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时间:2023-12-28 07:36:3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精选10篇)由网友“我爱错你了”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篇1: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1935年11月14日,在约旦这个沙漠王国的安曼王宫里一个男孩呱呱出世了。他就是侯赛因。王国的统治者、侯赛因的祖父阿卜杜拉,自豪地驱车穿过安曼欢呼的人群,前往情真寺,感谢真主赐给他长孙。

老国王阿卜杜拉对侯赛因寄予厚望,自小便着力培养。因为侯赛因的父亲、王储塔拉勒生性羞怯,性格内向,又患有精神疾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统治者。侯赛因14岁时,阿卜杜拉就把孙子送到亚历山大的维多利亚学院。这是一所英国公立学校,既教阿拉伯文,又教英文。侯赛因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校放假的时候,老国王就把侯赛因带到身边,一起会见来访的客人,一起参加重要会议。侯赛因还时常给祖父当翻译,将英语翻成阿拉伯文。就在这耳濡目染之中,侯赛因学会了许多治理国家的本领。

1951年7月,中东处于极其动荡之中。7月16日,黎巴嫩里亚德在与阿卜杜拉会谈以后,驱车前往安曼机场。在途中,一辆汽车突然从后面追上来,车上的机关枪朝他乘坐的汽车一顿猛射。里亚德当场丧命。

4天后,虔诚的阿卜杜拉国王坚持依惯例参加在大清真寺举行的星期五祈祷。他的大臣和朋友们极度不安,纷纷进谏劝他取消计划,尤其不能去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因为阿克萨清真寺在耶路撒冷众多清真寺中是知名度最高的,前来祈祷的人最多,也最容易发生不测。但固执的老国王不为所动,以一句古老的阿拉伯谚语作答:“死生有命,在劫难逃”,坚持要去阿克萨清真寺。

阿卜杜拉邀请几个朋友陪他前去,但那几个人部被前几天发生的黎巴嫩遇刺案吓破了胆,一个个都托辞谢绝了。老国王气愤地把这几个人骂了一通,然后问年仅15岁的孙子侯赛因:“你愿意和我一道去吗.我的孩子?”侯赛因郑重地点点头:“我当然愿意!爷爷,和您的生命相比,我的生命算个了什么!”

实际上,大臣和朋友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一个刺杀阿卜杜拉国王的阴谋正在暗中策划着,而行刺地点就选在阿克萨清真寺。

7月19日下午,侯赛因与祖父一起去那路撒冷。他们先到安曼机场,为约旦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颁发“空军徽章”。侯赛因穿的是军服,因为阿卜杜拉刚任命他为名誉上尉,以表彰他在维多利亚学院击剑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7月20日星期五一早,侯赛因与祖父在耶路撒冷郊区别墅进早餐时,祖父见他身着便服,就问他为什么没穿军装。侯赛因不禁愕然,说他已经把军装送回安曼去熨烫了。老国王坚持道:“你必须穿军装,立刻派人把它取回来!”侯赛因在老国王的督促下,将军装取回后换上,并特地佩戴上一枚徽章。随后,他们才前往纳布卢斯市。在那里度过上午后,中午再赶到阿克萨清真寺祈祷。他们与纳布卢斯的市长一起喝咖啡时,市长建议国王这一次就在纳布卢斯的清真寺作祈祷,但国王执意不肯。

他们返回了耶路撤冷郊区别墅。这位年已69岁的老国王阿卜杜拉似乎预感到此行是他在地球上的最后一次旅行,他对陪同者说:“侯赛因是我们家族的杰出者,他是我的王朝的延续人。”接着他又说:“如果我命中注定很快要死,我却希望让一个小人物射中头部。这是最轻松的死法,我宁肯这么去死,也不愿变得老态龙钟,成为一个负担。”

中午时分,老国王和侯赛因在大批王宫警卫人员的簇拥下,来到阿克萨清真寺。寺外街道上布满军队和特工人员。阿卜杜拉刚下车,警卫人员就将他紧紧围住,但阿卜杜拉国王大为不快,喝令警卫后退几步,并要求仪仗队不要停在清真寺外面,因为在这个神圣的地方这样做是不适宜的。

在清真寺人院,阿卜杜拉不时停下来,与前来祈祷的人们交谈几句。当他要踏上清真寺的台阶时,他又不客气地命令警卫再次后退,自己则率先进入清真寺大门。侯赛因紧随其后。清真寺的老教长在里面迎上前来,准备吻国王的手。

然而,老教长未能如愿。一个青年突然从大门后闪了出来,手里握着左轮手枪。他冲上去,把枪口对准阿卜杜拉的头部。“嘭”地一声枪响,国王身体晃了晃,倒卧在侯赛因的脚边。刹那间,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刺杀惊呆了,顿时乱作一团。陪同国王来的人慌慌张张地竟相逃命。只有年轻的侯赛因勇敢地向夺路逃跑的凶手冲去。王宫警卫人员也随之一起上来。凶手见无路可逃,突然掉转身,与侯赛因面对面而视,把手枪对准侯赛因的胸膛。侯赛因见事不妙,赶紧一闪身,但这时枪已响了,产弹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侯赛因所佩戴的那枚徽章上,迅即又弹掉了。侯赛因向后摇晃了一下,很快便恢复镇定,一切都安然无恙。警卫们一拥而上,连发一阵子弹,将凶手击毙。侯赛因和几个警卫,赶紧用地毯做成的临时担架把阿卜杜拉抬往医院。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老国王已经归天。侯赛因极其悲痛,同时又万分感激祖父,是祖父坚持要他穿上军装、佩戴徽章,才使他幸免于难。这枚徽章侯赛因一直珍藏着,并称之为“救命的徽章”。

几个星期后,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登基称王,而侯赛因则成了王储,并转到英国哈罗公学去读书。

1952年8月,年轻的侯赛因在母亲和弟妹们的陪伴下,到瑞士度假,住在日内瓦湖畔的“美丽湖滨饭店”。8月12日,侯赛因的母亲和家里人都外出买东西去了,只有侯赛因一个人呆在饭店里。不知是心灵感应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天一大早,他就总觉得有什么事似的,母亲邀他上街,他不去;叫他到湖边散步,他也不去。

正当他倚窗远眺湖上景色时,响起了“咚!咚!咚!”的敲门声。一个饭店女招待用银盘托着一封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侯赛因。侯赛因心里一惊,该不是“继位通知书”吧,我还要上学呢!注目一看,信封上赫然写着“侯赛因国王陛下亲启”!虽然他早已是王位继承人,但真正被人称为“国王陛下”,这还是第一次。但这对还不到17岁的侯赛因来说,却是件喜忧参半的事。因为他今日正式继位为国王,便意味着父亲逝世或者重病不能履行国王职责了。

侯赛因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信是首相阿布勒·胡达写来的,内容简单明了:“我遗憾地禀告您,您的父亲因病不能亲政,现已正式退位。参众两院已作出决议,从即日起,您就是我们约旦哈希姆王国的国王。希望您能尽快回国履任。”

原来,侯赛因的父亲塔拉勒在继承王位后,不堪治理国家的重负,精神病时有发作,且越来越重。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约旦议会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被迫决定:让因病无法执政的塔拉勒国王退位,由他的儿子侯赛因继承王位。塔拉勒平静地接受了议会的要求。就这样,还在学校读书的侯赛因,成了约旦王国的新国王。

两天后,载着新国王的专机在安曼的马弗拉克机场着陆了。约旦满朝文武都冒着酷暑迎候在飞机舷梯旁,还摆上了仪仗队。初次检阅仪仗队的侯赛因,很是不自在。不是不知道回礼,就是合不上领阅官的步伐。好不容易捡阅完仪仗队,又开始与20多位国家要人握手、道安。礼毕,他便一头钻进国王座车。从机场到安曼市内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热情的臣民。所到之处,人们夹道欢呼:“侯赛因国王万岁!”看到这情景,年轻的侯赛因一扫原先那种担心、紧张的感觉,而陶醉在担当一国之主的无比荣耀和尊贵之中。

然而,侯赛因继承的王位,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王位。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东和约旦的局势极其动荡,针对侯赛因国王的暗杀活动不下数十次,但他每一次都幸免干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

篇2: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自从侯赛因的祖父被刺身亡后,侯赛因的母亲泽扬太后老是担心他可能遇刺或者因车祸而丧生,因此,侯赛因听从母亲的劝告,总是随身带着一把自卫的手枪。

1954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侯赛因又一次遭遇到枪击。那天晚上,他与舅父谢里夫·纳赛尔在参加一次宴会后,分乘两辆相同牌号的汽车返回安曼王宫。在绕过一个荒凉山区的拐角时,坐在前面一辆车的谢里夫突然发现迎面开来一辆汽车,司机猛打方向盘,向一旁躲闪,车子一头栽到路旁沟里。跟在后面的侯赛因,也猛地刹住了车。谢里夫惊惶不安地刚钻出他的汽车,对面开来的汽车已开到跟前。车上的一帮歹徒掏出手枪,朝谢里夫的汽车就是一阵扫射,打得车身满是窟窿。接着,歹徒们又对国王的汽车开了枪,然后这伙人就驾车疾驰而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两部汽车一共挨了30多枪,但侯赛因、谢里夫以及随从们部安然无恙,一个也没有受伤。

在1957年和1958年,侯赛因连续经历了好几次政变阴谋。在那些日子里,到处都在议论着叛乱的消息,每天早上,人们一醒来就担心会听到国王被暗杀的广播。侯赛因一直走在刀刃上,但他以娴熟的政治技巧和坚决果断的措施挫败了一个个妄图推翻他的阴谋。

到了1958年11月,国内外局势似乎有所好转,侯赛因决定去瑞士度假,以松弛一下过于绷紧的神经。从联合国得来的消息证实,经过叙利亚领空的飞行已经恢复正常。于是,侯赛因国王决定亲自驾驶一架约旦皇家空军的鹞式飞机前往瑞士。生性喜爱冒险的侯赛因,在年仅17岁时就学会了开飞机,他经过多年飞行,驾机技术已经十分娴熟。

