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短篇散文(共8篇)由网友“麒麟影票1”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火车的短篇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火车随想散文
火车随想散文
高铁轻轻地向前滑动,透过车窗,我再次凝望这座刚刚亲近却仍然陌生的城市,心中涌起一种不舍,不知道这第一次来访会不会又是最后一次?火车渐渐加速,城市渐行渐远,记忆闸门也被打开了。
儿时的火车,是车厢内弥漫着煤灰的绿皮车。那时,一到星期天,妈妈就带着我去车站看那来回往复的火车。每当看到那趟熟悉的火车开过来时,妈妈就欣喜地对我说,孩子,快看,那就是我们过年回姥姥家时坐的火车。
17岁时的绿皮火车,留下了我考上大学的喜悦。我离开家的那天,只觉天高云淡,就连平时看上去陈旧的绿皮火车也显得喜气洋洋的。爸爸把我送上车,就一直站在站台上,久久不肯离去。火车开了,开出很远,我探身回望,只见爸爸还在原地一动不动。
25岁时的绿皮火车,记下的是我工作后第一次独自出差时的喜悦和忐忑,是初出茅庐时的行色匆匆。那个晚上,我抱着旅行包,挤在硬座车厢里,紧张地设想着可能面临的种种难题和应对方案,不断地给自己提气、给自己鼓劲。
33岁至42岁,这十年,火车提速发生了巨变,而对于我,则更是激情燃烧的十年,火车看见的总是我熬红的双眼和日渐消瘦的身形,记下的却是我的成熟、自信、果敢。
45岁时乘火车,望着家乡车站的站牌渐行渐远,那一刻,我心中竟是空落落的,车厢里似乎飘着一层淡淡的伤感,莫名的忧伤不由地涌上心头。我似乎不再喜欢东奔西走的岁月,即便一趟几天的短暂出行,也总是归心似箭。虽然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欢乐,有欢乐的地方就有繁华,但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不想再去喜欢一个陌生的城市,只因离别时的那份怅然;更不肯再坐春运时的火车,只因不忍面对车厢内外那难以割舍的亲情、爱情、友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每每此时,我总不禁感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无常。
相逢是缘,相聚是缘,终于在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相见、相知、相守,且行且珍惜。
人生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不经意间,我经历了火车的六次大提速,见证了我国火车从“东风”内燃机车、到“韶山”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电力动车组的变迁和飞跃;而奔驰的火车竟也记下了我从一个孩童到如今“奔五”的成长历程。
未来的岁月,火车还会记得我的哪些?哦,再过三年,女儿就要上大学了。那时,我也会像当年父亲送我一样把女儿送上火车,女儿也会一如当年的我,雏鹰展翅,憧憬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我也会一直守在站台上,看着火车慢慢加速,望着火车渐渐消失在远方……
篇2:火车情缘散文
火车情缘散文
许多年后,和别人再一次谈论起火车时,我还是会按耐不住内心莫名的激动。
似乎火车就要来了。嗯,是已经来了。我感觉唇齿碰触语言的速度,越来越像车轮在撞击铁轨。制动闸,几乎失控了,火星飞溅起来。
倾听者的目光,变了。之后,表情也变了。
他们的诧异,我懂!
怎么会不奇怪呢?一个平时看起来很安静的人,怎么一说起火车,就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身子无意识地前倾,动作幅度变大,语速变快,表情开始夸张,眼睛闪闪发亮。
在我不停说话的时候,我被一股强大的激情控制了。好像一说到火车,火车就真的带着蓬勃升腾的雾气来到眼前,然后,迅速地进入身体。
在关于火车的话题中,我似乎也拥有了火车的速度,火车的心跳和火车的呼吸。我喜欢这种改变。或者说,我喜欢我性格中最激烈的部分,在谈论火车时,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尽情表现出来。
畅快,而不放肆。
豪放,而不疯狂。
当与人讨论火车的话题时,时间是快速倒流的。少年时代,邱家湾,白河,肖港镇,花园镇,都会随着跳跃的语言一一在我面前呈现出来……
邱家湾,一直很小。以至,连邱家湾的人,也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湾村调侃为簸箕湾。但小小的邱家湾,在我看来,它的位置十分独特。所有的房屋都坐北朝东,而我的家又在最东头,也就是在整个村湾的最前面。站在我家的门前,放眼朝东看,可以依次看到大片的田野、从北向西流淌的白河,以及位于河对岸的肖港镇。
