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

时间:2022-05-22 01:46: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精选8篇)由网友“Facaicai”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

篇1:高考心理如何调适

教师在进行高考心理调适的时候,要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些事情。

高考既是对部分考生知识和能力全面运用的一种测试,又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能考取大学对考生来说固然重要,但没有考取并不等于理想的破灭。

鼓励学生考试时要甩掉精神包袱、消除思想顾虑,不要朝最坏、最糟的方面去想。

就算面对最坏最糟的情况,也让学生这么想: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或许明年在各方面更有利于自己,考取更为理想的学校。

要求学生转变成才观念,改变对落榜的认识,上大学深造并非是唯一的出路,它只仅仅提供了一个成才的外部条件而已,成才的道路千万条。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大学生是人才。落榜者只要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照样可以成才。

即使考不上,还可通过其它途径深造。“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自然会坦然面对考试,消除紧张与不安。

“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由我定”、“我已尽了力,考不上也问心无愧”、“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路”。这些心理调适可以平复学生的焦躁不安、心烦意乱。

只有在考前让学生端正目的,明确目标,正确认识高考,才能让他们在考试中稳定情绪,避免失误。

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

在面试中,考生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面试的发挥。很多考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错,但应试心理比较差,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唯唯诺诺,没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影响了面试的成绩。

曾经有一个美国的着名企业家,在一次经验演讲中这样说道:

“从小,我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怕和别人讲话,尤其是和陌生人,我都不敢正眼去看。虽然我的学习非常优秀,可是我的自闭心理一直没有好转,说话依然会脸红,心跳,非常不自然。后来我的导师把我送进了一家保险公司,我极不情愿的当上了业务员,在我拿起电话的时候,我就觉得我不敢和客户通话, 每当我想说什么的时候,却欲言又止。我的导师不断的鼓励我,逼迫我做,我才一点点找回了自信,并且这种自信逐渐成为了一种快感。现在的我,在讲台如此的侃侃而谈,其实你们根本想象不到以前的我是一个多么自卑的人!”

人的心理,其实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你要想方设法的去控制它,它却背道而驰的来控制你。所以紧张和胆怯,根本上就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要控制自己的心理,让它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跟自己作对,便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1、 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

对自己要求过高容易患得患失,要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要求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以过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多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很容易因此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况,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你越担心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

2、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

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过注意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是在加重自己的紧张行为。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3、勇敢地去面对

很多人之所以紧张,往往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出丑,害怕表现不好。在人多或者社交场合下,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其实,逃避只能暂时的消除紧张,相反事后它会使你感觉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责备自己,以致下一次更会重蹈覆辙。我们也不可能逃避一辈子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必须与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们都必须去面对。

一位心理专家指出:“我们害怕的其实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面对!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能控制自己的心理,而内心弱小的人往往被自己的心理所控制。很多人在面试时为紧张所控制,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而那些内心强大的人则能够控制、消除内心的紧张,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容地表现自己。人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及时消除不良心理,这是我们战胜自己所要做到的很重要的一步。

小升初期间家长说话要慎重

在小学生小升初考试期间,考生有一定的紧张,但更家长的是家长。对小升初考试,家长往往比考生更重视。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不难理解,但重视过了头对学生的应试心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在考试来临的时候,对考生说什么话要慎重,以免对考生的应试心理造成干扰。

在小升初考试期间,家长有十句话是不宜对考生说的:

1、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点评:对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适,考生会从反面去理解,对有信心的考生会有负面影响。可以改为:“你只要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我们都可以接受。”

2、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点评:会从侧面加大对考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考生,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建议考生也做一些考试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缓解紧张和对考试的过度注意;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可以改为:“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3、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点评: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学生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考生的睡眠。可以改为:“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4、就拼这一把了!

点评:过分夸大考试的意义,这样会对压力大的考生有负面影响,使学生有“赌博”的心理,不利于考生平稳的发挥。可以改为:“这次杯赛是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个交代,按平常水平发挥就可以了。”

5、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考生千万别紧张是从反面提示他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会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分心。可以改为:“考试紧张是正常的,别的同学也会紧张,让我们一起分担这种紧张吧!”