11月10日上午8点20分,侯赛因驾驶的这架飞机起飞了。同机的有他的舅父谢里夫、皇家专机驾驶员达格利什以及将飞机从瑞士送回来的两名空军飞行员。飞行计划事先已按惯例与即将飞越的国家的航空管理站联系过,并获得许可。

半小时后,飞机飞临叙利亚领空,经与大马士革航空管理站联系,得到许可,并给予导航。一切看来均很顺利。眼看快到叙利首都大马士革了,突然从大马士革航空管理站传来令人吃惊的命令:“你们没有办妥飞越领空的手续。你们必须在大马土革降落。”很显然,大马士革方面变卦了。这不大可能是航空管理站作出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什么政治因素。侯赛因立即与安曼的空军总部联系,总部请他们赶快飞回约旦。于是,侯赛因虚晃一枪,告诉大马士革,他们正在空中盘旋,等候降落,接着一面关掉无线电,防止叙利亚人追踪,一面掉转机头,降低飞行高度.几乎贴近地面飞行,下让地面雷达发现。侯赛因估计20分钟就可以重新返回约旦境内。

几分钟后,大马上革方面发现侯赛因不肯降落,马上派出两架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升空拦截。侯赛因早就料到了对方这一手,再次降低飞行高度,紧贴地面飞行,离地高度仅有20英尺。这样,适于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就很难发现他。但是,狡猾的叙利亚飞行员在空中搜索了两分钟后,还是发现了他们,并且事先不发出迫降信号,便向他们俯冲下来。在这危急关头,侯赛囚又使出一计:最大限度地降低飞行速度,每小时只飞150公里,以便急转弯,与对方周旋。而米格飞机速度快,转弯的角度要大得多,它们每次向鹞式飞机冲来时,总是超过了目标,一惊而过。就这样,东躲西藏,好似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好几次侯赛因的飞机只差几英尺就要撞到山丘上,差一点机毁人亡。

叙利亚的飞机并没有开火,如果开火,侯赛因早就没命了。也许大马士革方面认为,打下一架正在作和平飞行的国王座机,在联合国很难解释得通,他们只是希望把侯赛因逼到地上去,如果撞得机毁人亡,就可说成是一桩意外的飞行事故。但想不到,侯赛因国王在专机驾驶员达格利什的协助下,飞行技艺非常高超,非但没有撞地,而且逃回了约旦。经历了20多分钟的紧张飞行后,地面上终于出现了约旦国旗。这时,叙利亚米格飞机才停止追击,灰溜溜地返回大马士革。事后查明,这起空中谋杀事件是侯赛因的政敌与叙利亚反侯赛因的势力串通一气干的。

飞机飞回安曼,侯赛因国王像凯旋的英雄一样受到欢迎。人们从安曼电台听到国王空中遇险后安全返回的消息,纷纷涌到王宫,向国王欢呼,庆贺他又一次从死神魔掌中奇迹般地逃脱。

1959年2月,侯赛因去美国和欧洲访问前夕,情报部门侦破了一个企图政变的阴谋: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萨迪克。沙拉将军和卡西姆准将等一批高级军官妄图推翻现政府,政变的预定时间是3月15 日。侯赛因不露声色,坚持出访计划,并决定带萨迪克一道前往。萨迪克百般推托想留在国内,但侯赛因仍坚持把他带在身边。在访美期间,参与政变阴谋的军官一个接一个地捕,而萨迪克一点也得不到同伙的消息,变得坐立不安。国王一行一到伦敦,萨迪克要求留在英国住院做外科手术,但侯赛因拒绝了。国王5月21日回到约旦时,萨迪克就立刻被捕入狱,一起政变阴谋就这样被粉碎了。

兵变失败了,但针对侯赛因的暗杀事件却有增无减。很明显,那些想搞掉侯赛因的人改变了他们的策略。

侯赛因继位后,一直住在巴斯曼宫。宫里养着许多猫。侯赛因很喜欢这些可爱的动物,经常吩咐宫中的厨师把猫喂饱养好。有一天,侯赛因在宫中庭园里散步,突然发现有3只猫躺在路边草丛里,一动也不动。他起先还以为是猫在睡懒觉,过去一看才知道是3只死猫。对此事,侯赛因国工好生奇怪,便亲自进行调查。宫中几位厨师和警卫人员向他报告说,他们在前两天就发现过十几只死猫。他听后大为惊讶,立即派人去查个水落石出。原来宫中有个名叫艾哈迈德·纳纳的厨师被人用重金收买了,要用毒药毒死侯赛因国王及其全家。但这位厨师缺乏作案经验,他弄不清究竟需要多少毒药才能毒死国王,于是,他就决定先拿宫中这些猫作试验,等掌握确切的用量再下手。案发后,这位厨师被捕入狱。过了些日子,侯赛因国工作完礼拜从清真寺出来,看到一个手持古兰经的小姑娘。小姑娘原来就是在宫中投毒的厨师纳纳的女儿,她奔到国王跟前苦苦哀求,请求赦免她的父亲。侯赛因见小姑娘可怜,便大发慈悲,下令释放了这位厨师。

“死猫”事件过后不久,侯赛因又接连几次遭遇暗杀阴谋。

1960年8月 29 日中午11点,约旦首相府被炸,侯赛因的密友。首相马贾利及10名首相府工作人员被炸死。当时,侯赛因国王正在附近视察一所大学的新址,他听到南面仅一英里外传来的爆炸声,十分震惊。不久,便获悉首相马贾利遇害的消息,侯赛因连忙拿起手枪,驱车前往首相府。途中,他被闻讯赶来的国防大臣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拦住了。他们力谏国王不要到出事现场,以免发生意外。侯赛因接受了建议,掉头返回王宫。果然,过了十几分钟,在首相府又发生了第二次大爆炸。这次爆炸破坏性更大,死伤的人员更多。

当晚,侯赛因国王成立了首相府被炸事件调查委员会。调卉结果表明,此案系国外反侯赛因势力所为,约旦情报局局长也涉嫌其中。阴谋者经过周密观察,作出了精心安排,两名凶手在首相府偷偷地安放了两颗爆炸力极强的定时炸弹。第一颗定对炸弹暗放在首相办公桌抽屉里,结果炸死了马贾利首相。第一颗定时炸弹则安放在首相办公室隔壁的会议室里,其目标是针对侯赛国国王的。阴谋者很清楚,根据侯赛因国王的性格和一贯做法。以及他与首相马贾利的亲密关系,他只要听到首相被炸死的消息,肯定会立即亲赴现场,调查案情,并为首相处理后事。据此,凶手将第二颗定时炸弹的爆炸时间定在第一颗爆炸后的一小时左右,这样一来,国工到首相府后不久,第二颗炸弹便会爆炸,国王必死无疑。从而达到既炸死首相又炸死国王一箭双雕的目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侯赛因在途中被拦,他听从了劝告,并没有去出事现场。谋杀者的阴谋未能得逞。

几个星期后,侯赛因国王得到一份情报,有人要在王宫里暗杀他,但谋杀者是谁尚不清楚。王宫卫队长劝他暂住宫外,一来免遭不测,二来也可在宫中进行彻底检查。侯赛因同意了,就住到王宫附近的老友雷诺夫妇家中。

当晚,侯赛因国王的鼻窦炎发了,他叫雷诺到宫中去取他的衣服,顺便带两瓶滴鼻药水来。雷诺从宫中国王浴室里取回药水后,侯赛因拿了一瓶没用过的药水,然后叫雷诺夫人把另一瓶只剩一半的药水倒掉。雷诺夫人刚把那半瓶药水倒在塑料水槽里,立即发现药水沸腾起来,一股刺鼻浓雾从水槽中升起,几乎把水槽烧了一个洞。她赶紧把这个情况报告侯赛因,幸好国王尚未使用滴鼻药水。经过化验证明,药瓶里装的根本不是什么滴鼻药水,而是一种剧毒的化学毒剂。后来查明,是王宫中的一个侍从人员被外人收买,想采用这种办法毒死国王。谁想到,幸运的侯赛因又一次躲过这次暗害阴谋。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东地区战火不断,侯赛因国王又经历了他一生中十分困难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他又遭到数次暗示,但都死里逃生了。

1969年6月9日,侯赛因国王听到有人袭击政府的情报总局,不禁怒火中烧,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执意要亲自去看一下。他坐在司机座位的旁边,怀里还抱着一支自动步枪。为保证安全,3辆满载士兵的吉普车在国王座车的前后护卫。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车队被一排路障拦住。前面一辆吉普车上的士兵立即跳下来排除路障,正在这时,枪声大作,原来是中了埋伏。在袭击者猛烈的人力下,护卫士兵一死一伤,其他士兵赶紧跳入路边的壕沟,举枪还击。

侯赛因国王毫无惧色,端起自动枪通过车窗朝袭击者射击。他的舅父谢里大·纳赛尔急得连声大喊,叫国王赶快下车。侯赛囚似乎在梦中一样,一点儿也听不到人们的叫喊,继续射击着。过了两分钟,他这才像大梦初醒,打开车门,一个跃身,跳进路旁的壕沟。车上的卫队指挥官也随后跳下车,跃向壕沟,重重地跌在国王的身上,扭伤了侯赛因的腰。在卫队的一阵猛射之后,袭击者丢下了8具尸体,开始撤退。直到大家都觉得安全了,国王才队壕沟中出来,上车返回王宫。在王宫门前,侯赛因受到皇家卫队的热烈欢迎,但由于腰部扭伤,国王不得不在床上躺了3天。这次伏击据说是外国敢死队和约旦几个反叛军官共同策划的,可最终没有达到目的。

1970年9月1日,侯赛因国王去安曼机场接他的女儿阿利亚公主。为防止遭到伏击,他的车队没有经过安曼的中心区,而是绕道而行,但仍然遭到狙击。看来,他的行车路线一定是有人泄露给了他的政敌。

当时,国王的车队行驶到一条很窄的山路上,前面是个急转弯,突然,从正面的山坡上射出了一排子弹。很显然,又遭到了伏击。车队被迫停下,侯赛因国王和他的弟弟穆罕默德亲王。在卫队的扩卫下,躲进了路旁的一座房子。由于对面山坡上居高临下的火力十分猛烈,国王和卫队困在这所里动弹不得。随着天渐渐黑下来,情况越来越糟糕,必须尽快逃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皇家卫队队长立即集中十几名士兵,一阵暴风雨般的猛射,压住了山坡上的火力。两名卫兵乘机跑过去启动了国王的座车,开到房子的后门。然后在火力的掩护下,载着侯赛因国王从原路返回。不久,增援部队赶到,穆罕默德亲王和皇家卫队才在部队的掩护下逃回王宫。

