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集锦4篇)由网友“drs198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及艺术
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及艺术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对边塞神奇特异的异域风光的欣赏,对戍边将士慷慨报国的爱国豪情的感动,对将士们艰苦寂寞的戍边生活的理解与同情等,融合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中,是具有盛唐特有气象的边塞诗创作。
边塞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如《东山》、《君子于役》、《采薇》等等都表达了戍边将士及其亲人间的思念之情,透露出边塞军旅的生活情态。到了唐代,国力强盛,时代精神激昂向上,激励着文人士子投身边疆,建功立业。从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边塞征战生活,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
王昌龄早年在故乡躬耕读书。开元十二年,即诗人二十七岁以及其后数年间,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州、临洮、玉门关一带,他的边塞诗都是这时期创作的成果。王昌龄的边塞诗存世的20余首,因其突出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成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一、展现边塞生活,寄予丰富情感
(一)抒发慷慨戍边、建功立业的卫国豪情
戍边卫国的豪情壮志是唐代边塞诗的共同主题,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歌颂边塞将士英勇杀敌的豪迈气概,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在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表现出来的卫国豪情悲壮豪迈,大气混成。体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情感,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在《从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从战争的频繁、艰苦和漫长,反衬戍边将士坚于金石的报国壮志,以雄健的笔势,赞颂将士们百战沙场、不畏艰难、出生入死、夺取胜利的坚强意志,歌颂了广大将士为国献身的爱国热情。
这种激越昂扬的气量还体现在苍茫雄浑的意境,以及饱含悲壮情怀的意象中。如山、关、陇、沙漠等地理意象,雪、风、云、秋等天气意象,旗、刀、剑、鼓、笛等特定的人文意象,都对边塞特有的豪情起到渲染作用。无不涵盖了大漠特有的情景意象,为诗歌奠定了慷慨豪迈、苍凉壮阔的基调,苍凉中弥漫着壮阔的情思氛围,又与英雄气概相结合,壮烈情怀与胜慨英风合并而出。
(二)揭示军中黑暗和战争的残酷
王昌龄对边塞生活的体验能从一个文人士子的视角,对边塞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冷静的思考,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对边塞情况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映。其边塞诗的内容重点在揭露战争的残酷与军中的黑暗的方面,诗风峻洁古朴而有气骨。如《塞下曲》其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其三:“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等诗句中,都极其清晰地呈现出了战争带给将士和百姓的苦难,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战后万物凋败、毫无生机、白骨累累的气量画面,在《塞下曲》其三中“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一句又揭露玄宗宫中马厩马匹无数,奢靡无节,而边疆将士却因军资战马匮乏而导致战争失败的现实,极具讽刺意味,帝王的奢靡与前线将士的步履维艰形成强烈的对比。王昌龄在对边塞生活的切实体验过程中,还将他真切地看到边塞中将边将士之间,是非颠倒、赏罚不公等现象,体现在他的诗作中。如《塞上曲》中“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三)表现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
在边塞诗的主题当中,另一种受人关注的主题就是征人思妇离别相思之苦。连年的战争造成了将士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数载,亲人之间的离别之痛思念之苦是最主要的生活情思。这种主题的边塞诗风格上更多的是深长悠远,如《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以及《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些诗句都写出了深长的边愁,用“换新声”勾连,又被琵琶撩乱,托之以高天秋月照长城的苍凉景色,苍凉中又弥漫了壮阔。写景,又寓情于景,且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使抒情句格外峻拔有力,且写征人思妻却通过思妇思夫来表现,征人与思妇的情感完全交融,情与景也完全交融,极为婉曲深挚而又不失悲壮,构成了一曲催人泪下的相思悲歌。
这与其后来的闺怨诗不同不是只有闺怨的凄婉哀转,而是不失边塞诗本身的悲壮深沉。王昌龄在极少表达相思之苦主题的诗歌中,将思妇的哀婉与边塞的苍茫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是诗歌的意象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富,思想更加饱满。
二、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一)恢弘肃杀的场景描写
