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古镇游记散文(锦集9篇)由网友“roguema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武功古镇游记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武功古镇游记散文
武功古镇游记散文
数日来连续紧张的加班,让我一度头晕脑胀,情绪低落。又是周末,恰逢文友相邀,说是武功古镇正在搞旅游项目开发,想去看看,或可排遣心中的烦闷,遂欣然前往。
武功古镇又叫有邰古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献记载:“新石器时期,炎帝姜姓沿沮水而住,黄帝姬姓以漆水而居,二水汇于有邰”。
公元574年,也就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功镇作为武功县(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正式被载入史册,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
武功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圣母姜塬和农业始祖后稷,汉有高风亮节的苏武,唐有旷世明君李世民,宋有龙图阁大学士游师雄,明有钦点状元康海,清有帝师孙景烈等等。这些杰出人物不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不朽的丰功伟业,也给家乡遗留了如郑尚坡遗址、后稷教稼台、姜嫄古墓、小华山、后稷祠、苏武纪念馆、城隍庙、报本寺(塔)、绿野亭遗址、康海墓、唐太宗晒书处、杨虎城守城处等诸多名胜古迹。全镇的古建、文物、墓葬、碑石等遗迹星罗棋布,长久以来,素有“中华农都、千年古镇”之称。8月,武功古镇被设为国家级重点镇,入选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是人们闲暇时前往休闲、游玩的最佳目的地。
一番商议,大家决定首先前往正在加紧施工的姜嫄水乡旅游项目开发地。
项目负责人闻讯赶来,热情的招呼着大家,激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着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施工最新进展。姜嫄水乡项目依漆水河而建,规划总用地570亩,总投资为2亿元。将分三期实施开发,其中一期计划于今年7月底盛大开园,占地约96亩,主要建设民俗文化饮食、购物、水上集市等体验型商业街。旨在将江南风情与关中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成反地域特色旅游目的地——“关中第一江南”,建成后会成为陕西一流的集休闲、观光、体验、旅游、养老、养生、博览等于一体的城镇化代表作和城市文化新名片。
目前,有邰嘉苑小区主体和中心广场已初具雏形,正在加紧后期内部装修和广场硬化。一栋栋崭新的现代与仿古相结合的建筑体耸立在漆水河畔,旁边翠绿的柳条随风招展,古朴精美的仿古桥,清澈见底的溪流,不远处几个老人在那里悠闲地垂钓,这一切构成了一副优雅、恬淡的画面。看着不远处正在专心施工的建筑工人,不由得心中升起一种敬意,他们为了工程能早日完工,不辞劳苦加班加点,默默的奉献着。
随后,负责人又引领我们来到二楼的多功能演示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能工巧匠们独具匠心、精工制作的沙盘。上面形象地标示了武功古镇的地形地貌、旅游线路、景物景点、设施构想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地一窥古镇全貌。明灯高悬,直射沙盘,伴随着纪录片《走进大美武功》的播放,负责人一边操控着灯光,一边为我们讲解。沙盘中,点点彩灯闪烁、忽明忽暗,给人一种神奇莫测、俨然仙境的感觉。源远流长的传说,形象逼真的设计,把大家带入了古镇悠远的过去,我们聆听着她曾经的辉煌,让人遐思飞扬,如临其境,悄然陶醉。我们仿佛正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巷,花香鸟鸣,欢声笑语,中心广场上击剑的、下棋的、健身的,音乐喷泉边,孩子们嬉戏着、追闹着,溅起满地晶莹,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漆水河畔,柳丝婆娑,碧波荡漾,野鸭戏水,闲翁垂钓;饮食街巷,摊点林立,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各色旗幡飘扬,阵阵香味扑鼻;夜灯初上,车辆鱼贯往来,远远看去,灯火辉煌,五彩缤纷……大家惊叹之余,纷纷取出手机拍照留念。
沿着清风佛面、绿草如茵,格桑花、薰衣草相争绽放的漆水河畔,我们驱车从一条崎岖盘旋、陡峭狭隘的`公路由南向西北攀缘而上,来到了西塬“龙背”上的大地园林景观项目将军台。到了塬顶,视线一下子开阔起来,放眼望去,沃野千里,一马平川,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似乎在向游人点头致意,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郁郁葱葱的千亩银杏、金叶榆林带和百亩名贵花卉遥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听说到时这里将会有一条宽阔的石子路,路的两边现在已种上了格桑花等花卉,等到花开时节,便是一路风景一路花。那满山遍野鲜嫩的灰灰菜、芨芨菜等野生菜,让人惊喜之余忍不住俯身摘取,因为没有带袋子,只好用一只手攥着,用另只手又去采摘。
稍往前走,就看到了芳草萋萋、深约丈余的龙背沟,站在沟边远眺,整个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沟壑曲折幽深、山色空濛雄浑、小径蜿蜒盘旋,后河西来,渭水东去,漆水南来,漠峪交汇,春来山间花红草绿、夏至河畔柳绿成荫、秋来满山红叶醉人、冬至山川如诗如画,真不愧是山环水绕的一处世外桃源。
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塬,我们前往正在开发建设的大唐第一雄关——美阳关。站在美阳关的东塬上,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空气新鲜得刺鼻,有点醉氧的感觉,黄土高塬上已不见往日的苍老荒野,变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低头看着工地上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有序、按部就班的作业,工人师傅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周围推起的几个大土丘,被用彩色的丝带圈绕着。放眼望去,一个雄伟的美阳关建筑群,正延着弯弯溪流破茧而出,拔地而起。