进入80年代,侯赛因国王又遭到几次暗杀阴谋。国外的政敌甚至准备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侯赛因的座机,幸亏知情者事先通知了侯赛因,阴谋者的计划才破了产。

就这样,侯赛因国王一次又一次躲过了谋害他的众多阴谋。他已经习惯了在危险中生活,始终对谋杀活动无所畏惧,在他回首往事时,他常常如数家珍般回忆起这些暗杀阴谋,像讲惊险一样绘声绘色,并诙谐地把自己称之为惊险中的主人公。侯赛因这个勇敢的“历险国王”自1953年登基以来,虽历经无数次危险,至今却已稳坐江山40年,成了中东地区少数几个执政最长的政治人物之一,被世人誉为九死一生的传奇式人物。

篇3:帝王故事:哈桑国王历险记

原来,这是王室军事处主任马德默赫将军策动的军事政变。事前,他同阿赫穆穆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阿巴布上校密谋,联络了另外3个将军和4个上校,以两个连的伞兵和军官学校学生作为政变的主力部队。

国王生日这天上午,1400名军校学生和两个连的伞兵以实弹演习为名开拔到郊外。下午,阿巴布上校突然宣布斯基拉特宫发生了叛乱,命令军校学生和伞兵立即奔赴王宫镇压。刚到王宫大门口,马德默赫将军便率领伞兵向宫内猛冲,打死了几十个卫兵。接着自扑花园,朝参加生日宴会的宾客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打伤近200人。伞兵们命令客人们不准叫喊,准备全部押上卡车送往城区。尽管叛乱者一再声称,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但人们一想到周围躺在地上的数以百计的死伤者,便意识到这个保证不过是骗人的鬼话。

伞兵们冲进王宫的内室,围住了国王哈桑。但是,哈桑二世临危不惧,镇静他说出了自己的最后愿望:想与家人见见面并告别。

叛乱者同意了。国王哈桑向家人所住宫中一幢房子走去。一群伞兵紧跟在他后面。刚踏进大门,倒王突然躲到一个大石柱背后,枪声响了。兵变者和皇家卫队之间展开了激战。马德默赫将军被乱枪击中,当场毙命。顿时,叛军乱作一团,纷纷抱头鼠窜。阿巴布挥舞着手枪,拼命组织反扑。在皇家卫队以及效忠国王的援军的两面夹击下,叛军节节溃败。这时,哈桑国王亲自拿起话筒向叛军喊话:“士兵们,我是国王!我以先知的名义,命令你们停止射击,放下武器!”士兵们被国王的权威镇住了,纷纷缴械投降。阿巴布和其他几名叛军将领也被抓获。

哈桑二世经历了4个小时的险境,终于粉碎了政变阴谋,转危为安了,未遂政变之后,哈桑国王立即任命内政部长乌弗基尔将军为摩洛哥武装部队和警察的总司令,并担任专门调查此次未遂政变的特别委员会主席。

然而,国王这回却选错了人。乌弗基尔将军实际上是此次米遂政变的幕后总指挥。他组织的特别委员会立即着手掩盖事件真相的行动。一方面,委员会一口咬定叛乱的头头就是马德默赫将军,而他已被击毙。另一方面,对参与政变的主要头目杀人灭口,委员会根本就不组织法庭,未经审判就扯下阿巴布上校等几十名暴动头目的肩章,并立即叫他们面对围墙站好,一阵枪响便将他们处决了。

哈桑国王对乌弗基尔将军这种先斩后奏的作法很不满意,因为在摩洛哥,他是一国之主,一切都应由他决定,而乌弗基尔这种擅作主张的举动,对国王来说,既突然,又不体面。但哈桑国王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合适人选,只好暂且忍着。

谁料到,乌弗基尔早已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搭上了关系,此次未遂政变就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插手。时隔一年后,便再次发生了一场旨在推翻哈桑国王统治的军事政变。

1972年7月初的一个晚上,身兼摩洛哥内政部长和国防部长两个职务的乌弗基尔将军,悄悄地驱车来到法国圣克卢德的一座别墅。与他秘密会晤的,有路过法国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海蒙斯、副局长沃尔特将军以及中央情报局前领导人约翰·麦考纳。他们认为,在摩洛哥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利用7月底国王去法国旅行的机会,在国王返回的途中,用4架F—5喷气式战斗机,拦截他的波音727座机,迫使座机降落在他们所控制的克尼特拉空军基地。

乌弗基尔非常了解国王,担心他在战斗机胁迫时不肯从命。所以他想出一个主意:一方面他让一架F一5战斗机装上弹药,但只是带演习用的假弹,以便在国上不服从命令时开炮威胁他就范;另一方面,由他去说服国王,以所谓假谋害行动骗国王上钩。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海蒙斯十分赞成这个方案,并责成中央情报局的专家约翰逊上校具体配合乌弗基尔将军落实这一计划。

7月底的一天,乌弗基尔在哈桑国王动身前往法国的前夕,来到王宫晋见国王。一开始,他假惺惺地谈到,目前在宫廷和政府内存在着一些贪污腐化行为,这严重地损害了国王的威望,军队和人民对此十分关注。国上也有同感,问乌弗基尔有何办法。乌弗基尔趁机推出他的所谓假谋害行动。

乌弗基尔试探性他说:“陛下,为了提高您的威望,我有一个想法,在您从法国返回时,我们组织一次假谋害行动,您意下如何?”

“假谋害行动?”国王满腹狐疑但又颇有兴趣地问。

乌弗基尔解释道:“您还记得一年前发生在斯基拉特宫的那场未遂政变吧?那次您以先知的威望征服了士兵,平息了叛乱,清洗了军队中的叛逆者,使军队和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您的周围。这不正是提高您威望的好办法吗?”

国王似乎还有些不明白,乌弗基尔进一步说明道:“所谓假谋害行动,就是在您乘座机返回拉巴特时,我们的战斗机在途中拦截您,假装攻击您的座机,要求您的座机降落在指定的机场……最后您又以光知的威望挫败了这起谋害阴谋。这么一来,军队和人民出于对您的关心会更紧密地团结在您的周围,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机逮捕几个对您的安全有害的家伙。”

国王终于被说服了:“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1972年7月28日,哈桑二世到法国进行旅行。他结束同蓬皮杜总统的会谈后的第二天,便得到国内情况有些异常的情况。他决定提前动身回国。

8月16日上午,国王带着20多个随从登上了波音727座机,启程回国。中午降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西班牙外交部长洛佩·布拉沃在机场迎接,并与国王共进了午餐。进餐时,国上同布拉沃谈起摩洛哥的国内形势,并有意地向外交部长暗示了乌弗基尔事先安排的假谋害行动。国王说:“在以后的几个小时之内,您很可能会听到某些奇怪的事,不过,您不必担心,这并不要紧。”

午餐后,哈桑国王一行又登上座机向摩洛哥飞去。大约下午3点多钟,飞机进入了摩洛哥领空。国王坐在驾驶员身旁,透过挡风的玻璃,凝视着前方蔚蓝色的天空,揣摸和等待着国防部长是如何安排那一场颇富戏剧性的假谋害行动的。

下午4时许,国王座机飞过了丹尼尔上空。5分钟后,飞至拉巴特机场以北300公里处时,座机两侧出现了4架摩洛哥下一5战斗机。国王座机的驾驶员以为它们是前来迎接国王的仪仗护送机,便通过无线电试着与它们联系。

但是,他所听到的回答却是一个粗暴的声音:“喂!我是空不少校库拉,我命令国王座机的驾驶员不准抵抗,立即跟随我们降落到克尼特拉基地,我们要进行检查!”

国王专机的驾驶员大吃一惊:“您疯了!我们是国王的座机!国王就坐在我的身边!”

篇4:帝王故事:哈桑国王历险记

F一5战斗机的领队机长库拉厉声喝道:“什么座机不座机,我不管!你必须服从命令!立即跟我们降落!”

国王的驾驶员不得不向国王请示:“陛下,我们空军的战斗机告诉我,他们要检查陛下的飞机!我应当怎么办?”

国王不以为然他说:“你继续飞你的,不管他!”

驾驶员急了,连忙解释道:“但他们威胁着我们,强迫我们立即降落。”

国王提高了声音,命令道:”保持镇静,继续飞!”

库拉少校见国王专机不肯降落,便进一步威胁说:“立即服从命令,飞往克尼特拉空军基地,否则我们就要开火啦!”

“别听他的!”国王依旧不以为然。

库拉少校怒吼道:“再往前飞,我们就要开火了!”

国王的驾驶员左右为难,声音颤抖着,说:“他们要开火了!”

“不要紧张,要镇静!”国王确实不很紧张,因为他心中有数,这不过是弗基尔导演的一出戏。

这时,库拉的战斗机向波音727飞机的前方发射了一发炮弹,以示警告。

哈桑国王心想:“这场表演完全像真的一样!乌弗基尔了不起,他导演的假谋害在外人看来完全是真的。”

可是,库拉少校却真的发怒了,他加快速度,靠近国王的座机,大声喊道:“如果再拖延,我们就开火打掉你们!”

哈桑国王认为这出“假谋害”的戏似乎该收场了,便拿过话筒,亲自向战斗机喊话:“库拉少校,我是你的国王,你要注意礼貌!”

“他妈的!我打的就是你!”库拉边骂边向波音飞机开了火,被炮弹击中的国王座机开始抖动起来。一发炮弹击中了波音727飞机的尾部,机上的3个喷气发动机有两个被击中。飞机的速度明显下降,并开始急剧地下落。

国王的驾驶员发疯似地喊起来:“他们击中了我们的飞机,我控制不了飞机的抖动,起落架也打不开了。我们要摔下去了!”他竭尽全力拉平飞机,企图使飞机平稳地在低空保持慢速飞行。

哈桑二世这时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地自言自语:“这是真正的炮弹!这是一次真正的谋害!乌弗基尔欺骗了我!”