在王昌龄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中,常常有意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景致。诗人多选取最能体现思想表达感情、传递心意的景色、事物,进行细致周到的描绘,并层层深入,反复渲染,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表现。对迥别于中原的边塞异域风光的形象描写,不论是奇异瑰丽还是萧条凄凉,都让人从中领略到迥异于内地的景象色彩。在诗人笔下的边塞风光大都美丽壮阔、生机勃勃,形成一幅幅苍茫雄奇的边地山水幽卷。
如《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落,黯黯见临洮”。这些诗歌所展现的开阔雄浑、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博大辽阔、声势恢弘的意境见长。用极具塞外特色的景与情来烘托渲染边塞诗歌的苍茫氛围。着力刻划了部队旌旗 蔽日、路上尘土飞扬,显得暗淡无光的战场肃杀景象,营造出的一种紧张、沉重的杀伐之感迎面扑来。
(二)景与情相结合,意境浑融
王昌龄经历边塞生活,看到了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边塞诗中,组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自然景物的画卷。这些意象的上面附着了边塞将士的情与意,即自然的物与将士的情两相交触,诗人还借助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他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貌似再现边塞风光的纯客观写景,实则即景即情,境与意会。全诗四句虽然都是以白描手法作直陈所见式的写景,并没有写出诗人的形象,但吟诵这些犹如画外音般的诗句,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诗人展转塞外的仆仆身影和怠倦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虽无一语专门道出,但细品某些附着有感情色彩诗句,仍使人顿感一种边疆塞外的沉闷的气氛,情不自禁地产生万千感慨,并感受到诗人对边塞戍卒的同情和悲悯之心。
(三)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强,意蕴悠长
王昌龄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绝句的起句往往是骤响易彻,以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等等,都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又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就是十分精炼、高度概括的诗句。短短一句就把边地的荒凉,战场条件的恶劣,征战时间的漫长,战争的残酷与惨烈等等完完全全地表现出来。
王昌龄以一个盛唐文人士子固有报国雄心,以一种悲悯同情的心境,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种种的细致社活动地描绘,用肃杀苍茫的场景,浑融一体的情景,凝练隽永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塞外生活的真实情景。并且饱含了诗人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感悟,真实再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也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时代内容。
篇2: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唐代是一个诗歌艺术天才成批涌现的时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中外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唐代士人开阔的胸怀、恢弘的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而这些则直接影响着唐文学的风貌。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能将山水田园景象跃然纸上的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也出现了将边塞生活写得瑰丽奇伟的王昌龄、高适、岑参。尤其是王昌龄的边塞诗更是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达到了顶峰,赢得“七绝圣手”之盛誉。
现存的《王昌龄集》共收录诗181首,绝句占了将近一半,七绝占了五分之二。本文以《王昌龄诗注》为底本,共摘出21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歌。其中五言12首(《变行路难》、《塞下曲四首》、《塞上曲》、《从军行二首》、《代扶风主人答》、《箜篌引》、《从军行》、《胡笳曲》),七言9首(《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其中除《代扶风主人答》外其余诗歌均为乐府旧题,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感情是王昌龄边塞诗创作的一大特色。
总的说来,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隐藏于内容背后的则是诗人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有以下几大艺术特质:
