xx年,全市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3%。
(二)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服务业发展离不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依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但到20xx年末全市城镇化率只有29.8%,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全省的城镇化水平低4.5个百分点,比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低 14.1个百分点。
(三)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我市城市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一是布局不合理,专业市场少,规模小,全市仅有一户年成交额上亿元的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差,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的现象十分严重;二是城市商业网点不上规模档次,上面是住宅,下面是门面这种比较落后的“底商”是我市商业网点的主体,缺乏有代表性的商业网点和上档次的商业设施,相当部分中高端消费无法在当地实现,造成我市购买力向周边城市和成渝等地外流,影响了我市的就业和税收增加。
(四)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融资的渠道少、融资的门槛高;二是随着几大商业银行陆续上市实施的战略调整,在西部地区的贷款和金融机构网点都有所压缩,融资问题更加突出;三是金融业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提升缓慢,服务品牌尚未形成;四是我市的存贷差额巨大,近半数资金不能为我市所用,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金融产品单一,与地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渴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五)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从对服务业消费需求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80年代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的转变,90年代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但总体上全市人均收入水平较低,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8320元,比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低1030元,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受收入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
总之,影响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较多,既有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又有思想观念、基础设施落后等不足;既有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障碍,又有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乏人才、资金不足等问题。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宜宾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从制定政策规划,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增加投入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市第三次党代会在提出的“强工、重农、活商、壮旅、XX县、兴城”的发展战略,就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一)成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机构。由于服务业范围广、行业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而且目前的行政体制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业管理部门,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议市、县(区)两级政府要尽快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通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步调,形成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的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制定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及实施纲要。我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制定《XX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实施纲要》,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功能区块建设,优化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每年召开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大会,进行总结和部署。
(三)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首先要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实行“非禁即入”,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其次要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不平等的价格政策,比如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价格不平等;再次,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选准优先发展的行业。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促进工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围绕工业强市战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高速公路、铁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力推动发展现代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会展服务业。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农业发展配套。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引领其发展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我市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向着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提高竞争力。第二,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发展面向民生,解决民本(就业)的服务业,为此,必须加快商贸布局调整优化,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区域性大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一批上档次的商业网点设施,全面提升商贸流通业水平。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积极发展景观旅游、红色旅游、商贸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等,带动和提升酒店餐饮、运输、商贸、文化等产业配套发展。继续促进房地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业培训等服务业,既不断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又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五)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发展服务业,必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业。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服务业发展新机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政府发展服务业的引导基金,更多地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服务业。积极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采用服务业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抓住外商投资看好服务业市场的机遇,借鉴工业领域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趋利避害,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力度。
篇3:关于服务业调研报告
市统计局通过实地查看经营场所,查阅统计基础资料,与企业负责人及基层统计人员面对面进行座谈交流,重点了解企业经营范围(主营、兼营),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否纳入营改增、缴纳税种类型;查看企业财务报表与企业联网直报的六大指标统计数据是否一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对企业统计的基础工作和信息化企业数据质量进行检查;了解企业发展改革方向以及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本情况
1.联网直报企业数少。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结构不完善、品种不丰富、规模不大、档次不高。截止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91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59家(甘肃飞视天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工商注销,已停止报数)。主要呈现出行业分布不合理: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家;XX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家;XX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家;XX县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家;XX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家。行业结构不协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2家。区域发展不均衡:XX区44家(占全市企业数77%),XX区7家,XX区2家,XX区1家,XX县2家,XX县1家,XX区2家(9月新增入库2家企业,兰州溪龙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兰州海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2月开始报数据),XX县和兰州新区无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
2.入库跟进不及时。省市统计局按照三经普资料整理出全市符合入库条件(年营业收入1000万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的其他营利性非联网直报服务业单位134 家,其中:XX区105家,XX区9家,XX区7家,XX区3家,XX区1家,XX县3家,XX县5家,XX县1家;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500万至 1000万)的其他营利性非联网直报服务业单位104家,其中:XX区87家,XX区8家,XX区3家,XX区3家,XX县2家,XX县1家。
3.大企业少拉动力不强。59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只有3家: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XX区)、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XX区),甘肃省木材总公司(XX区),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5%,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41.7%。其中: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1-8月营业收326343千元,同比增速-4.02%,占全市营利性营业收入比重为22%,拉低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1个百分点。
4.企业基础数据不完整。 由于服务业企业尚未走出“小”、“低”、“散”的传统格局,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经营状况波动较大,发展不稳定。兰州星广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兰州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肃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主要业务被上级总公司收回,今年数据和去年同期数不是同一口径,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目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行国家联网直报制度,报表时间为2、5、8、11月,与部分实行季度核算的企业报表制度错月,导致部分企业无法准确填报国家联网直报平台数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行月度省局联网直报制度。
5.企业基本信息不准确。目前服务业使用的名录库为二经普名录库,部分企业基本信息不够准确。一企多报: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在规上服务业库中纳入“企业总部管理”,行业代码为“7211”。但该企业实际下属二级法人单位只有金百合宾馆,金百合宾馆为XX区规上住餐单位,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和金百合宾馆上报的数据是一样的。行业代码有误:兰州金港物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市场管理,行业代码更改为7291;兰州海洋汽车出租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出租,行业代码更改为5413;甘肃东航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住宿,行业代码更改为:6120。
6.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由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首次纳入gdp核算,服务业统计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部分服务业企业统计人员不稳定,无统计资格证,无统计台账;八个县区及新区统计局,只有XX区有独立服务业统计机构,XX区、XX区和XX区有专职业服务业统计人员,其余县区均为兼职服务业统计人员。
二、分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共三大门类10个行业。目前,XX市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其他服务业和体育为空白行业。
(一)租赁业 只有1家企业,属于交通运输业,行业代码需要修订,修正后行业代码为5413。兰州海洋汽车出租有限责任公司:承租金从4500元/月下降到3945元/月,车辆和承租人保险费用上涨;所有车辆8年报废,不能及时更新,5月底仅有496辆。
(二)商务服务业
1.法律服务 共4家企业,整体效益比较好,8月份营业收入增速均在30%以上。但是,甘肃中天律师事务所由于受费用结算时间跨度大影响,后备律师队伍培养困难,律师队伍不稳定,案件代理量下降。
2.市场管理 共14家企业,未纳入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范畴,整体税赋过重,影响经营效益;部分企业由于人员变动较快,没有统计资格证。兰州天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税种有房产税(12%),营业税及附加(5.65%),水电费的增值税(17%);以兰州新天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首的三期项目未进行资源整合。兰州陶瓷建材批发市场第三商贸区:统计人员变动较快,没有统计资格证。由于轨道交通项目市场需要搬迁,但是拆迁还建项目得不到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不能按时交付使用。甘肃省木材总公司: 1.企业实施“出城入园”,分步转移仓储业务,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向河口物流园的业务转移、向新区北站物流园的业务转移、市场原址开发。2. 缴纳税种有增值税:加工+销售(17%),仓储装卸(6%);房产税+营业税(12%+5%);土地使用税(核定税 133万);营业所得税(25%)。3.钢材价格低,需求量小。
3.旅行社服务 共9家企业。国八条出台后市场不景气,业务量大幅度下降;地理位置导致交通不发达,出行费用过高;《旅游法》颁布后,团费猛增,参团人数减少。旅行社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已退出主导地位。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游客更多地选择自助游和自驾游,通过网络订房,定机车票和景区(点)门票,依靠旅行社提供订房、订票的服务越来越少。另外,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省入境旅游业务呈下降态势。
4.广告业 共3家企业。经营结构单一,广告牌审批困难,收费高。比如:甘肃金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铁路局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是收缴铁路系统的有线电视费和火车站周围广告。
5.企业管理服务 共4家企业。其中:甘肃东航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和兰州金百合实业有限公司均为住宿业,行业代码错误,需要更正为6210。
6.安全保卫服务 共6家企业。市场不规范,竞争大,服务价格低,人员老龄化,人员流动性大。兰州铁路保安服务公司:1.经营结构单一。铁路长途押运(货物保价)+站场保安;20xx年取消了铁路系统家属楼楼宇对讲的安装与维修。2.队伍不稳定。去年公司改制工作开始后,白银押运队集体上访,要求公司补交养老金。辞退补偿或补缴社保金问题公司已经无力解决,唯一的办法是变卖房产或清算。目前就这一问题正在和押运员协商,如果变卖房产还不能与押运员达成协议,公司只有破产清算,营业收入降幅较大。
7.其他商务服务业 共2家企业。目前XX市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存在展览场馆供应相对不足,部分展会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缺乏适当的行业标准。
(三)居民服务业 共3家企业。受国家八项规定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影响,业务量减少,出现入不敷出。比如:兰州三雅康浴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大足神农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四)新闻和出版业 共4家企业。一是传统期刊出版行业整体衰退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较大;二是过度依赖教辅、政府采购,原创能力不足,图书出版增长乏力;三是结算进度不均衡,一般都集中在半年末和年末,造成公司业绩波动;四是新产业处于培育期,相关多远产业仍比较单一。比如: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五)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共3家企业。兰州星广电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于企业改制主要业务被上级总公司收回,目前只剩下东方红广场的两块电子大屏做广告业务。