乌弗基尔确实欺骗了国王,但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欺骗了乌弗基尔。乌弗基尔原来没打算在空中杀死哈桑二世。他下的命令是:4架战斗机中,3架不带弹药,另一架,即领队长机也只带演习用的假弹。然而,库拉射出的炮弹却不是假的,而是真的。很显然,是在克尼特拉基地坐镇指挥的约翰逊上校捣的鬼,美国人想在空中就除掉哈桑国王。

库拉见国王座机仍不肯降落,便再次猛射。子弹穿透了飞机的铝板,国王的随员一人死亡,两人受伤。机内鲜血四溅,黄烟弥漫,喊叫声、祈祷声响成一片。

库拉继续射击着。突然,波音飞机的舱内压力下降,飞机可怕地剧烈摇摆着,似乎马上就要爆炸了。原来,飞机的液压系统破裂了。驾驶员拚命地操纵着飞机,摇摇晃晃地向前飞行。

“陛下,陛下!”驾驶员用惊恐的声音喊叫着,“我们的飞机再也飞不到拉巴特,我无法使飞机着陆了!”

国王镇静自若地命令着驾驶员:“你不必害怕!你是跟我在一起,是跟国王在一起!”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立即制止F一5战斗机的射击,否则飞机随时都有被击落的危险。他急中生智,想起一年前平息那场未遂兵变的办法来。当时,他在斯基拉特王宫以先知的权威向叛乱的士兵喊话,结果士兵们都自动地解除了武装。于是,他拿起话筒向F一5飞机喊话,试

图说服背叛的飞行员:“你们听着,我是国王,我在跟你们讲话!你们必须停止射击!你们谋害我就是背叛真主……”遗憾的是,这个老办法根本就没有用,库拉毫不理睬,反而变本加厉地射出一排排于弹,幸好都没有击中飞机。

哈桑国王见一计不行,又生一计。他以少有的沉着,模仿职业通讯人员的惯用腔调,对着话筒反复喊着:“国王哈桑已被打死,请停止射击。哈桑二世已被打死,请停止射击,我们将载着已故的国王在拉巴特着陆,请不要再开炮!”

这一招终于成功了。库拉刚开始并不用信,但连听了几遍,才有点信以为真。这时,他突然发现油压表上的指针已快指向零,机上的燃油即将耗尽,即使想继续攻击国王座机也不可能了,于是只好作罢。库拉赶紧掉转机头,驾机返航,刚飞了两分钟,燃油己尽,只好按动弹射按钮,弃机跳伞了。

摇摇欲坠的国王座机,在摆脱了F一5战斗机的拦截后,过了一刻钟,才像醉汉一样东摇西晃地降落在拉巴特机场上。

哈桑国王在其随从的簇拥下从行李舱门走下飞机,慌忙登上等候他的轿车,来到候机大厅贵宾室。

见到国王惊恐不安的神情以及国王随从们满身血污的样子,国王的弟弟和政府部长们纷纷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他们了解了情况以后,个个都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惊魂未定的国王立即命令部队马上占领国家机关、政府各部以及城市各战略据点,以防不测。同时,他又命令派直升飞机去抓跳伞的库拉。这时,飞机场上空又传来飞机的隆隆声。原来是那3架F一5飞机在克尼特拉空军基地降落后,约翰逊上校听完汇报连呼上当,立即命令他们上足弹药和汽油,赶到拉巴特机场追击国王。

3架F一5战牛机继续在低空盘旋着,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啸叫声。候机大厅一片混乱。哈桑国王赶紧带着他的弟弟阿卜杜拉亲王、几位部长和一群随从保镖涌出大厅,向离候机大厅有50米远的一个小花园奔去。那里有一片桔子林。他们很快就消失在树丛中。

3分钟后,那3架F一5飞机开始向下俯冲,向候机大厅和责宾室疯狂扫射,候机大厅顿时燃起大火。大厅前的水泥广场上倒下了一片无辜的旅客平民。国王一行的两部汽车也被火焰所吞没。飞机来回俯冲扫射了5分钟后,才朝北飞往克尼特拉基础。

哈桑国王坐在从拉巴特军营急忙开来的装甲车里,在士兵的护卫下,安全地回到王宫。当晚6时许,哈桑二世召开了政府成员、军队将领和国王顾问们的紧急会议。

会议一开始,哈桑首先就问:“乌弗基尔来了吗?他在哪里?”但是在座的谁也不知道。为平息这场叛乱,国王命令皇家军队立即进攻克尼特拉空军基地。正当他们在讨论对策时,王宫绿色屋顶上空飞来了一架诺尔特洛普式飞机,从300米的高空向地面发射火箭。架设在土宫的高墙屋顶和花园茂密树丛中的高射炮立即开了火。火箭虽然没有射中王宫,却击中了王宫附近的拉巴特贵宾馆以及阿卜杜拉亲王的家。高射炮与战斗机间的战斗持续了15分钟。国王立即中断了会议,躲进了黎巴嫩大使馆。

根据国土的命令,忠于国王的机械化部队向距拉巴特40公里的克尼特拉基地发起了攻击,一辆辆坦克向那里冲去。当晚10点钟,皇家军队便占领了克尼特拉基地,逮捕了所有的叛乱分子。基地的参谋长库拉,跳伞落在附近海面,也被国王的军队抓获。他交待了国防部长乌弗基尔策划空中攻击国王的罪恶阴谋。

不久,人们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摩洛哥新闻社播发的新闻:“叛乱已被镇压。阴谋的制造者乌弗基尔已经自杀。哈桑二世掌握着政权。”

接着又有消息说,在皇家军队占领克尼特拉基地前不久,5架美国飞机带着几十名美国军事顾问飞走了,其中就包括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约翰逊上校。

至于乌弗基尔将军自杀一说,也未必真实可靠。据验尸的医生说,乌弗基尔颅骨上有3个子弹窟窿。很可能是政变失败后,被外国主子抛弃的结果。

过了两天,美国驻拉巴特大使馆发表了一个声明,向报界保证:“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摩洛哥事件毫不相干。”这个所谓声明,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哈桑国王在经历了数次未遂政变后,政权变得更加巩固,至今仍稳稳地坐在国王的宝座上。

篇5:帝王故事:哈桑国王历险记

摩洛哥地处非洲大陆西海岸,北靠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与欧洲的西班牙以直布罗陀海峡隔海相望。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法国、美国等国多次策划兵变,妄图在摩洛哥扶植他们的代理人。为此,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一生中遭遇过多次危险,迎接过无数次挑战。所以他写的回忆录,书名就叫作《挑战》。

摩洛哥是个古老的国家。早在12世纪,在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就建立了穆瓦希德王朝。

17世纪时,摩洛哥建立了阿拉维王朝。哈桑二世的父亲苏丹优素福就是阿拉维王朝的第十六位君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摩洛哥是法国的保护国。战后,苏丹优素福顺应人民的愿望,于1950年向法国提出备忘录,要求独立。可是,法国政府非但不予理睬,反而在1953年提出所谓“改革计划”,妄图把摩洛哥并入法国。优素福不肯屈服,拒绝在协议上签字。这年的8月20日,法国策动摩洛哥封建主格拉维发动军事政变,胁迫苏丹优素福退位。法国的坦克部队参与了兵变阴谋,直接包围了摩洛哥的王宫,用冲锋枪押着优素福父子三人登上法国军用运输机,把他们放逐到科西嘉岛,后来又转到马达加斯加岛。父子三人在放逐地过了两年寂寞的日子。

1955年8月,法国政府慑于摩洛哥人民的强烈反对,不得不送优素福父子回国复位。1956年3月,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第二年8月,改国号为摩洛哥王国,优素福的称号也改为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王储哈桑王子以总参谋长身份指挥全国武装部队。

1961年,穆罕默德五世逝世,哈桑二世继位。当时,哈桑国王年仅32岁,风华正茂。他实行铁腕统治,大力整顿国政,颇有建树,但也惹起政敌的仇恨。他们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支持下,秘密策划了企图推翻哈桑国王统治的军事政变。

哈桑二世有好几座豪华的王宫,有两座在首都拉巴特。其中一座在拉巴特郊外,叫斯基拉特宫,是国王避暑的夏宫。

1971年7月10日是星期六,也是哈桑国王42岁生日。哈桑国王特地在斯基拉特宫举行盛大的生日宴会。前来祝寿的宾客有1200多人,其中包括政府官员、各国驻摩洛哥的外交使节、社会名流,以及国王在本地和世界各国的朋友等。

在午宴后,哈桑国王为了表示友善,破例一一接见了大家。然后,一些客人去玩高尔大球,一些客人到海滨游泳,还有些客人则坐在王宫花园的棕榈树下,品尝着凉台上的美味佳肴。

将近傍晚6点钟,宾客们又聚集在花园里。穿着漂亮的摩洛哥服装的招待们,频频地给各位宾客送来清凉饮料。就在这时,突然响起一阵阵“噼哩拍啦”的枪声,但绝大部分宾客并不在意。他们以为,在王宫里响起的枪声,或许是生日庆典活动中安排的一个节目,或许根本不是什么枪响,而是招待员们正在燃放鞭炮。直到发现客人中有人被冲锋枪于弹击中而倒毙时,人们这才恐慌起来,拼命地四处奔跑。顷刻间,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军人冲进王宫,占领了花园。

篇6:帝王故事:“铁国王”菲利普第四

14世纪初,菲利普第四统治着法兰西,他是一位被人们称为美男子的铁腕君主。自从他登上王位之后,为了加强国王的地位,战胜了一批傲慢的大贵族和教廷,平息了佛兰德的叛乱,制服了英国,并用武力将争权夺利的教皇安置在阿维尼翁。

菲利普王有3个儿子,都已成婚;他的女儿伊莎拜尔嫁给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他的亲戚中,有6个是国王,甚至跟俄国王室都有亲戚关系。

在这位沉静而刚毅的国王看来,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他统治下的法兰西越来越强盛。只有一种势力敢与王室分庭抗礼,就是圣殿骑士团。这是一个集宗教、军事和金融为一体的庞大组织,它的前身就是当年威震欧洲的十字军,是教会力量。十字军在东征时获得了巨大的荣誉和财富。