一、意境开阔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为了充分地表现将士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王昌龄把战争的背景安置在青海湖至玉门关这条相距千里的战线,突出战线之长和地域之广,不仅强化了爱国主题,而且使得诗歌的意境异常开阔。又《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时空作背景,上溯秦汉,下迄盛唐,引出重大主题:谴责朝廷用将不当,斥责边将守备无能。“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借用李广的典故反映了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愿望。短短四句二十八字,总结了历史教训,提出了现实问题,意境开阔,气象雄浑。
二、高度的概括力
七言比五言虽只是两字之差,但在内容的丰富及感情的表达方面却难度更大。王昌龄以他卓越的概括能力,于区区四句之中,读者能由其所写推见其未写,由其部分可以推见其全体。
《从军行七首・其五》,写洮河大捷,诗人没有绘声绘色地描写双方激战的过程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只抓住“生擒吐谷浑”这一幕,便完成了对洮河大捷的精炼概括。读者从“生擒吐谷浑”的战果,便可想象出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胜利后欢呼雀跃的情景。同样,《出塞二首・其二》,诗人只通过“鼓声犹振”、“刀血未干”两个细节,便告诉了我们致胜之速、将士们的武勇超人。
三、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①典型意象的选取与独特边塞环境的刻画使得王昌龄的每首诗俨然成为一幅独特的风景画,而画面的深层寄托的则是诗人深厚炙热的情感。这在他著名边塞组诗《从军行七首》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组诗“可以说所写的绝非哪一场具体的征战,诗人从古往今来的边陲战事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再由艺术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它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原因”。②在这组诗中王昌龄刻意选取了最能代表边塞风情的事物,如烽火城、百尺楼、琵琶、关山、青海、孤城、玉门关、楼兰、大漠、胡瓶等,使人读后便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广袤苍茫的边塞场景。在这场景之后有反映边人思亲还乡的(其一、其二);有表达对将士们深切同情的(其三);有渴望战争胜利、昂扬斗志的(其四、其五、其六);还有单纯描写塞外战场景色的(其七)。另外,他还善于摄取富有边塞生活特色的场景,具体刻画出征将士的.内心痛苦,传达人们共有的厌战情绪。如《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谓将征战之苦写到了极点。驻守边塞的将士们,为了御敌保境,虽已身经“百战”,连金盔铁甲都被漫天的黄沙所穿透,可还是没能归回自己的家国。“终不还”,终不得还也。
刘勰说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人的感情通常是在物的触动下生发的。例如《从军行七首・其三》:“关城拾叶早筑黄,日东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秋塞外,抒情主人公眼前出现了一片荒凉凄惨的古战场景象:塞上关城,榆叶黄落,云沙日暮,尸骨纵横,联想到自古以来的战事,又想起葬身塞外的士兵,因而对不恤士兵的统治者充满怨恨,并提出悲愤的控诉。《塞下曲四首・其二》,在寒水、冷风、平沙、黯日、白骨、乱蓬组成的边塞生活图画中,就包含着诗人的复杂情绪和深沉感慨,既有对历史的咏叹也有对现实的批评,更有对征人的眷念和同情。这样的意境,充分发挥了意的统帅作用,做到了情景交融,情思缜密流畅。
四、丰富的表现手法
纵观王昌龄21首边塞诗,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他反映上述思想内容的一大载体。具体而言,他善于运用夸张、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充实诗歌意境,如《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孤城遥望玉门关”;运用第三人称角度将自身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客观地描写了边地风光及战士的生存状态,如《从军行七首・其一》;同时,大量典故的运用则为诗歌思想内容的揭示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于婉转隐晦间反映出诗人的态度。
王昌龄边塞诗中借用的典故不下十处,《从军行二首・其一》“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借用定远侯班超的典故。“定远笔”《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家贫,常为官拥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③后终以通西域之功封定远侯。“将军树”,《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部将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④以上两句意为虽弃文就武,投笔从戎,但仍未建立功勋;《代扶风主人答》“长铗谁能弹”用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而歌的典故,意在说明将士久客无以为家、有情无处可诉的内心;“将军降匈奴”中的将军指“李陵”,《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天汉二年(前)秋,武帝使李陵将步卒五千出居延以伐匈奴,单于以兵八万围之,陵力战数日,矢尽援绝,遂降匈奴。”⑤此句借汉事言当朝之事。《胡笳曲》有“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世说新语・雅量》:“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之数重。琨夕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
