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俗语

时间:2024-01-31 07:24:3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春节的俗语(精选12篇)由网友“qawsedrf23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俗语,欢迎阅读与借鉴。

春节的俗语

篇1:春节俗语精选

春节俗语精选

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2、“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

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请闺女》则更有童谣的情趣与年节的欢乐气氛。“木锨板,挖胶泥,正月十六请闺女,杀公鸡,宰母鸡。公鸡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如杀那只羊;羊说:我四条金腿往前走,杀我不如杀那只狗;狗说: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杀我不如杀那只鳖;鳖说:我往河里缩一缩,杀我不如杀那只猪;猪说: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杀我不如杀恁舅。”

3、“新年到,放鞭炮:一响鸿运照;二响忧愁抛;三响烦恼消;四响财运到;五响收入高;六响身体好;七响心情妙;八响平安罩;九响幸福绕;十响事业节节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

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4、“五穷媳妇五穷排,家家门上送出来”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对于南方人来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这天人们争先早起,敲起金锣,燃起鞭炮,摆上供品,迎接财神,俗称“接路头”。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5、“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古代,从腊八开始就有了年的征兆,俗语便说“腊八大如年”,可见腊八当时的重要性。北方有句民谚:“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腊八前后的两天是一年中最冷的。

这句老北京关于“腊八”的民谣当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从腊八一直酝酿到除夕之夜包饺子,可谓年之悠长、食之丰美。

拓展之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篇2:春节俗语

1、二十四扫房子。

2、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3、上马饺子下马面。

4、十一、十二八宝粥。

5、二十五去碾谷。

6、年到二十九,无钱债无路走。

7、二十七宰公鸡。

8、二十三糖瓜粘。

9、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10、三六九,往外走。

11、初九、初十白米饭。

12、三十晚上熬一宿。

13、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14、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

15、带子红网纲,官粉四五钱。

16、二十四扫房日,十五去碾谷。

17、年到初七八,家家劣粥钵。

18、首帕鸟缕好,膝裤宝石蓝。

19、二十九贴倒有。

20、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

21、初三合子往家转。

22、二十七,杀只鸡。

23、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

24、起脚包子落脚面。

25、梭布七八寸,铜扣买连环。

26、十三糖瓜粘。

27、上马饺子下马面,起脚包子落脚面。

28、二十四扫房日。

29、三十晚上坐一宿。

30、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转无括煞。

31、二十九蒙香斗。

32、二十七去宰鸡。

33、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的饺子。

34、二十四,扫房子。

篇3:春节俗语

1、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的饺子。

2、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3、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

4、大年初一扭一扭。

5、二十六炖大肉。

6、二十七,杀只鸡。

7、二十四,扫房子。

8、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

9、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10、年到初七八,家家劣粥钵。

11、三十晚上坐一宿。

12、十三、十四窜汤丸。

13、二十五擂大鼓。

14、二十八把面发。

15、二十七宰公鸡。

16、上马饺子下马面。

17、二十九蒸馒首。

18、一阵胡吵闹,令人不耐烦。

19、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

20、初三合子往家转。

21、年到二十一,人家欢喜涯叹息。

22、梭布七八寸,铜扣买连环。

23、年到二十三,锣鼓一响心就惊。

24、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

25、二十五去碾谷。

26、二十五窟窿堵。

27、妮要坠子戴,小要核桃玩。

28、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

29、正月十五元霄圆。

30、二十三糖瓜粘。

31、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

32、年到二十三,紧想就紧惊。

33、初九、初十白米饭。

34、三六九,往外走。

35、初二的面。

36、二十四,写大字。

37、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38、初一的饺子。

39、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窟窿堵。

40、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

41、二五八,好回家。

42、十三糖瓜粘。

43、首帕鸟缕好,膝裤宝石蓝。

44、二十八白面发。

45、起脚包子落脚面。

46、上马饺子下马面,起脚包子落脚面。

47、纵有几千吊,也是买不全。

48、年到二十九,无钱还债无路走。

49、二十三,糖瓜粘。

50、大年初一街上走。

51、年到初八九,打起包袱抓紧走。

52、二十五糊窗户。

53、二十九蒙香斗。

54、初七、初八炸年糕。

55、二十九贴倒有。

篇4:春节俗语

1、“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

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在晋代就有除夕守岁习俗,南北朝时已很普遍,进入隋唐后守岁很盛行,宋代沿袭唐风更盛。

另外,汉代已有除夕夜晚饮椒柏酒(用草药配制的药酒)以驱邪祛病的习俗,后世改为饮屠苏酒,王安石有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现如今,我国南方仍有年节时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屠苏酒的风俗。

2、“年来到,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婆要个煊棉袄,老头要个新毡帽。”

过年大家都要图个吉利,要年新礼物。这礼物不论贵贱,一年到尾总该有个“新”来图来年吉利。而《正月十六请闺女》则更有童谣的情趣与年节的欢乐气氛。“木锨板,挖胶泥,正月十六请闺女,杀公鸡,宰母鸡。公鸡说:我的脖子长,杀我不如杀那只羊;羊说:我四条金腿往前走,杀我不如杀那只狗;狗说:我白天看家晚上歇,杀我不如杀那只鳖;鳖说:我往河里缩一缩,杀我不如杀那只猪;猪说:喝了我的血,吃了我的肉,杀我不如杀恁舅。”

3、“新年到,放鞭炮:一响鸿运照;二响忧愁抛;三响烦恼消;四响财运到;五响收入高;六响身体好;七响心情妙;八响平安罩;九响幸福绕;十响事业节节高!”