(六)文化艺术 共1家企业。甘肃开元钱币文化有限公司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不长,受国际金价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差。
(七)娱乐业 共2家企业。受国家八项规定的影响,进入了“寒冬期”,让与之相关的娱乐行业大受影响。比如:甘肃好顺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三、建议措施
(一)加大企业入库力度
对 818家非联网直报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认真核实,指导企业在11月份做好申报入库准备;有针对性地加强空白行业及规下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力度,做好新上限企业的入库工作,做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服务业企业字典库和名录库,要求各相关责任部门对新成立的企业做好动态监测工作,收入一旦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及时反馈市统计局,并通知企业做好入库申请准备。
(二)加大企业基础工作建设
企业应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力量,明确统计工作的综合部门,指定统计负责人,落实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并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企业统计人员调离统计岗位,应做好统计交接工作。企业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必须具备统计从业资格,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统计继续教育及统计业务培训。
(三)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市服务业领域加大“营改增”推广的覆盖范围和深度,不断推进企业减负工作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对纳税大户应采取减免或返还的激励机制,切实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健康发展和服务业经济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大出租车客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XX市营运出租车保有量仅为6738辆,出租车企业26户,出租车经营体制为“两权归企、承租经营”模式(车辆产权、经营权归企业,个人实行承租经营)。XX市人口360万、出租车保有量6738辆,每万人拥有车租车18.7辆,远低于省会城市每万人拥有车租车25-30辆的标准。建议1.增加运营车辆2. 配置新能源车辆3.减少承租费用4.改善出租车对外形象。
(五)加大投入,扭转部分服务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
对下降幅度较大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招商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在品牌创新、规模壮大上给予重点扶持,使企业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成本和市场等各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并购等方式迅速发展,实现服务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篇4:关于服务业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市三产服务业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市统计局于20**年8月份专门组织人员就围绕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部门了解查阅报表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走访有关企业17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现状:20xx年上半年我市三产增加值总量为11884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增幅回落4.5个点,占全市gdp总量的36.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1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总体拉动作用减弱,但已开始略有回升的趋势。20xx年三产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 ‚运输市场逐步升温。ƒ各行业需求增加,对三产提升有拉动作用。
1、交通运输行业虽有回暖,但问题也不少。交通运输行业是贵港发展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承接贵港重要发展环节的关键行业。本年以来公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水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19%。交通运输业相比去年有所上涨。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类型市场回暖,货源保证,水源充沛。但阻力及问题不少。
(1)公路客运受区内动车开通运行影响,客运冲击巨大。由于动车不断完善,逐步增开列车,且价格相对班车低,运行时间短,长途客运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的班次。而市内出租车客运行业虽然受到高铁带来的游客量拉动有所回升,但是受公共汽车、黑车影响严重。在对“XX市运通出租车公司”的调研中了解到该公司拥有出租车380辆,是XX市最大的出租车公司。首先出租车自身管理不够完善,不打表、乱喊价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公交车线路的增设,使得原本客源就小的出租车客运市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再者 “残疾人三轮车”“无营运执照面包车”“两轮摩的”等非法运营车辆队伍的壮大,使得客运市场更加混乱不堪。以往每辆出租车每月纯利润两三千元左右,如今受到上述因素影响,每辆出租车月收入仅一千多元,难以维持生计,很多司机已考虑转行,出租车市场发展形势严峻。
(2)雨水充沛、河道航行畅通,航运市场回暖、各行业需求回升。在对“XX市水运七公司”“桂平东运水运公司”的调研中得知,今年水运市场相比去年已呈现回暖趋势,主要因为经过去年一年的低迷期,许多大公司着手优化升级自身基础,“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提高运力,将原本低吨位的船只改良、淘汰,换用大吨位船只运营。市场方面“华润”“台泥”等水泥企业陆续供货正常,广东的投资项目相继开工,水泥、河沙等产品需求量回暖。广东回头的船只都有充足的煤炭、零担货物等往回运输,极少数出现空船回港情况,虽然相比去年每顿货物的运价降至3-5元,但由于货源充足,也弥补了运价的差距。且由于水位提升,许多船只可以跑柳州线,柳州线运费较高。
2、物流行业竞争力太弱。我市发展物流行业地理位置优越,独特,交通便捷。我市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黎湛铁路、南梧高速、南广高铁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市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全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随着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苍梧至龙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设,贵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但我市物流行业刚起步,各环节问题诸多。物流公司少而小、乱而散,抗压能力差,竞争资本弱。大多数公司名为物流公司实际是运输公司,缺乏相关配套业务。
如我市的 “景泰物流公司”,其中的“景泰物流园”占地就有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目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体。但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该园区尚未完工,无法正式开业,各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现在只能承担一点零星的仓储业务,未达到预期设想。
3、商务服务业依法经营受到冲击。如 “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是目前XX市最大的市场服务中心,其下包括北门市场、石羊塘市场、建材市场、煤炭市场、猪苗市场、景泰果批市场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市场。在对“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调研时发现,该中心营业收入同期下降20%,主要原因是受“五乱”问题所影响。摊位外租率低、收取租金少、无管制权限。
(1)摊位外租率低,商户较少选择市场内经营。由于人流多集中在市场外围,且受权限管理问题限制,市场外治理成“三不管”区域,很难集中商户到市场内规范经营。
(2)市场周边摆卖,占道经营,交易秩序混乱,人流拥挤不堪,堵车现象严重。更影响市场内部运营。
二、服务业发展遇到的困惑。
1、20xx年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37.45%,比重较低。20xx年服务业年增长6.2%,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一产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二产增长速度4.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篇5:服务业调研报告
商贸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商贸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导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随着义乌经济逐渐融入国际化浪潮,义乌商贸服务业正进入一个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一、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商贸服务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20xx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18.3%,创近几年来新高,在全省经济强县中增速和总额分别位居前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市以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的商贸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除市场外的其他商贸服务业发展则相对落后,与其它相关行业相比,明显不协调,与进入小康社会追求高质量、时尚生活的居民需求明显不适应。主要体现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商贸设施明显滞后;结构层次尚欠合理,特色商贸明显短腿;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贸品牌明显短缺。
二、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义乌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市必须具有较为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国际性商贸城市”战略的实施,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城市经济、城市自身的特点蕴含了有利于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我市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服务业对我市经济社会贡献日益加大,政府越来越重视商贸产业的发展,把商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加以大力扶持。我市今年出台了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批准了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程度与其城市规模是紧密相关的。我市已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城市化进程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6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一大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了对服务行业强大的规模需求。
3、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商贸服务业发展奠定了一个更为坚实的需求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加服务性支出将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新的热点。特别是一些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形成大规模消费。
4、资本投入足以保障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民间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加上我市悠久的经商传统、浓厚的商业氛围,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外资的强力注入给服务业带来新的活力。以商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将继续成为下一轮发展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预计将有更多的人投资、从事商贸业。
5、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和支撑了商贸服务业发展。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对商贸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也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效益,旅游、交通、宾馆、百货、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将得到大幅提升。
三、我市发展特色商贸的思考
1、精心布局商业网点,发展新型商贸。
以规划为导向,科学合理布局商贸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点,提升商贸设施档次。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义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要求,着力构建四个商贸层次。核心层次:营造绣湖、宾王、国际商务中心三个城市商业亮点和窗口商圈,发展以购物商业、餐饮文化商业、休闲商业为基础的三大特色商业。其中以义乌市绣湖广场商圈和宾王商圈为主体的市级商业中心,设置两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在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形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中心区。骨干层次:在北苑、后宅、廿三里、城西、稠江等5个市区二级商业区,以佛堂、苏溪、上溪商贸集聚区域为中心点的市级商业副中心,各布局一些大型商业设施。基础层次:以遍布城区的商业服务中心、商业步行街区以及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现代零售业态。重点改造提升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区等5个特色街区。虚拟层次:以涵盖全市的宽带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网上购物。
2、培育高端商业资源,建设品牌商贸。
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型商贸业态,形成购物中心、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电子商务等多种不同功能的业态结构。大力推进仓储配送中心、大型超市、商贸中心等商贸重点建设项目,大手笔规划大项目,规划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住宿、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场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我市开设门店;积极扶持市内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8家年销售额上亿元、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零售企业,在流通行业发挥龙头作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全面进步。
3、拓宽居民服务项目,提升社区商贸。
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促进商业网点布局合理化。建设一批社区服务中心,鼓励规范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大力发展餐饮、托幼、养老、医疗、保健、文娱、维修等服务,重点培育家政、保洁、物业等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培育一批连锁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优化服务结构;健全网点设施,建设一批标准超市、早点快餐、废旧物资回收等便民商业设施。形成每个社区有1个服务中心,设1家以上连锁便利超市,布置1个菜市场,其中居住人口3万人以上的社区各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
4、编织农村现代流通网,构建统筹城乡型商贸。
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服务业体系和服务业设施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向中心镇及农村延伸。引导和支持连锁企业向村级发展连锁经营网点(农家店),逐步建立统一、规范、便捷的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不断提高连锁店的商品统一配送率。以现状镇为基础形成苏溪、上溪、佛堂三个商业副中心,达到每个镇、街道所在地有1家以上连锁超市,较大行政村有1家连锁便利店,全市农村都有放心店。
5、发展中介服务业,完善服务型商贸。
发展咨询租赁、评估拍卖、法律服务、研究开发、检测认证、招投标、职业介绍、财务顾问、会计审计、房地产中介等各类商务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开放力度,降低商务服务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引进一批市外知名的商务中介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全面促进商务中介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有较大潜力的投资咨询、形象设计、企业形象包装、市场营销与策划、品牌动作、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务服务企业。引导各类社会商务中介服务组织集聚发展,打造社会商务服务集聚区,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行业功能日益完备的现代社会商务中介服务业体系。
四、发展特色商贸的建议
1、加大开放力度。
发展特色商贸不仅要培育本土的企业,更要大力引进外来企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嫁接联合,努力推介我市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引进外部资金、引进外资商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实施项目带动。
