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共7篇)由网友“来生愿是一滴泪”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欢迎阅读借鉴。
篇1: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故事主角是一名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Billy Lynn),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他和同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为了展示伊战成果,布什政府把他们召回国,让他们在感恩节那天的达拉斯牛仔队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与碧昂斯等娱乐明星同台,同时向他们授予荣誉勋章。不过在这之后,比利·林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战场。
角色介绍:
比利·林恩
演员 乔·阿尔文
美国德州士兵,19岁入伍参加伊拉克战斗,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并被塑造成英雄。
Shroom
演员 范·迪塞尔
一名职业军人。
Albert
演员 克里斯·塔克
电影制片人,试图将伊拉克战争归来的比利·林恩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
幕后制作:
前期准备
影片在正式拍摄之前,B队整组成员便已一起参加为期两周的密集军事训练,从踏步、口号、体能训练到枪支操作、作战队形训练等无一不备。更请来五位来自美国海军的海豹部队、陆军特种部队的教官来训练他们。为了能完全进入电影里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士角色,B队成员在受训期间还要接受全天候24小时的军事化管理。包括一起睡在上下铺的军人宿舍,早上6点便开始训练,直到下午4点。餐食方面,演员们也没有丝毫优待,训练时三餐都吃一样的东西。
后期制作
全片以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的拍摄,采用科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包括将使用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影机,用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为了适应市场,李安还在其他版本的制作,包括60帧和24帧版本。
幕后花絮:
因为采用高规格技术拍摄,为了力求真实,大部分演员素颜出镜,剧组的化妆师也都替换成了营养师,为了好气色所有演员都要食补。
因为演员不能化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拍片前美容师为她进行三个月的保养疗程,严格执行美容师开出的饮食计划 。
篇2: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及人物介绍
剧情简介:
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乔·阿尔文饰),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与其他七名的突击小队成员,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他和战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角色介绍:
比利·林恩
演员 乔·阿尔文
美国德州士兵,19岁入伍参加伊拉克战斗,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被召回国参加巡回宣传,最后重回战场,其中经历了复杂波折的心理转变过程,他对人生和命运也产生了很多终极思考。
凯瑟琳·林恩
演员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比利·林恩的姐姐,当所有人都在表达对比利的崇拜之情,只有她关心着弟弟,也一直怂恿比利要多为自己想想。她是离比利最近的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比利的内心变化。
亚伯特
演员 克里斯·塔克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是野心勃勃的投资人,试图将伊拉克战争归来的比利·林恩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他真心喜爱并且尊重B班弟兄,也希望通过他可以将B班的伟大故事搬上大银幕。
诺姆
演员 史蒂夫·马丁
橄榄球队老板,是一位精明商人,
Dime
演员 加内特·赫德兰
B班班长,他是兄弟们的大哥、导师、领导、他们的模范以及理性的代表。
Shroom
演员 范·迪塞尔
一名职业军人。
幕后制作:
前期准备