6、今天发挥得怎样?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没有?

点评:这种询问式家长一定要克制。可以改为:要是孩子考的不顺利,家长可以安慰孩子:“把精力放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7、考不好也没事,大不了再考!

点评:反面表达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有干扰作用,会提醒考生让他提前放弃,而且考生能感觉到这不是父母真实的想法。可以改为:“阳光是为考任何分数的学生准备的,按自己的能力去考吧!”

8、考好了,想去哪玩都行!

点评:这是一种奖励,但这种奖励会增加学生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对奖惩比较敏感的孩子,容易使其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试,而是考虑如何得到奖励。可以改为:“你尽力发挥吧,考完试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外出度个轻松的假期。”

9、“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实际是在暗示孩子与别家的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特别会引起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反感,建议尽量不用。可以改为:“别家的孩子考多少分我们不在乎,只要你发挥出真实的水平,我们就满意了。”

10、“祝你成功!”

点评:不太适宜去渲染成功或者失败,少使用这种“过硬”的词汇。可以改为:“祝你好运!”

考生的心理状态对考试的发挥很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应注重在为考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应试心理上面,要充分考虑自己说的话会对考生造成上面影响,多从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考生有好处的关心。否则,很可能好心做了坏事。

应试心理素质测试

应试心理素质测试说明:①请按照你平常所想的如实回答。②每一问题都要回答,但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难以决定时,请选与你最接近的答案。③不要过分考虑,请你写出最初想到的答案。本测验每一问题都只有“是”和“否”两种可供选择的答案,请把你所选的答案在相应的选项上画上√。

1、你晚上要睡觉时,是否总想着明天的功课? 是 否

2、你是否不想得到好的成绩? 是 否

3、老师向全班提问时,你是否会觉得是在问自己而感到不安?是 否

4、你以前是否说过谎话? 是 否

5、你是否一听说“要考试”心理就紧张? 是 否

6、你是否一次也没有失约过? 是 否

7、你考试成绩不好时,心里是否感到很不快? 是 否

8、你是否能保密别人不让说的事? 是 否

9、你学习成绩不好时,是否总是提心吊胆? 是 否

10、你是否总是很有礼貌? 是 否

11、当你考试时,想不起来原先掌握的知识时,是否会感到紧张不安? 是 否

12、老师或父母说的话,你是否都照办? 是 否

13、你考试后,在没有知道成绩之前,是否总是放心不下? 是 否

14、你是否发过怒? 是 否

15、你是否一遇到考试,就担心会考坏? 是 否

16、你不喜欢的功课老师提前下课,你是否会感到特别高兴? 是 否

17、你是否希望每次考试都能顺利? 是 否

18、你是否无论对谁都很亲热? 是 否

19、你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是否总担心完不成任务? 是 否

20、对不认识的人,你是否会都喜欢? 是 否

21、你当着大家的面朗读课文时,是否总是怕读错? 是 否

22、你是否认为学校里得到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大可靠? 是 否

23、你是否认为你比别人更担心学习? 是 否

24、你是否做过考试考坏了的梦? 是 否

25、你是否做过学习成绩不好时,受到爸爸妈妈或老师训斥的梦?是 否

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家长越盯着孩子的成绩,有可能孩子的成绩就上不去。这是因为越过于关注,心理压力就会越大,越紧张就越学不好。

你的过分干预正让孩子越学越差

一天,一个老师接到电话,电话那头是家长焦急的声音:“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成绩老是上不去,把我和他妈可急得呀!我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头发都要急白了!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上不去了呢?”

