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自相矛盾(共10篇)由网友“芹娴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寓言自相矛盾,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古代寓言自相矛盾
惧老休妻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这位女子不但容貌十分美丽,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柔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羡慕的。陶邱也感到心满意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一年后,他们养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充满了乐趣。一天,妻子对丈夫说:
“自从嫁到你家,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想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
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该去见见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车马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渤海郡。到了墨台氏妻子家里,娘家人见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都非常高兴,杀鸡宰羊招待。岳母丁氏已是70多岁的老妇人,自然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满脸皱纹交错,说话也不灵巧了。岳母上前见过女婿便回房休息去了。
几天后,陶邱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一回到家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十分诧异,便问丈夫:
“不知我有什么过错,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说:
“前几天到你家去,见了你母亲真叫我伤心,她年龄老了,满脸老气横秋,德行礼节都不讲了,已不能与过去相比。我担心你老了以后也会变成这副模样,倒不如现在就把你休了。再也没有别的原因了。”
妻子听了,哭笑不得。后来,亲戚和邻居知道了这件事,都骂陶邱愚蠢至极。
这位丈夫实在是庸人自扰,为担心遥远的将来而放弃现实中的美好,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养花人的梦
在一个院子里,种了几百棵月季花,养花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每个月都看见花。月季的种类很多,是各地的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偏爱,设法托人带来送给他的。开花的时候,那同一形状的不同颜色的花,使他的院子呈现了一种单调的热闹。他为了使这些花保养得好,费了很多心血,每天给这些花浇水,松土,上肥,修剪枝叶。
一天晚上,他忽然做了一个梦:当他正在修剪月季花的老枝的时候,看见许多花走进了院子,好像全世界的花都来了,所有的花都愁眉不展地看着他。他惊讶地站起来,环视着所有的花。
最先说话的是牡丹,它说:“以我的自尊,决不愿成为你的院子的不速之客,但是今天,众姐妹们邀我同来,我就来了。”
接着说话的是睡莲,它说:“我在林边的水池里醒来的时候,听见众姐妹叫嚷着穿过森林,我也跟着来了。”
牵牛弯着纤弱的身子,张着嘴说:“难道我们长得不美吗?”
石榴激动得红着脸说:“冷淡里面就含有轻蔑。”
白兰说:“要能体会性格的美。”
仙人掌说:“只爱温顺的人,本身是软弱的;而我们却具有倔强的灵魂。”
迎春说:“我带来了信念。”
兰花说:“我看重友谊。”
所有的花都说了自己的话,最后一致地说:“能被理解就是幸福。”
这时候,月季说话了:“我们实在寂寞,要是能和众姊妹们在一起,我们也会更快乐。”
众姊妹们说:“得到专宠的有福了,我们被遗忘已经很久,在幸运者的背后,有着数不尽的.怨言呢。”说完了话之后,所有的花忽然不见了。
他醒来的时候,心里很闷,一个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他想:“花本身是有意志的,而开放正是它们的权利。我已由于偏爱而激起了所有的花的不满。我自己也越来越觉得世界太狭窄了。没有比较,就会使许多概念都模糊起来。有了短的,才能看见长的;有了小的,才能看见大的;有了不好看的,才能看见好看的……从今天起,我的院子应该成为众芳之国。让我们生活得更聪明,让所有的花都在她们自己的季节里开放吧。”
篇2:寓言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寓言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成语】: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举例造句】: 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近义词】: 格格不入、杆格不入
【反义词】: 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灯谜】: 类;开封;尺短寸长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
【英文】: paradox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楚国人立刻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只好落荒而逃。
篇3:寓言自相矛盾教案
寓言自相矛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掌握重点词语在意思。
3.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样方式的朗读,熟读课文。
2、通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自相矛盾》让学生明白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笑话的道理。
2、《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成语,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相信你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其中有些来自于神话故事,有些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有些来自于寓言故事。你能根据下列图片猜出分别是什么成语吗?
2、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吗?
3、板书课题,认识“矛”和“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明确学习目标,回顾学法。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回顾学法,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文言文寓言效果会好一些呢? 1、读。读正确,读流利; ○2、译。结合注释,读懂文本意 思; ○3、悟。明白文中道理; ○4、背。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
(三)、指导朗读课文
1、全体学生自由读文(读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标出重读之处。
3、课件出示朗读提示,指名读课文
4、范读课文,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5、齐读课文,小结朗读情况。
(四)、再读课文,尝试翻译文言文。
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翻译文言文。
2、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翻译文言文
3、逐句翻译文言文(课件逐句出示文言文)
4、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5、课件出示译文,学生齐读。
(五)、自主探究,悟出文中道理。
1、楚人是怎样夸矛和盾的?请用书中的话说一说。楚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的话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2、听了楚人的一番夸耀,旁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3、听了旁人的质问,那个楚人有什么反应呢?