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势连绵,陡峭怪诞,令人望而生畏,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战争防御的天然屏障。东岳庙、龙王庙古建筑群点缀其中,亭台楼阁嵯峨有致,终年香火缭绕,游客络绎不绝,历代来都是宗教圣地。
一城秋色一城景,十月金秋美阳关。待到十月金秋时,美阳关就会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村,有让你忍不住流口水的关中美食,有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高空吊桥,有冬暖夏凉、安逸舒适的窑洞宾馆,有让你疯狂的乐不思蜀的游乐场。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块状如“金龟戏水”的漆水、漠峪、沮水河畔,“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农业始祖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黎民百姓曾在这古战场上,歌颂着“文武伐纣”的丰功伟绩。就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哺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华夏儿女,传承了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
如今,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功向世界银行贷款,聘请上海浦东规划院和同济大学规划了一系列旅游开发项目:有姜嫄水乡、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漆水河民俗风情街、东西两塬景观带、十里生态文化长廊等,未来将恢复古镇传统的九街十八巷,以民俗文化创意体验为亮点,以滨河田园风光和大地景观营造为支撑,浓墨打造武功古镇旅游品牌,着力构建集旅游度假、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商务会议、景观地产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综合体,使之成为具备“宜游、宜居、宜养”等品质的生态型、环保型休闲度假好去处。
等大家都游玩的饥肠辘辘时,才记起该吃午饭了,一看时间快两点了,我们随即来到一家老字号旗花面馆,点了卤香猪蹄、普集烧鸡、武功馇酥以及腊汁肉夹馍、陕西凉皮等,还要了几盘旗花面。林哥一边吃着旗花面,一边给大家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正宗的旗花面,面要薄、筋、光,汤要汪、煎、稀,醋要出头,那样才有酸香特色……”突然发觉大家只顾低头狼吞虎咽,没人注意他演讲,服务员上菜速度远赶不上大家光盘速度,盯着桌上还剩几碗旗花面,赶紧也低头猛吃起来。用王哥的话说,就是“等咥饱了再斯文!”引来了大家的一阵哄笑,觉得这样才更实在、更真实。
返回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思索着、回味着: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追求明显提升了,面对气候炎热、交通堵塞、噪音和空气污染严重超标的大都市,大家更多会选择风景迷人、环境优雅、宁静舒心的郊区游。近年来,周边县区的旅游业发展日益火爆,身为武功人,看着武功古镇集数千年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于一身,却经济发展滞后而痛心疾首。大家常常舍近求远,驱车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去寻访名胜古迹、浏览自然景色,试问周边县区的人造景点、仿古建筑,哪一处能与武功古镇天然的,有数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媲美呢?这次的旅游综合开发使沉睡了数千年的武功古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深信,也深切期待着,武功古镇以此为契机,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引领县域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
篇2:古镇游记散文
古镇游记散文
江南古镇,烟风细雨,河泽遍布,盛产鱼米,物产富饶。白墙黛瓦,青砖垒筑,穿堂天井,屋檐回廊,小桥流水人家。古镇多少楼台烟雨中,碧玉佳人略施粉黛。水养人,人护水。江南烟雨蒙蒙,格外的滋养人,江南多佳人,与江南多烟雨是分不开的。
半弯斜月光洒古镇,半轮明月倒映水中央。月上柳梢头,相约乌篷船。与佳人同坐乌篷船,橹浆一动,月影迷离,伸手入河中,斜月唾手可得。月影下美女韵味十足,纤指舞动,拨弄发髻,虽身穿救生衣,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美。
忽而古镇飘起如烟如雾的细雨,抬头看有佳人手撑复古油画伞,漫步在石拱桥上,时而停驻不前,伸手迎接丝丝细雨,脸上洋溢着微笑。俯望河水中细雨斑斑点点,洒落在河面上,激起阵阵涟漪。乌篷船船公慢摇橹浆,船忽左忽右上下摆动有节奏的穿过石拱桥。
街道转角处有一双人摇椅,不知名的美女正独自一人,前后摆动锵然自得,按下快门,让时光停滞。漫步石板铺砌的古街道,随处可以听到阵阵悠扬的戏曲,忽遇异国佳人,长发碧眼,身着江南旗袍,别有一番滋味。
古镇的丝巾,从古至今深受美女喜爱,丝巾是美女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国人讲求含蓄,粉颈外露甚似不雅,因而一条条薄如蝉翼的丝巾便应运而生,千百年来,犹为古今美女喜爱,丝巾或是缠绕几圈套在粉脖上,或是打个结系在脖子上,或是随意的披挂在肩上。不管是那一种打扮都是别有一番风味。
古镇收藏有许多历代三寸金莲,这是一种残缺的美,变态的美。为迎合某种需要,而禁锢自然的生长规律,硬生生的把脚给定格在三到五寸左右,用布缠绕固定成型,看着这些三寸金莲,不禁感慨,一部血与泪的历史值得深思。