其实很多家长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彻底摆脱八大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成绩不好,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这些行为: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父母因为几次考试失败,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严厉点训斥,就能改变结果。结果却是孩子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4、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

5、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6、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7、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8、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如何放开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世界上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强制逼迫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学习时不依赖他人,不受他人的控制和干涉,自己判断,自主学习。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

在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了,学习起来就会干劲十足。

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

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给孩子自主学习的自由

不少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会为孩子包办很多事情,比如上兴趣班,上补习班,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无形中孩子的自主意识就被抹杀了,学习中也会缺乏自主意识,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是选择逃避或求助于他人。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跟他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情交给他自己来选择,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是自主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孩子具备了这种素质,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的帮助。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不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放任自由,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们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吃苦,懂得坚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使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能够更自主学习,这才是众多父母心中神秘的成功教育秘诀!

高考后心理干预很重要

高考过后,很多考生会选择放松心情,释放三年苦读的压抑情绪,这对广大考生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也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关心考试成绩,产生了焦虑等不良情绪。

吉林省心理教育协会秘书长万恩说,高考后,很多考生会选择熬夜上网、狂欢,过度放纵休息,这对他们的身体很有害。

多年的刻苦学习,考生们早已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短期内突然改变,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做些有益身体健康的事情,例如旅行或者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这样既能让考生跟社会多接触,也对未来进入大学生活学习有利。

高考过后,考生的情绪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一部分考生觉得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专选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如彻夜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睡觉,而家长觉得孩子苦了很久,也纵容孩子,使有些孩子染上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但是,生物钟突如其来的变化会造成健康上的压力,建议考生“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规律生活。

另一部分考生则承受着心理煎熬,导致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失望、悔恨、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这类同学要懂得宣泄不良情绪,不妨找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烦恼,或痛哭一场,或通过写日记、大声唱歌、听音乐、运动等方法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宣泄后,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

对考生高考后出现的这两种表现,家长有必要对考生予以一定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合理度过考后时期。对考生来说,高考后既不应该太过放纵自己,也不应该忧心忡忡。高考已经过去,应该适度地放松,把心态从备考的紧张状况中调整过来,以适应考后的生活。

篇2:进入后高考时期学生该怎么调适心理

进入后高考时期学生该怎么调适心理

高考已结束,悬在考生头上紧箍咒突然甩掉,考生们似乎一下子放松起来,但他们很快就会进入一种反复回忆的状态,回忆每门考试的得失,有兴奋、得意,又有后悔、自责。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特别是高考后两周,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进入后高考时期,学生该如何调适心理?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进入轻松状态?

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医师韦帮贵。韦帮贵医师认为,高考结束后,同学们的.心理变化很多,首先是过度放纵,从原来的紧张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很多人觉得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专选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如彻夜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睡觉,而家长觉得孩子苦了很久,也纵容孩子,使有些孩子染上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而且,生物钟突如其来的变化会造成健康上的压力,建议考生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规律生活。

除过度放松外,一些考生承受着心理煎熬,导致压抑、焦虑、忧郁、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失望、悔恨、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这类同学要懂得宣泄不良情绪,不妨找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烦恼,或痛哭一场,或通过写日记、大声唱歌、听音乐、运动等方法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宣泄后,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

另外,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多与孩子沟通,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灵健康、快乐成长则更重要。

篇3:后非典时期的心理调适

后非典时期的心理调适

中国教育报   -06-03  邹丹杰

也许我们有家人、同学、同事曾不幸染上“非典”,经过治疗康复出院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对康复的患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怀有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担心患者重新发病、传染别人,一方面又想对他们表示支持和安慰。以下几点将可以帮你渡过这个敏感时期:

1.据新闻报道,迄今为止康复的“非典”患者尚未发现重新发病的病例。而且医学专家也对康复的患者保持密切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将会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一起工作和学习。

2.不要急切地询问隔离或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情况,除非他们主动谈起这些事。因为被隔离者或者病人刚刚从一个令他们焦虑、恐惧的环境中回来,经历了医疗和病痛的折磨,情绪尚未完全稳定,需要时间慢慢恢复内心的平静。