不过,在看到肖港镇之前,我的目光往往最先看到的是几条笔直延伸的铁轨。
大部分的时间,铁轨只是带着被车轮打磨出来的银色光亮,在天空与地面的结合处沉默延伸。神秘,而让人敬畏。它的光,它的锈,它的来处和去处,乃至安静时,落在上面的雨水和月光,都让少年时代的我感到痴迷。
我记得,挂在村口老桑树枝上的“钟”,就是用铁轨做成的。长约两尺,截面如伤口,果断,清晰。每一次从桑树下走过,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用复杂的目光打量几眼。它凌空悬挂着,尽管不动声色,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它的孤独,和深深的委屈。
一截被截断的铁轨,还是铁轨吗?在我看来,即使是,它也是受了欺负的一部分。
它不该被挂在这里!不该让人拿着铁锤,这么一轻一重地敲来敲去。它的位置,应该在石头和枕木之上,在铁轨该在的地方。它必须始终以道路的形态,在辽阔的旷野上,等待火车,承受火车,告别火车。并在车轮的碾压和击打下,制造出激烈的鼓点或雷霆。
被动而规矩的钟声,是人强加给它的,不是它情愿发出来的。我总觉得,作为铁轨,要么在有尊严的沉默里自己抵达自己,要么在惊天动地的节奏里无所畏惧地接受最粗暴的打击。属于它的声音,必须铿锵,粗犷,迅疾,和狂野。
不知道为什么,我回忆中的火车,大多是从北方开过来的。绿色的车皮,一节连着一节,像钢铁的巨兽。带着风声,带着雷电,带着粗重的气息,兴奋地呼啸着,朝南开,一直开。带着我的激动,接近肖港镇,抵达肖港镇,然后,彻底贯穿肖港镇。
我至今还记得,平原上,那个站在村庄门口的少年,在看火车的时候,他的身体一定是前倾的,一股无法抗拒的魔力,在召唤他,在牵扯他。
他的目光,痴迷而又忧伤。
肖港镇其实很小,小到遮不住一列完整的火车。当火车的头已经从镇子南头露出来时,火车尾却还留在镇子的北面。整个镇子,就这样让一列火车给穿越了。
其实,当火车来时,我完全可以和其他的人一样,不需要站起来,只需要坐在我家门口,就可以看清这个庞然大物是如何到来又如何离开。但我始终无法学会淡定,每一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站在轰隆隆的声音中,等待着一个盛大时刻的到来。
火车叫了!空气里有了巨大的振动!
灰尘和纸片,随着白色的雾气,升腾起来。我感觉我自己也在呼啸,也在无法克制地颤抖。……直到火车离开,消失,我还那样傻傻站着。在巨大的空无和寂静里。我的心还在奔跑,还在顺着漫长的铁轨,继续追随那一列已经没有了踪影的火车…
如此匆忙的火车到底要到哪里去呢?此刻,坐在车厢里的,到底怎样的一群人?每一个人又有怎样的一副脸孔?他们又在怎样的故事里?从何处离开,又于何处抵达?
我想,村庄里的孩子大都和我有一样的愿望,就是到车站去看看火车。要亲自去,而不是被大人们带着。大人带着,就不能接近火车。对孩子,大人们总是有太多的限制和不放心。既然要看火车,就要走近一点,再近一点。近到可以伸出手摸摸车厢,摸摸涂着红油漆的车轮。如果可能,我还想摸摸火车那张粗糙而威猛无比的脸。
越强大的东西,越想探究和接近。当然,内心很怕。但村庄的孩子就是这样,越怕的东西,就越具有不可抵抗的诱惑力。
记得一个下午,我约了村里的两个孩子,一起去了肖港火车站。一列绿皮火车,似乎早就等着似的,正好停在静静的铁轨上。起初,我们只是望着,远远地。想走近,却又不敢走得太近。胆怯而好奇的伙伴们,一步一蹭地,向前挪动着,涨得红红的脸,紧张,而兴奋。
巨大的火车头,金属的车轮,兽眼一样的车灯,还有它突兀的烟囱,以及呼呼升腾的白色气息,都被我们看见了。真的像狮子啊!但远远大于狮子,大于我们此前所有的关于庞然大物的想象。
这是意料之中的火车,也是意料之外的火车。想伸手去摸,但谁都不敢。好像这钢铁的巨物是活的,好像它的眼睛正警惕地逼视着我们。严厉的目光,让我们又怕,又喜欢。
渴望去触碰,又不敢伸出手,总觉得像火车这么庞大的事物,是不应该让人轻易去触碰的!
如此魅惑的火车,如此矛盾的少年时代!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想安放,却不知道如何安放。我只知道,从那时开始,火车已飞驰在我身体里面。嗯,准确地说,我已成为火车身上的一部分。
在返回邱家湾的路上,同伴们的话语像压抑很久的水花,突然迸发出来。叽叽喳喳,既像在讨论,又像是在自说自话。大家都沉醉在关于火车的想象里,一群乡村的孩子,都暂时变成了诗人。不知道远方,却在讨论远方;隔膜于诗歌,却在作着诗歌。
平原深处的黄昏,辽阔,而又热烈。天上的晚霞,和火车头上的红漆一样,燃烧着,一直燃烧着,久久不肯熄灭。多么狂野啊!一群连肖港镇都没有走出的孩子,竟然为幻想中的旅程做着种种计划。仿佛,他们已经提前长大,已经能够为自己作主。
此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我们沉浸在乘坐火车的种种幻觉里。月光下,草堆旁,老树上,每一次的话题,说的都是火车。可是,谈论终究是谈论,在大人嘲讽和警惕的目光里,要将这些想法付之于行动,实在太不容易。何况,小小的心脏里,还有那么多的顾虑和害怕!