古镇河道中,人工养殖的各色锦鲤,有的已将这半米多长,小的也有寸把来长,它们对远到而来的游客丝毫不陌生,频频出水假意友好的`问候,随着游客的拍照,摇头摆尾,搔手弄姿,争相卖弄,扎堆涌现在游人的脚下。
河两岸建造有数十座石拱桥,是两岸互通的主要交通节点,乌篷船也是两岸互通的主要交通工具,从石拱桥下来,一座白莲古塔香火鼎盛,人烟沸腾,人声喧哗。
古镇小吃,从南到北,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应有尽有,但古镇最为出名还是糕点,桂花糕、菊花糕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古镇美景美不胜收,环绕古镇街道三圈,竟然找不到古镇的出口。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美景到深处,人不知,最后不得不询问工作人员,才找到出口,原来出口就在眼前拐弯处,数次擦肩而过,只应古镇景色迷人,不及细细寻觅,只待多游玩。
篇3:中山古镇游记散文
中山古镇游记散文
我们的车到达中山古镇的时候,已近黄昏,暮色苍茫。
由于刚下过雨的缘故,天空中没有出现梦幻般的晚霞,苍穹中只零星地透露出一些光亮,使人看不透彻。街道上稀稀疏疏的灯光是照亮我们前方的指南针。我带着准备的遮阳帽和墨镜下了车,朋友笑话我是一个异类,我打开包里随身携带的小镜子凝视着自己:短袖露肩T恤,休闲超短裤头上戴着花边的草帽,一副大大的墨镜几乎遮住了我的半边脸,显得滑稽却有点可爱。
我点点头笑了,十分满意自己的装扮,不理会朋友的嘲笑,径自向前走着。毕竟已是黄昏,黑暗已渐渐逼近大地,我的视线有些模糊,不得不摘下了墨镜。通往小镇的是一条街边的幽静小道,小道呈大约四十五度角向下倾斜着,向下望去隐隐有些头晕,路上是一块块青色的石板,上面隐约有些新鲜翠绿的青苔,也许是刚刚生长出来的,用手触碰,手指间一片柔软,仿佛心也跟着柔软了许多。
沿着小道行走到尽头,出现了一条左右相通的长廊,三岔路口的地方有一个标志牌,上面印着四个红色的大字:中山古镇。在天空昏暗的存托下,原本鲜艳的红色显得有些暗,不知是不是天渐黑的缘故,我左右向前眺望,婉转曲折的黑暗伸向看不见尽头的前方,让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晚风习习,激起了我一身的鸡皮疙瘩,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颤。
“我们现在要怎么办?”朋友问我。她似乎也有些害怕,说话时微微颤抖。
我仰头望着已几乎被黑暗吞噬的天空,左顾右盼良久,终于咬牙指向左边的方向。
沿着幽深的长廊慢慢地向前走着,我心中的好奇呼之欲出,我似乎看到了前方有些微弱的光亮,随着我们步子的加快,光亮愈加强烈,最后我们欢呼地向前奔跑,仿佛在沙漠看到了充满希望的绿洲。
突然,我们的眼前一亮,前方一片万家灯火的景象。许多商贩在街边摆着小摊,上面呈列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玩意,大多是些手制工艺品,很是精致漂亮。我兴奋地走到摊位上,看着琳琅面目的商品,爱不释手,最后挑选了几个有意义的小玩意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小心地包好放到手提包里。
继续向前走着,我惊奇地听到了杜涛滚滚的声音,沿着声音向旁边靠过去,赫然看到一股浪涛向下奔流,我激动地询问路人,原来这下面有一条河,连续几天下雨的缘故,所以河水涨潮了,波涛声惊心动魄,犹如千军万马之势。我顿时心潮澎湃,毫不犹豫地向河流奔去,不理会朋友身后的谩骂声。
我急急的来到河边,站在巨大的石滩上,俯视着波涛汹涌的河流向前奋力地奔涌着,伴随着高亢的激昂声,仿佛宣泄着自己的满腔悲愤,如此的放浪不羁、振奋人心,让人望而生畏!我缓步移至石板桥的正中央,旁边没有任何护栏,站在上面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我油然升起一个可怕的想法,张开双臂,使自己的身体投入这波涛暗涌之中,乘着它奔向无边无际的尽头。于是,我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拥抱着无尽的黑暗,却终究没有跳下去,我到底是软弱的。比起这胸怀大志,风起云涌的河流,我是如此的懦弱。在它面前,我显得那么的渺小。它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向自己的梦想前行,而我,却无奈地选择了逃避。我本站在它之上,却仿佛感觉到,它正居高临下地看着我,嘴角勾起一抹嘲笑,嘲笑我的懦弱胆小,嘲笑世人的庸俗,我的心不可抑制地颤抖着。
重新回到小镇的街道,我们找到了一个客栈作为今晚的栖息地。
客栈很小,我们的房间在楼上第三层,踩在木质楼道上,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这大自然所奏的.美妙交响曲让我异常兴奋,它是那么的动听,那么的悦耳,那么的纯洁,洗去了一身的繁华,独留空灵。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中,听到的只有萎靡的声响,那声音太过吵闹、刺耳,扰乱了我的思绪,迷失了我的心智,使我看不清前方的路,看不清儿时的梦想,甚至看不清自己!我仿佛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孩子,周围林木葱郁,勃勃生气,却找不着回家的路,茂密的丛林让我与外界天涯永隔。
夜色如水,天空一片漆黑,没有一点亮光,我仰望苍穹,目不转睛的盯着那片黑。渐渐的,我的眼神开始迷茫了,那片阴暗的黑仿佛把我深深地吸了进去,我的胸口闷闷的,呼吸也变得缭乱,那样盛气凌人的黑,使我有些喘不过气,让我有种随时会窒息的感觉。这样的黑,未免太可怕。
半夜,天空下起了磅礴大雨,我穿着睡裙起身向楼下奔去,客栈还没有关门,我站在街道旁,伸出手接着雨水,冰凉的雨水打在我的手上,却温暖了我的心。我的嘴角大大的咧开,笑声不住地溢出,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慢慢地,我走到了街道中央,任雨水肆意抚摸着我冰冷的脸庞,拍打着我纤细的双臂,亲吻着我细腻的双足。我在大雨中,与之共舞,虽已被冷的瑟瑟发抖,却依然乐此不疲。此时的我被雨水包围着,忽然有种与全世界“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错觉。