3.请不要在他们面前开关于“非典”的玩笑,也尽量不要在他们背后窃窃私语。患者在康复后一段时间都会比较敏感,同时对能否融入原来的生活有所顾虑。开不恰当的玩笑容易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僵化你们之间的关系;而窃窃私语则很容易让康复者对自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不再受欢迎,不再被接纳。

4.不同的康复者出院后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应该对他们表示关心和支持,在他们周围形成一个好的心理氛围。对于急于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已完全康复的患者,不要安排太多的工作;对于依赖性比较强的.康复者,则适当地安排一定的工作,让他们通过工作证明他们已经恢复了。

对于家人是“非典”康复者的情况,除了上述几点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房间除了整洁、通风外,还应该注意房间的色调。以不强烈的冷、暖色调为主。

2.由于病人刚刚康复,精神上比较脆弱,身体比较虚弱,因此应避免过多的亲友探视。

3.病人出院后,家人应当知道和医院联系的方法,牢记医生交待的注意事项。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甚至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危。

“非典”已经慢慢过了高峰期,随着形势的逐渐好转,人们的情绪也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保持一定的警惕的同时,让我们以微笑面对生活,赢得最终的胜利!

篇4:高考时期的四种心理是哪些

高考时期的四种心理是哪些

后高考时期四种心理:放纵、抑郁、焦虑、茫然

据劳动报报道,高考终考铃声已然响过,但学子们紧绷的神经真正“解放”了吗?

放纵型心理:通宵电影游戏白天睡懒觉

【表现】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因此毫无节制地玩。

“适度的放松可以,但一定不能太过放纵了。”大一学生阿强回忆起自己高考后的状态,深感“惭愧”。当年,他高考考完最后一科后,就和同学狂欢了一夜;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是“越来越管不住自己”:打游戏、上网看通宵电影、睡懒觉……

他那时认为,终于等到了“解放”的时候,应该把压抑了多年的压力全都释放出来。就这样,他无暇顾及自己考得怎么样,生活规律全被打破。

直到两个多月后阿强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一切都HOLD不住了。因为暑假的过度放松,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特别在军训的那段时间,因生物钟没调整过来,也吃了不少苦头。

【专家支招】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超过25%的考生高考后不再看书。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严管”变为“不管”,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孩子无节制地昼夜上网、聚会,甚至有些孩子还会酗酒。

较合理的方式是,循序渐进的做一些减压放松计划。如近几天可以去打打球,陪父母逛逛街,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等。同时建议考生,考试结束后不要完全丢掉学习习惯,而应规划“调整性学习”,比如阅读文学作品等,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抑郁型心理: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表现】抑郁型考生经常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然变得暴躁,与人争执中情绪往往一触即发。

小张是去年参加高考的。高三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几次模考都过了上年一本线。然而,真正上了“战场”,他却因为紧张发挥失常。考完之后,小张情绪非常低落,也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甚至整日将自己关在家里,哪儿都不去。父母去上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便一遍遍想着考试时的情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高考题目,想着一道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在父母亲的努力下,小张上了一所二本学校,可由于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他一直很不开心,他总担心周围同学看不起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没信心。

【专家支招】这类考生一定要理性看待高考,应该认识到人在情绪处于低落时,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在处理方式上,第一不要怕别人说。第二要调整心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另外,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

焦虑型心理:放榜前心里没底很难熬

【表现】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前年参加高考的小薇虽然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当她回想起高考后的那段时间,依然大谈“难熬”!