圣殿骑七团的独立地位使得菲利普王食不甘味,总觉得是一个隐患,下决心要将它连根铲除。于是,他挖空心思罗列罪名,制造了一起牵连极广的大冤案,约有15000人被捕入狱。到公元13,这起冤案已经拖延了7年之久,还没有了结。菲利普王决定彻底解决,处死圣殿骑士团的所有的大小头目。他把这事交给他最信任的掌玺大臣纪尧姆·德·诺卡菜,由他来审讯这批要犯。

圣殿骑士团大师雅克·德·莫菜被单独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容颜枯槁,受尽折磨,像个奄奄一息的百岁老人。他曾经担任过封疆大吏,指挥过千军万马,并在几个外地省分建立过足与王室抗衡的政治权力机构。可是现在,他的身上已看不见昔日的威严了,血肉模糊的皮肉上沾满污垢,残酷的夹棍刑严重地损伤了他的筋骨。最可怕的肉刑是“神身子”,将犯人吊起来,脚上坠着180公斤重的石舵。犯人感觉整个身体像要被拉断一样痛苦……在严刑拷问下,他们被迫承认自己阴谋反对教皇和国王,搞同性恋,亵读神明,醉心于魔法和巫术,崇拜魔鬼,并盗用公款……

7年的折磨,使这位显赫一世的大师几乎已经疯狂,他无数次地诅咒教皇克雷芒、诅咒国王菲利普、诅咒掌垄大臣纪尧姆,心中充满了刻骨的仇恨。

在梦中,他觉得自己仍像以前一样披着绣有黑十字的白色斗篷,指挥战船在风起浪涌的大海上疾驶,向沙漠里的国度冲锋,获取阿拉伯人的财宝,住在他们宏伟的宫堡里,享受着征服者的尊贵与荣耀……

他突然惊醒了,土牢外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和兵器的碰撞声。门打开了,跟在狱卒后面的是4名穿着罗马式皮制服的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把莫莱大师从地上拖起来,押送到巴黎圣母院去,他和他的几位部下将在那里接受最后的审判。他们是:诺曼底教区导师弗鲁瓦·德·夏尔内、首席巡回神甫和阿基但骑士,这3人也都是白发苍苍,胡须蓬乱,带着沉重的镣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莫莱大师紧紧地拥抱夏尔内,对他说:“鼓起勇气,我的兄弟,鼓起勇气!”

夏尔内比莫莱小10岁,两人有深厚的交情。莫菜一向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他额头上有一条深深的疤痕,一直连着鼻子,那是在一次战斗中,他的头盔被敌人的利剑砍开留下的痕迹。

然后,莫菜又拥抱另外那两名要犯。狱卒给他们打开镣铐。巡回神甫说:“说不定是好兆,也许教皇决定赦免我们了。”大师耸了耸肩,指着排成队的100来个弓箭手说:“准备去死吧,我的兄弟。”

此刻,大师心里隐隐有点后悔:“过去,我们也许过于狂妄,占有的特权过多,我们总在口头上说要建立新的十字军,去进行新的远征,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地这样做,没有建立新的功业,对法兰西来说,我们早已没有了,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

圣殿骑士团本来是____国家的常设民兵,后来竟向至高无上的教廷和各国国王放起债来。一方面,他们支持好几个人当上了开国君主,另一方面又给自己树立了许多死敌。后来,当菲利普国王要求参加骑士团,竟然被他们拒绝了。当时,莫莱认定国王想当骑士团的大师。这也是他们的灾难根源。

1310月13日,菲利普王以宗教裁判所的名义进行了蓄谋已久的大搜捕,掌玺大臣纪尧姆亲自带兵来抓莫莱。毫无疑问,纪尧姆是直接参与了这场阴谋的。

宗教法庭根据菲利普王的指示,判处莫莱等人终身监禁。在国王看来,这已是最宽大的处理了。可是,莫莱不服判决,在圣母院的法庭上大声疾呼,控诉国王和教皇等人对他们的坑害,差点引起一场骚乱。为此,国王愤怒异常,立即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决定改变原判,处死莫莱等人。由于法兰西的法律中有不得损害列王头颅的禁令,而莫菜和夏尔内的地位是相当于亲王一级的,所以,决定将他们处以火刑,用火烧死。

刑场设在与王宫花园一河之隔的犹太岛上,这里是处决犹太人的地方。

晚上,小岛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都是巴黎的老百姓,菲利普王让他们来观看火刑,用意是杀一儆百,制止骑士团的漏网分子在民众中煽动**。

弓箭手排列得整整齐齐,人群里安插了许多警卫人员。执矛的士兵把守着几处桥梁和通往河岸的街口。

国王端坐在河对岸王家水宫凉台上,他要亲眼看着最后的敌人被活活烧死。

天有些冷,晚风阵阵吹来,成片的火把映红了河面。刽子手和几名仆役戴上了红色的风帽,正忙忙碌碌地整理那一人多高的柴堆。

柴堆的顶上,骑士团大师莫莱和诺曼底地区导师夏尔内肩并肩地被绑在木柱上,头上戴着纸糊的高帽子,这是专给异端分子准备的,表示对他们污辱和蔑视。

一个修士把长杆子上钉着的基督受难像举到他们面前。人群静下来。

修士大声说:“过一会儿,你们就要去上帝面前,现在,可以忏悔你们的罪过……”

莫莱和夏尔内一言不发,昂起头,他们的胡须在风中飘扬。他们拒绝忏悔。

人群中发出一片喊喊喳喳的议论声。

修士在火刑堆前跪下来,用拉丁文背诵祈祷文。行刑的刽子手从助手那里接过火把,等待国王的命令。

大地一片寂静。

菲利普站起身,走到凉台边上。他的大臣们分立在两边。火把的光亮照着他如同一座雕塑。

两个死囚犯也向凉台上抬起头,他们的目光与国王的目光相遇了,互相久久地盯视着。

篇7:帝王故事“水手国王”乔治五世

维多利亚女王于191月22日死后不久,被封为威尔土亲王的乔治,与父王——继维多利亚女 王之位登基的爱德华七世,共事很和谐。他俩在温莎的办公桌并排摆在一起。作为王位继承人,乔治出访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和印度。他成为一位强有力的公众演说家。为了维护大英帝国的统治,他明显地不仅关心英国人民的福利,也关心组成大英帝国的所有领地的居民。

l9l0年5月6日,爱德华七世去世,乔治继位,王号为乔治五世。父王之死使他感到完全不知所借,他的妻子玛丽公主显露出才干,在背后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当国王遇到烦恼事发怒时,王后总是温存地体贴他。面临当时的潮流,国王十分迷惑不解时,他总是从王后身上看到了希望。王后劝他说,作为君主立宪国的一位君主,要超然于党派政治之外,国家事务放手让首相和内阁大臣们去办。

乔治五世登基之初,国际和国内局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尽管大英帝国的统治仍然牢固,但在靠近英国的地方并不安全。爱尔兰和英国的冲突,是使乔治五世最感到不安的问题。国王最关心的是避免内战威胁。根据乔治五世的建议,1914年7月,英国政府的代表和爱尔兰以及北爱尔兰代表,在白金汉宫会晤,试图达成协议。虽然会议没有成功,但创造了进行谈判的良好开端。

就在会议结束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以德帝国、奥匈帝国为一方,与俄罗斯和法国开战。英国宣称将站在俄国和法国一边。德同皇帝威廉二世是乔治五世的表兄,他认为英国的声明只不过是吓唬人。德皇威廉二世判断错了,乔治五世曾不止一次明确宣布英国的立场。

在为期4年的战争期间,乔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战争胜利。他视察陆军和海军部队、医院、工厂和船坞。他向国库作捐献,在一名议员的建议下,戒了酒并遵守配给规定。他在法国视察部队时从马背上摔下,骨盆严重摔伤。

他还把两个王子送到军中服役。

19,英国的反德情绪高涨,并且到处滥抓间谍分子。因为英国自1066年以来,历代王室的始祖是威廉一世,威廉一世是德国人,过海来英国继承岳父王位的。乔治五世无可奈何地失去了德国的姓,并接受私人秘书的建议,改姓温莎。这一变化乃众望所归。

19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字时,白金汉宫是群众狂欢的焦点。

停战协定的签字并未立即恢复和平状态。两年前的爱尔兰复活节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并未持久解决那里充满危险的爆炸性局势。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俄国的革命意味着,君主制即使在相当有基础的国家也可能被推翻。

乔治五世从维护王室统治立场出发,小心翼翼地插手处理分裂性的爱尔兰问题,以证明君主制在英国继续存在是必要的。国王建议国会采取温和的和解政策,铺平了达成协议的道路,从而结束了长达5年的**和苦难。

1929年,乔治五世从一场传染病中死里逃生,他卧床半年之久。从此国王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不听从医生的话,也不遵医嘱服药。他以某种怀旧的感情,把世界看成好像回到1914年以前。他这种天生的守旧性到晚年更加明显了。然而,他同以往一样,毫不含糊地认为他的任务是当好立宪君主,他是唯一一位具有政治经验而又超脱党派之争的政治家。

英国人称乔治五世是“水手国王”。他虽抱病在身,仍热衷于参加快艇比赛。他的父王死后,他获得了国王专用快艇“不列颠”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把快艇进行改装,作为赛艇出现。比赛这一天,乔治五世特意穿上海军制服,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他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砰!”发令枪响了,十余艘赛艇箭一般地向前飞去,划破蔚蓝色的海面,身后拖出十余条雪白的浪花。乔治五世熟练地紧握方向轮,全神贯注地注视前方每一座暗礁和激流险滩。突然,前面波涛汹涌,狂风大作,国王抬头一看,半个天都黑下来了!助手问他,要不要开到岸边避避风?国王连连摇头。而别的赛艇已经纷纷避风去了。

乔治五世的赛艇在雷雨狂风的惊涛骇浪之中,沿海岸线飞速前进,第一个到达终点。暴风雨已停止,但国王浑身早已湿透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为国王勇夺冠军欢呼雀跃;国王在当海军时的一位战友,打开一大瓶香摈喷洒了国王一头一身。