本诗借由此典故透漏的是渴望征战胜利,早日归还家乡的情感;《出塞二首・其一》 “龙城飞将”借用卫青、李广的典故,意在说明王昌龄对卓才将领的渴求。《汉书・卫青霍去病传》⑥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至龙城,斩首虏数百。《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塞下曲四首・其四》借用霍去病前后六次伐匈奴的英勇事迹代指立功边塞的将军。《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出自《汉书・匈奴传》,载称:“宣帝本始二年(前72),遣御史大夫田广明等五将军,分别自西河、张掖、云中、酒泉、五原同时出兵以伐匈奴。”⑦等等。典故的大量运用实则是为诗歌主题服务,王昌龄以怀古的“无意”来鞭挞当朝官员的行为,实为精妙。
王昌龄的创作题材多样,除了边塞诗外,还有以《长信秋词》、《西宫春怨》、《西宫秋怨》、《春宫曲》、《长信秋词五首》等为代表的表现宫中女子孤独内心、对女子深切同情的“宫怨诗”;以《闺怨》、《春怨》为代表的描写闺中女子爱情生活,反映其内心世界的“闺怨诗”;以《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为代表的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也是在七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送别诗”(32首);以《甘泉歌》、《杂兴》、《咏史》为代表的“讽刺诗”;以《宴春园》、《龙标野宴》、《殿前曲》二首等为代表的表现饮酒宴会的诗歌;以《听流人水调子》、《河上老人歌》、《题朱炼师山房》等为代表的抒发个人感慨的诗;另外还有《青楼曲二首》这类的“怀古诗”和描写民间妇女形象的诗歌,如《采莲曲二首》、《越女》、《浣纱女》等。题材的广泛正是王昌龄功力深厚的印证。
总的看来,王昌龄是盛唐有较长赴边从军经历并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他的21首边塞诗以其思想内蕴的深刻丰厚、复杂及艺术的卓绝,大大超越了之前的边塞诗,为盛唐边塞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极高的典范,称他是边塞诗派中的领袖人物亦属当之无愧。
注释
①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4257.
②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362.
③ (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全十二卷・列传第三十七[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④ (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全十二卷・列传第七[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⑤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列传第四十九[M].张大可,辑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⑥ (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列传第二十五[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⑦ (汉)班固.汉书・匈奴上・列传第六十四上[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参考文献
[1] 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司马迁.史记[M].张大可,辑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5] (汉)班固.汉书[M].(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 (宋)范晔.后汉书(全十二卷)[M].(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8] 李江华.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特色[J].社会与经济信息,(4).
[9] 张琨.试论唐代边塞诗[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10] 杨兰.浅论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1] 欧阳德威.王昌龄的边塞诗[J].武汉师院咸宁分院学报,1982(1).
篇3:王昌龄的边塞诗艺术风格
王昌龄的边塞诗艺术风格
王昌龄(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5年至757年之间),字少伯,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家境贫寒,早年在故乡躬耕读书。开元十一年客于河东并州、灏州。开元十二年,即诗人二十七岁以及其后数年间,又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州、临洮、玉门关一带。在其早年生活中,曾经写过一首《塞上曲》来表现这段经历。
《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蝉相噪于林间,八月的暑气透过重重的绿林,塞外却好像已近秋天,道上处处飞扬着枯黄的芦草。风挟着地上扬起的尘沙刮过客子的耳畔。从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来看应该是年轻的诗人在漫游边塞时自己的亲身经历。
历史中少年的王昌龄是一个慕侠尚气、喜欢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郑县宿陶大公馆赠冯六元二》,就是他的自白。其边塞诗作品中多是以乐府旧题写的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明人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因此王昌龄也被后代人称为“七绝圣手”、“七绝长城”。