“估分之后,一开始还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怎么办。”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她实在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地过问考得怎么样,让她越发心里没底儿,焦虑、烦躁到见什么都想发火,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

【专家支招】高考结束后,先把高考这件事撇开,选择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释放压力。

考后父母的态度对考生心态的影响相当大,有时甚至远远大于成绩本身,所以家长也要适时调整心态。高考过后,家长不能不管不顾、任其烦恼,而是应该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及时舒缓考生的压力。

茫然型心理:整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表现】茫然型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对于相当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父母、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

萌萌在去年高考结束后,立志把长期缺失的觉都补回来,真是吃饱了就睡,但过了几天,她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无所适从,时常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

脱离了整天都面对习题的日子,萌萌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她的几个同学也都有这种感觉。萌萌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更多的时候“猫”在宿舍上网。

【专家支招】应迅速调整目标,对未来有一个新的规划,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

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人生规划、开朗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社会认知,是考生们不盲目度过后高考时代的有力保证。

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填报志愿,提前为上大学做些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规划好大学生活,还可以找已经上了大学的学哥学姐交流经验,做好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篇5:高考心理调适:如何解决考场上心理紧张问题

在之前的讲解中,咱们在新思维和功夫的板块中,主要是帮大家解决整个学习和思维的提高,是帮助大家提高整个实力。但是我们知道,高考除了考实力,更加重要的是考大家的情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平时遇到很多题可能会做,但是到了考场上总是感觉做不出来。或者说每次考试并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

我们今天就来讲解,考场上怎么样才能把真实水平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如果你的实力达不到的分数,这不是我们涉及到的概念。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是:

如何解决在考场上不能完全发挥实际水平的现象

前两天我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平时做题只能达到470分的水平,而在最近的一次模拟中,他一下考了620分。考完之后他说,自己都很惊异:我什么能拿到这样一个分数?我说很简单,你平时没有研究过,你平时在考场上失掉的分,并不是因为你不会做。而是你没能做到在考场上做对。就是说你平时会做,但是不得分。

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心态的问题。我只要逼着自己把心态调整好就没问题了。其实道理没这么简单。谁都知道心态调整好很重要,但要真正做到非常困难。因为考场心理的培养来自考试之外,而不是考试之内。

高三的学生现在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但实际上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心态的培养必须要取自于除学习之外的生活。因此呢,我们今天从如下的几个问题去探讨考场上如何把心态放到最好,这也是考试能力的一种。

考试能力的真正定义就是如何做到自己的水平在考场上正常乃至超常发挥。

考场上容易存在的问题:

1、由于周围环境压力而造成的精神极度紧张。

我们来看一封我最近收到的学生来信,他说:管老师,我现在压力越来越大,对高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虽然平时的考试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总害怕高考让家长失望。背着这样的包袱,让我自己很累,而且不能全心投入考试中,害怕失败,以至于考场上思路完全乱了套,甚至有写不下去的感觉。试卷一发下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像完全没有学过一样。

这就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临场心态的紧张问题。

这位同学接着说:我在做题时如果一道题解答得特别顺利,我就觉得自己的思路估计是不对,因为高考不可能那么简单,自己的答案肯定有点问题。因此就开始瞻前顾后,想的非常之多。

这就属于考场上的第二个问题:对自己的水平和实力不自信。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自信,导致考试不能很顺利地走下去。明明已经拿下了这道题,但总觉得题目应该没这么简单。想的太多就很有可能把正确答案改成一个错误答案。

除了紧张和不自信之外,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呢?

在另一封信中,一个同学说,管老师,我特别害怕坐在第一排,因为我担心在周围老师来回走动影响我的心情和状态,而且我也特别害怕旁边的同学做题速度非常快,他那边哗啦一下把试卷翻面,我心里就开始特别着急,开始极度紧张。

这就是第三个问题:容易受到考场环境的影响,不能静下来来专心做题

这三个问题就是属于临场中的心态。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考场上为什么会紧张呢?