乔治五世除了喜爱赛艇和体育活动之外,还喜欢集邮。集邮是他经久不衰的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最大众化的搜集活动。乔治五世出于爱国主义,他搜集邮票时,把自己的兴趣,限制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各国。

乔治五世作为一国之王,他总是意识到要与臣民保持一定距离。他从来没有故意培植群众对他的好感。

1935年初,为国王和王后庆祝银婚的准备工作开始了。乔治五世对正在张罗的庆典没有什么特殊的热情,但他却因伦敦人民对他所表示的热诚而感到吃惊了。

1932年,英国开始设立国王圣诞广播。每年圣诞节之夜,乔治五世国王都要去电台,向他的臣民和国外听众发表广播讲话。在播放讲话录音的时候,国王听到了大街上市民的欢呼声。的确,过去君王似乎远在天边,如今可以在广播里听到他那深沉而坚定的声音了。

英国的群众爱戴乔治五世,是由于真正认识到,乔治五世作为一代君主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是感激他在过去整整25年,国内外大变动中所发挥的中流抵柱作用。例如,1929年,是乔治五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他卧病在床达半年之久,而此时,英国保守党最终倒台,工党上台。工党上台不久,由于国际经济的大萧条,国内失业数字上升导致工党遇到了空前的政治危机。

在不景气的形势下,没有哪一个党能博得团结全国所需的公众信任。乔治五世感觉到了英国工商业形势的严重性。他于是带头作出反应,自动减少年俸,号召王室和全国厉行节约。同时,乔治五世积极促进了由保守党、工党等不同派别民族政府的组成。

乔治五世尽管受到人民爱戴,但也受到过某些诽谤。这是每位君主都难免的。曾经有人编出了一个荒.唐的谣言,说他当年驻扎在马耳他时,曾秘密结婚。为了戳穿这一谣言,乔治五世对诽谤者提出了控告。法院依法受理了这起案件,国王当年在海军中的战友、以及马耳他的居民出庭作证,证明所谓国王曾秘密结婚,纯粹是无中生有的诽谤。诽谤者受到了法律制裁,被判向国玉公开道歉并支付一大笔罚款。

在乔治五世晚年,那些关于他的纯属另一类,主要包括记录他在处理当代大事和日常生活中,所说过的一些尖锐的名言警句。他可能被尊为另一种神仙,那就是贮存下列颠常识的仓库。

1936年1月20日,乔治五世与世长辞。英国举国上下痛悼国王去世。

英国人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国王:年轻时主要是张着船帆作过漫长的远航,而且在他许多值得大肆宣扬的成就中还有一项,那就是他在一片裁军声中,反对解散皇家空军。

篇8:帝王故事患病国王乔治三世

选取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德国夏洛蒂公主做王后以后,乔治三世便着手摧毁辉格集团的权力。这个集团自17以后一直控制着政府。过去,乔治二世亲自遴选大臣,但只限于在狭小的职业政客这个特权阶层中遴选。乔治三世拒不接受这种限制,这并不违犯宪法。这时候,欧洲大陆各国已建立了君主开明专制,但乔治三世并不想仿效,而是亲自过问国事。他不像他的祖父乔治二世,长期住在汉诺威过着安逸的生活,而国王的大权却旁落了。乔治三世先后免去了皮特和纽卡斯尔的首相职务,起用他的恩师布特伯爵掌权。

布特伯爵与詹姆士二世保王党人有过瓜葛,后来虽然加入了代表新兴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但并没有担任党内要职,而且他来自仍被英国人视为化外之地的苏格兰,这些情况都对布特不利,因此乔治三世自然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乔治三世为了保住布特的权位,采用了一些连他自己也痛恨的手法。布特费尽心机通过议会与法国缔结和约后,接着就辞职了,他不愿面对全面的攻击。

乔治三世不停地撤换首相,先后撤换了4个。大臣们议论纷纷,说国王未对自己的大臣给以应有的支持,遇事独裁专断不与他们商量,而是去征求“潜入幕后”的布特的意见。和乔冶三世关系最恶化的要数首相格伦维尔了,他在国会长篇大论地责备乔治二世忘恩负义。国王回击他说:“当他使我厌倦了两个小时以后,我看一看表,看他能不能使我再厌倦一个小时。”在国王和首相产生矛盾带来政治危机期间,国王只好听任迎台低级趣味的街头小报诋毁自己。

乔治三世和首相的矛盾使人看清,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寿命不长。然而,同样地,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尊重和支持,也立足不住。

1770年,乔治三世认为他找到了一个国王与议会都可以双双接受的理想人物,就是前面提到的国王童年时的朋友诺思勋爵。

诺思首相在议会里得到多数人的支持长达之久。从英国的政治背景上看,乔治三世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有的报纸议论说,选中诺思证明国王愚蠢——一个笨蛋被另一个笨蛋选中。甚至后来的历史学家还认为诺恩是“英国历史上最坏的一个首相”。其实,这位在1760年还是“没有经验的娃娃”,现在已经成了一位机警的政治家。诺思是一位优秀的议会会员,一位能干的演说家,也完全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和平时期的首相。

诺思任首相期间,美国人民在华盛顿领导下,开展了独立战争,从而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此,诺恩首相和乔治三世受到了保守势力的攻击,他们称诺思是“失掉美洲的那个人”。其实,首相也好,国王也好,只是在战争事实上已经打败的最后一刻才改变态度,承认美洲独立的。俄罗斯的凯瑟琳女王曾说:“与其像英国乔治三世那样允许美洲独立,我不如对自己的脑袋开枪。”

诺思政府在一片谴责声中下台了。查理·福克斯与刚下台的诺恩携起手来,成立了福克斯——诺思内阁。这个福克斯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他在议会里把乔冶三世描绘成一个独裁的暴君,他疯狂地追求报复,耗尽了臣民的血汗和财富。福克斯要求给国王权力加上更多的限制和羞辱。令人吃惊的是,正是这位大骂同王的政治家,却被乔治三世遴选为首相,这足以说明国王的精明过人之处和宽容态度。

1783年12月8日凌晨1时,议会上院拒绝了政府的东印度法案。国王于是下令解散福克斯——诺思内阁。乔治三世精心选择了这样一个时刻,因为国家不允许非法扩大国王的权力,也不允许政府反对国王的权力。有影响的人民感到福克斯走得太远了,又回过头来支持国王。

下一任首相是小威廉·皮特,当时仅24岁。皮特是乔治三世一手遴选的。

几个月来,皮特这个新组成的政府总是在议会里遭到失败,但国王却拒不接受皮特的辞呈。后来大选的时机来到了,国王拿出自己的大量财力支持皮特,结果皮特的竟选对手福克斯惨败。乔治三世选中皮特大概是国王知人善任的绝好证明。皮特一直当首相掌权达之久。在这种危险的时刻,幸亏是皮特而不是那个放荡的福克斯治理国家。

18世纪80年代,是乔治三世在位期间的最好岁月。在皮特首相的领导下,英国很快恢复了繁荣和自信。乔治三世处在风华正茂的中年,由于膳食简朴和锻炼身体,显得十分英武、年轻。除1765年害了一场病外,国王的健康状况始终良好。

乔治三世是一个善良而忠实的丈夫。尽管在女人眼中不算很英俊,夏洛蒂王后己十分知足了。她曾说,她与国王的婚姻是幸福的,结婚以来,她从没感到一时一刻的悲哀。他俩一共生了15个孩子,无人能说国王的天下不是继位有人。宫廷中的气氛是轻松的。国王不像刚即位时那样故作正经,在欣赏歌舞或听朗诵诗歌时,会和大家一样禁不住朗朗大笑。

由于能干的首相皮特把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乔治三世没有政治压力,他就能钻研他的植物学了。他曾用拉尔夫·鲁滨逊的笔名写作论改进农业的小册子。从智力上说,国王起步较慢,但他赶上来了。在18世纪80年代,与欧洲大多数君主相比,他毫不逊色。

但乔治三世也有头疼的问题:他与其长子即未来的摄政王之间,敌对日益严重。汉诺威王朝似乎有父子间不和的“传统”。乔治一世和奥古斯塔斯不和、乔治二世和“可怜的弗雷德”之间有冲突,现在又在乔治三世和王太子之间出现了分裂。应该说,他们双方都有错误。乔治三世的弱点是他太呵护孩子了,他真爱自己的儿子,但却要王子永远像一个孩子。宫廷中那种“脱脂棉”空气对一位充满了活力的青年王太子来说,太沉闷和拘束了,而为了突破这些束缚,导致他干出种种坏事。然而,乔治三世对儿子的愚蠢行为,反应是难过多于愤怒。不过比起先前那位可怜的弗雷德来,现在的王太子幸运多了。他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1788年夏天,国王生了一场病。

10月16日这天,乔治三世雨中骑马以后,突然痉挛,随后国王的言行举止失常,他不停他讲话。大概就在此时,据说发生了有名的橡树事件,说国王与一棵橡树交谈,好像这棵橡树是普鲁土国王,这个是一名被王家开除的小厮散布的,对此人们半信半疑。

然而,1788年11月5日,乔治三世的确出现过神经失常的举止。在温莎城堡就餐时,他揍王太子,并企图把王太子的脑袋往墙上猛撞。国王喃喃自语个不停,嘴里冒白沫,两眼充血,看起来像两颗紫葡萄。

当知道国土能活下去但不能恢复理智时,王后下令把他转移出温莎城堡,送到伦敦市郊一个名叫丘的村镇休养。御医们用残酷得令人发指的方法来为国王治疗。乔治三世的主治医生是林肯郡一家私立疯人院的老板,一个名叫弗朗西斯·威利斯的大夫。治疗主要是训斥、威吓、穿紧身拘束衣。假若国王拒不吃饭或吵闹不休,就把他的两腿绑在床上,再用一条宽布带沿着他周身捆扎起来。后来,又用一种特殊的椅子限制他的行动。具有十足讽刺意味的是,乔治三世把这个可怕的玩艺儿称作“加冕椅”。真正的加冕椅给他带来的是至高无上的威严,这个玩艺儿带来的只是羞辱。