火车站很近,又很远。火车,不同班次的火车,顺着铁路呼啸着,闪烁着,远去,不断远去,并不理会一群正在忧伤中久久凝视的少年。无数次,我们站在高高的土坡上,向着到来的和远去的火车,向着晃动人影的车窗,不停招手,不停叫喊。并且,为陌生乘客的一点点回应而狂喜不已……
这么晚了
要去哪里呢
美丽的火车
孤独的火车
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
令人记起许多事情
为什么我不该挥舞手帕呢
乘客多少都与我有亲
去吧
但愿你一路平安
桥都坚固
隧道都光明
很多年后,我读到了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写的《火车》。在这首诗中,诗人面对远去的火车,问了我想问的问题,也写出了我想说出却有能说出的感受。可惜,读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多年之后。如果是在少年时,我一定要把这首诗背诵给我的小伙伴们听。我要让他们和我,一起感受诗歌与火车的美好!
第一次坐上火车,是在高中毕业的那一年。那一天,我坐的是一列被我看过无数次的绿皮火车。在所有的火车里,绿皮车是行进速度最为缓慢的列车,无论站大,还是站小,每站都停,不厌其烦。
我喜欢这种温暖而温厚的慢,而且,作为第一次坐火车的我,也只能承受这样的一种慢。
毕竟太激动了!
做了多年的梦,竟然就这样成真。一张火车票,被我紧紧攒在手掌里,几乎攒出了汗水。那时的我,年少衣薄,看轻别离,甚至渴望别离。对母亲的担忧和泪水,不仅不理解,反而觉得纯属多余。火车缓缓开动了,母亲还在站台上站着,一直站着。我挥动的手,与其说是别离的惆怅,倒不如说是奔赴异地的兴奋和轻狂!
出了肖港车站之后,火车在颤抖里加快了速度。车窗外的树木们,迅速地后退着,越来越快,逐渐变成一条绿色汹涌的河流。而一动不动的我,就和这河流相向而行。
坐在车厢里的人影,都是我不认识的人。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表情,陌生的口音。但,他们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新鲜。
我想和坐在我旁边的人说话,而且觉得应该说话,因为我们在同一列火车上,坐在同一排座椅上,朝着同一个方向。我们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但是在一起的人!只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打破沉默,该以何种方式顺畅地展开一个话题。于是,就只好沉默,就只好不停地望着车窗外的风景。
火车停了,坐在旁边的人下车去,又上来另外的人。座位,似乎永远没有空下来的时候。火车,依旧像刚才一样拥挤。
我在拥挤人群里,目送着那些人出了车厢,走到站台,然后随着人流,匆匆消失在暗沉的暮色和夕阳的余晖中。偶然的相遇,必然的别离。像浮萍一样!不知道为了什么,我突然感到了忧伤。说不出来由,反正就是忧伤。
车厢里的灯光,逐渐亮了起来。我在灯光里,我和一列浑身光芒的`火车在铁轨上飞奔。但我的眼睛依旧望着窗外,望着被夜色遮盖的旷野。我还在想那些偶遇而又消失不见的人!不可能再见的陌生人,他们,将去一个怎样的地方,融入怎样的一群人中,继续一种怎样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印象里,四十岁以前的火车似乎都是朝着离开家的方向开的。那时,奔赴的渴望,远远大于离别的忧伤,似乎总有更好的事物在别处等待着。等着我的走近,也等着我的抵达。
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南下,是在上世纪的93年。那时的南方,意味着诱惑和无限的可能性。感觉所有的人潮都在朝着那个方向涌流,朝着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汇聚。而我也被内心的热望怂恿着,告别站了十年的讲台,也成为南下人潮中的一个。
记得那一天,火车站里到处是拥来挤去的人。我还来不及帮妻子哄好哭泣不止的女儿,就被人群裹挟着进拥挤不堪的车厢。坐的依旧是我熟悉的绿皮火车,出站时慢如一只蜗牛,就像正从人群里完成一次抽离,显得迟缓而艰难。慢慢地,人群消失了,车站消失了。我听见,火车在叫,声音充满了亢奋和对路途的渴望。火车加速了,窗外的风声在尖利中呼啸起来。但,我仍然能感觉到自己脸颊的灼热!