发展特色商贸的支撑点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建设和开发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商务考察和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购物(商业)中心。为此要加强重大项目支撑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一批关系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项目,筛选建设一批、跟踪储备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当前要加快北门街区块的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的落实。
3、优先保障用地。
发展特色商贸必须要有足够的用地保证。在城市规划中,要预留重点项目的发展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商贸服务业项目,市政府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对世界500强零售集团及市内外大型商业企业在义投资的重大商贸服务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经市政府批准后实行优先优惠供地。
4、加强队伍建设。
发展特色商贸必须重视商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把商贸队伍培训纳入政府创业素质工程,加强商贸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商贸队伍的综合素质。要组织制定分类开发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形式,在服务业各领域引进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行业高端人才。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实用技能型服务业人才再培训、再教育,培养社会急需管理和经营方面人才。
篇6:服务业调研报告
服务业至今没有准确的法律界定,一般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它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20xx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5908万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74854万元,增长幅度13.5%,第三产业总体水平和产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和改善。在这些繁荣与稳定后面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服务业女性工作者,她们的生存状况无疑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我县服务业女性的生存状况
据统计,20xx年末,全县总人口974510人,女性467379人,占总人口的48%;全县从业人员37615人,女性从业人员占44.5%。本次调查走访包括销售、餐饮、娱乐、家政等10个行业53人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0份。调查显示,我县服务业女性生存现状呈现如下特点:
(一)服务技能提高,待遇有所增加。20xx年以来,通过县“阳光工程”和劳动部门的免费或优惠收费的技能培训,全县近约5000名下岗女性和女农民分别在6所技能学校参加了电脑操作、电子电工、农产品加工、安全生产、缝纫等不同专业的培训。她们学到了一技之长,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再次上岗后的工资待遇也有增加。
(二)社会保险加力,保障有所增强。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惠民政策的落实,桃源县各项社会保险积极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启动后,农民和居民的参保率分别达85%和95%,被调查的服务业女性参加这两项保险率达100%,还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家庭加入商业保险,生活得到极大的保障。
(三)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能力提升。近几年,桃源县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人们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也日益提升。大多数调查者对自己在劳动中的报酬、休假、培训等权利都很了解。20xx年,原丰彩超市桃源店的27名(女性23名)员工,因不满雇用方单方面强行解除合同,到法院联合起诉,20xx年6月20日,领到了32528元的赔偿金。在案件的劳动仲裁、一审、二审和执行程序中,他们发现代理人非法扣除其执行款后,又及时到县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经过调查,相关单位对代理人的不法行为进行了处理,并如数退还了他们的执行款。
虽然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总体较好,并朝良性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工资待遇偏低,稳定程度不高。调查显示,服务业女性月平均工资为700元左右。其中,个体女性业主收入最高,达800——1200元,营业厅前台收银员为700——900元,最低收入者为餐饮、娱乐业,仅为500元左右。80%调查者的工资收入占到家庭收入的50%,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既要负担子女,又要赡养老人,生活还是比较拮据。工资待遇偏低引发了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大,为了追求较高工资而跳槽到不同的岗位,造成其工作稳定程度不高。调查者中,在同一岗位就业达5年的为零,两年以上的仅占28%。
(二)政策缺乏刚性,业主逃避责任。调查发现,部分业主不承担女职工孕期保护,招工避开女职工生育年龄段,少数被调查者表示其产假工资无保障,一些企业未参加生育保险,更无力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落实生育待遇。她们与雇主之间服务协议不规范,权责不明确,少数没有签订服务协议和劳动合同,导致双方发生争议和纠纷。而政策法规对企业与业主如何执行缺乏刚性措施和制裁。
(三)自身素质欠缺,无力改变现状。服务业女性基本上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素质存在缺陷。一缺文化,普遍只具有初中文化,高中文化或职专文化的为数不多。二缺技能,具有一技之长的服务行业女性比例不大。三缺法律知识,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或者知之甚少,对于企业和业主的违法行为置若罔闻,漠然置之,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二、改善服务业女性生存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综合素质,拓展职业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服务业女性的技能培训,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等途径,引导服务行业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奋发图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一是抓好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劳动技能培训、法律知识培训和维权能力培训。更大力度的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种技能培训,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举办妇女知识学习班。二是抓好在岗培训。企业应依托社区和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或深层次的加强培训,在服务行业女性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发她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她们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三是抓好更新知识和更新技能的培训。对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女性,企业应创造条件让其深造,使其逐步成为技术骨干或能手。
(二)维护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普法宣传。政府、妇联、工会和相关单位要适时开展向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的普及宣讲活动。主动开展面向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明确其不履行法定责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构建与雇佣者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二要畅通维权渠道。要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在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方面的主体作用,要督促企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及女职工委员会并积极开展工作。当女职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妇联、工会等组织应积极主动介入,依法维护受损女职工的权益。
(三)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违法惩戒力度。要建立以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妇联、工会为主体,有关部门参与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机构,定期对用人单位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逐步建立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和网络体系,并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联合调查、开设维权热线等方式,加大对用人单位侵权行为的监督力度和惩戒力度,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为服务业女性建立起坚强的维权壁垒。
篇7:服务业调研报告
商贸业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窗口。商贸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结构优化的主导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随着义乌经济逐渐融入国际化浪潮,义乌商贸服务业正进入一个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的重要发展机遇期,进一步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势在必行。
一、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商贸服务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XX年,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18.3%,创近几年来新高,在全省经济强县中增速和总额分别位居前列。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市以中国小商品城为龙头的商贸业持续繁荣的背景下,除市场外的其他商贸服务业发展则相对落后,与其它相关行业相比,明显不协调,与进入小康社会追求高质量、时尚生活的居民需求明显不适应。主要体现为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商贸设施明显滞后;结构层次尚欠合理,特色商贸明显短腿;现有企业规模不大,商贸品牌明显短缺。
二、我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义乌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市必须具有较为发达的商贸服务业。“国际性商贸城市”战略的实施,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城市经济、城市自身的特点蕴含了有利于商贸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我市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随着服务业对我市经济社会贡献日益加大,政府越来越重视商贸产业的发展,把商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加以大力扶持。我市今年出台了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批准了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程度与其城市规模是紧密相关的。我市已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城市化进程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60%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一大批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了对服务行业强大的规模需求。
3、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为商贸服务业发展奠定了一个更为坚实的需求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加服务性支出将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新的热点。特别是一些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产品,在较高收入水平时才能形成大规模消费。
4、资本投入足以保障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民间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加上我市悠久的经商传统、浓厚的商业氛围,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外资的强力注入给服务业带来新的活力。以商贸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将继续成为下一轮发展方向和新的投资机会,预计将有更多的人投资、从事商贸业。
5、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和支撑了商贸服务业发展。旅游、会展业的发展对商贸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也产生了更多的关联效益,旅游、交通、宾馆、百货、餐饮等服务行业的经济效益将得到大幅提升。
篇8:服务业调研报告
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保持家庭关系和睦稳定、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幸福生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省局的要求,市统计局走访了相关部门,对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资金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由市发改委牵头,争取健康服务业类项目290个,获得资金14084.26万元。其中,医疗服务类(卫计)项目286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2154.26万元;健康健身类(体育)项目1个,获得上级补助资金1430万元,为我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基本保障得到加强
20xx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4.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43万人,工伤保险11.59万人。拥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299个,其中,医院49个,卫生院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2个,村卫生室24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1人,增加94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49人;注册护士4424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4624张,增加1165张。我市实行“非禁即入”鼓励社会兴办健康服务业,并在土地、医保、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成民营医院36家,开放床位2366张;新审批巴中肛肠专科医院、巴中东大肛肠医院、巴州外科医院等民营医院,新(扩)建XX市中心医院南坝院区、XX市第一人民医院(ppp模式主体竣工)、巴中中医医院回风院区(XX区人民医院)、XX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XX县中医院(已投用)等建成后,将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三)商业保险产品得到丰富
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责任保险,年内,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保率达80%。20xx年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22.06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保费收入的73.66%。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2309.73万元,参保人数77.01万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费收入8347.61万元。
(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发展
XX市治未病研究所的建设进展顺利,市、县(区)中医医院均已设立“治未病”科,XX市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8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积极促进全民健身
20xx年我市拥有体育场地2724个,体育场地241.32万平方米,在建的XX市体育馆游泳馆占地88.78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内设4500人座篮球场一个和人座游泳池一个。近年来,我市新开多家健身俱乐部,为广大热爱健身的市民提供了很好的室内健身场所。我市体育系统紧扣发展新要求,围绕“山地运动休闲”战略,结合“生态”和“文化”两个品牌,不断夯实山地运动城市建设。依托山地优势,以山地马拉松、山地网球运动、山地自行车运动作为三个相对固定的代表性项目,启动全市山地运动项目发展规划工作。启动了20xx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相关工作,已开始器材采购工作。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加强体育社团建设,成立了市户外运动协会、市羽毛球协会、等体育社团2个,全市体育单项协会社团协会达28个。积极推动乡镇老年体育工作,市老年体协召开全市老年体育协会会员大会,向乡镇、社区覆盖延伸。着力打造全民健身“一地一品牌”活动,努力把正月十六登高节与文化、旅游、招商、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打造为巴中全民健身特色品牌。筹备成立XX市体育文化促进协会,借助相关赛事加大山地运动城市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巴中体育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大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组建专班、落实专人,与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开展招商活动。编印《医药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和《四川省XX市食品产业招商推介手册》,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地开展食品药品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西部国际医疗器械城、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先后到巴中进行了投资考察,四川科伦医药贸易公司拟在巴中投建制药企业。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对引进的秦巴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指导帮助,该公司在XX区6200多亩皂角、丹参、玫瑰种植,在XX县皂角示范园建设,在恩阳区完成了示范基地选址。