影片在正式拍摄之前,B队整组成员便已一起参加为期两周的密集军事训练,从踏步、口号、体能训练到枪支操作、作战队形训练等无一不备。更请来五位来自美国海军的海豹部队、陆军特种部队的教官来训练他们。为了能完全进入电影里出入枪林弹雨的战士角色,B队成员在受训期间还要接受全天候24小时的军事化管理。包括一起睡在上下铺的军人宿舍,早上6点便开始训练,直到下午4点。餐食方面,演员们也没有丝毫优待,训练时三餐都吃一样的东西。
后期制作
全片以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的拍摄,采用科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包括将使用索尼最新型的F65摄影机,用120帧每秒的超高帧率进行4K下的3D电影拍摄。4k拍摄比常规2k电影清晰八倍,所谓4K电影,指的就是数字拍摄和放映中的画面分辨率:1.3K分辨率为1280×1024,共131万像素;2K分辨率为2048×1080,共221万像素;4K分辨率为4096×2160,共885万像素,2d的4k电影清晰度数值为2k的4倍。28英尺朗伯比常规3D电影亮度提升八到九倍。为了适应市场,李安还在其他版本的制作,包括60帧和24帧版本。
影片评价: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小说是通过一个19岁男孩的眼睛看周遭的世界,描写他的想法和感受。在导演的120帧4K 3D的镜头里,感同身受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导演用了不少人物的主观视角,在电影里两个大场面,球赛中场表演和伊拉克战场上,这种用120帧4K 3D拍成的主观镜头一下子让观众成为了比利·林恩。甚至有的观众认为诟病120帧因为过于清晰,呈现在大银幕上反而会造成不真实感。但事实,无论是锣鼓喧天的球赛中场还是枪林弹雨的伊拉克战场,虽然都是真实发生的现实,却又超出了日常生活景象,用来呈现比利·林恩的视角,简直是锦上添花。
作为观者,120帧3D再清晰,也不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并没有颠覆人们的观影习惯,导演仍然要靠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用技术添彩,而不是通过这种技术强迫观众靠近人物,理解人物。在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强迫被带入故事的感觉,看着看着,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戴着眼镜,看的是3D电影,完全被故事吸引,体会着比利·林恩的困惑、挣扎和他压抑的情感。倒是电影结束后,片中好几个场景会始终盘踞脑海,久久不能忘。也许,120帧带来的,是过目不忘的体验。(1905网评)
影片的技术革新影响的不仅仅是画面,导演显然认为在新的技术表现力下演员的表演方式也需要突破性的革命。最明显的演员经常直视摄影机表演,这在传统的电影理论中是一种突破第四面墙的大胆做法,使用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有节制的使用,可以理解为镜头代表的是角色的第一视角,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但电影毕竟不是VR不是第一人称设计游戏,观众还是更习惯于躲在第四面墙之后的安全感,更何况影片的主视点还不是仅仅锁定在主角一人身上,各种路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机的第一人称视点,视角各种转换反而让人很不习惯。
当然,李安的拥趸还是以文艺青年电影迷为主,观众也不会要求他的电影有爆米花影片的视觉轰炸频率。但在故事上,该片确实太缺乏惊喜,试图用不断的闪回来讲述一个原本平庸缺乏亮点的故事。而且连李安导演最擅长的人物刻画这次也掉了链子,大部分台词呆板浅薄,尽管各位新老戏骨,也没有办法挽救平淡的影片内核。(搜狐娱乐评)
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里都有一名角色站在画面的前景位置,背景模糊不清,位于前景的角色却异常清晰,看起来就像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高清照片一样。影片里运用的超清3D技术却让这部影片看起来很诡异,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用录影带摄像机拍的电影一样。
在叙事层面上,李安的这部作品就像它的片名一样笨拙、缺乏热情,李安一点都不理解这些战士之间的情感联系,影片中的对白想要变得风趣,最终却很脱线。影片中比利追求啦啦队长费森的那一幕尤其糟糕,他们两人僵硬地好像是一对尝试交流的外星人。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次令人厌烦的观影经历,不仅因为影片在情感层面上的缺失,更因为影片缺乏凝聚力,最终只剩下没来由的多愁善感。超级清晰的主角和无比模糊的配角、背景,这部影片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并不真实,更像是近视的感觉。(《The Wrap》评)
影片在剧情上颇有可取之处,但运用在影片上的技术却并不成功。这部影片展现出他对于镜头语言新可能性持之以恒的探索和追求,和《断背山》一样,这部影片是对于那些被疏远的美国人一次朴素的描述。不过《比利-林恩》和李安以往的作品一样缺乏靠谱的剧本,有着很好的主题,但却配上粗俗陈腐的对白和虚假的南方口音。