紧张这个现象,是通过两个角度去解决的,先说第一个角度:首先第一点呢,大家要把紧张度给放低。你可能会问,高考,我就考这么一回,我怎么可能把紧张度降低呢?大家可以想一下,之所以会紧张,是因为这样两个方向导致的。第一个方向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我头脑中掌握了很多知识,我很担心在考场上万一哪个知识点没想起来,就会影响我的成绩。出于这种想法,在考场上一旦你看到一个不会的知识点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这就是第一个紧张点,由于担心忘记知识点而导致的紧张。

要克服这一点,平时就要开始训练,不要完全依赖知识点去解题。尤其是填空和选择题,这两部分对很多人而来是一个容易产生紧张的点。在平时做题时就应该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在正确运用一个知识点做完一道题之后,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知识点我不太会,能不能仍旧通过选项对比及我对题的理解把这个题解决掉。

这就是考试紧张问题的解决方法一、

通过选项对比和对考题的深度理解,将原来不会的题做出。

这个思想主要用于什么题呢?语文、英语和理综选择题。这几部分的题跟数学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们考的定性的东西非常多,定量的较少。大家知道,但凡需要定量的东西,需要计算的东西比较多,这就必要要借助你们的知识点。但是定性的题,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点,而是考你的理解,题目所给的内容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出思考的方向。这个时候即使有知识点不会的现象,你还是有可能把这道题做出。

掌握住这一点之后,基本能降低很多的紧张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紧张度呢?很多人的紧张是来源于这样的现象,在做题的过程中突然卡壳,做不下去了。只好继续做下一题。这个时候考生的心理已经开始有些慌了。如果再遇到一个没把握的题,就会方寸大乱。如何解决这一点呢?

这就属于生活中的心态问题。我们从小到大学知识,一直都是要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是个完全正确的思想。但是大家想没想过,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讲的是你平时学习的时候,在考场上所需要的思想恰好相反,考场上要求的是你能不能短时间内把这个问题解决,一定要记得你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探讨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因为一场考试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平时训练这个思维,需要要求自己“带着问题活着”。什么叫“带着问题活着”?就是说很多问题,你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你能把它解决掉就好了。

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培养自己怎样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个心态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考场上即使前面有问题没有解决而导致的紧张度。

有同学会问,管老师,万一我紧张度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能不能有一种方法,让我紧张时仍旧能把题做对?

那怎样才能在紧张时仍旧把问题做对呢?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用必要性思维思考问题,在必要性思维的帮助下,考场上即使紧张仍旧能把题做出来。

篇6:学生该如何调整后高考时期的心理

学生该如何调整后高考时期的心理

高考已结束,悬在考生头上紧箍咒突然甩掉,考生们似乎一下子放松起来,但他们很快就会进入一种反复回忆的状态,回忆每门考试的得失,有兴奋、得意,又有后悔、自责。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特别是高考后两周,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进入后高考时期,学生该如何调适心理?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进入轻松状态?

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副主任医师韦帮贵。韦帮贵医师认为,高考结束后,同学们的心理变化很多,首先是过度放纵,从原来的紧张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很多人觉得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于是专选以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如彻夜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睡觉,而家长觉得孩子苦了很久,也纵容孩子,使有些孩子染上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而且,生物钟突如其来的`变化会造成健康上的压力,建议考生放纵有边,松弛有度,尽早回归规律生活。

除过度放松外,一些考生承受着心理煎熬,导致压抑、焦虑、忧郁、情绪低落、灰心丧气、失望、悔恨、沮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问题。这类同学要懂得宣泄不良情绪,不妨找亲朋好友倾吐心中的烦恼,或痛哭一场,或通过写日记、大声唱歌、听音乐、运动等方法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宣泄后,反思和总结是必要的。

另外,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既不要冷淡也不要过分殷切。多与孩子沟通,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灵健康、快乐成长则更重要。

篇7:清华学子支招:元旦春节之间 高考心理调适关键期

一位姓张的高三女生给记者打电话说:

自从进入高三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处在焦虑之中,我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但如果要考上重点大学,还需要努力。高三以后,老师每天都在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考试也比以前多多了,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贴出排名表,每次我都在担心,害怕我的成绩会变差,害怕我的名次会落后于别人,担心万一成绩下滑,想到这些,我真的好害怕。

这种紧张惶恐的心情在元旦春节之间愈加强烈,尤其是最近,心情特别差,心里很烦躁,时间到了,以前感觉上还远在天边的高考,突然间近在眼前,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总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郭梦笛同学介绍自己当时的情况如下: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多,期望太高,才给了焦虑见缝插针的机会。