那天,铁路两边的油菜花开得金黄,火车越往前走,油菜花的田亩就越盛大越辽阔。我觉得,春天所有的阳光一定约好了,它们围火车,汇聚,翻涌,似乎要给火车染一身辉煌的颜色。告别的忧伤,被迅速驱散了。对遥远之地的期许与渴望,像金色的油菜花一样,不停地在一本摊开的地图册上涌动翻滚。
蒲圻。岳阳。郴州。长沙。韶关。广州……
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就这样轻易抵达了,又轻易离开了。每一个地方都是站点,而每一个站点,都意味着一批人要下去而另一批人要上来。我的心总是像车厢里的座位一样,短暂地空虚一下,又被迅速地充满。我并不认为火车是无情无知之物!在沿途的开开停停里,在一路的快快慢慢中,我分明感觉到了绿皮火车的纠结和矛盾……
和红皮火车不一样,九十年代的绿皮火车不会忽视任何一个小站。像一个宽厚而细致的人,不计较大小,每站必停,不厌其烦,对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车站,它都照顾有加。我记得,每到一个车站临近时,火车总会提前将速度降下来。慢慢地,站牌出现了,车站的名字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进了站的火车,因为缓慢而变得温柔无比,夕阳的余晖给金属的车身镀了一层迷幻的胭脂色。终于,火车在一声悠长的叹息中停下来,白色的雾气四处弥漫……
到了站的人,陆续走向打开的车门,然后走下站台,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去。之后,走进车门的是一个又一个要远行的人。两股人流,两个相反的方向,下车的人脚步匆忙,上车的人犹疑缓慢。
而火车,就在人群的拥挤中,静静等待,一直等待,直到最后一个下车的人离去,或者最后一个上车的人上来。车门关上时,汽笛拉响了,火车缓缓开动。依旧是艰难的抽离和告别。很慢,很缓!车轮碾压在铁轨上,发出节奏分明的撞击声,似乎在犹疑,又似乎在下着决心。终于,火车像是决定好了似的,在一声更响亮的汽笛声中,突然加快了速度!
空气摩擦车厢的声音变大了,车窗外的事物再次变得抽象。火车,在加速,不断地加速。连绵不绝的铁轨,闪烁着,像河流一样涌过来,然后又在火车的后面消失。火车一直在向前开,向着更遥远的地方开。我喜欢火车的决断,喜欢它越开越远,越开越快,越开越坚决!我觉得火车就应该这样,能够承担足够多的远方和足够多的别离!
篇3:火车遗迹散文
火车遗迹散文
现在是凌晨零点零八分,火车已经到站,黑夜里某个不知名的站点。
耳机里任贤齐的歌声继续响起,流浪的温暖让人迷恋,车厢的某一处偶尔长出一簇声音,在深夜里变异生长,转身遗忘……
我不知道离别的速度是否抵得上情感滋生和蔓延的速度,我在一个大的让人惶恐的城市寻找熟悉的温情,只是我不够勇敢来面对时间的覆盖,面对空间的肆掠。
跟着火车始动的时候满身疲惫,很多时候我坚信我性属流浪,匆匆掠过每一处风景,偶尔感动,没来由,没结果,却心有所属。
3月27日
下午一点二十八分,我在北京西站旁边的肯德基,刚吃完一个难吃的汉堡,刮完最后一勺圣代,农村孩子奢侈的吝啬,我并不享受这一过程,只是想用心疼来刺激一下自己,或是掩盖某些不该有的情愫。
“背影是一幅画,美得凄迷。”刚发完这一句心情,十五分钟后又立马删掉,这是一个不适合矫情的'城市。
在这个城市的出入口,我看到很多人枕着行李颓然的躺在候车室的地面,我想象不出他们究竟怀揣着一个怎样的梦往来奔波。这个城市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的光鲜亮丽,高楼大厦即是阻隔也是遮掩,我不迷恋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也不奢求一个弥留的季节。
北京留给我一片背影,我望着你渐行渐远。
204月5日
十六点一十六,我在车上,渐渐走脱一个城市的繁华,像是一个梦,不刻意去想,让他自然而然的脱落。
阳光直直的射进眼里,刺得满目苍夷,我已经不想流泪了。菲姐说,不用这么多愁善感,总还会再见的。
亲,你忘了那时我是在汽车上,你忘了我是晕车的,流泪是惯性。
现在,阳光正好。
年4月6日
我总是能轻易的遗忘一个城市,像是曾经在那里发过的感慨,写过的絮语一样,转身就忘。好坏都于我无关,我只是过客,路过你的生活,窥探过自己的心情。
我在火车上,祝福身后的那座城,还有城里的那个你。
篇4:火车别走散文
火车别走散文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火车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等待火车带走我的青春
——8月1日
儿子今年2岁,初为人父的我有些不敢相信时间过得这么快,记得他一岁生日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他的第一个火车玩具,从此他对火车的痴迷程度就超过了我对玩具的认知。
记得我小时候,作为90年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一代对玩具的认知是,玩具青蛙、小纸片、陀螺的,当时觉得自己生活的很愉快,最大的奢侈莫过于邻居家的小霸王学习机,一下午都可以静静的看着邻居大哥哥玩。这是我童年的快乐也是现在无法触及的快乐。
第一次看到火车是6岁生日的时候,成都北门客运站,母亲外出打工,我傻傻的捏着我的铁皮青蛙看着母亲登上北去的火车,我对火车的印象是不好的,因为他带走了我的亲人,虽然已经忘却当时哭没有哭,但是肯定的是那份难以描述的不舍。所以我的童年几乎都缺少母亲的陪伴,我后来懂事后回头想想,不是火车要把母亲和我分离,而是生活让她她选择了离开。