(七)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农村医学、护理和助产三个中职专业。新办的三个医护专业已通过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审验批准,20xx年秋季实现自主招生,将为巴中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促进人才流动,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我市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案正在制定中,出台后,将大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八)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快普及居民健康卡,方案已起草完毕,今年计划发放20万张;20xx年全市拟采购健康一体机2474台,实现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台;市中心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XX县人民医院已建立远程会诊医疗平台。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编制健康服务业重点招商项目44个,投资总额达156亿元;充分利用各项平台活动和小分队招商活动,重点推出31个健康服务业招商项目;建立投资巴中微信平台,加大健康服务产业投交项目推介力度;促成长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有庆御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众安集团、中信信托等来巴考察生态康养产业项目。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照联合国测算老龄化进程标准,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进程加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不断优化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养老服务形式,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养老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关于印发20xx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安排表的通知》、《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快落实20xx—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市级相关部门按照市政府总体部署,相继出台了《XX市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办法(试行)》、《XX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XX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XX市民政局关于委托各区民政局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切实抓好全市各项养老工作措施的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依法维护老龄人的合法权益。
(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xx年底,我市公办养老机构82家,其中市本级1家,XX区12家,恩阳区17家,经开区2家,XX县22家,XX县12家,XX县16家。民办养老机构12家,其中XX区2家,恩阳区1家,XX县2家,XX县4家,XX县3家。公建民营5所。日间照料中心105所,其中XX区17所,恩阳区15所,XX县16所,XX县41所,XX县16所。由市民政局牵头将“医养融合”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供养型、医护型、老年公寓等业态多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护型养老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截止目前,全市建设“医养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950张,其中:XX县老年康复中心、XX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已建成450张并已投入使用。启动“XX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巴城“一城两翼”为重点,按照“规划先行、定位明确、城乡统筹、合理布局”的总体原则,聘请专家团队开展编制工作,并对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进行重点规划,于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同时,积极指导各县(区)加强与本地规划、住建、国土、卫生计生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扎实做好本地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对60周岁以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三)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1.扩面征缴成效显著。我市先后解决了被征地失地农民、代课教师、退伍军人、城镇集体企业养老保险问题。将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居民等符合参保条件的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政策激励、宣传促进、执法监督等方式,提高各类人员参保意识,引导其及早参保、高额缴费、连续缴费。截止20xx年底,全市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共141.95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8.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7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4.97万人。“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保险费累计征缴收入90.3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2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1.5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49亿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42.24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上级补助18.18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14.06亿元。
2.积极落实养老政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连续上调,20xx年人均养老金992.7元/月,20xx年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341.59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55元/人·月增长至75元,年均增长率为7%。四年来,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养老金105.84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5.3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6.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3.67亿元。XX县将80-89岁老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每人每月发放补贴30元,将90-99岁老人的高龄补贴由60元提高到100元,将100岁及以上老人的高龄补贴由10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市共13.49万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管理,累计拨付丧葬抚恤补助金1.29亿元,实现了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全市五保老人13018人,五保老人在自愿前提下免费入住敬老院,全市机构供养五保老人9364人。
三、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到位,产业扶持政策难落实
残疾人康复、公益性养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属政府性投资项目,除使用国家或省级项目资金外,均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而我市财政配套能力薄弱,部门项目存在建成一个项目负债一个项目的现象。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比如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问题,省政府文件张要求“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保障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但是在办理过程中,条款规定多,程序复杂,时间长。
(二)健康服务机构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民政、残联、卫计委和社会资本均可兴办健康服务机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但由于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多头管”,结果导致对健康服务机构规范运行监管乏力。
(三)健康服务机构政策保障难以跟进
健康服务业属于新兴产业,公益性健康服务机构需要人员、编制、投入、医保等政策性保障,随着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对各方面的保障需求日益旺盛,保障压力也将日益增加。我市现有国家编制政策、专业技术力量、公共财政能力、医疗保障水平,难以支撑健康服务业健康、永续发展。我市现有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医疗技术和设备以及人才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要求。
(四)养老服务业总体资源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我市社会养老复苏体系存在总量匮乏,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服务程度不高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作为新兴产业,部分企业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认识不足,不太愿意将资金投入健康服务业领域。目前我市养老主要还是公办无偿为主。
(五)养老产业市场没有充分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滞后
目前我市养老仍是家庭式为主。据调查,我市入住养老机构每月费用约在1200元-3000元左右,虽然不少老人有进入养老机构的愿望,但农村老年人因家庭经济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不适应、照顾家庭等原因不能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城市老年人因乡镇敬老院条件不理想不愿入住农村区域养老机构,实际进入养老机构的较少,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市场制约。居家养老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社工、志愿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厚实的人员或者其他按照市场发展配置的服务人员上门入户提供养老服务。而我市社区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未能建立社区社工组织。目前社会自发形成的家政服务所提供的服务缺乏专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覆盖面很小,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在农村,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尚在起步,绝大部分老人没有得到过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六)日间照料中心管理难,工作人员工资难保障
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有专项资金,建成不难,但是由于没有落实管理经费,后续管理有难度。虽然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收取一定费用、社区工作人员服务和老人自助相结合方式运转良好,但这种模式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城镇社区行不通,所以不少日照中心解决不了谁来管理,谁来服务,谁来买单的问题,故而紧锁大门,置之不用。对于敬老院,没有落实敬老院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工资,如果我市集中供养率要达到50%,那么所需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将达到几千万元,我市财政解决起来有难度,缺乏刚性支撑保障。
四、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老龄人口问题也显得更为复杂。健康的国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国民健康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社会公益、全民参与的原则,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规划,确保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公办、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职责分工和具体实施办法。尤其是要全面落实国家养老产业扶持政策,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强化政府主导,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加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和科研投入力度,强化土地、编制、财税、医保等保障,促进健康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服务业领域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我市旅游、森林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现代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积极探索股份制、公办民营、ppp等方式兴办健康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开展“治未病”和老年病研究工作。
(三)创造健康、养老服务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规范执业行为。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健康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充分有序流动机制和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养老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强对医疗、养老、体育健身机构服务质量、服务行为、收费标准等方面的约束和监管。维护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
当前我市按照“9073”格局,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我市应在全力打造“巴山新居”的基础上,完善居家养老政策支持体系,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减少老年空巢现象。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养老院、医疗卫生机构、文体活动场所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构建安全、舒适、便利的居家养老生活圈。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增加服务项目,配齐服务人员,提高人员待遇,落实经费保障。
(五)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建设
我市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多,农村留守老人也很多,但老年活动场所较少。针对农村实际情况,以“巴山新居”建设为契机,将老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中,建设完善文化、体育等必要的活动设施,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加强对老人问题活动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村老人积极、健康的生活,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篇9:服务业调研报告
法律服务业,是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以及国家司法考试等服务项目的统称。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是中央和省委从推进法制建设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以及国家司法考试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这支力量在维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法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陇南法律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陇南的法治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陇南法律服务业的科学发展,陇南市司法局通过深入调研,现将陇南法律服务业现状、问题、建议等报告如下。
一、陇南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概况
陇南法律服务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加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一)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
(二)近几年陇南法律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陇南法律服务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服务领域狭窄、发展缺乏层次。由于陇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欠发达,我市法律服务业务的主要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诉讼代理这一服务领域,非诉讼法律业务一般局限于法律顾问业务,其他非诉讼法律业务开拓不足,参与项目论证等事前预防性的法律事务不多。涉外法律事务较少。对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缺乏超前研究,缺乏新经济知识和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同业发展缺乏层次。全市尚缺乏起行业领头作用、具有相当规模和档次的律师事务所,即缺乏龙头企业。全市各律师事务所基本上处于同一档次的业务竞争,缺乏高端法律服务,层次不分明,特色不明显。