在我看来,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融合了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此显得非常真实和感人,而隐藏于诗歌内容背后的艺术表现力也十分的突出,这就使得王昌龄的边塞诗不论其内容还是表现手法上都非常精彩,下面就其主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意境开阔
首先,在王昌龄的诗歌中意境开阔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艺术特征,在其作品《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开篇即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十分宏阔广大的战争的背景,“长云”“雪山”“遥望”通过环境的渲染和地理上的辽阔,充分的表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战场上厮杀的惨烈以突出将士们的英雄杀敌的气概。 《出塞二首·其一》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时空为背景,在时间上以历史上强盛的秦汉为描写对象,渲染了一幅莽苍深邃的时空图,将现实与历史融为一炉,将现实的场景放到历史中去表现,上溯秦汉,下迄盛唐。从而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大法议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悲愤的斥责更显强烈。
丰富的表现手法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在他的诗歌中多具有夸张、丰富的想象“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七首·其四》在这里,显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中的场景,而这种合理的想象充实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显得意境开阔,气象雄浑,体现了盛唐边塞诗风壮阔的特色。
其次,在王昌龄的诗歌中也多次运用第三人称的角度“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其一》)诗中为我们塑造的一个久戍边疆的征人的形象呼之欲出,非常的具体而让读者感受强烈。这种第三人称手法的运用将自身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客观地描写了边地风光及战士的生存状态。除此之外,在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从军行二首·其一》)“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代扶风主人答》)典故的运用于婉转隐晦间反映诗人的态度,扩大了诗歌的容量。 王昌龄的边塞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特征非常鲜明,由于其自身曾有过边塞游历的经历,真正看到过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烽火等景象。使得他在诗中常选用一些边塞中具有典型的意象,刻画了非常独特的边塞环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体现在王昌龄的诗中,这些独特的意象便被附上了边塞征人将士的情与意。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新”曲不断而“旧”情弥深,“听不尽”言怨情已至极处,末句宕开一笔,笔墨由屋内突转到屋外,横空造境,展现出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特定景致。“高高秋月照长城”在这一瞬间,征人仿佛感受到了充斥宇宙间的寂寥和落寞。黄叔爆在《唐诗笺注》中赞叹此诗末句“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诗之最上乘也。”这首诗末句与前三句似隔实连,托寓着苍凉无尽、征戍无已、边愁难遣的意境。可谓是以景结情,惊心动魄。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一幅画面,仿佛秋风萧萧,夕阳落下,霞光染红半边高楼,一位征人孑立于瀚海,迎着天边吹来的秋风,一缕笛音悠悠,诉说着天地间无穷无极的凄凉。一个“更”字突现出景物层次的递进,在这些富有边塞特征的悲凉景象的引逗下,征人久积于心的愁情便如蓄积已久的滔滔洪水终于在最后一句奔泻出来。以情结景,水到渠成。
《出塞·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一首诗也非常的独特,在诗中,作者只写战后场景,““声犹振”、“血未干”却又是如此鲜明地令人联想到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以寂静写动荡,更添一分苍凉。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夸大了诗歌的内涵,取得了言约意丰的艺术效果。
总得来说,王昌龄的诗歌有其自身的体验和认知,使得他的边塞诗思想内蕴深刻丰富,其卓绝的艺术表现力为盛唐边塞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4:王昌龄的边塞诗艺术风格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歌及诗论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王昌龄现存诗180余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王昌龄是盛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艺术成就极高。本文主要研究其诗歌艺术总体特征和艺术成因。笔者认为王昌龄诗歌风格雄健沉着,具有激昂沉郁的诗歌风骨、简练清峻的语言风格。这是时代、地域和个人性格三重影响的必然结果。王昌龄化用比兴物象的高超手法使其诗歌取得了更加含蓄蕴藉、形象优美的抒情效果。其描写艺术无意于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往往直接突出主体对景物心理感受的描写诗人用这种方法描写出了各种韵致的景物,七绝诗歌的景物多清寂雅丽,而五古诗歌的景物描写多宏大雄浑。王昌龄诗歌的艺术结构具有层曲雅致的特征。其七绝诗歌从时空结构上看具有空间层加的结构特,而其五古诗歌从文意结构上看多是顺势和转折结构,其中转折结构艺术成就颇高。王昌龄诗歌理论体现出了物色与情思高度融聚的艺术追求,主要表现在:注重物色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重视诗歌可感可观的视觉效果。而其诗歌创作也体现出了其艺术追求。进而揭示出王昌龄诗歌艺术成因之一,即其追求物色与情思的高度统一的艺术追求。