4、面对旁人的质问,他为什么答不上话来呢?如果真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结果会怎样?1、戳不穿——说明 盾坚固矛不锋利 ○2、戳得穿——说明 矛锋利盾不坚固 ○(楚人言过其实,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这也是他的可笑之处。)
5、请说说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
6、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三、诵读背诵,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自相矛盾的情 况吗?举个例子说说。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3)、昨夜,校园里漆黑一片,只有李老师办公室灯火通明。 (4)、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5)、我的家庭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2、请用“自相矛盾”造句。
3、作者介绍:《韩非子》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与家人分享。
2、课外阅读二至三个文言版寓言成语故事。
篇4:自相矛盾的寓言
[1]鬻(yù):卖。
[2]誉:赞美。
[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4]或曰:有的人说。
[5]莫:没有不。
[6]应:回答。
[7]或:有人。
[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篇5:自相矛盾的寓言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提示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
篇6:自相矛盾的寓言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篇7:自相矛盾的寓言
自相矛盾的寓言
原文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1]鬻(yù):卖。
[2]誉:赞美。
[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4]或曰:有的人说。
[5]莫:没有不。
[6]应:回答。
[7]或:有人。
[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寓意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前后抵触,不一致。
提示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
启示
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篇8:古代经典寓言
隋文帝开皇年间,隋军打算大举伐陈。当时隋国的将领贺若弼,擅长谋略,便布下了几个阵势,计划先从广陵引兵渡长江。
贺若弼首先安排人把军中的老马卖掉,再用这笔钱买入大量船只,密藏起来。接着,又购买五六十艘破船,停泊在河边,让陈朝的人误以为隋国并没有充裕的船备。
贺若弼又下了一道命令,要看守江边的营队换防时,先聚集于广陵,并且还要遍地插满旗帜、大设营幕。陈朝的人看到了,误以为隋军即将大举入侵,于是立刻准备了大队人马前往御敌。后来陈朝密探自隋营归来,说明了这阵势只是隋军驻江边的军队换防,并非出兵。陈朝将领听了,便卸下了心防。几次之后,陈朝对隋国营队轮换戍防时,大军阵势的变动已经习以为常,也就不再特别设军防备。
除此之外,贺若弼又安排士兵们,经常沿着江边打猎,故意制造人马喧腾的假象,让陈军以为隋军不是在练兵,让他们疏于警戒。
等到时机成熟了,贺若弼真正统领隋国大军渡江时,陈军营队的士兵们依然毫无警觉,饮酒取乐。就这样,隋军无须耗费一兵一卒,便轻松地一举过江,直逼陈营。
有一句话说 “人是惯性的动物 ”。惯性,就好比地球每天自转,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却一点都察觉不出来。个人在生活上的惯性,如果因习以为常而浑然不觉,便犹如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或者是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了。
贺若弼善于掌握人性的弱点,因此略施小计,使敌军渐渐失去了警备,便能轻松地达到目的。而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告诫我们,居安仍须思危,才能永保国家、人民的安乐。
篇9:古代经典寓言
楚国有个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他用珍贵的木兰木给宝珠做了一个非常精致的盒子,又用珍贵的桂椒一类的香料把盒子薰得芳香扑鼻,并且,还在盒子上面缀系上许多珠玉,用玫瑰色和翠绿色的宝石装饰起来。
有个郑国人看见这个盒子非常漂亮,就把盒子买下来,而把珠宝还给了楚国人。
寓意:一个素养不高、缺乏鉴别能力的人,往往会丢掉真正宝贵的东西,而把那些价值并不高的东西当成宝贝。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篇10:古代经典寓言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寓意:只要把道理说透彻,就能够帮助人解除顾虑和忧愁。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趾踏,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列 子《列子·天瑞》
后人从中概括出”杞人忧天"一句成语,用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 古代短篇寓言故事
【古代寓言自相矛盾(共10篇)】相关文章:
《人生寓言》教学评点2022-04-30
《寓言》教案2023-06-14
《寓言》的教案2023-12-01
介绍寓言故事的成语2023-04-09
古代贺表范文2023-04-23
《矛与盾》原文及翻译2022-04-29
《矛和盾的》的教学反思2022-08-21
什么是寓言2022-07-22
什么是寓言2022-07-2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寓言四则教学设计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