(二)县级司法局监管职能偏弱,法律服务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现行的法律服务行业的管理职能,高度集中在地市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无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出现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上下两张皮现象,管理实效大打折扣。现行的法律服务业实行业务归行业协会管理,行政事务归司法行政管理的双结合管理制度,由于县级未设行业协会,业务管理对县级来说就存在空白点。导致县级监督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属从事法律服务的中介组织,现在称其为新社会组织,不是机关、事业单位,它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法律服务行业应追求的社会效益,导致利益至上的不良倾向,出现诸多行业弊病。在此,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个人利益与行业整体利益相统一,难度大,办案质量的监管更为重要和迫切。
篇10:服务业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市三产服务业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市统计局于20**年8月份专门组织人员就围绕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部门了解查阅报表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走访有关企业17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现状:上半年我市三产增加值总量为11884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增幅回落4.5个点,占全市gdp总量的36.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1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总体拉动作用减弱,但已开始略有回升的趋势。20三产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运输市场逐步升温。各行业需求增加,对三产提升有拉动作用。
1、交通运输行业虽有回暖,但问题也不少。交通运输行业是贵港发展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承接贵港重要发展环节的关键行业。本年以来公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水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19%。交通运输业相比去年有所上涨。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类型市场回暖,货源保证,水源充沛。但阻力及问题不少。
(1)公路客运受区内动车开通运行影响,客运冲击巨大。由于动车不断完善,逐步增开列车,且价格相对班车低,运行时间短,长途客运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的班次。而市内出租车客运行业虽然受到高铁带来的游客量拉动有所回升,但是受公共汽车、黑车影响严重。在对“XX市运通出租车公司”的调研中了解到该公司拥有出租车380辆,是XX市最大的出租车公司。首先出租车自身管理不够完善,不打表、乱喊价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公交车线路的增设,使得原本客源就小的出租车客运市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再者“残疾人三轮车”“无营运执照面包车”“两轮摩的”等非法运营车辆队伍的壮大,使得客运市场更加混乱不堪。以往每辆出租车每月纯利润两三千元左右,如今受到上述因素影响,每辆出租车月收入仅一千多元,难以维持生计,很多司机已考虑转行,出租车市场发展形势严峻。
(2)雨水充沛、河道航行畅通,航运市场回暖、各行业需求回升。在对“XX市水运七公司”“桂平东运水运公司”的调研中得知,今年水运市场相比去年已呈现回暖趋势,主要因为经过去年一年的低迷期,许多大公司着手优化升级自身基础,“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提高运力,将原本低吨位的船只改良、淘汰,换用大吨位船只运营。市场方面“华润”“台泥”等水泥企业陆续供货正常,广东的投资项目相继开工,水泥、河沙等产品需求量回暖。广东回头的船只都有充足的煤炭、零担货物等往回运输,极少数出现空船回港情况,虽然相比去年每顿货物的运价降至3-5元,但由于货源充足,也弥补了运价的差距。且由于水位提升,许多船只可以跑柳州线,柳州线运费较高。
2、物流行业竞争力太弱。我市发展物流行业地理位置优越,独特,交通便捷。我市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黎湛铁路、南梧高速、南广高铁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市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全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随着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苍梧至龙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设,贵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但我市物流行业刚起步,各环节问题诸多。物流公司少而小、乱而散,抗压能力差,竞争资本弱。大多数公司名为物流公司实际是运输公司,缺乏相关配套业务。
如我市的“景泰物流公司”,其中的“景泰物流园”占地就有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目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体。但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该园区尚未完工,无法正式开业,各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现在只能承担一点零星的仓储业务,未达到预期设想。
3、商务服务业依法经营受到冲击。如“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是目前XX市最大的市场服务中心,其下包括北门市场、石羊塘市场、建材市场、煤炭市场、猪苗市场、景泰果批市场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市场。在对“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调研时发现,该中心营业收入同期下降20%,主要原因是受“五乱”问题所影响。摊位外租率低、收取租金少、无管制权限。
(1)摊位外租率低,商户较少选择市场内经营。由于人流多集中在市场外围,且受权限管理问题限制,市场外治理成“三不管”区域,很难集中商户到市场内规范经营。
(2)市场周边摆卖,占道经营,交易秩序混乱,人流拥挤不堪,堵车现象严重。更影响市场内部运营。
二、服务业发展遇到的困惑。
1、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37.45%,比重较低。20服务业年增长6.2%,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一产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二产增长速度4.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2、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业涉及的门类众多,范围广泛,目前,我市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同时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价格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3、服务业重大项目严重不足。服务业内部集聚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我市虽然有了像景泰物流重大物流项目,但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决策也脱离自身实际,各方面扶持不到位,导致资金链严重断裂,使得该项目无法如期完成。
4、服务业人才匮乏。服务业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服务业基本处于缺乏有效引导状态,忽视了其作为一个独特行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有效挖掘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创意设计、战略策划、信息咨询高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强化措施,努力做大做强我市物流产业
1、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识。年全国三产总量占gdp的46.09%,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76.8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62.24%,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8.0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7.89%,而我市三产总量仅占全市gdp总量的37.45%。从数据中发现发达地区的三产占gdp比重中占据主要位置,优化结构,提高三产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现代物流,壮大三产总量,提高三产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低的地区必定是三产发达的地区。降低万元gdp能耗,应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工作方面着重考虑的重心问题,至少要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
2、围绕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做好各类专业市场,园区的规划建设。按我市产业布局及港区功能定位情况,规划建设好煤炭、建材、粮食、农林副产品临港工贸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一批煤炭、水泥、钢材、粮食、食糖、禽畜、蔬菜、家具、林产品等专业交易中心,使专业市场成为贸易增长主要亮点并给物流业创造发展空间。
3、加强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市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必须统筹推进我市的各物流园区及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加快市场、道路交通、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成高速运转的运输网络和港城联动的物流网络。
4、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利用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模式,参与我市物流建设。加速推动现有物流企业的重组,组建我市特色物流企业集团。
5、加快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对口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也可以从成功的物流企业中引进高端管理人才。
篇11:服务业调研报告
目前××区家庭装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建材家居商品经营商户主要分布六大片区:
1、人民路的建材商业街
2、以中山东路及中山西路为中心的建材商业街
3、香江家居建材大市场
4、天一园家居广场
5、凯震建材大市场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各片区分布状况及商业特征:
1、人民路片区
a.人民路经营户沿街分布,店面较小,均在15m2左右,主要经营瓷砖、地板、门类、洁具等。
b.该片区已有二十来年经营历史了,在消费者中印象较深,但因店面较小、档次较低、商业形象差,已形成不了市场效应。
2、中山东路及西路片区
a.该区商户沿街分布,由经营户自发性组合。中山东路20xx年初始经营,由于入驻的经营户多,市场形成周期较快,在20xx年市场经营形成一定气候。中山西路为东路的延伸,后又逐渐向井冈山大道北南侧蔓延,该市场在消费者中形成较深印象。
b.属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主要以灯具、五金水暖、低压电器、板材经营为主,目前经营状况相对较好。
c.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较零乱,没有停车场地,且城市建设道路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消费者购物不方便。
3、香江家具建材大市场
a.位于城南井冈山大道46号,市场建筑面积2300m2,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由214间商铺和大开间的二楼商场构成,于20xx年建成开张;二期由一、二楼大开间的商场和三~六楼商务公寓构成,并于二oo六年五月全部完工。
b.一期二楼和二期一、二楼主要经营家具,其余为建材、厨卫洁具、装饰材料等经营场地。
c.一期二楼是较早的家具市场,有一定的名气,现经营设施已显陈旧。目前该市场向太平桥延伸,经营不锈钢材料、铝材批发,商铺不多,但交易量大。
4、天一园家居广场
a.位于韶山中路,占地面积2万m2,营业面积1.3m2,于20xx年10月8日开业。
b.该场地为商住式建筑结构,一楼为经营店铺,目前有30家商户在经营,主要经营商品种类为家具。
5、凯震建材大市场
a.位于××大道与韶山西路交叉口处,营业面积3万m2,首期推出170间商铺,于20xx年10月1日开业。
b.主要经营建材、家装饰品等。因进场商户免两年租金,故无空置商铺;近期有6000m2仓库推出使用。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a.该市场位于××大道正丙角,20xx年8月开始建设,占地面90亩,营业面积76000m2,总投资人民币2.1亿元,于20xx年8月1日开业。
b.一层共有商铺323间,按商品类别分七个区:板材、线材、油漆涂料区、陶瓷区、地板区、建材超市区、管材、型材、顶材、小五金区、石材区、卫浴区。二、三楼主要经营家具、厨具等。
c.初具规模,一层近300间商铺已开张营业,37000m2营业面积已装修,地下层3000m2仓库近期推出交付使用,市场定位:以建材家居为主,形成赣中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家具贸易集散中心。
建材家具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存在散、乱、差、小现象。全区建材家具市场大小七个,由商品市场整合运作产生,存在着散、乱、差、小现象。散:七个市场盲目发展,难以形成中心。乱:人民路和中山路片区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的商品种类比较杂乱。差:购物环境差。经营户经营在场地内切割瓷砖、金属材料,送货车辆随意停放。小:临街的店铺面积小,特别是20xx年城市建设人民路和中山路主车道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了,这些地段商户经营也自感没有以前方便,也无发展空间,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模式滞后,缺乏市场整体推广意识。目前我区较大的建材家居市场都是开发商在市场内建设若干单个商铺,然后或出售、或出租、或出售后市场代出租、或业主购买后出租、自营;经营户租赁(购买)商铺自主经营,市场统一管理,业界称为“摊位制”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往往经营与管理相分离,特别是市场始建初期,采取初始的物业式管理模式,管理停留在保安、保洁服务水平,缺乏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且市场整体经营、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大市场优势。
三、商品价格透明度差,售后服务不规范。建材家居商品的消费具有特殊性,绝大部份消费者都是首次消费,对这些产品缺乏辨别能力,精明的消费者货比三家后,往往是卖方出价,买方砍价,价格透明度差,出现同一商品价格在不同的市场差距很大的情况。价格不透明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市场竞争也处于价格竞争低水平。售后服务也打折扣,推销商品时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一旦货物出手,商家自己就变成“上帝”,消费者想要退货比登天还难。
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超市化经营模式。与市场“摊位制”经营模式相比,超市化经营更具有全新的经营方式:商品全部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提供导购、网上购物、加工定制、无理由退货等特色服务。超市化经营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和完善的服务,目前在全国很多城市大行其道。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建材家居超市会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四方园家居广场的开业,标志着我区的建材家居市场的硬件设施上档次、上规模,而市场的治理模式、经营理念、营销策略成为当前需要提高的重要软件因素。提升软件因素一是市场发展定位要高,要以立足吉安市、面向全省、辅射周边的高度,打造江西省的知名品牌。二是明确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就是摊位商户自主经营,商场化管理就是把市场当作商场经营管理,是经营与管理相结合,要把商户自主经营、市场经营和管理相结合,三管齐下。三是建立完善质量与服务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培训,持证上岗。
三、加大行政引导力度。目前我区的建材家居市场建设、经营模式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相比,已显现滞后和不协调,迫切需要政府予以适度引导,整合重组市场层次,促进规模经营发展。一是尽快出台《吉安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规范城区商业网点建设秩序,市场建设有章可循。二是归行入市,将人民路和中山路经营户迁入大市场内经营。三是给予大市场内经营户一定期限减免税金、租金待遇。四是加快市场结构调整。四方园家居广场和凯震建材大市场同处××大道,两市场相距仅一公里,市场细分化,将两个市场分别改a区、b区合并经营,商品归类化分,资源最大化应用。五是帮助建立建材家居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协商解决经营主之间和经营业主与物业的矛盾,制订出台统一管理和收费标准等。
商贸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已逐渐成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导型产业。××区建材家居市场作为整个商贸流通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从零星小摊点,到人民路、中山路专业街,到香江综合商场,再到凯震、四方园广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区的经济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区的建材家居市场建设通过各方方面面的努力会更上一层楼向前发展。
篇12:服务业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区政协科经委在分管副主席带领下,于近期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赴区现代商贸业发展办公室听取了我区商贸业发展的专题汇报,召开相关座谈会,邀请区发改局相关领导对我区现代服务业作通报说明,并结合前阶段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瓯海区政府坚持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职能部门和镇街的共同努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今年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7.75亿元,增长10%,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1.5%;三产投资结构得到调整,今年1—8月份,全区限额以上服务业完成投资74.6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总投资的76.83%,服务业投资成为全社会投资增长的主动力;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9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1-7月提高1.4个百分比。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47亿元,同比增长10.5%、旅游业也保持较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增加旅游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8%。总体来看,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后劲十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条件,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今年以来,区政府先后完成了《瓯海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瓯海区都市休闲区发展规划》、《瓯海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瓯海大道、104国道沿线“退二进三”及专业市场整合提升规划和温州市瓯海区商贸流通与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编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瓯海区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瓯海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及《瓯海区20xx年度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提出优化市场环境、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措施,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合理部署,服务业重大项目不断推进