清晨,雨过的小镇显得格外清新自然,犹如待字闺中的小姑娘般,青涩而美丽。推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气息中混有泥土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漫步到古镇的街道上,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与昨晚夜幕下的小镇截然不同。仿佛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每一处线条都勾勒得如此清晰,笔落之处尽显灵气。环视着街边充满古色气息的房屋,我想起了建筑师林微因的那首《古城春景》——
时代把握不住时代自己的烦恼,——
轻率的不满,就不叫它这时代牢骚——
客栈的阿姨告诉我,这里有个孔雀林,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我和朋友便兴奋地举步前行,靠近孔雀林的山路有些坑坑洼洼,由于下了一夜的雨,地上积了不少的水,我们举步维艰地向前行走着,孔雀的叫声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那么清澈。
渐渐走进了,我看见有许多栏栅,那里就是这些孔雀的停留地。不经意间,我看到一只十分漂亮的大孔雀,它站在栏栅旁,背对着我们,很高大,一身雪白的羽毛,头上戴着羽冠。它好像一位身穿雪白婚纱的新娘,却在婚礼当天被新婚丈夫抛弃,美丽、孤独而忧伤。时间的缘故,我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地离开孔雀林。当我们离开的时候,那只漂亮的孔雀突然望着我们发出一声凄惨的鸣叫声,我想,它不是在呼唤丈夫的归来,而是呼唤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一片自己所创造的精彩。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窸窸窣窣的小雨,仿佛老天爷也在为孔雀的悲惨遭遇而流泪,我的心中一阵悲凉。
雨越下越大,我们只好启程离开古镇。在转身的那一瞬间,我想到了汹涌澎湃的河流,孤独凄凉的孔雀,心中百感交集。
我愿为一条河流,汹涌地奔向不知名的远方。
篇4:黄龙溪古镇游记散文
黄龙溪古镇游记散文
黄龙溪古镇位于四川省双流县境内,说它是古镇,是因为它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在镇的周围有一条泯江贯穿而过,还有一个古轮渡口,承载着运输的任务,运人,运物。
本来,儿子打算和同学一起骑车去黄龙溪的,可不知什么原因而未能成行。儿子他爸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决定开车送我们去那儿游玩,而自驾车从成都到黄龙溪要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
说走就走,我们在大年初二那一天,在好天气的陪伴下,一家人带了点儿水和水果还有一些小吃,上路了。
我什么脑筋也没动,坐在车里,听了一会儿音乐,看看路边的景色。老公当车夫,负责找路和驾驶,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眼望去,古镇上到处已是游人如织,而且停车场上也停满了各式的车。各地的游客都汇聚到了这里。
处在这么多的游人中,人的心情也一下变得开朗起来,有的游客头顶着野花编织的花环,煞是好看。各种野花预示着春天到来了。
这次距离上一次到黄龙溪,已经有十年了。记得上一次去黄龙溪,是小区组织的,那时候的古镇还是另一番的模样。现在的古镇是经过修缮过的,政府在原来的.古镇原貌上重新修缮了两条仿古街道,扑鼻的古色古香的味道,在两排房屋的中间是一条人造河,缓缓流过。为这座古镇添色不少。如今的这两条街道已是商铺林立,各种百货商品应有尽有,到处呈现一片繁茂的景象。我们在那儿一人吃了一碗豆花饭,还要了一碗老字号招牌面,叫一根面的,故名思议,这种面从头到尾只有一根,没有断尾,是很考察做面者的手艺的,而且还要好几个人默契配合才能完成,一碗面也就是一根长面。
古街上正在展览四川书画院举办的画家书画展览,我们一家走了进去,逐一参观品鉴,还浏览了一下博物馆展览,一些各地出土的古瓷碗和一些古特产,有的年代还比较久远,汉代,商代的都有。
儿子是一个比较宅的男孩子,不太喜欢这种比较吵杂的环境,几次催促我们离开,我们也只好加快行程,迅速游玩,从古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在各种吆喝声中,离开了古镇。还买了几包当地特种美食烟熏豆豉,外面包着干玉米叶子,带回家中品尝,可以用来炒回锅肉,很香。
这次,离开后,又不知等到哪一天才能继续去游玩黄龙溪了。我在恋恋不舍中离开了那里。别了,黄龙溪,我还会来的!
篇5: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青岩古镇游记散文
到贵阳出差,可游之处颇多。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矗立着峻美的黔灵山林,秀丽的花溪水流经市区形成古朴的南明河,那南明河畔的甲秀楼与东山脚下的阳明祠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名胜都让人惊叹,贵阳的友人却说青岩古镇更值得一游。想起来了,青岩古镇就是姜文主演的电影《寻枪》的外景地,决定到青岩感受一番古镇风情。
周末一日,与友人相约结伴游青岩古镇。时逢高原上深秋里的一个晴天,驱车从贵溪大道出城,远离那些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一路上仿佛天更高云更淡,大路左边是从花溪留来的一江秋水清清,河畔两岸依然是草儿青青、树儿菁菁,大路右边是起伏的小山,山上是满山的红叶似火。
出城十余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风景胜地花溪,这里被称作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而闻名。近观花溪,果然好风景,只见溪水清,园林美,山秀丽。面对着这大好的风光,我们停车小歇后又驱车继续前行,向目的地青岩古镇奔去。
汽车驶离贵溪大道后又在乡间公路走行了十多公里,就到了青岩古镇。下车走进小镇,浓郁的古镇风情迎面而来。但见那青砖鳞瓦的民居,幽幽的青石板路,斑驳的粉墙,居民身着的蓝布土衫,还有那古朴的民风,宛如回到明朝的当年。是呀,友人说道,青岩是贵阳市周边保存相对完好的一个古镇,由明朝洪武十一年明军设堡后拓展而成。
青岩古镇不大,我们穿街过巷,半天时间游完小镇的古旧城墙四门,游遍镇内的各个景点。镇内古建筑颇多,古镇方圆3平方公里范围内,祠宇林立,均为明清两朝建筑,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楼、一宫等30余处庙宇祠堂,其中不少至今保存完整。看了几处已开放的古建筑,只见布局合理,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重檐飞角,建筑工艺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小院里,亭台小榭,杨柳依依,很有江南的韵味。