成年后的我也坐上了火车来到了一个山区城市工作,随着开发的脚步我处在的新区这里出现了火车站,虽然是一个小站但是每天还是会有几辆火车经过。后来我在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挚爱,有了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从一个孩子开始养育自己的孩子,。火车带我到这里,我对那条铁路通往的.地方却没有了兴趣。
孩子是纯真的,好奇一切新鲜的事物,自从给孩子买了第一个火车玩具,他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吃饭拿个火车、玩耍拿着火车、睡觉也拿着火车,记得有次生病打针,哇哇大哭的孩子给他一个火车玩具就能哄他不再哭泣,也许他想要的就这么简单。
新区火车站建好以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会有一辆火车8点20左右准时会从新区过,一个炎热的傍晚我带着孩子散步,突然孩子兴奋的用他那吚吚哑哑的话语说:爸爸火车!爸爸火车!真火车。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天傍晚我都会带孩子去铁路边上看火车。火车见证了他的成长,或许有一天他对火车会失去兴趣,但是火车却带走了我的青春。我回头看着火车来时的方向,总会再想想自己慢慢老去的母亲,或许当年的那种不舍再多年以后还会出现,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火车别走,你走了我就追不上了,火车别走,你走了我就追不上了!
回想毕业后满怀梦想,总是觉得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到现在变成了最平凡的路人甲,或许这个就是成熟吧,我儿子的火车就是我小时候的铁皮青蛙,而我的火车就是那回不去的青春。
篇5: 火车的短篇散文
火车的短篇散文
她离开的时候火车也是这样缓慢么。窗外的景物用恰当好处的速度在玻璃上一点点播放,渐渐远离了城市,直到看不见郊区瓦房,搭配合适的音乐,戴上耳机,我尝试去理解她那时的心情。我是去旅行,而她是离开。收拾好行李,再看一眼老房子,熟悉的客厅,卧室熟悉的味道,在火车站呼吸最后一口这里的空气。下了车,她就不再是以前的她,只有天空从火车轨道的另一头延伸过来。她也许会在第一个夜晚彻夜不眠,整理过去,打碎过去,又试图拼好过去;也许会坐在阳台点燃一支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像这样揣测她的想法。不论她去了哪里,都在努力生活着,不论她去了哪里,我都忘记时间的傻坐。
回到以前住的地方,坐在陈旧的亭子里一整天,这算是一种侥幸心理吧,望着那个门,觉得它会突然打开,走出一个人,而我会站起身可怜巴巴的讨拥抱。当然,她已经走了很久,日子过得很好。
窗外的山开始发黄,看不到什么树木,阳光透过窗户很是毒辣。
也许永远无法知道当时她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回到那个也许并不陌生但遥远的`地方。过了好几年,我确信自己的改变在她可接受范围内,不再易怒,有时会婆婆妈妈的讲道理,不相信童话,依然不抽烟,偶尔喝适量的酒。对她而言,不撒酒疯就是我最好的改变吧。
我跑到天南海北,过几天也就回来了,没有经济基础,去了外太空也只能是旅游。过几年有了工资,我就跑到别的城市去住,空闲时间想跑去看她,坐火车,乘飞机,不嫌麻烦的。只要她愿意见我,就无所谓距离。
数年月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从认识到分手再到现在,我总是会拿时间说事,仿佛我们从没分开过,一直粘到了现在。活了二十年,这是最近的口头禅,好像是活明白了一般,看谁都幼稚,在长辈眼里,我不过是个愣头青,他们在我眼里全是老古董,我的道理在他们那儿说不通。在她那儿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聊到很晚突然就吵起来,话太多,说了些不该说的,回忆是必要的,可总是回忆就成了较真,成了矫情,她不喜欢这样,我却乐此不疲。
火车开到了陌生的地方,风景变了,我多看了几眼,又发现很熟悉,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她的火车几年前就到站了,而我还在路上摇晃着,希望等我到了,她不要又踏上另一列火车。
篇6:火车站台散文
火车站台散文
站台。一个相聚、分别、邂逅、重逢的地点。一个演绎着幸福、悲伤、甜蜜、伤感的舞台。一个留下无数真实而又温馨画面的地方。
时间催促着我们拼命的向前奔跑,从一个站台奔向另一个站台。又从最后一个站台跳到最初的那个站台。有时候,我们走了,站台却纹丝不动的屹立。它是我们的开始,是驿站。但是我们是否会在那里结束。我不知道。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喜欢在站台边一直遥望。因为总感觉,我可以看见曾经在这个站台上遗留的美好瞬间和真实情感。
是的,时间带走了我们曾引以为豪的青春,带走了我们对理想坚持不懈的信念。留下的只是对时间蹉跎的感慨。当我们回到这个站台时,才发现,那些远去的,依旧如此美好。
在老家和上海之间,我已做了数次往返。每次都是同样的站台为我送行。每一次走到站台边时,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回忆起之前的那一次场景,每一次感受的心情都不相同。我无法确定还能有多少次的往返,也无法说服自己,永远的告别这个站台,再不相见。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等到有一天我可以不用再两地奔波时,我会来到这熟悉的站台,深深的鞠躬,表示对它无私奉献的感谢。