积极探索并实施“退二进三”政策,黄河皮革、泰恒建材城、天宇高邦、美福食品等企业的“退二进三”工作重点推进,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调整,现代服务业被提到优先发展地位;采取多项措施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着力对温州家具市场和温州装饰材料市场进行改造和提升,逐步形成以“家”为主题的专业市场;紧紧抓住瓯海新城崛起有利时机,加快站前商贸区、新城中心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大西洋购物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加快实施都市休闲旅游项目,茶山文化一条街立面改造已完成,塘河文化主题公园完成投资额5635万元,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启动大学科技园、温州文化创意园等前期工作,潘桥物流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态不断丰富化、多样化。
(三)多措并举,招商推介力度不断加强
转变政府职能,采用各种措施方法,主动出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南湖、站前等已有6个地块完成出让或正在签订预申请协议,出让金达41多亿。南湖城市综合体商业部分拟引进华润万象城,打造国内一流地标性大型商业综合体。从近年招商工作情况来看,现代服务业在招商引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引进的项目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
(四)利用优势,服务业集聚示范作用不断形成
利用瓯海的产业特色,充分发挥服务业的集聚示范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和优势项目申报省级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争取服务业省级重点项目引导资金,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瓯海总部经济园被列入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森马集团的营销模式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十大创新示范企业,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被列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品牌化。
二、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业规模小,结构差。“十一五”期末,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仅为35%,列全市倒数第二,远远低于全省43.1%和全市44.1%的平均水平。据税收统计,当前我区服务业企业除几家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分离缴纳的税金稍具规模外,其余企业大多规模小,档次低,经营领域不宽,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全区获得市级以上名牌商号的企业仅“一鸣”蛋奶一家,纳税在一千万以上的企业仅2家,纳税三百万以上的企业也仅9家。从我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来说,目前仍然以传统服务业如餐饮、农贸市场、超市等为主,现代服务业相对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不够,全区纳税50万以上的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只占29%,比例明显偏低。
二是城市化进程慢,相关配套落后。近年来,我区虽然将城镇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出台系列措施,以攻坚的态势全力推进,但总体上看,城市化进程依然缓慢。由于规划前后沿承、贯通不够,以及一些规划变动调整过大等原因,给一些项目的进展、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工作造成了难度,“有区无城”的状况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同时,人口的集聚问题、产业的支撑问题也给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大的服务业,因相关配套设施缺乏,致使发展缓慢。如瓯海新城建设步子慢,大西洋购物中心等服务业仍处在不温不火之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政策扶持不够,投入少。对于服务业各个行业项目的推进力度不大。“十一五”期间,吹台山等旅游项目没有得到大发展,大罗山违章建筑、生态保护等工作依然不能有效解决;当前潘桥国际物流中心、南湖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因规划调整、土地限制等原因推进困难;大学科技园因相关规划交叉影响,目前仍在协调过程中;崎云度假村、仙岩大酒店因土地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进场施工和挂牌。对外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政策比较滞后。现有政策在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作用欠佳,尤其是用地、减税等手段不灵活,对企业主、商家的吸引力不够,如德邦物流企业因缺乏优惠的政策支持而改变在瓯海设立区域总部的设想。引导资金相对较少。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出台了《瓯海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每年投入一千万用于专项奖励,但与庞大的服务业项目相比,与周边兄弟县市区的投入相比,扶持资金显然不够。
四是管理体制不完善,效果欠理想。据调查,目前牵头管理我区现代服务业的有好几个部门,其中,现代商贸服务业办公室、发改局、经贸局等部门分别承担现代服务业的某些管理职能,“多头管理”的格局造成一些项目规划调整难、审批手续繁琐、项目施工进展缓慢等,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
三、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思路
(一)以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为抓手,加快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需要人口的集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强劲的产业支撑,而强劲的产业支撑来源于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区域发展。城市中心区要加快安置房、经济适用房、优质商品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中心、“两馆四中心”、文化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以瓯海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扶植商务楼宇经济发展,努力培育若干座税收超亿元楼宇;以大西洋购物中心为依托,全力提升现代商贸业发展,着力形成高端商贸服务区。加快新火车南站建设。通过沿中央大道两侧商业地块开发,并与瓯海新城商务区相连接,全力打造站前综合商贸区。积极营造“沿山、沿路、沿河”的服务业发展带。通过沿温瑞大道、104国道、瓯海大道、轻轨1号线等交通要道老市场的改造提升和新市场的规划新建,形成现代商贸集聚带;依托塘河、大罗山等山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带。同时要积极加强各镇街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商业网点的建设与发展,全力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从面到点的提升。
(二)以实施“优二兴三”战略为重点,力促现代服务业大提高
我区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区,传统工业低小散特点明显,高污染、高耗能严重。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实施“优二兴三”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借助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平台,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按照禁止一批、淘汰一批、控制一批、鼓励一批的原则,着重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淘汰,并通过科技、研发的方式对某些基础好的企业进行再改造、再提升与再发展;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努力形成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以科技、研发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促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使工业、服务业双剑并举、两轮驱动。
(三)以促进内部结构调整为动力,速推现代服务业大提升
服务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区服务业基本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新兴的服务业比例极低,结构相对失调。因此,区政府要出台措施,采取“分离发展一批、引进移植一批,整合提升一批”的方式,着重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方面做更多积极有效的探索。要围绕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推进现代商贸业、都市休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推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要着力对传统的服务业进行质的提升。通过对传统服务业,如餐饮服务业等,融入新的、时尚的服务元素,增强其企业竞争力,使其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品牌建设,工商、质监、发改等有关部门要制定服务业品牌培育计划,积极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名牌效应,不断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总体水平。
(四)以创新政策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服务业大平台
一个完善的、优惠的政策是吸引投资,促进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区政府要在前期制定一系列规划、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有关政策,特别是要逐步对现代服务业的每一行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根据当前商贸业发展的情况,要建立商贸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要求,列入区重点商贸业建设项目、先进业态项目和商贸企业设施改造、电子商务等项目奖励,培育组建若干个大中型连锁企业集团;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生产性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加大省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总部经济园的后续管理力度,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纳入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大平台;要灵活出台有关服务业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对重点领域的服务企业,按其缴纳的税额,酌情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要在服务业用地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融资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要通过策划高峰论坛、推介会等形式,向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宣传推介瓯海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的力度。要科学灵活地利用民间资金,适当参与到我区旅游休闲行业建设中来,在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休闲经济的发展。
四、具体意见建议
(一)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前,区商贸开发办是我区商贸业开发建设的责任单位,但因人手不足,编制不够,给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因为区经济协作办、发改局、经贸局、外经贸局等部门分别承担着我区商贸发展的部分职能,客观上造成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形成合力,根据实际,建议区委区政府从有利于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本次机构改革有利契机,将有关部门中的相关科室进行合并整合,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正科级部门,集中管理职能,加大协调力度。
(二)完善解决有关规划的制定与落实问题
一个完善、科学的规划是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建议区政府要在已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协调好有关规划的制定与落实问题。首先要加快对《瓯海区商贸流通和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编制的验收与实施,加快对我区物流业“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的编制,并注重在各功能区规划修编时能充分融合商贸业和商贸网点的规划。其次是要抓紧做好梧白片三个规划的有机整合,即瓯海区梧田片瓯海大道、104国道沿线“退二进三”及专业市场整合提升规划,大学科技园规划和梧白功能区规划,明确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科学合理地编制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潘桥国际物流基地是我区现代服务业中一项重大的内容,随着我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的显著提升与温州大都市建设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融货运与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园区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明智决定。根据规划要求,打造国际性物流基地需要2300亩用地,但目前,由于规划调整原因,原用于物流园区建设的1320亩土地因部分调整为商住用地和农房集聚改造项目,剩余的650亩土地(含农用地120亩)无法满足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需要。
因此,建议区政府争取年底前落实120亩农转地,尽快使一期项目上马施工,并在保证一期用地650亩的基础上,从物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西面大片闲置地的资源,将其确定为二期用地,将陈蕉路以南、过境路以北、站东路以西、铁路以东的原规划中的800余亩市场用地确定为物流基地的三期用地,从而为打造浙南一流的物流基地,满足物流园区未来发展作积极准备,避免出现“零打碎敲”的温州现象。
南湖建设地块是我市未来城市的次商圈,对周边区域商贸的带动与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通过走访街道、部门,拜访相关专家后,了解到南湖建设地块的整体规划布局在去年底已基本完成,但近期又要作较大的调整。
关于调整中的规划布局是否更具科学合理等热点问题,有关方面争议很大。因此,建议区政府在尽全力打造高品位的华润万象城的同时,要慎重考虑南湖地块的整体规划布局问题,要尽量体现规划的严肃性;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在认真、周密地进行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科学定位,确保南湖城市综合体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篇13:服务业调研报告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经济总量,改善了产业结构,服务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及时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打造活力、实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研究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供领导参考。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服务业迈入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金融房地产为支撑、旅游休闲为亮点”的产业架构,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xx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服务富县”战略,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和信息平台,加强与县外企业合作,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局面,并成为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力。xx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xx年相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达到37.1%,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xx年服务业国、地税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达1.18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7.2%和31.8%,占全县税收比例达40.58%。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约占全县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9%。xx年1-5月份,预计实现增加值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
现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xx年,我县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承运能力大大提高。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596.3万吨,货运周转量460290.4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05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4543.6万人公里。今年全县共有物流企业38家,1-5月份,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89.2万吨,货运周转量271460.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1%,完成客运量44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570.5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39%,现代物流业发展稳中有进。