青岩虽曰古镇,其历史也不算太悠久,只能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然而却给人以厚重的古朴之感,皆因其人文荟萃,文化氛围极为浓郁。游览了古镇的赵状元府,好一个书香门第,那是明清时期贵州最出名的状元赵以炯的故居。
青岩还是个四教同时存在的地方,从1573年到1946年,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相继传入青岩这样一小镇,这在全国也是独特的。现如今,那些寺庙、道观、教堂依然保持完好,并非只是游览的景点,却也是附近居民中各类教徒的活动场所,可见香烟缭绕,可闻诵经声声。
抗战时期,青岩这个西南边陲小镇仿佛是个世外桃源,引来了许多避难的下江人,也让这个由明朝时由江南移民兴起的小镇的江南之风味更浓。周恩来父亲周懋臣和邓某的母亲杨振德均在青岩住过,遗址至今仍在。
午饭时,我们去到一家古城墙下的.小饭馆,厅堂不大却洁净,家常饭菜也可口,自然要点一些当地的名小吃,诸如卤猪脚、鸡辣角、豆腐果、羊肉粉之类。青岩的小吃也是一绝,现烤现吃的豆腐果满街飘香,卤制的猪脚味道不错又取名为状元蹄、状元膀,还有用新鲜玫瑰酿制的玫瑰糖、玫瑰糕、玫瑰酱,特别是用麦芽、糯米、芝麻和玫瑰制作玫瑰糖,吃后唇齿留香。
当我们驱车返回时,青岩古镇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独特和深刻的。在这边远贫穷的贵州省,还保留着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确实是难得可贵的。我告诉友人,青岩古镇,真的值得一游。
篇6:漫川古镇游记散文
漫川古镇游记散文
早晨醒来,外面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推开窗,新鲜的空气夹杂着些寒冷飘了进来。远处的山雾蒙蒙的,四周的街道湿漉漉的。雨水沿着青瓦滴落下来,在墙根汇成一股细流。树上的叶子在这无尽的秋雨里凋零殆尽,但还有几片发黄的叶子挂在枝头,迎着秋风摇摆,做着最后的抗争。
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真应了那句“秋雨绵绵无绝期”。无期的秋雨将人都锁在家里,大小的街道看不到几个人影。偶尔有人撑着雨伞经过。那必定是匆匆忙忙的,谁愿意在这寒冷的秋风里驻足呢。每天都看着窗外固定的景,让我觉得烦闷,久违的回乡岂能这样度过?于是,穿起雨靴,撑起雨伞出了门。
出门右转,走不了多远,便有一条狭长的小巷,这是古镇为数不多的几条旧巷。两旁的明清式的老宅,一色的红漆铺板门。木架板楼檐下廊坊遍布木雕,精雕细琢。门板和木架几经岁月的洗礼,大多显得苍老和斑驳。门面圆木柱有些刚刷过漆,显得更加庄严;有些保留着原色,质朴又显得厚重。圆木柱上刻有浮雕的花纹,有些已经脱落,但丝毫不影响你感叹那巧夺天工的技艺,纵然历经百年,也毅然伫立风雨,支撑着它应有的责任。屋顶已经翻新,青砖隔墙也刷上新鲜的颜色,新旧之间就这样相互交替着。青色的卵石路面,被岁月磨得更加平整。再经过雨水的冲刷,尤显得干净。没人走动的小巷,显得更加的寂寥。我像《雨巷》中描写的那样,撑着伞独自走在这悠长小巷,我也期望逢着一个丁香的一样的姑娘。可现实毕竟不是梦,望着空荡荡的小巷,我不仅笑了起来。
前方的一扇旧门,“吱呀”一生打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家探出头来,看看这天,叹息一声,顺便望了我一眼,赶紧又缩回去,跟着门又“吱呀”一声关闭了。或许看到我一个人在这雨里傻笑,被吓到了吧。
走出巷子,视线就豁然开朗了。
最耀眼的就是广场上的鸳鸯戏楼。戏楼均为木质阁楼结构,北侧戏楼为九脊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藻井为八角形。据说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多唱秦腔,又称秦腔楼。南侧戏楼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柱与下翘檐结合处和三角裙板上雕有两个画面,左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右为“江枫渔火对愁眠”。每年二月二,五月五多唱汉剧,又称汉阳楼。两楼并排立着,相隔一道墙。不管是哪座楼,由于年代久远,梁柱已经出现腐朽,木雕也大部分脱落。唯独戏楼“出将”和“入相”几个字还闪闪发亮,昭示着它曾经的辉煌。
戏楼的正对面是骡帮会馆,一百多年由陕西、山西和河南骡帮共同出资修建。会馆分两部分。南为马王庙,北为关帝庙。中间有一墙之隔,留有通道。殿前横额枋深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纹。柱头饰花纹。屋内梁与柱头之间饰“卐”字花隔。置身于此,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唯美的艺术。纵使在这偏远的小镇,也能将这里打造的如此精致,细腻。他们花了多少个日夜来篆刻,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那些复杂,繁琐的纹理,不知磨破了多少次双手,熬红了多少次双眼。才能让我们看到这如此生动的瑰宝。
现在的戏楼虽然仅成了一处景点,但站在广场中央,面对戏楼。仍能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的喧闹与繁华。台上随着乐声舞动的戏子,台下喧闹、攒动的人群,还有那震耳欲聋的'叫卖声,好似就萦绕在我的周围。接着曲终人散,人群伴着骡铃声,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宁静,腐朽在这里滋生、蔓延,小镇似乎被人遗忘。
穿过广场,山脚下一排刚修的长廊和仿古的角楼。镂空的木雕整齐而精细,却透漏着机器的冰冷。但也让人觉得欣慰,毕竟这里已经被人记起。沉睡了多年的小镇也开始渐渐醒来,展现它原有的生机。
在蒙蒙细雨中,在瑟瑟的秋风里,站在广场尽头的鲁班庙前,遥望戏楼。新颜与旧貌毅然混成一体。昔日的新颜成了今日的旧貌,今日的新颜未尝不是明日的旧貌。旧的总会远去,就像这戏楼也终究有一天会坍塌。而我们至少还在努力,努力铭记这被遗忘的小镇。
篇7:散文游记《浙江南浔古镇游记》
散文游记《浙江南浔古镇游记》
散文游记《浙江南浔古镇游记》
前几天去江南旅游,游览了浙江的南浔古镇。此镇位于浙江北部,毗邻江苏,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游览此古镇,能体验到浓郁的古代文化和古老的建筑艺术。