“爆竹声中一岁除”。除夕之夜,交子时刻,天空中,火光闪闪,轰鸣阵阵,隆重、热烈的鞭炮声送走了旧年,迎来崭新的一年,把春节推向了高潮。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

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4、“五穷媳妇五穷排,家家门上送出来”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对于南方人来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这天人们争先早起,敲起金锣,燃起鞭炮,摆上供品,迎接财神,俗称“接路头”。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5、“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篇5:关于春节俗语精选

置不完的年货,买不完的嫁妆

老兵复员,新兵过年

每逢佳节倍思亲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廉不廉,看过年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

走亲走亲,越走越亲,不走不亲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老媳妇盼时节

篇6:有关春节俗语

1、十三、十四窜汤丸。

2、三十晚上熬一宿。

3、二十四扫房子。

4、年到二十五,一入年架心更苦。

5、初三合子往家转。

6、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7、二十六,炖锅肉。

8、二十三糖瓜粘。

9、三六九,往外走。

10、妮要坠子戴,小要核桃玩。

篇7:有关春节俗语

1.大账小账,三十晚上

2.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3.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4.抗拒从严,别想过年

5.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

6.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

7.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8.有钱没钱,团聚过年

9.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10.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

篇8:有关春节俗语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篇9:关于春节俗语精选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帖吊酉。

三十的夜里闹一宿。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赚)。

初四烙饼炒鸡蛋。

篇10:关于春节俗语精选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宵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篇11:春节俗语精选

年吃年用

春满人间

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

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首帕鸟缕好,膝裤宝石蓝。

带子红网纲,官粉四五钱。

梭布七八寸,铜扣买连环。

妮要坠子戴,小要核桃玩。

一阵胡吵闹,令人不耐烦。

好歹混混罢,哪的这些钱?

纵有几千吊,也是买不全。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两年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篇12:春节俗语精选

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子”在另一版本中,也有说成“老婆”的,总之是说话者的近人。从前的天津人,生活艰困者居多数,故平日粗茶淡饭,所以总盼望过年,以便生活上得到暂时改善。到了腊月初八,天津人开始“忙年”,即准备“年货”。一年到此,总算有了盼头。

腊月十五上全街。天津人在入农历十二月以后,即忙年,预备年货。河东水西吃喝穿用的货品,摆上街头。到腊月十五,各种摊贩在街市路口,各占摊位,全部出动,以应市民需要,谓之“上全街(读如‘该’)”。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从前汉族地区迷信有灶王爷,是“东厨司命主人间保护神”。到每年腊月二十三,有“祀灶”之举。认为这一天灶王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所见所闻。这句话的北京版,则说成:“二十三,糖瓜粘”。因为要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向玉帝诉说自家的坏话。

二十四,扫房子。经终年的雨雷风霜,住宅内外已积满灰尘,适此时节要打扫干净,内外整洁。

二十五,糊窗户。扫完房子,次日要把旧窗纸撕下,房顶、墙纸也要除旧布新。贴上新窗纸、红窗花及糊(刷)白墙,并贴上新年画。

二十六,炖大肉。天津人在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以休闲娱乐为主,炖熟肉菜后,每天用白菜、粉条烩一下,以应亲友来时之需。

二十七,宰公鸡。天津人俗信鸡是“大吉大利”之物,所以要预备大公鸡一只,在除夕享用,但不吃完,要剩余到跨年后再吃其余部分,以求富裕(余)。

二十八,白面发。即蒸馒头。此为“西礼”,山西风俗蒸馒头在正月拜年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初一到初五,不再以生粮米做饭。

二十九,贴倒“有”。旧俗,用红斗方纸上写“有”字,贴在容器或箱柜之门上,表示并预祝,家中粮物常有,什么也不缺。将“有”字倒贴与倒贴“福”字意同。

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农历新旧年在子夜相交,要吃交子。满人称为“煮饽饽”,天津沿明朝称谓,名“扁食”。

关于冬至的俗语

关于冬至的俗语和诗句精选

冬至冬天的谚语俗语

冬天谚语俗语句子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含义介绍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含义

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_小年有哪些讲究

冬至的谚语

表达春天的俗语谚语有哪些

描写梅花的俗语谚语有哪些

春节的俗语
《春节的俗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节的俗语(精选12篇)】相关文章:

春天的谚语和俗语2022-05-24

冬至谚语古诗2022-05-06

冬至谚语精选2024-01-14

小雪节气由来和民俗介绍2024-02-03

冬至谚语2023-12-30

潮汕的冬天作文2023-08-26

有关春天的俗语有哪些2023-06-12

精选关于猜灯谜元宵节活动答案2023-11-13

广东春节饮食习俗2022-11-27

立秋吃什么传统美食介绍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