庸医不止威利斯大夫一个。还有一个叫沃伦的大夫,他坚持要把一种毒虫和芥茉敷料涂遍国王全身。他说这样引起的水泡苦痛难熬,就会把国王身上的“坏液体”吸引出来。庸医们的治疗方法只能延缓病人的康复。但不管怎么搞,乔治三世居然慢慢地重新恢复了理智,并且恢复到能参加1789年4月23日为他康复举行的庆祝会。

自那时以来,医生和历史学家对乔治三世的病争论不休。一派认为国王的病最好用心理学解释,另一派则认为他患的是一种少见的内科病。假若第二种解释正确,那么,严格说来,乔治没有患什么“精神失常”病。另有人认为,国王操劳太重,而失掉美洲殖民地是一种外伤性的诱发因素。

乔治三世似乎本来应做一名德高望重的乡绅,而实在当不了什么国王。

后来研究人员在分析当年乔治三世的疾病时,从伴随疾病而出现的症状上,如脉搏过速,严重皮疹,两眼充血,两脚浮肿,尿带红色等,认为患者得的是一种不常见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搞清楚的卟啉病。

卟啉病是给卟啉新陈代谢混乱所起的一种疾病的名字。这个新陈代谢过程产生血液中的红色素。假若这种红色素过多,尿就变色,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都要中毒。这种解释听起来很离奇,但完全符合乔治三世的病情。

乔治三世生病时英国人民还是爱戴他、尊重他的。1788年11月,人们认为国王即将死去而由王子即位时,股票市场一片混乱。国王的及时康复,大多数人民互相拱手庆贺。1789年国王英格兰南部之行获得巨大成功,每个村庄都搭起牌楼,全村出来欢迎。国王洗海水浴时,当地乐队站在海水中演奏《上帝保佑吾王》。

然而,并不是各阶层人民都支持和拥戴乔治三世。

1793年爆发的对法战争,给英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形成了要求取消君主制、实现共和的思想。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国王成了许多暗杀阴谋的目标。185月15日,乔治三世站在一家剧院的王家包厢中时,有个人站在乐池的木箱上,朝国王开了两枪。子弹未打中,嵌入包厢的板壁上。乔治三世命令演出继续进行。他非常镇静,中间休息时他还打了会儿瞌睡。

1801年和18,乔治三世有两次旧病复发。直到超过70岁,国王“精神失常”总共不到6个月。只是到了1810年,那不治的精神病才又降临到他的身上。

乔治三世一生中的最后10年很悲惨。他又老又瞎,白胡须很长,穿一身紫色的晨衣,在温莎城堡一套与世隔绝的房间里,蹒跚地踱来踱去。只有胸前佩带的嘉德勋章提醒人们,这个病得不成样子的老人是英国国王。181月29日,乔治三世安息了,享年82。他老来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那样仍然受人尊敬。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国王。关于君主制为什么在法国失败而在英国幸存下来,人们写了不少书加以解释。历史学家应该考虑:国王乔治三世为人正直可能与这很有关系。

篇9:帝王故事:酗酒国王乔治四世

王太子挥金如土,经常债台高筑。早在1783年,乔治三世就拒不为儿子增加年金,说那是“无耻地浪费公款去满足一个不走正道的年轻人的奢欲”。

但是,王太子最大的灾难是1795年同意与他表妹卡罗琳结婚,以便敦促议会勾消自己的债务。当他见到未来的新娘时,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说了声:“天哪!”接着又说:“我不舒服,请给我一杯白兰地。”而卡罗琳也发觉他“太胖,远不如他的肖像画那样漂亮”。王太子在婚礼上烂醉如泥,像死猪一样被仆人们抬进了洞房。

卡罗琳并不比王太子苗条多少,她不仅肥胖,还粗鲁、庸俗、邋遢,决不是一位理想的威尔士王妃。17元月,她生下夏洛蒂公主以后,他俩就分居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卡罗琳多半时间在意大利生活。

1820年,乔治四世即位。卡罗琳回到英国要求当王后。乔治四世哪能同意卡罗琳当王后,一些反对派公众利用这一矛盾,作为反对乔治四世及其政府的焦点。伦敦到处都贴满了标语:“王后永远是王后!把国王扔下河去!”公众们拥簇着卡罗琳的敞篷马车,在伦敦的繁华大街上招摇过市。肥胖的卡罗琳不时地向人们头顶上撒花瓣…… 乔治四世闻讯后勃然大怒。他强迫政府提出一项法案,剥夺卡罗琳的王后头衔,并宣布她与国王的婚姻永远无效。由于提出来的大量证据完全不足凭信,这一法案最终没有通过。

乔治四世登基,举行了盛大的加冕大典。怒气冲冲的卡罗琳乘着马车去闯加冕会场,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门口被挡驾了。幸好,为了这位国王的心情平静,他这位不相你的王后于1821年8月7日得暴病而死了。

社会上对乔治四世的议论颇多。他在当王太子时,《泰晤士报》就有文章把他说成“一个酒鬼,一个信誓旦旦然而永远只爱女人和酒瓶而不喜欢政治和教会的人”。对这位王太子的敌意大多出于政治上的理由,批评得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王太子决不只是这样。当他比较清醒时,他的谈话很有内容,而且充满令人感兴趣的奇闻轶事。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而且善于摹拟别人说话的腔调和动作。他的好友、纨绔子弟布鲁迈尔就说过,王太子本来可以成为欧洲最佳的喜剧演员。

乔治四世可能是汉诺威王朝历代以来最聪明、最有艺术才华的人,因而能在1784年被选入“庄严牛排俱乐部”,并占有自己一席之地。该俱乐部是英国一些有学问的贵族成立的星期六聚餐会。

乔治四世以前之所以受到贵族学者们的赞赏,是因为他对建筑风格也颇有研究,趣味不同凡响。

乔治四世决心修建堪与欧洲媲美的宫殿。他要求风格多样化,包括恢复温莎城堡的哥特式,王室的乡村别墅的农家风格。以及布赖顿阁楼所特有的东方式。建成的布赖顿阁楼曾遭到一些人的取笑。

尽管遭人嘲笑,但乔治四世主持设计的布赖顿阁楼的建筑是成功的。圆屋顶和尖塔夹杂在一起,中国式的家具以及形似莲花和蚊龙的枝形吊灯相得益彰。乔治四世不愿跟着别人的时新样式跑,而总是自己创新。他的最新的创新之一就是发现了这处海滨胜地,并建造了布赖顿阁楼,以及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

乔治四世的生活方式是演变的。早期,他过的几乎是放荡生活。后来,他在布赖顿阁楼里过着宁静的、几乎就是夫唱妇随的生活。他还带头穿那种玄黑的暗色服装,用以取代彩色斑斓“孔雀式”的时装。

1800年,菲茨赫伯特夫人回到自认为合法丈夫的身边,帮助乔治四世戒酒,并护理他因胃炎而受害的身体。

在父王乔治三世和保守派政治家眼里,年轻时的乔治四世是不堪信任的。他的密友之一就是查理·福克斯。当福克斯穿着美洲反殖民主义分子的制服,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时,他还鼓掌。他支持福克斯是因为福克斯是首相皮特的政敌,而皮特又是他父亲遴选的首相。他也支持过辉格主义,辉格主义主张国王只是名义上的领袖而无任何实权,他的真正意图是把它当成打搅父王的一种手段。

1793年以后,英国政潮汹涌,政事激烈。王太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福克斯的辉格主义党原则可能导致革命和无政府主义。他对辉格党人曾许过数不清的愿,但当他继位为国王以后,立即告诉他们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乔治四世留任了其父时的托利党大臣。托利党被认为一向是保守的。

王太子从他成为摄政王时起,他就身心交困而不能采取任何坚定立场了。他整日酗酒,疯疯癫癫,软弱而摇摆不定。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都不信任他,他不值得信任是因为他不喜欢吵吵闹闹的场面,因为他懒惰,因为他总是得过且过。乔治四世曾经同意过某个大臣的建议,但当另一个大臣极力反对时,他又否认他曾经同意过。

大臣们认为乔治四世毕竟不是个有恶意的人。即使在最受人诅咒的时刻,他也有其宽厚的一面。在作笼统声明时,他可能声色俱厉,但遇到具体情况就不一样了。罗伯特·皮尔担任内务大臣时,有一天清晨两点钟,他被人从被窝里叫醒了。他大为惊讶,原来,国王写来一信,要他暂缓执行预定第二天早上处决的罪犯。

乔治四世48岁当上摄政王。他为庆祝新得到的权力而大讲排场。接着,庆祝盟军战胜拿破仑,王宫内外到处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款待来访的外国君主。在筹划诸如此类的事情时,他忘了自己的疾病,一反昔日的懒惰,事无巨细,一律亲自过问。

乔治四世的加冕仪式,可说是历代以来最盛大的一次,极尽了国王的盛荣。新国王在典礼中“就像天堂中一只美丽鸟”。第二年,乔治四世极其成功地正式访问了都柏林和爱丁堡。他在爱丁堡还身穿斯图亚特花格呢衣服,在“王子大道”上漫步。爱尔兰是联合王国最不臣服的一部分,访问那里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步骤。一个爱尔兰老人声称:“17我反叛过老国王乔治三世。但是,上帝在上,我愿为他的儿子死一千次。”乔治四世能获得如此成功,是因为他性格随和,能和平民百姓接近,乔治四世在正式社交场合,举止端庄肃穆,自有王室之尊,因而至少暂时抹去了其他行动所造成的坏印象。此刻谁也不会去回忆他那疯疯癫癫的醉鬼形象。

乔治四世在位头两年,他那些激动人心的风度持续不长。他不到60岁就老态龙钟了。他睡不好觉,剩下的一点儿精力,又被白兰地送下去的大剂量鸦片酊耗尽了。国王成了一个花钱很多的隐士,住在温莎城堡中,满脑子尽是异想天开的建筑构思,而不是国家大事。

乔治四世的晚年被一群昔日的年老男女朋友包围着,主事的是他的那位邪恶的大夫和知心人奈顿爵士。来访者看到这情景十分可怜而令人难以忍受。有时候,乔治四世佯称他在法国滑铁卢之役中起了特殊作用,谁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像他父亲乔治三世那样精神失常了。

乔治四世是一位有才华的国王,在某种程度上是位伟大人物,可惜的是他年轻时常因酗酒而疯疯癫癫,在他的晚年也很可悲,当有人奉承他时,他笑笑说:“我觉得我自己本来可能并且应该更伟大些。”的确,乔治四世的一生,糊涂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要多。

篇10:帝王故事断头国王和王后阅读

在“项链事件”中,使王后声誉扫地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坚持认为洛昂主教是罪人,并一定要将主教送交最高法庭审理。然而,最高法庭的判决却对工后非常不利:主教被宣布无罪释放。这件事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将安特瓦内特和她丈夫送进了毁灭的深渊。

人民在饥饿中煎熬,凡尔赛王宫仍在恣意挥霍。1786年底,法国财政总监不得不在公开场合亮出国家负债总帐。于是,整个法兰西都知道国王和他的王族花费了国家多少钱。穷人一天挣不到一个里弗尔,而国王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每年仅鱼肉一项的花费就达200万!王后这一·年的裙装耗资27万。

人们再一次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安托瓦内特:由于她疯狂的开销、无节制地纵欲,她的狂赌和她那班宠臣们的巧取豪夺是国库亏空的根源!