走进南浔古镇,你会看到古迹众多,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独具江南风情的明清古建筑群。真可谓石桥粉墙乌瓦,小桥流水人家;中西合璧佳景,绮丽风光俱佳。
步入了小莲庄。便见园内绿枝繁茂,各类建筑别树一帜,内外两园风貌各异。外园是一占地十余亩的荷花池,因其形似挂瓢,人们称之为“挂瓢池”;漫步池畔,风荷袅袅,顿感觉心静气爽。沿池碑刻长廊曲径蜿蜒,留有不少名人佳作。池畔掩映的西洋建筑“东升阁”,则给人一种异国风情之味。那“净香诗窟”构思独特,厅内房顶一呈升状,一现斗状, 故称“升斗厅”。随后又来到扇亭、退修小榭、掩醉轩、养性德斋等景点,但见这些古建筑不但设计独特,且还各有出典。
最具特色的'景点要数“嘉业藏书楼”了,此楼缘于末代皇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而得名, 整个建筑呈中西合壁风格。进入正门,只见左边是一荷叶形的莲池,沿池环绕着由太湖石堆垒而成形似12生肖的假山。最引人逗趣的是那3米多高的“啸石”,上前凑近石上小孔,使劲一吹,便如虎啸般声振全园,游人纷纷上前,欲欲而试。藏书楼为回廊式的两层楼房,中间的大天井如同一个大球场,四边由7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此楼创始人为刘镛之孙刘承干,历时费银30万两所造,藏书60万卷。刘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书200余种。这些藏书和雕版现在已捐给国家,成了国家文化宝库中珍贵藏品。
南浔古镇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仅宋、明、清三朝统计,有进士41名、京官56名、州县官57名。近、现代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80多名。
游南浔古镇,收获颇丰,很多游客感叹:到此一游,不虚此行。
篇8:桃花潭古镇游记散文
桃花潭古镇游记散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千百年传诵的古诗,让我心生名诗出地之游,寻访古镇桃花潭,寻找诗仙当年的踪迹。
桃花潭古镇即桃花潭景区,座落在青弋江桃花潭的水岸边(万村古镇),占地面积约10000亩,景区自开始规划建设,经过近几年桃花潭人的精心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李白诗文化,万村古镇研究,千年龙舟赛事(每年端午节举行赛事,据说自明朝至今没有中断)的古民宿旅游的集散地。旅游观光项目逐年增加,游客人次年年提升,己经是皖东南地区最理想的旅游度假首选地,以“寻千年古镇,探李白诗魂”为主题,吸引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游客。
桃花潭景区,以三大古建筑群为代表,温藏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向四面辐射。再加上现代人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历史文物的保护,巧夺天工的打造,景区呈现出“古镇古景再现,古街老铺售卖,民居民宿参观等独有的游览创意,让你耳目一新,一探究竟。
桃花潭景区,汪伦墓地是该景区的主要景点,并与李白乘船的渡口比邻。陵墓门前方树立着男女唐朝人形象的白玉石像和石马,把整个墓地衬托的庄严肃穆,使游客立即有身临其境之感。墓地四周古树芲柏林立,坐北朝南,风水极佳。墓碑上详细记载了汪伦的人生经历,与诗仙的友好交往,并记载了该墓葬随朝代更迭的破坏和保护,使人览后,如梦初醒,原来如此。览此墓“如做了一回唐朝人,与诗仙醉了一壶酒,于汪伦渡了一次河”。
回转墓地,来到桃花潭石壁上的观潭亭,扶栏眺望对岸,跳岸歌声渡口,人声鼎沸,水岸石铺榔声四起,村妇洗涤笑语,清潵的潭水,流过脸前,不知洗去多少年她们的忧伤,携带着他们美好的愿望流向远方……
再望古镇,明清古建筑群,尽收眼底,马头墙,黑色瓦面的徽派建筑,静静的彰显往日古镇辉煌。破旧缺角的墙体,记载千古日月风雨的摧残,参天的古树用年轮数着岁月,用不屈不挠的生命,成为古镇的有生命的证明。
踏岸歌声渡口,人来人往,上下渡船的人络易不绝,船老大的号子声,回荡在青弋江两岸,“哎,过河了,快上了,一路走好了,下次再来了”宏亮的号音,穿过了清弋江河岸的古镇,渡船上的人,望着东流的桃花潭水,情不自禁地都“踏岸歌声”了。
在号声的陶醉下,亭子迎来了一位老人,听口音是本地人,我便笑着问:“请问您是本地人吗?”“是。”老人家笑着望着我:“你是外地的?”我点了点头。我接着说:“这里风景真好,老人家能说一说桃花潭的故事吗?”他仔细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坐下,然后娓娓道来:“不瞒你说,我姓翟,桃花潭镇在唐朝叫万村镇,对面是翟家,是陈友谅的后代。传说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后,分支家人来到这里后,改陈姓为翟姓生存繁育下来,所以这里翟姓人很多,解放后又为桃东公社,建设陈村水电站时,改陈村镇,现今为开发桃花潭两岸旅游更名为‘桃花潭镇’。先生,请随江水往下看,从这里往下游十里是章渡镇,那时从桃花潭,到桃花渡口(下一渡口名),有十里桃花,而汪伦是万村的首富,与李白在京师科考相识,结为好友。在李白落魄之际,汪伦诚挚相邀下来到万村,看到了十里桃花的.美景,走过万家酒店的闹市,在与汪伦相处的日子里,对酒当歌,好不尽兴,就在离别之际,踏上渡船乘舟欲行,望着桃花潭清潵不见底的水,回望汪伦岸边招手别离的情,出口成章,成为千年绝句,我们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朗诵。先生,千百年来,我们这里的人,都以这首诗为荣耀,传说着汪伦与诗仙的故事,这古镇的花花草草都记着他们,先生,我往潭的上游走了,对面还有翟家大祠,你去看看吧。”我被老人的简单陈述感动,送别了老人,踏上了渡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欣赏了“踏岸歌声”字匾,寻着古人的足迹,数着脚下被岁月磨得发光的石路,笑问着古铺小二,或别开洞天,或惊叹不已,或谈古问今,怀着最大的期待,到达了翟家大祠。
翟家大祠(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气势雄伟,集徽派建筑的所有工艺,雕梁画栋,殿深堂大。祠堂存有翟氏宗谱,立存祖宗牌位,祠堂的左右两壁,张贴家法家规和祖训,正堂照壁悬挂祖宗画像,让人肃然起敬。整个祠堂宣誓着翟姓家族兴旺发达、衰落的历史,也是皖东南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祠堂,游览后叹为观止,不往此行。