商贸流通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流通领域竞争加剧,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崛起,多元化的商贸流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许多县外具有一定实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商业集团如:东方、百姓、金鹰、百成汇等纷纷入驻我县,抢滩占领市场。我县商贸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深入推进,下乡产品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持续攀升,为拉动我县农村市场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5月份,全县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9279台部,销售金额1.47亿元,补贴资金0.1911亿元,同比增长159%。预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6.21%。全县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06亿元,同比增长8.6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66亿元,同比增长13.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5.35亿元,同比增长29.08%,商贸流通已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使科技信息业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1-5月份,我县邮电业务总收入4422万元,同比增长13.6%。通信网络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的转变。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88万户,移动用户达到12.11万户,宽带用户达到5.08万户;1-3月份累计申请授权28项,专利60项,同期递增81.82%,从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厂办、民办科研信息机构87家。科技信息业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大。
房地产产业逐年增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持续扩大,居民购买房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大,xx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1.7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5.2%,全县新上房地产开发项目38个,开发面积83.57万㎡,同比增长31.7%,销售面积23.1万㎡,销售额4.12亿元,同比增长45%。进入xx年以来,随着我县《鼓励低收入家庭进城购买商品房》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开发更加火爆,1-5月份审批129万㎡,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21个,开发面积49万㎡,预计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10万㎡。
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崛起。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民间参与、多方受益”的旅游开发模式,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优势产业,并以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确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态戏”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建成开放景区10处,其中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打造了“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的旅游品牌。到沂南“逛汉街、游竹泉、受教育、泡温泉”已成为一张名片。xx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亿元,增长230%,全县服务业产值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25亿元,增长18%。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保险产业稳步发展。随着临商银行入驻沂南,目前全县共有金融机构9家,保险机构27家,各种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的中小担保民间融资机构7家。1-4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53.34亿元,同比增长6.1%。保费收入1.561亿元,同比增长38%。
服务业重点项目投入加大。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城乡电网改造、房地产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投资成倍增长,竹泉、汤泉、诸葛亮城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今年1-5月份,全县3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4.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续建项目2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6亿元。服务业投资增长成为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全省及周边兄弟县区相比,仍存在着速度不快、层次较低、比重偏小、支撑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比重偏小。xx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69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与先进地区比较,占比偏小。二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企业的基本状况是“低、小、散、弱”,即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缺乏具有带动区域性发展的规模企业。多数企业是自发投资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服务内容仍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等行业,较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型服务业包括现代中介咨询、物流、信息等较为落后。三是我县服务业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性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制约因素
制约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为基础。我县城镇化进程较慢,目前县城城区人口仅为15万人,人口集聚度不够,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及周边县区,导致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不够旺盛,制约了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我县服务业发展缺乏专门的规划引导,绝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分工不明确,空间资源开发无序,发展重点不够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远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服务业发展需要有载体,需要有龙头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但我县没有叫得响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四是缺乏专业类人才。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服务行业人员主要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下岗人员构成,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其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技术等级的人才短缺,多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水平低,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三、我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新一轮经济增长为我县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加快产业调整速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已列入“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将成为沂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都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县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多的要求,从而促进物流、金融、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是:
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均gdp将从xx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并逐步过渡到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新阶段。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将直接推动教育、旅游、医疗保险、住宅、汽车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利于促进服务业水平和结构的提升。城镇化过程提供的结构转换空间将为服务业产业规模扩张提供新的条件。到,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聚,我县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城镇人口进一步集聚,将有力推动城市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将推动我县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大和结构的调整。
市场需求,为服务业发展拓展了空间。近年来,伴随着电动车产业园、制鞋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的建设,沂南自身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服务产品的需求旺盛,这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飞跃,已开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闲旅游、高档住宅、绿色健康等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又给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了机遇。
政策支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省、市分别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xx年我县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发展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1、依托工业产业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今后较长时间内,工业产业化将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流,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要正确处理工业增长与服务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依托工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等级,形成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带动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突出服务业为第二产业尤其是为工业服务的力度。依托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交通、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构筑完整的、统一的和竞争性强的资源配置市场平台。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一方面,要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对这些传统行业要通过创新,完善商业零售业态的结构和布局,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引进品牌企业,转变只注重物质层面的传统经营理念,积极塑造企业文化,打造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大力推进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第三,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新的消费群体。一方面,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县城西部继续加大汉城建设的同时,结合东部新城区建设,规划一片欧式建筑群,达到“古洋”结合,升华城市影响力,加快城市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不断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使进城农民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力。第三,加快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户籍壁垒,进一步促使农民到城市、到城镇落户,不断扩大小城镇服务消费群体,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
4、加快培育服务业大企业集团,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培育和发展服务业大企业集团方面,要拓宽思路,可以探索性地去尝试。如依托电动车、石英砂、肉类、蔬菜等产业集聚和交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以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的物流型大企业集团。
5、加快服务业人才培育,着力推进服务业上档次上水平。当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压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进的现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智引才”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让其安居创业。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选送一批可塑性强,善于经营的优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业进行深造,使其尽快成长。
篇14:服务业调研报告
为深入全面了解xx县养老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探索解决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途径,xx县老龄办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调研组,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底调查,重点对居家养老、住养服务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养老服务业机构的基本情况
xx县辖22个乡镇(办事处),截止xx年底,全县总人口121.4070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16.953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96%,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办发〔xx〕25号文件)和市政府《进一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菏政发〔xx〕42号文件),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全县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投资,成立不同档次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五保供养事业。截止xx年3月底,全县城乡养老服务机构29处,其中:现有住养服务机构(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服务中心)共20所,共有床位2429个,全县五保对象达5193人,乡镇(办事处)敬老院集中供养对象1572人,集中供养率为30.27%,老年公寓、老年服务中心两处养老人员240人,平均收费标准分别为450元/月、710元/月。全县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处,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机构4处,护理人员153人,随着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家庭条件好、子女务工在外的“空巢老人”需要养老服务的越来越多,我县目前正在加大对部分乡镇敬老院的投入,进行改建、扩建,加大对五保对象的供养率,使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养老服务能力不足。全县养老服务机构中、住养机构占20所,但由于住养机构大都是乡镇(办事处)敬老院,基本上接纳的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农村老人。全县养老机构没形成规模,养老服务机构少,入住率不高,农村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跟不上,由于资金缺乏,从环境、床位和设施上,与养老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差距。
2、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乏。乡镇(办事处)敬老院工作人员的配备,大多是民政助理员担任院长,工作人员既当管理人员又当护理人员,且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面对五保对象孤寡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管理工作难度较大,难以沟通,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青人和专业人士不愿干护理,再加上护理人员感到责任重,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传统世俗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难招。