焦虑对我的“侵袭”是从高三的第3次模拟考试开始的,那之前我的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2模”达到了我历史最好的名次,于是到了“3模”,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掉下来,只能更好才行,我内心惶惶,手足无措——结果3模的结果可想而知,焦虑不安的心情让我从年级10多名一下子跌到了50多名,当时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无法接受自己考成这个样子。

当时我在学校住校,我打电话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孩子,不要难过,其实你的实力并没有改变,真正改变的只是你的心态,你太在意结果了,绷不住神儿了,把你的心复位,成绩很快就能上升。”

爸爸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的成绩又提升了上来,焦虑也消失无踪。作为高考过来人,我的经验是:临大事贵有静气,考前不要多想结果,把精力放在平时,该做的都做了,结果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快乐面对!还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总渴望能向人倾诉,而父母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你,所以,向父母们敞开心扉,告诉他们自己的困顿与迷惑,这对于我们的成长与进步很重要。

在复习上一定要相信老师的指导,毕竟他们是最有经验的人,也能给你最大的帮助,一定要多多和老师沟通、联系,遇到心情沮丧时,也要去听听老师的建议与鼓励,高三的老师都是十分有经验的,他们领着一批批高三生走过黑色六月,考生的心路历程,他们再熟不过了。

篇8: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患上抑郁症 专家称需要心理调适

一心只想读清华或北大的小陈参加高考以543分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为了能到梦想中的学校求学,他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复读,但复读半年后却自称得了抑郁症,从此在家休养。家长郑女士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电脑,今后无法继续求学,一家人现在都为此事发愁。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专业人士称,小陈的情况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复读期间患上抑郁症

今年20岁的小陈在2005年参加高考时,以54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但为了考上清华或北大,他选择了复读。

虽然陈先生一家并不富裕,但是为了能让孩子如愿,家人也只能默许他在人大附中复读一年,没想到节衣缩食攒出的1.8万元复读费却换来儿子一句“我得了抑郁症,书也读不进去了”。

小陈的母亲郑女士发愁地说,为了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她还亲自带着孩子咨询心理医生,医生诊断说孩子因为压力大才得的抑郁症,并且病症比较严重,需要换一个环境好好调养。

养病期间又染新毛病

按照医生的嘱咐,小陈得病后要回到家慢慢休养,但因为孩子从小和姥姥一起长大,和家长沟通得也比较少,自从得了抑郁症之后就更不爱说话了,每天都住在姥姥家。

“最近几次给他打电话时总说在玩电脑。”郑女士担心地说,由于害怕孩子沉迷于电脑无心学习,她和爱人时不时与儿子谈心,劝他好好学习,但是孩子变得脾气很大,每次没谈两句,一家人就不欢而散。

专家建议多咨询医生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谭女士听了小陈的情况后,说小陈得病可能是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对孩子复读的态度或者对复读学校的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后,孩子应该坚持到心理医生处咨询,孩子父母也应该多多咨询心理医生,听取医生的意见,这样才有利于消除一家人的烦恼。

工作压力大 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青春期学生如何调适心理

高三主题班会

高三厉行节约主题班会文案

高三主题班会:写给高三同学的36封信

班会主题高三

《窗外》主题班会设计(高三)

关于拥抱高三主题班会精选篇

高三主题班会压力

心理障碍的自我调适

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
《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为什么后高考时期,要注意心理调适(精选8篇)】相关文章:

如何度过高三这一年主题班会2022-06-23

新目标新展望高三主题班会2023-09-03

关于高三班集体主题班会合集2023-11-22

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适2023-02-06

高三教师高考备考工作总结2022-05-07

高三诚信高考主题班会2023-07-20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2024-01-05

班级心理活动策划书2022-12-04

心理的调查报告2024-02-04

心理自我成长的分析报告2023-07-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