桃花潭古镇上的文昌阁与翟家大祠交相呼应,据说在两地之间建有八座牌坊群,见证翟氏后人的丰功伟绩。可惜这些宏伟的建筑,只有随着人们的传说,去追忆,去想象,去惋惜了。
桃花潭镇,还有许多古迹(如双荷塘等)都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但存留下来的古建筑,都说明了桃花潭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和坚强的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执着和保护,就没有今天的汪伦墓,翟家大祠、文昌阁;如果没有他们的传承,就没有今天桃花潭镇的人文和许多民间传说,他们是桃花潭现有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功臣,同时也是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我相信桃花潭人,正以暂新的姿态,保护好文物,开发好文物,经营好文物。以古色古香的古镇,古诗古墓的诗文,古渡古岸江水,古祠古训的民俗形象,成为广大游客梦寐以求的家园。
登上文昌阁楼台,桃花潭镇全景尽收眼底,奔腾的清弋江水,带着桃花潭的情谊,穿梭在江南大地,传说着古镇的人文,展示着古镇的新容……
篇9:微山湖南阳古镇游记散文
微山湖南阳古镇游记散文
10月2日,我和同事W参加了济南丛林户外群组织的微山湖南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们乘坐大巴早上七点多钟离开济南,为防止被堵在高速路上,先走了一段国道,然后才上了西去的高速公路。因为走了弯路,十一点多才抵达了济宁。其实,济南到济宁附近的微山湖并不算太远,因为司机不甚熟悉道路,我们到济宁下了高速公路后又沿着微山湖西岸的省道绕了个大弯儿,一路走走停停的,及至到达鱼台县城附近的东渡口码头时,已经十二点半了。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个晚集。
码头上没有大船,只停靠了一些较小的机动客船。眼前的微山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辽阔,而是被一些小岛切割的支离破碎。一条不太宽的湖叉像黄河似的浑浊不堪。我们上了船,前舱里能坐十几个人,后甲板上还能容纳六七个人,大家都安顿好,船就开了。
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部,是中国第五,山东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阳镇就坐落在微山湖中的南阳岛上,由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200——500米的主岛和附近80多个小岛组成。从远处望去,主岛犹如一把巨大的琵琶卧在微山湖上。早期的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各自独立,到清代同治年间,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才最终连成一片。因为微山湖在南四湖中面积最大,所以南四湖又统称为微山湖。
小船“突突”地叫着,沿湖叉往南阳岛开去。两岸的小岛上生满了树,树种多为杨树和柳树为主,虽然时已秋天,但岛上的树木仍然郁郁葱葱的,掩映着房舍。靠岸的许多树根处被湖水淘空了,树根大半裸露着,有的树干就歪斜着;有一些已经被水冲倒了的树,可能影响航运,被砍伐了,留下若干的树墩子浸泡在水里。靠岸边的水里还有一些荷叶,没精打采的,却也所剩无几了。一些高高的没了荷叶的荷干,树杈杈地立着,既不怎么雅观,也令人纳罕。荷花早已开败了,莲蓬也大多被采摘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当然这个季节,也不是来赏荷花的`时候。大片的芦苇荡也没出现,只在岸边见有少量的芦苇丛,苇叶还青着,芦花已经扬起来了。
半个小时后,我们乘坐的小船才进入了大湖。只见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片茫茫。湖水清澈了很多,闪着粼粼的波光。湖风猎猎,透着微微的一点鱼腥气味。可惜湖上渔帆点点,鸥鸟翔集,渔家女划着小船深入荷丛里采摘莲蓬的美丽景象却并没有出现。湖上平静的出奇,这也是有点出乎意外的。忽然发现我们乘坐的小船的南方有一艘小舢板在水上飘着,依稀可见一个人在用力划着浆,小船显得是那么地渺小,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片树叶似的。载我们的几艘机动船在湖上你追我赶,像是比赛似的。远远地看见前方有个岛屿,岛上绿树葱茏,看不到高大的房屋,却有两个通讯铁塔高高地矗立着。我知道南阳岛到了。
我们登岛上岸。码头上迎面就是一家饭馆,叫映月楼饭店。饭馆生意很好,不仅两层楼座无虚席,而且连院子里的遮阳棚子下也坐了五六桌食客。我们的队伍集合齐了,领队便带着大家拐了个弯儿沿着一条古老的胡同往北而去。古街不宽,也就两三米的样子,两边多是一些两层高的古建筑,青砖黑瓦白墙,带有明显的南方水乡城镇色彩。店铺前的招牌、幌子五花八门,遮迷了人的眼。青青的石板路,光亮亮的,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长长的门板房,门头低矮,油漆斑驳,又多了几分古老;幽幽的小街巷,七拐八折,却条条通往古运河。店铺有酒楼、茶庄、小吃、百货,湖上土特产等,一家连着一家,挤挤挨挨的,看起来生意都不错。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仿佛沿着时光隧道回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繁华古镇。街道上有人家店铺门前摆着成行成列的荷叶晾晒,荷叶都被修剪过了,像叠瓦片似的一般整齐。我忽然明白了在船上看到的那些高高的无头荷干是怎么一回事了。我问一位在街边坐着看光景的老大娘。她告诉我,这些荷叶是为了卖钱的,有人专门收。我又问,收了做什么用呢?老人说,用处多了,主要是做药材吧。
也有做草编生意的。有一位妇女在店铺门口坐着个蒲垫,用蒲草当街编制蒲扇。头顶上悬挂着几个编好的成品蒲扇和草帽,随风摇曳着。我问大嫂,这草编怎么卖。她回答说,每把十元。一个小女孩相中了草帽,让她母亲买一个。小女孩头戴草帽,笑嘻嘻的。她母亲说,哎呀,丑死了,快摘下来吧。小女孩执拗地戴着,一蹦一跳地往前走了。