安托瓦内特已经感到这股怨恨的压力了,可是她还没有想到这股浪潮将会很快地将她和波旁王朝都淹没。

王宫的宴会减少了,王宫卫队的人数也大幅度地削减。可是对整个国库的亏空来说,这又能起什么作用呢、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增加税收。可是高级法院却不予配合,拒绝给新的征税敕令注册。国王一怒之下,解散了高级法院,并将其全部人员流放到特鲁瓦。

人民震怒了,他们喊出了“打倒专制主义”的口号。法国大多数人认为,要拯救法国,只有召开三级会议。所谓三级会议,是由王室、显要贵族和第三等级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民众的意愿。召开三级会议的呼声日益高涨。路易十六当然是不愿意的,但后来见形势迅速恶化,不得已于1789年5月4日召开这个会议。

此时的法国大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第三等级的力量结成了同盟,形成对王朝、王权的威胁。在安托瓦内特看来,必须限制这股“叛逆者”,她主张用高压手段打击这新兴的第三等级。

路易十六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在这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问题上居然也听从了王后的主张。他宣布:三个等级分开审议国事。这也就意味着把第三等级排除在外了。不用说,这一决定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于是,安托瓦内特又唆使国王动用军队。各军团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巴黎挺进。

事情到了这一步,对法国人民来说已经别无选择了,只有一条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大革命终于爆发了。7月14日,武装起来的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10月5日,成千上万人高呼着“绞死王后”的口号,从巴黎向凡尔赛进军。他们冲进王宫,抓住了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把他们关进巴黎一座早被遗弃的旧王宫里。在这段时间里,王后像个家庭主妇,整天只能照看孩子、编织地毯打发时光。后来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归还了王室的部分权力。她仍然是这样过日子。

从表面上看,安托瓦内特很平静。其实她心里另有打算。她打算逃往蒙梅迪,那里是忠于路易十六的布那将军的辖区。在那里,路易十六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如果实在不行,还能向奥地利求援。她说服了路易十六,便与好友阿克塞尔密谋计划出逃。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于1791年6月20日深夜,路易十六一行数人巧妙地离开了被严密监视的杜伊勒里宫,乘着伪装的马车踏上了逃往蒙梅迪的道路。几个小时后,他们远离了巴黎,安托瓦内特深深地舒了口气。她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国王和王后逃跑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巴黎执政官拉法那特将军立即签署命令:追回国王!

尽管路易十六和王后已经出逃10个小时,追兵骑的骏马奔跑速度却比他们快得多。当天夜里,逃亡者在法国边境小城瓦伦再次成为俘虏。在被押送回巴黎的路上,他们受到沿途人民的咒骂和袭击。

沉重的打击使得安托瓦内特痛不欲生。她消沉沮丧,忧郁绝望,仅短短5天时间,她一头美丽的金发已变成灰白色了,严然像个老妇人。不过,她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回到巴黎以后,她积极活动,得到温和派的宽容,保住了路易十六国王的身份。新宪法确认,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但重要的是他仍拥有否决权。

此时法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逃亡贵族四处活动,企图打回法国。奥地利也蠢蠢欲动,想出兵拯救它的公主。

曾经帮助过国王夫妇的温和派领导人巴纳夫认为,这是安托瓦内特改变自己形象的一个机会,他希望王后劝说奥地利放弃出兵的念头,并让那些大贵族们重返法兰西大家庭,这样便可以缓和矛盾。

王后嘴上答应,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她正希望借助国外的力量恢复他们失去的一切,否则,她认为他们不会有出头之日。温和派受了愚弄,其心情可想而知。接着,路易十六又做了一件蠢事,他在妻子的怂恿下,轻易行使他的否决权,否决了立法院通过的两项法令。也许,他们是想以此检验一下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他们太轻率了。

矛盾再次激化。

更糟糕的是,在此后不久,法国和奥地利开战了。安托瓦内特竟事先将法军的作战计划搞到手,并派了一个心腹送到奥地利使馆去。结果不用说,法国军队自然是大败而归。

原先同情国王夫妇及仍想挽救君主制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们,这一对夫妻正走向他们自己掘的坟墓。巴黎人民再次组织起来,两万多名武装人员冲进杜伊勒里宫,围住国王夫妇,逼迫他们取消否决权。

路易十六这时倒显得很倔犟,他忍受着一切侮辱和威胁,就是不肯对否决权一事作出让步,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王权。安托瓦内特脸色苍白,两眼充血,被那些愤怒的市民们看押着,他们高声叫喊着:“把玛丽·安托瓦内特送上绞刑架!”直到晚上8点,巴黎执政官出面干涉,乱哄哄的局面才告一段落。王宫里到处都是被砸碎的门窗和玻璃。可是路易十六仍不愿放弃否决权。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又一次占领了王宫。国王、王后和伊丽莎白公主等人逃进国民议会避难,可国民议会却把他们送进了丹普尔监狱。在那里,他们虽然失去了人身自由,却生活得比较安静。他们认为不会把他们怎样,因为宪法规定,对国王唯一的处罚就是罢黜。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12月11日,国民议会对路易十六进行了审讯。6个星期后,又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以半数多出一票决定处死路易十六!在投死刑赞成票的人中,有路易十六的堂弟奥尔良公爵,有安托瓦内特过去的密友……

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这在法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可是,以奥地利为首的反法同盟却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尤其是安托瓦内特的密友阿克塞尔的部队已经占领了瓦朗西安,直捣巴黎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法国国民大会决定把安托瓦内特移送革命军事法庭审判,实际上是暗示反法同盟:可以将安托瓦内特交给他们,以换取和平。遗憾的是反法同盟并没有领会这一意图,反而放弃了进军巴黎的计划——他们担心进攻巴黎会断送王后的性命。

等到形势稳定以后,安托瓦内特又被关进巴黎裁判所监狱。这里条件更差,囚室阴暗窄小而且潮湿,远不如丹普尔监狱。王后在这里度日如年。

一个叫鲁热维尔的保皇党人用重金收买了两名看押安托瓦内特的宪兵,企图救出安托瓦内特。他经过精心部署,在一天深夜,他们打开了监狱的门,领着王后穿过一道又一道门,当他们走到最后一道大门前时,其中一个宪兵突然害怕起来,他感觉自己成了法国的罪人。只要安托瓦内特一跨出这道门,外面就有人接应,然后奔向德国。她难道不想报复?

想到这里,这位宪兵突然把枪对准王后,命令她:“回去!”连他的同伴都不知所措……

越狱的希望破灭了,安托瓦内特受到更严密的监视,当局加强了防范措施。

不久,安托瓦内特再次被送上法庭,经过两天一夜的紧张辩论,最后,法庭以叛国通敌等罪名判处她死刑。

安托瓦内特在重病中迎来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天。清晨,她吃力地爬起来,换上新的内衣,然后被押向刑场。

革命广场人山人海。为了不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看一看下后如何死于“国民的剃刀”之下,成千上万的市民一大早便赶到这里。在广场的中央,耸立着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断头台。锋利的铡刀在10月的明丽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铡刀下方是一座木台。断头台附近是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雕像,原先这里放的是路易十五的铜像,已经被拆除了。

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但很快又安静下来。在一片寂静中,人们可以清楚地听见圣奥雷诺街方向传来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在一队骑兵的引导下,载着法兰西王后的囚车慢慢绕过了街角。王后身后站着刽子手桑松。沉重的马蹄声和车轮吱呀声穿过人群,五花大绑的王后眼睛只望着天空,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再过5分钟,世界就要在她的感觉中消失,一切都将结束。

囚车在断头台前停下来。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神情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沉着和平静,她不要人搀扶,自己走上了台前的阶梯,令人吃惊的是她的步履轻盈得就像走在凡尔赛宫的大理石台阶上一样。

刽子手从背后把她提起来,扔在地板上,同时将她的脑袋放到铡刀下。

这时有人将立柱上的绳子拉了一下,那铡刀便闪出一道寒光,迅速掉了下来。

只听“咔嚓”一声,刽子手桑松已手擎头发,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向四周的群众高高地展示着。人群中突然响起“共和万岁”的呐喊。安托瓦内特的尸体被放到马车上平躺着,她的头颅则被放在两腿之间。几个士兵守着断头台,鲜血正从上面滴下来,慢慢地渗入地下。转眼之间,人群散去,空荡荡的广场变得更加寂静了。

帝王故事:哈桑国王历险记

上帝的由来一

千年一叹读后感1500字作文

上帝的拼图作文

历史遗迹调研范文

上帝作文800字

简单的人生格言个性签名摘录

高二精彩的里约奥运会作文

描写奥运会举重比赛的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之苏轼

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
《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帝王故事:“历险国王”侯赛因(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现代名人故事:朱宏艳用一场群星演唱会拯救自己2023-08-26

千年读后感2023-08-12

回声的启示作文2024-04-09

经典论据:奇葩证明事例2022-10-27

高中生观看摔跤吧爸爸心得体会2023-01-14

千年一叹读后感2022-08-24

严阵以待的成语故事2022-11-10

有关奥巴马的童年事迹2022-06-23

奥巴马元旦贺词2022-06-15

奥巴马精彩语录2022-08-0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