影片在高帧率上的尝试更多是满足了技术上的好奇心,而不能说是一次成熟的创新。最后的那场战争戏里,比利回忆起他与敌人交火的细节,以近乎纪录片的风格捕捉了这场战斗里每一个血淋淋的细节。中场表演那场戏则可以拍成一部独立的短片,这场戏在天命真女装腔作势的表演和比利的局促不安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IndieWire》评)
【相关新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映 李安回应“形式就是内容”
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本月启动中国巡回宣传,昨日在北京举行首映发布会。李安导演携主演乔·阿尔文、李淳出席。李安导演现场为影迷们解读新片,亲授“观影指南”。李安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寄语观众,希望大家“放开过去的观影习惯,进入新的电影世界去体会”。昨日120帧/4K/3D新技术影片,也引发媒体热议,高清晰度的影片带来了更强的代入感。同时,影片保留了李安特有的细腻,简单的故事投射出了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现象。
李安亲授“观影指南”
李安导演暌违四年,携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再次来到中国内地宣传。新片中大胆采用超越现有拍摄规格的120帧/4K/3D格式拍摄,技术上领先影史二十年。对于这部“史上第一部”使用120帧/4K/3D技术拍摄的剧情长片,观众在观看前要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呢?李安导演解答道:“我觉得大家只要相信自己,放轻松,把自己过去的观影习惯放开,进入新的电影世界去体会就好,这部电影需要去体会和感受跟看故事是同等重要的。”对于影片的不同版本,李安也再次强调:“每个版本我都会重新创作,在这个版本里做到最好,24帧或者60帧也都要比以前的电影有改进。”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李安导演也再次尝试新的题材,对于新作的故事,李安导演说:“其实讲的都是我人生的体验,只是用比较戏剧的方式来表现。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人生的两面,一个是中场秀,一个是真正的战场,对我来讲非常有冲击力。在这其中,我好像也经历了一场战事,我把它反映出来,给观众看。”
新人演员乔·阿尔文首次出演电影就与李安导演合作,对此他表示:“我从小看着李安导演的电影长大,能和他合作,成为他影片中的主角,对我来说非常难以相信。”李安导演则评价乔·阿尔文“他就像我的分身,他在表演上是难得的顶级天分,能和他一起合作,好像受到了电影之神的眷顾”。
“形式本身就是内容”
在长达一小时的媒体群访环节,李安导演分享了自己对于电影技术革新、中国电影市场等方面的见解。已是享誉世界的国际级导演,为何仍然持续不断地挑战不可能?李安导演谈到:“我需要障碍,因为没有障碍人是没有思想的,很难保持新鲜度。我很喜欢拍电影,有这么多东西可以学,我很珍惜这些机会。其实我做的事情看来像是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但对我来说是非常合理的。”有记者问李安对北美首映后“形式大于内容”的评价怎么看,李安导演直言:“评论是别人的东西,我不好讲。但在我这里没有技术和内容分开这回事,这两个是一体两面。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军人打仗时候的亢奋状态,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来观察我们社会的林林总总,形式本身就是内容。”李安导演对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电影市场现在是黄金时代,希望大家能把握住,多做点扎根的事情。希望它能长期健康的发展,这是我的一个心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通过19岁美国士兵比利·林恩的视角展现一段既荣耀又糟糕的“英雄之旅”。影片在北美首映时,120帧技术和剧情都受到影评人的质疑,可是昨日内地媒体则给出了一致好评。120帧/4K/3D的技术让电影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细腻,人物的每一根眉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在战争场景和中场秀的时候,观众会被带入其中,一起经历主角的悲喜,体会主人公复杂的情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李安导演却把简单的故事拍出了细腻的感情,大量的人物内心戏,通过高清晰度的画面,能够准确地传递给观众。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湿了眼眶。不过120帧/4K/3D格式在全球只有五家影院可以放映,内地的是北京博纳国际影城悠唐店和上海的上海影城。
什么是120帧/4K/3D格式?