我们沿着小街往北走了500多米,然后转向东街,不远处即到了古运河边上。站在古运河岸畔,我就纳闷,微山湖偌大的水面,南来北往的船舶为什么不走,却非要在这岛上费财费力挖一条运河呢?一位坐在运河边树阴下的老人给了我答案。原来,南阳本为陆地,为古泗河冲积而成。元朝时,黄河夺泗河入南阳湖,沿运河两岸修建的南阳镇遭到水围,成为了孤岛。南阳建运河闸后,南阳镇完全变成了水上城镇,所辖30多个村庄星散在空旷的15万亩湖面上。明代漕运新渠竣工后,南阳镇成了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船都在这里停留,使得古镇更加繁荣。南阳古镇也成为了运河上的四大名镇(夏镇、扬州、镇江、南阳)之一。“镇在湖内,河在岛上”这一独特的景观,从此闻名遐迩。
沿运河两岸,古宅、古巷,青砖黑瓦,错落有致;小桥、流水、人家,宁静安逸。如果不是因为看不见一辆汽车,我还真的以为自己到了哪座江南水乡名镇呢。
我们沿运河西岸继续往南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桥中间侧面写了三个字:状元桥。到了桥跟前,只见桥面中间铺了石板,两边是台阶,中间桥面已经磨得闪闪发亮了,几个小孩子正在兴高采烈地打滑梯,玩的不亦乐乎。这附近还有状元楼、状元胡同等一些与状元有关的遗迹。说起状元,当地老人都会告诉你一个古老的故事。
传说康熙、乾隆皇帝每次沿大运河下江南经过微山湖南阳镇时,都要登岸住几日。有一次,乾隆帝正好船停马家门口,因询问当地风土人情,竟无人能答,龙颜不悦。有人把十七岁的秀才马西华找来陪同皇上。马西华虽然不大,却博览群书,熟谙当地人文掌故,他向皇帝介绍了长虹卧波、凫山倩影等名胜古迹;讲镇上人家临河而居、面湖而住的地理环境;讲家家柳遮蒲掩,荷苇屏窗,户户门前院后,碧波荡漾的情趣。乾隆不断颔首称奇。看着身边的少年马西华,乾隆说道:“此处人杰地灵,马西华不愧为状元之才。”可惜马西华年少不更事,竟忘记当面叩谢圣恩。过后,皇帝就把此事忘却了。马西华才高气傲,只想凭真才实学,不图虚名,故对皇上钦点状元没有当面谢恩。到了十八岁这年,京城科考,马西华很自信地赶到考场。凭他的才学,考个头名应该不成问题。当时朝廷的主考是两朝元老隆科多,隆科多被江西一姓马的考生以百只金元宝所贿赂,把马西华的考卷与江西姓马的考生更换了名字,马西华便落榜返乡,不久离开南阳镇,从此不知去向。马西华虽有状元之才,但没有成为真正的状元。镇上为了纪念他,把他居住过的胡同命名为“状元胡同”。
到了皇帝下榻处,只见一处古老的门楼,顶上生满了青草,虽有点破败,却依稀可见昔日的气派。门边墙上有块介绍这个大院故事的牌匾。眼前的大院,当年康、乾二帝南巡路经南阳镇时均在此处驻跸。古宅为三间正堂,廊柱飞檐,青砖黑瓦,屋舍两明一暗,左为一大室,右一暗室,有一门。内有“龙床”、圈椅。西墙有四屏风,分别为春夏秋冬四景色。东墙挂一柱画,两边对联云:孝友施于家有政,诗书尚论古诗人。古宅距今已300多年,历经风雨和战火的蹂躏,早已颓废不堪,后经多次维修保持至今,成为南阳岛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古宅主人姓马,是南阳岛上的大户,清朝时曾经有一年出过文武两个举人,遂树立双旗杆以示荣耀。因旗杆座以两巨石扣合夹立,使其不沾地,故称“不沾地旗杆”。
据传,有一年,康熙到南阳镇,驻跸“旗杆马家”。马家有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被招见驾。皇帝随意问道:“京城到济宁,一路上山多、水多、人多,不知济宁州何多?”少年随声而答:“一山一水一圣人。”康熙面露微笑,看到一家茅屋上趴着只花猫,风吹猫身却一动不动;可巧河边一狐,正趴在水边饮水,狐狸的胡须都沾满了水。于是,康熙随口吟道:“猫趴茅屋,风吹毛动猫不动。”少年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幕,立即对答:“狐喝湖水,浪打胡湿狐不湿。”皇帝大惊,想不到这依河傍湖的小镇竟有如此神童!一时传为佳话。
康熙还赐予房东家一个“滚龙绣锦毯”,覆盖在其迈过的门槛上。大小官员凡经过此地,只要见到滚龙锦门槛,就知道皇帝在此住过,须行大礼: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离开皇帝下榻处,我们折返回康熙御宴房。御宴房比较低矮,有点破败,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明清时期,南阳镇经济繁荣,饮食业十分兴旺。当时镇上有大小饭庄10余家,经营鲁、川、湘、粤、闽等南北菜系、风味小吃及独特的湖味名馔,最为有名的是福满楼、宏福楼和夜门楼。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曾在福满楼吃了一顿“满汉全席”,让满、汉族官员同桌用膳。康熙吃得津津有味,对湖区特色的菜肴赞不绝口。尤其看到满、汉人和谐相处、国泰民安,欣然挥毫题写了“和合居饭庄”。从此福满楼改成“和合居饭庄”,也叫康熙御宴房。
我们沿着运河边光顾着参观古迹了,竟然忘记了吃饭。我看看手表,已经下午一点半了。领队带领大队人马又回到映月楼聚餐去了。我和W自己带了饭,问好了集合时间,便在街上一家叫着顺兴汤菜馆的小吃店进餐。我和W打算点个活鱼,也尝尝微山湖的湖鲜。店主是个中年男子,带着我们看了活鱼池,并亲自捞出一条黑鱼,说,这条五十块。我们俩一商量:就要它了。黑鱼似乎有点不高兴,一甩尾巴,溅了我一身的水。我担心店主不给我们活鱼吃,亲眼看着他把鱼杀了,才放心地坐到了客厅的座椅上。我们摆上自己带的饭菜,一会儿,一小钵子清炖鱼就端上来了。我尝一口汤,味道很鲜美。有了好菜,当然得弄点酒。见吧台上摆有银麦啤酒,很便宜,才三元一瓶,我们要了两瓶。边吃鱼,边喝啤酒,颇为开心。
吃完了饭,离开了小店,我们溜达着回到映月楼集合点。四点钟,我们登船离开了南阳岛。原本计划看湖上落日,但时间显然早了点,有点惋惜。却见太阳光洒在浩淼的湖面上,还一闪一闪的,像一条金光大道似的往我们眼前铺过来,颇为壮观。心理也平衡了。
我们上了大巴,回到济南时,已经夜里八点了。
★ 古北水镇初二作文
★ 四川中文导游词
【武功古镇游记散文(锦集9篇)】相关文章: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2024-01-18
戏里的青衣,看不穿的灵魂散文2023-01-25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2023-10-16
呼伦贝尔游记小学生作文600字2024-04-09
母爱无量作文2023-09-23
水墨乌镇游记散文2023-10-30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庄水韵》教案2023-04-24
个人旅游计划范文2023-02-17
描写古镇的游记文章:游赊店古镇2022-09-27
淳化诗歌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