边塞诗
王昌龄有幸生活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的盛唐。这个时代,乃“是一个开扩的时代,一个外向的时代,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时代,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求取功名,建功立业的精神思想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加之,其时民殷国富,实力强大,民族自信心高涨,故统治者一为安边护境。二为开辟疆域,因而几致连年用兵,征战不已。同时,又由于李氏集团明智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中小地主发展的措施,从而也为文人士子的仕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就助长了他们雄心勃勃,亢奋搏击的行动。而戍守边疆、杀敌报国,无疑又是一条文人仕进的康庄大道。所以,许多文人学子在这昂扬、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的鼓舞下,不甘皓首穷经。争相立功疆场。如高适便高唱“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岑参亦向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即便诗仙李白也欲心雄万夫“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甚至连那素有“非战诗人”之称的杜甫也禁不住高喊道“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邱。”更不必说象王昌龄这样以放纵不羁著称于世的诗人了。
从军报国,建功立业
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不甘寂寞的王昌龄更成为了这股从军尚武潮流的弄潮儿。他在《郑县宿陶大公馆赠冯六元二》中说: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
本家蓝溪下,非为渔戈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弛永路。
以及他在《宿溺上寄侍御屿弟》中表明心迹“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可知王昌龄不甘皓首穷经的平淡生活。加之任性不拘的个性,他胸怀爱国的热忱和建功立业的壮志,‘慷慨赴边,渴望一番作为。他约于开元十一年前后到潞洲和并州,后又漫游西北边塞,先后到过径洲、萧关、临挑、玉门关等边地一带。此时,诗人那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与希图个人显身扬名的思想紧密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边塞乐章。
如他在《变行路难》诗中,一反原题《行路难》的世路艰难、离别悲伤之意,抒发了“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的壮志豪情,其驰骋疆场、誓死报国之情溢于言表。在《塞下曲四首》其一中,诗人决心以“幽并客”为榜样,血战沙场、终老一生,把青春年华献给保卫祖国边塞事业,即“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并表示自己决不在斗鸡走马中虚掷光阴“莫学游侠儿,拎夸紫骆好。”其《少年行二首》其一更表现得激昂慷慨“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这就维渺维肖地刻画了一个赴边急难,不顾沽名的少年英雄形象。其实,这也正是年轻气盛、志存高远的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所以沈德潜评之曰“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此言极是。
誓斩楼兰,清除边患
自唐帝国开国至王昌龄所生活的盛唐时代,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伴有战争的喧哗。特别是进入盛唐时期战争更加频繁。这其中唐王朝既有防御性的正义战争,亦有非正义的战争。对此,王昌龄能够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加以审视,并对那为保卫关塞、安边护境而进行正义战争的戍卒们给以热情的讴歌,赞扬他们血战到底,誓斩楼兰的英雄气概和抗敌御悔、清除边患的光辉业绩。例如《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全诗首先渲染了西北漫长的国境上狼烟四起、乌云弥漫、强敌压境的恶劣形势。然而,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一语,描写了边塞战事之频繁,士兵戍边时间之长,战争之艰苦及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漠。尽管金甲磨穿,黄沙百战,忠勇的战士那报国壮志却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更加坚定并立下铮铮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了一种马革裹尸。誓死报国的牺牲精神。再如《出塞》其二:
榴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透过一个特写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戍边战士在刀光剑影中奋不顾身、浴血搏杀的英雄形象。更让人感到战斗的艰苦和惨烈及戍卒的忠勇和坚强。而这一切,也正是戍边战士在实践着自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钢铁般的誓言。