现在主流影片的格式是24帧/秒,也就是每秒播放24格画面,120帧就是把帧数提高了5倍。120帧让画面没有抖动,跟人眼睛处理信息的方式很匹配;4K分辨率,它让银幕画面呈现4倍于以前的像素;3D大家很熟悉,也就是立体画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电影《釜山行》剧情简介及人物介绍
2.《圆梦巨人》剧情简介及角色介绍(10月上映)
3.《再见瓦城》剧情简介
4.抗战电影《铁血江桥》剧情简介
5.电影《神奇女侠》剧情简介及角色介绍
6.电影《机械姬》剧情简介
7.《28岁未成年》剧情简介及角色介绍(12月上映)
8.电影《独立日》剧情简介
9.电影《微微一笑很倾城》剧情简介
10.2016《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电影剧情简介
篇3: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自从120帧4k技术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李安的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注定会引发一场争议。在海外上映后口碑扑街似乎更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兴趣。不知道其他“低配”版本的观影感受如何,标准的120帧4k画面给人的感受很诡异。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面部特写,原本只需中景的镜头都被义无反顾地推得极近,几乎每个角色都顶着红鼻头以及泛着血丝的面颊和眼睛。这是启用这种技术的初衷或者副作用——李安企图在这部作品中把一切变得纤毫毕见。所以,没有什么比毛细血管破裂带来的红晕更能表现这一点。当男主角林恩和拉拉队员在帷幔后偷偷亲热完毕,尴尬地走回座位时,班长问他,为什么像刚打了炮一样?(中文翻译故意回避地改成了‘像刚刚睡醒一样’),那种羞涩、掩饰和努力回归清醒的微妙红晕,只有这样的细微的技术才能得以呈现。但是,这样的“真实”恐怕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真实”,它更像是显微镜下的“真实”,一种“超真实”。
这种技术剔除了电影独有的某种质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觉得这更像是在看高清电视。它或许更加适合表现足球比赛或者现场演出之类的内容,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近处的毛孔与皱纹都可以被凝视,远处的不同风景也都层次分明。怎么说呢,这有点像图像范畴中的“恐怖谷”理论,一旦真实度超过某个上限,它就有点古怪了。
不知道擅长故事叙述的李安把多少精力放在了研究技术之上,至少从故事本身的层面来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更好的叙述方式。这种在热闹现实和残酷战场之间闪回衔接的方式十分老旧,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它的转折做得过于生硬,比如庆典的焰火声、琐碎生活中敲击桌子的声音都成为了触发记忆的扳机,引爆对战场炮火的恐惧,这种做法,次数多了就显得了无新意。其实,这个故事也并非在表达对于战争的态度,更多的是在向人们展示,现实生活有时猛于炮火。
在真实的战火中被当做英雄的人,一旦回到俗常,就必须被纳入一场表演。而林恩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一旦进入影像、解释、传颂与报道,就都被娱乐化了。他们的恐惧、自豪和悲伤都化成一种象征和固定格式,进而被消费。林恩和自卑的姐姐与疲惫的家人重逢,和想用他们赚钱的二流经纪人周旋,与充满算计的球队老板对峙,更何况还有一群把他们当做异类的吃瓜群众需要应付,自以为是的能源公司老总,没完没了询问他们各种枪械功能和杀人感受的橄榄球队队员,日常场景俨然突变成为战场,人们的语言、观点和审视态度都像是子弹,林恩和战友们像无辜的动物,被一群人环伺。林恩对只肯出五千五百美金的球队老板说,“你还不如那些圣战分子懂得对我们尊敬。”那些圣战者至少还是以命相搏,但这个衣着体面的富人,不过给出了打发乞丐的价码,就企图买断这几个战士的叙述权。某种意义上说,这群现实中的人们更危险。
一群穿越生死的士兵,远离战火之后,发现自己必须被纳入一部电影才能把生死变现,被世人铭记,但很快就没人愿意投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们成为了一种用后即抛型装饰物,用来短暂地被别人拿来装点自己的情操,他们最终拒绝了这种娱乐化的状态,宁愿选择回到生死未卜但真真切切的战场。这个故事中植入了有关拍摄电影的桥段,充满小小的自嘲和幽默,电影成为了一个象征,有关资本、有关娱乐化、有关对于留存记忆的需要。这其中有李安自己作为电影导演的一些隐秘又有趣的心绪和况味。
这一群有着战争心理创伤后遗症的人们还是要选择回去,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战场。回到那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更像回家,对于旁人来说,只有在那里,这群人才真正维系了英雄的模样,这一点才最残忍。但是每条情感线索,在这部电影中都没有被更深入地呈现。
其实,这个故事,以李安对人物心理细腻的把握和故事讲述节奏的精到,足以可以呈现出另外的方式,但现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呈现技术上的先进更损失了太多其他的韵味。目前看来,这种技术不太能代表着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至少不适用于这一类故事。电影的发展方向绝不是线性的愈发清晰,相比于技术,它存在的价值还是基于情感。
篇4: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却出乎意料的面对两级性评价
美国那边的评分才5分左右,
而豆瓣评分一如李安片的平均水准,
8分之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级分化?