说实话,我不愿意到站台边为别人送行,也不希望别人在站台为我送别。因为,我不喜欢看见那种因不舍和感伤而潸然的场景。没有必要,终会有重逢的时刻,人总该面对现实。但是,我可以理解。人毕竟不是动物,他们有情感,且感情真实。
第一次离家远行时,姐姐和姐夫开车送我到车站。一番叮嘱后,我拖着沉沉地行李转身走向拥挤的站台。背后,我听见姐姐轻轻地抽泣声。然而,我却头也没回的走了。我告诉自己,这不是永别,只是短暂的分别,总有一天我会回来。还会回到这生我养我的故土。在走进安检大门后的刹那,我还是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回首巡视着那辆蓝色的小车。车子不见了,留下的却是自己空荡荡的心。其实,那时的我心里也在默默的流着泪。我很想抹去姐姐眼角的泪,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回来。或许,只有这种看似坚强的外表,才能让他们更加放心我一个人远行他乡。我强挤出微笑,对着那辆蓝色的渐行渐远的小车,对着即将告别的.城市,道了声:再见……
是的,只是再见,不是永别。我们还会再次相见的,这一刻不会太远……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年的时光就这么在指尖悄然流逝。老妈和姐姐带着外甥来上海看我。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没有抽出太多时间去陪他们,只是在一起吃了几顿饭。每次见到我,老妈除了嘘寒问暖就是叮嘱。我也渐渐习惯老妈这种近似保姆似的关怀。因为工作缘故,老妈一行在上海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只是待了短暂的两天时间。临行前,我依然以工作抽不开身为由,拒绝到车站为他们送别。老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我一个人在外,多照顾好自己。我微笑着点头,没有说话,表示默许。
下午4点的火车,老妈一行早早地就去了站台等车。我坐在办公室思量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去车站送送老妈他们。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我的临时决定,我也没有打算告诉他们。来到车站,巡视了很久,才发现老妈、姐姐和外甥的身影。我站在二楼的柱子后面,看着坐在位子上老妈一行人的背影,眼眶里莫名的湿润起来。突然发现,老妈的头发白了许多,背也佝偻了。有种不言而喻的心酸。可是,倔强的我却没有下去和他们道别,只是微笑着看着他们,直到眼泪模糊了眼眶。我目送着他们排队走进站台,直到他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时间定格的画面,让我永生难忘。火车发出最后一声叹息,缓缓地迈出了前进的步伐。我也默默拭去了眼眶的泪,对着站台,对着渐行渐远的列车,微笑的道了声:一路平安……
我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站台。那些我们离开,我们邂逅,我们分别,我们重逢的场景再次历历在目的浮现眼前。如果是你,你是否还能忆起站台曾经留给我们的美好、幸福、生动的场景呢?
此刻,我就站在这站台的一角,默默的为妳送行。而妳,是否能够感受到我的存在?
……
篇7:火车记事散文
火车记事散文
寒冷的天气,行进的火车,拥挤的车厢,喧闹的人群。
脑海中一直幻想过这样的画面:穿一身森女系的服装,坐在火车靠窗的位子,边看着窗外移动的`景色,边在桌子上写着文章,如果是下雨天,那就更加富有诗意了。身处熙攘的火车中,却遗世独立般与众不同、出淤泥而不染,自带一种清冷的气质,就像来自不同的国度。
但现实是这样的——这车厢冷气打得让人犹如置身北国的冬天,行李多得堵塞了过道,而我也由于抱着一箱断了拎带的牛奶好一段路而手臂虚脱。火车的广播正放着舒缓的音乐,谁的手机也正放着视频,两者一结合就像两种不相容颜料混合在了一起变得十分混乱、嘈杂。这一切的一切,实在和诗意两个字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的思绪又飘回到几个小时前,爸爸站在地铁入口处那并不高大的身影与上次、上上次一样让我忍不住眼眶湿润,都说“相见时易别时难”,生离死别总是让人肝肠寸断。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以前是读高中,现在是上大学。人的一生为何总是在相聚和离别中不断反复?都说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永久的团聚,可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团聚?什么时候才不用经历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再多的愁绪与不舍都隐含在那临别的一个眼神和那一句匆忙的再见中。只是再见,不知是何年。
不仅是人,火车亦是如此。这一趟又一趟的火车,重复着亘古不变的使命,送走了一群又一群的乘客,带走了一寸又一寸的时光。沉默的火车见证了多少爱恨情仇、世间百态?它默默地职守在一条固定的铁轨上,走着相同的路途,看着不变的风景,它不断地认识新人,又不断地告别旧人。静静守候岁月、陪伴孤独,直到地老天荒。
陌生的城市,喧嚷的马路,一望无际的田野。有时候,我真的有一种冲动:一直坐着某一列火车,一直坐到终点站,不管去往何方。有时候感觉在火车上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一个远离现实生活的世界,一段旅途,一次回忆,一列火车……某年某月某日,是否会有人在一瞬间突然记起在火车上的那段时光?