正因为广大戍边战士具有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不辞捐躯的牺牲精神及无比,强烈的爱国情感,所以他们在抵御外侮、保卫祖国的战斗中,捷报频传,业绩辉煌。《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沈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沙漠浩瀚,无边无际,风吹沙起、遮天蔽日。就在此时,一支增援部队正半卷红旗,急速前进。而就在他们尚在奔赴战场的途中,已经传来前方部队遇敌夜战并生擒敌酋的捷报。将士们的勇武形象,恰如浮雕凸现于读者眼前,于壮浪纵悠中见出豪迈气概。
穷兵默武,不恤民命
如上所述,自唐帝国开国至王昌龄所生活的盛唐时代始终伴有战争的喧闹。就唐王朝而言,亦不乏侵略性的非正义战争。边塞之行不仅丰富了王昌龄的阅历,也丰富了他的思想。多写于此时的边塞诗多侧面地反映了自己边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在创作中秉持一种客观、公允的态度,在肯定正义战争的前提下,大胆地批判侵略战争的罪恶,反对统治者穷兵默武,直面那些与边塞战争有关的社会问题,扩大了边塞诗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他对边塞战争的深刻反思,也表明其思想日趋成熟。如其《塞下曲四首》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挑。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此诗让人们看到一次次战斗过后,战场上所留下的一片惨绝人寰、凄凉、恐怖之状无数的士卒在唐王朝发动的“圣战”中,血洒莽莽黄尘,抛尸萎萎蓬篙。因而苍鹰满天,白骨累累,实令人心惊胆战,目不忍睹。同时王昌龄在诗中还揭露了边庭战争的残酷性、危害性及不人道。他的《代扶风主人答》把矛头指向玄宗开元年间的拓边战争,这与杜甫《兵车行》的旨意不约而同。更为可贵的是,王昌龄的诗中反映的思想己超越了狭隘民族主义的樊篱,对弱小侵略的一方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从军行》里的厌战情绪,非独一方的专利,“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然后又提出解决边战的办法对少数民族怀柔胜武力。“紫辰诏发怀柔,尽谴降来拜御沟”目的是“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猴。”最终达到“朔河屯兵渐须抽,万里长征人尽还”的目的。
征人思亲,思妇念远
由于边关烽火长年不熄,从军万里的征人难以回还,因此这旷日持久的戊边、征战,不仅给广大的人民造成了物质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带来了精神的深重的离别之苦。如《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归万里愁。”诗人将征人思亲和思妇念远的双重情感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双重的情感力度把这种双方互忆互恋的痛苦心理描写得哀婉动人。《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些长年戍守在边关的士兵,最易对月触景生情。唐汝询评“奏乐所以娱心,今我起舞而琵琶更奏新声本以相乐也,然总之为离别之情。边声己不堪闻,其奈月照长城平入耳目者皆边愁也。”。且看《代扶风主人答》中描写的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瘫。乡亲悉零落,家墓亦催残,仰攀青松枝,坳绝伤心肝。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少小戍边,老大始还。归后竟只孤独一人,情何以堪
读诗论人,从王昌龄这个时期以西北边塞之行为主创作的边塞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他的思想轨迹他渴望建功沙场,以军功封侯入仕亲历戎旅,漫游边塞的生活体验使他对战争有了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对于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他肯定,而且颂扬唐军将士慷慨赴难、奋勇献身、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热情地赞美他们的勇武和战绩,奏出了盛唐国力的强盛、民族自信自强的时代音符对于统治者穷兵默武之战,他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批判他不回避赏罚不均、将帅不恤士卒的不合理现象,深刻地揭示战争造成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真实地记录了盛唐边塞生活的历史。王昌龄游历边塞、亲事戎旅,固然有谋取个人功名的思想,但从其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意义来看,他是一位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的诗人。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 王昌龄写的送别诗
★ 出塞王昌龄拼音
★ 诗词艺术赏析
★ 从军行赏析王昌龄
【王昌龄边塞诗的思想艺术(集锦4篇)】相关文章:
王昌龄 出塞意思2022-07-21
唐代诗人李白的简介2023-12-29
王昌龄译文及赏析2023-05-27
王昌龄从军行朗诵2022-08-09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教案2023-03-02
韦应物是哪个朝代的2023-06-27
杜甫《后出塞我本良家子》翻译赏析2023-02-15
闺怨原文赏析 王昌龄2022-04-30
《从军行》古诗王昌龄2023-09-01
三年级从军行王昌龄教案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