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

时间:2024-03-29 07:28:3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集锦6篇)由网友“颜如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

篇1:《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项为之强 (2)徐喷以烟

(3)兴正浓 (4)鞭数十

1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丛草为林(把)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0、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3分)

篇2:《童趣》阅读练习及答案

《童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童趣》,回答1~5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项为之强 ②须喷以烟

③鹤唳云端 ④鞭数十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

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我的概括: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②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参考答案:

1.①通“僵”,僵硬;②慢慢;③鸟鸣;④用鞭子打。

2. ①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②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3. 因为它破坏了作者正浓的兴趣,打断了作者丰富的想像。

4. 物外之趣:①鹤唳云端 ②游山林丘壑 ③鞭庞然大物;源于生活中:①夏蚊成雷 ②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癞虾蟆捕虫。

5. ①以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去感受观察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见出不平凡的情趣(合理即可);

②(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篇3:《童趣》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童趣》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童趣》节选自《 》 ,作者是清代的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①见藐小之物( ) ②项为之强( )

③徐喷以烟( ) ④盖一癞虾蟆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小时候为什么经常会有“物外之趣”?(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2分)

小题2:①的` ②通“僵”僵硬 ③用 ④原来是 (4分)

小题3:①(它)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就都被它吞下去了。(2分)

② (我)捉住虾蟆,鞭打它几十下,驱赶它到别的院子了。(2分)

小题4:富有生活情趣,充满想象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3分)

篇4:童趣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童趣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果如鹤唳云端(3)盖一癞蛤蟆也(4)方出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心之所向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而置之其坐

D.何不试之以足以丛草为林

【小题3】.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只限一处。(1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5】.《幼时记趣》记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读了本文后,你能说说作者是怎么获得这些乐趣的吗?你的童年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趣事,请你列举一件和我们分享分享吧。(5分)

答案

【小题1】(4分,每小题一分)(1)白色 (2)高亢的鸣叫(3)原来是(4)正

【小题1】C (3分)

【小题1】故/时有物外之趣 (1分)

【小题1】(1)抬起头观赏这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3分)

(2)(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3分)

【小题1】(1)幼稚的'童心,细心的观察,奇特的想象。(3分) (2)略(2分)

篇5:《童趣》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童趣》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夏 蚊 成 雷 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 心 之 所 向 则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鹤 也 昂 首 观 之 项 为 之 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

②徐喷以烟______________

③方出神______________

④鞭数十______________

3.请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文中的成语。

示例:庞然大物:体积非常大的`东西。

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写出文中体现“物外之趣”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①通“僵”,僵硬的意思。②慢慢地 ③正 ④鞭打,抽打

3.①形容视力极好,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②形容愉快而又满足。(成语解释大意对即可)

4.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凹陷部分当成沟壑(大意对即可)

5.答案示例: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丘壑”;鞭打、驱赶虾蟆(答对2个即可)

篇6: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

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甲]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蹲其身,使与台齐

C.鞭数十,驱之别院 D.春往冬反

2.下列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放老马而随之 乃掘之

B.徐喷以烟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驱之别院 心之所向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4.简答题:(5分)

(1)请写出出自两文的成语。(2分)

(2)(甲)文 ,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变得趣味盎然,(乙)文,迷路的管仲在老马的引导下成功解困,涉及的都是学习与生活话题。读完两文,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4分)各1分。 A 因此 B 自己 C 鞭,名词活用作动词 ,鞭打 D 反通返 返回

2.(2分)A

3. 4分)各2分,酌情给分。

(1)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群鹤在空中飞舞。

(2)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冬天在山的南面筑窝,夏天在山的北面筑窝)

4.简答题:(4分)

(1)2分(写出一个给1分)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老马识途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学习与生活的话题,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童趣》说课稿

《童趣》的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四季童趣教案优秀

《童趣》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童趣》教案

童趣 教案

七年级语文《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案

三年级下册《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的优质教案设计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童趣》文言文阅读练习(集锦6篇)】相关文章:

《幼时记趣》教案32023-10-03

初中语文童趣教案优秀2023-05-24

童趣的优秀教学设计2024-04-12

《童趣》 12023-03-22

初中生作文:幼时记趣2023-02-22

七年级下册语文《幼时记趣》教案2022-05-07

初中语文童趣说课稿2022-08-31

《童趣》说课稿2022-10-31

安慰教学设计2022-11-06

童趣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