篇8:清明节火车散文
清明节火车专题散文
又逢清明节我的头发湿了,浑身沾满了泥浆,清明节特有的雨丝欲断还续,从遥远的天际无声飘落在荒凉的山野,我踩着泥泞艰难地走着,寻找着,任凭雨水洒在头上、脸上、身上。找到了,找到了!妈妈,妈妈!我的心在颤抖,妈妈,原来,原来您在这里!我流着泪抚摸孤独的墓碑。妈妈,您孤独吗?我来看您,您笑吧!我的手在抖,一切都模糊了,模糊了往事闪电一样掠过心头,我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作为牛鬼蛇神第二代子孙,我被剥夺了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权利,是她,据说是外婆的远房侄女一个生活在偏僻山沟的独身农村女人,不顾一切地收养了我。她那么爱我,为了我,她不惜一切,甚至生命。因为她说:波儿,你是我惟一的亲人!我叫她妈妈,应该叫她妈妈!妈妈,你总是那身打扮:上身穿着带白点的紫色罩衣,下面是一条肥大的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洗得发白的黑布鞋。头发剪得短短的,仅齐到耳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笑得那么真挚,那么慈祥,妈妈,那种笑只有您才有,真的!您还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岁月吗?
一定记得!那时候我才五六岁,一天,阳光灿烂,天晴朗得可爱,我和您妈妈一起去小菜园摘菜。对了,那个小菜园就在山下,你在园子里摘菜,我在园旁玩。突然,我看见一块大石头,喔,好大的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眼看就要砸到我了,我大叫一声妈人却一动不动地呆在那里,刹那间,我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推开,我掉进了土坑,石头滚过去了,下面压着您,不省人事,裤腿子都红了。医生说,要是再重点就残废了,我没命地哭。妈妈,您还记得吗?有段时间,好像是闹旱灾,没有粮食,我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仅是两个红苕。妈妈,你是那么讲面子,每当中午人家吃饭时,您也生起火来,把水煮得开开的,弄出一缕缕烟,让别人以为我们也在吃饭。我经常闹着肚子饿,瘦骨嶙峋的您总是把自己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我一点。晚上,我从梦中醒来,常听见您轻轻的抽泣声,以后,我再不闹了,因为这样妈妈会伤心的。
我那时认为世界上没有让妈妈伤心更令人难过的事啦。那一次分离,妈妈,您一定记得。我快七岁了,要上了,爷爷奶奶也平反了,有个陌生人来接我,我们坐在马车上,我隐隐记得您流着泪对我说:波儿,好好念书,不要忘了俺马车动了,我挣扎着,想从陌生人(爸爸)的怀里逃出来,我大叫着:妈妈,快来救我!妈妈,妈妈,你不要我啦!后来,我到了城里,您还不断地捎信来,省吃俭用,托人给我带鸡蛋、布鞋等。然而。您却不知道,您惟一的亲人已背叛了您,我甚至为自己有一个农村妈妈而感到耻辱两年前,你忽然来到我家,说是来城里看病的。您微笑着看我,希望我再叫你一声妈妈,然而,我嘴里脱口而出的却是大姑!我看见您的脸色变了,惨白。那些日子,我居然一直叫你大姑。没想到这次见面却是永别,我把您送到火车站,您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波儿,你要好好念书,不要像我一辈子受苦受穷。我打量着您,依然是一身紫色白点罩衣,肥大的黑裤子,发白的布鞋,齐耳根的头发,已有一半被岁月染白,在夕阳中,轻轻地飘动,脸上是苦笑,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像一道道崎岖的小路,记载您经历的多少辛酸苦辣。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
当火车开动时,我大叫着:妈,我永远忘不了您!追逐着这吞云吐雾的怪物,我奔跑着。您仿佛听见了,笑了,那真挚的,慈祥的,只有您才有的微笑!您脸上似乎还挂着泪珠。后来是爸爸告诉我,您得的是绝症,活不了多久了,我多么痛苦啊!生怕噩耗传来,但事实却是那样的无情,我竟没有见到您最后一面。那天是4月5号,正是清明节。今天又是清明节。妈妈,我来了,我来看您了。
在这孤零零的山头,只有我伴着您。妈妈,我永远忘不了您。妈妈您原谅我吧,原谅我吧!雨水淋湿了我,我不在乎,黑夜降临了,我不害怕,和妈妈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我流着泪,我唱着: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女儿有个小小心愿,愿还妈妈一个吻妈妈,您还孤独吗?去年的清明节,我没能来看望您,听说您临终前一直呼唤着:波儿,波儿今天又是清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会儿,我有好多话要跟您说,妈妈您听着天快黑了,山头只有我和妈妈,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妈妈,今天又是清明节清明祭奠之意义:慎终追远明德归厚》
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历史。这是莎士比亚的墓志铭上的话。望着这句话,我就在想,既然是历史就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但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我对尊重的理解,因而也就无法让别人和我一样表现出尊重之情。我们读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司马迁说过: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都使我们对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里,我要表述的是广泛的尊重与尊敬,向过去了的所有生命表示一种深切的哀思。因为是清明节吗?也许吧。我们知道,生命一来到这个世界,她就以肉体和精神的形态存在。