3、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为发展养老服务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本意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老年服务业,为政府、社会、家庭分忧,但是有关政策都属于指导性文件,没有具体的优惠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强,比如:我县xx县老年公寓是民办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是属于福利性企业,收入标准低,利润少,再加上水、电、暖的供应,水和电的管理属企业,这就造成老年公寓很难享受水、电等优惠政策问题,由于养老服务业机构是微利甚至无利,很多民间资本不愿投入养老服务等相关产业。只能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4、政府投入不足。由于我县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民办养老机构通过收费的方式增加收入毕竟有限,而且可能由于提高收费而提高了民办养老服务的“门槛”,再加上农村老人收入相对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档在门外。农村五保对象靠敬老院来供养,但由于乡镇(办事处)资金投入受到影响,经济水平落后,使得养老投入不足,全部供养五保老人很难达到,由于受床位、条件的限制,很难满足农村五保对象及以外的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也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5、居家养老、康复护理在农村属于空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由于受到人居环境区域的影响,农村相对分散,城区人口相对集中,乡镇(办事处)农村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是空白地带,城区主要是服务于有一定收入的退离休人员和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对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很难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6、临终关怀服务缺乏。xx县老年住养服务机构入住老人大部分是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病人,但目前情况来看,对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缺乏临终关怀的服务机构,由于临终关怀护理工作相对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纠纷,管理难度大,对这样的服务机构民间资本一般不愿投入。
三、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偏见,要大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把传统孝道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的内涵,形成新型的孝文化。要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敬老先进典型,把老龄宣传纳入社会宣传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树立为老服务光荣的理念,提高民办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稳定养老服务队伍。
2、加大政府指导、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
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快养老机构发展的`宏观规划。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优先立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整合力量,从根本上保证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
二是在新修建住宅小区时就把老年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统筹考虑,要求有一定的公共室内活动面积,通过制定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源,运用市场经营机制,利用文化大院,联合利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提高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和服务率,逐步形成为老服务网络。
三是要对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老人入住率,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落实享受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兴办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
3、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从业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针对乡镇敬老院和养老服务业的特殊性,应该经过专业社工知识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加快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步伐,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老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对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做为民生保障来重视,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面对庞大的老龄队伍,从社会各个方面来关注、重视老龄工作,加快为老服务建设步伐,弥补养老服务机构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使大多数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篇15:家政服务业调研报告
家政服务业以其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安置女性就业尤其是低收入中年女性就业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xx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然后简要分析了xx省家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包括优秀家政服务员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供求信息采集和家政服务员个人信息核实工作不尽如人意以及家政服务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省家政服务业的正常发展。
接下来作者就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增加新的培训项目、实行家政服务员身份验证制度、建立省级家政服务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平台等三点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建议新风采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参与制定家政行业标准,开发高端家政新岗位,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大力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抓住“xx”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把新风采打造成为市场份额高、管理运行优、社会信誉好的巾帼家政品牌,为促进我省家政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把新风采建设成为从事家政服务女性的“坚强阵地”与“温暖之家”。
家政服务业以其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一直是安置女性就业尤其是低收入中年女性就业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省的新风采家政连锁中心虽然总体运营情况不错,但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阻碍新风采发展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措施和对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希望新风采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最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在吸纳女性就业、满足家庭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抓住“xx”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全省家政服务业加速规范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真正使我省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
根据去年xx市家政服务技能竞赛的统计数据,参加决赛的45名选手平均年龄45岁,最大的56岁,最小的31岁,40岁以上者占82%,说明目前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主要人群是40至50岁的中年妇女;选手中持有家庭服务员、保育员、营养配餐员等家政相关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仅有9人,体现出加大家政普惠制培训力度的紧迫性;获得优秀家政服务员称号的10名选手中40岁以上的多达8人,充分证明从业经验和生活阅历在家政服务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去年3月,xx市总工会与xx市人社局在联合举办的“春季促就业”招聘会上特设了家政招聘专区。会后的分析报告表明,在各种家政服务岗位中,月嫂和育儿嫂最受求职者的欢迎;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家政技能普惠制培训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最受家政公司和雇主的青睐;一半以上的家政求职者表示考虑到年龄和家庭因素,即使薪水比外地低她们也更倾向于在本地就业。上述结论均与市妇联近几年所做的家政行业调研结果基本相符。
(一)优秀家政服务员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就我省的家政市场来说,普遍存在着客户多而求职者少的现象。以xx为例,客户需求量大,从业人员少,经常是供不应求,尤其高素质的家政服务员更是有价无市,极其匮乏。有的客户为了寻求一名称心如意的家政服务员,不惜求亲告友,到处托人帮忙物色。绝大部分技术好的“精英”家政服务员成为短缺甚至稀缺资源,她们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就离开xx,到沈阳、大连甚至北京、上海等工资更高、生活更好的大城市发展,优秀家政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二)供求信息采集和家政服务员个人信息核实工作不尽如人意
目前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客观因素制约,新风采的信息采集手段仍然比较单一落后,工作方式主要是坐等供需双方上门登记,还不能主动深入市场获取大量的供求信息,所以还无法对供求双方的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另外,对供求双方尤其是求职者一方缺乏准确有效的甄别手段和调查渠道,造成极少数家政服务员个人信息不够真实准确,给用工推介、跟踪回访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都造成了影响,这与公众对妇联组织家政品牌给予的充分信任非常地不相称。
(三)家政服务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我省的家政服务业社会保障机制建设非常滞后。家政服务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高、投保率低、出险率高、保障水平低,以上原因造成此险种鲜有商业保险公司问津。大量的家政服务员在没有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岗,而在工作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身伤害无人赔偿,由此产生的纠纷层出不穷,已经严重阻碍了我省家政服务业的正常有序发展。
篇16:家政服务业调研报告
(一)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
新风采应该组织编写有自己品牌和地域特色的培训教材,靠教材进一步统一全省分中心的培训标准。如果教材编写质量高,既能作为人们自学家政技能的参考书,又能作为了解家政知识、美化家庭生活的收藏书,可以在书店上架公开销售,为公司提供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也等于变相为公司做了口碑宣传。新风采还应采购更多的家政教材和专业书籍,在各个分中心内建立“新风采巾帼书屋”,家政服务员工作空闲时可以在书屋读书自学,学完理论知识后再利用教具进行实践练习,互相交流切磋,增进感情和友谊,使她们愿意在新风采工作,真正把新风采建成从事家政服务女性的“坚强阵地”与“温暖之家”。
(二)参与制定家政行业标准
除了编写培训教材,新风采还要参与制定家政行业标准。俗话说: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标准。掌握了行业标准,也就控制了市场和客户。如果新风采能够参与制定我省的家政行业标准,那么必然能够在省内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新风采应该实施标准化管理,尽早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完善产妇护理、育婴服务、养老护理、医院陪护等行业标准并促使其成为我省的地方标准。
(三)开发高端家政新岗位
新风采可以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积极吸纳女大学生,建立新风采家教服务队伍,既可以形成新风采又一特色品牌,又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一举两得。除了家教以外,还可以招收应往届医学类、教育类相关专业并有舞蹈、绘画、音乐或外语等特长的女大学生,把她们培训成为家庭育婴师,为客户提供婴幼儿学前教育服务,将幼儿早教和家政服务结合起来,抢占市场先机。以后还可以适时推出管家、家庭文秘、营养配餐师、婴幼儿生活指导师、婴幼儿早教测评师等一批面向高端需求的新型岗位,进一步拓宽家政市场。
(四)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
新风采要大胆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目前网上最时髦的话题是“网购”和“团购”,鉴于目前我国“80”后一代普遍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成为家政服务的消费重要群体,新风采可以利用年轻人熟悉网络喜爱网购的特点,抓紧时机进驻网购和团购网站,并与网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开发诸如网购“钟点工”、抢拍“保姆”、团购“月嫂”等新业务。
(五)大力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新风采可以仿效妇女维权热线“12338”建立全省统一的家政,不管身在xx哪个城市,只要拿起电话,就能转接到所在地区的新风采分中心,方便客户咨询和订购服务。另外建议新风采在中央电视台、xx卫视、xx人民广播电台、xx日报、辽沈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制作专题和专版反复播放、刊发,并利用户外广告,移动通信的彩信、短信及3G网络新业务,公交车的巴士在线、车体广告,互联网的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电子邮箱、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等多种应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大规模宣传造势,以提高新风采家政的曝光率和品牌知名度。
今年是“xx”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省的家政服务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希望省新风采家政连锁中心在省妇联的正确领导和各市妇联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抓好经营管理,安置更多的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转移女性劳动力就业,把新风采打造成为市场份额高、管理运行优、社会信誉好的巾帼家政服务品牌,为促进我省家政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17:家政服务业调研报告
(一)与时俱进增加新的家政培训项目
随着经济、社会和家政市场的发展,雇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型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家政服务员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规范的培训已经成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胜的最重要砝码,所以与时俱进增加培训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家政行业归根到底比的'是服务,新风采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业内的领军人物,就必须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才能成功。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为满足客户的需要,建议新风采在继续做好月嫂等家政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增设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医疗保健、健身美容、插花工艺、花卉租摆、物业维修、宠物照料等新的培训项目,拓展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实行家政服务员身份验证制度
希望新风采及其上级主管单位能与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机构密切合作,实行家政服务员身份验证制度,加强对家政服务员的规范管理,确保个人基本信息详实、准确、可靠。通过核实二代身份证、户口簿、健康证、社区证明、派出所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必要材料,对培训学员及家政服务员进行个人身份验证和信息动态管理,对基本信息有问题的从业人员坚决不予录用,把风险降至最低。
(三)建立省级家政服务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平台
新风采作为省妇联的巾帼家政品牌,应该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个问题上有大的突破。建议以后凡是在中心登记并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员都要统一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由省总部统一办理,所需经费由总部负责筹集,资金全省统筹使用,并规定未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家政服务员不能上岗。家政服务员在各分中心登记后,分中心将其个人资料报至总部,由总部根据上报的资料为她们统一办理保险。分中心应及时将新增、变化及退出的家政服务员资料以电子邮件等方式上报至总部,做到随时变化随时上报,所有数据实时更新。家政服务员如发生投保险种范围内的伤害事故,由分中心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总部,由总部统一办理理赔手续,如遇特殊情况,由总部负责协调。
★ 什么是调研报告
★ 问题分析报告
【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开展珠江航运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2022-05-08
县农村沼气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3-08-20
调研报告格式以及2022-05-17
干部入企服务的调研报告2023-01-08
环境污染调研报告2022-05-06
医疗项目建设申请报告2022-05-08
十三五调研报告2023-04-26
编制项目建议书2022-05-02
工作对策报告范文2022-10-24
外经局局长在人大常委会上的述职报告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