在婧婧看来,可能是两地对表达方式接受度的不同。
美国人想看一部反战电影,李安说:“不!”
李安的电影从不表达观点
他只是把真实拍给你看
《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
描述的是一个从伊拉克战场回家休息的年轻士兵,
参加一场文艺演出,遇到的人和事,
并最终回到战场上去的故事。
这部电影选在11月11日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上映
不得不说非常有深意
经过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美国社会中退伍军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给你几组数据:
美国目前共有3000名死囚,其中10%是退伍军人
120万退伍军人没有医保
5万退伍军人无家可归
退伍军人自杀率比平民高50%
患有精神疾病的2.2万名军人失去福利待遇
他们是一群边缘化的人,
青春献给战争,毫无一技之长
有些还在战争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和心理疾病
美国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从原来崇拜的英雄变成不安定的`盲流
政府对他们的态度更像是用完就弃的棋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美国主流社会当然希望
李安能拍一部高举反战大旗的影片
但李安并没有说教
而是把美国社会的扭曲拍给你看
每个人好似都很在乎战争,但其实根本不在乎
林恩的家人不在乎,
他们对待从战场回来的林恩就像儿子出了次远差回来,
父亲觉得他去战场
是磨炼,是必经的过程,是爱国的表达方式。
那些向他致以敬意的普通民众
只是对一个偶像倾诉爱慕,当成发泄情绪的渠道而已。
那个他一见钟情的女孩
也并没有把他当一个男孩看,
她是他心中英雄的符号,强大不允许懦弱;
只能上战场送死,不能临阵脱逃!
每个人都在谈论战争,却没人能真正了解战争!
篇5: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根据本·芳汀同名小说改编,被认为是伊拉克战争版“第22条军规”,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的成为伊拉克战争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不过在这之后,比利·林恩和其他的老兵又被布什政府重新送回到了伊拉克战场。 电影版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比赛那一天,战争的部分将通过闪回展现。
李安认为战争带来真相,比利·林恩在他所在的小队的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真实,他们也一起见证了真实。
李安说原著比较偏政治,但他展现的比较多的是对比利·林恩的同情,战争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就像全球气候变暖,是显而易见的糟糕性问题。而这种同情,会因影片带给你设身处地的感觉而得以增强。
占电影极大比重的对话场景中,传统的正反打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演员的大特写,这种大特写对话的3D效果冲击力极强,甚至超多了大场面对人的震撼力。
这部电影的摄影力图贴近演员拍摄,试图传达一种亲密无距离的感觉,整部电影几乎很少出现中景,除了大远景就是大特写,演员在前景中的位置被放大了,电影还在很多地方实验性的用一些主观镜头来表现比利·林恩内心的感觉,这也是李安电影先锋实验的一部分。
篇6: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
李安新出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最大的卖点就是这部电影的拍摄技术为3D/4K/每秒120帧,其实说实话吧,我根本不在乎什么3D4D,几K几帧,有什么体验,主要我这个人反应迟钝,对数字对这些技术性的东西没什么感觉。
我只知道李安是名出色的导演,对电影的要求很高。并且这次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还是因为我买的票比较便宜并且还有时间,就去了。(对,有点小市民)