我们有时不清楚我们身边每个真实的生命与其他的生命有什么不同,一个生命在她消失之前,我们几乎不能察觉到:所有人的生命里都是一部历史。我们诵读: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体会: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感怀:清明寒食谁家哭。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在这种感怀中,放眼去看一看。中国古代的'祭祀有很多,小到月祭,多到四时之祭,大到大规模的宗庙祭祀。即使现在,农村或逢初一或逢十五或逢节气,都要或大或小地祭祀一番。没有人能对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祭祀仪节作出准确的描述。我们的祖先为什么重视祭祖,为什么频繁和繁缛地祭祀?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他生活的时代,卜筮迷信盛行,易经成为金科玉律,上上下下信奉鬼神。但孔子不信鬼神,所以解释说: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祭祖先,是为了事活人,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他关心丧葬问题,看重的是现实世界。现在我们知道,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它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目的。这并非简单的死人是否有灵魂的问题,更非一个封建迷信所能全部概括。寒食节介子推的传说,端午节屈原投江的故事,都寄托了炎黄子孙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这里,血脉相承,民族精神在延续。和中国的清明节类似,日本有盂兰盆节,法国有万灵节,等等。日本很重视盂兰盆节,全国放假三天以上,人们自发地或有组织地进行祭祀活动。城里人都纷纷返回乡下,到墓地祭祖,全国都沉浸在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中。中国的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为鬼节,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称为盂兰盆节,有人考证日本的盂兰盆节即由中国传入。可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城里年轻人有多少还知道这个节日?
即使是清明,又有多少城里的年轻人真诚地去祭奠过呢?有人说我们倡导的是文明祭祀,心中表示一下哀思,或在网上搞一点祭祀,革除了陈规陋俗。这当然不错。但是我们有必要看到另一方面。许多年来,我们痛恨漫长的封建统治延误了中国近代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就对过去的许多文化加以排斥,总认为传统的祭祀不科学。实际上,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祭祀都没有科学可言,因为死去的人不能知道活着的人在想念他们在祭奠他们。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祭祀都是活着的人所进行的一项活动,这个活动可以让活着的人记住他们是来自相同的祖先,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不学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从中国有文献记录开始,婚、丧、祭等多保存于礼书中。礼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所包括的范围从国家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虽然历经几千年,其中有不少属于封建的东西,但主线是知耻守礼,讲的是做人的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人心纯朴,正如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什么能做到思无邪?因为正气在胸。何以能正气在胸?
孔子又说:大道之行也。当西方的情人节为我们都市里的年轻人所津津乐道的时候,当西方的圣诞节为我们都市里的高学历者所追捧的时候,甚至是当古老的祭祀成为公园里的民族风情表演时,我们是不是已忘记了什么和正在丢弃本应该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习俗?中国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正向我们大步走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是封建时代所能比的。新的道德观、人生观正在取代旧的道德观、人生观,但这不等于说中国的文化传统就不需要了,更不等于说礼可以不要了。我们依然需要感谢祖先、感谢前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基础,我们需要并应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像法国人那样,像日本人那样,每年清明的这一天,隆重地到逝去者的墓地旁祭奠,献上一束鲜花,献上我们的礼仪,献上我们的庄严。
★ 前世有约短篇散文
★ 《哦,香雪》教案
★ 为心破冰短篇散文
★ 龙应台散文
★ 经典写人短篇散文
【火车的短篇散文(共8篇)】相关文章:
龙应台散文摘抄2023-08-03
名家的散文2022-10-20
名家散文2023-06-06
名家描写秋天的散文2022-05-06
《雪窗帘》读书心得2023-03-22
汪曾祺的著名作品读后感2023-01-12
哦,香雪阅读答案2023-07-25
500字微型小说范文2022-12-15
离人短篇散文2023-07-03
短篇散文精选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