因为受到硬件的限制,像我所在的地方影院播放的画质是达不到高要求的,看点3D我就很满足了,因为再高档我这种人也察觉不出什么不同来。我看了好多影评,微博上和豆瓣上,一些人赞美,一些人吐槽。
我是站在赞美这一方的,可能是在影院看的,身临其境,感觉我走进了男主的内心,他的情感也影响着我,最后电影要结束了,还骗了我两滴眼泪。
男主比利,真的很帅。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反应他内心的活动。他的眼睛里都充满了他的想法和情感,让人读不出什么,但那感觉,说不出来。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剧情发展还不是很饱满,我有点懵逼,有点不懂剧情的发展。(啊,原谅我不是什么影评高手,我只是想分享下我的观后感)看到后面,再联系前面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大家可以去搜搜这部电影的影评,网上的剖析更专业更独特更详细。
他因在一次行动中被一部遗弃的摄像机录了下来他拯救队长的画面,大家都视他为美国的英雄。在他拯救队长的时候,被敌人袭击在搏斗中将对方杀死,同时也失去了队长。(队长就是范迪塞尔,范迪塞尔太MAN了)
在男主心理他其实是很恐惧的,当他们B班受邀参加一场在德州举行的橄榄球比赛,人们只关心他和敌人搏斗的体会,杀人的感受,却没人懂他事后内心的忧郁。他在杀死敌人的时候,电影给敌人的特写是非常压抑的,这也说明了战争其实给男主内心也带来了创伤。不得不否认,人在战场上其实和生活中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对周围的事物提高警戒,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所以男主的`姐姐怀着对他的愧疚和爱,希望他接受战后创伤应激症的心理辅导并且不再去伊拉克参与战乱。
刚开始我真的好担心男主会放弃去伊拉克,尤其在他遇到了拉拉队女孩之后,我猜他心里有想过放弃去伊拉克然后和他心仪的女孩在一起。这里也反应了军人内心的悲哀,他们的责任是保卫国家,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生活。
导演利用高清晰度的3D影像,让观众更容易察觉演员的脸部微妙的表情和情绪,让人更易走进演员的心理。所以就不要吐槽这部电影乏味什么的,那是因为你没有切身的体会一个军人的内心波动是怎样的。
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伊拉克,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我感动就感动在他想回家,想要去爱,想有自己的生活还是回到战场上继续拼命的纠结状态,尤其在他最后和他姐深情的说他不是英雄,他是一名军人。就这句话,戳到我了。
我剖析得不够详细,并且好多经典台词我也记不住。但整部片子给我的感受挥之不去,有热血和各种感情纠缠在一起的感动。
不要听别人说什么烂片,我并不觉得剧情有多烂,导演将男主的回忆和当前发生的剧情结合得很完美,好多细节看似一闪而过,但都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当一部电影将你代入其中,那它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你看了以后不赞同我的说法,我也没法,我就是觉得好看。
我有注意到B班的班长,他在里面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角色。实在说不出什么感想了,还是要亲自去看才能体会片中的思想。看到最后有点难过,眼泪要掉了都不好意思去擦眼泪,但我感觉到我旁边的女生已经有点抽泣了。不是夸张的哭泣什么的,就是掉一两滴眼泪下来然后醒了醒鼻子。
篇7: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
“You risked your life for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How many people can say that? Maybe you didn’t understand why we were at war. Maybe you never will. But it doesn’t matter. You held your hand up and said, ‘I’m willing to die for these worthless civilians.’”
—Phil Klay, Redeployment
我出了电影院,挤上地铁,感觉路人的一颦一笑都非常不真实。
在电影院的黑暗里,我被色彩极其强烈的画面冲击和挤压,幻象好像都变成了真的——这是一个并没有专业知识的感性观众对120帧技术最直观的感受。我在看完第一时间给好朋友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大型PTSD VR体验。我跟着男主角在礼炮轰响的一瞬间回到伊拉克的战壕里,跟着他死死扼住死敌的咽喉,跟着他抱住牺牲的上级掉眼泪。最后等我回到真实的纽约的时候,我反而觉得所有东西都很虚幻了:Grocery shopping? Who goes grocery when your fellow Americans are giving their lives away for the greed of those handful of privileged individuals? 完全像一个刚离开战场的老兵一样审视这个庸常得吓人的世界。很久以前看的《拆弹部队》里,男主角站在超市里面对突如其来的物质丰盈不知所措,我估计我走在大街上也是带了一副和他一样苍白可怕的表情。
这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的故事。因为家庭的变故需要穿上军装,他去到陌生的国家,听着长官的指令,把枪指向那些陌生的阿拉伯面孔,男人咆哮,女人哭喊,孩子吓得跑开,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他因为一个偶然的镜头成了国家的英雄,在那同时,他曾经最信任的人正在他怀里慢慢死去。他看到手上的鲜血,有战友的,有敌人的。他那么年轻,却已经饱经风霜。
家人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参军的意义,他们还在把他当做孩子一样保护。只有姐姐说,别卖命了,回家吧。
可是回家了能怎么样呢?去汉堡王打工?去社区学院读书?缴税,付保险费和医药账单,谈恋爱,结婚,带小孩,看着他长成一个像自己一样的大人……面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公平,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不可能,面对他无法挣脱的平庸和窘困,面对失望,面对悲伤,面对无能为力……
起码在扣动扳机的时候,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曾经的上级说过,他们所为之奉献的,不一定是国家,不一定是上帝,是任何大于自身的东西。
在达拉斯的体育场,在那个本应让他光芒四射的半场秀上,他看到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是捧着热狗汉堡的肥胖男人,是喜欢挑衅的保安,是被训练着快乐或悲伤的拉拉队员,是在国家主义的宣传下已经充盈在了每个人心中的荣誉。国歌响起,他的脸出现在大银幕上,观众们热泪盈眶,可是一切粉饰太平的喧嚣都让神经已经极其脆弱的他想到战场,想到他即将回去面对的死亡。
这是你的国家,把你像木偶一样随意操纵的权力机构。这个充满了虚假的感动,繁华浮夸到化成半场秀的烟花猛一下炸裂的地方,你把它的标志印在胸前,为它出生入死,你甚至没办法轻声表达自己对它的不满,尽管你知道从小的教育都让你学会了要一心为它好。
这是你的人民,他们为了私欲四处奔忙。假装理解你的人,讥诮你为政治工具的人,说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只是因为你身上制服和胸前奖章的人。
所以你说,你还要为它付出一切吗?
他说是的。对他来说,现在他的一切就是部队了。他选择爱他的战友,选择把枪口对准可能是平民的异国男人,与此同时他选择离开蔓延到家庭晚餐桌上的政治争端,离开因为一场意外摇摇欲坠的家,离开平凡生活里所有琐碎的失败的可能。没有人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也没有人是完全自私的。他的选择或许二者兼有,可是谁能指责他呢。
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一个为了保护姐姐参军的孩子,一个甚至没到年龄在自己国家合法饮酒的孩子啊。他只是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他将为他早已认识到的无意义付出全部的青春。他以后的人生里,每一刻都无法逃离爆炸,硝烟和鲜血。他会去屠杀,并在之后无数次的自我审视里回忆起那些消失在他手上的生命。
然而他认了命。这是他的人生,选择了就必须继续面对的人生。
没有人可以逃脱生活。我们只能回到生活中去。
【李安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情简介(共7篇)】相关文章:
我的干涉行动班主任心得2022-06-25
高考前看的励志故事2022-05-08
初中生活之我见600字作文2022-05-06
电影《半场无战事》预告片歌词2023-01-20
古代军师智力排名2022-09-25
军训“奥斯卡”2023-07-14
莱昂纳多奥斯卡获奖感言英文2022-11-11
比谁厉害的作文2023-06-13
《阿加莎?克里斯蒂》读书笔记2023-09-17
观看足球比赛作文20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